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4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非法集资大案排行榜

[复制链接]
2141 0
2007年11月20日,上万名“*”的养殖户无畏于摄氏零下12度的沈阳寒天,晚间聚集在保健品企业“*”的总部索讨款项。又一起非法集资的大案浮出水面。

  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非法集资案件1999起,涉案总价值296亿元。2007年1月至3月,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两类案件就立案342起,涉案总价值59.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01.2%和482.3%。

  这样的悲剧为何一再重演?

  这样的骗局为何总能成功?

  承诺超额回报吸纳公众投资,其实就是一种古老的金融骗局;其实质就是用后来者的投入支付高额利息,直到雪球最终崩塌。

  金字塔式的蓬齐骗局,主要策略是向投资者编造故事,投资某种东西可以赚大钱,骗局制造者创造了从当前的投资收益到未来投资收益的正向反馈,让投资者相信,投资便能赚得大量收益,但是投资者付出的投资款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被投向任何真正的资产。相反,第二轮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款付给最初的投资者,将第三轮投资者支付的投资款付给第二轮投资者,依此类推。在最初的投资者盈利之后,他们将自己的成功故事转述给其他人,导致又一轮投资者进行更多的投资,新一轮投资者的成功故事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依此类推。这一骗局注定要终结,因为投资者不可能永远增长下去。

  在蓬齐骗局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最初的投资者对投资是持非常怀疑态度的,因此,只进行少量的投资,直到投资者看到别人或自己获得了回报,才会对投资充满信心,完全靠暴利和赚钱效应来维持。赚了钱是很有力的证据,完全可以掩盖基本常识和理性的质疑。

  历史上的郁金香事件就是蓬齐骗局的典型案例,而近年来在中国屡屡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也再次验证这种充满诱惑的古老骗局的魔力。

  NO.1 济正保健品十年非法集资案内幕

  济南市堤口路83号,初冬的清冷空气中,上百名警员在这栋五层楼房门前严阵以待。

  11月7日,济正保健品连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楼被贴上了封条,一个精心包装的集资骗局在运行十多年后最终摊牌。自1996年以来,一个精心包装的集资骗局,以保健品销售和发展实业为掩护运行了十二年,高息吸纳了几十万人、几十亿元的民间资金,至今年10月,“滚雪球”的游戏终于无法维持而摊牌。龚印文由其妻范洁聪负责总财务,对非法融资资金进行伪装,有好几套班子专做假帐应付检查,把几十亿的资金进行洗钱,大批资金转移到海外,孩子被送到英国读书,再以香港宁华名义反投资,并在海外购置不动产而外逃。

  济南地方政府开始面对数以万计的受骗人群,收拾那位前知名企业家留下的残局。“现在成立了规模达几百人的专案组,市长张建国为总指挥,全力侦破此案。”在公安展开行动的同时,济南地方工商部门也正全面登记投资者情况,集资总金额目前仍未查明。

  济正公司的敛财手段不外是吸纳民间资本,但其包装方式颇有特色:公司与投资者签订一份产品销售合同,投资者缴纳一定金额的产品押金,替公司销售其保健产品,三个月后公司返还押金,并给予一定的销售费用,押金和销售费用额度则视产品销售情况而定。

  这份看似合法的销售合同只是掩人耳目。实际上,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并无产品交割,而是将子虚乌有的产品,每份定价184元,投资者投入资金后,即可以三个月为周期,每期获得至少13。2元的收益。

  当地一名高级经济师迅速算出,对济正公司的投资年收益为33。276%。这位退休女士盘算再三,将自己为期五年的定期存款断然取出,投入济正公司。

  在不同的时期,济正公司一份“产品”的回报曾高达57元、42元、35元。案发前的今年7月,龚印文忽然将投资收益由原来的每份13。2元增加到16。3元。事后看来,这正是他出逃的先兆。

  今年10月,龚印文离开济南,当月,济正公司停止对投资者发放本息,而此种情形在过去十年间从未发生过。公司方面给出的解释是,龚印文董事长正在北京办理直销牌照,然后到美国办理上市,10月21日回来就给大家发钱。

  然而奇迹没有出现。10月23日,龚印文发回一份传真,称“目前的情况是不能继续经营了,就是再解决三个亿、五个亿也没有用”,因此要停止经营,“从2008年底开始还款”。但龚印文还款的前提条件是,“公司正常发展,上市成功、直销拿到牌照,才有还大家钱的保证”;而且“必须是在大家不闹、政府不立案的情况下”,因为政府一旦立案,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缓兵之计显然没有说服力。10月24日起,济正公司的投资者开始采取行动。此后两日,讨债者一度堵塞交通,“济正事件”正式公开化。

  10月28日,济南市副市长张泽在济正公司门口开会,确认政府会出面解决问题。并要求受害者分别到各自所在的区工商局去登记。

  济正案发后,济南市工商局曾发表一封致市民公开信,号召打击非法传销。然而,传销与非法集资有本质的区别:传销参与者的收益只能从其下线缴交的产品费用中获得,非法集资者则对所有投资者许以高额回报,因而波及面更广。

  济正公司确实使用了传销手段以提高其集资雪球的滚动速度,但这个骗局的更大特色是通过兴办实业和社会活动,骗取各种政治资源以狐假虎威。

  现年58岁的龚印文,本身就是一名前政府官员。他曾任枣庄市市中区、台儿庄区副区长,1989年-1992年起任枣庄市体委主任。

  济正公司的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山东省济怀保健品有限公司,后于1997年成立山东省济怀保健品连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销售济怀保健品。济怀保健品连锁销售公司虽然注册在济阳县,但实际业务开展始终在济南,这就是济怀保健品济南分公司的前身。2006年2月,济怀公司更名为济正公司。

  据记者了解,龚印文大约在2000年掌握了济正公司,随后便开始大力包装集资骗局。此时,济正公司逐步降低了每份集资的收益,以延缓集资链的断裂,并开始发展实业,稳固投资者信心。

  2004年,济正公司收购了山东“隆宝堂”医药公司。这是一家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药店,济正试图借此发展加盟经营,但并未成功。

  2005年,济正在济南大桥镇圈地1200亩,号称投资1。5亿元建设东方绿舟农林科技生态观光园。这个地处偏僻的娱乐公园在装点了一些人工景观后,宣称要发展旅游产业。实际上,其最大功能是吸引当地各级政府官员的光临,随后,一批领导合影出现在济正公司的宣传栏中。

  龚印文把弟弟送的奔驰车锁进了车库,整天开着一辆陈旧的丰田;他有六套同样款式的西装,别人误以为他从来不换外套;集资款实际并不存入公司账户,而是直接存入龚印文个人账户。对此,龚印文自己的解释是,“这是为了稳重。企业要稳重,首先领导者要稳重。”龚印文并不大方的,经常感慨:你们光看见我挣钱,你们知道我送了多少钱银行卡?

  扮演慈善家是龚印文夫妇的另一个拿手好戏。他们多次“捐出善款”引来当地媒体的报道和追捧。就在龚印文潜逃之前,他与山东省慈善总会合作,宣布将为全省最贫困的100名糖尿病患者和100名高血压患者免费提供药品。

  今年8月6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主办的“‘相约济正’——庆祝《曲艺》杂志创刊50周年文艺晚会”在济南举办,济正公司承办了这场盛会,一时明星云集,高官满座。投资者自然难以想象这家公司的骗局即将崩塌。

  作为一名前任官员,龚印文自然长于运作地方政治资源。此前,济正公司曾出资慰问公安干警,赞助举办济南公安系统联谊会。在多家公安部门参与联合摄制的电视剧《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故事》,济正公司充当了赞助商。

  正是由于诸如此类的活动,龚印文的办公室里挂满与各级部门官员的合影,这些合影亦同样出现在济正公司的数百个集资分点。

  济南当地人士介绍,济正公司的集资活动一度引来外地的竞争者,其中包括南京润在生物科技公司、宁阳绿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长清泰灵塔陵园等传销或非法集资公司,济正便频频“举报”,将对手“绳之以法”。

  除了以传销手段提高其集资滚动速度,济正非法集资骗局的更大特色是通过兴办实业和社会活动,骗取各种政治资源,以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

  与这些对手形成对比的是,济正公司定期举办的投资推广会,不限制人身自由,不集体高呼口号而是请出投资专家模样的人,列数字,算收益。

  在济正骗局崩塌一月之后,尚无官方数字证实集资亏空的规模。

  济正公司的集资周期是半个月,还款周期则为三个月。投资者介绍他人参与集资,每份可获0。6元收益;如果能介绍3000份,并保持每期4%以上的增长,就可以成为“营业部经理”。营业部经理可享有每月300元至500元的固定收入,每份集资提成0。5元,超出4%的部分每份可再提0。3元。据有关当事人介绍,济正公司的近300个分部在堤口路附近有四个据点,济正公司在这四个据点各设一名会计,将集资款项直接入账提走。

  今年7月,龚印文在潜逃前夕,一手提高集资回报率,另一手将营业部经理的业务指标降低至每人1000份。至案发前,济正公司共成立过290多个营业分部,其中64号分部曾一期完成任务8万份,价值1亿元。

  一位今年8月成为经理的投资者称,她一共做了五期(两个半月),集资总额400多万元。她确认,在200多名经理中,自己的份额是“很小的”。

  另据一位当地银行界人士介绍,济正公司的开户行在光大银行和平路支行。集资款实际并不存入公司账户,而是直接存入龚印文个人账户,“其个人账户的资金一直在1。5亿元左右,高的时候达到1。8亿元。”

  这位银行人士认为,由于非法集资的成本高昂,而且需要不断地滚动,在账户上的剩余资金会远远低于集资总额。

  显然,在这起非法集资大案的规模查清之后,当地有关部门面临着善后和监管反思的问题。这也正是今年以来国家全面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NO.2 32亿元超级骗局——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案

  提起邓斌,或许有些人有些陌生,但一说起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却远近闻名。这个由邓斌一手把持经营的公司,从1989年到1994年7月,在长达6年多的时间里,非法集资达32亿元,遍及全国12个省、市的368个单位和31个个人,涉案人员达200多人,其集资之巨,涉案人员之多,造成危害之重,均为建国以来所罕见。可谓神通广大,扬名天下。

  生命和死亡是同时降生的。在一开始,当邓斌炮制出高达60%(有的竟高达120%) 的年集资利息时,灾难就已经来临了。据金融专家介绍,现在全世界的资本利润一般都在15%以下,30多亿的巨额集资最多只能收到百分之几的利润,要偿还60%的年息,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在特定背景下采用特殊手法形成的这一特殊经济现象,它的寿命注定是短暂的!

