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机:中国企业的顶层设计严重缺失 对环境变化不敏感,缺乏危机意识 越成功的企业,往往越固执 难以客观理智地看待市场的变化,看待自己的问题,看待未来的趋势。 管理者忙于低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 减少变量,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固守抄袭、模仿模式,扼杀了创新的萌动 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大众化向小众化发展 视线之外的危险:iTV必将再次改变产业格局 打造健康的生物链,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 顶层设计缺失导致企业战略模糊 误把“想法”和“梦想”当战略 战略到底是什么? 第一、基于对未来5年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预判 第二、战略意味着聚焦,要放弃一些会分散精力、与聚焦领域不相关的业务 第三、战略是一个带有阶段性里程碑的实施计划。如何实现目标、分几步走,做好战略地图 第四、战略是针对竞争对手设计的,是为了壮大自己,削弱敌人。 所以战略应该有以下特征: 1、目标是壮大自己,削弱敌人,必须有清晰的竞争对手描述 2、战略就是进行若干项选择,明确企业的目标客户群和产品的差异化定位等 3、战略是实现目标的计划,强调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必须有具体的路径和可操作的方法论,有明确里程碑和检查站。 企业战略缺失的4大表象 表象1:执行力不够
提高执行力涉及几个方面:
1、企业发展是阶梯式成长不是爬坡,业务量提升必然要提升管理体系; 2、老板和高管的想法不是普通员工能够理解透的,要变成能让员工可以理解、可操作的战术,这个翻译工作就是战略设计; 3、执行力来自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知道为什么而战,知道做好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和利益,高层好的想法才能落地、落实。 表象2:业绩下滑 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有一支独立于销售部门之外的市场营销队伍,唯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经营模式从推销上升到营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 所以,战略规划是推动市场部建设的起点。 表象3:研发与销售脱节 顶层设计是把不同部门关系做理顺,让各部门为企业共同目标而战,用有效的计划来推动工作,用协作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因为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企业打造多少个研发平台,从而明确品牌的基因,减少元素,增加共性,加快产品开发周期,降低采购和开发成本,提高新产品稳定性和品质。明确未来3-5年的产品开发路线图。 表象4:部门之间扯皮现象严重 自私是人的本能,要求企业正视人性,尊重人性,不要跟人较劲,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为了个人目的而努力奋斗,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了,对个人有什么好处。让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通力合作。 很多人都习惯于“从前往后看” 顶层设计最大的价值是让大家学会从后往前看,把终点想清楚了才开始去做,把问题想透彻了才开始去做。 顶层设计不到位导致公司转型失败 转型失败的企业有8大共性 转型战略不明; 团队意识不同; 执行不能到位; 客户大量流失; 部门本位主义; 企业内耗严重; 内部管理滞后; 企业文化缺失。 公司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两个思维误区 盲目悲观 盲目乐观 转型需要一颗谦卑的心,需要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要学会用巧劲,进行微创新,用最省力的方式来完成。 把握不好企业发展的“火候”是不行的 千万元级企业:主要任务是抓机会,把握好商机。局部市场站稳脚跟 亿元级企业:个人英雄主义往团队作战转变。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明确的目标客户群。 10亿元级企业:头等大事是设计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通过战略规划明确细分市场如何操作,品牌定位如何强化完善产品的用户体验,从卖产品到卖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设计体系,打造产品创新的流水线,不断推出新产品;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管理团队,分工合作提高组织智商和执行力。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10大特征和趋势 在线化 小众化 透明化 故事化 娱乐化 平民化 平台化 数字化 直通化 廉洁化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转型 转型四个层面: 企业家转型 战略转型 管理体系转型 企业文化转型 转型设计10个方面: 指导思想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经营理念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 经营模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借力腾飞; 经营策略从微利经营到厚利经营; 企业追求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员工利益最大化; 领导风格从军事化管理到人性化管理; 决策机制从感性决策到理性决策; 管理模式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关注重点从看得见的成本到看不见的成本; 工作模式从做应用题到做选择题。 | 传统型企业 | 未来型企业 | 营销思路 | 地毯式轰炸,名人代言,广告开路,把用户捧为上帝 | 精准式营销,塑造“王婆”,口碑传播,把用户当伙伴 | 采购原则 | 低价中标,价格导向,压榨供应商,甲方心态 | 质量领先,价值导向,战略联盟,共同成长 | 价值观念 | 胜者为王败者寇,英雄莫问出处,居高临下,赚钱为王 | 活着就要改变世界,有敬畏之心,平等相待,利他主义 | 思想意识 | 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战略规划,相信计划赶不上变化 | 注重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科学,有清晰的目标和路径 | 人才管理 | 压力式管理,艰苦奋斗,提倡奉献精神,提高个体智商 | 动力式管理,快乐工作,提倡利益驱动,提高组织智商 | 竞争战略 | 大众化,关系营销,面面俱到,没有壁垒,迎合需求 | 小众化,挖掘需求,单点突破,建立壁垒,引导消费 | 企业追求 | 跟在别人后面走,抄袭,模仿,差不多就行,靠规模垄断市场 | 走自己的路,开辟新品类,把产品做到极致,赢得用户 | 市场定位 | 在微笑曲线的底部,没有主导权和话语权,微利经营 | 在微笑曲线的上部,拥有主导权和话语权,厚利经营 |
小米与360的商业模式解析 小米的虚荣心营销 360的诱饵式营销 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 4P的真正内涵 市场宣传:Promotion 渠道建设:Place 产品创新:Product 市场定位:Pricing 第二章 出路:注重顶层设计,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什么是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就是系统规划 从老板入手侧重理念和意识的转变(管理哲学)——战略转型和经营管理体系转型(管理科学)——沉淀为企业文化升级(管理哲学)。 哲学:理念、文化、信仰、自律 科学:制度、流程、方法、工具 管理科学上升到管理哲学才有生命力,管理哲学落实到管理科学才有执行力! 顶层设计就是从管理哲学到管理科学,再到管理哲学的过程。 企业制定发展目标、战略规划,还是管理制度,都要描述背后的管理哲学是什么。 顶层设计的五个维度: 1、从后往前看的思维逻辑 2、系统化思考的经营理念 3、利他化驱动的共赢策略 4、剧本化分工的操作模式(员工扮演什么角色) 5、图形化描述的沟通方法(一看就懂,一目了然) 顶层设计概念: 1、设定目标仅仅是顶层设计的一个环节,顶多占1% 2、设定这样的目标背后的道理、逻辑和依据; 3、商业模式、竞争优势,是否占据主动? 4、目标设定的过程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资源和需要什么资源 5、目标设定后,要预演和推理,把路径想清楚,如何达成 6、涉及多职能部门,利益如何协调,是否顾此失彼? 顶层设计作为战略管理手段,有如下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性:终极目标(管理科学)是因为什么成功(管理哲学) 2、明确的可操作性:5W2H:什么任务what,为什么做why,何时开始when,从哪里入手where,什么人负责who,如何去做how,花多少时间和资源howmuch。 3、是一个系统工程:评议决策、管理、执行、监督、检验。 为什么要进行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6个宏观要素 前瞻性预判 从后往前看 系统化思考 方法论支持 数据化分析 决策前一定要民主,在决策后一定要独裁——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集中制 运营管控的奥妙就是把管控融入于服务当中,用服务来实现管控,把生硬、令人反感的管控隐藏于优质的服务当中。我认为这是很多大企业管理升级的核心内容。 科学化分解 顶层设计从哪里入手 1、企业战略规划
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可以让人看到未来和希望 2、商业模式设计
明确企业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模型 3、产品创新体系
提高产品力,不止是专注广告宣传促销 4、内部管控体系
让保障体系保证有章可循,建立内部客户机制 5、沟通激励机制
企业的动力系统调动积极性,激发主人翁精神 6、企业文化建设
是企业的平衡系统,员工内心深处的信仰、自律 用顶层设计思维根治社会难题 威慑力=违法成本*被发现的概率 把握企业成功转型的基本逻辑 打造智慧型企业:企业转型的终极目标 企业实力: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定价权 转型升级的目标只有一个:打造智慧型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1、远见卓识——先知先觉,抢占制高点 2、深刻洞察——完善的情报系统,对内外部变化有敏锐感知,对发展趋势、未来格局、市场演变态势、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3、基础牢固——增长方式从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从长计议 4、关系明确——内部协作 5、精细管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职责描述、绩效考评、培训体系等 企业转型升级是漫长的过程,更是一种痛苦的蜕变,需要企业老板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更需要勇于否定自己过去的成功,转型成功意味着企业的重生,而转型失败意味着企业的消亡。 