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09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复制链接]
7097 0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赵琳捷) 作者生平及学术旨趣 马克斯 韦伯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 1864 年降生于艾尔福特,不久便举家迁往柏林.高中毕业以后,他就读于海德堡大学法律系.在 那里,他几乎加入了所有少爷学生的胡闹,喝得多,玩得多,学得少,并在决斗场上好勇斗 狠.服一年兵役以后,他再续学业,1889 年在哥廷根完成了论及中世纪贸易交往的博士论 文;再过两年,他又呈交了论述罗马地权史若干问题的大学教授资格论文.藉此他正式获得 了谋取大学职位的资格,随后他在柏林就任法律讲师.1898 年,正当韦伯大学生涯刚刚开 始结出硕果之时,他遭受了一次精神崩溃,暂时中断学术研究.实际上,自此后,韦伯已变 成了精神紧张症, 忧郁症患者. 造成他分裂人格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双亲在道德观念及性格 上的巨大差异.韦伯父亲是个贪图世俗利益,善于经营谋划之人,而其母亲信念执着,仁慈 高尚并热衷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从外表上看,韦伯像他冷静务实的父亲,但内心却受母 亲道德的支配.这两种人格的激烈斗争,加之父亲的突然病故,造成韦伯人格的内在紧张. 韦伯阐述的一系列学术主题,如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责任伦理与意图伦理,文明进化 的开明观点与文化演进的悲观主义等, 不仅反映了他内在精神的两个极端, 更激活了韦伯人 格中现实与理想,享乐与禁欲等之间的对抗. 1898 年后的六七年内,韦伯无法入眠,不 能专心于学术研究,便以旅行自慰.1904 年,他离家远行来到美国.这片新大陆使韦伯获 益匪浅, 并为美国大都市生活节奏以及那里特有的民主和宪法精神所吸引. 自美国归来以后, 韦伯重操旧业,很快完成了关于方法和新教伦理的论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他 专心写作,成果甚丰,这些研究论文后来结集为《经济与社会》 .战争结束后,韦伯进入政 界,加入了新成立的德国民主党.尽管他期待并深信自己将成为党的候选人,然而选举会议 淘汰了他.这种结果令韦伯沮丧,甚至对他来说是一种反讽.这位在理论层次上对权力结构 如此精明的人,一旦进入权力的实际时,便变得有些幼稚了.他独立而倔强的心性不能使他 屈就于党派政治的蝇营狗苟之中,甚至使他不能恪守党的路线.这样看来,他的落选未必不 是一件好事. 1920 年春末,韦伯染肺炎而死,享年 56 岁.从学术渊源上说,韦伯与现 代德国的历史主义(狄尔泰) ,新康德主义(李凯尔特,齐美尔)以及历史唯物主义(马克 思)这几大思潮都有关系.毫无疑问,韦伯的思想极具原创性,但他对前辈大师十分钦慕, 他指出, 一切有关现代社会的理论必须正视马克思的成就. 韦伯曾对自己的一位学生说: "判 断一个当代学者, 首先是当代哲学家, 是否诚实, 只要看他对待尼采和马克思的态度就够了. 凡是不承认没有这两个人所作的贡献就没有他们自己的大部分成就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在其中从事学术活动的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马克思和尼采创造的.(科塞: " 《社会 学思想名家》中译本,第 274 页)韦伯一生的著述卷帙浩繁,涉及社会学方法论,政治社会 学,宗教社会学等多种领域.韦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思想,与 19 世纪的社会学思潮有密切 关联,他对实证主义和德国历史学派的主观主义都有所批判借鉴.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任 务是深入到个体的主观理智之中去把握社会行动的动机, 因此这项事业便注定不同于自然科 学所从事的事业.例如由于"民族主义""阶级斗争""原罪""赎罪"这类概念作为推动 , , , 力量参与了行动者的行为,因此他们的行为只有通过这类概念才能说明.在这个意义上,社 会学是一种二级活动, 它处理社会行动者自身的理论和概念, 而不仅仅处理处于自身状态中 的行为.所以,对一种社会行动若要适当地理解,就必须参照更广阔的知识构架.然而, 韦伯并没有把对个体行为及意向的理解看成是社会解释的全部. 相反, 理解活动必须由其他 的调查技术,研究程序来补充,其中包括为实证主义者所钟爱的因果方法,证实方法以及事 实与价值相分离的中立立场等,从而形成了极为重要的认识论工具,即理想型概念.理想型 不是对经验现实的真实描述, 而是一种思维的建构和分析范式, 是通过把具有典型意义的那 些因素予以加强,突出,极端化或简化而取得的.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对科层制的解剖 以及对统治形式和权力合法性的研究, 处处体现了理想型方法. 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是 合法统治问题.在韦伯看来,社会与其组成部分,更多的不是通过契约关系或者道德一致, 而是通过权力的行使而被聚集在一起. 在那些和谐和秩序明显占上风的地方, 权力的威慑性 从未彻底消失过.天鹅绒的手套里总有一只铁拳.韦伯的统治类型学不是以阶级为基础的, 他对统治类型作出三种划分:传统型(traditional) ,卡里斯玛型(charismatic) ,法理型 (legal-rational).三种统治类型对服从有相应的要求: 统治类型〖WB〗要求服从的基础传统型〖DW〗服从我,因为我的人民一直这样做. 卡里斯玛型〖DW〗服从我,因为我能改善你们的生活.法理型〖DW〗服从我,因为我 是你们法定的长官.在韦伯看来,传统型统治因循守旧,压制创新,卡里斯玛型统治没有 常规准则,或依启示或依个人榜样,是一种独断的人治,即便是作为现代社会统治形式的法 理型,也很难成为一个"合法统治"的样板,因为,如果它合法地行事,它便不是统治;如 果它进行统治,它便不再合法.