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95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李书福: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复制链接]
5959 1

李书福   

    【先驱人物·李书福】     【人物简介】     李书福,1963年生,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1995年白手起家创办中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吉利集团。2010年3月28日,吉利收购知名汽车企业沃尔沃,李书福被外媒称为“中国的亨利·福特”。     【先驱语录】     ★我认为(吉利)完全可以超越(宝马),1927年沃尔沃投产的时候,宝马还在生产摩托车呢     【提要】完成收购的李书福不再易怒,而是坦然面对和沃尔沃的分歧,外界也在等待,他会用什么出其不意的方法来改变沃尔沃强大的董事会     【正文】     灯光亮起,复又暗下来,工作人员匆忙而歉疚地通知:演讲时间推迟,请先回贵宾室。     空气稍微有点凝滞,周围的人都在等着他发脾气。当众发火、拂袖而去,都是他曾经做过的事情,他的易怒和暴躁不会因为面对的是媒体而有所收敛。让人意外的是,李书福居然笑了,笑着走开,回到贵宾室。     这是今年9月,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参加一个论坛时发生的一幕。     时至今日,李书福和沃尔沃董事会的分歧尚且无解,他能不能改变沃尔沃仍是个未知数,不过,在“追求”沃尔沃的过程中,李书福却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一年来,有长期跟踪李书福的媒体感慨:李书福像换了一个人。     【小题】从一度焦虑到“气沉丹田”     最近,很多人注意到,李书福多了一个新的招牌动作——举手做“V”状。和人见面,跟人告辞,他都会自然地做出这个动作。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胜利”,也可以联想到沃尔沃的缩写。无论看作什么,都可以表现出沃尔沃在李书福心中地位之重。     用一句“我爱你”最终打动了沃尔沃的李书福,几乎是今年中国企业家中最为抢眼的人物。今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在瑞典签署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8月2日,完成资产交割。如果不是金融危机,这也许是吉利此生都难以完成的狂想。     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像是终于“沉”下来了,公司的员工甚至可以感觉到他强烈的克制与内敛。而在此前,李书福的易怒在圈里几乎是出了名的,以至于有媒体专门就李书福的愤怒写了篇“特写”。     2009年3月,在一次记者见面会上,当有记者再三追问吉利扩张的资金来源时,引来了李书福雷霆震怒:“媒体不是法院,不是检察院,也不是公安局,媒体没有权力调查我们,我为什么要跟你讲清楚,我今天请你们到这来,不是要把财务报表对你们公开。”此后,李书福虽然向记者道歉,公布资金来源,但是会后预定的采访却取消了,并且在某杂志摄影师为其拍照时拂袖而去。     愤怒,也许是李书福焦虑的一种不经意流露——焦虑于吉利的转型、吉利的未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易怒也许是因为随着吉利越来越大,李书福感到畏惧。     “中国的汽车竞争太惨烈了,如果不能尽早进入产业分工的更高端,迟早是死路一条。所以吉利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只有海外并购这条路可以走。用资本换时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今年8月,吉利和沃尔沃完成收购交割后,李书福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     并购沃尔沃,相当于吉利有了未来。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李书福逐渐气沉丹田,而不是动辄气冲斗牛。     【小题】向沃尔沃“投降”     瑞典国王:沃尔沃是瑞典国民的骄傲,这个国家和这个品牌早已密不可分。很久之前,瑞典就建立了它的品牌标准,瑞典国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吉利将通过什么办法来保证沃尔沃的水准?     李书福:我们不仅仅是要维持沃尔沃现有的水准,而是要让沃尔沃重回往日的荣耀,超越奔驰、宝马。沃尔沃管理层对于超越宝马奔驰的自信心现在还不够,但我认为完全可以超越。1927年沃尔沃投产的时候,宝马还在生产摩托车呢。     瑞典国王:在瑞典国内,有很多沃尔沃的供应商,他们解决了瑞典庞大的就业,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他们对未来不是很明确。     李书福:他们不要有很大的顾虑,欧洲的沃尔沃,一定是在欧洲研发、生产、制造,对所有的零部件提供商都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11月10日,李书福在杭州见到了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及其率领的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代表团,回答了诸多疑问。此时,沃尔沃的新董事会已经开了两次会。     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一天,正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交割后的第100天。很多人都关心,李书福是否已经“驯服”了高傲的欧洲公主。不过显然,事情的结果是公主虽然落魄,魅力却无法抗拒,它的技术彻底让李书福折服,以至于李书福已经敢于叫板宝马奔驰,并且对于沃尔沃的娘家人信誓旦旦。     沃尔沃给李书福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收购完成后,李书福面对“蛇吞象”后能否消化的质疑要远远大于当年对于吉利资金来自何方的追问。不过,他不再为此发火。在与瑞典国王会面之后的第二天,李书福在参加某论坛时公开表示,他与沃尔沃董事会有分歧。     “现在中国市场畅销车越造越大,我希望沃尔沃在中国也要造大一点。但是沃尔沃的高层说不行,因为大了以后耗能大了,占地面积大了,材料消耗也就大了,就不节约了,这不符合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     “我让沃尔沃的款式做本土化最根本的原因,原本是希望从宝马、奔驰手中抢下一块中国市场。但沃尔沃的管理层认为,买奔驰、宝马的人是不会买沃尔沃的,而买沃尔沃的人也不会买宝马、奔驰,他们说这是沃尔沃的品牌定位。但我说,让买奔驰、宝马的人也来买沃尔沃难道不好吗?他们说不好。”     在谈论这些分歧时,李书福表现得很平静。