企业转型是有先后顺序的 转型三个要素:动力、能力、方法论 转型层面:企业家转型、战略转型、管理体系转型、企业文化转型 管理体系转型细分:营销转型、研发转型、生产转型、运营转型、组织转型 企业家转型是公司转型的原动力 需要的条件: 1、基于利他去经营企业,把经营人心作为头等大事 2、告诉员工未来会是什么样,跟着他会走到哪里,能得到什么,让员工愿意跟随 3、是居安思危的实干家,有能力推动企业转型适应环境变化,引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新需要成为:思想家、预言家、漫画家、宣讲家。 树立员工利益至上的企业理念 客户利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先有员工利益最大化这个基础。 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组织利益挂钩,这就是管理的真谛。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 海底捞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始终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第三章 起点:企业转型从企业家转型入手 高瞻远瞩:未来10年的经济环境 经济总体增速放缓已成必然 经济转型的假设: 1、GDP增速放缓,从过去8-10%降低至5-7% 2、从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国内市场成为主战场 3、从低档货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向高中低档兼顾的结构转变 4、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逐步提高附加值和话语权 5、从粗放铺摊子、上项目、重复建设向集约式发展转型 6、从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转型 7、从盲目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型,追求效益和竞争优势 8、从单一经济指标向人文关怀、环境和谐、共同富裕转型 市场正从商品经济转向产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品大同小异,可以相互替换,抄袭模仿跟进是主要特征,只要低价就行; 产品经济:不同企业意味着不同品牌,有自己特色、个性、差异化,竞争强度提升; 服务经济:把服务当成企业利润的源泉; 体验经济:消费者在乎的是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觉和印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迪士尼、好莱坞等)。 小众化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对应的:供不应求、大众化消费、小众化消费、个性化消费四个阶段。 80后:追求平等、希望有话语权、注重品位、迷恋网络 中产阶级将成为主流消费群体 独立思考、理性消费; 从追求价格到追求价值; 注重品味、注重搭配。 低成本战略将难以为继 1、劳动力成本上升; 2、原材料成本上升; 3、环保节能要求越来越高; 4、竞争加剧。 企业员工将以“80后”“90后”为主体 1、更加讲究生活品质,在乎休闲娱乐 2、企业员工精神需求更高。 3、管理氛围变了,员工学会了质疑。 企业家转型的10个方面 指导思想: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企业家有了前置指标意识,拥有了远程预警系统 经营理念: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 了解客户需求,找到未被发现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经营模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借力腾飞” 过河的四种方法:修桥、渡船、吊索、摸着石头过河 经营策略:从“微利经营”到“厚利经营” 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体验,厚毛利、低净利 企业追求: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员工利益最大化” 惠普之道:我们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有把自己工作做好的愿望,只要公司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员工必定全力以赴。 家族企业更在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因为他们不想让短期利益伤害长期利益,还想把公司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领导风格:从“军事化管理”到“人性化管理” 必须让员工意识到: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让员工自己说服自己。 决策机制:从“感性决策”到“系统化思考” 用系统化的思维做决策:表面现象-背后原因-深层次问题-根本矛盾 比如事故分析,要从:人员、设备、物料、监控、管理、环境几个方面再深入展开。 