宗教社会学研究是从 1904 年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 神》一书开始的.这一时期他的智力工作集中于探讨合理资本主义的形成.他认为,新教禁 欲主义伦理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建立以及在更广阔的世界历史合理化过程中起了某种作用. 作品的主要内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最初分两次发表于 1904 年和 1905 年; 韦伯在去世前对之做了 重要修订后于 1920 年汇成一集,正式作为《宗教社会学论集》的第一部出版.在这部著作 中, 韦伯提出这样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论题, 即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以及具有普遍历史意 义的特殊的理性文化最初在西欧发生?我们知道, 韦伯十分重视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作 用,因此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只从欧洲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演变中寻求答案,尽管这些演 变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和理性文化兴起的重要因素. 但除此以外, 十六十七世纪宗教改革以 来所产生的新教伦理也是一个极重要的精神因素. 可见, 韦伯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偏向于规 范性的解释.不过韦伯探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他的视野中,资本主义有 多种类型,其中每一种被假定具有相应的精神.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导论 中,他大致区分了两类资本主义形态:一种是非理性的资本主义,包括通过战争,劫掠,投 机冒险, 放高利贷以及依靠利润持续积累或凭借特许权而获取财富等多种方式, 这种类型在 世界各地都存在过;另一种就是合理型资本主义,它是这样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适 合于一个有规律的市场, 适合于使用簿记来保证严格预测, 也适合于采取合法手段对利润进 行按部就班的追求. 这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出现于近代西方. 韦伯所要探讨的正是这种 合理资本主义的起源.一开始,他驳斥了一种对资本主义所抱有的素朴看法.尽管他承认资 本主义企业若不利用各种机会获取利润,就注定完蛋.然而韦伯指出"对财富的贪欲,根本 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地是对这种非理性 (irrational)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 联书店 1987 年版,第 8 页)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盈利活动乃是一种持续的,理性的,合 法的企业活动.接着,韦伯指出,在一部世界文化史中,即便是从纯经济的角度看,中心 问题也不是资本主义活动发展本身, 而勿宁是以其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有节制 的资本主义起源问题.首先,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的独特的近代西方形态一直受到各种技 术可能性发展的强烈影响, 在根本上它依赖于现代科学, 特别是以数学和精确的理性实验为 基础的, 同时, 这些科学的和以这些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又在其实际应用中从资本主义利 益那里获得重要的刺激. 但韦伯认为西方科学的起源不能归结于这些利益. 将科学知识技术 化,确实曾受到经济考虑的鼓励,这些考虑在西方对科学知识的技术应用甚为有利.然而这 种鼓励只是从西方社会结构的特性中衍生出来的.其次,韦伯认为,近代理性的资本主义不 仅有赖于科学技术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赖于法律和行政机关的理性结构.因为,没有可 靠的法律和照章办事的行政机关, "可以有冒险性的和投机性的资本主义以及各种受政治制 约的资本主义,但是,决不可能有个人创办的,具有固定资本和确定核算的理性企业.(同 " 上,第 14 页)这样一种法律制度和行政机关只在西方才处于一种相对来说合法的和形式上 完善的状态,从而一直有利于经济活动.问题是,这些理性的法律和行政机关从何而来? 毫无疑问, 资本主义利益曾反过来有助于一个在理性法律方面受过专门训练的司法阶级在法 律和行政机关中取得统治.但韦伯指出,资本主义利益决非独自促成了这一点.因为这些利 益本身并没有创造出那种法律. "为什么资本主义利益没有在印度,在中国也做出同样的事 情呢?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印度,在中国也走上西方现今所 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呢?" (同上,第 15 页)韦伯指出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西方文 化特有的理性主义问题, 要从发生学上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独特性, 必须首先考虑经济状况. 但是与此相反的关联作用也不容忽视. 因为 "虽然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 术和理性的法律, 但与此同时, 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 如果这些理性行为的类型受到精神障碍的妨害, 那么, 理性的经济行为的发展势必会遭到严 重的内在的阻滞.