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看到公众号《工作中的加法与减法》文末有人给我留言:干的没有方向,谢谢指点!
我回复道: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去思考背后的业务(比如:制度流程是否可以优化?如果我来做会比他们业务部门做得更好?如何管理好整个这一块业务?),学准则和税法,这么做了,其实方向不知不觉就对了。
绝大多数人,做什么不是自己选择的,是公司和部门领导安排的。所以我们首要的是“本职工作”,当你游刃有余或者能力突出,可能还会获得一些“加量不加价”的临时事项。
东坡居士觉得怀才不遇时,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如果还把处境不好、职场失意认为是怀才不遇,那就有点牵强了。马云说的好:没有什么怀才不遇,有才一定会被抢。
任何一个岗位,做到极致都是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追求极致是一种习惯,会让我们受益一辈子。让我们可以无畏地去面对很多未知的困难,敢于去挑战不明朗的未来。
这里我们分两个层次来说,一是说工作的极致,二是习惯的力量。 说极致。做好本职工作,好是无止境的。我提出的“制度流程是否可以优化?如果我来做会比他们业务部门做得更好?如何管理好整个这一块业务?”,其实是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通过制度流程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第二个层级是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甚至包括专业技能,比如采购和销售,财务专业毕业的人不少在做这样的工作,他们都做得很好(我自己也做过2年多销售,刚毕业做了一年多,2013年又做了半年),第三个层级是如果你作为“分管领导”,你怎么去做好某块业务的体系建设,比如资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既然是“极致”,并无定式,你可能精通业务而且精通管理,这样打开了岗位的天花板了(我两次转销售,都是因为在财务不安分,2000年时是因为分析广告投入产出和销售收入按省份统计,结果被新来的总经理调去做销售主管,2013年是因为担心新业务管理基础薄弱难有起色,跳出财务去分管了一块新业务)。 说习惯。财务的广度固然重要,熟悉ERP系统,精通成本,会税务筹划,懂点精益生产和阿米巴,还懂理财...广而不精反而成了硬伤,但一个”钻“字,可以让你无往不利。钻是一种习惯,比如花1年多时间去了解进出口业务,比如花一个半月做一套报表和分析模型,比如花一个礼拜做一个新产品报价模型,把业务部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夙兴夜寐,行走坐卧都在惦记。很多时候出色不是因为才智而是因为勤奋。你钻了准则么?你钻了税法么?你钻了业务么?有了钻进去的习惯,无论做什么都会是有”深度“的人。这种习惯的力量,会让人自信,敢于迎接任何挑战。
其实是平凡的工作中,先是循规蹈矩,按岗位职责要求做事,然后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囿于岗位,延伸到业务、系统、准则和税法,专业技能过硬加上肯钻的好习惯,“实战”能力才是体现价值的内因。方向,是平时的修炼得到的“福报”,是量的积累后形成的质的飞跃。混迹江湖,怎么没有拿得出手的刀?所以马云说:有才一定会被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