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88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董明珠:用“工业精神”制造中国品牌

[复制链接]
4887 1
格力采访的第一站,是格力办公大楼一层刚刚重新装修的格力展厅。
讲解开始不到五分钟,董明珠因为不满意讲解员“程式化讲解”,就亲自上阵,如数家珍地向媒体们介绍每一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和研发过程。此时的董明珠不像那个传说中的“营销女皇”,而更像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记得有次采访中,董明珠曾不无得意地表示,“我要是搞技术,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技术人员,我对技术有一种天然的热爱。”
但也正由于营销人员出身,董明珠深谙“再优秀的营销技巧也不如产品本身质量过硬重要”的道理。因此,在她1994年结束了3年的业务员生涯,回到珠海格力电器总部出任经营部部长时,她就开始对格力空调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
倡导工业精神
董明珠反复强调,不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才是真正好的产品,企业的营销必须以产品为核心,而不能单纯地以营销谈营销,为销售而销售。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它们内在的联系到底是什么,思维方式、经营理念、价值取向都是整体构成这个企业最终市场的依据。所以,格力的营销更注重的是长远利益。
这也是董明珠自2003年开始所倡导的工业精神的雏型。从表面上看,商业精神和工业精神都需要追求利润,但其获取利润的方法和路径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董明珠看来,商业精神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而工业精神则是科学精神的延伸。与商业精神相对照,工业精神更讲求信用,讲求公平竞争,讲求长远利益,是一种“吃亏”精神。“在制造业中,如果商业精神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更富于投机性、更短视和产生更多的不正当竞争。这种状况会使企业的生存发展远离‘工业精神’,使得工业家们也像商人一样行事,其结果必然是工业行为的短期化和商业化”,在家电业浸淫多年的董明珠深有感触地表示。
在工业精神的推动下,格力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制冷专业化的道路,并在2012年成为第一个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的家电品牌上市公司。在全球,格力空调已经连续8年市场销量第一,来自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2012年格力空调市场份额高达42.7%,约等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总和。
如今,格力的专业化定位已由过去家用空调、中央空调扩展至空气能热水器等与空气能有关的一系列产品,由单一的整机提供商演变为上游核心材料如电机、电容、压缩机至整机一体化的供应商、甚至系统集成商。在展厅现场记者看到,格力不仅有家用空调、中央空调,还开发了空气能热水器等一系列相关产品,同时采用格力压缩机的晶弘冰箱也放在重点的展示区域。从2010年开始,格力电器开始布局冷链行业,做食品加工行业的深冷设备,同时给远洋大轮、军舰提供制冷设备和技术。一个制冷业的工业帝国正在董明珠面前徐徐展开。
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品质”与“创新”。董明珠常跟格力技术人员说的一句话就是,“飞机都飞上天了,小小的空调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因此,她常会信心十足地向技术人员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创新要求。比如,能不能做出“无缝”的空调?中央空调是否可以做到无声?是否能制造出在极寒、极热的气温条件下均可使用的空调?等等。同时,董明珠也做出了对科研投入上不封顶的承诺。
就是在这样的鞭策下,格力中央空调的噪音指数目前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23分贝,接近无缝的1P的分体空调在市场上可以卖到9000元左右的天价。正是这种创新,让格力推开了空调高端市场的大门。“格力要通过持续创新稳住高端市场,同时,还要通过规模化降低产品成本,让更多消费者用上格力的高端产品。”董明珠说。
“对简单的坚持”
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空调行业的规则,董明珠已经轻车熟路,先款后货、不打价格战、对抗大连锁自建销售渠道都是董明珠率先做到的,如今这位“铁娘子”开始发力高端,对品质与创新的要求,不仅让格力在金融危机的恶劣背景下毫发无伤,更让企业由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董明珠也迎来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过去几年中每次采访董明珠,她都很少谈及营销模式、市场环境及营销技巧,而是反反复复地提到两个词,一个是品质,一个是创新,对企业文化则是永远的两个字“奉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认为董明珠过于理想化,在这个时代里显得有些异类。
在这次采访中,我忽然有些豁然开朗,董明珠的成功就源于这种“对简单的坚持”。事实上,愈是简单的东西,愈是需要人们付出百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捍卫它,把一种单纯的信念贯穿于生活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简单的代价。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1

cfoteam cfoteam  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0-3 17: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力董明珠:学习福特的“工业精神”