他早已和沃尔沃的管理层表明了态度,要尊重沃尔沃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所以不会因此吵架。     “这种碰撞其实也不是太大的矛盾,毕竟我是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他们是从西方或者全世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是可以慢慢协调的。”     “当然,最后如果协调不了,我会投降。”李书福说。     【小题】机会是磨来的     《国际先驱导报》:你在很多年前就预言美国的三大汽车企业会出现危机,说自己要买下沃尔沃,凭什么?     李书福:企业和人一样,要经历一个由小长大、由大变强、由强而衰的过程,现在自主品牌企业就像是一个小男孩,正处于成长的过程当中。地球只有一个,老的会衰亡,新的力量会生长出来,中国自主品牌一定会崛起。     问:吉利并购沃尔沃和运作沃尔沃需要很多钱?     李书福:沃尔沃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也不是没有钱就买不来的。所以钱不重要。     收购完成后,李书福从不掩饰他的喜悦,并不时惊叹沃尔沃的技术之先进远超他的想像,收购是绝对的“物超所值”。     “讲实在话,功不在吉利,而在中国。假如说没有中国,吉利并购沃尔沃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市场,因为中国的用户,因为中国的力量,因为中国的形象、地位在发生一场巨变。”李书福说。     不过,收购之所以能成功,也恰恰因为他是李书福。     上个世纪90年代,毫无经验仅凭着一腔热钱和要造汽车的理想,李书福硬是在嘲笑和质疑中杀出一条血路,逐步在汽车业站稳了脚跟。2001年,吉利在汽车业还属于“*”级别,李书福已经预言通用、福特未来会倒闭。2002年,刚拿到汽车“准生证”的他又在内部宣布,要收购沃尔沃。     “那时候所有人都在笑话我,我们内部人也都在笑话我。”李书福说。不过,嘲笑并未阻止他实现梦想的脚步。2002年之后,吉利尚且稚嫩,李书福就开始尝试着进行一系列海外收购。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为日后的收购沃尔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机会,也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7年,看到福特深陷财务困境,李书福开始“找钱”,并委托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给福特公司高层“带话”,表示吉利集团有意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他还亲自去美国拜访福特公司高层。     后来,他连续到美国参加车展,目的就是找机会和福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喝杯咖啡,“聊聊沃尔沃”。软磨硬泡时间长了,福特公司的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笑眯眯、黄皮肤的执着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因此,2008年底,当福特公司决定甩掉沃尔沃这个“包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书福。     【小题】给沃尔沃添水施肥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说你是“汽车疯子”,你承认吗?     李书福:我不觉得。很多人都误解了我的话。比如我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几个沙发”,意思是有一天造汽车一定会变得简单。还有我说“卖汽车就像卖西瓜”,意思是质量达标了,人家买汽车就像买个西瓜一样那么容易,捧了就走了,不需要什么售后服务。     收购成功后,李书福拒绝将吉利并购沃尔沃与其他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相提并论,直接的理由就是,这场并购是他精心策划出来的:“我的笼子布在那里了,知道鱼是会来的,人家是看到鱼后乱弄的。不一样的,这是规律呀,整个是在我们的把控之中。”     李书福从来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招致质疑,也在质疑声中获得成功。     收购完成后,他一直对外界说,要“放虎归山”,不会去碰沃尔沃。“不要想得太复杂了,沃尔沃自身就能发展很好,不需要我们去整合它,也整合不过来。它本来就是一棵树,种在那里很好的,你能帮它弄一些水,弄一些肥料更好,你不用动它。”     不过,没有人相信他对沃尔沃没有想法,与董事会的分歧恰恰证实了李书福有自己的一套计划。这次有所不同的是,他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要看沃尔沃的董事会能够接受这个来自中国的改变。     李书福在等待结果,关注他的人也在等待,他会用什么出其不意的方法来改变沃尔沃强大的董事会。
    “人生没有标准的答案”,这是李书福写的一句诗。李书福能否最终整合成功,我们无法妄加猜测。等待李书福的,也许永远不会是标准答案。(张皓雯 章苒 发自北京、杭州)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1

cfoteam cfoteam  管理员  发表于 2014-9-8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书福:做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

位于杭州滨江的吉利控股集团总部里,一家电视台的摄像师正在架设机位,准备采访。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同时接待多路记者的场景,在吉利已不鲜见。     “听人提过做‘受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但对吉利而言,我觉得用‘全球化企业’更恰当一些。”董事长李书福还是那样直爽。在他看来,海外市场份额占到一定比例,就可以算作国际化企业了,但是,只有那些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并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企业,才能够称为全球化企业。     细细算来,认识李书福已有十多年。虽然眼看着他“造4万元一辆的汽车”、“通用汽车迟早要破产”等惊世之语一个个变成现实,但在收购沃尔沃这个问题上,记者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曾心存疑虑。但是,李书福成功了,不仅顺利完成了收购,罕见地得到中、美、欧各方以及全球媒体的一致认可,沃尔沃更是在去年第三季度就恢复了盈利。经历了海外收购的洗礼,吉利的全球化战略有没有重新定位?李书福对“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这一目标,又有哪些心得呢?     “做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是吉利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构想”     记者: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么,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吉利提出做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的出发点是什么?     李书福: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是吉利人的理想,更是吉利遵循经济发展大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构想。     首先,加入WTO之后,中国和世界经济已变得密不可分。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无论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无论是自己培养人才,还是从外面引进;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并催生出一些全新的特点。吉利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遵守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规律。     其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2010年世界五百强企业评比中,中国企业已占到54家,其中前十强就有三家。因此,拥有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全球化对于汽车工业而言,尤其重要。因为车企在零部件、整车、前沿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很大,如果不能形成大规模的全球化合作生产体系,很难形成最终的综合竞争能力。吉利能生存到今天,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后劲,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形成的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也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引进、消化、吸收的机遇,但从长远看,如果吉利不成长为全球性的汽车工业集团,也是难以持续的。     最后,一家企业是否成功,从表面看取决于它在核心技术上有没有竞争力、产品和服务受不受人欢迎,从本质上看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愿景、企业文化、整体员工素养,以及企业所在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走向世界,并且在全球市场扎根、开花、结果,必须要受人尊敬。否则,不但不可能成为全球化企业,在本国都很难生存与发展。
    “民营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有独特的优势,我们有信心把吉利打造成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
记者: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需要哪些要素?吉利为此进行了哪些努力?     李书福: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它必须要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必须要变成每一个员工的行动。     首先要落实到产品上。我们提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行情,资讯,评论)走遍全世界”,就是要通过先进的技术、优良的产品、令人满意的服务,让每一个吉利的用户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越用越好,越用越喜欢,越用越想用,还不断地向朋友推荐吉利的产品。     第二要落实到吉利每一个员工的素养和行为上。为了让员工理解一个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是什么样,我们编写了员工手册,有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制定了“快乐人生、吉利相伴”这一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力争通过员工的努力,不仅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而且让每一个供应商感觉到和吉利打交道是快乐的,让他们放心地与吉利进行同步研发,向吉利开放技术,与吉利结成命运共同体,形成非常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关系。     第三要落实到企业社会责任上。吉利一直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此成立了环保科,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比如,国家刚刚实施机动车国四排放标准,吉利已经在中国车企中率先取得了欧五标准认证;CNCAP安全碰撞测试中达到五星安全的车型寥寥可数,其中吉利就有两款——熊猫和帝豪EC718;在城市里随处可见路牌广告,吉利从不去做,因为路牌广告不节能、不环保;吉利还要求供应商在生产零部件过程中,必须是对环境负责任的,即使因此提高成本,我们也认为值得。     记者:近年来吉利在全球化方面收获颇丰,是否可以认为,吉利民营企业的身份更利于海外收购,或者说更容易融入全球化进程?     李书福:我从来没有参与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所以对国有企业如何参与全球竞争了解得很少,我只知道国有企业走出去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我切身感受到,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相对是受人欢迎的。所以我们更加坚定,要把吉利打造成一个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     我举一个例子。无论是在参股英国锰铜汽车公司、并购澳大利亚DSI,还是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过程中,对方工会都特别关注吉利的管理是否人性化、是否以人为本、是否尊重员工。这是三家西方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它们几乎都来过吉利调研,有的不止一次。