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6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复制链接]
2067 0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1
节:谁是陈志武(1)

开篇

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

谁是陈志武

本篇来源:“资本人物”电视栏目,编导刘浪。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的约有6000
人,但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
者只有大约100
人,陈志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2006

2
月,美国《华尔街电讯》
公布了一份十大华人经济学家的榜单。这份引人注目的榜单把学术影响力作为最重要的评价
指标,其次是经济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上榜的10
位经济学家中,陈志武教授名列其中。



问:中国的老百姓都觉得经济学家是高深莫测的,包括您今天坐在我对面之前,我都一直在
心里面描摹您神奇的模样,您平时的生活跟普通老百姓有区别吗?

陈志武:没区别,我从来也不觉得我不是普通老百姓。我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庭背景很一般。
我没有权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做一些学术研究。我觉得,做学术研究的人能够像一个普通
人那样去体验生活,感受社会,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才会更确切、更扎实;像一个普通人那样
有各个方面的情感,有各个方面的欲望,才是正常的。

问:可能很多人都在想,您这样一位能站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出身名门,或者
是书香门第,实际上您成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呢?

陈志武:我家在农村,我从小是在湖南茶陵长大的。当然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是觉得一
个人的经历要是能够丰富多彩的话,对于研究社会、研究经济、研究人、研究文化等不同学
科的学者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问:您觉得您的经历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吗?

陈志武:我觉得是很丰富多彩的。当然可能这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因为要我回过头来
看的话,从小在农村长大,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每天要下地劳动,或者是上山砍柴,因
为我们湖南的农村,尤其是那个时候,不烧煤,也不烧别的,就是烧木柴,所以一直到我高
中毕业,也就是1978
年、1979
年,差不多只要一有时间,一回到家,要么是下地干活,要
么是上山砍柴。当然也正因为这一点,在我1986
年去美国以后,就去耶鲁读书,有时在纽


约的大街上,在曼哈顿走着,我就想,就这几年以前,我还在茶陵农村的那些山沟里面扛着
柴走呢,这些年的变化还真是蛮大的。

现在想起来有一点很后怕,因为当时确确实实有许多事情不知道。我报考耶鲁的时候,选的
是金融学科,我说这个金融是什么?在连任何一点基本信息也没有的情况之下,是我自己这
样子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从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再到美国求学,从攻读计算机、系统工程再到转学金融,当年的
陈志武仅是中国众多留学生中的普通一员。但这些普通的经历,却最终熏陶出了一个全球知
名的华人经济学家。而陈志武先生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生活,依然感慨良多。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2
节:谁是陈志武(2)

陈志武:为什么我现在在研究金融的时候,让我感触特别深的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时候对于
我来说,每天能够多花一块钱,可以给我带来的享受、用来改善我的生活,以及整个人的幸
福感,跟今天我多花1000
块钱,甚至5000
块钱相比,要高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任
何一个社会,金融的发展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哪怕不去管那个金融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发
展,以及能够帮助企业融资多少,把这些抛开不管,对于改善一个人的生活来说,这个意义
也是非常大的。换句话说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那个时候能够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把我未来
收入预期的一部分变现到1979
年、1982
年、1983
年的时候去花的话,那么对于我整个一辈
子的幸福感来说,可以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帮助,是不是?

但是正因为在中国社会,即使到今天,金融、证券还是非常不发达,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
活中就会出现什么局面呢?就是您最能够花钱,最想花钱,通过花钱得到的享受和好处最多
的时候,也就是说最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恰恰是你最没钱的时候。而等你四五十岁了,你
终于把过去的收入累积起来了,有钱了,收入又比较高的时候,年纪又越来越大了,所以这
是你最不想花钱,通过花钱得到的享受最低的时候,这样的话,这种在金融、证券不发达的
情况之下,一个人没办法去利用这种金融工具,把一辈子的整个消费和收入做一个更加平滑
的互相补充的安排,所以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非常不利于每个人一辈子整体幸福最大化的
一种状况。



1990
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陈志武开始了教育生涯,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
麦迪逊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97
年晋升为金融学副教授,1999
年晋升为金融学教
授并重返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任教。与一般做学问的学者不同的是,陈志武还以所学做投资。
在潜心于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同时,陈志武与朋友在1998
年一起创立了美国价值引擎公司。

问:刚开始做公司时就很顺利吗?

陈志武:我做第一个公司应该说不是太成功,但那个公司还在。ValueEngine
(价值引擎)
大概从1997
年、1998
年开始做,那个公司在互联网高峰的时候,到2001
年为止,就花掉
了六七百万美元。


问: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公司?

陈志武:最初,我们是想为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分析股票和控制风险的这
样一些软件和数据库,但是后来发现做这个蛮艰难的。所以到了1999
年的时候转型,就想
针对股民大众在美国提供这样一些分析工具。结果正好2000
年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了,到
后来,资金的来源就比较紧张,接着就裁了很多人,所以到最后的时候就剩了四五个人,一
直到现在。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3
节:谁是陈志武(3)

问:一直做到现在,这个公司现在有赢利吗?

陈志武:现在有一点点赢利,但不是太多,很艰难。所以我2001
年开始就做对冲基金,对
冲基金公司赢利比较多,这是个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所以这个对冲基金相对而言是我做的
两次创业里面比较成功的一个。

2001年陈志武创立华尔街Zebra
对冲基金公司,并担任Zebra
对冲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
“Zebra
基金”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9?11”
之后众多华尔街基金公司风雨飘摇的日子而不倒

这其中95%的操作,都是依靠陈志武研究出的数理模型来实现的。

问:您出于什么考虑创建了这样一个公司?

陈志武:我觉得我做了这么多年关于资本市场的研究,不管是股市,还是债权市场、期券市
场、期货市场,到最后我还是蛮有兴趣把这些不同的理论投入到实践中,看看到底是怎么一
回事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是通过创办一个公司,来感受企业家、不同企业里面的管理层,
他们面对这些问题和这些事物的挑战是什么。这样一来,可以反过来让我对于经济学,对金
融这些研究的问题有一些更深的认识。

问:可能做公司跟单独研究出来的模型并不太一样,因为它一方面要有对于市场、对于数据
的了解,另一方面,它又要对于个体的人,包括你的客户,还有企业本身的人都有一个管理,
您觉得这两方面有没有冲突?

陈志武:那当然有很多冲突。比如说像我们在学术界,研究金融经济学理论的话,特别是关
于资本市场这一块,往往会忽视掉委托代理关系。对于经济行为,对于金融机构,包括投资
的和管理层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是什么样的扭曲,这方面以前的研究并不是太多。
所以通过我自己做这些事以后,我就感觉到,委托代理关系对于在现实社会和现实经济中起
到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及的。所以这个问题,委托代理关系在经济学,特别是金融
经济学的理论中间,受到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远远比实际要求的要低得多。

因为我们刚做对冲基金的时候,是所谓市场中心的对冲,也就是说,在美国股市上面,我没
有做多,没有做空。而且我们是每买进一块钱的股票,就要做空另外一块钱的股票,所以这
样可以通过组合两边买多或者卖空的这些股票,通过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组合,使这两边的
风险互相对冲掉。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不管整个股市的大盘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上涨还是下
跌,我们对冲基金的业绩都应该往上涨。就是不管市场怎样,我们都应该赚钱,这是我们最


初追求的目标。

问:当您跟客户去谈这个事情的时候,您觉得您的角色从一个学者中转换出来了吗
?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4
节:谁是陈志武(4)

陈志武:多数时候,我觉得不需要作太多的转换。因为我们管理这些基金的方式,完全是根
据我们研究的这些数理模型来做的。所以我们去解释这些数理模型的时候,如果我没有学术
的背景,或者不能把做学术的视角放上来的话,很难去做这种说服工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这两个角色并没有什么冲突。因为我的方法决定了是要靠非常强的学术背景和理论背
景才可以这样做的。换句话说,我们不会去坐庄,或者觉得我们能判断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未
来的风云走向,我们不需要作这些判断,而且我们都是根据这些模型来帮助我们作这些判断。



陈志武在学者和商人之间游刃有余的同时,从2001
年开始,渐渐地在国内声名鹊起,陈志
武开始对中国的房地产、人民币升值、民间金融、城乡差距等几乎所有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
独特的见解。陈志武用其广博的知识,引用各国历史数据进行综合比较,用严谨的理论体系
进行深刻分析。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他的名字被中国的金融界和学术界广泛提及。

问:有没有印象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称您为经济学家
?

陈志武:这个真的想不起来,这个可能主要是在国内。因为在美国,没有“经济学家”和“经
济学者”这样的一个差别,英文里面都叫Economist
(经济学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在
读研究生之后,人家基本上也可以说我是一个Economist
(经济学家),或者说
FinancialEconomist
(金融经济学家)。

问:有一个流传的版本,就是说在2001

7
月的时候,您是在飞机上看到一本杂志,所以
才决定要回到中国来研究中国的模式,是这么回事吗?

陈志武:对。那个杂志让我看到在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那个阶段的时候,有很多的现象、有
很多的数据对于做经济学的资本市场研究的人来说,应该非常有意思。因为中国在过去的28
年,在我看来,一直在经历着三个大的转型。第一个大的转型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
型,第二个大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第三个大的转型是从一个封闭社会向
一个开放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的历史上,不同的国家曾经经历过这三种转型中间的一种或者
两种,但同时在这三个大的方面都正在发生转型的,这样的经历确实不是太多。所以我觉得
过去二十几年方方面面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甚至包括中国政治和文化的那些变化,对于
做学问的人来说,都提供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实验室、一个数据库,可以帮助我们人、社会
和经济相关的一些学科,有一些根本性的认识,并丰富人类的知识库。

问: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您的理论和认同了您的模式,大概是什么时间?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5
节:谁是陈志武(5)


陈志武:这个可能是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时候,大概1995
年~1999
年之间,那个时候做了
一些研究,并越来越多地在这样一些主流的、最好的学报上发表,这个时候,搞经济学,特
别搞金融学方面的人,知道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以及中国香港地区
等。

问:然后在回国研究中国经济模式的时候,您也在不停地发表文章和评论。第一篇文章是什
么时候发表的?

陈志武:第一篇文章应该是2001
年12
月在《新财富》上发表的。当时写的应该是关于一个
证券侵权诉讼的案例。所以现在想起来,2001
年12
月开始一直到2002
年,写的多数中文
文章在《新财富》、《财经》等上面刊登。现在可以说,像《新财富》和《财经》,他们所代
表的水平,实际上比很多经济学的专业学报都要高得多,所以这就可以告诉你,专业的经济
学和社会科学在中国水平到底有多高,根据这个就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判断。



陈志武从纯学术研究的职业生涯转入对中国问题、法律问题的研究。在短短几年当中,陈志
武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解决之道,成为华人经济学家当中一种独特的声音。2004

8
月10
日,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
演讲,指责科龙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格林柯尔系的掌门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
席卷国家财富。2004

8
月17
日,顾雏军正式向中国香港高等法院递交诉讼状,以个人名
义指控郎咸平对其构成了诽谤罪,由此引发“郎顾之争”。而之后,陈志武发表了多篇文章回
应郎咸平,针对“国营”还是“民营”的问题发表了诸多看法。

问:您在国内待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跟国内经济学家们的交往密切吗?

陈志武:对,非常多。

问:跟郎咸平先生关系怎么样?

陈志武:跟他现在没什么来往。

问:为什么?以前有来往?

陈志武:以前有来往。因为两年前开始,关于“国退民进”等一些问题,对于他分析和研究的
这些现象,我基本上非常的认同。就是说,这个现象在中国各行各业,任何一个领域,都是
非常广泛地存在的。现在大家都说学术腐败、医疗腐败等,连这两个任何社会里面最不应该
腐败、最应该清白的领域,都开始这么大规模腐败的话,不管是国退民进的过程,还是任何
别的牵扯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我更多地觉得你去抓的这些人,当然其中很多人是应该要被问责,应该要被处罚,要被判刑
的,但这些是问题的表面,并不是问题的根本。你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最根本的还在于在
制度架构上面作一些根本性的调整。换句话说,如果整个国退民进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不透明
的,也没有任何什么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其他的人民代表机构正规地推出相应的法律或者法


规,然后通过媒体和这些权力机构直接作这些监督和问责的话,那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就一点
都不奇怪了。因为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你要被提供了这么多空子而不钻,才不理性,是不
是。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6
节:谁是陈志武(6)

关于这场交锋,郎咸平认为国退民进有问题,因为出现了大量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现象。对
此,陈志武进行了系统的反驳:案例研究与学术研究到底有什么不同?国有持股是否是世界
普遍现象?民企是否不如国企?对于这次争论中的关键问题,陈志武认为,国退民进才能让中
国的企业培养出最强的国际竞争力。

问:您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疏远一个人吗?

陈志武:观点的不同本身不会疏远一个人。但是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在湖南长大的中国人,
我实际上不希望任何人利用这种情绪、一时的情绪,或者利用这样的一些机会,为了个人名
声的上涨,而去没有原则地做一些煽情或者是操纵的运作。比如说他因为这个就觉得要重新
把信心放在建设改善国有企业上面,而不是认识到国有企业中那些根本的问题。

问:因为是根源问题?

陈志武:对。所以尤其对于他这样的,花了这么多年时间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学者来说,他
不应该看不到那些权力和利益冲突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对可靠的独立司法架构和独立监管架
构的话,那么最后是很难指望公司治理能够有任何意义的改善的。

问:您觉得作为一个学者应该客观,而且应该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吗?

陈志武:换句话说,就是我觉得他当时做的这些事,过分地煽动民意来为他自己的利益服务,
我觉得对他这样身份的人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问:您觉得作为一个学者来说,对于肩负的这种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志武:应该体现在根据你自己最客观的判断,没有保留、没有受个人私利的影响,向大众、
向社会表述出来。

问:作为被评选出来的十大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您觉得作为华人经济学家来说,对于中国所
肩负的这种责任又是什么?

陈志武:对中国所肩负的责任,首先是要把一些以往误导性的基本观念和理念做一下梳理。
换句话说,因为我们以前对关于金融、关于剥削、关于高利贷、关于市场交易到底是不是能
够创造价值,关于商业交易、关于商人到底是不是除了赚钱还能给社会带来什么等,对这些
基本的理念要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给中国社会今天的发展和未
来的发展,消除掉过去很多误导性和破坏性的成见,为中国社会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更扎实
的基础。




目前,陈志武先生把大部分研究精力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
的问题上。“什么制度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

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
么角色?

这些都是陈志武研究、关注的问题,也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7
节:谁是陈志武(7)

问:作为普通民众很容易就看到各位经济学家和学者们研究出来的结论、数据和一些问题,
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很清楚地看到他们所做研究的这个结果对于整个社会进程的推动作用。可
否请您讲一下这个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志武:我可以讲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关于高利贷的问题,这个在今天的误解还是非常
非常普遍的。以往我们会说,高利贷是剥削,是一件坏事,那么既然如此,放高利贷的人肯
定就是坏人,所以要被打倒,是不是?但是我做的一些研究和收集的数据,包括晚清的和民
国时期的数据,很明显地表明,哪个省对放贷的人越敌意,越不友善,哪个省的借贷利率就
越高。因为说到底,任何一个正常的人,他要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放出去给别人使用,他都
会想一想,如果周围的人把不还债的人抬得很高,把去讨债的人打得很低,我为什么要把钱
借给别人去花,给放贷出去?所以大家越是想要打击高利贷,打击放高利贷的人,整个社会
里面愿意把钱贷出去的人就越少,资金的供给就越少。这样一来,使得剩下的、愿意放贷出
去的资金,它所要求的利息就会越高。打击高利贷、打击放贷人的直接结果,不仅不会把利
息给降下来,反而把高利贷变得更高。今天这个误导性的认识,实际上对于中国民间金融的
发展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根本性的障碍。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00
问:做什么您都会去想其他方面的一些事情,看来您是对新
事物有非常强烈好奇心的一个人,今后会不会尝试除了学者、经济学家之外的其他角色呢
?

陈志武:就目前我能想像的,不太会,因为我太喜欢做学问了。每天要是能够有一个新的认
识,不管对于人,对于社会,也不管对于经济,还是对于历史,任何一天,如果能够在我自
己的理解上有一个新的长进,我就觉得那一天是很幸福的。所以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如果
连续很多天都没有什么新的认识,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觉得日子实在是太枯燥了。

问:您对自己还有什么样的期望吗
?

陈志武:更多地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方方面面,包括家庭、文化、人们的偏好等,这是我
对我自己最大的期望。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8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1)

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

本文摘编自陈志武教授2003
年12

6
日、2005

7
月14
日在搜狐网和中国经济学教育科
研网(CENET
)与记者和网友的对话。




问:陈教授,您读了
7
年的计算机,却放弃了计算机专业去做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您当初怎
么会从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变成金融系的学生?在这之前您好像也没接受过经济学方面的
训练,是什么改变了您的学术取向?

陈志武:我大学毕业后,到国防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是计算机专业。大概在1984
年,我念
了一年半后就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工程没多大的兴趣。也许是湖南人的缘故,我对国家有比较
高的责任感,我当时想用书里的方法去研究政治和经济的问题。当时我的朋友崔之元在国防
科技大学数学系念书,跟他的接触让我更加对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民主机制的问题产生了兴
趣。那个时候他写了些论文在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教研所主办的《政治学研究》上发
表,论文主要是介绍当时的西方数理政治学方面的学科。后来我和崔之元翻译了阿罗的一本
著作《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收入“走向未来”丛书。那时我就觉得自己应该放弃工程,慢
慢转入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用数理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民主和政治的问题。

1985
年秋季,我就决定不做系统工程方面的研究了,而是申请美国的一些大学。当时我就
给耶鲁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写信,问他能不能申请到耶鲁大学攻读这方面的博士学位,他说可
以。我没有参加托福和GRE
的考试,因为当时中国的外汇管制很严,参加这些考试都需要32
美元,而我一美元都找不到。所以我就给耶鲁大学负责招生工作的教授写信说明原因,我向
他们解释之后,他们答应让我免掉托福和GRE
的考试,还给我奖学金,把我录取了。要选
专业的时候,我问崔之元我应该选什么专业,崔之元告诉我可以选Finance
,但是当时我连
金融(Finance
)这个词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崔之元当时给了我一个解释,但我还是没有
搞清楚这个解释是什么意思。我就是在这么一种状况下去了美国。

去了美国以后,发现由于我在国内是工科出身,这种理工科学习的思维方式对我后来在耶鲁
学习金融经济学很有帮助。去耶鲁之前我在国内没有学习中国的经济学,对我来说更多的是
好处而不是害处。若当时我在国内学习经济学的话,那我的思维就被固定下来,这种情况只
会让我在美国学习经济学更困难。我在美国从零开始接触经济学。

问:从当时的中国社会进入美国的花花世界,有什么样的困难?

陈志武: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中国跟今天的中国差别很大。我去美国的时候没什么钱,按照
当时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兑换了几十美元就上路了。去了以后,阴差阳错地得到了在耶鲁
读书的中国同学的帮助。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英文,在国内时听《美国之音》的英文广播,听
别人讲,慢慢熟悉听力了,但是真正自己说话,那时障碍还是很大。对于刚开始去美国的人
来说,想了解英文,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看电视,多参加一些晚会,多跟一些朋友聊天,多看
一些报纸。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
9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2)

当时的《纽约时报》对我启发很大,美国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也非常多,那些电视节目对我的
英文帮助非常大。因为美国的电视节目里面经常会采访一些不同的人,有一个是ABCNEWS
的叫做《Nightline
》的访谈节目,对最热点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展开不同的讨论,这些
节目让我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问:在美国学习和生活多年以后,您觉得从那边学到了什么?

陈志武:感受最深的还是美国人为人处事的方式。1986
年去美国之前,中国对美国的了解
还是非常少的,去的时候有很多东西不了解。比如,我们可能觉得美国人的性生活方面很乱,
随便得很,其实并不是这样子。我们很多中国人觉得美国人不太重视家庭生活,只顾自己。
其实到美国以后发现,美国人对家庭重视的程度至少不低于中国人。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非
常在乎周末或过节的时候全家一起去度假、一起吃饭等,这都是很重要的家庭活动内容,让
大家感觉到是一个团体。这一点与我当初的印象反差很大,去美国之前的想法和实际看到的
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的慈善奉献也是我所看到的不同的地方。与中国、日本甚至欧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
美国人对福利和慈善机构的捐献非常主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私立大学、私立医院、
救济组织的原因,这些机构是靠人们自发的捐赠运作下去的。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准
越来越高,在中国更多的人应该也会发现,如果社会上的弱者——不那么幸运的、不成功的
人们——得不到别人救济的话,对整个社会来说,最后是会反馈回来,变成大家的一个包袱
的。因为有钱的人,自己日子过得非常富足,但是同时,你走出门一到街上看到那么多很穷
的人无家可归,这种反差会很大,哪怕是有钱的人心里也会很难受的。

问:您原先着重于金融学的学术研究,后来才开始对中国金融问题做研究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您觉得之前的纯学术研究对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的帮助在哪里?对抱有“经世济民”想
法的人,从事经济学、金融学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哪个更为合适?

陈志武:今天我一点不后悔1986
年~2001
年从事的基本都是纯学术的研究,包括推导许多
数理模型,写了不少实证研究论文,这些研究经历不仅让我有机会练习出一套严谨的研究习
惯,而且从根本上在我脑袋中培植了一套分析经济问题的框架,这种分析框架对我目前针对
实际金融问题、经济问题做的分析和研究都是具有决定性的。比如说,尽管我现在也谈到宪
政、文化、新闻媒体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与投资优化问
题这一核心数理模型而展开的,因为这个模型中总是假定已经有许多证券投资品种在那里供
人选择,但是问题是这些金融证券品种是怎么来的,靠什么支持的?假如没有这些证券品种

人们会怎么办?有了这些金融、证券品种,对人们一生效用函数的最大化又有什么意义?尤其
是具体到对个人的生活这种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了发展外部化的金融证券品种,我们又
需要什么制度机制呢?等等。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0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3)

所以,我个人觉得你以后想从事实际经济政策的研究,也应该先从扎扎实实的纯学术研究开
始。那种基本分析框架的训练和培养,是无法被取代的,否则你对经济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头
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



问: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如果中国要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繁荣,是靠地
大物博,或者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还是要靠别的资源来保持这种发展?


陈志武:我们可从三个方面看待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制度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
(包括矿业、农业与林业)。中国有很多劳动力,有有限的自然资源资本,但缺乏有利于市
场自由交易,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制度资本,这包括对产权的保护不够、合同无法执行、司法
不独立与低效、新闻媒体不独立等。在今天的世界,自然资源资本不值钱,矿业、农业与林
业的东西都不值钱。在只有很多劳动力,却没有很好的制度资本支持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
展的定位必然只能是在实物的生产和制造业上。

我研究了世界九十多个国家的数据后发现,自然资源比如黄金、银、石油和天然气储藏量越
多的国家,反而是目前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低的国家。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多少已不再是决定一
个国家、一个地方人均收入的最重要因素。我的研究是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土地,
也不是自然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贫富,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正决定一个国家的贫富呢?答案
是:制度资本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通过制造业为主要出口导向的出口模式,到今天,
这种发展模式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知道制造业消耗的能量和资源都很多,
而且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若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中国的社会和环境根本承受不了。
另外从就业角度来说,靠制造业来增加就业机会会越来越困难,实际上过去几年中国靠制造
业增加的就业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中国必须转变过去的增长模式,从重化工业为主导的
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线的发展模式。

比如,金融证券行业的发展能改进整个国家的资金与资源配置效率,能发动更高层面的经济
价值增长,能够使中国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升华到一个以金融经济为核心的工业社
会。但是,除非能进行促进市场交易的制度、机制变革,比如进一步开放新闻自由,否则那
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2002
年以来,我一直在研究,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有不自由的新闻
媒体而同时能发展它的资本市场和更广义的第三产业?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世界上没有任
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缺乏新闻自由的情况下,发展出一个像样的金融经济。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1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4)

道理很简单。我们在经济学上经常说,一个市场交易环境下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必须尽量低,
否则交易会进行得极困难。如果不允许媒体报道,或者媒体在败诉的威胁之下不敢去对上市
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追踪报道,金融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商品市场的交易环境所面对的信息环
境会非常浑浊。对于金融和证券市场来讲,交易的双方,尤其是买方越来越不敢相信市场中
所有的信息。长此以往,最后,不仅是证券市场,其他的市场也不太容易发展下去。

所以,虽然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朝着高科技、知识经济方面发展,但是我个人觉得,相当一
段时期之内,我们的知识产权、智力经济发展的潜力会比较少。就是因为制度资本的问题。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现状,美国是不是也经过了这样混乱的时期?

陈志武:中国股市的发展跟美国股市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国股市当初是为了
帮助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想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帮助国有企业解决财务问题,
这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利益冲突。而在18
世纪末刚刚开始的美国股市里,公司上市是出于一


种企业自己要融资的需求,上市公司本身是私营企业,没有国有企业,所以市场参与者之间
发生的交易,更多的是自愿交易,没有政府出面做任何的保证。政府也不会去通过发表言论
鼓励人们参与买股票。总之,美国政府跟股市的发展两者之间是非常独立的,跟中国的情况
很不相同。

大家经常讲证券市场的功能主要是帮助企业融资,其实除了这个功能以外,还有非常多的其
他功能,比如说通过发展证券市场,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参与企业成长的机会。考虑到中国
目前新闻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中国股市的状况已经非常不错了。大家知道,在今天的中国
社会里,人们在亲戚朋友间借钱或者融资都不太愿意,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老百姓
拿钱去买股票,把他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投到这些上市公司里边。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
简单了。

现代社会中,一方面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结果使得很多创业机会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公司
的手里,同时,原来的普通人开小店、小工厂、小作坊的机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我们有没
有什么方法让这些老百姓重新得到小打小闹的创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如
果让像新希望集团、华联超市、国美电器等这些公司上市,把它们的股票分得很细,让更多
的老百姓可以通过购买它们的股票来参与这些公司的创业发展,从中分享到一份收益,这样
的话可多多少少让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弥补他们失去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好股票市场
和证券市场,不仅可帮助企业融资,而且对于培养中产阶级也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2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5)

比如,美国的股票市场,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基金管理行业,确确实实为普通的美
国家庭通过持有股票和股票基金参与美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美国大概有2/
3
的家庭持有股票或者基金,所以在美国的基金和股票市场越来越繁荣的时
候,至少有2/
3
的家庭同时能分享到一部分利益。这样,社会中的收入分配才有可能不会因
为规模化生产、规模化销售而变得越来越两极分化。

问:陈教授,目前中国的城乡差距、收入不平等问题已经造成了一系列负面的社会效应,而
且有可能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您认为影响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因素都有哪些?什么样的
收入分配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

陈志武:第一个重要因素是制度因素。城乡户口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些都使得农村人不能
够像城里人那样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也不能够像城里人那样得到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比如说北京人进入大学的考分就比其他省、比农村学生的考分要低多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从根本上使得农村人的人力资本一开始就不如城里人。加上就业歧视,更使得农村人跟城里
人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金融的垄断。特别是跟100
年前的中国相比,那时候没有国家银行,
也没有总部在北京的各种商业银行去把全国各地老百姓的积蓄存款从各地集中到北京,由总
部在北京的各个银行集中调配,所以100
年前各地老百姓的存款基本上能够返回到本地,来
帮助本地的经济建设。而今天,通过人民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把全国的金融资源汇总
在北京,由各大银行总部加上国家发改委来统一安排使用这集中了的金融资源。这样一来,
当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高道德风险。比如说就像我们看到的,这么多金融资源用来重点


发展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形象工程大城市,这些举措确实是100
年前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今
天可以做到。这样做的后果是,少数城市发展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好,但是对于更多的农村
来说,它们本来辛辛苦苦节省下来的金融存款,不再能够用于本地的经济发展,而是相当程
度地被调去发展那些大城市。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创业机会的不平等。这不仅仅因为农村人无法进入城市,所以他们不能够
具有像城市人所具有的发财致富的创业机会,而且城里人可以通过与政府和国有银行的关系
融到创业的资金,而这些创业资金对农村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甚至于像孙大午这样非常少
的创业者,他们因为得不到正规金融的支持,所以不得不寻求亲朋好友同事的支持,但是尽
管孙大午辛辛苦苦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但最后还是以这样那样的名义把他抓起来了。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3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6)

最后,国有经济也是从根本上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所有的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都由国家计委等部门来统一调配的时候,城市肯定是首先被照顾的,乡村的利
益不会被重视,而往往只是被捎带想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府计划部门更多地会去追求
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政绩工程。农村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去,即使发展好了也不会有太多人
看到,所以对于各级官员来说,如果真的把注意力放在农村,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功劳不容易
得到承认。相反的,城市的工程是更多人可以看到的。这种业绩评估的不对称,必然让更多
的计划官员和行政官员把重点放在城市,而不是农村。所以土地私有化才是把最好的发展机
会还给农民的最好办法。

问:您如何看待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关系?

