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942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十年成本精英历程

[复制链接]
9424 27
把时钟拨回2002年8月,毕业已经有几年了,但只做过销售和3个月的财务。做销售的时候是在山东一家民营企业,也努力钻研过业务,甚至相信自己是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因为对设备和设备相关产品了解的比较多,做销售不费力,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是财务专业却是实实在在地放下了。所以在广州的商贸公司做财务的时候表现的是相当的拙劣,以至于试用期还差3天就让主管给炒了鱿鱼了。2002年8月,面试到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做财务,主管的评价是:经验欠缺但脑子反应还可以,这是唯一被留下的理由。
2002年8月到2003年7月一年的时间里,主管交代的事情都努力去做好,这一年里已经做了全盘的账务处理。当时用的是用友分模块的系统。到了2003年随着公司的发展,准备上ERP系统,在众多的软件中选择了神州数码的易飞系统,参与了整个系统上线的过程。
2004年工厂的主管怀孕需要休假,我暂时代管整个工厂的财务,以前审单签字后还有人把关,等到自己签字就要支付大额款项时,发现压力还是非常大,总是担心出问题。
2005年4月份,因为和兄弟公司进行业务整合,新工厂需要上ERP系统,而正好用了易飞有一年多点的时间,对整个系统比较熟悉,所以被派去新工厂做系统的初始化,IT部门的兄弟copy了一个空账套,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整个账套的设置。之后给工厂各个部门进行培训,告诉他们使用的单据用于什么样的业务。这个过程对我的帮助极大,设置系统的过程中,脑子里想着这业务是如何运作,单据如何设置、自动分录如何设置、最后如何进行核算得到财务报告的结果。业务——单据——账务这个逻辑在脑子里开始清晰起来了。
2005年9月,在网站上开始做一些成本方面的交流,我想各行各业毕竟有许多不同,自己不可能去涉猎所有行业,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了解他们有什么问题,通过思考别人的问题进自己的步。答疑坚持到了2011年,答疑成了自己的兴趣,帮助别人也成了一种习惯。期间用QQ群的方式为同行答疑也从07年开始了。2011年根据多年答疑的记录,整理并撰写了《做顶尖成本会计应知应会150问》,2011年3月交了初稿,同年7月付梓,当拿到新书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浸润了6年多,通过写作让自己得到了升华。同年10月公司请肖旭东老师来讲“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课程,有幸与人力资源的同事陪肖老师共进晚餐。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财务为业务做好服务的重要性——虽然以前我一直这么做,但认为那是我的性格使然。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到了更深的层次——财务帮助业务部门规范业务、帮业务部门解决与财务相关的业务难题是财务增值服务的不二法门。在此期间我一直担任工厂的财务主管。
2012年,开始在安德网(以前叫财务网)答疑,也把2005年以来的答疑整理并发到了 安德网。平时会把QQ群里答疑的问题进行整理在安德网再发出来,QQ群答疑记录很难长久保存,虽然也每年会整理一个答疑集锦,但不如网站查找起来方便。2012年末我担任公司的财务经理。2013年下半年我去负责公司的一块新业务(一个业务独立运作的工厂,内部独立核算盈亏)。
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2005年到2010年是网站和QQ群答疑,自我积累、提升的过程。2010年10月开始做第一期网络培训,我许下了一个宏愿:希望学员3年里实现待遇翻番。因为我相信把规范全盘业务做成本这个理念践行下去的,在3年一定会有巨大的成就。从一个小会计到一个优秀的成本精英,3年时间足够,后来从学员的成功的案例中总结,确实很多学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人3年后做了财务经理。2010年10月到2014年5月,这5年时间里,组织了十多期的成本培训。陪伴着几千学员学习、进步。只是喜欢,只是爱,没有其他的理由。
人生只有几个十年,这十年,我很充实。因为无所求而乐此不疲,因为不求回报而了无牵挂。
未来的十年,我还会做什么?未来的十年,我还需要学什么?我正一步一个脚印走着,未来十年的总结,希望还能与您一起分享。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27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1 0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至今,在做内部控制,从更高的视角去规范业务流程、防范公司的风险。很多新知识都要去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也希望自己的进步以后能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1 0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回  三字真经料工费,菜鸟也有一片天
作为一个会计菜鸟,起初并不知道业务规范的重要性,与所有菜鸟一样的想法:成本核算就是把产品的料工费归集到一起就可以了,此时的思路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核算层面。
所以,这个阶段只是在等业务部门提供数据,要求仓库提供库存报表——用这个来判断仓库的业务是否已经全部录入完毕。要求生管部提供工时统计作为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摊依据。自己把制造费用相关的凭证处理完——当时觉得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费用报销的、委托付款涉及费用的、折旧及摊销、需要计提的。而且还从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
也会发现一些工时统计不准确的情况,也会发现仓库的报表有一些异常的数据,比如期末结存数出现了负数的。还有一些材料借入、借出的业务发生——有其他公司也做同样业务,会存在一些物料借出及借入的业务。这个阶段,会对影响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极为敏感,为此还跟生管、仓库吵过架。
我了解过很多会计在这个阶段,会说公司没有上系统、仓库管理不规范、没有工单管理甚至bom都没有、车间存在挪料、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差。是的,当我们纤柔无力时,清风徐徐都会把我们吹的东倒西歪。
这个阶段,只是把耗费和产出真心搞明白了——投入的料工费归集到具体的产品,完工产品需要分摊的料工费找个能说服自己的方案去分摊。如此而已,没有更高理想。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1 09: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回  顶礼大师窥系统,幡然醒悟懂全盘