  然而,人们却相信了,疯了似的把钱投了进去,并迅速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奔腾汹涌势不可挡,一股脑儿地冲进了邓斌的魔洞。

  以联合经营为名,以高利息为诱饵,便是邓斌一伙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后想出的“高招”。她们以共同经营一次性注射器、医用手套、丝素膏等名义与出资方签订“合作协议书”,却又议定不管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出资方均可按期领取本利。但是,从第一份协议签订之日起到现在,新兴公司从未经营过此类项目。邓斌玩弄的是集新资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所谓联营,原本就是魔鬼没下的一场大骗局,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而月利5%的高利率,不仅给她带来了潮水般涌来的财源,又使得这场大骗局进行得热火朝天。

  在非法集资期间,为使人信其编,每两个月分利一次,有的就在出资时当场兑付利息,对个别特殊出资户月利高达10%。这些出资者在得到高利回报后,就继续投入,还成了义务宣传员。

  众多的集资者哪里知道,这样没有经过批准,风险极大的非法集资,实际上是一种黑市交易,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他们把血汗钱投进骗局,随时都面临着化为泡影的厄运。但是他们受不了高额利润的诱惑和刺激,蜂拥而至。非法集资恶性膨胀期间,许多人想方设法寻找资金来源,千方百计走后门,托关系投入,一心想成为新兴公司的投资者。这时新兴公司的账户上,每月都有上亿元的资金流入。

  金钱铺路,走卒开道,是邓斌一伙的“强项”。从非法集资一开始,邓斌之流便以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为旗帜,四处活动,寻找关系,用请客送礼,给回扣,支中介费、行贿、送空股等手法、费尽心机地网罗一些有权有势者,为自己摇旗呐喊,壮大声势,掩护和开脱自己的罪恶行径。先后有十多人当了新兴公司的“顾问”,有100多人成了非法集资的组织、介绍者(简称中介人)。这些中介人共为新兴公司集资高达15.56亿元,中获取非法收入5250万元。少数具有相当职务、名气的党员领导干部成了她的“保护伞”和“吹鼓手”。

  曾经参与缤密制订过突破邓斌的审讯方案的省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魏善君对我说:别看邓斌现在那副丧家犬的模样,其实她很会迷惑人,很会给自己罩上光环。她谎报经营利润,多交370万税金,她耗资91万元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分三批出国旅游;她花费850多万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慷慨赞助;她花70万元竞争拍回一名大学生的科技成果,然后束之高阁;她出手10万元为秘书陈怡捧回一项“无锡小姐”冠军的桂冠;她捐资15万元为开元寺铸钟;她撒出30万元为吴文化公园建阁。她为掩盖非法集资的真实面目,串通不法港商将非法集资款人民币兑换成1818万美元,由北京兴隆公司汇给香港友和贸易公司和香港华利公司,再由这两家公司汇至新兴公司1223.58万元,办了28家假合资企业,并以此大吹大擂,做足了文章,为自己罩上美丽耀眼的光环。

  邓斌之流的这些“魔法”的确迷惑不少人。几年来,先后有16个机关单位聘请她为顾部问或担任名誉职务,有10个机关单位给她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给她戴上“女企业家”、“十佳新人”、“先进工作者”等桂冠。一些报刊为她鸣锣开道,摇旗呐喊;一些党政领导为她鞍前马后,撑腰壮胆。邓斌的周围,歌如潮、花如潮、人如潮。

  那么,邓斌之流非法集资的32个亿的巨额资金,都流到哪里去了呢?

  ——在根本没有创造任何财富的情况下,向投资者支付了十个多亿的高额利息以维持骗局;——在根本没有一分钱利润的情况下,向兴隆公司上交利润或被无偿调走5.13亿非法集资款以维持其共同作恶的关系;——在债台高筑的困境下,伸出“博爱”之手,大肆向社会各界赞助或上缴所谓税款1000多万元,以获得社会的广泛信任和支持;——在群魔乱舞巨蠹横行的魔窟里,投资数亿元创办所谓经济实体以显示其雄厚实力;——在讨债者如潮水般的情况下,出手豪阔地购置数十处房地产、数十辆豪华轿车、举办数十资盛大庆典以显露不可一世的商界巨子的面目。

  人民的血汗钱,就这样被邓斌之流肆意侵吞着、挥霍着。

  据查,新兴公司在非法集资活动截至案发,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12亿余元。案发后经过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清退、追讨,挽回部分经济损失后,经济损失仍有l.8亿元人民币。

  邓斌和新兴公司的非法集资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都造成厂极其严重的危害和无法估量的后果。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1994年6月21日,一个极普通的日子。

  这一天,一封署名“江阴市深受其害的单位”关于邓斌非法集资达10个多亿的举报信传到了江苏省委。一个震惊中外的非法集资大案就此东窗事发!一场排山倒海的反腐败风暴即将呼啸而起!

  7月28日,邓斌被公安机关“监护”起来,她是在深圳畏罪自杀未遂于7月28日潜回无锡,已买好29日飞往武汉机票的预谋间隙落入法网的。

  8月1日,中纪委在北京牵头召开由中纪委、国务院办公厅、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公安部、财政部等十几个部门领导参加的,关于查处邓斌非法集资案第一次高层协调会议。

  同日,省检察院检察长张品华发出彻底查处邓案的动员令。省、市、县(区)三级检察机关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8月6日,无锡市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对邓斌立案侦查并决定逮捕。

  随后,新兴公司财务部经理张益明、办公室副主任唐鸿顺、业务部副主任肖友、总经理助理汪浩、秘书陈怡、车队队长王辉相继落网,新兴公司非法集资的干将们被一网打尽!

  从7月份起,无锡市检察机关在王立人检察长带领下抽调300多名检察干警,全力以赴,投入破案……一场建国以来最大的非法集资案的侦破工作,从此拉开大幕!

  1994年9月5日晚。北京。腰疼发作的李明一边在等着韩万隆替他买药,一边还在篡改账目,被公安检察干警抓获,他脱口而出:“你们来得好快呀!”

  同时同地,驾车买药返回的韩万隆,被公安检察干警捉拿归案。

  1994年10月22日晚。李敏在北京也被“请”上了警车。

  十几天后,他的妻子曲爱群因犯窝赃罪,也被从北京押往南京。

  1995年1月18日晚,北京。正在高档酒店大摆宴席,与正处级以上干部欢庆春节“与民同乐”的北京华诚纺织联合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周涵春,在飘飘然跨进办公室的门槛一刹那,被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1995年3月13日。北京机场。首都钢铁公司副总经理,被派往香港工作的商界巨子周北方,步履雄健、气宇轩昂地走下飞机舷梯,来到前来接他的豪华轿车门边时,却不料被请上了警车。

  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的内幕,就是这样被揭开的,而在这些葡萄串似的案中案里,最多的一条线索已挖到了第7层。

  李敏的口供带来的战果是异乎寻常的。由他带出了周北方、陈建的重大受贿案,通过对周、陈两人的审讯,进而又追查出了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等人的严重问题,举国震惊,激起巨大反响。

  新兴公司案件的查处是“通了天的”。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多头绪、多环节、多层次、多区域的特大案件,涉及人员多,群案串案多,大案要案多,查处难度极大;因此案触及到官办公司、领导干部、政法干部等,复杂的背景,权力的魔方,给查处工作增加了阻力。

  中央最高决策层几次直接听取案情汇报,对查处工作极为关注,明确要求依法彻查全案。

  风暴之下,战果辉煌——检察机关立案查处8l名案犯,其中县处级干部9人,厅局级干部6人。邓斌、李敏、丁浩兴、高振家、倪品良、张国赢、李允若等一批大、要案犯被严惩,但由此案牵引出的余波还将继续下去。

  NO.3 政府“误导”群众?吉林亿元非法集资谁在推波助澜

  吉林市公安机关日前传出消息,吉林市“新同舟”公司涉嫌非法集资2.24亿元大案告破,27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吉林市公安局正在提请市人民检察院对涉案者提起公诉。这起非法集资大案,受骗群众涉及吉林、辽宁和安徽3个省共5500多人。

  吉林市近两年非法集资案发案呈上升趋势,仅今年就发生两起超亿元的大案,上万名受骗群众无法追回钱款,有的倾家荡产,有的甚至自杀,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今年5月有群众举报,吉林市“新同舟”公司涉嫌巨额非法集资。警方侦查发现,“新同舟”公司旗下共有3家公司,分别是吉林市新同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远东旅游船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市新同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都是杨皓翔。

  5月10日,杨皓翔看着公司账面上仅有的几百万元,欠“股民”的集资款已逾1亿多元,意识到公司不可避免“崩盘”的结果,为了自身安全,来到吉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投案自首。警方让杨皓翔以开会的名义,将正在吉林市活动的投资公司总经理罗洪芬、融资公司主要负责人张宏以及操盘手孙玉兰等17人召回公司总部。这17人刚一踏进公司大门,即被民警抓获。随后,警方又在10月中旬把涉案在逃的另外9人陆续抓获归案。

  42岁的杨皓翔,家住吉林市,1999年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02年12月提前释放。出狱后杨皓翔认识了刘某,2003年10月刘某将新同舟工贸公司转让给杨皓翔。随后杨皓翔与俄罗斯远东造船公司各出资56万元,在吉林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吉林市远东旅游船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此为合法公司)。2004年1月杨皓翔背着俄罗斯投资方,偷偷搞起了非法集资。同年6月,杨又以虚假验资的手段,成立了吉林市新同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罗洪芬出任总经理。