陈志武:中国现在不允许非正式的信贷机构发展,这种局面要改变,要让民间融资的发展空
间大大增加。大家谈得较多的温州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宋朝、明朝的时候,山西的民间
借贷历来比较发达,温州模式可以继续发扬。民间自愿的融资交易是人生来就应该有的基本
权利,本来就应该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许多人会说:“随便允许人们去做金融、投资交易,那不是乱了套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
愿的契约和交易的自由权利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基本自然权利。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
家,起初都是从民间金融、草根金融开始做起的,那是一种最自然的程序。只有当融资范围
超出了当事人的“亲朋熟人”、“朋友的朋友”和本地小社区的时候,才出现较突出的信息不对
称问题,那时才有政府监管介入的理由。但即使到了大规模、大范围融资的时候,政府还是
只应该起到规则的制定和监管的作用,而不一定要由国家直接来经营金融证券业务。换言之,
民间金融、草根金融才是人类最初的、最自然的业务形式,国营金融是后来有的、非自然的
业务形态。

我们经常讲内需不足。内需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通过出口让我们的老百姓和创业者收入
增加不少,但是大家收入增加之后都不花,存在银行里。这是因为消费者可以利用的金融理
财工具非常有限。大家没有办法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和金融产品,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生活,
只好把挣来的钱存银行,生怕未来会没有收入。所以,当务之急是把民间金融放开,通过民
间金融的竞争,使国有银行面临一些竞争压力,让他们能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运作。




问:请问陈教授,是怎么样想到要把文化引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中来的?您认为目前就中国的
现实情况而言,哪个领域的研究更容易出成果?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4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7)

陈志武:首先,关于把文化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或者说,用金融学来解释文化的内涵,主
要是在我最近研究金融学对社会、对家庭的意义这一过程中联想到的。我发现,在传统社会
既没有发达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正规的银行体系,又没有正规的保险市场和借贷市场,
可人们规避未来收入风险、健康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是从人类一开始就有的,那么传统的社
会是怎么达到这些风险规避的需求呢?我们看到“养子防老”等观念,实际上都是金融的观念

也就是说后代就是父母的股票、基金、保险、信用借贷,但是全部集中在后代身上的这些金
融证券品种,它必须靠文化、靠道德来维护父母亲作为投资者的利益,也就是说文化的内涵
必须包括一些有利于隐形金融契约的执行的东西。否则,后代就不能起到股票、基金、保险、
信贷的作用。那么,人类就难以延续下去。所以从保证隐形金融契约的执行这种功用的角度
来理解文化的形成,最终能够让我们知道一旦正规金融充分发展了以后,许多传统文化的内
容就失去了它们存在的必要性。这也是目前许多儒学大家主张恢复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成功的
原因。因为随着中国的金融证券、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当初保证后代作为投资、风险规
避的工具作用就不存在了。所以,就会有新的文化内涵去取代。这些是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

至于哪个研究领域更容易出成果,从我个人的经历,我发现以中国自己过去的和现在的经历
或者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是中国经济学界最好的比较优势。比方说,我最近研究的一个问题
就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发现1933
年~1934
年的民国政府中央农村经济实验室
收集了大量的农村家庭金融、民间借贷利率、借贷资金的来源等非常详细的数据资料,包括
22
个省、几千个家庭。比如说我发现每一个省的民间借贷利率分布,以及平均利率值差别
非常大,这当然反映了各个省当时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别,那么那时的金融发展差别对于各个
省后来的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到底有多大,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当时
各省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来解释未来几十年,或者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不同呢?这些都是非
常一般性的经济学问题,但是通过利用过去中国不同时期的数据,我们可以研究那些一般性
的经济学问题。由此得出的研究论文,不仅容易在世界一流学报上发表,而且也可以帮助我
们回答许多关于金融政策、经济发展的问题,真是一举两得。

简单说,我们在中国研究经济学的主要优势是利用中国的数据去研究一般性的经济学问题,
这样最容易出成果。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5
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8)

问:我想问陈教授,您觉得金融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学习经
济学的学生推荐几本您认为不错的经济学读物?

陈志武:金融学是20
世纪60
年代才开始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它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资本
市场,或者更一般的金融市场,在经济、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


当然只是关心与金融、证券有关的问题,关心的只是经济学的一部分问题,当然金融交易是
所有市场交易中最抽象、最依赖于法律的交易市场,所以它又具备与商品市场不一样的一些
问题,所以金融学跟一般的经济学领域在研究方法上相比也有其独特性,比如20
世纪七八
十年代的时候针对金融与证券市场的研究所用到的数学工具是经济学中最深、最广泛的,它
所推出的许多模型在经济学历史上是第一次被实务界、工业界所直接应用的,这是经济学历
史上前所未有的,在研究方法上,特别是数理计量研究方法上给经济学其他领域起到了非常
强的示范作用。

至于推荐图书,今天经济学及各种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教科书在某种意义上说很机械,工程的
味道太浓重。尤其像金融这个领域,如投资理论、公司财务这些学科跟我当时学的计算机工
程的内容和感觉越来越相似。尤其是我2001
年回国卷入不同问题的讨论后,我更是感觉到
我原来之所以放弃计算机工程这个专业,就是因为我不喜欢工程的一个特点:输入和输出是
可以预测的,不用跟人和社会打交道。我没想到做了金融经济学这方面的研究之后又感觉像
是工程一样,而我的兴趣是想做关于人和社会的研究,因此我发现金融经济学跟我的兴趣又
有些差距了。因此从2001
年开始,我又开始回归更自然,更接近于社会的有关研究。

大家除了要看基本的经济学教科书,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这些正规的教材,我觉得还
应多看经济史方面的书。我觉得不管在美国还是在国内的大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科系,都
对经济史这门学科重视不够。我自己也很遗憾在耶鲁的时候没做好这方面的训练和学习,因
为在耶鲁没有经济史和金融史的必修课,耶鲁直到现在都没有开金融史的课程。我现在最喜
欢的书是经济史和金融史方面的书。在英文书里,我推荐一本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任教的英国
历史学家弗格森(NiallFerguson
)出版的《帝国:英国世界秩序的兴衰及其对全球大国的教
训》

Empire:TheRiseandDemiseoftheBritishWorldOrderandtheLessonsforGlobalPower
)一书

它回顾整个英帝国的发展史,跟金融和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除了这本书,弗格森的其他几
本书

如《罗斯柴尔德家族

财富的先知》(TheHouseofRothschild :
Money?sProphets1798~1848)、《摩根家族: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
(TheHouseofMorgan:AnAmericanBankingDynastyandtheRiseofModernFinance),我都要向
大家推荐。另外还有一本书,是罗伯特?利特尔(RobertLittell
)写的《公司》(TheCompany)

主要讲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史。这些美国人和英国人写的书,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他们用
到大量数据和图表,经常读这样的书可以使我们在研究或者写作的时候养成用数据或者图表
说明问题的好习惯。举个例子,我昨天拿到一期国内的杂志,主要是讨论三农问题的,里面
有我的一篇文章。我发现,除了我的文章之外,其他人的文章都没有用到任何一个图表。这
么多人讨论中国农业问题,都是从一个概念跳到另一个概念,仅仅在概念之间兜圈子,却没
有人用数据去论证哪些概念或者问题是在事实面前站得住脚的,是对现实可行的。这让我觉
得非常遗憾,这么多人都在想着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但却没办法跳出这些仅仅局限于概念
的方法。因此我觉得大家多看经济史和金融史方面的书的同时,应该加入些计量和数量的方
法去研究,我也常常跟我的学生这么说。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6
节:一个学者的幸福与思考(1)

一个学者的幸福与思考

本篇来源:2006

8
月《新财富》,记者刘凌云、刘浪。


在与陈志武的交谈中,幸福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之一。谈及自己的工作,他说:“我太
喜欢做学问了。任何一天能够有一些新的认识,我都会觉得很幸福。”谈及年轻时的拮据,
他说:“那时多花一块钱所带来的幸福感,比今天我多花1000
元要高很多。”并由此引申到
发展金融业可以提升年轻人的幸福感这一层面。谈及经济学的研究,他说:“我们需要对一
些基本理念做全方位的梳理,消除过去很多误导性和破坏性的成见,并进行更合理的制度安
排,给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使老百姓过上更富有、幸福的生活。”仔细
想来,这些幸福其实环环相扣,因为,毕竟经济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正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茶陵:乡土环境里的自由成长

2006

6
月末的一天,陈志武带着夫人和两个女儿回到故乡——隶属湖南株洲的茶陵县。
正是连场暴雨之后,他们被堵在公路上,这使得他有机会重新打量路边的一个农场。高中时
代,他每个学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住在这里,“把山上原生的树砍掉,再种上果树。现在,
那些树都没有活下来,我们那么多的岁月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


与个人历史的不期而遇,让对历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国的金融和经
济史”非常感兴趣的陈志武再一次体会到自己研究的意义之大:“了解过去是怎么一回事,为
什么证券业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为什么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和金融的发达程度不一样,甚至
于像今天或者是70
年以前,不同省份民间的借贷利率和金融交易的程度都差别这么大,这
些都是我想要弄清楚的。解释这些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是怎么走过来
的。


1962
年出生的陈志武,对于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是怎么走过来的,有着切身的体会。在茶
陵,这个因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的湘赣边界小城,这位如今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
曾过着普通农家子弟的生活。“我家在农村,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每天下地劳动或是上山砍柴

一直到1979
年上大学。冬天要去二三十公里外的地方砍柴,然后背60
公斤左右的柴回家,
往往离家还有十几公里,肚子就很饿了。


早年的茶陵生活经验,后来不断出现在陈志武的研究中:谈自由市场的运作时,他会想起跟
父母到集市买东西的见闻;谈法治时,他举出自己小时候几乎没见到过警察的例子,说明交
通不便使过去的中国乡村与正式司法基本无缘;谈诚信与市场浑浊时,他指出,乡土中国的
商品市场多以村为单位,买卖双方信息基本对称,讲“诚信”才是理性的选择。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7
节:一个学者的幸福与思考(2)

平民家庭的成长环境,也使他对“草根阶层”有着特别的关怀:“我
5
个兄弟,最大的哥哥长
我16
岁。我读高中时,有
3
个兄弟已经工作了,所以我就没有像他们那样,必须下地干活
来养活弟弟。读大学时,我一个月有
9
元左右的奖学金,兄弟还可以补助几元。


作为“文化大革命”中成长的一代,陈志武的生活也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我1974
年上初中,
直到1978
年高中毕业,基本上没有怎么在教室里读过书,绝大多数时间要么是在山上,要
么是在农田里度过。”1978
年,首次参加高考的陈志武落榜了。父母没有给他任何压力,一
年复读之后,他考上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前身),修读计算机专业。多年以后,他感
慨地说,如果父母按中国传统的方式管教自己,或许就不会有今天了。“我父母亲都是农民



没上过学,不能给我提供很多建议,差不多我所有的人生决定都是自己作的——从1979

到中南矿冶学院上大学、1983
年进国防科技大学读研究生、1986

1
月毕业后留在国防科
大做老师,到当时申请去美国读书。现在想起来有一点后怕,因为当时甚至不知道一些基本
的信息,连报考耶鲁金融系时,都不太了解金融学科是干什么的。”从这个角度看,陈志武
觉得,今天农村和城市学生之间知识和经验的差距已经比1979
年时大得多了:“如果我晚十
几年出生的话,今天反而可能没有机会考进重点大学,没办法跟城市学生有一样的起点。


研究:从未改变的人生方向

1979
年,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尚处于启蒙阶段。随机选读了这个新兴专业的陈志武,一直到
1983
年做毕业论文时才真正地碰了半年计算机。不过回想大学时代,他仍觉得颇有收获。
一方面,他掌握了数学的、工程的客观研究方法,这为他今天研究经济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式教学的机械性、不注重应用,也让他体会颇深:“我大学一、二年级一直
在学微积分,但从没有搞清楚微分、积分有什么用。1986
年我到了耶鲁,学一门资产投资
组合的管理课程,在给债券做风险评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阶导数可以帮我们控制风险。
我突然之间头脑开窍了,这个微分、积分还有这么好的用处。所以这些年,在国内我一有机
会跟大学里的老师或者学生交流,总是谈这个感受,希望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另一方面,
他利用那
4
年把英语学得很好。“那时,有一个同学每天早上回家把当天的《中国日报》拿
到宿舍来,我们就轮着看。再就是听《美国之音》。我大学毕业时,读英文的文章就像看中
文一样了。


大学毕业后,多数同学分到了冶金系统的研究所或企业,陈志武则选择了继续读书。他说:
“做学问是我的最爱,我几乎从来没有真正想过,除了做学术研究以外,还会去做其他的职
业。”在国防科大,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如今在国内社科领域相当有影响的
崔之元。1987
年,他们就合作翻译了肯尼思?阿罗(KennethJ?Arrow
)的《社会选择与个人
价值》

SocialChoiceindividualValues
)。“崔之元是北京人,对社会科学非常热衷。我跟崔之
元交上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的英语特别好。通过和他接触,看一些书,特别是后来
接触到了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 )
的《自由选择》(FreetoChoice
)、哈耶克
(FriedrichAugustVonHayek
)的《通往奴役之路》(TheRoadtoSerfdom),我慢慢地对以数理
的方法研究经济和政治问题产生了兴趣。大概是1985
年秋季,我基本上作了一个决定,就
是放弃学工程。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8
节:一个学者的幸福与思考(3)

那时,中国的第一波留学热从北京蔓延到了长沙,陈志武也开始准备申请美国的大学。“与
社会科学有关的,我申请了耶鲁。另外,我对用数理方法研究医学也蛮感兴趣,所以给宾夕
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也写了信,他根据我的背景建议我放弃这个念头。同时,
我也申请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一个专业。”但他没有抱任何的希望,因为他无法考
托福和GRE
。1986

4
月,已留校任教的陈志武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耶鲁每月还
向他提供800
美元左右的奖学金。

“我在美国的第一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发现雪碧怎么这么好喝。那一年,我不知道喝了多少
雪碧。从那以后,我基本上不碰雪碧了。”陈志武还发现,美国大学跟国内的不一样:“国内
大学只要期末考好了就行,而美国大学平时布置的作业都要算期末成绩的。快到第一学期期


末时我才发现这一点。耶鲁每个学期有13
个周,我到第
8
周都没做任何作业,老师给我每
份作业都打Later
,这对我第一年的成绩影响很大。不过,第二年我就把这个问题纠正过来
了。”1990
年,陈志武顺利获得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进入威斯康星大学任助理教
授。1995
年,他获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1996
年担任终身教授。在俄亥俄州立大学

4
年中,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
)、
《经济理论》(JournalofEconomicTheory
)与《金融经济学》

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等主流学报上,内容涉及资产定价、共同基金、动态股价模型、股票投资盈利战略等领域。
1994
年,他的论文《人口老龄化和资本市场》获得了默顿?米勒(MertonMiller
)研究奖(以
199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命名),《日本基于产出为基础的资产定价》获得了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他成为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富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在美
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地的金融经济学圈子里,知道陈志武的人越来越多。
1999
年,他被请回耶鲁担任终身教职。

随着职业生涯的一步步上升,陈志武身上湖南人喜欢挑战的基因开始显现。1998
年,他创
办了ValueEngine
(价值引擎)公司。“我做了这么多年关于资本市场的研究,蛮有兴趣把这
些理论投入到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创办一个公司,感觉企业家、管理层面对的挑战是什
么,也可以帮助我在做研究的时候不至于太超脱。


然而,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创业。2001
年,他又与两个合伙人创办了Zebra
对冲基金公司。
这只秉持市场中性策略的对冲基金,几乎100%是根据陈志武的模型来判断、操作的。“到目
前为止,实际的投资业绩跟我们最初设计的目标总体一致。”Zebra
对冲基金现在有十来个全
职职员,客户主要是来自法国等地的机构投资者。后来,陈志武又对基金进行了一次重组。
两次创业经历,确实为陈志武的研究提供了帮助:“比如说委托代理关系,学术界对它在现
实经济中的影响研究并不太多。我做这些事以后就感觉到,它在经济学,特别是金融经济学
的理论中受到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出发,陈志武格外重视对诚信的研究。

开篇陈志武和他的思想王国第19
节:一个学者的幸福与思考(4)

中国样本:解读时的独立与深刻

在两个女儿看来,陈志武和普通爸爸没什么两样。每天早晨,他送她们上学;每周,花半天
左右时间处理对冲基金公司的事务;每年,大概有90~100
个学时左右的教学任务;除此以
外,他的工作重点都放在研究上。

2001
年开始,陈志武把研究重点之一转向了中国转型中的市场发展问题。陈志武认为:“国
内绝大多数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在我看来学术价值非常低,经济学相对还要好一点。
区分一个国家学术领域水平高低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这个学科最顶尖的学报跟民间的大众刊
物作比较,如果学报上文章的内容和可读性跟大众刊物没太大差别的话,就说明这个学科在
这个国家并没有真正成为一门专业性的学问,职业化的研究团队还没有建立起来。翻翻中国
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一流学报,你会发现,一个没有受过太多相应学科训练的
人基本上能看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在内容、视角、研究方法上,他们写的东西和大众报刊没
有太多的差别,这说明这些学科在中国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学问。


现在,这位排名全球第202
位的经济学家,每年有
3
个月左右待在中国,他对中国发生的事


情了如指掌,并乐于提供自己的意见。“我现在研究的问题,一是围绕资本市场发展所需要
的法律、新闻媒体等配套的支持架构,这是我多年来一直非常关心的;第二是金融史,特别
是中国过去几百年借贷市场及其他市场跟证券业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第三是国际经济、
国际金融和国际资讯这些相关的、互动的变化。


由于更喜欢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把今天的中国跟今天的其他国家、把100
年以前的中国跟
100
年前的其他国家这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陈志武对中国的观察有着更为宽泛的视角,
因此总有发人深省的解读。他从中国人热衷武打片,看出中国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机制的缺
失;从高利贷存在的合理性,谈放开民间金融之可行;从各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谈舆论
监督、信息透明之必要;从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从中国与印度的对比,阐释今天世界的竞
争主要是制度竞争,“哪个国家能为金融证券交易双方提供更好的契约执行架构和信息架构

就可以更多地从事那些经济附加值更高的工作,经济增长质量就可以更好”,他呼吁“中国摸
着石头过河,已经过了很远了,该考虑一下制度机制方面的改革了”。

虽然经济学家们总不乏经世情怀,而陈志武认为,并不能因此影响研究的独立性。“做学问
的人,经济学家也好,其他学界的也好,第一个任务不在于我们的观点今天或者明天政府会
不会采纳我们不以此判断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而是首先要问自己,我研究这些问题,对于社
会、对于整个学界的认识是不是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学者不能以政府是不是会采纳来决定
自己写什么文章、研究什么问题。”因此,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以最客观的形式给其他学者
和业界、给政府的决策部门提供尽量客观的研究成果:“今天世界上富有的国家的经历一再
说明,市场经济加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不仅仅是让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更富有的途径,
也是最终解决贫富不均、收入差距的根本性制度安排。我相信,市场经济是根本性的、是帮
助中国进一步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0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1)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

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

本篇来源:2008

7
月18
日和讯网访谈,记者郭哲。

自1978
年以来,30
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出
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改革开放到底得益于什么?中国的改革向何处去
?



问:今年(2008
年)是改革开放30
周年,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可以说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人们对改革开放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从整体上您怎么评价我们这30
年的改革开放?

陈志武:过去30
年的改革开放,对于我这样20
世纪60
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基本上从头
到尾都经历过,看到了,对改革开放之前的情况也大概有所了解。1978
年的时候我正好是
高中毕业,我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我觉得改革前后最大的一个基本差别,是给个人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多。就像中国政法大学一
位教授所说的,他说其实回想起来,30
年的改革开放就是把每个人想要做什么的手脚不再
捆起来,给每个人的工作更大的自由,让每个人可以做学者、工程师、官员,要创业也可以。
比如说,20
世纪80
年代在农村,农民生产什么东西原来是严格控制、管制的。但是从1978
年、1979
年开始,农民通过包产到户,你要生产什么都可以自己规定。生产了以后到哪里
去卖?最开始的时候粮食要送到粮站,肉猪必须卖给当地的肉联厂,都由国家来统一按照官
方的价格买过去。但是后来这些都放开了,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拿到哪里去卖、按照什
么价格去卖等,这些完全都是放开的。

这位教授的意思是说,改革其实是这么简单的事,就是把以前方方面面规定人们不能做事的
束缚解开,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按照更自然的方式,回归到本来应该有的状态。因为
我们作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应该享有一些最基本的权力、最基本的自由。在“文
化大革命”期间,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多自由都被拿掉了,除了找工作的自由、销售的自由没
有外,在社会生活方面也没有那么多的自由,比如说什么时候结婚、住房的问题。现在关于
房地产的问题争论很多,大家都说房价太高买不起。在我看来跟1978
年、1979
年甚至20
世纪90
年代之前的中国相比,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好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富贵病”,大
家都希望得到更好的房子、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原来这个大家是不敢想的,你那个时候要得
到自己房子的话只有一条路,就是结婚。

所以那时有很多为了分一套房子就勉勉强强结婚的人。现在想一下,有了住房市场自由化以
后,用不着为了分一套房子而随便跟一个人结婚。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大学刚刚毕业、研究
生刚刚毕业就买了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以后再去找女朋友或者是男朋友。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1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2)

这个情况跟原来为了一间小小的房子(没有自己的厨房、没有自己的卫生间)随便跟一个人
结婚简直有了天壤之别,这对于个人的生活空间来说是带来了根本的变化。

所以我觉得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如果20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这样做的话,即给街上过往的
人随机拍一些照片,看他的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每个月都拍几张这样的照片,
按一个时间序列一直拍到今年(2008
年)。那么,如果真有这样的照片,大家会看到这几十
年的改革开放不只是房子多了、高速公路多了、收入水平增长了、汽车多了,人们的精神面
貌也好多了。说到底,这些发展还是围绕人来进行的。

除了解决人的吃住行等温饱问题以外,最重要的是,人不是一个只吃东西就可活下去的人,
人是有自己的思维能力的,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精神世界和思想世界的。所以我
觉得如果可以重构这个历史的话,会很有趣的。



问:改革开放30
周年,特别是这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就如您刚才所描述的一样,这让整
个社会包括每一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很多人都说是一个奇迹。在您看来,中
国过去30
年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志武:客观讲,中国经济成就至少包括两个主因:已成熟的工业技术和有利于自由贸易的
世界秩序。这种发展条件或说机遇来自于世界,具体讲来自西方,而非源自中国。改革开放
的贡献在于让中国加入了起源于中国之外的世界潮流,让中国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后发之
所以有“优势”也在于这种“便车”已经存在。如何理解这点呢?

首先,我们看到,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德森?麦迪逊的估算,从公元元年到1880
年左
右,世界人均GDP
花了1880
年时间才增加了一倍。然而,从1880
年到2000
年,这短短120
年里,全球人均GDP
就增加了近
5
倍。也就是说,过去120
年所完成的人均收入增幅,是1880
年之前近2000
年人类所完成的增幅的
5
倍。这种发展发生在中国之外,在中国积极加入全
球化之前,世界潮流也想把中国卷入,但中国要么拒绝、要么不情愿地介入。

从19
世纪到20
世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到1880
年,工业革命已经过一个多世纪
的发展,全面进入新的高潮,特别是从那以后,电气技术、汽车技术、飞机技术、电话技术
相继出现,20
世纪40
年代后又出现电脑和互联网,生产技术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根本性突破。
工业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其跨国界移植不成问题,而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这种
跨国移植又变得可行。这些发展从根本上使世界人均GDP
自1880
年后发生飞速增长。这是
中国在1978
年一改革开放即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这种工业革命背景就不会有中国
的成就。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2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3)

问:讲到这种前提对中国过去30
年发展的贡献,您能否举几个例子?