我想我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国的制冷工业界。我一直把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业精神”作为格力的发展信条之一,但真正读懂其中含义的人又有多少?
    不太聪明的福特
    最近开始读《亨利·福特自传》,是的,就是那位给美国“装上了车轮子”的福特先生的自传。因为扉页上的一句话——“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句话,让我颇有觅得知音之感,于是我决定好好地读读福特,读读他的人生。
    《亨利·福特自传》写的是福特事业的起起落落,从他的出生一直到他第一辆汽车的诞生,福特经历了许多艰辛,也体味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快乐。我喜欢书中执著得有些傻气的福特——他不断地离开一个又一个稳定的工作,离开父亲的农场,不断地研究、实验、再研究、再实验……如此的艰辛只是因为他喜欢机械,因为他有一个不需要马拉的车的梦想。在许多人看来,只有傻子会放弃安逸的生活去追求一个无法承诺财富的梦想。或许也是性格使然,我总觉得事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至于宗旨和理念是人人都可以说的——有点偏执的感觉,或者说有点傻。但我想,不太聪明也许正是成功的开始。阅读《亨利·福特自传》后,我的这种想法得到了更确切的验证。我想,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很多人无法理解格力坚持只做空调不搞多元化的战略,无法理解仅因为理念的不同便向国美公开叫板的做法。
    这一切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人们都太聪明了,用福特的话说,就是“这往往就是聪明人做事的方法——他们如此聪明和现实,以致他们总是知道为什么某些事情是做不到的,他们总能知道事物的局限性”。
    正是这种聪明,让许多人总能为自己描画一个舒适的未来,一个不需要太艰辛也能小有收获的未来。他们对人生不会怀有伟大的梦想,只需生活安逸即可;他们做企业也不会感到社会责任的沉重,能赚到钱即可。
    所以,在聪明人居多的美国,只有一个发明汽车的福特。而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工业界,也很难找到与格力惺惺相惜的同行知音。
    福特的“工业精神”
    在福特生活的年代,许多人都从杂志上知道了“自动发动机”,但这只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而非热情。没有人对它进行研究和实验,除了冒点傻气的福特。福特先是弄清了发动机的原理,然后有了制造双缸发动机的构想,之后在1892年成功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他的执著精神造就了他成功的开始!
    我可以想象年轻的福特如何在自己的小车间里不断地研究、实验,就凭借着不多的资料,摸索着将一个个别人从来没想过的构思变为现实,我可以体会他的快乐和艰辛,这也是每一个从事工业的人必经的心路历程。
    工业与商业是不同的。这是一座用思想与汗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构造起来的大厦。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侥幸与投机在这里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种“工业精神”,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走向未来。
    一百多年前,福特因为执著的“工业精神”而成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做企业、做事也同样需要工业精神。
    格力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具备核心竞争力,更需要一种灵魂性的东西来充实企业的精神文化。从我个人的实践来看,尽快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从“商业精神”到“工业精神”的转化,就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一项灵魂性的支撑,也是企业需要迫切实现的任务。
    对“工业精神”的诠释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长期用“商业精神”来指导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用利润的标尺来衡量企业发展。但这把“利润的尺子”把企业推向了追逐利润的沼泽,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等都是“商业精神”带给中国制造企业无法逃避的后遗症。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长期领导行业发展的领袖企业,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商业精神”的指导下,实际上,其发展核心动力就是一股“傻劲”和“吃亏的精神”。如果没有当年福特坚持只做汽车不做金融的“傻劲”,就不会有今天的福特汽车;如果没有比尔·盖茨放弃房地产暴利不赚,专心于软件产业的“傻劲”,就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所以,真正能支撑一个企业走向未来的,不单是技术,还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工业精神”。
    与传统的“商业精神”不同,我所理解的“工业精神”,应该是指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所有行为都必须抱着对未来负责任的精神,简单说,就是“吃亏精神”。有了这种“工业精神”,就可以把人的力量和智慧无限地聚合起来,实现最大程度的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向前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在我心中,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必定是“工业精神”的实践者,即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了这些而放弃眼前的利益。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会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事业的核心,而非简单地赢取利润。当代中国要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真正的从事工业的人和他们的“工业精神”他们获得利润,但并不仅仅为了获得利润!他们的利润来自于自主创新而实现的核心技术的发展。
    我自认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太会衡量所谓的得失,只一味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对我而言,格力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就是制造出中国乃至世界的好空调的方向。我希望格力空调能成为世界上叫得响的牌子,能让中国的空调业在国外同行面前挺直腰杆。为了这个目标,格力只做空调,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为了这个目标,格力建起了中国最大的空调实验中心……
    我不知道还要放弃多少、付出多少,才能完成格力的梦想。但我明白,只有坚持“工业精神”,勇敢地走下去,才有可能到达彼岸,因为福特就是这样开启他成功的第一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4 01:00 , Processed in 0.0613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