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 S:目标具体而明确 M:可衡量、可量化 A:可操作、可实现 R:现实而相关 T: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管理模式: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PDCA(戴明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PACR:Plan计划-Action行动-Check检查-Result结果 Plan计划:确定工作目标(达成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效果)、完成标准(做成什么样是3分,什么样5分)、责任人(谁是100%责任人,谁是相关责任人)、完成时间(具体年月日和时间)、检查人(谁对结果进行评估,谁说了算)。 Action行动: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比如市场调研报告:走访目标客户要提交走访访谈记录,召集人员沟通要提交沟通会的反馈意见表,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有什么具体建议,总结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实施,要把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偏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做出修正计划。 Check检查:多久检查一次,检查什么,必须汇报进展。 Result结果:必须有结果,一是用数字说话,二是必须强调主观原因。 关注重点:从“看得见的成本”到“看不见的成本” 财务报表看得见的成本是显性的,冰山之下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成本,要把关注点放在挖掘看不见的成本上。 难以衡量的招聘成本; 低薪水员工高成本的付出; 工资低-利润低-产品没有竞争力-产品质量不够好-人员不稳定、素质不高-工资低 员工流失的成本; 员工不全力以赴的成本; 员工不具备工作技能的成本; 部门之间扯皮推诿的成本; 滞销产品导致的成本; 外派销售人员效率低下的成本; 复杂绩效考评的成本。 工作模式:从做“应用题”到做“选择题” 老板坚持: 1、开会最后一个发言 2、提前把话题、问题通报与会人员 3、兼听则明,可以结合多个方案的优点做出统一方案 第四章 核心:战略转型是企业转型的关键 战略转型到底意味着什么? 确保领先竞争对手半步 首先,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和演变过程有一个准确的预判,是企业家的直觉、智慧和远见,更需要高管团队的理解能力和运作能力,把老板的想法变为现实,通过科学论证把老板的想法描述清楚,让普通人看得懂说得清。 其次要勇于否定自己的过去,面对未来的变化,用新的商业模式替代老的商业模式。 最后要从后往前看,倒排时间表,根据目标配置资源,根据竞争做好准备,根据市场节奏和竞争对手反应确定系列产品的上市时间表。 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市场部如何发现新的商机: 1、市场开发(参谋部队)负责发现未来的商机; 2、产品定义(特种部队)负责找到产品必定畅销的理由; 3、市场宣传(空军部队)负责用省钱省力的方法与客户有效沟通; 4、渠道支持(后勤部队)负责给销售人员提供枪炮弹药,提高销售队伍的战斗力。 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 成功商业模式的六个要素: 1、明确走向市场的模型:企业-销售渠道-客户 2、明确的盈利模式:靠什么赚钱,赚哪部分的钱; 3、明确企业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跟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价值如何描述清楚,把价值链上各自创造的价值计算出来。 4、明确企业的价值主张:给客户什么独到的价值创新 5、明确企业的组织架构: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相互间的合作关系和服务机制 6、明确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商业模式设计:基于未来看现在、基于对手看自己、基于客户看产品、基于价值看创新。 商业模式设置好了,对外才能找准市场切入点,给客户带来独到的价值,给客户选择自己的理由。 重塑品牌定位和价值诉求 1、品牌定位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2、顺应竞争环境的演变:关注中产阶层需求 3、主流消费群体的演变:从价格导向变为价值导向 4、品牌的个性化标志:logo的设计 5、提炼品牌价值的诉求:理解客户选择偏好,产品设计强化某方面特征凸显企业价值,与客户沟通让客户关注什么,统一说辞。 夹心品牌的升级换代(说李宁) 市场环境演变,大众化向小众化转变 品牌定位和年龄段错位 品牌老化与档次的尴尬 要想提高利润,首先提高成本 原材料问题:大芯板甲醛的危害 人才问题:工资*2,效益*3 借用外脑问题:激发员工积极性 战略规划:清晰定位,系统制胜 战略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 1、以利他为基准 2、以营销为核心 3、以竞争为导向 4、以共识为目的 战略规划是一套内外沟通的文件 战略规划是用来清楚地表达企业经营管理逻辑的,即我为什么会成功,我能成功的依据是什么。 战略是什么what? 实现目标的逻辑,探讨的是如何做,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目标,阶段性里程碑计划是什么,实现目标的前提条件和边界条件是什么,要实现目标成功要素是什么,企业存在哪些潜在的问题与风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战略就是从后往前看,把5年后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描述出来,把本企业那时的状态描述出来。 