陈志武:例子太多了,简单说,中国GDP
的80%以上都来自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比如,中
石油一家公司去年(2007
年)的利润就将近2000
亿元人民币,营业额超过8000
亿,对中
国GDP
贡献一万亿以上(包括间接贡献)。仔细想一想,中石油给中国GDP
的贡献是源自
哪里?这一万亿的产出,在100
年以前是不可能有的。换句话说,100
年前的晚清政府,不
管它有多能干,也不可能出现中石油这样的大企业。据我了解,地下钻油技术最早在1859
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出现,而石油行业真正有规模地发展还是1900
年后的事,在那之前
谈不上有什么石油行业。

原因主要有几个。第一,汽车业是1900
年之后才开始,到了20
世纪一二十年代在美国才有
比较快速的发展。如果没有汽车行业,没有这么多的私人汽车,如果没有20
世纪30
年代在
美国建设的高速公路网络,汽车的普及就不可能。没有汽车的普及,没有很多私家车的话,
对石油的需求就不可能大。汽车的普及是石油业的前提。第二,飞机是另一个对石油业的推
动力量,虽然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成功是在1903
年,但航空运输的真正兴起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晚清、民国再能干,也不可能出现像中石油这样的大企业。而相比之
下,到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石油行业在全球已经很大,汽车烧油的程度、海运、
空运的规模都已非常高。到那时为止,全球汽车业的规模、空运业和石油业规模的发展,客
观上讲,跟中国没有太多关系。1978
年以后,中国很快就出现了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
油这些大能源企业,现在这三家企业加在一起对中国GDP
的贡献占10%左右。电力行业等
也是在19
世纪后发展起来的。


问: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这一点不会有争议。但对于中国人均GDP

1978
年~1998
年短短20
年间就翻了两倍,人们觉得这是“奇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
所没有的。

陈志武:这当然是很大的成就,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庆祝。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其背景。
从1880
年~1978
年,世界人均GDP
翻了
3
倍多,而在此期间中国的人均GDP
只翻了
1


等于是中国把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会留给了1978
年以后。实际上,从1950
年到现在,全
球人均GDP
翻了两倍,而中国人均GDP
从1978
年到现在也翻了两倍多。也就是说,全世
界人均GDP
花了50
年才完成的增长,中国只花了30
年,中国的速度不是更快吗?表面上

确实是这样。可是,50
年前国际秩序和工业技术的发达程度,跟30
年以前中国要改革开放
时的情况,是没办法比的。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3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4)

比如,个人电脑和微软这类软件企业都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才出现,互联网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出现的。这些新技术使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提高很多,只要后发国家愿意
模仿,越是后加入发展的国家,其追赶的速度可以越快。此外,在过去30
年,不仅通信技
术和运输技术使各国的市场范围在全球扩张,而且从美国的里根、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到前
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到中国的邓小平,那么多国家都同时进行私有化改革、自由贸易改革,
使市场的全球化发生突破性变化,这些当然加快了中国的追赶速度,肯定比50
年前选择发
展的日本等亚洲国家能更快赶上。

不要说中国,就连美国的UPS
(联邦快递)公司也一样,UPS
是美国最老的从事快递的物
流公司,单单从这家快递物流公司的变迁就能看得出来过去30
年发展机会的变迁。1909

UPS
在西雅图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虽然有一些发展,但规模不大,可是去年这个公
司的销售额是492
亿美元,到这个水平的增长主要发生在过去30
年。如果没有这期间的全
球化和各国私有化改革,UPS
的销售额不可能达到这种规模。

从UPS
的情形我们也看到,第一,从技术发展角度讲,晚清时候的中国不可能出现过去30
年这种经济增长,民国时期也不可能。第二,从国际秩序变迁角度看,情况也如此。1914
年之前,全球贸易体系和世界秩序是以海军实力为基础,你没有海军实力,你就不能发展世
界贸易。连当年的跨国公司也要有自己的海军。换句话说,晚清政府即使想把当时的中国变
成世界工厂,也不可能,因为先要有自己强大的海军。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全
球秩序是以规则为主体,今天美国的跨国公司要有许多律师,而不需要养庞大的军队。这也
就是为什么1978
年邓小平说让中国改革开放,在中国没有强大海军的情况下,马上就可以
开展国际贸易。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维系全球贸易秩序和产权秩序靠的是规则,而不是靠
炮舰武力。于是,即使没有强大海军,也不妨碍中国从事大规模对外贸易,让中国变为世界
工厂。

在讨论过去30
年经济增长的时候,往往只把注意力关注在中国的纵向发展上,看今天的中
国跟过去比怎样,这样当然看到奇迹。但是,如果把中国过去30
年的发展、过去150
年的
发展放在全世界的大框架作横向比较,并考虑到同期间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秩序状况,我
们会发现,过去30
年的发展与其说是中国的奇迹,还不如说是世界带来的奇迹。如果靠模


仿也能给中国带来奇迹,那恰恰说明西方过去500
年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的
厉害。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4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5)



问:在改革开放30
年的过程中,我们作出了很多很好的决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失
误。您认为这30
年我们有哪些重大的失误?

陈志武:我觉得要谈重大失误的话,就要回到杨小凯先生和林毅夫先生当时的辩论上,即“后
发劣势”和“后发优势”的问题。

“后发优势”论指的是后发展的国家可以从先发达国家那里很快模仿到技术,不用重复先发达
国家走过的弯路,这即为优势。而杨小凯的“后发劣势”论指的是,正因为后发展国家可以轻
便地模仿,一下就能快速搞经济,所以,后发展国家会缺乏动力去改革自己的制度。正由于
来得太轻松,能以技术替代制度变革,就没动力在根本性制度上作有利于长久发展的变革,
结果牺牲了长久繁荣的机会,后发便利反成了“劣势”。

我真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这一点。20
世纪90
年代我们错过了好几次根本性的政治改革、制
度改革的机会,中国经济要持续增长的话,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错过的改革机会现在要补
回来,在中国尽早完成那些必要的宪政民主制度改革,以纠正“后发劣势”。

我说的这个意思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过去30
年改革开放的成就,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模仿、
通过引进非常成熟的技术让中国能够比原来更加充分地利用廉价劳动力,让中国变成世界的
工厂,通过我们自己人力的优势,借用总体的发展机会,搭上世界全球化的便车的,让中国
在30
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均GDP
好几倍的增长,这就是林毅夫讲到的“后发优势”的方面。

但是正因为通过模仿可以让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短时间的发展总量这么大。这个从经济
学角度来说,有的时候来得太容易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感觉所有的成就都是因为我们
自己,而不是外来提供的,不是别人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秩序方面的积淀给我
们提供的结果。

这种行为的偏差表现之一,就是功劳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说西方国家有阴谋、妒
忌,有“中国威胁论”,给中国设置各种障碍。这样让我们很容易把很多本来应该作的制度性
改革、民主性的发展都不做了,甚至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比如说你看过去30
年没
有这些东西,中国的经济也是每年按照近10%或者更高的速度发展,很容易给人一个印象

好像有没有民主、宪政、法治,对于经济发展也没什么影响。

问:现在有人经常拿中国跟印度比,说印度是一个民主的国家,而且他们比我们基础要好,
但他们现在发展得远远不如我们,所以我们不需要民主等这些东西。

陈志武:这一点我跟一些学者、朋友交流得也比较多。正因为从总体上来说不可避免地有行
为方面的偏差,比如说以前总讲“不见棺材不落泪”,确实是这样的。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5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6)

过去200
年西方国家工业发展,带来了贸易机会和国际贸易的秩序,这不只是给中国提供了
机会,也给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各个国家都提供了机会。为什么印度没有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90
年代初利用这些机会,而中国在70
年代末、80
年代、90
年代,及2001
年加入WTO
后利用了这些机会呢?恰恰是因为印度从1947
年独立以后建立了民主的体系,
使得印度在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都没有经历过中国的
3
年自然灾害几千万人
死掉,10
年的“文化大革命”,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在当时来看,正是民主制度给
印度提供了保障,让他们政府官员和决策人,不至于通过专制、集权给印度社会带来这么多
的灾难。

这样来看,从某一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度更多的是保持稳定,民主制的特色之一就是让一个
国家的决策不是几个人说了算,而是让大多数人说了算。而人都比较偏好稳定而不喜欢变化,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你如果要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话,跟民主制度是有一定的矛盾的。

印度也没有经历过中国的遭遇。像1980
年的时候按照实际购买力平价来算的话,印度的人
均GDP
差不多是680
美元,而中国的人均GDP
大概是440
美元~450
美元,印度的人均GDP
比中国要高50%左右。他们当时的收入比中国要高,而且他们也没有经历过灾难,所以在
那时候也没有让他们产生改革的动力。

一直到1992
年印度才放弃计划经济进行改革开放,主要原因是中国在20
世纪80
年代发展
得这么快、发展得这么好,这样就给印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才那样做。相比之下,中
国的
3
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还有一系列其他的政治运动,把中国社会推到一个绝境,
也使得中国社会如果不选择根本性改革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办法再持续下去了。

也可以说中国是因祸得福,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但是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只有有
了危机才开始产生所谓改革的共识,接受这种变化。



问:我们改革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最早的改革确实让农村获得了
很大的利益。但现在来看,农村的情况不是很好,如严重的“三农”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状况?

陈志武: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我只能简单地讲讲。而农村的问题、农民收入的问题,以后只
有通过城市化,让他们进入城市,让他们找到非农的工作,才是唯一的根本出路。

大致来说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很明显的,是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现在出生在农
村的人要进入城市拿到城市户口,还是会有很多障碍。虽然跟前些年相比已经好多了,但是
今天真正的农村人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就业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地落户,他们
的小孩也没有办法跟城市的小孩一样享受同样的待遇。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6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7)


这些是制度性的障碍,跟我考大学的时候比,现在城市、农村之间在受教育和就业时候的差
别比1978
年、1979
年大多了。素质方面、机会方面的鸿沟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
大。这个是农村跟城市比,在过去二十多年遭遇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是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个上限。因为农村主要是生产粮食和其他蔬菜、食物的,
但是因为每个人每天需要的热量就是3000
卡路里,人对食物的要求存在一个上限。你可以
在猪肉、牛肉、鸡肉、鱼、蔬菜之间找不同的搭配,但还是没有办法超越3000
卡路里这个
热量的上限。

随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农业占GDP
的比重肯定只会越来越小。改革开放初期,农
业占中国的GDP
是70%左右,现在大约是15%。

农业跟电脑行业、跟百度这种搜索引擎行业等新兴行业是不一样的,百度没有取代任何传统
工业,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也没有取代什么原来的工业。所以,这些行业对GDP
的贡献是纯
粹新的贡献,是新的成分,没有取代任何原有既定的GDP
成分。

而农业是替换式的,非农服务业产生的贡献、制造的价值,都是对一个国家、社会全新的贡
献。所以我们为了解决农民的问题,就是要让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找到非农的就业机会。



问:除了农村改革外,另有一个很大的改革就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现在是争议很大的一项
改革,如何看待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员工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大量下岗、
国企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差距急剧加大等诸多问题?

陈志武:我讲几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前几年强调了很多。我想,我们必须要强调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
为什么我们要对中国的制度和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民营化、私有化的改革。其
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改革国企的效率。大家都知道,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这也是人之常
情。但是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在原来国有的体制下,我们会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过去一
百多年,在很多国家都已经试验过,公有制同时伴随着权力的失控,这两者为什么总是同时
出现
?

我觉得权力不受控制,同时经济生产又是国有、公有的话,以这个状态作为改革的起点,那
改革的过程必然会使国有资产流失,必然会有暗箱操作,必然会产生腐败。

我们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因为在以前的状态之下,对权力没有制衡,没有可靠的制约,没有
民主的制约,也没有新闻媒体的制约,所有要改革的公有制国家都没有对权力可靠合法的制
约。

之所以要改革就是改变这种状态,因为改革就是要改变权力不受制约的状态,所以在这个过
程当中必然是暗箱操作,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不受制约的权力,在私有化、民营化中间起非


常大的作用。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7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8)

因为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必须要依赖现存的权力,从原来的公有制不受制约的权力状态,
过渡到私营化的民营制度,让法制发挥作用。这个转变中,必然是在权力没有办法可控的状
态下进行的。这个时候出现腐败、暗箱操作、行贿受贿、国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俄罗斯的改革很糟糕,因为他们创造了很多寡头,在幕后有很多的交易。中国似乎没有这种
情况。但是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抱怨,表明不是没有这种情况,而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所
以不管是俄罗斯的改革,还是中国的改革,由权力从不受管制的状态到受监督的状态,不管
怎么做都会造成一些暗箱操作、行贿受贿。

除非改革的方式能够像捷克那样,完全把所有的国有资产和政府管制的固定资产都放到一个
基金里面,由大家拿到基金的股份或者是拿到私有化的票券买他们喜欢的企业,完全是透明
的人均一份,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每个人得到的份数都一样多。只有按照这种方式操作才
透明,无论是俄罗斯式的操作还是中国式的操作,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当然,我说这个话,不是为具体在民营化过程中一些捞油水的人辩护,只是说要认识到在这
样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办,因为已经看到了结果,会比过去的状态好很多。在这个过
程中因为起点是那样的,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



问:以前我们有个改革的方向是国退民进,我记得20
世纪90
年代吴敬琏老师有个课题就是
专门做的这个。但现在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民营企业活得越来越艰难,少数垄断性国企的
利润可能就占了全国企业盈利的绝大部分。为什么会这样?这对我们的经济、社会意味着什
么?

陈志武:在我看来这个一点不奇怪,这也是杨小凯讲的“后发劣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因
为你想想,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国有企业进去,那个行业里面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生存的空
间会越来越小,法制建设必然会越来越困难。

这个道理很简单。法制的特点就是在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一个是国有企业,背后的股东
是国家,另外一个是私营企业,背后的股东是私人,当这两方在法庭面前出现的时候,谁能
够得到更多的保护?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国有企业是不是要民营化、私有化,不仅仅跟国
有企业效率更高还是民营企业效率更高有关,还跟一个人花自己的钱更心疼还是花别人的钱
更心疼有关,这个方面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过去30
年国有企业改革讨论的焦点问题。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非常重要的、更深远的影响。如这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
都民营化或者是私有化,从国家很多经济领域里面退出来,通过国退让民进来。如果不这样
做,那么到了最后,各个行业的法制、整个社会的法制很难发展。有特权的企业进来以后,


真正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日子就没有办法过了。另外,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
结构、经济增长模式都会带来非常大的约束性。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8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9)

最近我也写过一些文章,如果由国家掌握中国社会主要的资源、资产和财富,同时也主要由
国家来独享这些资源的分配,把税收都交给政府的话,最后只会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中国经济
决策、消费决策、投资决策中间的垄断地位。同时,会弱化民间经济决策的控制权。这样会
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即让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靠投资而不是靠消费来实现。因为消费是民
间的消费,你要让老百姓消费,首先要给他更多的财富,如果没有财富的话,消费怎么能够
上来
?

如果现在仍让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当中唱主角,保留国有企业垄断地位的话,中国经济的进
一步增长只能还是靠投资、靠高污染、靠重工业项目。

但是这种增长模式现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有明显衰退的环境和趋
势之下,依靠投资同时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过去30
年也许可以,但是在未来
阻碍会越来越大,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问题。

问:我们刚才也谈到法治社会了。市场经济可以说就是一种法治经济,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要
建立法治社会,但现在的状况似乎并不乐观。到底是什么制约了法治社会的建立?我们该如
何做才能真正建立法治社会?

陈志武:法治社会的核心基础是让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有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财富,让我们有
所有。如果我们都是无所有的,只是国家拥有一切的话,就逼着我们个人从国家权力里面要
生活、要饭吃。在这种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被动的、处于求国家、求政府的位置的话,
我们每个人是不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因为你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时候,第一
个就是来自于权力方面的威胁,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政府又掌握我们的饭碗,那你怎么
能拿起法律武器来要求自己的利益
?

所以从这种逻辑上来说,只要一个国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掌握在国家、政府手里,这个国家的
法治发展就会很艰难。

这些年本来是想国退民进,但是后来随着国资委的成立,不仅没有让国有企业从更多的竞争
性行业里面退出来,反而是国资委进一步巩固了权力,而且扩张了权力。所以不仅没有国退
民进,而是反过来国进民退,就是让第二次国有化有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地国进民退,让国家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占据垄断的地位,这个对中国的法
制建设是根本性的挑战,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倒退。

根据我的计算,现在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生产性财富中占了60%~70%
,就是财富有3/
4

由国家控制的,只有1/
4
是民间控制的,这样的控制结构对法治的发展、人们的权利被尊重、
个人空间的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29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10)



问:我们现在谈到中国的改革,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对教育、医疗、住房制度的改
革,这些可能也是现在受人们诟病最多的改革。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志武:在目前政府收入不是太少的前提下,政府收入增长速度比任何人、任何群体的增长
速度都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来政府有很多钱可以完全把所有中国人义务教育的费用担
当起来。

但实际情况是,在没有实质性的对于权力、财政预算民主监督的体制下,尽管国家每年花的
钱非常多,但是实际上投入到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钱还是非常得少。比如去
年(2007
年),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和就业保障方面总的开支才6000
亿人民币,只是占
整个国家财政开支的15%,为全年GDP
的2?4%
,分到13
亿人身上,人均461
元(相当于
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收入的3%)。而在没有国有经济的美国,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
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
的11?5%
,分到
3
亿美国人身上,人
均5000
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年收入的1/
6
)。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出来的,而不是得到媒体和社会,特别
是全国人大非常广泛、透明、公开的酝酿和讨论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本来政府掌
握这么多钱,完全可以解决九年义务教育的问题。还有医疗应该保障最底层,这几年关于医
疗改革的讨论是非常激烈的。

大体上,一些教育领域是可以市场化的,但是另外一些教育领域是不能市场化的。比如说义
务教育是不能市场化的,除了国家提供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之外,还有现在的民办学校也
很火热。

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要提供保障,但是教育的提供方在民办和官办之间必须有竞争,才能把教
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一步改革好。大学本科、研究生、职业教育、EMBA
等这些应该更加
市场化,国家对这方面的管制不仅没有必要,反而应该是整个教育越来越开放和越来越活,
教中国学生怎么样创新、怎么样有创造性,有独立的思考、思变的能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大家只追求考分。

教育部门对教育过度管制的结果,必然让很多东西都标准化,让各个地方的学生学到的内容、
得到的引导都千篇一律,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像机器一样,这跟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相背离的。



问:改革进行到今天,如果要继续深化下去的话,就必然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现在
恰恰只有这些既得利益者才有能力继续推动改革,所以可以说现在改革的推动者恰恰是改革
的最大阻力,因此现在改革每向前迈一步都很艰难。而且现在不少改革还是既得利益者利用
手中的公权力借改革之名为自己谋取的更大利益,这实际是一种倒退。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
局?这就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改革到底该向何处去?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0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11)

陈志武:其实,我觉得改革最大的动力可能是来自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媒体、社会,而不是
体制内的既得利益集团。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知道很多的朋友,特别是年轻人,包括一些学
者都会说中国有没有民主不是那么重要,法治也不是很重要。像刚才说的,过去30
年没有
这些东西也发展得很快。所以很多人会有错觉,觉得民主不民主、法治不法治,对于发展的
问题、生存的问题、生活的问题都没有什么影响。

但很遗憾的是,一方面因为现在对权力的制约体系并没有真正成型,所以我们看到去年(2007
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31%。而今年(2008
年)到目前来看,根据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

有可能国家财政收入相对于去年(2007
年)会增长40%,甚至是50%。

所以,行政部门的征税权不受任何制约。跟其他发达国家不一样的是,在民主宪政的国家里
面,征税权一般是被控制在国家的立法机构手中的,这样在增加新的税种或者是调高税率的
时候,必须是由老百姓选举产生的议员投票通过才可以。

但在中国不一样,似乎很多部门都可以随意增加税种、调高税率,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帮着他
们找借口增长各种各样的税收名义和品种。

但是,这样做以后没有几个人真的去问,政府拿到这么多的税收以后在干什么,是不是政府
每收上去一块钱又给民间社会回馈一块钱的服务,带来一块钱的好处
?

我知道好多搞经济学研究的人总喜欢说,政府征税的话是为了实现第二次分配、为了实现转
移支付。这些听起来都非常不错,但是我们很多同仁都忘记了,你要通过征税来实现第二次
分配、实现转移支付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税征上来以后是怎么样花的,有没
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过程,人民选出的代表在这些钱到底怎么样花的时候到底有没有
发言权,是不是会把每一块钱的税收都花到该花的地方
?

如果没有办法实现真正合理的、受到监督的第二次分配和转移支付的话,这些钱收上来只是
给一些人违规操作、腐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豪华的政府办公大楼、更豪华的汽车等。如
果以不同名义征收的税都是做这些事情的话,老百姓没有理由多付那么多的钱。

现在很多人说中国必须要推出物业税,就是张三、李四买了一栋房子,价值是20
万也好、30
万也好、100
万也好、300
万也好,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让政府每年从你房子的价值里面拿
走5%、10%、20%或更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自己,政府征收物业税以后我们得到的是
什么,我们的付出跟政府回馈到我们手里面的、回馈到整个社会里面的服务和好处是不是相
配?如果不相配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得不到任何服务的时候,任何一块钱的税都是太多了。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1
节:改革开放30
年的启示(12)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给中国老百姓帮一个忙,就是不要随便提出征物业税等
税,如果再这样的话,在没有任何方式保证大家交了这么多税后国家可以给社会回馈相对这
么多的服务和公共产品、方方面面的便利、社会福利的话,还不如不收,因为你这样做是给


整个社会帮了倒忙。

我觉得一旦更多的老百姓看到越来越不受制约的权力,把本来属于他们的收入、属于他们的
财富,以各种名义征到国家手里面,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更多的人对此就会有
清醒的认识。

现在交通这么发达,经济这么发达,所有的权力都可以调动任何资源为他们所用。但像以前
的皇帝,虽然他们的权力也不受制约,但是很多事情想要做也不可能,他们没有现在的这些
交通运输工具,让他们把喜欢的东西都搬到想要搬到的任何地方,他们是做不到的。所以权
力的概念就不是抽象的了,而是非常具体的,是涉及每个老百姓的权利能不能受到保护的问
题了。

所以说,权力制约、民主宪政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而是会牵扯到每个人的腰包,每天的工
作、每月的工作、每年的工作可以带回去多少收入,还有房子几年以后是真正属于你的,这
些问题涉及目前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最后的既得利益者愿意也好、
不愿意也好,我觉得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有那么多有良知的学者和其他的业界人士,大家
都会从不同的方面把问题讲出来、挖掘出来,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些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意作出
根本性的让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稳定增长,同时又可以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改革,那
样的改革也是不可避免的。

500
年以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运作很好的权力制衡制度。17
世纪末期,权力制衡运作
比较好的是英国。后来到18
世纪末期,也在美国出现了。但是其他的西欧国家,其他的现
代民主国家,基本上是在19
世纪后半期、20
世纪发展起来的。

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的权力被滥用让我们感到很难受,同时我们很多人会说在中国要实
现民主宪政,不管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还是现状的问题,都让人觉得很悲观。但是我并不
悲观,当我们看到世界范围内除了少数几个国家是在19
世纪后半期之前就建立了民主宪政
体系的之外,绝大多数今天的民主宪政国家都是在19
世纪后半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建立起来的。所以就这个情况来看,中国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是说会不会出现民
主宪政,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2
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1)

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

本篇来源:2008

7

8
日《南风窗》,记者赵灵敏。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经济奇迹,有人认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
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们把这一模式称为“北京共识”。如何看待这个总结
?
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有哪些被忽略了的因素?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下去?



问: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保障体系、法治、责任政府等是经济发展的必需要素。但中国在


这些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经济奇迹”。中国是否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您如
何评价“北京共识”


陈志武:制度经济学的那些结论,不是针对模仿性高的制造业而言,因为制造业对制度环境
的要求不高。比如,儿时在湖南农村,偶尔会和小伙伴因为偷吃别人家的黄瓜被大人骂。但
是,也就是偷吃点黄瓜、西瓜而已,不会去偷家具、抢劫,或者抢占房子。可见对主要财产
当然有严格的保护规范,只是在那个环境里,那种产权和契约权利的规范不是靠大刀阔斧的
正规法治,而是靠隐形的规则。当生活、交易的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平时的产品和财产也
基本都是有形的实物,那么,实物的“实”本身就为财产和交易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以,有没有刚性的非人格化的法治不是决定性的。

但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等契约性经济,建立知识产权体系,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我们总说中国制造业的利润太低,钱都被西方品牌拿去了,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中国做不
出自己的品牌?这是因为中国的产权保障体系太差了。

我有个在美国做律师的朋友,专做专利诉讼代理。他告诉我,在国内如果你买一个公司的产
品(比如电脑)后要起诉厂家,到了法院,即使你出示发票证明你是真金白银买的,而且出
示的电脑也是对方公司的品牌,中国法院也不一定承认你的电脑真的是被告公司制造的,品
牌商也会以电脑是假冒的为由不承担责任,法官和律师竟然也会接受这样的理由。你把这类
案子告诉美国律师,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美国,一个人买了电脑,即使没有收据,
只要是某个品牌,那个品牌商就要承担责任,赔偿消费者。当然,如果真是假冒的,品牌商
可以回过头来起诉假冒者,但这是另一回事了。只要中国的司法逻辑是这样的,对品牌知识
产权的保护就会继续成问题,中国的品牌价值难以培植,钱就会继续被西方品牌拿去。

至于“北京共识”,我觉得还太早,太着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人各
有志,有人对“北京共识”欢欣鼓舞,我无话可说。但值得一提的是,过去60
年,国际学术
界多次犯过下结论太早的错误,也把世界导入歧途。一次是对前苏联早期模式的过分推崇。
20
世纪30
年代,前苏联的经济也是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西方则正在经历大萧条,
巨大的反差让许多人开始推崇国有制和计划经济,左派经济学家都认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因此
敲响了。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3
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2)

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凯恩斯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加强政府干预和管制的理论,在包括
西欧和美国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推行,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学前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但到70
年代末、80
年代初,这种国有或者管制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
继,不得不重新开始私有化。这才有了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夫人对英国经济的改造,也有了
之后20
年全球范围内的私有化高潮。之所以这么多国家都走了一个来回,就是因为当初针
对前苏联的经济模式过早下了错误结论,给世界带来了恶果。

另一次是关于东亚模式。我1986
年刚到美国留学时,几乎每个大学的商学院都在找懂日本
经济和文化的学者来讲学,都在研究亚洲式政府工业政策、政府管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到
1990
年日本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今天几乎没有哪个商学院还教日本管理模式或经济模式了。
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又是“亚洲经济奇迹”热,都去谈论东亚增长模式的优势。但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又把许多人的饭碗砸了。今天的“北京共识”在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大家
还是自己判断或交给历史吧。

问: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而言,中国的“经济奇迹”意味着什么?

