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8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

[复制链接]
1986 0

来源:上海证券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

从经济增速上升、下降的周期性交替历程看,自 1978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经历了2 个完整的经济发展周期,而第三次周期是否结束,我们以经济下降作为周期开始划分的第四次经济周期是否已到来还有待确认。这里,我们以10%的增速作为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将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为简单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如果分别将上升和下降阶段进一步按前半期和后半期划分,再分别定义为“恢复”、“繁荣”、“收缩”、“萧条”期,我们就可得到传统的四阶段经济周期划分,

如图“中国经济周期(1978-2008)”所示。

1)第一次经济周期:1978-1988

1978-1981 为第一次周期的下降阶段,经济增速由11.7%下降到5.2%;1982-1988 为上升阶段,经济增速迅速恢复到10%以上并保持了5 年的高位运行态势。

2)第二次经济周期:1989-1997

收缩(第二次周期的开始)起因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1988年,国内仓促上马的“物价闯关”改革导致国内流通秩序混乱;1989年,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国际政治和国内经济形式变化,促使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周期下降阶段的开始。1991 年经济运行开始转入上升通道,次年的“南巡讲话”推动了经济持续5 年的繁荣。

3)第3 次经济周期:1998-2008

同样是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结束了我国第二次周期的繁荣局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29 个省市受灾,死亡4150 人;内外交困,国内经济顿时由过热转入过冷,需求急剧下降,全国居民储蓄创下历史记录,被视为“笼中之虎”。1997-2001 年,我国经济运行转入第三次周期的下降通道。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入世”带来的外部需求增长,以及国内住房制度转型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2002 年开始中国经济重又进入了上升通道。

2.十年一萧条:第四次周期到来?

时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第一次经济周期的繁荣,是由体制放松带来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推动的;时于上世纪90 年代的第二次经济周期的繁荣,是由邓小平在1992 年以“南巡讲话”方式唤起的人民深化改革和扩大消费的信心推动的。而第三次周期性繁荣,则是由房地产消费、外部需求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三者的高速增长所推动。

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周期的历程可见,中国经济运行具有10 年左右的周期性调整特征。当前,同样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带动我国第三轮周期繁荣的3 个引擎中有2 个已经熄火。经济运行能否避免过度衰落,取决于剩下的“投资”引擎能否加速运转,以及房地产和出口这2 个引擎剩余动能的发挥。我们预计,2009 年出口赠速将由目前的22%下降为10%,房地产投资增速则由目前的30%下降为-40%。

3. 6 次宏观调控:削峰填谷成效显现

在每一个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无论是在上升还是下降通道中,我们都会迎来一次宏观调控,如图6“中国经济周期(1978-2008)”所示。1978 年以来,我国共进行了6 次宏观调控。

1)  第一次宏观调控(1979~1981)

针对 1978 年的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的新八字经济工作方针,决定用 3 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1979 年和1980 年,党中央连续两年召开经济专门工作会议,商讨国民经济的大调整问题。1981 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得以初见成效。

2)  第二次宏观调控(1985~1986)

针对 1984 年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国务院决定“七五”计划分两阶段进行,前两年进行调整,着重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的问题。当时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在各种压力下,1986 年下半年开始,本轮宏观调控过程中许多计划没有得到执行。

3)第三次宏观调控(1989~1990)

针对 1987~1988 年的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我国又进行了一次宏观经济调控。 1988 年,中央紧急做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决定,坚决进行宏观调控,全面压缩需求,控制物价。1989年11 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用3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这次宏观调控,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硬着陆”。

4)第四次宏观调控(1993~1996)

针对 1992 年~1993 年上半年的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1993 年6 月,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决定进行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此次调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调控的时间拖长了一些,紧缩政策没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转变为放松,导致了1997 年的通货紧缩,但整体上实现了经济运行的“软着陆”。

5)第五次宏观调控(2003~2005)

针对“入世”带来的过热现象, 2003 年下半年起又进行了一次宏观调控。这次调控是在仅仅出现了局部过热、还没有形成全面过热的情况下开始的,并且采取了有保有压,区别不同情况加以不同对待的方法。由于力度比较适中,措施范围也比较适当,调控取得了空前成功,为2003-2007 年间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6)第六次宏观调控(2007~)

2007 年以来,针对偏热的经济形势及高企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多种经济政策进行治理, 2007 年以来央行共上调了15 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加息6 次。面对国内外复杂的行使,2008 年上半年,我国的宏观调控重心发生了三次重大转变:年初,“一防”到“二防”; 6月,“二防”到“两大任务”;7 月,“两大任务”到“三目标”:压通胀,保增长,促平稳。在1 年不到时间内,宏观调控目标就发生了重大转向,由“压通胀”变成了“保增长”。

综合各次宏观调控的历史,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经历了一个如下演变过程:治理通货膨胀(前4 次)——防治经济过热(第5 次)——保持经济平稳(第6 次)。随宏观调控目标的变化,经济运行波动范围呈现出了较强的收窄趋势,如图“中国经济周期(1978-2008)”所示。

中国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源泉已从先前的制度增长和要素增长,转变为目前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内生扩张的动力已发生转变。在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经济增长源泉的结构增长阶段,宏观调控的目标也由调控速度为主,转变为速度和结构并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3 16:56 , Processed in 0.0603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