菜鸟也有鸿鹄志,当公司从300人飞速发展到2000多人,而这个时间又只有一年的时候,会发现一个会计搞不定了全盘账务,于是加人,工作也分出去了不少。软件不能满足,于是讨论上系统。ERP的顾问经验丰富,而且性格非常的好,觉得像一块海绵掉进了水里。虽然狼狈,但不可抗拒。于是一场如饥似渴的学习开始了。

从权限设置开始,然后要做系统的初始化的录入,部门录入、汇率设置、结算条件录入、分模块的单据设置——采购子系统、进销存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销售子系统、自动分录,当通过自动分录把业务和总账连接起来的时候,“抛转”两个字在我心里看起来是神圣的。以前要用业务提供的单据自己来做凭证,现在只需要做各模块的分录自动抛转。脑海里印出一幅幅美极了的画面:业务单据里欢蹦乱跳出来一张张借贷的七彩凭证,调皮而有序地飞向了总账系统。
经过这个上ERP系统的过程,对业务块里的细节、业务细分已经非常熟稔。如一个高考过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那般兴奋,觉得自己完成了一种征服、一种升华。然而嘴里只是喃喃说着四个字:原来如此!
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还有更长的求学路在面前,读完本科,还可以读硕士、博士。虽然这是以后才知道的,但这个过程让自己不再是一个菜鸟了。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三回分解!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1 0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回  业务规范路漫漫, 左右逢源心皎皎

俗话说“看花容易画花难”。一个人懂全盘业务,与全盘业务都规范,这中间有一堵城墙。
公司上ERP系统,借助顾问公司的力量,建立了各部门的作业指导书,他们也经历了培训,什么业务用什么单据他们都清楚了。这些只是保证了日常业务循规蹈矩。一些特殊的情况,顾问也不能未卜先知。所以一定有一个熟悉系统和熟悉全盘业务的人来帮忙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个人要么是财务主管,要么是我们的成本会计。
有些人说我们公司没有上ERP的可能,或者是已经上了ERP却没有用好。其实顾问公司来公司做系统实施,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各部门培训好。所以想要规范业务,自家念不好这本经就请外来和尚吧。基础的业务规范非做不可,只是看你是继续等待一个时机或者主动出击。
要做到任何问题都能帮业务部门解答,需要熟悉系统的各种单据设置,也要知道公司的所有业务类型。这样就可以很快判断这个“特殊业务”是与哪个业务相类似的情形。在《做定检成本会计应知应会150问》里我有一个章节介绍了一些特殊业务:客户成了供应商,外销成品如何改内销等等。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业务部门遇到特殊问题的时候,怎么让他们第一时间告诉成本会计和财务经理,让我们在业务没有进入系统处理的时候就拿出解决的规范的方案?这个问题强调多少次都不算多。打铁还需自身硬,有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自然会逐渐获得这个”地位“。
我到底规范到了什么程度?有如下特征:
1、仓管员每天记物资卡、录入系统的单据
2、月末仓库盘点无盘亏(少量盘盈为增量)
3、生产线工单按天下达,工单绝大部分当日完工,工单不留余料
4、所有通过SAP系统操作的业务,都会自动生成分录,总账的存货、应收、应付与系统完全一致
5、系统可以提供超期款、存货库龄等管理报表
6、一个月基本不会有什么错误的业务操作。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1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回  重归全盘细思量,提升管理大成本