陈志武:中国制造虽然污染了中国的环境,劳工所得也低,但确实在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
增加了其他国家人们的福利,让他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但对其他国家的
制造业而言,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由于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蓝领工人可替代性很强,
讨价还价能力弱,在许多国家,一部分劳工的就业机会被剥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别国的
劳资矛盾。比如,由于来自中国的成本压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股东很愤
怒,因为以前定的工人工资和福利都太高、条件太好了,所以,美国汽车业面对巨大的生存
压力。



问:为了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我想可以回到最初的路径选择上。不理解最初的选择,谈
共识似乎就缺少了一个基础。

陈志武:很多人把中国的经济成就归因于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人口红利、勤劳等因素,事
实上,这些都对,它们都很重要,但不是基础性的。因为在晚清和民国,中国也有市场经济,
也有被迫地对外开放,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比今天还高,人民也一样勤劳,但并没有产生
今天经济意义上的成功。

为什么中国30
年的经济成就特别突出呢?这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成
熟的现代工业技术和自由贸易体系之上的,而这两方面的基础条件在晚清、民国时期都不存
在。今天,中国GDP
的85%左右来自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包括能源、金融、制造业、运输
业、互联网、电脑等,而它们无不是来自于西方;中国的产品能流通于全世界,也离不开由
西方建立的自由贸易体系。所以,与其说中国经济奇迹是中国人自己的,不如说是世界现代
化发展的结果。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4
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3)

当然,这只是产生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因为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国也拥有这
些条件,但却没有产生和中国一样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中国和以上几国在这轮全球化初期
的国情和条件不同,这使得他们各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首先,中国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
人为灾难。到了70
年代末,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再不改变就可能会崩
溃,这就迫使人们进行彻底的反思。邓小平提出的“猫论”,在其他“左”倾社会里都可能难以
被接受,但在中国却成为当年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而且改革开放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
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保持现状的惰性,只要危机不是迫在眉睫,人们就倾向于沿着已有
的路径走下去。但到了1978
年左右,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当时的制度已难以维系,在这种情
况下进行根本性改革的阻力是很小的。


而印度在1947
年独立后就确立了民主制度,有权力制衡,有选举,有一定程度上的法治。
我们知道,民主制度的目的本来不是为了寻找客观最好的决策,而是为了避免集权者作出坏
的决策贻害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制度在于最小化坏决策的频率,在于维系现状,在
于和谐稳定。除非社会出现危机,否则民主制度不利于大刀阔斧式改革的出现。印度独立并
建立民主之后,其社会一直是“左派”占主流,反对市场化,反对全球化,执行的是计划经济。
所以,一直到1993
年前,很难选择市场化、全球化的改革路径。

更何况,按照世界银行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数字,中国在1980
年的人均GDP
是440
美元,而印度是668
美元。在这种收入水平和没有社会危机的情况下,虽然成熟的工业技术
和全球贸易秩序早就于20世纪80年代送到印度门口,可印度的改革动力显然没有中国充足。
没有中国“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式的危机是印度的幸福,但也成了推迟其改革的原因。因
此,印度到1993
年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后,才感到压力,才开始放弃计划经济,选择经济
自由化和对外开放。

问:俄罗斯跟中国比又是怎样呢?毕竟在改革前体制上有类似之处。

陈志武:我们先要看到,各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无非有两种来源:内生型和外生型。前者主
要是靠内需的增加来刺激其经济增长的引擎,内需增加后,就需要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配套
发展,才能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走的是这条路。但是,内生型的增长模式
对国内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商业制度和人们的安全感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在这些制度
机制不到位的时候,内需会难以自生。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5
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4)

外生型的增长模式,其发展由外部市场的需求带动,日本、中国以及“亚洲四小龙”走的是这
条路。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发展初期本国不一定要进行大的体制改革,而且见效很快。过去
30
年,中国通过人权状况和劳工条件、不计入成本的环境透支来发展经济,走的就是这条
路。而中国之所以在1978
年后能选择这种模式,是由中国的人口、劳动力成本以及基本成
型的工业基础决定的。

可是,俄罗斯没法选择外生型的增长模式,也就不能选择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俄罗斯有
2
亿人口,1980
年人均GDP8000
美元,差不多是当时中国的20
倍;1990
年其人均GDP

约是9000
美元,而中国在1990
年有10
亿人口,人均GDP1300
美元。所以,中国可以选择
成为世界工厂,而俄罗斯则不可能,因为它没有中国那样的人口禀赋,劳动力成本也太高了。
于是,俄罗斯被迫要走内生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它先从体制改革上开始,否则内需
难以启动。这就是俄罗斯跟中国在结束计划国有经济时的起点差别,俄罗斯的改革路径选择
不是像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是因为俄罗斯人笨,没有选择加工贸易这条路,而是因为改革
之初的起点不同。他们当时比中国富很多,不知道这是俄罗斯的幸运,还是它的不幸?



问:“北京共识”没有谈论几年,中国制造就碰到了很多困难。您认为中国的这种高增长是可
以持续的吗?


陈志武:可以持续,但这取决于能否进一步改革为国有经济服务的体制、取决于宪政法治的
发展。自2001
年加入WTO
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快。在美国,除了收入非常高的家庭
追求品牌以外,一般的中产阶级和穷人,大部分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从窗帘、
被子、电视机、电脑、家具,不一而足。美国的家具行业本来集中在南卡罗莱纳、北卡罗莱
纳,现在也都被中国制造的便宜家具打垮了,原来的家具制造商转行成了进出口贸易商。

在我所在的耶鲁大学,有来自很多国家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对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
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出口可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小了,要大
规模地扩大出口市场已经不现实了。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
兴起,中国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持续性越来越差了,下一步必须
靠内需带动了。

另外,中国的国有制和政府管制体制也决定了过去能倾全国之力来集中调动资源,建设运输
网络和大工业项目,这对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一直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把资源和收入都
通过国有制集中在政府手里花,也带来众多的弊病。首先,中国并不是总要把所有资源和财
力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上,毕竟中国的基础设施已很广泛,工业产能也严重过剩,不
能总把资源集中在这些形象工程上;其次,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消耗太多能源、资源和环境,
随着全球资源价格的猛涨,基于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持续,环境破坏也无法
再扩大了。为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度,中国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持
续增长,增加内需、大力发展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才有持续增长的希望。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更
多要求的是制度保障、法治环境和人的创造力,在这些方面虽然已经有许多发展,但还不够。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6
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5)

问:人们普遍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低工资带来的比较优势。但目前,
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是高于印度、越南等国的,但竞争力仍高于这些地方,应该如何看待
这一现象?

陈志武: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规模效应。中国的工资水平是近几年才涨起来的,以前
二十多年的投资还是很多的,因为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链,这些投资一时是
不会走的;当然,工资的上涨对新投资是阻力,所以英特尔选择在越南建新的工厂;另外,
工资上涨的影响不是一下子就体现出来的,投资者还要进行评估,但在人民币升值、新的《劳
动合同法》出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以后会越
来越大。

未来,中国的高增长要能够持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是持续推进国有产权改革,让老百姓也能分享国有资产收益。在美国,除了工资收入,
人们也通过房产、股票、企业等资产的增值来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所以,在私有制之下,
只要美国经济稍增长一点,人们就不仅看到劳动收入在增加,而且手中持有的私有财产也在
增值,真是所谓的“双丰收”。有了“双丰收”,美国的内需不旺盛才怪呢。而在土地和主要生
产资料的国有之下,大部分中国人都只有劳动收入,没有真正拥有资产性财富。这就是为什
么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这么多,但内需却增长得慢多了,看不到应有的财富效应。
没有资产性财富,老百姓怎么会有资产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呢?所以即便公有制再发展,国


家再富裕,都和私人无关。国有土地、国有资产现在每年增值10
万亿元左右,人均差不多8000
元,但不会有哪个正常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可以因此一年多花8000
元。

除了中国的资产升值75%由国家垄断之外,收入在政府与民间之间的分配也快速向政府方
靠拢。1995
年~2007
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政府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而城乡居民
可支配收入只分别增长了8%和6?2%;2007
年,政府税收增长31%,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
入才分别增长了12?2%
、9?5%
。所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再快,到老百姓手中的收入却以
比政府财政收入慢得多的速度增长,民间消费内需当然不足。

当这么多资产和收入都掌握在政府手里,当这些资源和收入由官员们决定怎么花费的时候,
他们倾向于把钱投入到高楼大厦、标志性建筑、基础设施和各类形象工业工程上,所以才有
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驱动,而不是靠消费驱动的情形。而如果把资产性财富还给老百姓,老
百姓花钱考虑的项目和官员是迥然不同的,他们会更多考虑子女教育、养老、旅游等民生问
题,会转换成对消费、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主要资产和收入由政府
掌握着决策权时,这必然对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形象工程有利,重化工业会最受宠,其经
济增长会是投资带动的;当一国的资源和收入主要由老百姓来决定如何花费时,他们会更偏
好跟民生、跟消费有关的需求,这必然对第三产业、对轻工业最有利,这当然有利于第三产
业的发展,这种经济的增长更受消费的带动。这就是中国经济和前苏联经济都偏重化工业,
而美国式私有经济偏重第三产业的原因。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7
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6)

第二是法治和民主。从这次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民主不仅不抽象,而且还具体到老百姓的
生活、老百姓的生命,涉及政府的财政开支和建设投资怎么花、往什么地方花的问题,是在
政府大楼和形象工程上多花、还是在学校楼房上多花的问题。

问: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您担忧的问题是什么?

陈志武:人的本性往往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虽然形势严峻,但在现有体制还可维持的情况
下,根本性的自省和革新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特别是今年以来,全民大众都加入到自我
辩护、自我标榜的民族主义大潮中,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要走什么
样的路,旁人很难阻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很多时候即使你知道会有悲剧发生,但你无
能为力。一个整天对中国唱赞歌的人,对中国的进步是没有好处的,说好听的话是世界上最
容易的事。对中国更有价值的反倒是谈“中国崩溃论”的那些人,我们完全可以从建设性的角
度来看待他们,研究一下他们所说的崩溃的方向、原因,看有什么现在可以做的,让中国避
开可能的陷阱。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8
节:香港繁荣之路(1)

香港繁荣之路

本文部分内容刊登于2007

6
月29
日《人民日报》,记者唐勇。

2007
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0
周年。经历了10
年风雨洗礼的香港,其回归和“一国两制”的影


响如何?香港今后的经济前景取决于什么?它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问:2007

7

1
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
周年。您认为“一国两制”实施10
年来给香港经济、
金融分别带来了多大影响?

陈志武:在过去10
年里,虽然出现过几次挑战,但在没有出现大的持续性政治或社会危机
的情况下,“一国两制”运作得基本顺利。香港独特的法治体系和开放的新闻媒体基本被保留,
并且还有许多好的发展,香港民主进程也在加速。这些为香港自由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
了条件。我相信法治秩序、权利意识已在香港扎根,香港经济所需要的制度架构会进一步完
善。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由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政治文化差异、社会结构差异,过去10

里也的确有许多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香港对大陆太重要,如
果“一国两制”出现问题并让香港失去活力,那会是世界所有华人的损失,也会对中国的崛起
构成巨大的障碍。第一,由于中国内地还没有一套宪法法院体系,人们对于违宪行为、对有
悖于宪法的行政决策或政治决策,还没有一种公正可靠的司法救济途径。也就是说,当“一
国两制”被任何、方抛弃或违背时,另一方靠什么来维护“一国两制”原则的尊严和完整性
?
在某种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国际舆论和香港隐含的中国经济利益是“一国两制”的主要维系
手段。这种“宪法法院”真空是港人某些忧虑的起因。

其次,2003
年“非典”前后,政府通过珠三角经济特区等政策给香港提供许多实惠,想以此
帮助香港经济走出困境。可是,这些好心之后,香港人还是于2003

7

1
日上街游行。
加上香港的其他回应行为,让体制内外的人都感到困惑,好像觉得香港人很不领情、很忘恩
负义。那次经历让北京以及其他地方的许多人感到伤害。我觉得那次经历非常说明大陆对香
港社会的变化缺乏认识,以至于发生那么大的误会。我们知道,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香
港的制造业和农业还占相当的分量。到1980
年,香港GDP
有近1/
4
在制造业、矿业和农渔
业,超过25%的人从事这些劳动力行业,更多的人也只是开些“夫妻店”。可以说,20
世纪80
年代之前的香港人更多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那时候的香港人或许更看重实际恩惠,容
易被物质的东西满足。但是,自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制造业慢慢从香港往内地转移,到
2006
年香港服务业占GDP
的91%,制造业不到4%,所以香港社会已经相当白领化,基本
衣食住行不再是问题。更何况,20
世纪70
年代、80
年代许多香港家庭把小孩送到英、美、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留学,即使不留学在香港本地大学读书,新一代的香港人跟他
们的父母辈相比,在权利、民主、自由的意识和文化上已非常现代。这几代人从小就不为温
饱担忧,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更看重文化以及权利的价值。对于他们来说,经济上的恩惠重要,
但还不够,他们更看重那些非物质的价值。可是,香港这些社会结构与文化方面的变化是内
地有关管理层所没有认识到的。所以,前些年,内地是一种想法、一种价值体系,而香港人
是另一种价值体系。对于一项政策,内地人以为“这下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香港人的反应可
能很消极。我希望我们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这就涉及对香港的研究问题。以往对香港研究得太少,客观的研究就更缺乏了。实际上,香
港的传统就是自由经济、法治下的自由社会,不干预反而会更好。香港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
的现代社会,也是人类的经济奇迹,在许多方面都是值得内地学习的榜样。香港本身就是中
国人的财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一个非常有创意、能够保留这笔巨大财富的制度架构。


问:香港回归后不久,就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给香港经济、金融分别带
来了多大影响?香港为什么能够顺利闯过亚洲金融危机?

陈志武:三个最主要的因素救了香港。第一,香港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和法治提高了其抵抗
金融危机的能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当时的韩国都缺乏可靠的法治,所以
权力以及跟权力的关系历来主导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借贷、资金投放决策,埋下许
多金融危机的种子。加上那些国家的新闻媒体又不自由,没有独立媒体去揭发那些权钱勾结
起来的金融体系,使他们的金融体系弱不禁风。所以,危机一来,金融体系就崩盘了。但香
港的法治更可靠,新闻媒体更自由。实际上,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是最重要的规避金融危机
风险的手段,可以让那些金融问题在没有酿成危机之前就被曝光,以此逼着相关人员把问题
解决好。所以,香港的制度救了香港。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39
节:香港繁荣之路(2)

其次是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2001
年中国加入WTO
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
济,这些强化了香港作为中国通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作用。香港是内地和外国跨国公司都能接
受的中间商,中国的外贸越多,香港的商机就越多。相比之下,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新加坡都没有一个中国这样的经济老大哥在边上,靠一个这么大的老大哥从亚洲金融危
机中走出来。

再次就是香港的经济优势在于金融业,包括资本市场和银行,而其他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影响
极深的国家当时基本都以制造业为主,这对他们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影响很大。原因是,在
1997
年之前和之后,制造业都往中国转移,其他亚洲国家难以抗拒这种趋势。所以,亚洲
金融危机之后,这些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限制了他们的复苏速度。相比之下,香港的金融优
势并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相反,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外资与金融支持,中国内地的
资本化发展也需要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支持。这样一来,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像冲击其他亚洲
国家一样冲击香港经济,反而进一步刺激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香港经济的发展。

问:除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后来又赶上了禽流感和“非典”两场公共卫生危机。它们给香港
带来了多大影响?香港为什么能够战胜这两场公共卫生危机?

陈志武:主要归功于香港的医务人员,他们保留了过去一个多世纪在香港累积起来的职业操
守和专业文化。他们的所为也证明了自由社会和自私自利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并不像我们以
前想像的“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必然是人人自私的社会”。

正因为香港的医务人员比内地更具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文化,我一直认为香港应该大力发展医
疗服务业、养老业,为内地的个人提供内地很难有的职业医疗与养老服务。

问:您如何评价香港今天的经济状况?香港和上海,您觉得谁才会是今后中国的金融中心?

陈志武:除非内地在制度保障和新闻媒体开放度上有实质性的改善,让司法、市场监管和媒
体都享有根本的独立性,否则那些认为上海能从根本上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看法只能是
一种愿望。不可否认,在政府直接操纵与安排之下,上海的资本市场不时会出现胜过香港的
局面,但那是表面现象,是政府安排的。世界历史上任何主要的金融市场中心没有一个不是


市场自发力量发展的,那样才有活力,能长久繁荣。而政府安排并靠压制市场自发力量发展
的资本市场,本身就跟资本市场的本意相冲突。当然,这不排除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政府安排
下的表面繁荣,就像当年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繁荣一样,但那会难以持久。香港的法治、新闻
媒体以及职业监管团队的优势,加上外国金融机构和从业者对香港制度的熟悉,这些使香港
在未来许多年内具有上海难以逾越的优势。所以,香港会继续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这
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胜过印度等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香港在20
世纪70
年代之后
在改革开放中的特殊作用,难以想像中国的改革开放会这么成功。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0
节:香港繁荣之路(3)

我知道,许多人说,随着大陆自身的改革,外商和投资者自己可直接绕开香港进入内地,香
港的重要性会逐渐减弱。这是对的。但是,中国经济规模会很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在快
速增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上海和香港都会快速增长。的确,在20
世纪40
年代前,上海
胜过香港。但从那以后,情况变了。对中国来说,最好的政策是以香港为主要金融中心,并
同时发展上海的证券以及其他金融业,让两地同时竞争,这是对中国最好的做法。香港是中
国的无价之宝。

问:香港背靠内地、放眼世界,这给香港经济带来了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弊端?随着中国的改
革开放不断推进,香港对中国内地的重要性是不是在降低,还是说在增强?香港和内地如何
在全球化时代创造双赢格局?

陈志武:过去
4
年里,每年我都带几十位耶鲁大学的MBA
学生来中国,参观考察中国的公
司和单位。每次我们都先飞到香港,然后到上海等地。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因为这种顺序
能给那些从没来过中国的外国学生一种很自然的适应过程。香港既流行英文,又在文化等许
多方面最接近西方,给人的落差感最小。我知道,在硬件上,上海、北京等城市越来越像香
港,但在文化、待人接物等许多软件方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经历和做法也基本反映了多数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的实践,也反映了他们的感受,正
因为这样,在未来许多年里,香港在中国开放中的地位是没法被取代的。那么,在内地城市
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香港的桥梁作用越来越低之后,香港不是会越来越衰败了吗?不用
担心,香港只要集中发展金融、教育和医疗行业,这就够了。香港这么小的地方,所能居住
的人口本来就有限,用不着跟大陆在低利润空间的领域去竞争,包括在金融、教育和医疗行
业里也只钻那些最赚钱的领域,做那些内地同行无法做的东西,小而精应该是香港的模式。
比如,在教育领域,香港有着相当的学术自由,在教学内容上也非常灵活而不僵化,可以促
进学生的创造性。所以,香港不必什么都做,而是专做内地制度所不能做到或不能使其达到
精华的行业。内地政府也应该鼓励香港的自由发展,保证港府真正对港人负责,只有这样,
内地与香港才能有长久持续地双赢。

问:香港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澳门和台湾能否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志武:我对澳门关注较少,也不太了解。但对台湾而言,自1997
年以来,香港就是所有
台湾人都在关注的样板。香港民主实现得好不好、“一国两制”运作得顺不顺,这些都对台湾
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就像龙应台女士所谈到的,我们不能以为台湾人只在乎饭碗和
钱包。谢天谢地,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老百姓都已走出了为温饱而奋斗的时代,就像香港


的新一代一样,台湾的民众也比他们的父辈更在乎是否能过上衣食住行之外的体面生活,在
乎自由和权利方面的感受。所以,香港过去10
年以及未来的经历都对台湾回归祖国有着具
体而贴切的意义。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1
节:香港繁荣之路(4)

问:您如何看待这10
年间,香港在世界金融地位上的变化?如今,香港能算得上是全球金融
中心之一吗?目前,香港与伦敦、纽约这两大世界金融中心是否有差距?如果有的话,差距在
哪里?这种差距怎样才能弥补?

陈志武:由于中国经济的起飞和香港在亚洲独有的法治传统,香港不仅是亚洲独有的国际大
都市,而且是亚洲最强的金融中心,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美洲大陆,人们会想到
纽约为金融中心;在欧洲,人们会想到伦敦;在亚洲,人们会想到香港和东京。由于日本的
金融管制,实际上,人们普遍认为香港是大亚洲的最主要金融中心。跟纽约和伦敦一样,香
港在证券市场、银行、保险、私人理财、基金管理(包括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等领域
非常突出,这都是全球资本配置体系中非常关键的金融中介。香港的法治、自由媒体和自由
市场理念给世界各地提供了金融交易所需要的信誉和信任。

香港金融市场的不足在于,其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以及服务对象基本都是香港和大陆的,
来自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还太少。最近两年,北美与西欧之间证券交易所的跨国并购非常
盛行,比如纽约证交所并购了欧洲证交所、纳斯达克要并购伦敦证交所,这是全球金融业竞
争的新趋势,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以及通信手段使交易所跨国运行成为现实。美洲、欧洲金融
中心的强强结合之后,无疑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一种挑战。香港必须以行动面对这
种挑战,在地理区域上必须向亚洲,特别是中东国家延伸,形成自己的强强结盟。

另一个不足在于香港的债券市场欠发达,远落后于纽约和伦敦,这也是一种金融市场的普遍
缺陷,有必要发展这一关键金融市场。

问:美国权威杂志《财富》于1995
年一度预言,回归将令香港死亡。但香港回归10
年后,
最新出版的《时代》周刊(亚洲版),在13
年后为此言论进行重新审视,以整整25
页的篇
幅承认其姊妹杂志《财富》当年报道错误,更直认香港比从前更有活力。您如何评价当年《财
富》的报道和眼下《时代》的报道?

陈志武:我认为,《财富》当年的预测中没有考虑到中国经济会在1997
年,特别是2001

进入WTO
之后增长得这么快,没想到大陆经济的资本化和金融化程度会上升得这么快,这
是他们当初预测中的最大漏洞,他们把预测的侧重点全放在制度的优劣上。我们要知道,制
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在效率上,在同样的发展机会和同样的努力下,好的制度会让你产出更多
的收入和经济增长,而不好的制度会让你失去机会或只产出一点点的收入。但是,如果中国
经济以超常的速度发展,那么,不管1997
年后香港受到的制度影响如何,中国经济快速增
长给香港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就会压过其他因素。而香港本来就有自由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所以,香港经济不发展,香港社会不充满活力,也难。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2
节:香港繁荣之路(5)


问:您本人如何预期未来10
年甚至20
年内的香港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对香港的未来
是越来越有利,还是不利?

陈志武:如果香港进一步从几方面强化其经济与政治结构,香港的未来会继续繁荣。第一是
如上所述的,香港应该集中发展金融、教育和医疗行业,当然还有转出口贸易,他们也的确
正在这样定位香港的产业结构。第二,香港必须以国际大都市定位,不要变成只是中国的一
个都市,如果那样的话,香港无法与那么多的内地城市竞争,那是死路一条。换言之,香港
的一切定位应该是强化其国际性,而不是要强化其中国内地性,让它的经济机会跟大中华、
跟大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得更紧,不能只依赖大陆经济。上市公司的来源也要超
出中国,这样才可强化其国际性。第三,香港在民主发展上必须向前走。香港人的素质很高,
教育水平也高,地方又小,没有理由运作不好民主,这是能强化香港自身稳定发展、减少其
他政治动荡对香港影响的具体制度保障,也是香港进一步国际化、进入现代政治社会的必须。
这些都能帮助保障香港的独特性与繁荣。

问:您去过香港(或者在香港居住过),您怎么看香港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者一些
有意思的个人经历?

陈志武:1989
年初我第一次去香港,1995
年暑期去住过两个月,最近几年每年去几次。每
次去香港都让我感叹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现代全球化的力量。1850
年前香港只不过是个
渔村,可150
年后是一个如此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这种奇迹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背后的历史
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教科书中关于跨国公司、关于西方扩张,历史是否只片面强调了其侵略
性而没有谈及其建设性的一面呢?香港自由市场、自由社会的繁荣是否应该减少我们以往对
自由社会、对市场经济的恐惧呢
?

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继续繁荣并变得更有活力,这是值得所有热爱香港的人庆祝的

香港的持续繁荣也会是中国现代化的晴雨表。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3
节: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1)

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本篇来源:2006

7
月19
日《南风窗》,记者赵灵敏。

历年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竞争力报告广受关注。很多人看来,竞
争力衡量的标准主要是经济表现,如GDP
增长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等。如何
看待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靠什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问:传统经济学认为,每个国家都具备土地、劳工、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只要懂得利用这
些要素,就可以在国际上取得优势。但在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各国的竞争力
仍然差别很大,为什么
?

陈志武: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之前,由于交通不发达,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交往和了解很少。在


那种情况下,人们不会谈论国家竞争力,因为没有交往就无所谓竞争力不竞争力。那些时代,
唯一能和竞争力扯上关系的可能就是军事力量。

后来到了19
世纪,蒸汽轮船、火车、电话发明了,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真正意义上
的全球化开始了,国家之间打交道、做贸易了,竞争以全面的姿态在进行。但是,在农业社
会和早期的工业社会时期,在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时,自然资源的多少,土地、黄
金、白银储藏量的大小,成了衡量和判断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物资产决定了国家竞争
力。

到“二战”结束之后,工业生产技术全面成熟,交通运输容量和成本也都发生根本性的升华,
机械化大生产和万吨巨轮运输使人类的基本温饱不再成问题。特别是近20
年来,在以飞机
和互联网为主的交通与信息架构下,国家交往的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外贸总额占全
球GDP
近80%的情况下,自然资源与土地已不再是国家竞争力的最决定性的因素了。像没
有铁矿石的日本和韩国,以及没有多少铁矿石的中国,都能变成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成
为世界工厂等。

那么,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基本可以自由流动的今天,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最重
要因素是什么呢?是制度,是决定市场交易规则环境、保障私人产权的制度——哪个国家能
提供最有利于市场交易发生的完善制度,能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个人产权,有公正的司法和
有效的契约执行架构,它就会在国家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个国家就更能从事高利润的经
济活动,不用靠卖苦力。一个有效的法治制度可以让个人之间经济交换的代价大大降低,使
交易的内容更加深化,超出简单的实物交易。

从历史上国家兴衰的历程看,经济上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
区),而是拥有各种各样能激励创新突破的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从产权保护制度到合
约执行机制。而那些在经济上不那么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则缺少这些制度。换言之,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其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因而决定其竞争力
的高低。而且,如果这种制度安排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足。
早期的荷兰、英国,以及后来的中国香港地区,还有新加坡就是最好的范例。从传统经济学
的角度看,它们当初几乎一无所有,根本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可言,但它们竟然都成功了,中
国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的人均收入不亚于美国和西方国家。这怎么解释呢?非常重要的原
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利用了海港城市的优势,通过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体系,给人们提供
了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发生,从而有利于竞争力提升的优质制度环境。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4
节: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2)

问:但在很多人看来,竞争力似乎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竞争,衡量的标准主要是经济表现:GDP
增长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等。不光是老百姓,政府、媒体,包括很多学者,都
认为是如此啊。

陈志武: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个偏好,就是喜欢看得见、摸得着、一目了然
的东西,增长百分点、统计数字,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而制度似乎太抽象了。况且,
在一些制度建设长期没有突破的国家,过多谈论制度本身就是很敏感的事情。不仅如此,更
有很多人认为,谈论制度的重要性是套话,是老生常谈,太过主观了。事实上,制度的影响


是实实在在的。

从微观层面看,即使在制度机制最不利于信用交易的国家,证券交易和借贷还是可以出现的,
甚至也会有股票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证券市场能够深化、能够发展得长久兴旺。
在中国,人们的积蓄已经很多,资本供给可以很多,但由于金融证券市场所需要的制度架构
不规范、不到位,资金始终无法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不容易发
生交易,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就很难发生。

从国家层面看,日本、韩国的商界和政治结合得太过紧密,逐步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既得利益
结构,要摧毁这个利益格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日本经济的困难其实是政治制度的问题。
相反,美国经济200
年来之所以富有朝气,就是因为它的政治体制不允许在经济层面上形成
既得利益结构,一系列反垄断立法的出台,保护了自由竞争。



问:历年来,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两大权威竞争力报告中,中国香港地
区一直名列前茅。您何评价香港的成功
?