不是认识谁就跟谁做生意,不是应该找谁就找谁做生意;不是自己会做什么产品就做什么产品,而是应该做什么产品就去做什么产品,根据目标区配置资源,缺什么补什么,这才是企业有战略无战略的区别。 企业为什么需要战略why? 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能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成为小市场主导者、小池塘的大鱼。 当各级管理人员看清了未来,知道自己的长远回报是什么,就会为这个长远回报牺牲短期的、暂时的利益,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当前运营成本,用未来的钱做今天的事。企业要让大家看得到“钱景”,把职业经理人变成失业经理人,从而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什么阶段需要战略when? 聚焦,用有限的资源做某一个细分市场的龙头老大、行业的老大 到了高速发展期生存不是问题,发展成为核心话题。梳理企业未来5年的战略,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相互间逻辑关系是什么,有了清晰战略规划才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才能配合好。大家看到未来几年后企业会发展成为什么样,清楚自己这个部门、自己这个人在企业战略里扮演什么角色,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自然就更加默契。 谁来做企业战略who? 按科学方法论深入细致做好市场调研、客户分析、竞争分析,中高层和核心员工参与调研、分析、总结,最后在有实战经验的外部咨询顾问帮助下完成战略规划。 执行力是源自部下主动积极的思考、做事,源自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出谋划策,源自实现目标后的回报。 战略规划从哪里入手where? 从分析市场机会入手,分为3个阶段: 1、打地基,明确企业为哪部分客户服务,希望在客户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客户非买不可的理由,竞争对手是谁。 2、盖房子,产品清晰描述出来,5年后的目标清晰化,建立竞争优势的路径设计好,独特的商业模式想透彻,成功要素和主要挑战分析清楚,组织结构和财务分析做细致。 3、内装修,把战略任务分解成为一个个战术动作,落实到责任人,明确考核标准和考评时间。 从完整产品角度去找差异化,强调品牌特性和个性,低调寻找产品创新的源泉。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总体战略去制定自己部门的实施计划,协同其他部门完成跨部门协作。 如何做战略规划并让战略落地 战略规划分为7个阶段 1、市场与用户分析 2、竞争对手分析 3、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 4、企业的长远目标与发展方向 5、成功要素分析、面临挑战分析、潜在问题分析与风险缝隙 6、组织架构设计与财务设计 7、第一你按的战术实施计划。 战略规划以提高组织智商为目的 组织智商:1+1=2/<2/<1/=0 科学的战略规划(路径) 落地的实施计划(方法) 相应的激励措施(动力) 完善的约束机制(压力) 提高组织智商主要体现在: 1、战略规划开始前,每个人需要全面、系统会带一系列关于市场、用户、竞争的问题。【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研发设计总监、生产制造总监等都要参与】 2、战略规划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国际通行的标准化商业语言和思维逻辑。 3、战略规划的另一个价值就是造就国际化的一流人才,让职业经理人学会按照规定懂做出牌。 4、战略规划可以使得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更顺畅。 5、战略规划就像参加拔河比赛一样,考验的是集体智慧和团队的力量。 战略规划就是一种对标,把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公司利益挂钩,达成一致。 组织架构必须为战略目标服务 如何设计组织架构: 1、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岗位,岗位决定人才,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对接的关键要素。 2、明确企业内部的“五线人员”的定义:一线是销售人员、二线是市场人员和商务人员及售后人员,三线是研发设计人员、采购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四线是生产系统的员工,五线是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后勤等保障部门人员,一线人员可以对其他四线人员有考评话语权,以此类推。 3、组织架构设计必须兼顾效率与稳定。矩阵式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所有部门都必须依赖其他部门支持和帮助。 4、组织架构设计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给勤奋努力的员工留出晋升通道,让优秀员工看到晋升希望。 5、组织架构设计要具有可扩展性,不能年年变,要相对稳定。 总之,组织架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放在组织架构最上面,按照客户服务的先后顺序(价值链)来界定企业的职能范围。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大家必然为了共同战略目标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7种途径 延伸式转型:按照T型发展模式,找准支点,进行延伸 可以依托一个或者几个技术,T的横是市场,纵是技术。 