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海的第一桶金来自打着气功大师旗号收的钱。他向30万信徒至少收取所谓带功报告费用上千万元。他的出现,让心有不甘的三水市政府如遇旷世知音,将健力宝卖给了他,这个决定改变了健力宝的命运,也改变了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命运,最终也将张海带进了大牢。而到最后,无论是李经纬还是张海,“健力宝之父”也罢,“活佛”也罢,都不过是个小把戏,仅此而已。
| 张海 |
起初,他是“神”,然后成了活佛,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大鳄,紧接着接盘“东方魔水”,最后锒铛入狱。就在所有人都快遗忘他时,一则“健力宝原董事长假立功减刑出狱不知所踪 多人被查”的新闻,再次往事尘起。
张海,这个男人注定是不会寂寞的。
2011年农历正月初三,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在坐牢六年后悄然出狱,那时距离他入狱才过去6年,而6年前,他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是15年。在2011年,南都记者曾电话采访其女友黄鹭,她介绍说,张海在狱中是因有立功行为和表现良好等情节,而获得两次减刑机会:第一次从10年减为8年,第二次减到6年后直接出狱。
不想,现在被爆是行贿获得的减刑。只是,张海已经隐身茫茫人海,有人称张海好像在国外,但具体哪个国家,“不知道”。果然是“密宗大师”出身,张海来无影去无踪。
像小编这把岁数的人大多知道健力宝的潮起潮落,也对张海略知一二,有不了解的读者,请参阅《大败局》里的《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相信会有收获。
张海一直不按常理出牌,就连“出狱”也是,这,或许跟他深信“富贵险中求”、“贵人相助”有关。
“被官方”的气功大师
1974年5月,河南开封,张海哇哇坠地。他的父亲是当地公务员,母为中学教师。公务员与教师本是地方上本分家庭的最佳组合,但张家的这个孩子却并不本分。初中毕业后,张海未直接升入高中,而是上了河南大学办的一个收费的武术班,但因为考试不及格,他也没有拿到毕业证。
那是1988年,他才14岁。
但这个14岁的少年显然拥有超出他年龄的雄心和做事方式。那时候气功热席卷全国,气功大师、特异功能大师层出不穷,开门招徒、讲学赚大钱的大有人在。也就是在这年前后,张海突然传出会“特异功能”,据闻可将冬青树叶含于嘴中,变小后吐出,而轮廓不变。还能用意念拨表,让钟表和手表的指针倒着走。据说这些“特异功能”可给人治病。。这些神奇功能不仅让街坊邻居崇拜,也让科研教学机构的学者专家们难以解释。这让14岁的张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这个“神童”显然不满足于只是“特异功能”,在武术班期间,张海就结识藏密气功信徒王紫升。经后者引荐,曾与藏传佛教大师夏日东活佛有交往。1992年张海就以夏日东活佛弟子身份在各地广开藏密健身中心,传授“密法”,招揽学徒,收入颇丰。
如果不是因为结识一个人,那么张海最多是来自河南开封的一个“活佛弟子”而已。但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那就是藏密信徒、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办公室主任孙岭,经孙岭帮助,张海在该院设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任所长,由此获得“官方身份”,声名日隆。
1992年5月,张海在带功讲课现场录影。18岁的张海说:“有毒瘾的人喝了藏密瑜伽发了功的信息水后,可以减轻他戒毒的副作用,藏密瑜伽对艾滋病的一些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应。”
这样的“神棍”在当时数不胜数,因为“特异功能”被大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是“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更因为河南省社科院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所长的“官方”身份,所以,张海得以迅速发迹。
据说,他的第一桶金正是来自这段打着气功大师旗号收的钱。根据记者调查和张海自己在录象带里透露的部分线索,他向30万信徒至少收取所谓带功报告费用上千万元。
从活佛到“资本家”
1995年,靠信徒捞足钱的张海举家南迁广州,置豪宅名车,结交豪强,迅速从“藏密大师”向“资本玩家”转型。在那个草莽年代,“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张海既然能忽悠住成千上网信徒,自然也能在当时“讲故事成风”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如鱼得水。
2000年4月,张海的凯地公司借收购深圳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之机,入主由国内36所名校发起成立的上市公司中国高科。次月,任中国高科董事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而中国高科这家“庄家股”想必给很多老股民深刻的印象。
就在张海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时,他也不过才26岁。
操盘健力宝
如果张海继续在资本圈里,他或许只是一个资本传奇。但是,入主健力宝却让这个“神人”成为举国侧目的人物。
关于张海为什么有机会入主健力宝的,请详见《今日主角105期:把秘密带入坟墓的李经纬》,“健力宝之父”李经纬与当时三水市政府的矛盾,给了张海可乘之机。
李经纬虽然是健力宝的第一功臣,但健力宝在当时毕竟是政府控制的,政府想给谁就给谁。其实,张海进入健力宝并不是一个预谋中的事件。2001年12月下旬,他从广州到上海办事,在飞机上无聊地翻阅报纸时,突然看到健力宝股权即将转让的报道。飞机一降落上海,他当即买了一张回程机票,匆匆赶往三水市。