陈志武:弗里德曼一直认为,中国香港地区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不
太容易找到类似的版本了。香港的成功在于其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契
约执行架构、法治观念、受到限制的政府权力和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以及政府坚持对经
济不积极干预的原则。

所谓不干预经济,并不是说政府无所作为、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说香港政府在整个市场中担
当裁判性的中间人角色,致力于制定游戏规则、建立并维护公平的交易平台,致力于解决纠
纷、维持公平,政府不逐利、不办大量的政府企业与民争利。

香港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充分发挥了其制度优势。

问:近年来,有关香港边缘化的讨论很多。相关讨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香港在资讯科技方面
的落后和科技创新在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缺陷,您的看法如何
?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5
节: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3)

陈志武:谈到创新,人们认识上的一个最大的偏差就是:将创新限定在科技领域,一提到创
新,想到的就是电脑、航天飞机、生物技术等,而忽略了金融技术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
用。在观察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时,许多人只看到了蒸汽机、电话等科技产品的作用,
而没有意识到债券、股票、风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有限责任公司这类企业治理结构的出现所
产生的深刻价值。许多经济史学家认为,500
年前发明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与其相配的
“股票”这一金融技术,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没有它
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香港的情况来看,它90%左右的GDP
来自于服务业,而其服务业有相当部分又是金融、
保险这类金融服务。所以,香港要追求创新,不应把精力放在计算机、资讯和生物等这些“硬


技术”领域的创新上,而应该因地制宜,着力于金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这一领域

香港因为有其独立的法律体系和长期的法治传统,有大量受过严格训练的法律人才和优质的
软性制度架构作保障,条件得天独厚,最有利于金融技术上的创新发展。事实上,开拓创新
也是香港银行业、金融业长期以来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前几年香港银行业建立
起世界上首个推行外汇交易同步交收服务的机构,通过美元兑港元在亚洲时区内的即时同步
结算,避免外汇交易上的结算风险,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也于2001
年年底开始接通。这
种无纸化的即时支付系统,大大改善了风险管理并提高了效率。另外,考虑到大陆的实际情
况,香港金融界为大陆的企业和个人推出各类金融证券品种、基金品种,使其金融业不断增
长。

所以,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愿意,香港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都将是中国最主要和最可靠的金融
中心和资本中心。由于香港有这些领域的优势,我不觉得它会被边缘化。香港做的是“制度
套利交易”。

有意思的是,香港在过去150
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并没有在大陆获得足够的重视,没
有太多人去研究其成功经验。人们把精力主要放在研究美国、西欧、日本甚至新加坡上,而
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香港的借鉴价值。许多人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心态,认为香港有今天
是沾了大陆的光,而不肯去正视香港在制度层面的成功意义。为什么当年比香港超前的上海
今天赶不上它呢?我个人认为,香港作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社会,对它的成功之道,特别
是政府在经济中“不作为”,而在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的成功剖析和吸收,对大陆的未来发
展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6
节: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4)



问:由不同机构做的竞争力报告,同一经济体的排名会有很大不同,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陈志武:各种排名的不断推出,是全球化图景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国家之间的直接比较,
会逼着许多国家查找不足,多做努力,这是好事。排名的不同是由于各种报告所选择的影响
竞争力的指标不同,以及这些指标权重大小的不同造成的。很多指标的选择是很主观的,比
如法治水平的高低,世界可能没有两个法学家会对此有完全一致的看法。所以,这些报告只
是一种参考,不是绝对的指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
很强的联动关系。比如政府效能和企业效率,如果政府效能高、审批的手续比较少、公务员
也比较廉洁的话,这就会提高办事与契约执行的效率,最终,企业的效率也会提高。

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中国在2006
年国际竞争力排名上比2005
年前移12
位至第19
位,成
为上升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软竞争力也有了提升和发展。但整体上看,“软环境”竞争
力不足还是影响中国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方面,如何改进仍然需要我们作出巨大努力。

中国目前一个最重要的竞争力,就是大量便宜的劳动力。劳动力也是一种硬性资源。也就是
说,中国目前的竞争力是靠众多便宜的劳动力而来的,并不是靠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而获
得的。许多人会说:“我们不管竞争力的上升是靠什么来的,只要它升高就行。”我要说,靠
大量便宜的劳动力建立的优势,这没有什么好自豪的。我们应该多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劳


动力这么便宜?西欧人每年平均工作1400
小时左右,而中国人是一年2200
小时,但人家的
人均收入是我们的很多倍。从一个绝对的层面讲,这说明谁的绝对竞争力更高呢?他们不用
卖苦力就能有很高的收入,而中国人即使工作得要死也赚不了那么多钱,谁的绝对竞争力高
是不言自明的。

“中国有大量便宜的劳动力”是一种“优势”,这听起来倒像一种悖论:正因为中国的制度机制
历来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发生,所以为了简单的生存,我们不仅要很多劳动力,而且收入再少
也得苦干,这使我们的劳动力总是很便宜。本来是因为制度机制的欠缺而被逼出来的既大量
又便宜的劳动力,应该说反映的是一种劣势,但到今天这反而变成中国竞争力的核心。

为什么中国的劳动力总这么便宜?在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或许,统治者为了达到对社
会的控制,有意地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安排上设置了很多障碍,这些制度障碍让人们无法把
单位小时工作的生产力提高,让人们无法经商、无法个人创业,使技术进步不能加快,使人
们的收入不能提高。这样一来,中国几千年都没能解决好温饱问题,人们就只能为了生存而
卖命,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工作以求得温饱。对于统治者来说,总是处于为温饱而卖苦力状态
的老百姓是最好统治的,所以历代朝廷也没有真正地把人们从为温饱的简单挣扎中解脱出
来。于是就总要维持不利于市场交易发生的制度,总要抑商。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7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1)

在生产技术因制度的障碍无法进步的情况下,逐渐地,人们就只好提倡“勤劳是美德”这种价
值观,以简单勤劳来弥补制度的不足,没有别的选择。过分强调这种“美德”之后,很多时候
这又会反过来掩饰制度供给上的不足。因为既然通过卖苦力也能勉强生存下去,那又何必去
改良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把人们的“苦干”变成“巧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勤劳不是什
么美德,不顾收入报酬的勤劳反而是未来收入增长的陷阱。

过去几千年的制度欠缺为今天的中国造就了大量便宜的劳动力这种竞争“势头”,我们千万不
能沾沾自喜,这种“势头”与其说是“优势”,不如说是“劣势”。我们不能过多陶醉于因大量便
宜的劳动力所带来的增长,因为如果过多陶醉于此,我们会忽视法治建设,不去建立有利于
产权保护和契约执行的法制架构。为了提高中国真正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创造有利于各类市
场深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等到中国人单位小时能创造的价值大增,使中国劳动力不再便宜的
时候,那时的中国才算是竞争力强的国家。

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

本篇来源:2005
年11

4
日《南风窗》,记者赵灵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语录。在今天的社会中,什么是科技进步
的关键?中国的科研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问:您怎样评价中国的科技水平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


陈志武:我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国内上的,1986
年到了美国。这种特殊的经历让我
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视角:我们从小熟悉的四大发明已经是宋朝的事了,过去这一千多年来,
占世界人口1/
5
的中国有多少进一步的贡献呢?要衡量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大小和中国的
科技地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去判断,想一想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期间,
你所用、所看、所碰到的东西,是由谁发明创造出来的?有多少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事实上,
我们可以看到,汽车、火车、电话、电脑、电梯、电炉、飞机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都是西方工业革命的结果,是别人发明的。

问:15
世纪以前,中国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科技强国,但此后,这种优势地位转到了西方手
里。近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的科技贡献这么少,其中有哪些制约因素?

陈志武:这也是我和许多人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要研究中国的贡献为什么这么少,不如去看
看西方的成就为什么这么大。工业革命开始于18
世纪,但在15、16
世纪,就有了伽利略等
这样出色的科学家。在更早的15
世纪,西方航海家已经开始环游世界。也就是从这时开始

中国和西方的科技地位发生了逆转。这一切为何开始于15
世纪,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8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2)

第一,是否有学术自由、人们的思想是否受到约束、个人才能的发挥空间到底有多大,这些
制度机制对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发端于14、15
世纪的文艺复兴,逐渐把西欧城邦国家从
专制独裁、王权、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们有了创造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文艺复兴不
仅仅是文化艺术的复兴,也是思想的解放,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空间。文艺复兴并
没从本质上改变人的原始能力,关键是制度上对自由的保障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让人
的能力更能发挥。

第二,西方的产权制度,让创造发明的个人和企业得到了好处。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
建立的宪政制度限制了王权对私人财产的随意侵犯,同一时期在西方其他国家建立的司法独
立、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都为1780
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对产权保护制度
的进一步要求提供了关键性基础。之后,美国、英国等在私人财产、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
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有了私有企业和知识产权的可靠保护,人们显然会更愿意作最大的投入
从事科技创新,这种基于私有产权的激励力量是无可比拟的。如果没有这个激励,科技发明
是逼不出来的。

第三,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快速财富兑现机器,会激发更多人投身于科学研究,会催生创新
文化。英国是工业革命开始的地方,但它后来被美国赶上和超过了,使美国在过去150
多年
中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科技发明中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的激励环境不如美国好。到19
世纪末之前,英国证券市场交易的主要是债券。而美国的股票市场,从19
世纪中期开始,
就掀起了铁路、电话、汽车、电脑等一次接一次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热潮,这使它很快拥有世
界上最发达、交易量最大的股票市场。这样一来,成功的创业者、创新者在他们还非常年轻
的时候就能把已建成的企业股份以非常好的价格卖出,把他们企业的未来收入提前兑现。换
句话说,在没有美国这种发达股市的传统社会里,一个创业者即使非常成功,但他成功的果
实也要等上几十年、百多年才能一年一年地实现,要几代人才能兑现财富。但是,通过股票
市场,你今天就可把预期的未来财富提前实现。财富兑现周期的加快和提前,肯定会吸引更
多的追随者,鼓励人人都去创新、创业。


这几年,很多中国的IT
、互联网、手机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就是利用了全球化的机会,
把许多年轻人的创造力在短期内变成了财富。今年(2005
年)
8
月,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当天,股票价格达到了120
美元,37
岁的李彦宏一夜之间成了拥有
9
亿美元的富翁。不仅
如此,百度员工中身价达到
1
亿美元的有
7
个,1000
万美元的有一百多个,而这些人中,
很多都是
5
年前才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媒体对这些案例的广泛报道,会激发很多年轻人对科
技的兴趣,让他们每个人都意识到通过创新自己也可以是下一个李彦宏,创建下一个百度。
美国的盖茨28
岁时就成为几十亿美元的富翁,还有戴尔等。因为股市创就的李彦宏、盖茨
这类故事在过去150
年的美国社会已经有成千上万个,你能想像其示范效果对美国创新文化
的意义吗?股市对实现财富速度的加快,其能力真是令人激动
!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49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3)

事实上,由于中国IT
行业通过到美国上市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这已经使该行业的创新
活力为中国各行业之首。金融全球化的效果之一是把美国的创新、创业文化带入了中国。

问:那么,对照国内的情况,在您看来,中国目前的科技体制存在着哪些问题?

陈志武:中国自然科学奖曾经连续
4
届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也曾经连续
6
年空
缺。这说明国内的科学研究缺少原始创新,缺少知识产权的重大发现。这中间的问题很多,
归纳下来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

科技管理、科技研究的行政化问题。政府对科技的管理体制基本是用各种计划,从最上游的
基础研究如“973
计划”到高技术发展计划“863”
,到下游的“星火计划”,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操
纵能力空前提高,但管理手段非常传统,计划色彩相当浓厚,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立项—

申请——研究——报奖——评奖”这样一个过程。科技管理的行政化问题,决定了人才的评
价、选拔、流动都被一些行政人员把持,科研机构普通的行政人员,应该是给专业人员做辅
助工作的,却常常能领导和指挥专家。各机构内部的财务人员,本来只是执行专业领导决策
的,却审批甚至决定专业部门的一些具体项目经费。财务人员对科技经费的影响,就变成了
对科技方向的影响。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重大发明是由行政官员计划出来的,计划和
创新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两件事,能够计划出来的肯定就没有创新。

其次就是国有企业和国有单位的性质。目前还主要依赖国有单位、国有企业做科研创新,过
去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不会有出路。一方面,国有单位缺乏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即
使国有单位创造了新技术,它们也不会像百度、新浪那样去打开创新后的市场。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欠缺。一个人辛辛苦苦做出来一项发明创造,很轻易地就被人仿冒、伪造,
这种行为还往往得不到惩罚,结果必然挫伤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仍然不可靠。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没有成为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拥
有财富的人对未来的预期不明确,往往没有长远的打算和进行长期投入的愿望。

资本市场不发达。国内的股票市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为国有企业解困的,所以在深交所、
上交所上市的主要都是国有企业。民营公司要上市很难,批准的程序非常麻烦,得到批准的


可能性也很小。这样的股票市场,对创新文化的激发作用几乎没有。

学校教育以应试为主,不鼓励甚至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虽然国内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
竞赛中频频获奖,但那是在预做了大量高难度的习题后的结果,他们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任
何提高,根本无法形成创新精神。让这么多人把精力浪费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实在是浪
费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0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4)



问: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只要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增加投入就能提高科技创新。

陈志武:这是一种典型的旧式思维方式。从洋务运动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中国人
奉行的就是这样一套逻辑,最后做成了什么样子?我们以前认为,要发展科技创新,一是要
有科技人才,二是要有研究资金。我们现在有了千千万万个一流的科技人才,通过国家的投
入也有了大量的资金,但却还没有突破性的科技创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如果继续延用这种老的思维方式,继续依靠公有制和国有企业来发展科技,充其量只会提高
军事、国防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民用科技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历史上,从19
世纪中期德国
统一开始到“二战”前,德国靠国家投入资金大搞科研;“二战”前的日本也如此;前苏联也是
采用以国有企业为基础的科技体制。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拼命发展军事技术,
忽视民用。这种片面的发展,在德国直接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为日本侵入中国和其他亚洲
国家奠定了基础。而前苏联的航天技术、核技术都曾经领先于世界,但现在看来,似乎没有
多少造福人类的技术是前苏联的科技发展带来的。

而在英美,在国防科技方面的投入的确靠国家,但国家不介入其他领域,政府没有什么科技
部、工业部什么的。个人要研究、创新什么东西,就要自己去找钱,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创新
能带来收益,而通常只有成千上万人欢迎的技术才会带来大规模的收益。这无形中会导致资
金主要投到了那些能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产力的科技上。加上私有产权制度所提供的激励,
使人们都会挖空心思去创新科技,去挖掘任何技术的市场潜力。

而官僚化的科技体制,注意力往往放在官僚们所能理解、能想到、能立即带来效果的方面,
而不是科学发展的真正需要和方向。我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在国防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时,学
校里正在研发“银河”计算机,对它的成效的衡量标准就完全是指标性的:一秒钟能计算
1
亿
次、10
亿次等,没有人计算它的成本和社会效果,也没有人有动力去开发应用软件来发挥“银
河”计算机的潜能。这种科技发展,除了会给未来的计算机博物馆多一样东西外,没有多少
进步可言。可是,“银河”计算机还在一代接一代地研制,国家还在大量投入,这是为了谁
?
为了什么
?

中国不能再犯前苏联那样的错误了。国家对科技发展大包大揽的必然结果,就是个人的创造
力被压抑,而且没有人去追求社会与经济效果。只有在私人无力解决的基础研究领域,国家
才需要出手。在科技发展上,国家的作用就是搭建鼓励创新的制度机制和平台。为什么许多
人出国后发展得比较好?不是因为出国后他们就变聪明了,而是因为那里的激励平台比较好。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1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5)

问:国内目前的科技体制确实是由国家主导的,最典型的体现是由国家来分配科研经费。

陈志武:这种做法副作用很大。经过观察后我发现,北京的大学、研究机构得到的经费比外
地的同行们多很多。广州有些大学在某些领域的科研水平要比北京高很多,但他们得到的经
费很少。就是到了上海,在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里,老师们的自信程度都会比北大、清华的
低很多。掌握经费资源分配权的人大多在北京,这给北京的学术机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研究者也无法跟他们比。

国家集中分配科研经费还会产生分配不公和腐败。据我所知,湖南、广东等地的学术机构在
暑期会给科研人员放专门的假,让他们对掌管经费分配大权、学位大权的学术委员会成员进
行“运作”。30
万的经费,要花
5
万~10
万“运作费”也行。而且,经费发放后的使用也缺乏监
管,有时变成了科研人员的个人收入。我曾经问一个同行,你拉到经费后又不能给自己发工
资,只能报销,你难道需要花那么多钱吗?他说,很简单,买假发票就是了。买假发票在国
外是一种经济犯罪,要被起诉的,但在国内却没事。在北京的地铁站口,到处是卖假发票、
真发票的人,这是中国才有的奇观。也经常有人从中国往我的电子邮箱发信息,要卖假发票
给我。如果不是国家垄断科研经费的分配,情况会这样吗?

问:您怎样看待“神舟
6
号”飞船的发射成功?

陈志武:我个人认为,“神舟
6
号”的成功,仍然是在一种类似前苏联、德国的科技体制下获
得的成果,成本是很高的。“神舟
6
号”确实说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进步,但它能给普
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人们应该多想想这个问题。在地球上人们的生活还没有
保障的情况下,在这么多农民孩子连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实现的时候,似乎不应该把
过多的精力放在太空科技上。在对科技进步的激发作用上,我认为“神舟
6
号”的作用还不如
百度上市来得大。

问:但是,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登月的“阿波罗”计划,都是在政府的主持下进
行的,最后在国内都掀起了科技革命。

陈志武:“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确实是美国政府主导的,但它们的大部分实际工作是
由私人企业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很容易市场化,转化为民用了。所以,美国人能从
登月计划中获得3000
多项专利,并依靠空间计划获得的技术为美国经济增加两万亿美元的
收益。



问:应试教育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压制他们的创造力,因而广受诟病。但一个现实的问题
是,学生很多,大家都想上名校,竞争的压力始终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片面追求成绩
是一种很现实的选择。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2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6)


陈志武:确实如此。家长们逼着孩子考北大、清华,走独木桥,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所以,
国家不能把所有教育资源都放在公立学校,要鼓励私立学校的存在和发展,给中学毕业生提
供另外的出路。公立学校的课程往往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改变的动力。私立学校因为收费高,
就得更多考虑学生的要求,课程设置会灵活很多,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社会上很多机
构不承认私立学校的文凭,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校是国有的,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多的也是
国有的,所以他们都追求文凭。美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企业在招聘时,学位、学校是第二
位的考虑,最重要的是看你的能力。这是因为美国的企业基本都是私人的,选人时会不拘一
格。官僚化的国有企业才会样样要求文凭、证书。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应试为主、
强调文凭的教育制度会慢慢得到改变,学生也不必把北大、清华看成独木桥。

问:现在,不光是学生,高校老师们的压力也很大,他们被要求每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文
章,否则就可能饭碗不保。在耶鲁大学,学校是如何评价和考核教师的?

陈志武:在美国的大学,做到了终身教授,学术论文的数量要求就很松了。在耶鲁大学,大
多数人从事学术研究是因为喜爱它,陶醉于其中,是一种天然倾向。这些人到企业去,收入
会增加很多,但他们宁愿留在大学里。而在终身教授的评选过程中,论文数量不是硬指标,
主要看质量,你有两三篇有影响的论文就可以了。对论文的评价也是在学术圈子里作的,要
看其他大学的同行对它的评价。教授们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声,如果你在评选过程中行贿或拉
关系,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问: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的现象,两院院
士也基本上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陈志武:过去,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发展了,科技水平就上去了,社会就会跟着进步了,所
以没有人重视社会科学。这些年的事实表明,简单的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的
进步。有科学知识、有掌握了科技的人,这只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如果没有社会科学对激励
和产权保障机制的研究,科技的发展是很困难的,或者是科技被用在对社会不利的事情上。
科技即使再发达,政治制度上的不可靠,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毁掉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科技成果。

问:近几年,国内的媒体经常提到印度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印度的科技体制和中国有何不同?

陈志武:印度在20
世纪90
年代前是管制经济,和中国的不同主要在于民营经济的成分比较
高。大家提到印度的科技进步,主要指的是它的IT
外包能力很强。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人
英语比较好,业务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另一方面,印度也利用了美国股票市场这个提前兑现
财富的机器,以此来激发它的IT
产业的发展。另外,印度在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上
比中国可靠得多,其司法也独立,这对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重要。除此之外,两国
的科技体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3
节:官僚体制不利于科技进步(7)

问: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如官本位、大一统等阻碍了科技进
步,您如何看待文化因素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陈志武:为什么会有官本位、大一统?是因为国家垄断了所有社会资源。一方面这个那个都
要受到行政审批,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国有经商来与民争利。于是,逼着大家都去当官,让不
懂科技的人去管理经费的分配。我觉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垄断地位一旦改变,
文化也会改变,向往做官的倾向性会随之改变。一种文化只要能容忍思想自由和创新自由,
就能将科技进步的潜力带动出来。

问:请您设想一下,如果您当初不出国,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吗?

陈志武:很难,起码在学术研究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出息。我在国内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的
都是工程,但我当时就觉察到,如果没有制度上的保障,科技本身没有什么用。所以我研究
生毕业留校时,就要求到政治教研室去做老师,想研究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可
是,到了那里,我的主要工作是打杂:单位里来了一车苹果,我问每个老师你要几斤,然后
挨家挨户地敲门收钱,苹果来了后再送到每一家去。所以,我干了一年就出国了,到耶鲁大
学学习经济学。现在想起来,即使当时不做杂事,留在国内,由于没有自由的学术研究空间,
今天的成绩恐怕会很有限。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4
节: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1)

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

本篇来源:2007

6

6
日《南风窗》,记者赵灵敏。

21
世纪以来,民主已成为普世的价值理念。但在很多人看来,它并不意味着经济的高效率
和政治的稳定和清廉,很多国家的实践指向了相反的结果,至今世界上成功的民主国家仍只
是少数。如何看待这一状况?民主是否与百姓有什么关系?实现民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问:您如何看待民主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陈志武:关于经济增长跟民主的关系,的确有许多误解,也有不少逻辑上的错误。当你说“民
主是国家长久持续增长、长治久安的保障”时,他们就说:“印度不是有民主,但其经济增长
不是远落后于中国吗?

或进一步说:“拉美国家早就搞民主了,但其经济不是照样落后吗?

这么说的背后总存在一个假设,那就是“民主和法治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或者“民主和
法治是经济增长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把经济看成是民主的单变量函数。否则,怎么会出现
只要能举出一个经济失败的民主国家,就能否定民主对长久增长的重要性呢
?

我首先要强调没有人会相信“民主和法治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没有人说“只要有民主,
经济就会快速增长,就无忧无虑了”,难以相信把民主和法治制度搬到毫无人烟的沙漠王国
中,那沙漠王国的经济就会自然快速增长了。民主和法治自身不创造收入,但它们可让同样
的勤劳创造更多的收入,或者是使同样多的收入只需付出更少的苦力,让社会事半功倍。中
国的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靠人们没日没夜地工作、不分周中周末地勤劳而挣出来的,是勤
劳战胜制度障碍才有的,来得很辛苦。试想,如果制度成本能大大减少,如果每天为对冲制
度障碍而需要勤劳的时间能减少几小时,那么,中国人同样多的勤劳所能创造的收入会高多


少呢
?