  杨皓翔伙同罗洪芬等人以增资扩股为名,以月息6%-10%的高额利息作诱饵,将新同舟划分为本地和外地两个吸储市场共计11个部,先后在长春、吉林(市)、延吉,沈阳、大连、鞍山、辽阳市以及安徽省大规模非法集资。

  在新同舟案发之前,吉林纳士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纳士塔),从2003年8月中旬至2004年3月,也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在吉林、长春、延吉等地非法集资1.23亿元,受骗群众4887人。今年6月,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纳士塔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国民和团伙主要成员杨向明、侯林坤非法集资罪罪名成立,依法判处死刑。另外20名案犯也分别被判处了无期徒刑至1年6个月的刑罚。

  新同舟和纳士塔两起非法集资大案,都采取了制造假象、夸大宣传的手段,一位参与办案的民警说。

  新同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号称注册资金1000万元,实际注册资金只有77万元,杨皓翔伪造了银行存款923万元的单据。杨浩翔自首后交代,以虚报注册资本为手段,成立这个公司后,没有进行任何经营活动,而与俄方合资成立的远东旅游船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共生产制造各类成品船298艘,卖出102艘,回款60万元,属于赔钱经营。

  杨浩翔以远东造船公司名义,宣称建船厂二期工程比一期工程利润更可观,生产船只全部由俄方包销,这赢得了许多人信任,使集资额迅速达到1.5亿元。但俄方代表谢尔盖证实,俄方认为一期工程的船只销售情况不好,已面临停产,不同意再搞二期工程。另外,合作协议上已注明船主要在中国销售,俄方从未提过包销一事。

  杨浩翔后期又声称与台湾合作开发江湾桥上游的水上娱乐项目,但实际该项目未取得任何政府部门的批准。吉林市水利局因该项目不利于防洪未予批准,吉林市商贸局要求提供台方的《资信证明》,杨皓翔未能提供,故未批准该项目。为使集资群众相信水上娱乐项目是真实的,杨浩翔用集资款中200万元买来浮筒堆放在造船厂的院内,用以显示其先前曾宣传的台商投资已到位,骗取更多群众的信任并参与投资。

  纳士塔公司在制造假象和夸大宣传上,一点也不逊于新同舟公司。他们制作光盘,印制宣传册,组织大型文艺演出,用骗来的公众钱款请国内大腕明星来吉林市演出,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纳士塔的影响。

  一时间,纳士塔公司成为吉林市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再加上每两个月就返还投入资金20%利息的诱惑,很多人就和我一样来不及多想,就把钱投了进去。49岁的武女士后悔地说。

  超亿元的非法集资大案连发,看似公司行为,但政府一些相关部门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群众。

  受骗的李女士说,新同舟公司成立时,吉林市有关领导出席并剪彩,随后市有关领导带人为远东旅游船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到大连市招商。公司是合法的,又是与俄罗斯合资的,再加上打着政府的名义去招商引资,普通群众当然就不去怀疑其欺骗性了。可是当众人把钱投资入股后,杨皓翔却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打着远东造船的幌子,背着政府和俄罗斯方把钱都转移到了新同舟投资公司名下。杨皓翔的这种暗箱操作,投资者根本无法知道。

  卖掉房子、东挪西借在纳士塔公司投入54万元的王女士,也与李女士有同感。现年53岁的王女士说,纳士塔花巨资筹办演唱会,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也都到场。纳士塔还花100多万元给吉林省歌舞团冠名,这让群众产生了它很有财力、很有发展前景的错觉。

  办案民警介绍,纳士塔运作之初,吉林市下辖的一个县财政局,竟给其提供数亿元的担保,后来发现情况不对,及时撤保。但入股的群众对撤保并不知情,认为有如此强大的后盾做保障,就把钱毫不犹豫地投了进去。另外,该县的土地局也出面证明纳士塔有大量的土地资产。这些都为纳士塔非法集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受骗的股民85%以上是妇女,年龄多集中在50岁左右,并且大部分为离退休人员。他们没有赚钱的途径,也没有更多的法律知识,一听说有高利息回报的挣钱捷径,就毫不犹豫地将钱投了进去,这几乎是非法集资中受骗者的一个共同特点。一位办案民警如是说。

  只要参与非法集资,想返本付息那是天方夜谭。杨皓翔自首时对民警所说的这番话再次给人警示。

  NO.4 沈太福十亿元大骗局

  提起沈太福,有些人或许还不知道,但一说起他所创办的北京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却是远近闻名。这个公司曾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筹集了1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波及全国17个城市的10万多人,可谓神通广大,名声大噪,一时形成了一股骤然刮起的“长城旋风”。

  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振奋人心的业绩,唯一的原因就是沈太福炮制出的高达24%的年集资款利息。

  一度成为风云人物的沈太福,究竟是何许人也?

  今年39岁的沈太福,吉林省四平市人,原在吉林省某水库工程局工作。6年前,在“公司热”的浪潮中,他成立了长春长城科技集团公司。但是经营不善,难以在长春再混下去。两年后,他便闯入北京城,找了几个人,凑出30万元资金,注册了集体性质的长城机电技术开发公司(即长城公司的前身),开始了新的冒险生涯。

  首先,沈太福用公司的钱低价购买了一名工程师的电机发明专利,并将公司的专利权记到了他和妻子的名下。此后,沈太福便打出了“机电开发”的旗号,又在海南、长春成立了两家公司,鼓捣起各种社会上认为可以赚钱的买卖。也许是因为他并不真正善于做生意,也可能由于他过于挥霍,沈太福不但没有发起财,反而亏空日甚一日,债台高筑。

  去年5月,处于躲债之中的沈太福来到他的海南公司,他找到一些人,寻求和策划发财捷径,终于想出了这样一个“高招”:以发展节能电机为名,以高利息为诱饵,以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的形式,向社会广泛集资。沈太福说:“只要我能马上拿到钱,那就大胆地干个够。利息我可以出到24%!”

  沈太福抛出的所谓“技术开发合同”违背了《技术合同法》明确规定的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他用以引诱投资者的,主要是投资款可以随存随取,等于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却比银行活期年利率1.8%高出10倍以上。而对于各类金融活动,我国政府早有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集资,对储蓄利息也有严格规定。

  这一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非法集资活动,出台之初,却并不顺利。如此之高的利息令人难以置信,一开始上门签订合同者寥寥无几。沈太福便想到了海口的歌舞厅,来这里的大多是有钱的人,要是他们成为投资者,必然是财源滚滚。于是他领着公司人员出入各卡拉OK歌厅和舞厅,向“伴舞小姐”许诺:“谁拉来投资者,就给她2%的好处费!”

  这一招非常奏效,为了得到这2%的回扣,众多的人在四处奔走,前来签订合同的投资者络绎不绝,创下了20天时间集资2000万的“奇迹”。沈太福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一时间,“长城债券”炙手可热,为众多投资者所青睐,酿成了波及全国的“长城集资”怪潮。

  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为了得到高额利润,蜂拥而至,长城公司设在全国各地的“技术开发合同”办事处人满为患。许多人奔走相告,有的从银行取出存款,有的到处借钱,托关系、找熟人,一心想成为长城公司的投资者。就这样,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沈太福就筹得资金10多亿元,闹得社会上沸沸扬扬。

  这些纷至沓来的投资者哪里想到,这样没有经过批准、风险极大的非法集资,实际上就是一种黑市交易,是得不到法律保护的。多少人陷入了一场大骗局,多少年的积蓄面临着化为泡影的危险。

  沈太福许出了高达24%的年息,他究竟有没有能力兑现呢?

  据金融专家介绍,现在全世界的资金利润率一般都在15%以下,10多亿元的巨款能取得10%的利润已属不易,要偿还24%的年息,纯属“天方夜谭”。

  众多的投资者并不知道,他们与沈太福和长城公司签订的所谓“技术开发合同”,只不过是用来蒙骗人的招牌,在沈太福的眼中如同几张废纸。合同中明确规定公司在一年内将产生1亿元的产值,但是,从第一份技术开发合同签订之日起到今年3月的半年时间里,全公司只售出电动机五六十台,价值仅600多万元,所谓的电机开发完全成了骗人的幌子。

  人们不禁要问:沈太福拿10多亿集资款都干什么去了?据有关部门调查,挥霍和侵吞是两大项开支。大量的奖金被用于分支机构成立的开办费和其它铺张浪费上。为了使自己制造的“气球”越吹越大,骗取更多的资金,沈太福先后在全国设立了20多个分公司和100多个分支机构,其中90%的机构是用集资款开办的。几乎每个分支机构都花费了几十万、上百万元资金,购买高级轿车、住房等。他们在某省共集资6000多万元,而分公司的开办费和其它费用就高达2000多万元,几个月下来,经营额微不足道,利润只有负数在增长。由北京公司划拨某市的100万元,不久就被花得所剩无几……

  摇身一变为“亿万富翁”的沈太福显示着他“当代企业家”的“风采”,衣食住行用都非常风光、气派。他出门代步,乘的是高档的奔驰轿车;吃饭多是高档饭店,他在明珠海鲜酒楼请客,一顿饭就吃掉2万多元;他长期在北京包租了6套高级宾馆房间,为自己和朋友所用;他频频出入于歌厅、舞厅、游乐厅,花天酒地,灯红酒绿,为搏歌女一笑,他曾一掷万金;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他不仅为自己雇用了保镖,还专门请两名保镖用专车接送儿子上学……从千万集资者手里聚拢的血汗钱,就这样大把大把地被挥霍掉。

  与此同时,沈太福侵吞集资款的私欲也日益膨胀。仅今年2月23日,沈太福就一次从集资款中提出200万元,据为己有。几天之后,他又从北京长城公司集资部提取100万元,交妻子用个人名义,分两次存入了3个储蓄所……由于他妻子掌管着公司的财务大权,他可以随时从各公司提取大笔资金,供其挥霍。沈太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我在公司中提得款很多,无所谓账不账的。因为全国各地的公司实际上都是我的公司,无论哪个公司的款项,都是我自己的钱!”