各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 以往一直都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同上,第 15~16 页)韦伯认为, " 加尔文教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创立中是一个活跃的, 决定的力量, 它是合理经济活动的思想和 实践的激发力量. 也就是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 (韦伯在这个问 题上并不总是一贯的,有强论点和弱论点之分.弱论点是,新教伦理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主 动地做了什么,而在于它没有做什么,即它没有窒息资本主义理性的渴求精神.由于韦伯的 主要倾向是前者,所以本文只陈述强论点. )那么新教伦理所采取的价值观是如何刺激资 本主义精神的形成的呢?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的世俗禁欲主义(worldly asceficism)倾向使新 教徒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而这种经济理性主义在天主教徒身上从未达到这样的程 度.前者注重勤奋,守时,节约,信用等德性修养,后者则专修来世.但新教伦理所宣扬的 至善即尽可能多地赚钱,并不以物质享乐的欲望为基础,它超越个人的幸福或功利,因而是 完全先验的.也就是说赚钱必须被当作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当作一种神圣的职业来从事. 尽管在中世纪甚至在古希腊晚期的职业概念中, 就包含了对人们日常活动的肯定评价, 但 是在宗教意义上对人们日常的世俗活动和世俗义务进行道德辩护, 无疑是路德领导的宗教改 革的重要成果. 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职业思想, 进而由此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 理: "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 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同上,第 59 页)然而 " 韦伯认为,路德的职业概念依旧是保守和传统的,并不具备任何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精神,因 为他所谓的职业是指人不得不接受的, 神所注定的事, 并且认为对权威的服从和对现状的认 可乃是德行的标志.在加尔文教这里,所有这一切都改变了.加尔文教徒被命令在一种天 职之中勤勉劳作,却不要求他保守原有的社会地位.这就意味着,加尔文教徒不管其出身和 地位如何,只要通过日常事务中的成功,就可避免被罚入地狱的命运.在市场上成功,在生 意圈中活跃,是成为上帝选民的最有力的保证.加尔文教的天职概念,以其对为上帝的荣 耀而孜孜不倦劳作的强调, 使处于最下层的人们充满了一种足以冲破传统观念枷锁的内在动 力. 劳动头一回被当作一种目的, 一种天职来进行. 有了一支充满这种精神力量的劳动大军, 合理资本主义的前景就一片光明了. 代替一个行动迟缓的和无精打彩的劳动阶级, 新教伦理 为雇主提供了清醒,谨慎而且特别勤勉的工人.他们由于渴望被拯救,便为了雇主的利益倾 出自己的全力,来确立受到神宠的证据.似乎工人生产的和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越多,他 们各自完成其天职的标记就越清晰. 这就是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所作的 主要说明. 作品影响分析 v 勿容置疑,韦伯的著作对西方社会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正如彼得汉密尔顿所说: "不论在 哪里讲授社会学,他的名字总是跟杜克海姆和卡尔马克思结合在一起,被奉为社会学家的 三位现世神明……" (弗兰克帕金著《马克斯韦伯》原编者序言)甚至有人认为,韦伯 在社会学中的地位与康德在哲学中的地位能够相提并论. 因而可以将社会学划分为前韦伯时 期和后韦伯时期.自韦伯以来,社会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日益专门化,但每个人似乎 都能从他这里找到其所需的东西: 方法论学者热衷于他的理想型概念; 人文主义社会学家讨 论他的解释社会学; 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家汲取理性化过程思想; 研究政治学的人特别青睐他 的科层制概念和统治合法性理论.韦伯将实证主义,心理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加以折衷汇 合,既继承了德国唯心主义传统,又给英国实证精神应有的尊重.而他关于近代世界理性化 过程的分析,开启了文化比较研究的先河.另外,韦伯在探讨合理资本主义起源时,区分了 两套独立的环境或先决条件, 他不仅注意到经济制度的作用, 同时也肯定宗教文化和道德伦 理的积极影响,从而使人们提出了经济伦理学这一重要课题. 思考题: 1 在资本主义起源问题上, 韦伯与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有何不同? 2 你认为现代市场经 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文环境? 推荐阅读书目: 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著,三联书店 1987 年版 2 《经济社 会宗教》 ,马克斯韦伯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3 《马克斯韦伯》 ,弗 兰克帕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09:49 , Processed in 0.0589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