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决定经济增长、经济产出的至少有以下四个要素:制度架构(或
称制度资本),如产权保护、民主、法治等;自然资源禀赋,如离海岸河流的远近、石油、
各种矿产的储藏情况;劳动力,它的数量、成本、素质等;土地。这四大要素中的任何一项
越多,该国的经济增长就可以越快一些,收入就能越多一些。同时,这四大要素互相之间又
有替代性,一个经济体只要一个或几个要素非常突出,即使其他要素差一些,经济照样可以
有很大的发展,人们的收入照样可以高。民主制度,法治制度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

例如中东国家、俄罗斯等都没有太多制度资本,劳动力也有限,但靠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它
们也很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则正好相反,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能源、
矿产都靠进口,甚至连土地都极少,他们致富靠的是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资本;美国几乎
在所有四个要素中都突出,所以它的经济最厉害。

中国的情况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有形的制度成本很高。众所周知,去年(2006


国家财政收入为3?
9
万亿,占GDP
的19?5%
,虽然只比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占GDP
的16%
高出
3
个百分点,但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73%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
产品,行政开支只占10%。而中国政府开支只有25?5%
用于公共产品提供,行政开支却占
了38%。因此,政府机构庞大,加上各级政府的奢侈办公楼、形象工程,这些浪费无法用
在老百姓福利上,制度成本不低。

第二是各类行政管制、审批,逼着企业、个体户、大小单位、个人,甚至大学教授,都去跑
关系,“跑部钱进”和事事要审批迫使体制内外各色人等耗费青春,延误发展。

第三是由于对契约权益、对私人产权保护不可靠,执法机构缺乏公信力,要么使许多创业和
交易无法做,要么就是交易成本特高,抑制民间创业倾向。

为了对付这些制度成本和制度障碍,中国人只好每天多勤劳几小时,先为制度成本打工,然
后才是为自己的收入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一年的工作时间在全世界属最高之列,平均
大约为2200
小时。其他国家中,阿根廷一年人均工作1903
小时,巴西人工作1841
小时,
日本人1758
小时,美国人1610
小时,英国人1489
小时,而荷兰人工作得最少,一年才1389
小时。但是,跟这些国家比,中国的人均收入却最低。或许拉美人的确不如中国人勤劳,但
是,由于他们的制度成本较中国低,虽然每天工作的时间比中国短,他们的人均收入照样比
中国高。

只要中国人比任何其他国家的人更愿意勤劳、更愿意干苦力活,那当然是有没有民主、法治,
中国经济照样能利用经济全球化获得增长了。但是,如果我们想生活质量高一些,并有更多
时间跟家人在一起,那么就必须降低制度成本。所以,勤劳决定碗里是否有饭吃,而民主和
法治决定生活品质,决定是否能付出更少的勤劳但照样能增加收入。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5
节: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2)




问:一种观点认为,民主法治或许不错,但那是西方的东西,未必适合中国。

陈志武: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每个人的利益问题,这一点无东西差别。
所以,民主制度虽然首先在西方出现,但它是适合全人类的东西,当然也适合中国。

当然,关于人权和民主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但在较大范围内将权力制约
机制制度化,通过公民全体投票来解决“谁来监管监管者”这一终极难题的发展,还是现代的
事情。学者通常将公元1100
年英国国王颁布的《自由宪章》看成是开端性的文献,或者把
后来1215
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称为民主的开端,但那些文献更多的是国王单方面的许
愿,代表一种理想状态,还并没有独立的立法、司法和执法架构。换言之,即使国王自己变
脸或根本不顾自定的规矩,英国当时除了革命以外,还真拿他没办法。这就好像中国过去百
余年的经历,民主自由理念于19
世纪进入中国,但真要将其转变成一种操作层面的均衡状
态,没那么容易,晚清、民国时期都试过,可结果就如我们所知。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民主制度既不是西方古老的传统,也不是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老传统,
对全世界都是相对新鲜的事。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没有很久的真正民主制度
的传统。也就是说,不能拿中国过去几千年没有民主来说明民主对中国不重要。

自1215
年后,英国摸索了近500
年,到1688
年才算推出了可操作的、各权力部门相互制衡
的宪政民主制度架构。但是,直到1832
年前,只有拥有足够财产的英国男人才有投票权。
在美国,投票权是以足够财产为条件的法律到1858
年才结束。德国直到20
世纪初,还是有
钱人每人
3
票,中产者每人
2
票,普通人每人
1
票。妇女的投票权更是20
世纪的事情。所
以,现代民主制度是非常近期的事情。非洲、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则多是“二战”之后才推
出民主制度的。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是:为什么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普遍人类制度只是过去一百多年才有
的?我觉得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能帮助我们看清楚民主不是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而是
涉及每个人的利益的问题。事实上,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制约权力、保护个人利益的需要。

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传统专制制度所能对民间利益构成的侵犯在近代之前相对有限。以中国
为例,晚清之前中国既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运输系统,又没有全国性的现代银行体系,
中国的第一个现代银行——户部银行成立于1898
年。在那种情况下,即使皇帝想要调配全
国各地的资源来重点发展一个地区(例如首都),其运输、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微乎其微。一
方面他没有遍及全国的银行帮他收集民间储蓄,另一方面要把华南、华东的资源调到北京谈
何容易。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6
节: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3)

换句话说,除了征税和制定某些商业规则外,在当时缺乏规模交通运输网以及银行体系的情
况下,尽管皇帝和大臣并非民选的官员,但天高皇帝远,他们对社会能造成的破坏相对有限,
贪污腐败风险也远远不如现在。今天一个小小的处长、银行支行经理就能动辄挪用,贪污几
亿元,这是连原来的皇帝都很难办到的。技术落后无形中帮了老百姓的忙,从效果上制约了
专制的破坏力。


但工业革命后情况变了,铁路、轮船、飞机、电话的出现,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
大大提升了当权者调动民间利益的能力。与之相伴随的社会财富的货币化、金融票据化,使
得权力者可以进行比过去大许多数量级的掠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权力进行制约,如
果人民没有选择当政者的权利,那老百姓的权利和财产就无法安稳。所以,民主制度在全球
范围普及的过程跟工业革命、金融革命同步或稍微慢一拍,就不奇怪了。是工业革命、金融
革命强化了的利益格局,要求有更可靠的限制并制衡国家权力的民主架构。

显然,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选择民主制度,不仅仅是对一种抽象的崇高价值的追求,更是非
常现实的需要。大多数国家都意识到,不能把人民的福祉寄托在统治者的善意和保证上,而
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问:在很多时候,人们似乎不到迫不得已,不到难以为继,并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变革。

陈志武:从实际利益看,从明中期到晚清,中国的财政税收基本是国民收入的3%左右。乾
隆中期朝廷的财政收入在5000
万两银子上下,相当于今天的95
亿元。到晚清,朝廷收入是
8000
万~9000
万两银子,不到今天的200
亿元。跟今天国家一年3?
9
万亿的财政收入比,那
时的朝廷开支还抵不上零头。那时候的朝廷的确糟蹋不了什么东西,充其量几千万两银子。

可是,虽然现在一年的财政开支
4
万亿,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足,行政开支、形象工程
占大头,花在国民福利上的钱只占小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
对政府预算的问责机制。在财政预算不透明又没有公开听证的情况下,政府开支当然不会注
重人民福利。人大机构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问责。

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政府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行政增加审批权和征收税费的随意性,以
及监督问责的不力,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相当的不满,只有民主机制才能缓和。

问:也有人认为,民主只是中国一部分精英和知识分子的诉求,一般老百姓可能对反腐败和
社会公正有更强烈的诉求,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可能不一定需要民主,那么对老百姓来说,
民主有什么用?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7
节: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4)

陈志武:腐败盛行,社会不公,地区间、城乡间,以及不同群体间收入机会不平等,这些现
象越来越严重。之所以如此,一是权力不受民主监督制约,二是通过国有制与行政管制让政
府控制的资源权力太多,这两者加在一起形成了有利于腐败、有利于不平等的温床。既然政
府权力不受监督制约,而我们同时又通过国有制让政府直接代替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这就等
于把全国老百姓的钱和前途都交给了不会被问责的当权者去支配。

这些集中控制起来的资源和发展机会分配给谁呢?以2002
年为例,北京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最高,为15905
元,各省会城市人均9223
元,地级市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5137
元,县级
最低,人均才590
元。这种投资差别当然给各地居民不同的收入机会。2002
年北京的人均
GDP
是28449
元,省会城市人均GDP
是22565
元,到地区级市是13660
元,最后到县一级


才5674
元。难道这种收入金字塔结构跟权力金字塔结构的吻合仅仅是巧合吗
?

老百姓的金融储蓄都掌控在国有银行的手里,土地也在国有制的名义下由官员支配,结果是
谁有权力、谁有关系,谁就能融到资金发财,谁就能做一夜暴富的房地产开发商。另一方面,
权力关系也决定了谁能、谁不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由于行政权力掌握了所有的资源和审批
权,这也逼着每个想发财的人只能走官商勾结的道路。

这就是说,当政府掌握所有资源而行政权力又不受制约的时候,政府在代替市场分配资源时,
资源的配置就会既不符合效率原则(因为不是按市场规则分配),又不符合公平原则(因为
没有代表民意的民主问责机制),而只会符合权力原则。

2005
年我在一篇论文中的研究表明,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民主国家的各地区间收入差距基
本上在逐年缩小。其中,国有经济成分越低的民主国家,其地区间收入差距减少的速度则越
快。相比之下,在缺乏民主机制又以国有制为基础的中国,过去五十多年里,地区间的收入
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加大。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过去没有实质性监督制约机制保证
行政资源配置的公正、公平,另一方面又有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现代银行体系所提供的超强
资源调配能力,结果是把人为配置资源的偏差、扭曲效果放到最大,结局跟搞国有经济的初
衷正好相反。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越高,地区间越不容易平衡发展,这个结论当然跟以往固
有的看法相反。

所以,民主不是什么形而上的价值诉求,而是涉及普通大众切身利益的务实选择,是涉及收
入机会是否能平等的问题,一点也不抽象。



问: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中国人民的素质还没有达到民主需要的水平。民主和素质到底
是什么关系?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8
节: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5)

陈志武:事实上,民主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实践。让公民具备民主素质的最有效办
法,就是让公民去实践民主,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掌握民主,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民
主水平。如果不去实践,那就永远不会有相应的素质。所以,素质是民主的结果,而不是前
提。

很多人可能会以某些基层选举中出现的贿选等现象来否定民主的可行性,这是一种偏见。贿
选等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民主还不是很有信心,认为上级已经定好了人,选谁
都一样,既然这样还不如用选票去换两桶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实践经验的不足。中
国有漫长的专制和威权传统,所以民主发展会需要许多年。而要克服这些障碍,唯一的办法
就是让人民有民主实践的机会。

实际上,即使在美国,选举过程中也时常出现问题。共和党人会想办法给有民主党倾向的选
民以难处,让他们投票不成;而民主党人也会想阻止对方的人。这不奇怪,因为选举结果涉
及太多人的实际利益,这本身恰恰说明民主法治的重要性。真实的人永远没有完美的民主素


质,但永远会有真实的利益。

问:那么在现有体制下,民主可能的路径是什么?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政
治上的民主?

陈志武:首先,我们看到民主是非常实际的利益分配问题。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呼唤政治上的
民主,因为经济发展到越高处,利益的冲突问题会越突出,就像家境贫穷时,家里有无民主
当然无关紧要,但有了钱后,怎么处理各方利益的问题就日益重要了。1997
年亚洲金融危
机之前,大家以为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给世界推出了新的模式,
经济可以发展但政治不必民主。可是,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中国在目前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这是成本小、见效快的最好
办法。民主制度的核心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监督问责,第二是把不同公民的利益偏好汇总起
来。如果媒体言论足够自由,不仅通过追踪报道能发挥监督作用,而且不同的声音都有机会
表达出来,虽然这不是对各利益人偏好的科学汇集,但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
中国香港地区虽然没有现代民主,但却能通过新闻自由实现政府廉洁和相对的社会公正,法
治也相当可靠的原因。

不过,中国香港地区的确特殊,其人口才几百万,社会很小。越小的社会,人民的意见差别
也越小,各类利益偏好就越容易反映到决策者那里,实行正式民主的必要性也就相对越小。
所以,香港有了开放的新闻媒体,决策对民意的反应就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然,最理想
的还是正式、公正的投票机制。更何况,社会越小,其民主投票的运行成本也越低。

第Ⅰ篇“中国奇迹”背后第59
节:民主与经济增长纵横谈(6)

但在中国内地这样庞大的社会里,情况完全不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人们的利益偏
好甚至价值观差别很大。同一地方的不同社会团体,利益差距也很大。因此,在中国仅仅通
过开放的互联网和媒体,显然无法判断那是少数人的意志还是多数人的。最终就需要通过正
式的民主投票来准确收集和表达民意。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地方,不民主的损失会更
大。

那么,中国如何过渡到一人一票的现代民主制度呢?前面讲过,西方的民主发展史上,并不
是一开始就不分男女、不分群体一人一票。而在印度,民主之所以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有利
于私人产权保护的制度和政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在1947
年独立后,一下子
就推出一人一票的现代民主,投票权扩大到全民,没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印度的穷人
居多,很多穷人憎恨富人,由一人一票选举产生的民意代表自然会倾向于杀富济贫,他们制
定出的法律和政策往往不利于保护私人财产,所以印度的私有产权保护水平历来不利于市场
经济的发展。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可能的路径是两方面同时进行。其一是从党内民主开始,党内一人
一票选举,一步步积累经验,再逐渐扩大到全民;其二是继续基层选举,并逐步往上升。

即便从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角度讲,民主也是必要的。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粗放型、低利
润的,靠的是制造业等,这些工业对制度的要求低。今后的发展要靠经济增加值高的服务业,


而服务业对制度的依赖度很高,所以,民主进程将决定中国人今后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0
节:“新国有化”的危险(1)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

“新国有化”的危险

本篇来源:2008

2
月16
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李利明。

中国改革开放30
年经济成就世人公认。但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各种问题开始表现
出来,比如,经济中正出现新的国有化——国进民退,还有宏观调控中,很多政府行为又退
回到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包括对一些竞争性产业的价格上涨进行直接控制。这些政策的后果
是什么?



问:前些年大家还强调“国退民进”、“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但现在中国经济似乎朝相反的方
向走。您如何看待这种状况?

陈志武:以前关于国企是否应该民营化、私有化的讨论,只停留在国企和民企谁的资产回报
率更高、谁的效率更高这些标准上,好像只要国企的效率跟民企一样高就行。但那是一种非
常狭窄的标准。比如,今天许多人抱怨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但普通大众的收入和生活状况
不见得有太多改变,他们没有足够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家喜欢把注意力放在分配制度上,说资本家拿得太多。但是,在今天
的中国,最大的资本家是谁?是国家,具体讲,是国资委和财政部。在中国经济仍然以国有
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增长的结果是,国家越来越富,而老百姓拿的是极少部分,这不仅抑制
内需增长,而且扭曲产业结构。社会中的贫富差距的确在扩大,但国家与民间之间的贫富差
距以远远更夸张的速度在扩大。

如何理解这一点?以美国为例,过去十年里,美国家庭累计储蓄15000
亿美元,这个数字不
小。但是,如果我们看看美国土地、企业资产、房产等,把所有资产的升值加在一起,那么,
过去10
年里,美国家庭累计资产升值总额为35
万亿美元。把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来作比较,
你会发现,资产性财富增长跟劳动收入储蓄的比例差不多是22∶1。由此,我们容易理解,
为什么美国人把劳动收入基本都花掉,存下的钱很少,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资产性财富增长以
后,美国人不需要去储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消费内需这么高,可以为美国、中国、日本、
韩国等的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美国所有的生产性资产是私有、土
地也是私有,这些资产收入和增值都直接属于私人,通过资本化、金融化的发展使美国人可
以把土地、生产性资产随时可以变现,随时能转换成消费或者再投资。私有制,使美国人的
消费增长不仅跟劳动收入直接挂钩,更重要的是,也直接跟资产性收入、跟资产增值挂钩,
在资产性财富和私人消费间的距离几乎是零。私有制是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

相比之下,在土地公有、主要生产性资产也国有的制度安排下,中国的老百姓消费跟土地增


值、跟资产性财富增值、跟资产性收入没有关系。如果中国的GDP
按年均10%的快速增长
的话,土地和资产的价值应该以超过10%的速度在长,可是,这些增值对国内家庭的需求
增长几乎没有影响,因为那些资产和土地都不是私人的,是个人所没法花或再做投资的。初
步算,过去国有土地的总价值约为50
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7

8
月《求是》杂志上谈到,到2006
年底,全国有11?
9
万家国有企业,平均每家资产为2?
4
亿元,所有国企资产加在一起值29
万亿元。也就是说,国有土地加国有企业的总价值为79
万亿元。按13
亿人口算,人均国有资产财富
6
万元。假如这些资产价值每年照GDP
的速度
增长,一年会增7?
8
万亿元,这部分财富增值如果分到个人头上,那么每个中国人的年收入
就多6000
元,小孩、老年人等所有中国公民都算在内了。也就是说,假如每家有夫妻、老
年父母以及独生小孩一个,每户五人,那么,这些财富增值算到家庭的层面,每家每年的收
入就多了
3
万元!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1
节:“新国有化”的危险(2)

资产性收入呢?即使不考虑土地收入,不考虑地方国有企业的收入,仅央企去年的利润就为
9800
亿元,分到13
亿人头上,这又多了753
元。每户五口人家每年又多了3765
元!

但是,我们知道,这每家每年可以有的33765
元的资产增值和收入是可以想像,但因为是国
有而拿不到手,更是无法由私人花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说,“因为这些国有资
产增值、国有土地增值了,所以按照全民所有的概念,我也有一份,所以今天我可以多花些
钱,我今年可以多花些钱了”,没有一个正常的中国人会这么想。因为大家知道,在国有制
之下,这些资产的升值、土地的升值,跟自己可以花的钱没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国有
制、公有制在中国经济中唱主角,经济增长所能带来的内需就远低于本来可以有的水平,未
来的增长还必须依赖出口市场。私有制之下,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可以转变成新的内需增长,
而在国有制之下,这链条就给卡住了。

问: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国有企业应该通过增加分红的方式,把国有企业掌握的资
源减少,多少可以避免“第二次国有化”越来越强化的趋势。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

陈志武: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把更多的钱从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这些企业转移到财政
部,至少可以限制这些企业在许多相关、不相关行业里盲目扩张,去抢占本来属于民间的收
入增长机会。但这样做从根本上不解决问题,把国有企业的收入通过分红转移到财政部,财
政部怎么花?用什么机制去监督它?这种分红并没有把任何一分钱分到中国公民的手里,对
内需没有影响,是换汤不换药。财政部不是没钱花,去年的财政收入就涨了31%,到5?
1
万亿元,他们的钱太多,而老百姓的钱太少。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将公有土地和国有资产全
部私有化,把这些财产权分回给中国公民,让他们不只从劳动收入中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而且能从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中分享到好处,这样才能纠正目前“国家越来越富、民众相对
越穷”,内需增长不足的局面。



问:关于私有化的问题,恐怕不只是认识上有障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要想决策层进
行私有化改革,是否能行得通?


陈志武:为了中国的长久持续发展,这种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现在的压力或说进行
这种私有化的必要性已经很高。

第一,由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问题可能使美国和全球经济出现滞胀或者萧条,这对高度依赖
出口市场的中国经济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国内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必须想法刺激
内需的增长。就像1998
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和住房按揭贷款的推出从根本上刺激中国经济
增长,使中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顺利地走出来,这次,如果能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分到老百姓
个人,必将刺激中国经济的内需,也将进一步带动新的产业高潮。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2
节:“新国有化”的危险(3)

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必须转型,重型制造业太重,服务业太轻。以前苏联为例,在国有
计划经济下,前苏联经济也曾经增长很快,只是它增长的是制造业和军工,而不是服务业。
今天的中国还基本如此,当资产增值和资产收入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国家,由国有企业和政府
机构去花费时,他们当然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相比之下,如果通过
资产私有化把国有财产、土地还回给老百姓,资产增值后老百姓家庭的消费会跟着增加,他
们的消费需求必然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国有经济支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私有
经济支持的是另一种产业结构。谁可以决定钱怎么花,最终会决定该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国有经济分量越重,对法治建设的威胁就越大。换言之,为了法治发展,中国也应该
私有化。如何理解这点呢?根据对几十个国家的情况做的研究,我发现,一个国家国有经济
的比重越高,它的法治水平就越差。为什么会是这样?民营企业界的人对这一点可能有很强
的感受,因为任何行业只要有国有企业介入,那个行业就别想有平等竞争,也别想有法治。
道理很简单,国有企业后面的股东是国家,国家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可以随意修改法
律法规,可以根据其意愿解释法律和各种政策的机构。所以,有这样一个掌握绝对特权的股
东在背后,国有企业只要进入任何行业,那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就没法
平等竞争了,一旦有法律纠纷,法官跟国企是一边的,同属国家机构,你说法官会平等对待
国企和民企吗?更何况国资委还直接跟法院打招呼,要他们注意保护国有资产呢。

比如,几年前,中石油、中石化挤掉民营加油站的事就很典型,这两家国企通过国务院出台
一些法规,要求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不能有超过多少家加油站,最后逼着民营加油站必须以
一个象征性价格卖给中石油、中石化。别的行业也是这样,只要国企一出现,它们就可通过
法律法规把民企挤垮。

最近了解到,在造船行业中,国家发改委规定十万马力以上的轮船发动机,必须经发改委的
审批才可以造。表面看,要发改委批,那申请一下不就行了吗?但实际上,发改委这些年的
做法是,把这种大型发动机的制造和造船机会基本只留给大型国企,不给民企。所以,国有
企业的存在会从根本上破坏各行业的游戏规则,法治就只能是一种愿望,但不能成为现实,
因为法治的第一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民企跟国企不可能平等。

问:那么,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呢?

陈志武:应该把国资委体系掌握的国有资产一部分划拨给社保基金,剩下的跟国土资源部掌
握的一些国有土地一起放到一个或几个大基金里,然后把基金份额分给全国老百姓,每个公


民得到同样多的基金股份,并允许个人自由交易这些基金股份,就像现在的股票基金可以交
易一样。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3
节:“新国有化”的危险(4)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当年不正是这样做的吗?这不是休克疗法吗?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第一,当时的休克疗法更多指的是政治制度改革和法制改革在先、经济改革
在后的改革路径,而不是私有化基金的做法。第二,当时的俄罗斯还没有基金行业,也没有
股票市场的运作经验,更没有配套的证券法律和法院。相比之下,中国的基金行业、股市规
模、证券法律与监管架构都已有多年的发展和经验,不存在操作上的真空,基金交易和证券
监管已有较强的基础,社会大众也有多年的股票和基金交易经验,因此,今天在中国做私有
化基金在操作上不会有问题。



问:当年建立国有经济主要是基于让人民共同富裕,基于福利国家的理想。那么,现在如果
将国有资产都私有化,今后国家如何为社会提供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服务呢?

陈志武:这中间有很多误区,甚至是误导。首先,我要强调,20
世纪50
年代将私有财产和
私有土地进行全面国有化的时候,给老百姓有个这样的许诺:你把你的土地和财产都归公、
给国家,这是你的付出,但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医疗、养老、小孩教育都由国家包了。那
是一种对称的交易。可是,过去30
年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把老百姓的工作、住房、医疗、
教育等责任丢回给了老百姓个人,国家基本不管了;但在另一方面,国家却没有把当年国有
化过来的私人财产和土地还给老百姓。这等于是说,搞了50
年的国有经济,到最后,老百
姓把财产丢掉了,给了国家,但自己的生活却还是要自己负责。

那么,在当前这些国有资产没有私有化,还掌握在国家手里的情况下,中国公民是否就真的
得到很多政府福利呢?我们可看看政府在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
上的开支,据财政部长谢旭人先生的介绍,2007
年在这三项上的总开支约6000
亿元,相当
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
的2?4%
,分到13
亿人身上,人均461
元(相当于一个
普通工人一年收入的3%)。而在没有国有经济的美国,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
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
的11?5%
,分到
3
亿美国人身上,人
均5000
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年收入的六分之一)。

不管按绝对数字算,还是按相对水平,美国政府回馈给老百姓的医疗与社会保障都远高于中
国,尽管美国是十足的私有经济。按照国有化运动的初衷,国有资本应该带来更多的社会福
利,我们本应该看到完全相反的情况。

许多人说,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没法跟美国以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比——这说法
站不住脚。美国去年(2007
年)的财政税收才占GDP
的18%,而中国5?
1
万亿元财政收入
占GDP
的20%。所以,即使不算国企收入和国有资产增值,仅财政税收,中国政府的相对
收入就高于美国,没有理由在民生上的开支低于美国。如果说中国没有美国富所以财政开支
会有不同的考虑,那么,中国不是更应该把财政开支放在民生上吗?不是没有钱,而是有没
有对财政预算过程的实质监督问题,以至于政府钱多后更倾向于在形象工程、政府办公大楼


上浪费,也当然为腐败提供了温床。

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地方各级立法机构,还有媒体和其他监督机制,对财政预算
的监督和问责很少,只有每年10
月的全国“两会”的时候大家象征性地举举手,就把
5
万亿
人民币的财政预算通过了。这些预算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有些地方应该多花,有些方
面要少花?是不是该把更多的钱从行政开支以及其他浪费性开支中转移到老百姓的福利上,
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投入?

由于开放的头些年增长来得太容易,所以,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没有实质
性发展,使得国家财政的花法不明晰,弱势群体的利益在预算过程中无法得到体现。人们好
像认为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抽象诉求。实际上,民主的必要性并不抽象,是涉及纳税人的钱、
人民财产怎么花、怎么分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现在必须进行实质性宪政制度改革,为法治打基础,让政府承担应该担的责任,
而不是让“后发劣势”继续下去。同时,也应该将土地、将国有资产分回到私人手里,让中国
老百姓除了工资收入外,也能享受到土地升值、资产升值的好处,带动内需的增长,使中国
经济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型,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度。只有这样,才能结束目前“国家太富、老
百姓太穷”的局面。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4
节: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1)

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

本篇来源:《长江》杂志,记者李翔。

舆论普遍认为,“国进民退”再次抬头,且来势汹汹。2009

3
月的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
企业中高层认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国企更有利。如何解开缠绕在“国进民退”头顶的疑
团?能否为那些“受伤”的民营企业开副药方?



问:我们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开始谈,比如说为什么要宏观调控?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
说法?

陈志武:这一叫法是上世纪30
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出现之后的产物。实际上,在计划经
济时代,中国应该说是一种超宏观调控的经济,是宏观、微观都管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之后,
我们更多用宏观调控这个名词,强调的是政府退出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管理。

问:市场化改革之后,为什么开始出现宏观调控呢?

陈志武:市场化改革最基础的思路是:经济事务由市场来完成。政府作为规则制定者、规则
执行者,就不该作为经营者,也不该以直接利益相关方的身份进行经济活动。但是,在政府
退出经济事务、退出经济领域、退出市场,把经济决策权下放到企业和民间经营者后,政府
的角色就需要被重新定义——政府成为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在经济出现大问题时,也许民


间和市场力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由政府出面,利用政府权力解决。从理念上说,就
出现了宏观调控这样的名词。这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化革命的一个基本思路。但实际
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宏观调控的层面,而是渗透到更
加微观的市场管理上。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5
节: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2)

问:我们的宏观调控同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主张的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影响经济运行,
有什么区别吗?

陈志武:按照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政府介入经济时,只是通过财政和货币这些核心经济
变量来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从而达到影响宏观经济的效果。但是在中国的具体执行过程中
并非如此,比如说2004
年的“铁本事件”,这已经不是“宏观调控”了,因为政府甚至可以命
令一个民营企业家或者一个企业把建设项目和投资项目停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使用刑事
拘留等手段,这远远超出了凯恩斯或者任何宏观调控理论的逻辑和范畴。

问:同此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情况是,宏观调控下受到损害
的基本都是民营企业,最著名的例子也都是民营企业,比如刚才提到的铁本?

陈志武:从根本上讲,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改革中关于基础制度的制定与设计方面的讨论一
直很少。邓小平说,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白猫黑猫论”实际是说,不争论
到底该如何做,该做什么基本制度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就到哪里,然后再看下一
步怎么走。在这种思维架构下,中国一直没有对基础制度框架进行深入讨论。在我看来,如
果整个经济体系中仍然有很多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存在,那么,在规则制定与宏观调控过程
中,政府难免不把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放在优先地位、放在民营企业之前。只要出现大的经
济振幅,一旦政府决定介入市场,它肯定会偏袒和保护国有企业,而把监督、监管和调控的
对象重点放在民营企业上。这个道理很简单。国有企业就像是国家的儿子,它们是政府的直
接利益相关方。因此,任何时候要进行监管和调控,首先会针对与政府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
民营企业。

在这个意义上,之前的讨论中很多经济学家在解释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时,都把
重点放在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上,好像只要国有企业的赚钱能力超过或者是等于民营企
业,就不应该进行民营化。我最近几年一直在说,实际上这种考量是很狭隘的。中国一直在
呼吁加强法治建设,要发展法治社会。但只要经济领域里仍有很多国有企业,实际上法治精
神就不可能得到倡导。因为只要有国有企业存在,那么不管是法律、法规,还是政府在制定
政策、宏观调控时,都会偏袒国有企业,这样一来,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就不可能平等,不
管是在法院的诉讼过程中,还是在法律的具体条文里,都不会真正平等。这就是为什么经济
学家不能只看国企和民企谁带来的收益大,而是必须考虑到国有经济的存在对整个社会游戏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会带来很多扭曲,带来法律面前的不平等。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6
节: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3)




问:回到宏观调控上,有一种更为工具、更为细节的说法,为什么每次都会殃及民企,原因
是民企在金融方面受限,只要银行开始加紧收贷,就会让一部分公司资金链紧张。

陈志武:这是国企和民企不平等的另一个具体体现。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基本都被控
制在国家手中,它们在放贷时是否会给国企和民企平等的机会,让它们得到同样的发展机会
呢?很明显,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不可能。银行中做放贷的官员更倾向于给国企放贷,尤
其是今年(2008
年)。二是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以后,大家都在想办法给一些大基础设施项目、
给大国企尽可能多的放贷,这是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而放贷给民营企业则会让这些官员承
担风险,甚至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

问: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金融领域。这种方法是不是会帮助它们在宏观调控
或者经济不景气时更好地应对和生存?