  投资者的资金大笔大笔地被蚕食,钱款一天天地在减少,沈太福在想“金蝉脱壳”之计。他的办法是争取让投资款变成公司的股票。这样即使公司破产倒闭,骗局败露,作为股民的投资者只能自担风险,他就不必面对向他讨债的人了。

  为了达到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沈太福先后指使有关人员开出2亿元的假发票,频繁地向某市分公司调拨资金,制造某分公司经营效益好的假象,并在没有一分钱销售额,没做一笔电机生意的情况下,在两个月时间里,向税务部门“主动”交纳了1100多万元的税金,以证明自己强大的经营实力,欺骗投资者和有关管理部门,以争取公司的股票早日上市……

  沈太福在全国设立了20多个分公司和100多个分支机构,雇用职员3000多人,其中主要的业务就是登广告、炒新闻、集资,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共集资10多亿元人民币,投资者达10万人。

  就在沈太福紧锣密鼓地实施自己的骗术之时,有关部门逐渐察觉了他的所做所为。针对他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很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一系列活动,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北京长城机电产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乱集资问题的通报》,指出长城公司“实际上是变相发行债券,且发行额大大超过其自有资产净值,担保形同虚设,所筹集资金用途不明,投资风险大,投资者利益难以保障”,要求“限期清退所筹集资金”。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有更多的人投资、受骗,也是为了保护已投资者的利益,防止长城公司转移资金,有关部门冻结了长城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银行帐户。

  对此,沈太福置若罔闻,非但不执行,反而到处散布流言,欺骗纷纷要求清退集资款的群众,并向法院起诉,状告中国人民银行。索赔1亿元,并召开国内外记者招待会,造成舆论一片哗然。3月29日、31日,沈太福连续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声称因政府干涉,公司难于经营,要向国外拍卖。他还宣布,将投资者的年利息由24%提高到闻所未闻的48%……沈太福这一举动,使在场的许多记者大为吃惊:沈太福究竟要干什么?

  我国古代兵法中有一计,叫作“增灶减兵”。不知道沈太福用的是什么计。只见他在气势汹汹地举办记者招待会的当天,就匆匆用伪造的身份证和假证明购得飞往南方的机票。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4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检查组,开始对长城公司进行经济检查。与此同时,长城公司所涉及的2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检查组,对其所属的100多个分支机构实施全面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集资款项流失十分严重。集资额高达两亿多元的北京市,银行冻结帐户时,发现资金不足3000万元,不到集资款的七分之一。

  由于沈太福及其妻子一手把持的长城公司的财务、帐目收支不清,款项来往不明,再加上有大量假发票、白条子和故意伪造的假帐,使清查工作困难重重。

  两个多月艰苦而又复杂的检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突破,沈太福及其长城公司非法集资、侵吞集资款的重大诈骗事实基本上查清。有关部门即将解冻存款帐户,由长城公司按存款、现金及变卖资产情况,陆续按比例分批偿还投资者。

  作为罪魁祸首的沈太福已被司法部门依法逮捕,对他的所有违法罪行进一步审查。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因为高息集资扰乱了中央金融政策而被捕的,然而最后却以贪污和行贿罪名被起诉。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状称,沈太福多次以借款的名义,从自己公司的集资部提取社会集资款,这构成了贪污罪;他还先后向国家科委副主任等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5万余元,这构成了行贿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NO.5 投资兰花的谜团

  当“理财”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各种各样的理财项目也蜂拥而至。一项由广州某花卉公司提供的投资蝴蝶兰的理财项目,号称年收益率最低也有20%。“现在炒股都难保证有这么高的收益,投资蝴蝶兰真有那么可观的利润吗?投进去的几万块钱会不会打了水漂?”

  虽然人们会有许多疑问,但是仍有不少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赌在了这一盆盆兰草上。

  兰花?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利益驱动?

  不了解兰市的人们绝对想像不到,在川滇一带的兰市上,许多品种的兰花价格之惊人。

  在《兰友》杂志上,记者看到了2007年1月部分品种的成交价:黄金海岸,7至12万一苗;丽江星蝶,6至10万一苗;玉兔,15至25万一苗。

  2006年全年,被兰友戏称为“兰市吸血机器”的大唐凤羽以一苗300多万的价格大量成交。有兰家估算,仅大唐凤羽就吸走了兰市上亿的资金。

  中国兰市还有另一个重要地带———江浙兰市,但江浙兰市终归还是不敌川滇兰市。去年2月,成都温江第三届兰花节开幕式上的一盆“天逸荷”以2000万元的价格吸引了众多人们排队前来观看。

  因为盛产兰花,川滇一带在中国兰市中的领军地位不可动摇。尤其是云南,滇西北的“三江并流”区域被中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上兰科植物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繁衍环境最为优越的“兰品种基因库”。现已查明的全国31种兰属植物中,云南占27种,占全国兰属植物的90%以上。最近几年,由于兰市升温,云南的野生兰花资源受到了极大破坏,滇西北及滇南许多地方的野生兰花资源遭到毁灭性挖采。

  在云南兰市中,大理因为气候适宜,市场地位十分重要。而当地又有一句话,“大理的兰花看鹤庆”。鹤庆兰花协会秘书长杨炳忠向记者介绍说,仅2006年一年,鹤庆的兰花成交额就超过4亿,兰花已经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产业。

  在鹤庆,许多人因养兰而致富。据说当地经常可以看见的一种景象是,因养兰而致富的农民开着宝马,来到田间地头,将耕作当成锻炼身体。当然,也有“出师不利”者。去年曾有50多户集资购买了三苗大唐凤羽,不幸却死了两苗,据说有些集资户甚至为此而披麻戴孝。

  中国的兰市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期间经过几次起伏,发展到现在这个状况。除了大陆的买家外,来自港台、日本、韩国的爱兰者对兰市的发展也功不可没。

  中国兰花单株价格目前每苗超过100万元的已逾10个品种,每苗超过10万元的已有近100个品种,每苗超过1万元的已有数百个品种。

  贵,是业外人士对中国兰市的第一印象。200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半小时观察》栏目以“天价兰花”为题,报道了兰花行业。

  节目中使用的“天价”、“博傻”、“泡沫”等字眼,让一些养兰之人觉得心中颇为不爽。大部分兰友对“天价”这种说法都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有些品种的兰花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数量稀少,而爱兰者看到好的兰花都想占有,这和好的古董字画价格昂贵是一个道理。但不养兰的人们观点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兰花市场现在的价格就是炒作的结果,兰市并不健康,而是很危险。

  但花卉公司却仍在大力宣传养殖兰花的好处。广州某花卉公司提供的投资蝴蝶兰计划就吸纳了不少民间资金。工作人员会热情的介绍这家公司销售的花卉品种,并推荐客户参加他们举办的养兰花课程。

  课程开始后,一名工作人员先用半小时讲述兰花相关知识及蝴蝶兰的日常护理,随后话锋一转,开始推销一项名为“合作托管”的理财项目:投资者出钱买一批蝴蝶兰,再转交这家公司养殖、销售,投资人半年可拿一次收益。阿雯现场算了一笔账:投资人最低要以800株蝴蝶兰作为一个合作基数,每株价格12.5元,也就是最低投资额1万元。公司以每株21元的价格与投资者结算,但每株花要向投资人收取6.875元管理费(投资5万元以上每株收取6.5元)。也就是说,投资1万元扣除管理费后,年收益率达13%,投资5万元以上年收益率则为16%。

  会后,客户还会拿到了一份文字介绍,这家公司一名职员特别强调,“由于目前市场形势大好”,目前最新的年收益率最低已升至20%,投资5万元以上最高收益率为23%。材料上还将多种投资方式进行了对比,其中邮票回报率15%以下,债券2年以上回报率低于5%,股票和期货回报率不固定,黄金“近期回报不会超过10%”。而这家公司所属“生态产业”,年回报率则在13%以上。

  见客户似心存疑虑,这家公司的职员又表示,公司可安排客户前往在花都炭步的兰花基地参观,“每人只要交40元,包来回交通费和9菜一汤的午饭”。交钱后,坐上了前往兰花基地的大巴,同车的老人身边都有固定的这家公司的职员相伴,一路上他们不断地向老人介绍蝴蝶兰理财项目。工作人员表示,弘茂在增城和花都共有300多亩蝴蝶兰花卉育苗基地,在花都的基地是与台湾陆仕花卉合作的,专供广州以外地区及出口销售。

  面对客户如何能保证20%的年收益的质疑,一位冯姓经理做了详细解释。一方面,公司会将具体的年收益率明确写进合同,而且绝对保证客户所购的花苗数量,“即使有花苗死了也还是会按约定金额付款”,满一年后客户可自行决定是否续签。另外,公司方面全权负责培育、种植、管理和销售,客户签约后完全不用费心。他还介绍,公司除了兰花项目外,在广西、江西、云南等地拥有20万亩桉树速生林种植基地,以及有机肥料项目,整个就是“生态经济产业链”。“今年和客户签的合同都是种植兰花的,明年合同的投资项目就是桉树,明年收益肯定比今年更大。”

  冯还拍胸口说,他的堂兄和他自己都是公司客户,公司累计签约客户已有1500人,为此公司还成立了“客户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公司财务。记者看到,合同上除提到地震、战争等不可抗力等风险,再无提到其它可能存在的风险,看了感觉就是只赚不赔。

  按照弘茂提供的宣传资料,花卉市场“2004年到2005年增长32.5%”,“蝴蝶兰目前市场需求为6到9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场产量只有3到4亿元人民币,需要5到8年才能达到供销平衡”。按照他们推出的“百万家庭美化工程”对蝴蝶兰的需求量分析,每个家庭购买一盆3株蝴蝶兰,每季换一次,需求量为1200万株,每年可实现利润4.8亿元。

  不过,对蝴蝶兰是否一门只赚不赔的生意,业内专家则有着不同看法。广州市花卉协会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蝴蝶兰主要还是在春季前后销售,平时销量不大。且种植业一来受天气条件制约,二则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风险较大,很难保证有固定的高回报。他还指出,和其它一些名贵品种不同的是,目前蝴蝶兰种植的技术已相当普及,产量大且有增加趋势,价格越卖越便宜,去年春节后期还出现供过于求现象,“我在陈村等花卉市场看到的蝴蝶兰,不错的也只卖20元一株左右”。