多元化转型:从单一业务转向其他行业或领域 一个某个细分市场的老大,打造生物链/产业链,各个业务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聚焦式转型:从大而全、小而全,转化为大而专、小而专【光电】 核心业务+配套支持+特色体验 兼并式转型: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提高竞争力 兼并模式:借壳上市、资源整合、互相弥补、完全重叠、跨国兼并型 升级式转型:从低端产品为主转向中高端产品为主【光电】 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意识、设计、文化和制度、自信 差异化转型:从大众化产品转向小众化产品 差异化就是实施蓝海战略的基础,但产品差异化不意味着蓝海战略,蓝海意味着优、特、专 特区式转型:通过试验田来降低整体转型的风险 特区式转型,需要同时做好五个方面的突破: 1、人,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有闯劲、有追求,愿意冒险 2、机器设备,掌握核心工艺,普通工序外包,自己完成组装、检测和质量控制 3、原材料,选择好的主料辅料,做世界一流产品 4、方法论,高标准、严要求 5、环境,搭建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软环境,用制度奖励创新,给创造价值员工超值回报。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两大标志 化解根本性的矛盾,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外部看转型成功的企业的特点: 1、对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有深刻的洞察、清晰的认识 2、客户导向,愿意听取客户声音,把客户批评当作改进的动力 3、有清晰的差异化品牌定位 4、客户亲身感受到各级员工非常敬业、训练有素、充满激情和活力 5、让每一位员工都有优越感和自豪感 6、在研发设计上舍得下功夫 内部看有以下特点: 1、组织架构必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2、明确了“内部客户关系”的 3、有一张简单明了的商业模式图。能用一张纸把企业的商业模式通俗易懂画出来,让员工明白盈利模式是什么,与众不同是什么 4、员工士气一定非常高。 5、员工忠诚度高、流失率低 6、企业文化一定是积极向上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员工有信仰而不是挂墙上的口号 7、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会很融洽、很简单 8、责权利相匹配,形成民主决策机制。 真正理解分配才是第一生产力 1、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转变过来 2、要学会使巧劲,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 3、让员工(部下)看到希望(业绩好、人品好、沟通好的员工成为首任尊敬的典范) 4、不要用自欺欺人的口号愚弄员工 5、学会“从后往前看” 6、让各个阶层的人安居乐业 分配涉及的内容:金钱、职位、福利、名誉、尊重、时间、培训等 分配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分配金钱必须以业绩为导向 2、分配职位必须以能力为导向 3、分配福利以贡献为导向 4、分配名誉以正直为导向 5、分配时间必须以效率为导向 6、分配培训以需要为导向 用“小众化思维”化解房地产行业的困局 保障性住房,定价100%政府管控 普通公寓,定价70%由政府管控 高档公寓,定价30%政府管控 豪宅:定价完全是市场行为 免费模式的前世今生 免费模式,营销史上的古老游戏 1、电视台的免费欸模式 2、专业杂志的免费模式 3、航空公司的免费模式 4、星级酒店的免费模式 5、培训公司的免费模式 6、旅行社团的免费模式 7、微软公司的免费模式 8、苹果手机的免费模式 9、海底捞的免费模式 免费模式的本质:搭配与组合管理 1、惠普公司的搭配与组合管理 2、宝洁公司的 3、苹果公司的 4、你看懂了BAT的玩法么 中国企业的隐忧与希望 1、互联网思维新装下的倒退 2、打一场战役,而不是一场战斗 3、阿里巴巴等企业的“蓄水池” 4、搭配与组合管理的自然生态 5、拒绝忽悠,且行且免费 第五章 配套:企业转型需要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 管理升级必须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 从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型,工作重点放在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方面,梳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让员工普遍认同并喜欢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通过设计长期、中期、近期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2、通过人性化的制度、友好的环境、平等的沟通,建立幸福企业,把员工满意度当作人力资源部门的首要任务,一切围绕员工满意来开展工作,因为“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 3、通过为每一位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家从入职开始就能清晰地看到未来和希望,知道努力能换来什么,从而在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4、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公司批量制造人才、储备优秀人才,以配合公司业务高速成长的需要; 5、通过推动知识管理,把知识当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就像财务部门把资金当作最重要的资源来管理一样。