《大败局》这样写道:张海的出现,让心有不甘的三水市政府如遇旷世知音,尽管所有的人都对他的年轻难以置信,可是他所代表的“凯地系”和中国高科却是如雷贯耳。他给出的名片上更有一个接一个的显赫头衔:东方时代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国高科董事长、方正科技董事、香港康达控股董事长、香港慧德基金董事局主席、深圳亿众和投资公司法人代表……淳厚而心急的三水市政府官员们实在分不清楚眼前这个年轻的神秘人物到底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不过,他的背景和开出的条件是让人满意的,张海承诺按李经纬的出价收购,而出面的公司将是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一家纯种的国有企业。于是谈判在一切都“看上去很美”的氛围中,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
2002年1月14日,在三水市政府承诺“一周内筹足钱就卖给经营团队”的第六天,正在四处筹措资金的李经纬突然被紧急召到市政府。他的屁股还没有坐到椅子上,市长李贻伟就开口告知他:“这事已经定了,我们现在决定把健力宝卖给浙江国投。”
健力宝、张海、李经纬的命运就此改变。
那么,张海收购健力宝的巨额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张海对媒体说,是一个港商赠送的价值500万元的股份,他用这个钱进行资本运作,从而成了亿万富豪。但当时业界盛传,张海的所谓资本运作其实玩的是空手道。包括他收购健力宝的3.38亿元资金也是乾坤大挪移来的,实际出资人是裕兴科技老板祝维沙。不管钱是怎么来的,张海还是入住健力宝。
健力宝卖给张海后,2002年,63岁的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
李经纬被逮捕了。张海接手了健力宝,他在实业上虽无建树,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利丰厚。 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眼光精准的投资商,投资平安保险、兴业银行都收获颇丰,但是健力宝毕竟是一家做实业的企业。张海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家,他在最短时间内毫不手软地将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清除掉,人才、品牌、网络。品牌、产品都大换血。
很快,三水市政府发现自己选错了人,并且不得不吞下苦果。健力宝在张海的领导下,市场份额节节败退,曾经中国饮料行业的老大,风光不再。2003年健力宝集团的销售收入仅为28亿元,除去应付账款和30亿元的债务,健力宝集团已经资不抵债。进入2004年后情况继续恶化,由于长期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经销商的货物,供应商停止供应原料,导致成品下线速度急剧变缓,健力宝开始发不出工资。
面对困境,张海也不愿多留,急于出售股权,想一走了之,经过多方寻找,他与汇中天恒公司的李志达达成交易,转让股权。但当时持有健力宝集团8.9%股权的三水区政府也看出了张海要“跑”,在李志达进入健力宝后,三水区政府曾试图找菲律宾生力啤酒来接替李志达。
于是,三水市政府再次出手。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就在李志达顺利地与健力宝主要股东签订协议并开始巨资投入时,2004年11月,三水区政府(2002年12月8日,撤销三水市,设立佛山市三水区)突然成立了“健力宝复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健力宝将公章和财务章交给工作小组,并成立了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全面“接管”健力宝。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全面接管健力宝之前,三水区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当时定下的基调是:把健力宝恢复到张海进来之前的样子。
2004年12月7日,三水区政府出面主导健力宝恢复生产,李经纬以“双规”待罪之身,坐着轮椅出现在正在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的健力宝集团大礼堂。
但健力宝的命运已经无法扭转。
命运的背后
等待张海的也将是李经纬一样的命运。2005年3月张海因涉嫌以“做假账、虚假投资、侵吞健力宝资金”被佛山警方拘捕。历经了长达22个月的羁押过程以及两个余月的审理,2007年2月,佛山市中院判决张海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罪名成立,被判入狱15年。
但张海到底是张海,会用尽各种手段脱身。
2006年下半年,原广东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某找到时任佛山市看守所负责深挖扩线工作的罗某,要其为他的当事人张保(化名)寻找检举立功线索材料,并送给罗某好处费3万元。罗某便利用职务便利,将一条抢劫案的线索告知张保,并将涉嫌抢劫犯罪的嫌疑人张磊(化名)调至张保同一监仓,由张保检举张磊。佛山市看守所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具张保在押期间具有立功的书面意见,省高院二审据此认定张保有立功情节,改判张保有期徒刑10年。
这个张保正是张海。于是在2011年正月初三,张海在坐牢六年后悄然出狱。
张海出来了,但李经纬还是进去了。
4年后的2011年11月2日,佛山中院对李经纬宣判,他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
时任三水市市长的李贻伟,2003年8月调任佛山市南海区区长,2007年担任佛山市委常委,2010年7月调任佛山市委副书记,并在2011年11月当选为佛山市委书记。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在故乡佛山市三水区因病离世,终年74岁。
2014年1月,张海假立功减刑的新闻爆出,一旦启动相关程序,他恐难逃重回牢狱的命运。
无论是李经纬还是张海,“健力宝之父”也罢,“活佛”也罢,到最后都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小把戏,仅此而已。
(综合新华网、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信息时报、《大败局》、中国企业家杂志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