  另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兰花专家也表示,花卉市场绝对存在风险。现在广西、云南、上海等多地都有大面积蝴蝶兰基地,广州本地及周边湛江、珠海也有许多兰圃。市场销售的也大多是中等品质的品种,好品种并不多见。“只有品种较好的蝴蝶兰苗才能卖到12.5元/株,要长期维持年20%到23%的回报率可能性不大。”他奉劝投资者投资前应先仔细分析,防范风险。

  面对这一情况,广东银监局打击非法集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个兰花投资项目有非法集资嫌疑。

  据该人士介绍说,有特定人群如单位集资建房还不能定义为非法集资,但如果是向社会公众不特定人群集资,并以各种实体或非实体项目为载体,承诺较高回报率,则很有非法集资嫌疑。“目前这个事情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还无法给它定性,但近年来社会上涌现的很多墓穴投资、山林投资,绝大部分发展到最后就构成了诈骗。法律上对这类犯罪行为有个名称叫涉众型经济犯罪,也就是涉及到社会公众的经济型犯罪”。

  这一投资蝴蝶兰项目,目前并未有遭到损失的受害人出现。是因为陷入了一个“怪圈”。投资人怕拿不回钱所以不愿举报,而没有举报执法部门就无从介入调查。

  兰花的价值,一直以来,是不能说的秘密,其实就是一棵草的价值,历史上也有天价兰,但古人买来不是为了卖或赚钱,而是属于偶尔的兴趣爱好,总有一天,兰花市场将净化为真正的兰花爱好者的市场,市场平稳而持久,而不是兰花传销者操纵并推动的市场,现在的行情让大家都缺乏安全感,一些人在不断安慰鼓励别人,其实更多是在鼓励安慰自己。

  兰本是一棵草,它可以寄托每一个人的理想和雅兴,却只能兑现少数人在现实世界的欲望。


NO.6 谁成就了亿霖“神话”

  两年时间里,销售林地42.2万亩,遍及9个省市,造就了5个千万富翁、18个百万富翁,涉案资金计16.8亿元,购林人数达2.2万人,其中北京多达1.8万余人卷入其中——“亿霖”堪称“神话”。

  是谁“成就”了这个“神话”?

  赵鹏运,38岁,沈阳人,亿霖集团实际“掌舵人”。

  亿霖模式的最初构想是赵鹏运在监狱中成形的。

  在出狱前一年,一个以前的手下探监时给赵鹏运带来了“现在林业发展势头很猛”的消息。其时,轰轰烈烈的“万里大造林”行动,让赵鹏运看到了发财的前景。

  2004年4月,赵鹏运出狱后振臂一呼,近30名当年的手下迅速聚集在他身旁。一标人马随即加入到赵代红已经开始运营的亿霖集团。

  在此时段,几乎是一夜之间,电视、报纸上铺天盖地出现了一句“合作造林首选亿霖”的口号。当年上半年,经过对多家同类公司的兼并后,亿霖公司发展成一个有近3000人的大公司。

  据赵代红称,亿霖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1000万元。她的初衷是把亿霖做成包括纸业、板材加工等在内的“正规的林木一体化”的上市公司。她只是趁着“万里大造林”的契机,在沈阳周边出售林地。在赵鹏运控制亿霖集团之后,才开始“坐在北京卖全国的地”,并通过广告大肆招募人员,直至形成后来的传销4级金字塔结构。

  赵代红说,不久后,她就觉得弟弟“肯定干歪了”。

  王书兰,亿霖的一名“销售部长”,最多时曾有过200多名手下。目前在押于北京市第二看守所。警方怀疑,她在亿霖获得了超过200万元的非法所得。

  2004年,王书兰以11.6万元购买了20亩林地,成为亿霖的一名“销售代表”。她至今仍然记得她的第一个客户。

  那是一个在北京市郊区开了十几年挂面厂的老人,手里有些资金,想寻找个新的投资项目,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后,找到了亿霖。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攻关”后,王书兰把老人带到了亿霖设在河北廊坊的“示范基地”。

  老人的家人并不同意他一次性购买50亩林地,并特意指出杨树如果树种不好或管护不到位,极容易出现腐朽的现象。但是,当这位老人看到河北基地郁郁葱葱的长了两年的速生杨,特别是找了几根树杈实验,发现很难撅断后,便坚定了自己的念头,并拿走一根树杈作为与家人辩论的依据。

  次日,老人专程送来18万元支票,购买了30亩林地,而王书兰也拿到了自己在亿霖的第一笔提成奖金1000元。

  随后,王书兰把自己的小姑子等亲友都“发展”成了“下线”。2005年1月,她当上了亿霖西单分部的“销售部长”。

  王书兰说,最初,亿霖与其他小公司一样,只是在小区里支张桌子,摆上些宣传材料,有人咨询就讲解一番。随着公司的壮大,亿霖投入重金,在繁华的长安街沿线租下豪华写字楼,各个“销售部长”分头在各种媒体上刊登招聘、招商广告。

  此时,当年追随赵氏姐弟从事传销的人们也已经完成了公司“讲师”队伍的培训,一批“讲师”分散在各个经营部,不厌其烦地对前来应聘者进行着“洗脑”的工作。

  王书兰说,每当一个人来到亿霖,马上就会有人“贴身帮助”,无论对方听课还是上厕所,寸步不离,防止与其他人交谈被“传染”。亿霖的“培训期”一般是7天,除了一天安排到河北参观“示范基地”外,其他的时间都要听课。

  在“项目会”上,专业的讲师讲课内容包括林业改革的背景、沙尘暴的危害、投资的收益等等方面,而接下来,业务员们会用一张纸和一支笔,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投资者7年后的美好未来。

  针对众多投资人关心的回报问题,亿霖公司则多次加以强调,并为投资者算了一笔“非常划算的经济帐”:

  杨树的生长速度:胸径3-5厘米/年,树高4-6米/年,8年成材采伐。

  投入:3700元/亩,定植50棵/亩,保活45棵/亩。3700元/亩×15亩 = 55500元

  产出:出材量:0.6立方米/棵 ×45棵 ×15亩 = 405立方米

  收益:405立方米 ×700元/立方米 = 283500元

  纯收益:283500元 - 55500元 = 228000元

  年回报率:228000元 ÷7年 ÷55500元 = 58.7%

  注:上面计算过程中的“0.6立方米/棵”是由国家制定的《二元材积表》中,按每棵树8年后树高20米,胸径24厘米,查得;“700元/立方米”是曾经的木材市场上杨原木的价格。

  是不是真的像他们宣传的那样“零风险、高回报”呢?诚然,速生杨在理论上是长的很快,但目前还没有8年的成材林,全国很少有,亿霖公司压根就没有,谁能保证7、8年后就可以在“任何土地上成材呢?

  众所周知,任何投资项目都是有风险的,那么亿霖公司宣传的“低风险,高回报”,是肯定站不住脚的。其一,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虽然中国的木材的供应量严重不足,但并不说明7年后的木材价格会上涨;其二,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几年后的回报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其三,公司保证回购是需要诚信做保障的。因而亿霖公司宣称的回报都是理论上的,没有现实依据。

  有关专家指出,虽然贵州的劳动力比较便宜,但要保证速生杨快速生长,还得建立一套完整的管护网络和基础设施,还得提供充足的肥料、水分、及时修枝和防虫病、防盗砍盗伐,7、8年下来,费用也相当高。

  按照国家规定,砍伐树木,国家有年度计划,地方有砍伐指标。即使到了赵鹏运承诺的回报年限,如果没有取得砍伐指标,购林人也无法通过砍伐成林,收回投资。“砍伐指标,这个我知道,国家是有规定。可我想,既然国家已经让种了,早晚就得开放,只要开放了,就有回报了。”对此,赵鹏运这样解释。

  “河南某县确实有林地,可死了一半”,从去年年中起,办案民警调查了遍及全国的亿霖林地,证实赵鹏运宣称的投资实体多数有量无质:河南某县拥有林权证的林地共1.4万亩,但半数林木已死亡;内蒙古某地有一片戈壁,亿霖卖了10万亩林地,但树的直径尚不足3厘米;湖南部分林地,一亩本有100棵树,但亿霖未按合同55棵/亩计算,而是按照33棵/亩计算,一亩林地实际卖到了3亩。

  速生杨7年成材,投资3980元,买一亩两年速生杨,5年后出材15立方米。每立方米700元,每亩地获利6520元。投资不到4万元,买10亩地,5年后获益6万多元,收益率超过100%.———这是赵鹏运制作的一个收益换算公式。也是其坚称“七八年后,全国的林地80%以上都有回报”的理论依据。

  但据国家林业部门证实,速生杨必须精心管护,才能成材,每亩地最多成材8-10立方米。

  据北京警方统计,自购林人手中,亿霖收了3亿元管护费,但实际用于管护的资金只有1000万。“所谓管护,只是给当地农民点钱,让农民照看。很多林地都被牲畜啃了,连桩都没了。”办案民警说,亿霖准备到河南某县买地时,曾有人以每个坑一元钱的标准,找到当地百姓,在每亩地挖50个40厘米见方的坑,每个坑插一株树苗。亿霖验收合格后,以每亩150元的价格,买走了一整片临时挖就的林地,之后再无人过问。

  王书兰说,在亿霖最火爆的时段,各个销售部交钱购林的人排起了长队,甚至因为交不上钱而打起来。在此期间,有些人甚至借助各种关系找到她,想走后门交钱购林。

  她认为,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一是因为亿霖销售人员总提醒有购林意向的人“下一代林子就要涨价”,此外,一些媒体的报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5年3月,一家报纸推出了两个整版篇幅的关于亿霖的报道,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王书兰说,那时候,有一个客户从山东打来长途电话要求买林。这个客户说,他原本并不信任亿霖,看到报纸后,立即打消了一切怀疑,主动拿出钱来。