如果成本会计只做成本,而不能接触到产品损益,那就像一个太极图只描了一半。成本是一种投入,目的是要获取利润,而获取利润必须通过收入的实现——这个浅显的道理,学过财务的人都懂。但是在工作中,很多财务主管让他的成本会计只做成本分析,这样会让人抓狂。
学做成本,再到规范业务,稍有成就感的时候,发现分析更有一番天地。我们做了十多年的一张分析表表:客户产品损益明细表。是按客户按产品将收入成本费用项目逐一列示,直到最后一列算出净利润来。这是一个横向排列收入成本费用要素的多维损益表。而财务的利润表则是纵向排列的一维报表。
客户产品损益明细表的架构不难理解,难的是把这张表做准。要做准又与前面说的业务规范有极大的干系。如果我说所有的业务规范都是为了这个客户产品损益明细表的准确,肯定很多人不同意,其实大家做的事情都一样——为了把成本算准,把费用分摊准确,最后得到产品的利润。而这个客户产品损益明细表则是把客户、产品系列、业务员、销售区域、销售分部等都管理起来了,可以纵横捭阖随身所欲地进行单项的分析或者多项组合的分析。
一切不以改善或者奖惩为目的的分析都是谋杀生命。
成本会计看到的是获得的收入,被材料、人工、制费、研发、管理、销售、财务、资产减值、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逐一杀伤,最后抽取了所得税后,所剩寥寥。当熟悉业务熟悉产品成本构成,我们很容易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一些异常的东西。比如同一个产品,买个不同客户的价格差异。比如制造费用的大幅增加、比如研发项目的支出长期投入却无产出。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询问,这样才能拨云见日,发现真正存在问题的地方。
此时,我们身在成本,心忧全盘。
此时,一个更高职位在虚位以待。
此时,有更多的老板在求贤若渴。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2 15: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回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平凡中酿神奇

魔术看上去神奇,当拆穿之后觉得索然无味。
业务看上去简单,逢变幻方才见得高低优劣。
成本会计懂全盘、懂业务,会做深入的损益分析,就不得不涉及到税务问题,这也是财税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岗位。
某集团甲公司有生产零件A出口,出口定价2.1USD,A产品的材料成本1.5USD,集团下的乙公司需要采购A零件,做成B产品在国内销售。
乙公司已2.1USD的价格购入,关税的税率是10%,则完税后的成本是2.31USD。
乙公司的成本会计觉得这样一来浪费运输费——甲公司运到HK,乙公司从HK运到大陆。二来关税成本过高。
乙公司提出自购材料,提供给甲公司加工,收取0.6USD的加工费(按汇率折算并加17%的增值税)。
而乙公司一般贸易进口零件综合的关税税率只有5.3%,也就是说B零件的关税是1.5USD*0.053=0.0795USD。B零件总成本为1.5+0.0795+0.6=2.18USD。则节省了0.13USD/EA。一年有1000万个的用量,累计节约130万USD。仅此一项,给公司年节约800多万人民币。
不同的采购方式、销售结构、销售模式、结算方式,都会对利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些需要结合财税知识综合进行分析。
建立业务模型,对业务变化前后的利润情况进行对比。就单项业务,我们可以综合分析其增加的成本和减少的费用,最后采取对公司最有利的业务模式。
有些朋友说,公司里面财务说了不算。如果只是做个记账的会计,确实说了不算,而且也做不出什么绩效。当我们对全盘了然于胸,对具体的业务分析能说服众人,用激励措施来推动,相对会容易的多。
我常跟一些同行说:一定要做成一件大事。一是改变其他部门包括领导对我们财务的看法,二是去获得那份会计人必须有的“自信”。
一个筹划、一个方案的实施、一次革新,就像平地一声惊雷,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jinwa jinwa  版主  发表于 2016-2-12 18: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回  不居高位能当家,心有全盘终成器

成本会计要成为精英,必定是立足财务、扎根业务、俯瞰全盘,通过规范业务实现业务都能井井有条运作,通过数据分析能开源节流。未必要身居高位,但你必须有当家的思维,用老板思维去审视业务,我们会发现研发、采购、仓储、生产制造、销售、资金筹措和管理这些过程里的都有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来解决许多问题。

我一直强调的规范全盘做顶尖成本会计,至此大家应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规范全盘业务第一层次: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来完成核算,第二个层次:在精确核算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深入分析全盘业务中能开源节流的事项;第三层次:我们会把落脚点放在税后利润上。为企业利润最大化从全盘业务中去找可以改善的地方,运用我们的财税知识让业务用最合适的模式运作。

基于成本的岗位,始于业务规范,终于利润最大化。实现了财务的职场升华。
精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唯有用心、专注、坚持。最后才能有始有终。
mandy mandy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6-2-15 15: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看完老师写的,受益非浅。当我们对全盘了然于胸,对具体的业务分析能说服众人,用激励措施来推动,相对会容易的多。
xiaobaila xiaobaila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6-2-16 09: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算是老师最早的一批学员了,在人生低谷遇到老师实在是我的幸运。老师的课程帮我理清楚了很多的思路。三年薪水翻倍这更是成为了我的一个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寻找到了更好的平台也实现了目标,未来还需要更加努力。
MAY576077860 MAY576077860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6-2-16 1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课程帮我理清楚了很多的思路。三年薪水翻倍这更是成为了我的一个目标。
燕子 燕子  高级工程师  发表于 2016-2-17 15: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励志的历程,很值得学习,谢谢老师!
xia8806 xia8806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6-2-25 11: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成本的岗位,始于业务规范,终于利润最大化  这是一个企业的追求,也是成本会计的价值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53

粉丝

223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5-1-2 22:12 , Processed in 0.07047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