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28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水电对环境的破坏不容低估

[复制链接]
1288 0

作者:刘植荣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认为水电是绿色能源,是环保的。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水电并非是绿色、环保的能源,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火电。

水电破坏生态环境

建设水电站,就要修大坝,大坝把江河拦腰截断,就会阻断自然水流的流淌,由此带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坝的外溢成本逐渐彰显。

美国胡佛水坝1936年竣工,当时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水坝建成6年后,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三角洲集水区海水和淡水的混合水域向内陆延伸64公里。由于水坝下游水量不足,海水倒流,集水区水的盐度接近河口的浓度。

由于水坝把上游集水成一个库区,为了发电,库区的水位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随时泄洪冲刷水坝下游河床,造成下游河床被茂密的植物覆盖,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1996年、2004年和2008年,美国格伦峡谷水坝曾三次打开所有泄水孔闸人造洪水,试图冲击水坝下游河道,把蔓延到河道里的植物冲掉,让河道恢复到建坝前的生态环境。尽管人造洪水使发电损失惨重,但效果并不明显,人造洪水过后不久,河道重新被植物覆盖。可见,水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水电灭绝一些物种

水坝破坏了生态环境,必然使许多本地的一些动植物逐步消亡。

对那些洄游淡水河产卵的鱼类来说,水坝阻挡了它们来往繁衍地的通道,使它们无法完成产卵孵化过程,一些鱼类濒临灭绝。例如,弓背鲑在科罗拉多河生活了200万年,胡佛水坝建成后,改变了的生态环境让弓背鲑数量锐减,已濒临灭绝。

美国格伦峡谷被誉为是科罗拉多河的“生物心脏”,因为这一带很适合生物生长,大约有79类植物、187种鸟和34种哺乳动物在此繁衍生息。格伦峡谷水坝建成后,围起的水库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现在一年大多数时间水温保持在8℃左右,而在建坝前,河水的温度夏天可达到27℃,冬天接近0℃。建坝后,许多生物因无法适应温度的改变而死亡,水坝下游成了鱼类的“死亡地带”。

美国奥罗维尔水坝彻底阻断了羽毛河鲑和其他洄游鱼类的通道,为了防止某些鱼类灭绝,1962年和1967年不得不专门建造了阻鱼坝和鱼类孵化场,阻鱼坝建在奥罗维尔水坝下游,防止鱼游向奥罗威尔水坝,迫使它们通过阶梯水道,游向羽毛河北岸的孵化场。

水电危及下游居民生命

水坝对下游居民生命的最大威胁就是垮坝,世界垮坝事故并不少见,美国历史上就发生过数次垮坝事故。

1976年6月5日,耗资1亿美元的爱德华州泰顿水坝垮坝,造成11人和13000头牲畜死亡,联邦政府对7563个事故受害人赔偿了3.22亿美元,全部损失超过20亿美元。1928年3月12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水坝垮坝,引发了美国20世纪最大洪灾,450人遇难。1889年5月31日,始建于1838年的宾西法尼亚州南福克水坝垮坝,洪水淹死了2209人。

水电碳排放不亚于火电

过去,对水坝的优势宣传得最多的就是“水力发电无污染、成本低”。但根据世界水坝委员会2000年11月16日发布的《水坝与发展报告》,水电排放的温室气体甚至高于同等规模的火电,因为水坝围起的库区会淹没大量生物,库区周围也有大量腐烂植物流入库区,这些生物的腐败过程会让库区排放出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该报告还认为,大型水坝对生态系统特别是物种的影响负面多于正面,有些影响是重大的、不可逆转的。

《水坝与发展报告》通过分析大量调研事实得出一个结论:有人打着“造福人民”的幌子上水坝项目,但由于水坝建设投资巨大,在招标、采购和建筑中的腐败其实只让利益集团更加富有,那些因建水坝失去土地的移民和利益受损的百姓,不但没有富起来,反而更加贫穷。

在环保组织和环保专家的多年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水坝的危害。美国在半个世纪前就颁布了《野生景观河流保护法案》,规划出一些河流禁止建坝,并拆除已建成的水坝。

中国是水坝大国,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水电的利与弊。对现有的水电项目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年久失修危险系数较大的水坝要及早拆除;对新上水电项目,一定要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尤其是要征求库区居民的意见。在建筑新水坝的同时,必须对各种可预见到的危害做好预防补救工作,把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7 11:43 , Processed in 0.0543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