陈志武:应该会这样。不过这么多年里个人和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机会一直很少。尽管
私人应该更多进入金融业,但是,在中国,未来短时期内,国家对金融的垄断以及大型国企
的强势地位,这些局面不太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至少要允许跟民营企业相对应的中小金
融机构同时存在并快速发展,最好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大的国有金融机构主要为大型国企服
务,同时有很多中小民营金融机构,乐于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但是这些年,政府一直不允许个人和民营企业以真正大股东的身份进入金融业,所以就形成
了我们谈了很多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近金融业终于放开了一点,小额贷款公司开
始出现,但是程度非常有限,原因有很多,尤其是理念上和意识形态上一些以往的误区没有
消失。比如一个关键的误区是,个人和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后,既然他们都是为了赚钱去经
营金融企业,那他们是不是会去放高利贷?但实际上根据我的研究,真正解决高利贷问题的
办法正是开放金融,像保护股权投资者一样地保护放贷人的权益,这样,更多人和企业才会
去供给资金,使贷款利息下跌,才可以解决好高利贷问题。

问:如果我们承认国企强势地位的存在和总会有宏观调控这样的事实,那么民营企业应该怎
么做?我们已经了解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它们尝试进入金融业;二是尽量避免进入需要大
量资金投入的行业。您的观点呢?

陈志武:要做的包括几方面,一是从根本层面看,学界和决策层必须对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
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更深的认识,尽量避免利用宏观调控或别的名义打击民营经济。要更深地
意识到“国进民退”的趋势一旦被强化,会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尽管短期内完全改变国
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差距很不现实,但是大家认识到这些,这很重要,也该朝“国退民进

迈进了。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7
节: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4)

第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很显然,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它们无法与大型国有企业竞争,因为
国有企业可以得到很多资本和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最近一年多的变化就再次证明了这一
点。所以,民营企业可以更多地在服务业等行业,以及涉及研发的行业寻找自己的空间和优
势。当然,我知道研发也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但好在现在有很多私人股权基金和创业基金
在中国兴旺起来,这从某种意义上正在缓解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融资劣势。民企可以


利用国内和境外的VC
和PE
的支持,在R&
D
(研发)方面做更多的投入。之所以有这样的
建议,是因为我觉得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模仿,它对成熟产品和成熟技术的模仿能力非常强,
但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却处于劣势。民营企业由于体制的灵活性和激励机制比国企好,可以更
多地在研发和创新上占据领先地位。我觉得民营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可以向那些最能够得到
PE
和VC
支持的行业去发展,利用这种方式来规避相对于国企的融资劣势。

问:但是民营企业之所以纷纷进入资本密集的行业,正是因为它们认为如果不这样做,规模
上永远长不大,永远改变不了国企和民企的强弱格局。

陈志武:这个说法是误区。其实在服务业等行业,很多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做到很大。在酒店
行业、餐饮行业、旅游业和零售行业都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这些行业不是制造业也
不是重化工业。



问:金融危机的出现似乎让一部分人认为国有化反而具有一定优势,你怎么看这种趋势?

陈志武:很遗憾,这次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得出了一些在我看来是很荒唐的结论,以为由国家
和政府来主导经济,通过宏观调控甚至于微观调控,就可以更好地抑制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
的风险。这种结论跟整个人类经济史是非常相悖的。在上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全世界范
围内都在进行私有化改革,这种潮流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现象。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认为,
由政府来经营经济可以更加繁荣,这种看法很显然跟过去一百多年的人类经济史相悖。很多
人没有意识到,美国政府介入一些公司和银行是其短暂的解决危机的手段,政府并不是从此
以后就作为利益主体直接去经营这些公司和银行。

问:可能更为滑稽的是,从金融危机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目前的制度相对于西方政治经济
制度而言更为优越。

陈志武: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还是有太多暴发户心态,许多人并没完全理解过去30
年的
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如此之大,以至于这种不理解也没有妨
碍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长远来
看这些结论肯定会误导人。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8
节:宏观调控与国进民退(5)

我们必须意识到不管是美国经济还是西欧经济都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美国经历了很
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但是每次它的经济都能出现根本性的复苏,这证明至少到目前为
止美国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好,它每次都能从危机中以更强的姿态走出来。我并不觉得
这次金融危机跟历史上的其他经济危机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很可惜,一些人包括一些政府官
员,过度自信,低估了美国的自我修复能力。我希望这种过度低估美国自我修复能力的态度,
不至于对中国的很多政策产生影响。否则,这反而会让中国错失一些未来的增长机会。

问:在2004
年和2005
年以后,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在海外公开
上市,它们在业绩上的表现越来越好。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一点呢?


陈志武: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但是要看到背后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原因。2001
年年底中国
加入WTO
之后,中国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肯定能享受不少WTO
红利,主要表现在一些出口
导向型制造业企业拥有了更好的贸易机会,包括机械制造业。WTO
红利包含的这些机会主
要由国有企业和一部分大型民企直接享受,其他行业的企业也通过外溢效应间接分享。出口
企业向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了很多的重型机械、设备等,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的机会。但是很遗憾,国资委把这些都归功于自己。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你刚才提到的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以及一些大型国企的股份
制改造。这些国企利用香港联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等美国资本市场提供的上市机会,到
海外上市,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本身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透明度、管理行为以及业绩
上的影响。

很多人以为这些大型国企的改善是因为有了国资委更好的监管,有了宏观调控的政策。这种
看法很肤浅,他们没有看到资本市场提供的无形监管、监督和约束,以及这些看不见的手给
国有企业带来的改善。

问:资本和金融的进一步全球化,是不是可以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解决很多融资上的问题?

陈志武:的确是这样,这些年幸亏有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在过去给中国的民营经济提供
了非常大的推动力量。我们可以看看中关村,看看今天中国的太阳能制造业。对于太阳能制
造业而言,从VC
、PE
到最后上市,如果没有美国资本市场多层次的支持,中国不可能在
这么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太阳能制造业唱主角的国家。换句话说,正因为海外资本市场、
私人股权基金、创投基金和证券市场的支持,才使得中国民营经济不至于在国有企业垄断的
社会里被全盘挤掉。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69
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1)

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

本篇来源:2008

9
月10
日《南风窗》,记者赵灵敏。

中国的国有资产改革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基本同步。从最初的承包
制、砸“三铁”,到后来的买断工龄、“从头再来”,再到国退民进、管理层收购(MBO)


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国有资产改革的必要性在哪里?如何避免
改革过程中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



问:中国的国有资产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您对这个领域的改革有何评价?其中的经验和教
训是什么?

陈志武:过去30
年的资产财富国有,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特别是跟印度相比,中国在社会
财富主要集中在国家手里的情况下,能快速调动大量资源,集中发展工业产能、建设基础设


施等。但印度则处于两边都不靠的局面,他们既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把分散私有的资源调动、
汇集起来,又没有资源的国有,所以,当印度想要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产能建设时,
他们调动资源的能力没法跟中国比。因此,国有制对于后发展的中国实现快速赶超曾起到积
极的作用。

但是,到今天,国有制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是不加快不行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我们不
能总是投资建厂、修路、盖大楼,而忽视消费,现在已经是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现在阻碍经
济增长的瓶颈是消费增长不足,而不是工业投资不足。过去我们总把生产建设跟经济发展等
同起来,现在要改了,消费也是发展经济,甚至是更重要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行为。对于以前
总处于温饱边缘的农业社会,生产能力低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口,那种“发展经济等于扩
大生产建设”的观念是可以理解。但是,到今天,多谢工业革命,生产能力已不是问题,关
键是到哪里找到更多的消费需求以满足产能的扩张。

所以,过去是从效率的角度谈为什么要把国企民营化,但是,到今天,我们必须从财富的国
有还是民有,谁更能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谁更能促进经济模式转型的角度来考虑下一步
改革方向的问题。

在生产性资产是民有的社会里,老百姓可以从两种渠道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一是通过劳动
工资的上涨,另一个是通过财产升值。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美国在1998
年~1999
年间GDP

速只有4%左右,但整个经济和社会是一片繁荣。可是,在中国只有在GDP
增速超过9%

社会才能体验到繁荣,是因为中国以国有资产为主,这样,老百姓差不多只能通过工资的上
涨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而资产升值则主要由国家独享了。资产的国有使老百姓难以感受到
资产升值的好处。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0
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2)

因此,国有制经济往往是消费需求不足,只能靠投资刺激增长。实际上,国有经济也更偏好
靠投资促增长,过去的苏联和计划经济的中国都如此。而私有经济体只要有较低的经济增长,
就能带动很多的内需增长。

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这种政策意愿很好。只不过,在国有制之下,
老百姓没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产权基础。因此,民营化改革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的根本
性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问:那么必要性表现在哪里?

陈志武:表现在中国不能再靠投资、靠出口市场、靠扩大工业产能为进一步的增长提供动力。
为了经济转型,最核心的改革之一是把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落实,把全民所有制中的“所有者

请出来,让产权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也就是说,把国有产权通过“国民权益基金

股份的形式分给13
亿公民,这样,让13
亿公民都能通过基金股份参与国有企业的分红,并
直接享受到国有资产的升值。只有在民营化改革之后,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增长才会更旺盛,
国内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才有了具体的财产基础。

问:近些年国退民进式的改革,并没有造就多少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反而是国有垄断企业的


实力不断增强壮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陈志武:原因当然很多。第一,2001
年底加入WTO
给中国经济带来一轮高增长,不管是国
企、民企、外企,都能分享到部分WTO
红利,因此,这些年国企的利润也在上升。可是,
许多人没有看到这些年国企利润背后的这类原因,而是下结论说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对效率没
影响,于是,“国退民进”停止,进而改成“第二次国有化”。第二,在行业准入、融资机会、
融资成本以及监管审批框架上,多方面对民企歧视、对国企优惠。比如,像近期的宏观调控
政策以控制贷款总额为具体目标,其结果是保护了国企,逼着许多民企因无法得到资金而关
闭。另外,在行政、法律和司法过程中,由于国企的股东是国家,它们总能得到特殊的保护,
这直接构成对民企的歧视,牺牲民企的权利。在这些环境下,民企当然无法与国企公平竞争。

问:谈到把国有资产分给全民,很多人会想到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私有化,以及其所造成的
寡头、失业增加等现象。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私有化就是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的代名词。
您对此有何评价?

陈志武:我走过这么多个国家,看到的情况正好相反,反倒是公有制不受制约的权力带来的
社会不公最突出。俄罗斯的结局恰恰是私有化不彻底,权力不受制约所致。1992
年~1994
年间,俄罗斯最初的私有化是政府给每个公民分发面额一万卢布的私有化券,凭证可购买企
业股票或入股投资基金,也可有偿转让或出卖,数以千百万计的俄罗斯人成为了股民。这之
后,因为通货膨胀,一些民众为了生计出卖了私有化券,暴富者和经理们乘机廉价收买,私
有化证券在他们手中集中。但这部分的比例不是很大,而且也因为当时的俄罗斯人对有价证
券还没经验,以为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不值钱。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1
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3)

俄罗斯的私有化之所以广受诟病,问题主要出在1992
年~1994
年私有化过程中,许多重点
国企40%左右的股权继续由政府拥有,于是,之后,这些企业在本质上继续是国有控股企
业,亏损仍然严重。到1996
年时,这些企业财务危机又出现。

当时,俄罗斯面临总统选举,叶利钦要连任,而此时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政
府的财政收入很少。政府想的解困办法就是“以债换股”,也就是,让一些个人给国有企业贷
款,同时由国有股份作为担保:如果企业在几年内不能还贷,放贷的个人就自然接手国有股
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在实际操作上,虽然也有招投标,但内部交易严重。少数人放贷给
企业后,再和企业管理者合谋造成企业的经营不善,无力还贷,从效果上迫使大量国有企业
以极低的价格落到了私人手中,由此产生了一些财富寡头。这种做法有点像国内前几年搞的
国企MBO


所以,俄罗斯出现的财富寡头不是私有化券所致,而是后来的“以债换股”,当初私有化不彻
底所致。

而捷克的情况就不同。捷克也是发行私有化券,将所有国有资产平分给国民,公民可以直接
购买公有企业股份,也可以向投资基金投入私有化券,成为基金股东。基金用私有化券购买
企业股份,获取投资回报,然后再向投入私有化券的公民分红。投资基金成为了企业的大股
东,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企业股权过于分散的局面。捷克的私有化很彻底,没有留下国有股


份,也就没有留下任何诸如“以债换股”的后遗症。在捷克,私有化后,并没造就俄罗斯那样
的寡头。私有化转轨完成以后,捷克成为继波兰之后第二个经济复苏的东欧国家。

以上可以看出,人们对私有化的恐慌和对公有制的迷恋,是没有多少事实支持的。我们知道,
发达的富裕国家没有一个是靠国有制富起来的,今天世界上发达的国家都是以私有制为基
础。俄罗斯的问题也不是因私有化券所致。中国目前的公有制实际上是官权所有,公有制成
为少数人控制社会资源、进行权钱交易、明目张胆瓜分国有资产的借口。在这种体制下,人
民名义是所有者,实际上根本无法行使所有者的权利,既没有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和分
配的发言权和监督权,也无法从国有资产的增值中获利。到今天,还是连一份国有资产清单
都没有,更不用说有经独立审计公司审计过的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给老百姓看。

所以,我要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有化,而是要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中的“全民”作为
财产所有者的身份落实。以前,“全民所有制”中的所有者缺位,或说是虚的。现在,我们应
该将国有资产股份注入一个个“国民权益基金”,或者说就把国资委改名换姓成“国民权益基
金”,然后,把这些基金股份均分到13
亿公民手中,让他们明确成为这些国有资产的所有者,
并允许他们自由交易这些“国民权益基金”股份。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2
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4)

这实际上是实现真正的“全民所有制”,让每个人都成为有产者。这是民营化。

中国今天要搞民营化,相对要比当初俄罗斯、捷克的条件成熟很多。俄罗斯、捷克的老百姓
当时对股票、债券、基金股份的价值完全没有认识,也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经验。我1986

在国防科技大学工作,当时学校强制教师每月买国库券,工资的一部分直接以国库券的形式
发放。我当时对有价证券毫无认识,认为它没有价值,等同废纸,所以随手就给了别人。我
当时对国库券的认识和态度大概和俄罗斯、捷克的人们对私有化券的认识和态度差不多。但
现在,中国的情况不同了,中国老百姓全民炒股,基金账户有一亿多,大家对股票、基金等
有价证券的认识已经比较充分,市场监管的问题虽然很多,但监管架构已经具备,也有近18
年的经验。要搞民营化,中国人比当初的俄罗斯人、东欧人有经验得多,至少不会出现拿民
营化基金股份换酒喝的情况。

问:目前中国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民营化,其中的腐败和权钱交易是肯定的,这个问题怎么解
决?政治改革和私有化是否存在先后的问题?

陈志武:在一个缺乏对权力进行民主监督的社会里,才更需要民营化,让缺乏制约的权力没
有腐败的资产基础。因为民营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可以在政治上起到制约权力的效
果。国有制让人民从属于权力,这一点在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
及其敌人》等书中均有详尽论述。而民有制则有利于权力制约体系的建立,因为大部分人有
了财产特别是资产性财富后,会增加中产阶级的规模,人们实现自己财产价值的愿望会更强
烈,权利意识会增强,会更理直气壮地对权力进行监督和质疑。因此,在目前政治体制改革
难有根本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民营化改革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中国的民主。

问:罗马俱乐部在几年前曾经出过一本书《私有化的局限》,认为私有化是件好事,但有局
限,推行私有化要趋利避害。在您看来,私有化的边界和局限是什么?是不是私有化的程度


越高就越好?

陈志武:对一个国家,私有和公有的边界到底应该在哪里,取决于以下因素。

首先是这个国家的制度架构,是否有宪政民主?司法是否独立?这些方面的实现程度越高,
对公有制的支持程度就越高,因国有制带来的委托代理成本会越低,公有制的边界就越宽些。
只有当公民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处置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力时,委托代理成本才可能降
低。这就对政治的民主化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苏联和东欧的历史已经证明,在没有宪政
民主和司法独立的情况下,所谓的公有制到底会是什么东西。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3
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5)

其次是人口的多少。新加坡、瑞典、丹麦这样的小国可以搞公有制,因为这些社会的人口才
几百万,同质化程度很高,使管理者和人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低,减少委托代理
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而像中国这样有13
亿人口的大国,国企资产管理的复杂程度超过人们
的想像,委托代理成本远胜过公有制能带来的任何好处。当然,一个办法是建立庞大的官僚
体系来管理13
亿人的公有资产,但官僚体制人数多,在信息和资源上占有优势后,不仅道
德风险会出奇的高,而且让老百姓在博弈中处于劣势。所以,中国如果在社区、镇、县这个
层面搞公有制,也许有些可行性,但在全国范围内,要实现成功的公有制几乎不可能。

再次是跟一国的发达程度、发展阶段有关。前面讲到过,在中国需要高速工业化,需要建立
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时期,经济靠投资驱动,那时,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高些,这有利于资
源的集中投资,有利于快速工业化。但是,一旦工业化发展成熟,甚至出现产能过剩,国有
资产比重太高,反而会切断经济增长对社会能产生的财富效应,阻碍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
不利于经济模式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的转型。因此,工业化了的社会里,国有经济的比重
必须降低,其边界应该变窄,否则,会阻碍进一步的发展。

问:金融、石油、国防等行业的民营化还会牵涉国家安全和产油国战略的问题,但不进行民
营化又难以提高效率,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陈志武:金融、石油、国防等行业掌握在私人手里会危及国家安全,我看不出来。从中国目
前的情况看,这些行业由国有企业垄断反而更不安全。拿石油业的情况来看,因为垄断的日
子太好过,相关企业根本没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也没有动力寻找替代能源,从长远讲,这
使未来的国计民生更不安全了。在人类历史上,懒惰、不思进取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任何的
有形损失,只不过人们看不到而已。

在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都是民有、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所有者都是私人,
他们有威胁国家安全吗?反倒是他们这些企业的不断创新,使中国工程机械业的国际竞争力
越来越势不可挡。

在美国,国防这样和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完全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美国的国防采
购,从战斗机到爱国者导弹,都是由政府向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私人企业采购的,甚至
在伊拉克打仗时,都有私人保安公司承包许多本来由军队做的战务。没听说过这些企业有威
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私人企业在利益驱动下,效率更高,更好管理,这一点哪个行业都


是如此。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4
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6)



项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大家都担心经济出问题。但事实上,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虽然达不到两
位数,但预计仍在8%以上,这仍然是很高的增长,但为什么大家这么紧张呢?这是因为老
百姓感受到的GDP
增长和实际的问:最近,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变化。在此背
景之下,推进民营化改革有何意义和迫切性?

陈志武:近期,中国经济出现了产能过剩、出口偏紧等不利情况,多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GDP
增长是两回事,后者到了老百姓那里是要打折的,老百姓没办法同等程度上享受经济发展的
成果。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性增长,过分依赖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大部分社会财富掌握在国家手里,民众没有多少资产性收入,主要或说完全靠工资生活。在
国有制之下,民间不拥有太多资产,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缺乏,其消费需求当然被压制,经
济再增长也产生不出太多的财富效应,这是一种畸形的资源配置结构。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产已经不是问题,但造出来的东西由谁来买,这才是增长的瓶颈所
在。以前中国造的东西卖给别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但近期由于次贷危机等原因导致
外部订单减少,内需不足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且即便没有次贷危机,由于世界大多数
人已经用上了中国商品,以后要大幅扩展会很难。所以,中国经济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已
经迫在眉睫,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改变目前的所有制结构,把国有经济中属于每个人
的那部分产权分给个人,让大家同等程度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问:今年(2008
年)以来,您多次提到了民营化的重要性。那么在操作层面,在如何将国
有资产民营化的具体做法上,您有何设想?

陈志武:我设想的是人均一份的改革模式,公平、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权钱交易。具
体做法是:由150
家左右的央企组成国家层面的国民权益基金,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也各自成立基于当地国企产权的国民权益基金,包括各辖区的国有资产。这样全国就有32
个国民权益基金同时存在。然后,给全体国民每人同等份额的国民权益券,由国民自愿决定
愿花多少价钱,去购买哪个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份。当然,可能或有很多人选择买全国、广东、
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公民权益基金股份,那么这些地方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价就会上涨。这样就
会形成竞争的局面,价格低的国民权益基金就会想方设法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益。

2006年底,国有企业净资产总值约13万亿元,人均大概一万元,如果按目前GDP
的增速10%
计,每人每年就有财产性收益1000
元,一个三口之家就会增加3000
元左右的现金流,这对
拉动内需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问: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您设想的反应如何?您认为自己的设想有无可能变成现实?


陈志武:反应很好。关键是,人们终于看到,老百姓过去基本只有工资这条单一渠道分享经
济发展的好处,现在是通过民营化改革、放开资产升值这条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渠道的时候
了,这是从根本上解放民间消费的改革;另外,许多朋友也认识到,国有制经济必然靠投资、
靠出口驱动增长,而如果要依赖国内居民消费驱动增长,就必须先把资产产权民营化,因为
资产的国有从根本上抑制居民消费。看到体制的这些影响后,民营化改革只是时机的选择了。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5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1)

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

本篇来源:2008
年12
月14
日搜狐博客访谈,记者叶筱静。

根据官方数据的计算,现在国有土地总价值差不多是50
万亿元人民币,央企加上地方国有
企业大概有11
万多家,资产价值约29
万亿。这些价值79
万亿的国有资产财富,能不能落
实到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上?

问:在当前“国富民穷”的情况下,您提出了对国有资产进行民营化改革的建议,请您谈一下
具体的思考和想法是什么样的。

陈志武:主要的原因是过去30
年,特别是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是靠投资
带动,靠出口市场,而不是靠国内的消费需求增长。当然,我知道过去十几年不管是学界还
是政府决策层,都有非常强的意愿去改变这种模式,减少中国经济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度,减
少对投资的依赖度。但实际效果有限,反而是对投资、对出口的依赖度增加了。

任何一个经济都不可能永久地靠投资、靠建更多的基础设施、靠建更多的制造工厂,来最终
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当基础建设投资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老百姓的收入没办法上涨的
话,最后,这么多的生产能力,这么多的运输网络,往哪里运东西?给谁运东西?生产这么多
东西,特别在出口市场需求严重下滑的时候,如果国内的老百姓消费没办法跟上来的话,最
后生产那么多东西会出现严重浪费,这实际上给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问:从这些问题看,您觉得国有资产民营化是一种解决的方案吗
?

陈志武:过去50
年土地等很多生产资料都被国家垄断了。在国有制之下,“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过去30
年总体较成功,事实上也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但是,今天
我们回过头来看,也知道原来通过国有制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代价很大,其中一个非
常重要的代价就是老百姓收入增长慢,老百姓消费需求没办法跟上来。

说到底道理很简单,本来在一个私有制国家,像美国、日本或者是巴西,对于一般的老百姓
来说,他们的主要收入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劳动收入跟着GDP
的上升而上升;第二个
渠道,就是通过财产性的收入和资产的升值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他们有两个途径
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6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2)


但是,在中国,在国有制之下,第二个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渠道基本上都被卡住了、
堵死了。因为这些生产资料,土地以及国有企业的产权都是属于国家的,而不是直接在老百
姓的名字之下拥有。财富属于国家,其增值被掌握在了国家手里,没有返回到民间,没有对
民间的消费发挥作用。

根据一些官方数据作出的计算,现在国有土地总价值差不多是50
万亿元人民币,而央企加
上地方国有企业大概有11
万多家,这11
万多家国有企业总的资产价值差不多是29
万亿。
也就是说把土地价值50
万亿再加上剩下的国有企业资产29
万亿的话,总共有79
万亿的国
有资产财富。分到13
亿人身上的话,差不多每个人有
6
万的国有资产财富。原来我们的理
念是全民所有制,其实79
万亿是全中国人民所拥有的,但现在的全民所有制所有者其实是
虚的,不实的,所以这
6
万块钱并没有给任何老百姓家庭和个人带来任何消费需求,没有对
人们的“财富感”产生任何作用。

问:这个现象是不是就是您所说的“国富民穷”的现象
?

陈志武:国有制是造成“国富民穷”局面的很重要的制度基础,产生这种局面的另一个原因是
不受制约的财政税收。如果政府想增强民间消费的话,现在应该做的是把国有资产通过“国
民权益基金”的方式具体分到13
亿中国公民的手里。这样把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从“虚”落实
到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上,通过这种民营化的改革让老百姓以后不仅只有劳动收入,而且还可
以有一些财产性收入。这些财产性收入主要是通过未来的国民权益基金股份的升值还有国有
企业赚到的利润,通过国民权益基金分红给更多普通的人,使普通家庭也有劳动工资之外的
财产性收入。这样,民间消费增长的潜力会更大。

问:这个建议您觉得有可能成为现实吗
?

陈志武:最终还是可能成为现实的。当然从很多方面来考虑的话,2008
年也许时机不成熟

但是也许2009
年当我们看到其他宏观调控或者是经济刺激方案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不太好的
时候,我希望更多人会看到中国民间消费之所以很难增长,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制度层
面的安排。因为这种制度安排,通过国有制,通过不受制约的征税权扩张,最终造成国富民
穷的局面。只要国富民穷的局面持续下去,即使政府想要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多
依赖出口转移到依赖更多的国内民间消费,这种愿望最终还是很难实现。

问:陈教授,我觉得对您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充满了希望。您一直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您对
中国目前整个政治体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在现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您认为这个制度如果
推行下去的话,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可能有一个好的政策。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尤其涉
及13
亿人当中的每一个人,这里面执行的难度大吗
?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7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3)

陈志武:事在人为,所有的制度都是人为的。既然是一天可以建立起来,那么另一天发现有
一些方面应该作调整,未尝不可。因为我说的民营化改革实际上并没有要放弃原来的全民所
有制这个概念,没有放弃这个全民所有制最初的思想。

问:就是说把它具体化了。


陈志武:把全民所有制里面的所有者从虚的、不存在的变到实际存在的,落实到13
亿中国
公民每个人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一个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只不过把
这些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产权所有者给具体明晰化,具体落实。按照我的另一个说法,是把
这些所有者真正给请出来,知道谁是所有者。

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觉得主要的阻力会来自哪方面
?