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团队竞争,团队竞争靠的是知识管理,即如何把个体智商转暖华为组织智商,把局部优势变成整体优势。 财务部门 要从控制型向指导型转型。 一方面为企业老板服务,实现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各个部门做好年度和月度预算,做好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内预算内”、“计划外预算内”、“计划内预算外”、“计划外预算外”四种情况分类处理。 让所有管理者清楚游戏规则,不要总想绕过去或者破坏规则。 财务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为各级管理人员服务,定期提供财务报告,让大家清楚知道自己管辖的部门实际花费、本月计划目标、本月实际偏差、本年度至今实际花费、本年度至今计划目标、本年度至今偏差等,成为各级管理人员的得力助手,给大家提供服务和指导,便于各级经理对部门费用做实时掌控,及时调整。 财务部门需要积极介入产品创新体系,为市场部门和研发部门服务,提供产品成本核算服务、投资回报分析,在新产品定义阶段就要早早介入,给出简单易用的模板,便于项目组成员进行财务分析,确保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总之,财务部门要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实现有效管控,把管控藏在服务当中。 采购部门 采购部门要从节约型想增值型转型。 采购部门不是花钱部门而是赚钱部门,他们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利润率,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关键岗位,需要高超的谈判技巧的核心部门。 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来实现高品质的采购,通过严格规章制度分解权力,把贸易采购、技术采购、经济采购分开,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按照“TQRDEC”的原则去进行供应商选择、评估; 供应商监控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做好了就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采购工作不是价格导向而是价值导向,要清楚选择什么样的原材料可以让自己产品卖出一个好价钱,获得高利润并赢得忠诚客户群。 研发部门 要从抄袭型向创新型转型。不走抄袭、模仿、山寨的老路。 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局部领域的“微创新”,根据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微小创新。 创新需要资金、毅力,需要执着、坚持,追求把产品做到极致的精神。 生产部门 要从加工型向制造型转型,关注点放在加工工艺流程设计、模具设计、质量管控等方面,侧重于产品设计到大规模生产的转化。 要抓住试产这个关键环节,成为出色的试验工厂和小批量生产车间。一旦制造工艺定性,就可以采用外包方式去加工生产,把附加值低的部分外包。 OEM需要有严格要求和规范,定期监督检查,有驻厂人员质量把关,确保达到质量要求,前提是加工工艺和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形成标准化文本。 销售部门 从关系型向顾问型转型。 要成为专业顾问,懂行业、技术,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帮助客户成功,解决客户头疼的问题。 市场部门 从促销型向战略型转型。 帮助老板做战略规划,成为企业的“总参谋部”,制定各种作战方案,绘制战略地图; 帮研发部门指明研发方向,扮演“特种部队”的角色,明确企业未来几年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点是什么,产品基因是什么,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帮助销售部门提升战斗力,给销售队伍指明大方向,同时作为后勤部门给销售队伍提供弹药,比如竞争分析、成功案例、应用指南、十问十答等; 扮演“空军”角色,进行大面积覆盖,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让更多人了解企业的产品,对品牌形成偏好,成为企业忠诚客户。 有了独立于销售部门的市场部,才能发挥杠杆效应,才能以小博大。 质量部门 从事后型向事前型转型。 质量部门的任务是防范于未然,强化过程控制,通过过程控制完成质量保障。因此质量要对技术、采购、生产、客服等职能有深刻理解和认识,知道哪些环节容易发生问题。 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设计、检查站设计、合理化建议活动、客户投诉处理等制度手段来强化质量意识。 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质量部工作重心要前移,要在市场调研、研发设计阶段增强质量意识,走先慢后快的产品开发道路,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培养员工精益求精的意识。 企业内部逐步形成追求极致的企业文化,把小事做好,做到极致,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折中凑合。 