  在那段时间里,亿霖一个销售分部每月的销售额就能达到1亿元。

  “亿霖不造林,只倒林,”购林者买一处林地,同亿霖共签订三个合同,转让合同(绿化工程合同)、管护合同、收购合同。事实上,这三份合同正是赵鹏运精心设置的圈套,“很少有人仔细看,三个合同是跟三个公司分别签的,每个公司都不在一个城市,法人代表也各不相同,一旦诉讼,一则公司之间可以互相扯皮,二则一个公司被扯进去了,其他公司可安然无恙”。

  此外,亿霖还借用了明星的号召力。有多名受害者曾向记者提起,在亿霖广告中频频出现的葛优对他们的购林行为间接构成了影响。

  “葛优也是受害者。”赵鹏运说,他与葛优并不相识,是通过朋友介绍,才请葛优做亿霖的代言人,其间也只是在一起吃过几次饭。葛优当时还专门投资购买了河南武陟县的10亩林地,并说:“咱家要是没林子,就是骗老百姓。”

  根据警方目前掌握的材料,葛优的确不涉及亿霖的经营,在接受警方调查时也非常配合。

  亿霖的经营模式与传统的传销不同之处在于,以往的传销模式通过下线不断发展下线,可以发展到上百代,而亿霖的层级是固定的4级,通过不断累积销售业绩而逐层升级。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说,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造林是没有错的。但亿霖公司表面上是造林,实际上是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依靠传销来非法集资,这是国家不允许的。林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回报,普遍来讲,没有它宣传的那么高。亿霖公司虽然造了林,也有的拿到了林权证,但是整个集资活动被认定是不合法的。

  NO.7 孙大午的生存之道——“非法集资”还是“合法圈钱”

  1989年,孙大午正式从徐水县农业银行辞职,来到承包地上。1992年,孙大午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养鸡达到15万只,还投资10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年产5万吨的现代化饲料生产设备,产品除供本集团使用外,还销售到北京、河北、天津境内的20多个县市。这一年,孙大午在饲料厂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北大午农牧有限公司。

  到了1995年,大午公司已经颇具规模,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最大500家私营企业第344位。1996年,大午公司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河北省骨干乡镇企业”,孙大午被评为“河北省养鸡状元”,被推举为保定市禽蛋产业联合会理事长,保定市农学会常务理事。1996年10月,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到2002年,大午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下辖种禽有限公司、大午饲料有限公司、大午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大午食品有限公司、大午葡萄发展有限公司、大午中学,员工1500余人,固定资产上亿元,高峰时年产值过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午集团的崛起惠及了四周的乡亲。村民们把玉米、秸秆等种植作物卖给大午集团,从大午集团购买饲料、鸡蛋、肉制品等,直到孙大午被捕之后,还有村民不断把成车的玉米送到大午集团,甚至宁愿先不收钱,因为他们信赖孙大午,认为他早晚会出来的。大午集团企业员工1500多人都是四周村庄的乡亲,他们每年要从大午集团领走600多万元的工资。大午集团还投资160万元修建了县城到郎五庄的公路,使得周边六个村庄受益。

  尽管资产上亿,但他一直生活节俭,集团里最好的一部车——一辆桑塔纳是生产用的。他的83岁的驼背的父亲至今每天骑一辆三轮车,捡拾大午集团废弃的纸箱,老人家每天还去公司的食堂将扔弃的部分食物捡回来,喂他们老两口养的几只鸡。面对记者采访,老人家说不是儿子不孝顺,自己身体还好,看到那些扔弃的东西可惜,愿意干点活。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安的淳风化淋雨,遍沐人间共和年”,“私情要受限制,公理走遍天下”,“仁、义、礼、治、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做人要堂堂正,绝不可以跪着”……在大午集团,随处可见这样警句格言,有些还是孙大午自己创造的。

  他在一个大学的演讲中说,他梦想着建立一座大午城,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很祥和地生活在一起,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巧取豪夺,没有欺上瞒下。

  孙大午在当地百姓眼里是一个好人,但在一些政府官员眼里他很“另类”。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和政府“搞好关系”,这是同在徐水县的另外一家企业——巨力集团的经验,该企业租地、贷款竟然都是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出面“协调”,企业发展异常迅速。而孙大午却不顾这些,甚至他和一些政府部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连基本的“礼尚往来”都没有,他是有名的孙大抠,又是孙大牛,当地有政府工作人员说,谁也别想吃孙大午一个鸡蛋。

  2000年,孙大午打算发展1000亩的葡萄园,需要贷款600万,贷不到怎么办?孙大午在别人的劝说下终于忍不住低头走后门,给当地信用社的头目送了1万元。但是1万元太少,没办成事。按照很多人的生活经验,这钱也就算了,也算是铺铺路。可是孙大午很气愤,非要把这1万元钱要回来,最后终于要回了6000元。从此以后,孙再也不给信用社任何关系疏通。当然,贷款也年年都没有批下来。

  大午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以及融资困难是一个世界普遍的现象。因为中小企业发展不稳定,风险大,资金量相对较小,贷款手续成本高,因此大大金融机构大都不愿与中小企业打交道,因此各国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多种融资渠道,包括鼓励合作金融以及民间直接融资。当然,这个问题在中国似乎更复杂些,垄断的金融市场导致大量的金融腐败,不断曝光的农信社主任贪污受贿案暴露了这个问题的冰山一角。

  2002年,大午集团固定资产和年产值均已超过亿元,净利润为980万元。但从成立以来的19年期间,孙大午只得到过两笔贷款,总计430万元,都是国家政策性贴息贷款。被资金困扰了多年的孙大午发明了自己的借贷模式,即向公司员工和当地群众借钱,约定的利率比银行利率高一倍多。由于他按时还款,当地群众越来越信任他,到事发时,当地群众在大午集团的存款达到1300多万元,这就是后来的“非法集资”。孙大午一直称这是他向群众借的款,给大家的也都是借款的收据,但最后仍然因此被定了罪。

  从1996年开始,大午集团采用‘职工入股’的方式融资。后来逐渐从职工扩大到了邻村的村民。借贷者中,还包括孙大午自己的家人。孙大午的父亲也把自己捡废品换来的几千元钱借给了大午集团。郎五庄村及附近村民,共有4742人把钱借给了大午集团。

  徐水县高林村镇马庄村一位姓曹的村民,先后借给大午集团8.5万元钱,加上他儿子的借款,曹家共有十几万元资金借给了大午集团。他说,大午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人。如果孙大午不可靠,再高的利息也不敢把十几万借给他。很多村民都说,孙大午可信,再说也图方便,就把钱存在孙大午那里。

  大午集团也的确很守信用,这些年来,一直是有借有还,虽然累计借了1.8亿元,但借款余额大致稳定在3000多万。借钱给大午集团的村民们如果急需要钱,哪怕深更半夜也能取出来。

  大午公司职工卢清才说:“我在这儿上班,把钱放在这里,用着方便,花着也方便,他还给我打借条,他愿借,我愿存,两厢情愿的事,怎么违法了呢?”

  大午集团的所在地朗五庄村民杨桂林说:“我根本就没想要多少利息,就是为了方便,随时用随时取,有时急需了半夜都能取。”

  大午集团附近的丁庄一位儿子在大午集团上班的老太对记者说:“这钱都是孙大午开给我们的工资积攒下来的,我们再借给他发展生产,有什么错呢?”

  真正的“受害人”只有垄断金融业务的银行和信用社。

  中国人民银行徐水支行的行长房晓明说,大午集团的集资令大午集团所在地附近的几个营业网点几乎吸收不到存款,对当地信用社造成很大冲击,扰乱了金融秩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真正的受害人——如果有的话——应该是广大的储户,而不应该是金融业务的垄断者。“金融秩序”应该是信用,而不是金融业务的垄断者的部门利益。

  显然,孙大午的非法集资并没有损害“储户”的利益,也没有扰乱金融秩序。

  但大午集团这样的做法在法律上来说却是违法的。根据有关部门的说法,大午集团涉嫌刑法中的一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一个企业向一个公民借贷属于合法民间借贷,向两个公民借贷也属于合法借贷,但是,向3个、向100个公民借贷到了金融法规里怎么就成了非法的呢?向一个人借一万元是合法民间借贷,而向100个人各借100元就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到底向多少个公民借贷或者借贷多少属于合法范围,尤其是在什么条件下触犯刑法,法律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2003年10月30日,孙大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自2003年5月27日孙被捕以来朝着孙一边倒的舆论认为,这事实上是一次胜利——孙获罪的非法吸收存款不成立。

  10月31日,国内著名企业联想集团老总柳传志发给孙大午一份有亲笔签名的信,在信中,柳传志鼓励他:“只要你保持你的这种奋斗精神,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并说“相信中国的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好,民营企业一定能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

  孙大午的募集资金行为,资金用于企业生产,并不是用于放贷吃利息;他办企业,为当地解决了就业问题,甚至他还无偿办学。他本人虽说是富豪,但是生活极为简朴,赚来的钱都用在扩大再生产上。他的父亲至今还在拣破烂。可以说,他的集资既是不得已的,也是合理的行为。但是,这样的集资行为又触犯了现行“天条”。对此,国内的经济学家也指出,孙大午没错,而是“天条”错了。

  孙大午的个人遭遇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反思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反思我们国家现存的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等一系列管制市场经济的制度,当那些执法人员高扬着法律的旗帜去摧毁这样一个荒地里艰难崛起的造福一方的企业时,我们需要反思,他们究竟在干什么?我们的有些法律法规对社会是不是管的过多了?

