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做过财务“领导”的人,当然更是做过会计的主。所以看到一些财务人员怨气冲天,好像天下人都负了ta,我不由得有所感慨。昨天说了好领导长啥样,今天说说好会计是何模样。
一、热爱本职工作 别老瞎BB,好像自己现在多厉害的样子,三年后的你会瞧不起现在的自己,现在的你也觉得三年前的自己很Low【自恋的人例外,愚钝的人感觉不到】,因为人大多会进步。但热爱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这一条,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有些孩子,看起来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做起事情那是相当的马虎。辜负了领导的期待,日后成为大家谈论的反面典型。如某人,对不清的回款都放预收账款挂着,问为何?说要结账来不及对,结完账再来理,结果呢,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成了一个大屎坑。 热爱,才会一丝不苟,才会任劳任怨,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日常的工作,才不会埋雷。
二、提高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一方面是考试来提高,另一方面是平时要去关注准则和税法的新东西。三年不学习,变成哈士奇。学了的东西,要在实践中用,用过了,有自己的理解才会变成自己的技能。 有干了10多年的会计,把固定资产外卖做成了其他业务收入。我想他应该挂过科而且至少有五年没有认真学习了。常常错,错出了经验,乃至上升为理论。还有把生产损坏报废的进项税做了转出,我想老板要是知道你祸祸他的银子,估计心里骂你祖宗八辈兼手上抽你大耳光子。
专业技能不过关,会制造问题,会给企业埋雷,对企业来说是负价值。
三、提高效率 活就在那里,除了年底,其他每月基本上不增不减,头三个月叫做学习,六个月就成了熟手,做了一年以上还说忙和累,那等于是说自己笨。
就像学骑自行车,熟了后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没有什么加量不加价,因为那些增量,才是你提升的资粮。年复一年做同一个岗位,那只是拿时间换工资收入,没有能力和经验的收获,自然就没有自身的增值。
所以,提高效率后,我们会发现工作时间没有延长,只是自己真的更加能干了。会者不难嘛。
四、体系思维 财务是一个团队,相互之间有一些业务的交叉,做费用与做成本的,做税务与销售应收、采购应付....这是体系思维之一。
另一种体系思维,就任何一个岗位来看,都涉及相关的业务部门,涉及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自然就存在一个“循环”,所以要记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体系思维就是考虑业务循环里各部门的职责,知道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什么人必须完成到什么程度。比如成本会计要考虑存货管理体系建设,销售应收会计要考虑应收账款管控体系.... 牛掰的公司,他们离开谁都可以照样运行,因为有体系有制度,有规范流程让大家各司其职,所以不会有也不需要超级英雄。
五、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可以获得团队的支持和协助,尽快把问题解决,并且会思考同类问题如何去预防、控制、解决。做财务没有差不多就行,因为只有一次做对而且做对每一次,才不会形成很多“遗留问题”。 团队里最危险最具破坏力不是坏人,因为坏人专干坏事难以遁形,因此可以及时制止而影响反而有限。而有些人看上去不坏,工作的时候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糊弄一下、敷衍过去,自以为瞒着就好了。有些公司,应收对不清,应付也是乱的,存货也账实不符。认真查,报表上靠谱的项目没几个。
及时反馈,向上去争取资源,向公司其他部门争取资源,你有多久没跟领导商讨过工作上的难题?你有多久没有找业务部门协助做一些流程的优化?有多久没有找IT部门开发过报表了?
六、发掘价值 发掘工作中的价值,是财务领导的主要职责,但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岗位职责本身就有分析税费、成本的职责。其他每个岗位其实都有一些极具价值的工作可以做。
某上市公司年报利润5000万,看点是主业亏损1.6亿,理财收益2.1亿。财务什么都不做,别人也不知道他们的无能。
工作不出错,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只是工作本身的价值——谁来干都至少得干成这样。但借助业务,可以通过业务模式调整减少税费支出,做一些专项的管控,可以降低成本费用。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技能,只是需要一颗金子般的心——真正想给企业创造价值。
七、服务意识 把自己当成警察,别人就会躲着你。把自己当成服务生,业务会主动来找你帮忙。很多人以为业务部门都怕自己是好事,其实当他们和我们距离远了,很多问题他们自己尽可能掩盖和搪塞。睁着眼睛却看不透业务,知道问题爆发才知道当初被蒙蔽。这就是定位不当导致的恶果。 财务不止是为公司提供核算和分析,还要给业务部门做好后勤支持,主动去帮业务部门解决问题。财务越“横”,注定服务质量越差,对公司的价值自然就小了。 服务不是没有原则性,一方面制定并完善制定,另一方面要帮助业务部门合乎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