用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为转型做支撑 警惕“浅思维”培训误导员工心态 新员工需要励志、需要榜样、需要激情,所以出现了激励式的培训公司; 赚了一桶金后感到迷茫的老板,出现了“灵魂按摩师”对老板进行抚慰。 一个人成功,需要的是天赋、知识、技能,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健全适合企业特征的培训体系 不同培训:新员工培训、老员工培训、新经理培训、老经理培训、公共培训、高管培训等 此外还有职能培训:市场营销、销售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等。 通过讲师的影响力来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第六章 沉淀:文化转型,打造智慧型企业 变口号文化为行为文化 企业文化的五个要素: 1、价值观念 2、行为准则 3、决策机制 4、沟通方式 5、人际关系 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1、价值观念 公司的是非标准:什么是好人,公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包容什么、在乎什么 2、行为准则 公司内部的行为指南,做事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比如说到做到、履行承诺,没有任何借口;做事前认真准备,先慢后快,考虑周全;比如换位思考,方便他人,乐于助人;比如从后往前看,做好计划、做好预算;比如遇到问题先想解决方案,再去征求上司意见,不是简单上交问题;比如不把自己工资告诉别人,不鼓励攀比,有义务保密等。 3、决策机制 是体现一家公司领导力的关键要素,即公司每一项决策是如何制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有什么样的知情权、参与权、质询权。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是“决策前民主、决策后独裁”还是“决策前独裁,决策后改动”。 决策机制能看出一家公司各级领导是否以身作则,是否愿意接受监督,是否有平等心态。 4、沟通方式 是体现一家公司人性化管理水平的标志,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公司有哪些正式的、定期的沟通;有哪些非正式的、定期的沟通,有哪些非正式不定期的沟通。公司有没有广播机制,定期想到大家传达信息,大家对公司发生的事情是否有知情权。 5、人际关系 是决定一家公司员工是否有幸福感的关键所在,关系好大家就会工作愉快、有趣,每天愿意上班。 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开心、舒适、放心。 把理念落实到行为,才是文化 文化转型意味着向上升华,向下沉淀。向上升华是把很多理念上升到信仰、尊严、自律、善心的高度;沉淀是把理念落实到行为、准则、标准、纪律的深度。最后企业文化要用文字描述出来,用故事表达出来,用图像展示出来,便于大家理解。 企业文化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潜规则,不是大张旗鼓的明规则,不是靠贴在墙上,而是要深入员工内心深处发挥作用。 创建激发员工创新热情的宽松环境 创新必须有高额的回报 鼓励创新,就是创新必须有回报,回报机制要简单实用,办法具体透明。 中国最具创新的行业是中餐。 员工迫切需要的是“跨界学习” 跨界学习是要把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做法嫁接到本行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进行“微创新”。 A+B=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别的山上的石头做“磨石”来打磨玉器)。 从压力式管理到动力式管理 人心需要经营,就像经营业务一样,要把经营员工的人心放在重要位置去抓,懂得关怀员工,培养员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要激发年轻人的主人翁精神,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学会为他们的前途着想,学会给他们一些充足的理由让他们去努力奋斗。 市场经济讲究利益驱动,不止是钱,还要关心他们内心关心什么、在乎什么,为他们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努力,5年后做到什么位置,获得什么收入,过上什么样生活。学会了为员工着想,才能赢得忠诚的员工。 努力摆脱官场文化的深刻影响 不搞“一把手”政治 “执行力”不等于高压政策 淡化“权力意识” 避免短期机会导向 考评指标长短结合: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合作伙伴满意度、应收账款比例、员工离职率、员工向心力、员工离心力、内部审计得分、领导力调研得分、新产品在业务中占比、产品合格率、原材料成品率等 凡事不能“一刀切” 允许员工犯错,但不允许撒谎 反对口号文化,根除空谈弊病 误入歧途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考评的目的是什么 绩效考评从哪里入手 实施绩效考评的前提条件 1、是否有正直的责任文化 2、是否有动态的岗位职责说明书 3、是否有明确的教练定位 4、是否有科学的薪资体系 5、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 6、是否有配套的培训体系 7、是否有严格的行为规范 8、是否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为什么实施KPI考评发挥不出效益 1、企业是否有明确的握手关系 2、是否有清晰的跨部门流程 3、是否有定期的节点检查和控制措施 4、是否有360度反馈制度 经营人心从哪里入手 1、做事的机会 2、学习的机会 3、赚钱的机会 4、晋升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