  就像孙大午的辩护律师张星水所说,“孙大午先生一不小心食用了禁果,这个果子虽然能使人解渴,但是它却同时也含有一种毒素,使食用它的人中毒。那么,我们究竟是禁止人们食用禁果呢,还是改良果子的品种而使它不再带有毒素从而能够被人们食用呢?答案显然是后者。”

  “如果说法律非要打击这样造福百姓品德高尚的人,那么法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应该接受审判的,是僵化的法律体制。”

  孙大午说,“我要做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是没有隐私的,他说“我敢光着屁股在街上走一趟,因为我身上是干净的”。

  NO.8 一夜暴富,一朝解体——女富豪圈钱内幕

  在浙江东阳曾经盛传一位26岁的当地女子一夜暴富并且挥金如土的各种神话。几乎毫无征兆,2006年10月,吴英突降东阳。随后的3个多月,这个26岁的神秘女富豪,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手笔,置下大宗固定资产,在创造最传奇的财富神话同时,也制造了一连串最离奇的传言。

  2亿元现金买下浙江东阳世纪贸易城三层700多间铺面;500万元捐助东阳的光彩事业(扶贫开发项目);一次购入高档汽车20多辆;部门经理年薪50万-100万元、保安月薪2100元;两个月内在东阳开出12家大型实业;她开出的洗车店和洗衣店都是免费的;就在去年,她在人们的眼里还只是县城某服务场所的小老板……

  3个月内,她连续慈善捐款630万元,可列胡润慈善榜第95位;而此前媒体一再风传的38亿元总资产,更可晋身胡润“女富豪榜”第6位。

  这些传言是否都是真实的?她到底有多少钱?有人说6亿、10亿,也有人说40亿、60亿。钱从何来?为何如此高调?很多当地人都在兴致勃勃地猜测,当地有人说她是洗钱的,也有人说她是炒期货的,有人揣测她是“中国版基督山伯爵”李春平财富神话的再现。支撑这个离奇的说法的理据是,吴英曾在国外结识一名东南亚军阀,因此分得大笔遗产。而更多的猜测,则把她和“洗黑钱”联系在一起,走私、军火、贩毒、傍大款。还有人干脆说,她是外星人,没人会像她这样砸钱!

  这位名叫吴英的女子以及由她组建的本色集团如今成了东阳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

  在06年8月份以前,东阳人还不知道本色是个什么公司,大家也很少听说过吴英这个人。后来听说吴英一口气买下还在施工的东阳世界贸易城700多间铺面,据说还是用2亿多现金结算。这样的大手笔一下子让东阳人记住了吴英这个名字,当地人见面聊天的第一个话题几乎都是关于本色集团的吴英,在东阳的餐馆吃饭,饭桌上谁能说出更多本色传说的,谁肯定是最受欢迎的。

  在百度贴吧东阳吧里,一条名为《东阳本色集团,黑马!》的帖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发帖人说“据说老总是个二十六岁的小女孩,一下子买了二十几辆本田商务车,还有奔驰、宝马等高档车,又在汉宁路买了二十多间街面房。”而在东阳网论坛上,一条名为《浙江省东阳市本色集团董事长吴英26岁》的帖子则介绍说,本色招聘保安开出的月工资是2100元,而当地一般保安每月只能拿到800元左右。部门经理的年薪则高达50万-100万元,并给每人配备一辆高档轿车,包括尼桑天籁和宝马5系。

  此后,更多人开始关注本色,人们关心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吴英到底有多少钱?她的巨额财富从何而来?一个自称“与吴英非常亲近”的回帖者说,2005年底,义乌一家企业的老总借给她6000万元用于黄铜期货投资,赚到了10亿元。但也有人说她是嫁给富豪后分到了巨额遗产,还有人说吴英可能是某个大型财团抛头露面的代言人,甚至有人说她在给境外黑钱洗白,她的身家到底有多少?第一阶段传言的版本是6亿,随着本色投资动作越来越多,第二版本传言是16亿,目前外界的传言已经是60亿元了!

  1981年5月20日出生的吴英,是东阳市歌山镇塘下村人。父亲曾是一包工头,母亲是地道的农民。家中没有子嗣,吴英是老大,有3个妹妹,除了三妹仍在湖北念大学外,其余都只读到高中毕业。

  1997,吴英初中毕业进入东阳市技术学校就读财会专业,只读了一年半就辍学经商,和姑姑学习“女子美容”。学成后,她在东阳西街开了一家“西街贵族美容院”。

  吴英说卖羊胎素让她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她还曾到义乌与人合伙开出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再此后,她的经历就成了谜,除了她自己,“在东阳本地已无从稽考”。而她的丈夫则说是炒期货让她发了大财。

  当地人证实,在2005年本色集团成立前,吴英在东阳市内的产业只有喜来登俱乐部、西街贵族美容、千足堂足浴等,虽然有数千万资产,但离巨富相差甚远。直到2006年8月,一个神话才浮出水面。

  今年以来,有传言称吴英神秘失踪,称其公司资金链紧张,并涉及非法集资。同时本色控股集团遭遇4900万假汇票事件,此前捐给东阳光彩事业的500万元又被本色收回。07年1月24日和29日,低调的吴英罕有地亮相杭州,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由其引起的质疑和传言。她坚称:“我没洗黑钱,我的钱是干净的。”

  本色的经营,一开始就被疑涉嫌非法集资,舆论所指正是其推出的“买家纺送等值彩电”的让利销售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6500和11000两种。吴英否认了从中非法吸储的说法,“他们说我是融资,怎么可能?我都是先把钱打出去再拿货的。”

  她拿出纸笔算账说,在外人看来纯属亏本的这种经营方式,实际上仍能维持微利。以11000的家纺为例,它的成本价为7880元,而大屏幕彩电大批量采购的协议价,折扣则低到惊人。至于具体折扣,吴英不肯透露。

  1月30日,金华慈溪家电经销商陈宏将本色控股集团告上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陈曾经花108万元,购买了90 套11000元的“买家纺送彩电”套餐,试图将其推下二级市场。

  庭审中,陈宏要求本色集团交付还未付清的191607元凯盛家纺,并将扣留不发的90台42英寸LG液晶电视机交付或赔偿110万元。

  对于陈宏的诉讼,吴英的律师朱卫红承认,当时的营销方式确实出现了漏洞。“我们当时只考虑个人用户,没做过限制。”朱卫红说,后来他们发现陈宏的计划是想在购买套餐后,把彩电以低价倾销到终端市场,“他们想串货,这会打乱LG 的整个市场销售体系”。

  “我们只是短期地让利,又不是长期。”吴英说,2005年凯盛家纺在金华地区一年的销售量仅为500万,但本色只花了两个月就把销售量做到了1500万。“电视机也卖出了近2000台。凯盛公司还奖了我一台宝马车,我没要,全兑现成货了。”吴英抱怨说,她的思路现在已经被证明成功,但一开始,她根本“得不到理解,都说我是砸钱”。刚开始,她曾找过海尔集团合作,但“他们听了就觉得是天方夜谭”。

  但让大家始终质疑的,还包括本色集团混乱的投资结构,酒店、家装商贸城、洗衣店、物流公司,几乎很难将它们联系到一起。吴英解释说,这些看似混乱的投资,实际上经过她的精心设计,始终不离本色的主营业务。“我们做的,就是酒店连锁和家装商贸相结合的滚动式发展,这才是我们现在的主营业务。我们将集中精力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同时发展。2年内我在全国复制300家。”

  充满了雄心壮志的神话不久之后就迅速破灭了。

  “东阳女富翁”吴英2月10日被东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据东阳市政府10日深夜发布的公告称,经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立案侦查,发现吴英及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重大犯罪嫌疑。在坊间传诵了半年之久的本色神话结束。

  吴英以高利率向多名东阳、义乌籍的企业家进行借贷。东阳当地对本色事件高度重视,相关会议一直开到晚上10时。当晚10时30分左右,东阳市媒体经授权发布《东阳市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现已由东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东阳市人民政府已责成相关部门组成清产核资组,负责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相关公司的资产清理、财务审计、债权债务登记等工作;与涉案犯罪嫌疑人吴英及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的债权人(含自然人、单位、法人)在2月11日14时起携带身份证明及有关的债权凭证,到债权债务登记点进行债权债务登记,有关债权债务将根据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就像当初突然在浙江东阳掀起了一场“地震”一样,吴英半年后的离去同样撼动了这个城市、乃至全国的神经。这个26岁的“东阳富姐”因涉嫌非法集资,三天前被警方刑事拘留,她旗下的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随之宣告停业。

  一直以来,围绕在吴英身上的一个个暴富传说,在她被铐上那副冰冷的手铐瞬间破灭。这时人们才醒悟过来,其实数以亿计的民间游资才是造就“吴英神话”的根源,她只不过是利用了人们对金钱的贪欲,成就了貌似神话的个人传奇。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吴英很可能与地下钱庄有关联,是地下钱庄攫取民间游资的工具。

  一名自称是“吴英非法集资案”中最末端的债权人披露:“我当初还是托关系把20万元借给了她,我真是自作孽啊!”电话中,这名男子语气显得异常低沉。      昨天上午,在东阳市劳动监察大队的主持下,对近千名本色集团的职工进行了统计,完毕之后将向他们发放工资。但是王海波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说:“我们拿到的只是基本工资,这个月的奖金怎么办。”

  据东阳市新闻办称,吴英事发后,政府组织的登记工作中,共有700余名本色员工进行登记,目前这些员工都已领到了应发工资。

  吴英到底多有钱?真正的答案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晓。而她到底从民间募得了多少资金,现在看来也还是一个谜。

  NO.9 “*”——神话一夜坍塌

  以蚂蚁为原料的“*”产品宣称的——延缓衰老、祛除黄褐斑、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睡眠质量等功效也成为了一个个被戳穿的谎言。

  一个靠骗取养殖户抵押金,非法集资上百亿的企业,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却曾先后荣获沈阳市的“慈善突出贡献(企业)奖”、“感动沈阳慈善贡献奖”、“全国质量诚信放心示范品牌”等多项大奖,*的老总——王奉友本人也获得了“2006中国民营企业产业领袖人物”、“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等荣誉。

  据金融时报2006年8月4日的报导,这种名为养蚂蚁,实际是钻中国法律对合同保证金监管空白的空子的行为,变相集资大约100多亿元,可让人感到神奇的是,2002年至2004年之间,辽宁16家类似这样的养殖投资公司被查封,而“*天玺集团”却一直安然无恙。

  作为回报,王奉友也积极参加沈阳省级官员的一些脸面上活动,并提供捐款。2002年新春前夕,王奉友还曾随同当时的省长亲自带队赴阜新扶贫慰问活动;2003年1月29日,与副省长同赴朝阳扶贫捐款;2006年4月,王奉友随同省政府领导先后赴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地进行所谓的慈善活动...