沃尔沃还曾请第三方咨询公司对吉利进行了专题研究。它们得出的答案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吉利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公司,它有健全的治理结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快乐人生,吉利相伴”的核心价值理念,尤其得到西方企业的认同。     “收购沃尔沃,吉利迈出了通向受人尊敬全球化企业的重要一步,虽然前景光明,但依然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记者:围绕全球化,吉利曾制定了哪些战略、采取了哪些举措?     李书福:作为吉利的战略构想之一,我们早在7年前就提出了2015年年销售200万辆的目标,其中,销量上国内占1/3,国外占2/3;生产上国内占2/3,国外占1/3。这可以算是最初的全球化目标吧,虽然金融危机让吉利全球化进程受到了影响,但这一设计蓝图至今没有改变。     伴随着吉利发展壮大,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公司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短板,一是涉及安全、环保和节能的众多汽车核心技术;二是品牌影响力。我们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无非两种途径,要么踏踏实实地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一点一点地提升技术水平,一点一点地提升品牌含金量;要么抓住机会收购在世界上本身就是非常受人尊敬、非常有影响力的顶尖汽车公司。吉利在坚定地走上第一条道路的同时,从2002年开始研究后面一条路径,抓住时机先后参股了英国锰铜汽车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2010年我们又完成了对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权的收购。     记者:收购沃尔沃,是否意味着吉利迈出了通向受人尊敬全球化企业的重要一步?     李书福:从规模上看,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沃尔沃汽车公司2010年新车销量达到37.3525万辆,同比增长了11.6%;实现营业收入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沃尔沃汽车的规模早已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虽然收购完成后,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但是,从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的角度看,我们已经是全球化企业了。     从全球影响力上看,1927年成立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是一家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沃尔沃以重视汽车安全闻名于世。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汽车事故调查小组的汽车公司,安全带、安全气囊、汽车安全玻璃等汽车安全技术都是沃尔沃发明的,最近又发明了汽车城市防碰撞安全技术以及行人安全自动刹车技术。此外,沃尔沃也是车用环保技术的领先者,三元催化器技术就是沃尔沃最先应用的。目前,沃尔沃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等领域也处于领先位置。除此之外,沃尔沃还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每年在全球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吉利并购沃尔沃以后,我们会学习沃尔沃的社会责任理念,进一步推动吉利受人尊重企业的计划更好实施。     记者: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不会一帆风顺,吉利目前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书福: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当然是非常困难的,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在方方面面都要力争做到最好。并购沃尔沃之后,我们加大了投入力度。沃尔沃已经宣布到2015年投入105亿美元用于产品研发以及新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今年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将由过去的10亿美元提升至16亿美元以上。沃尔沃将招聘1200名研发工程师以及600名新员工,并且在瑞典和比利时两个工厂增加产能。吉利方面,自2007年宣布转型之后,吉利深入进行了“两个调整”(从快速发展向稳健发展调整,从产品线管理向品牌线管理调整),“两个转变”(从国际化向全球化转变,从技术吉利向品质吉利转变)。吉利的全球化过程刚刚开始,我们已经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布局,加强了与全球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合作,并开始使用全球资源设计生产吉利汽车。未来,吉利将以6个经济区、10个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市场,力争完成2015年200万辆的销售目标。
    鉴于未来五年将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资金相对紧张是很自然的。但即便这样,吉利还是要继续办好学校,继续加大对技师、技工的培养力度;吉利还会继续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办好在中西部开设的工厂;吉利还会继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这个例子,我只是想说明,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需要全体吉利员工长期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的信念,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也非常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4 00:43 , Processed in 0.0612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