  中国的老百姓说起*,绝大多数人都会马上想起每天在黄金时段的电视广告上赵本山那一脸暧昧的笑容:“送*呀!”“管用吗?”“谁用谁知道!”

  王奉友非常善于藉助名人效应。早年他曾与马俊仁合作,后来他与赵本山结为莫逆,得其鼎力相助,黄金时间段的电视节目中赵本山的一句“谁用谁知道”,将*产品推上了顶峰。

  王奉友曾在赵本山的《马大帅》里客串演出过角色——拳击手儿子的父亲。此外,2002年7月17日,*在辽宁体育馆举行了“*·赵本山扶贫助学义演晚会”;2004年9月27日,王奉友与赵本山同赴沈阳市养老院敬老院慰问等。

  此外,在赵本山执导并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中,编造了一个叫“药匣子”的人物,称是吃蚂蚁产品而治好了多年的顽症。此事被外界质疑是赵本山在为“*”造势。

  有民众称,如果没有赵本山,蚂蚁这个产品根本不可能闹腾到今天,赵本山才是蚂蚁产品的“*”。

  07年11月2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简称FDA)发出警告:“*”品牌产品及ACTRA—RX(实际处方名称)含有处方浓度的“西地那非”成分。而这种“西地那非”正是大名鼎鼎的“伟哥”的主要成分,该成分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FDA还警告说,“西地那非”与某些含有硝酸盐类的处方药(比如硝酸甘油)或违禁物质(硝酸戊酯)等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使用。这个警告在中国国内引起一片哗然。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著名的打假斗士方舟子向记者表示,早在今年2月,《美国医学学会杂志》就发表文章指出,“*”胶囊并非什么天然保健品,而是含有处方浓度的药物成分“西地那非”的产品。用于治疗勃起障碍的“伟哥”中,“西地那非”的推荐剂量为50毫克,而每粒“*”胶囊中,“西地那非”的含量高达55毫克,显然是根据其推荐剂量暗自添加的。

  因此,FDA专门对“*”进行了测试,并肯定了《美国医学学会杂志》的发现。

  随着“*”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一个更大的骗局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的产品打着的旗号是以蚂蚁作为原料,所以从*公司创建伊始,“租养、代养”的方法就出现了。所谓“租养”,也就是*将蚂蚁包给当地的居民养殖,到期回收。而养殖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本金,就可以在一个合同周期内,分批收回本金,还能得到比银行利息丰厚得多的“劳务费”。而“代养”则是由养殖户出钱,蚂蚁仍由公司喂养,到期分给养殖户部分费用。

  资料一:在*养殖蚂蚁首先要交保证金,最低的投资额是1 万元,每个蚁箱的养殖周期是14 个半月。每投资1 万元,养殖户就可以从公司领两大一小共3 箱蚂蚁回去。公司会在中国农业银行为养殖户办理一个存折,养殖户把蚁箱领走后第74 天开始,就可以收到返利,共分6 次返还——前5 次每次返回本金2000 元及劳务费525 元,第6 次返回625 元。也就是说,一个周期下来,每1 万元就能获得3250 元利润;

  资料二:目前*养殖专业户的年发展速度已经超过40%,在册养殖专业户的数量为27 万户,平均每户投入资金4.2 万元,总金额上百亿元,涉及到的家庭人口100 万;

  资料三:辽宁*公司以委托养殖蚂蚁为名义,承诺养殖户交纳1万元保证金租养蚂蚁,14 个月后利息返还3250 元。这种名为养蚂蚁,实际是钻中国法律对合同保证金监管空白的空子的行为,变相集资大约100 多亿元。

  还有人做了这样的估算:假设我们就当*集资100 亿元,所有的养殖户在过去的七八年间都按时得到了*公司给付的养殖“劳务费”,如果2006 年*真的集资100 亿元,那么其付给养殖户的劳务费应该是30亿元以上,以此类推,*2005 年付给养殖户的劳务费就是20 多亿元,2004 年应该是5 亿元……也就是说,*公司在过去的7 年中,仅仅劳务费一项付出就达到了90 亿元以上。

  如果*集资100 亿元的确不假,但这100 个亿是养殖户放置在*公司的保证金,*只不过是个“过路财神”。当*从开始运转的第3 个月起,就不断支付养殖劳务费直到现在,收进来的钱在*的账户上没有存留几天就会变成养殖户的劳务费划到较早加入*的养殖户的卡里面。100 亿的集资额只不过是*欠养户的保证金本金,它也的确来过*的账户,但不是一起来的,也不是一天花掉的。也就是说,由于资金周转的周期只有74 天,所以*应该是几乎没有什么节余资金的。

  在*集团快速奔跑的同时,外界开始对其质疑,而质疑的焦点问题就是:*是否涉嫌非法集资?

  *的钱从哪里来?这恐怕是外界质疑*非法集资的首要问题。*何以能不分时间、不分情况,随时欢迎需要自己支付高额成本的养殖户加入?*的销售果真如此之好么?它的“生产需要”果真有那么大么?

  *以其高额的劳务费、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和时间养殖的“小蚂蚁”、并且在7 年之内没有亏欠一分钱劳务费的口碑,让众多老百姓趋之若鹜。

  2006年7月19 日,*作为首批拿到直销牌照的内资准直销企业,风光亮相直销市场。而在王奉友的一句“太幸福”之后,*便神秘般地销声匿迹了。

  2007年11月20日,上万名“*”的养殖户无畏于摄氏零下12度的沈阳寒天,晚间聚集在保健品企业“*”的总部索讨款项,愤怒的群众包围了辽宁省政府表示抗议,至22日一早,在省府前抗议的群众达2-3万人。当地政府则派出至少7、8千武警戒备,防止事态扩大。

  引爆这次万人大示威的辽宁*公司以委托养殖蚂蚁为名义,承诺养户交纳10000元保证金租养蚂蚁,14个月后连本带利息返还13250元。据养殖户反映,该公司上门收购蚂蚁时,根本不分品质、也不过秤,就是鼓动养殖户继续投资养殖。该公司去年销售*系列产品仅6000万元,但委托养殖蚂蚁收取养户保证金却达几十亿。

  该公司的一位会计人员在论坛上表示,*从养户那里收来的蚂蚁根本不能用,检验都不合格,基本就是扔掉。*真正的目的就是收取养户的抵押金,用后加盟养户交的抵押金给先加盟的养户,以骗取更多养户加盟。

  事实上,自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2004年发出*品牌产品及actra-rx含有伟哥成分的报告后,*的真实财务状况就是每况愈下。

  近月,*突然中断向蚂蚁养殖户收购蚂蚁,也没有依照还款计划向养殖户分期支付投资回报,还传出公司已破产、高层出逃消息,数万名投资者从四方八面涌向在沈阳的总部示威。

  “*”这个以非法集资为背景的形象巨塔倒下了,但是留给国人的却是惨痛的经历,尤其是那些辛辛苦苦的蚂蚁养殖户,期待着为儿女填补学费的父母...

  NO.10 山西太原:神秘失踪的“三鑫”老总被抓获

  曾经吸引不少投资人,并经营了多年的三鑫资讯服务公司突然被查封。因为就在国庆节前夕,这家公司的老总神秘失踪。

  老总突然蒸发

  10月6日,一位姓赵的市民向本报反映,山西三鑫资讯服务公司的老总杨太平国庆前突然失踪了。当日上午,在这位赵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山西三鑫资讯服务公司所在地川波大厦。一进大厅,就被值班室人员告知,三鑫公司所在的9层已被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查封,记者试着拨了一下该公司的电话,但无人接听。

  在此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赵先生的指点下,记者找到几个知情人,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山西三鑫资讯服务公司法人叫杨太平,总部在太原,晋中市还有一家分公司,主要投资现货交易和基金。9月16日这天,总部和分公司的业务部门经理准备第二天给杨太平过生日,但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个老总。一直到9月22日,太原和晋中方面都没有杨太平的任何消息,公司的交易也无法正常进行,投资人无法支取本金和利润,一些投资人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是出事了。

  公司信誉度高

  记者从山西三鑫资讯服务公司的网站上看到,该公司是我省首家从事资讯服务的专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在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是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上海斯迪尔电子交易市场和安徽钢材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审核批准的山西省总代理,主要开展市场研究、财经信息、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推广开发、投资理财、电子商务、专业培训等业务。据赵先生和其他一些投资人反映,该公司从2003年起就开始从事现货交易和基金投资,信誉度非常好。

  而对该公司的老总杨太平,投资人也一致称好。一位姓张的男子称,他已在该公司投资了三四年,杨太平为人挺不错,大家对他很信任,而且确实有不少人跟着该公司赚了钱。正是杨太平给人们留下的良好印象,才使得该公司拥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

  高额回报诱惑

  通过赵先生的联系,记者采访到几位投资人。记者看到,投资人与三鑫公司签订的合同有的是大宗商品交易(即现货买卖),有的是保本基金投资,回报比例都较高,有的回报甚至高达20%以上。

  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当时他交了两万元的保证金做基金,公司如何经营他并不清楚,由公司打理,他只管领分红。一位66岁的老大娘说,听说这个公司很会理财,便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连同女儿的22万元全投了进去。据了解,今年以来,由于股市持续低迷,许多投资人把资金撤出转投能够保本的基金公司或开始进行现货交易,由于山西三鑫资讯服务公司承诺的回报率比较诱人,成为不少投资人的首选。在三鑫公司高回报的承诺下,不少投资者把全部的积蓄都投了进去,有的还动员亲戚朋友加入进去。初步估计,投资人应该有数百人以上,投资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

  涉嫌集资诈骗

  据消息灵通的投资人称,该公司的老总杨太平已被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抓捕归案。10月8日,记者经过多方打探证实,杨太平确实已被抓获,现被羁押在太原市看守所。据了解,山西三鑫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已经涉嫌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近三四年来,该公司以代客户进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和投资期货为名,以高额返利为诱饵,从事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9月12日,该公司法人代表杨太平失踪。9月24日,太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从外地将杨太平抓获。

  另据了解,除了杨太平外,太原、晋中两地的公安机关还对总公司、分公司的十余名相关人员采取了强制措施。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5-1-3 09:45 , Processed in 0.0678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