陈志武:会是一些行政部门,像国资委、财政部等。还有可能是有些公司的管理层。不过也
很难说,因为从公司管理层的角度来讲,他们也许更愿意受到未来国民权益基金管理层的约
束和监督,而不一定像现在这样受到国资委还有其他部门的约束。

问:世界上有过类似的成功经验吗
?

陈志武:一个例子就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资源权益基金,全名叫阿拉斯加永久基金
(TheAlaskaPermanentFund),主要是来自阿拉斯加的石油收入,因为阿拉斯加有很多石油
和天然气储存。在1977
年,阿拉斯加州议会设立了一个公民权益基金,以石油开采权产生
的收入来作为基础。该基金总值现为四百多亿美元,整个阿拉斯加州有五十几万人口,今年
每位公民大概可以得到三千多美元的分红。

问:由政府直接分红给公民,是这样吗
?

陈志武:不是由政府分红,而是由公民权益基金每年的收益来分红。我觉得这个模式可以在
中国实现。

问:是不是说目前国资委会变成基金的管理机构
?

陈志武:或者把国资委改成国民权益基金,最理想的情况是国民权益基金的董事会和管理层
可以由13
亿老百姓,也就是基金持有人或者股东决定,可以通过投票权选择换掉或者是聘
任新的董事会成员等。

问:相互之间可以交易吗?

我”拥有的基金权益。

陈志武:最理想的情况是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份可以在不同人之间做交易。

问:按照陈教授的描述,目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可能会带来一个改革的机会,曾经支持中国
经济高速发展的对外出口现在基本上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个是不是
您说过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有可能会是一个正面的机遇
?

陈志武:对,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如果没有这种危机带来的压力,
对于国有资产进行民营化的改革从现实意义上说可能会没有动力。只要经济增长速度像去
年、前年那么快,大家都有欣欣向荣,日子过得很好的感觉,不会想到改变现状的,改变现
有制度架构的压力不会存在,人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这次危机也许对于政府进行一些长
远有利于中国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制度变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动力。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8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4)

问:陈教授,您希望通过不断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对象去沟通您的思考建议,能够影响到决
策层,最终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富民穷这种局面,使之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这样

?

陈志武:我强调一点,对于我们这样做学问的人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根据我们的研究,根
据学术知识和认识,把道理讲出来,给一些建议,让人们更加明白不同的决策带来的结果会
怎样。

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或者说在社会分工中所应该起到的作用就是把话说出来。如果这样做,结
果会是什么样,如果那样做,结果会是什么样,把那些道理讲出来。至于那些具体的决策人
和政治家到底是选择方案
A
还是方案B,抑或是方案C,那不是我们的事,那是他们的事。

我们要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让更多人能够理解,除了目前我们看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之
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别的选择可能比这个更好。

拿什么保护农民权益

本文部分内容发表于2008

2

4
日《南方周末》,记者笑蜀。

“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2008

1
月,陈志武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
建嵘对中国现行土地制度问题进行探讨,事关土地浪费、腐败、污染的根源,农民的利益为
何屡屡受到侵犯,土地管理的当务之急与治本之策等。



问:欢迎你来到京郊东书房。我们上一次见面是在2005
年哈佛大学一个有关中国社会转型
的会议上,当时我们讨论了中国农村土地问题。我们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中国农村土地制
度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中国的
社会稳定和发展。

陈志武:我记得你是从法律规定方面来解释目前中国农地存在的制度性缺失的。我更多的研
究还是关于资本、金融市场、工业化等经济方面和市场发展方面的问题,所以我更多从资本
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问:是的,这与我所学专业和曾做过律师这一职业背景有关。在我看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并不明确,我国宪法、民法通则、
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法都有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定。这些法律,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
权规定为三级制的“农民集体所有”。这就是“村农民集体所有”、“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和
“村内两个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定
主体是三个级类的“农民集体”。但现行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
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没有明确产权代表和执行主体的界限和地位;没有解决“农民集体



与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事实上,“农民集体”不是法律上的“组织”,而是全体农民的集合,
是一个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不能具体行使对土地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集合群体。它是
传统公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上的表述,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79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5)

陈志武: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是历史的产物。20
世纪50
年代,通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组织
的建立,把土地从私人所有变成了所谓的集体所有,实际上农民个人也因此失去了土地。从
本质上讲,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在人民公社时期就是劳役农民的一种制度,让农民失去维护自
己权利的财产基础。当农民连土地权都没有的时候,就什么都得由官权力摆布,叫你革命,
你就得参加革命。相比之下,在过去土地私有的朝代里,农民至少可以选择不参加革命、不
参加造反,因为至少在有自己的土地时,即使不听别人摆布,你还能有饭吃。土地集体所有
或说公有,强化了官本位,在中国历史上“官本位”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

问:比集体所有还严重的问题是,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非常严格的限制。这些限
制即有对土地所有权的转让、抵押、出租等方面作出的禁止或限制;也有为了节约用地,而
要求的各种用地定额、控制指标和严格的审批手续;还有为了土地使用符合生态平衡、环境
保护、水土保护等方面的需要而必须执行的国家土地利用统一布局。

陈志武:表面上听起来,似乎通过土地的公有以及由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安排能有利于土
地的有效使用,有利于环境,就好像计划经济总应该比无序的市场更好一样,但实际情况呢?
结果正好相反,土地公有之下,反而为浪费、为环境污染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因为在土地由
官员管制的制度下,只要能贿赂当权者,你就能方便地以很低的价格得到大量土地,而既然
你能以很低的价格得到大量土地,使用起来你自然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去最大效率地使用这
些土地。所以,土地公有为浪费、为腐败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另外,如果到北京或其他城市
的小区去看看,你会发现每家自己的房子很干净、很舒适,而走廊和其他公共空间都既乱又
脏,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属于私人自己的地方,都会有人爱护,而属于公家的则没人在乎、
没人管。也就是说,如果土地、环境属于私人的,自然会有明确的主人去保护、去珍惜;如
果是公有,糟蹋起来就无人感到痛了。这就是为什么土地的公有也为污染和糟蹋提供了最大
的空间。



问:直接关系和影响集体土地所有权正常行使的还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处分权和使用
权的转让上所进行的限制。一方面,由于国家严禁土地所有权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
形式转让,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处于一种完全无价格衡量的“虚拟财产”状况。农村集体土
地所有人“农民集体”只能是法律象征意义的所有者,而不能将其所有的土地衡量确定为具体
的财产,更不能进行社会财产交换。另一方面,国家控制了农村集体土地的最终处分权。比
如,就是一个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向另一个经济组织转移时,也必须先将土地所有权转给国
家,而国家再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需要用地的组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法对集
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将被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而且,国家征用土地的补
贴是由国家确定的,不是所有人意志的体现,也不能真实地体现土地价值,是一种强制性的
非市场价格。这种征地办法是具有强制性、垄断性的行政占用方式,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之外,农民既不能决定土地卖与不卖,也不能与买方平等谈判价格,而国家和社会


强势阶层则可以不受约束地侵吞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大量的农民成为无地、无业和社会保
障的三无人员,也引发了许多群体性抗争事件。这正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所说:“地者,政之
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0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6)

陈志武: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土地还是公有,农民的利益会继续受到侵犯。许多人说,土地如
果私有,农村的问题会很多。那是对的,因为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制度安排,但是,土地私有
之后,问题再多,也比现在的局面对农民更有利,至少让掌握了土地财产权的农民更有能力
与权贵争取自己的权益。如果土地私有,地就有主,在转让过程中拥有地权的农民至少还有
点发言权,是交易的主体方,在许多情况下农民的所得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少。农村土地私有
化的制度收益是,农民会更富有了;其制度成本是,那些掌权者少了捞钱、捞权的基础。许
多人说:“把土地私有化之后,有些农民不是一下就把地卖掉换酒喝了,那不是更糟?”不要
以为那些官员会比农民自己更知道怎样安置土地对自己更好,一些在北京的官员以为自己到
农村去过几次就比农民更知道怎样做对农民最好。我一直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官,村里的、
乡里的还是县里的官,不管什么人,没有人比农民自己更知道什么对农民更好。我不怀疑许
多官员的动机,但他们的用意再好,我也不相信他们可以代替农民的判断。我就不相信把农
村土地交给乡领导、村领导以后,这些人作的选择对农民更有利。事实上,这些年那么多农
地被征用,农民不仅没从中分到多少利益,而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一去不复返地派
做他用,这些地方的农民在集体所有制下不是照样变得一无所有吗?土地的公有到底保护了
谁的利益?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任何当事人自己比别人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最好,不管是农
民还是知识分子,个人最知道怎样做对自己更好,人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在乎,最愿意想尽
办法去保护,这是再天然不过的人的本质。任何自认为自己或领导可以代替农民作选择的人,
只是在为自己剥夺农民的选择自由找借口。在我湖南老家所了解的农民,没有一个人会像许
多人说的那样在土地私有以后会轻易地卖掉,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不会像别人担心地
那样拿去换酒喝。其次,土地私有更有利于土质改良和价值实现。如果土地归农民所有了,
农民会更愿意在地上投入更多的钱,保持土质不改变。再次,也就是最重要的是,通过土地
私有以后,让农民有更多机会,更大空间,更多能力把土地非农用的资本价值发挥出来。



问:我非常同意你关于农地归农民所有有利于农民权益的保护和农地品质的改善以及可以更
好地实现农地的价值这些观点。目前中国农地制度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一点学界和政界
都有认识。但对问题性质及解决方案却存在非常大的分歧。目前执政者和专家学者都在为解
决农民失地失业问题寻找各种解决方案,其中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求国家权力机
关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控制征地规模,禁止随意修改规划,滥征耕地。其二是要改进土地征
用的补偿方式,增加给失地农民的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等。有些学者提出切实
保障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就是要把政策规定、合同约定的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
为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财产权。这些方案和措施就缺乏对我国农村土地
制度中存在的官权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的清醒认识。而如果不限制国家和官员在农
村土地上所拥有的无限权力,不能让农民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靠执政者的内省和自
制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限制各级政府特别是具有利益驱动的


基层政府在征用农村土地上的权力,让农民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不改变农村现行的
土地制度,就不可能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在城市化进程中免受侵害。为此,要明确的就是农
民的土地所有权,要从法律上把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然后才考虑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农地征
用问题,探索建立农地直接入市交易等制度。只有农民取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了土地的
真正所有者,才有可能拥有在土地关系变更过程中的谈判权,才能改变目前土地征用过程中
价格偏低的状况,才能保证农民在进入城市非农部门时能够支付转岗培训和社会保障的成
本。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1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7)

陈志武:对,农民应该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把地权还给农民,这是所有解决农村、农地问题
的起点,也是农村其他制度设计与演变的起点。只有把土地还给农民,让官员、开发商向农
民要地,而不是让农民从官员手里要地,农民才是主人,随后的农村制度演变才能以农民作
为主人的地位为起点。目前农地用于非农开发本身不是问题,而哪些农地用于非农、多少农
地用于非农、以什么价格投入非农、农地转让给非农的价格怎样分配等,这些决定权掌握在
谁手里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这些谈判权和决定权理所当然应该在农民手里,农村土地历来
就是农民私人的,世世代代本来如此。

这里我要强调农村土地的价值前景主要来自非农用途,而不是来自农用。在今天和未来,不
管是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对解决“三农”问题来讲,土地的非农使用,是增加土地价值的
最主要途径。现在,许多人在谈到农村土地私有化问题的时候,还是太多的从种粮食的角度
来看土地的价值,比如,最近一些朋友主张要让土地私有并可以流转,但同时又要规定土地
只能在农民之间流转,并要求在农地产权发生转让时,只能卖给真正要种地的人,要求买方
签合约保证所买地只能作为农用。

之所以会这样,我想一来是因为过去教科书和一些观念形态的影响,比如刚刚走出农业社会
的中国社会,可能普遍以为土地的价值还是在农用上。其次,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业发
展的极限,靠农业是不可能从本质上增加农民的收入的,土地的农用价值十分有限。道理很
简单,不管中国有多少人,未来的收入增加多少,到最后我们每个人每天只吃三顿饭,顶多
是四顿,否则,如果是一天吃五六顿饭,身体会越长越胖,你会要减肥,因为从生物学家和
医学家的研究来看,一个正常人每天大概需要3000
卡路里的热量,热量来源可以是粮食,
也可是蔬菜、肉、水果,但不管你有钱还是没钱,总热量不能太高,否则要发胖,这就是人
的生理极限。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生理极限决定了农村发展的极限,这种极限是不会因为
经济发展而改变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基本前提限定了土地的农用价值。

其他国家的经历也证明,只有城市化、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使土地增值。比如,在工业化加
速发展的1870
年至1915
年的35
年间,美国的真实土地价格翻了
3
倍,澳大利亚的地价翻

5
倍,不只是城市附近的地价在涨,非城市郊区的土地也跟着水涨船高。中国今天的城市
化、工业化进程情况跟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有相当多的类似,中国的土地也在快速升
值,只是这些土地权都不属于中国农民的,除了通过土地使用权在地上种粮创收外,中国农
民从土地增值中享受不到好处,是公有制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增值份额,使他们除了血汗钱外,
享受不到任何土地资产升值的好处。这种土地制度从根本上使农民在经济赛跑上越来越落
后。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2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8)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大家既然想要帮农民,让农民生活更快改善,那么在赞成土地私有化的
同时,千万不要又给他们埋下一个陷阱,不要限定私有化后的土地只能投放在粮食和蔬菜生
产上。如果这样,最终又把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压死了。在我看来,农民既然拥有土地所有
权,他们就必须有转让和改变用途的自由,如果加上任何转让和使用上的限制,就等于让农
民重新受制于官权力。



问:但是,农地转让上特别是关于农地用途改变上是否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则是一个争论非
常大的问题。现在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如果不限制农民,就会随意处置自己的土地,或
者卖了或者抵押给银行或他人,最终成为流民,而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陈志武:我知道很多人担忧,如果土地可以做抵押,可以入股,或者是变卖的话,万一这些
农民把钱拿到手以后,或者借到贷款后,就乱买酒喝了,那怎么办?这里,就需要像美国等
国家那样,政府在给城市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同时,也给农民提供一个基本的生存保障。
如果有这样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就可以让今天的中国农民更放心地将土地资本化,或做抵押
贷款,或干脆就把地卖掉进城,做各种创业和投资,去获得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们研究
资本化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原理,那就是任何一个东西,土地也好,矿藏资源也好,生产性
资产也好,如果其产权不可以自由转让,不可以做抵押借贷的话,最终即使土地很值钱,也
只能是财富,却不可能变成资本。换句话说,只有土地财富的产权具体化到个人,而且这个
产权可以自由抵押或流转,这种财富才能变成“活”的,能以钱生钱的资本。现在《物权法》
也好,还是其他有关土地使用的规定里,经常存在“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不能用作抵押

的规定,使土地不能被资本化。这是一些荒唐的安排,因为这逼着人在两条绝路间作选择,
必须选其中一个:要么自己务农,要么把这个使用权百分之百地卖掉。而不能有介于两者之
间的选择。比如说,一个农民可以不务农,也不一定把土地卖掉,但为了进城生活、工作,
如果他可以把土地的使用权拿到银行做抵押借贷,那不是更好吗?因为在这样的安排下,他
不用务农,也不用把土地使用权卖掉,而且能得到进城谋生的资本,让他进城不至于空着手,
进城开个小店或者做其他的事都行。这样一来,他即使进城谋生不成功,也还有土地在自己
手里,因为他毕竟没有完全把地卖掉。

如果土地完全私有,给农民自由处置土地、抵押土地的权利,这是真正给农民改善生活。关
于这点,以前有很多的误解。原来一些历史教科书总说,某些农民在某个世纪把自己的土地
拿去做抵押借贷,结果他们没钱了,就被迫把自己的土地让给地主或者富农,或者让其他人
收购兼并过去了,从此让这些农民变成无地农民了,从此他们就受苦受难了。因此,为了让
今天新一代的中国农民不再重复过去多个世纪农民所吃过的苦,所以就不主张、不允许任何
形式的抵押。——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的制度。土地的兼并收购真的是过去农民贫困、国家
改朝换代的根源吗?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反倒是土地拥有越集中的沿海省份,农民的生活
历来越富有。关于这一点,秦晖以及其他经济史学家做了很多研究。退一步讲,城里人不是
没有土地,但照样生活得比农民好许多吗?给农民私有土地以及土地转让与使用的选择自
由,总比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受到限制要好!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3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9)


问:农民更能判断自己的利益所在,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会随意把土地卖掉成为流民。而且,
我们搞城市化,要让农民进城,却不让农民把原来拥有的土地资产变成资本,使他离开农村
时实际上是空手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你要想让农民进城,就必须把农民的土地归还农民。
他要进城的时候,他可以把地变成资产,不管价格多少,他也不该光身走进城市。他得有资
产。把这个资产卖了,抵押了,进城就有了资本。这个我同意你的观点。但问题是这种选择
在中国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刚才你也讲了,哪怕农民有土地,但它是农用地,在没有价
格的地方,他照样抵押不了钱,你照样没有足够的钱到城市里面去生活。也就是说,农村土
地如何成为金融资产也是一个问题,这在比较发达地区及城市周边地区有可能,像比较偏僻
的地区能否做到这一点就很难说了。

陈志武:这是一个价格问题、资产化问题。我不是说土地私有化了以后所有的农民都立即变
成富翁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土地私有并可以自由转让抵押之后,农民的处境总比现
在好,有土地产权总比没有更富有,有土地使用的选择自由、抵押自由总比没有的好,我更
强调的是由农民自己判断、选择。农民的财富起点低,这是事实,但如果还继续限制他们对
土地使用的选择空间,那么,他们的个人发展机会也被堵死了,农民就永远贫穷了!我知道
并不是所有农民都适合进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孙大午那样去创业,但至少要让那些想
这样做,想离开山村进入城市的人有机会,而现在的土地制度安排却把他们卡死。目前谁都
不可以把土地做抵押,也不可把地卖掉,换成钱进城。七八亿农民不管你能力有多高,都不
能做到这一点,这是目前的现状。土地私有了以后,是不是所有的农民都会选择这样抵押土
地或卖地进城?任何做这方面研究的人都应该做很多调查。我相信,绝大多数农民都会有对
自己最有利的正确判断,一部分人会选择进城,另一些会留在农村。在美国还有其他土地可
以自由流转的国家,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选择卖地进城。我们必须看到,世界上没有哪个
国家是在土地公有制之下富有起来的,也没有哪个国家是在土地使用权受到严格限制下发展
起来的。前面谈到,如果以后只能在土地农用的条件下私有化,这对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是
非常限制性、非常致命性的。



问:你这里讲的不仅仅是土地转让的限制问题了,而且是在用途上也不应受到限制。对这一
点是许多人不能同意的,因为大家认为农地非农化,会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事实上,在
许多实行农地私有化的国家,农地的转让也不是完全自由的。我在法国考察时就看到,法国
农村的土地是归农民所有的,农民是可以卖土地的,但法律有规定私有农地要用于农业,不
准弃耕、劣耕、搞建筑,有效保护了耕地。为此,在法国的政府下有一个公司叫做农地整治
公司,在卖地的时候,你必须到土地分置机构去分置,这个土地分置机关会通知土地整治公
司,土地整治公司认为你这个买卖不合理的话,他会提出来他要买这块地。假如我要卖给某
某城里的人,因为他不是搞农业生产的,所以国家控制的这个公司要把地买走,这个时候又
产生了价格上的问题,比如说我卖给他十万块一亩,现在政府公司提出来假如是八万一亩,
那么我们两个的价格达不成协议,达不成协议之后怎么办?这个公司就要请一个中介公司来
做评估,他们评估的价格与我们两个的还不一样,那么我这个政府的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
要求法院认定,法院假定认定还是八万块一亩,那么你这个农民可以提出来我不卖了,但是
假如要卖必须要卖给政府这个公司。它这种限制制度是不是更加适合于将来中国土地私有化
之后人们担心的问题?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4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10)

陈志武:我非常地不赞成把法国这样的制度移植到中国来,因为这样的安排也是变相剥夺了
拥有土地财产权的农民的利益,为什么非得要平白无故地给政府这个实际上的最后选择权?
如果只有在权力同意的情况之下,我才可以把土地出售给第三方,这是以“合法的”形式窃走
了拥有这个土地财产权的人的部分利益。这里,我想强调三点。第一,我们看到,对城市人,
他们最大的个人财富是他们的人力资本,也就是他们的一双手、大脑和经验技能,而对农民
来说,土地是其最主要的财富。当城市人可以自由换工作时,等于是他们的最主要的个人资
本——人力资本的使用不受到限制,可以自由选择以最赢利的方式调动自己的最重要资本。
如果限制农民最主要的财富——土地的使用范围或转让权,等于是限制了农民用其最主要的
资本创造财富的空间。为什么农民要为“粮食安全”付出代价,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城里人
却不用为了“能源安全”而在就业上受到限制,只能做石油工人呢?为什么“粮食安全”成了压
在农民身上的枷锁,而城里人能在创业、就业天空中自由飞翔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为了
解放农民而应该进一步放开粮食进口呢?

第二,法国也好,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好,都是在发达以后才开始对城市地区的土地使用
进行规划,但在当初的发展过程中并非如此。

第三,法国、美国有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的民主制度架构,其政府运作的农地整治公司的权
力不会无约束地膨胀、滥用。而中国没有那么幸运,如果中国采用了法国那种安排,等于是
在土地私有化以后,又把农民土地的大部分讨价还价权益送回到官僚或当权者的手里,到最
后农民的生活还是受制于官权力,最终并没有把农民真正地解放出来。把农民从官权网中解
放出来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把土地财产权百分之百、没有保留地还给农民。在美国,地方
政府、地方立法机构的确能为了“公众利益”,通过立法把一大片土地买过来,然后搞项目开
发。但有几个前提,首先,政府必须跟每块地的私人一个一个地谈判、谈卖地价钱,谈判的
主体是拥有每块地的主人本人。如果他不同意,政府也没有办法强制他拆迁,必须诉求于法
院,到最后往往以政府付出很高的卖价而结束。其次,它的地方立法机构和地方官员都是选
举产生的,往往每两年被投票一次,如果任何官员或议员乱来,以某种站不住脚的“公众利
益”推出某个征地的法律或政策,当地的居民如果没法接受,那么,下一任选举时他们就会
被选掉,下一轮地方立法机构可能会推出新法律,把上一届损害当地人利益的法规、政策否
定掉。所以,当一个国家有对权力的回馈制约机制时,即使政府可以为了正当的公众利益而
有权对某些土地的使用权做些限制或安排,同时又有合理补偿的保证,并且征地是公平谈判
的结果,那么,给政府以这些征地使用权力,是可以接收的,因为有足够多的机制保证政府
不会滥用权力。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宁可给农民以土地转让与使用的选择自由,而
不应该给官权以制约农民土地权利的权力。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5
节:呼唤13
亿百姓的国民权益基金(11)



问:也就说,你认为西方某些国家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因为他不一定了解现在经济、
政治的一些情况。那么怎么由此打消一些人们的顾虑,特别是对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担心。

陈志武:对粮食安全的担忧是过了头。首先,我们还是没有走出每天“备战备荒”的思维,事


实上,今天各国通过全球贸易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人均耕地面积、农业
不是中国的优势,为什么不能靠粮食进口呢?如果我们因为战争而总担忧对进口粮食的依
赖,那其他国家为什么还敢依赖中国的进口商品过日子呢?其次,我们不能因为对“粮食安
全”的担心而把
8
亿中国农民永远捆在农地上,永远限制他们的收入增长空间,为了战争的
一点点概率,中国要牺牲
8
亿农民的永久利益?更何况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跟土地的关系越
来越弱,跟农用土地的关系则更弱。比如说,像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可耕种的土地都极少。
新加坡的例子更极端,他们很多的土地还是靠填海填出来的。但是,为什么这些国家(地区)
的经济照样是非常好的?我大概算了一下不同国家的情况,人均GDP
跟人均耕地面积基本
是负相关的。尤其以中国的30
个省市为例,人均耕地面积越多的这些省,其人均GDP
普遍
更低,这或许是过去让人均耕地多的省重点发展农业的政策所致,这种政策当然牺牲了那些
耕地面积多的省的利益。在当今世界,收入的高低跟人均耕地面积的关系越来越弱,甚至是
负相关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耕地面积可以人造、人为地增加。想像一下,如果
有必要,一亩地可以盖成31
层楼,将面积增加30
倍,通过温室控制,可以把这31
层楼都
制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气候和环境,这样,就把原来的一亩地就变成了31
亩的耕地面积。
我们再利用温室技术提高粮食生长的频率,一年不只是生产两季粮食,而是生产多季,就可
以使每亩自然地的产出是原来产出的100
倍或更多。所以,单纯为了“粮食安全”,我们也不
必去限制土地的非农使用,不必去压制农民的收入空间。

问:你认为现在技术的力量已经使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这一点在理论上还
是可以讲得过去的,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可行则是需要认真讨论的。或者说,通过建楼和
用温室来满足粮食需求是否经济也是需要考虑的。

陈志武:当然要考虑到具体的成本与收益。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至少在正常年代里,中国
可以靠进口粮食满足国内生产的不足,这样,可以放开农民的手脚,不必强制农民为所谓的
“粮食安全”单方面地买单;如果发生战争,自然可以很快地靠人工制造的温室楼房来补充生
产粮食,那样做虽然成本高,但在战争非常时期,就不管那些了。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每一个人为了生存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已大大减少,人的生存与土
地面积的直接关系已越来越弱。实际上我也看过很多研究,有些学者估算,在人类靠打猎谋
生的原始社会时期,为了养活一个人,平均每人可能需要超过10
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吃动
物,那些动物又要吃别的动物和植物,这样,沿食物链追下去,为养活一个人就需要大量的
土地。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在同一地方能重复种植,一个人活下去所需要的土地一下子
缩小到了一两平方公里。在人类开始养家禽后,人均生存所需的面积更是降到半平方公里不
到。随着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均生存所需要的耕地面积缩小到一两亩地。今天的温室
技术、建楼技术使人均活下去所需要的土地更加出奇得低,所以,每一亩地的农用边际价值
越来越低,低到快可以忽略的程度。在这种生产与技术能力下,没必要死盯着土地的农用价
值不放。如果土地做非农用的价值更高,为什么还要硬把农民的土地只往农用上推呢?

问:我们最后讨论一个操作性的问题,就是怎么私有化的问题。或者说,私有化的起点在什
么地方?这也是目前大家最担心的问题,说土地私有化,怎么私有化,以什么样的标准私有
化,起点在什么地方?可现在农村土地状况十分复杂,分得不好,可能产生更多的社会冲突。

陈志武:以我对农村的了解看,应该以现有土地使用权的分配格局为起点,将这些土地使用
权换成永久所有权,或者以村或村民小组按人头平均分配。有一点我想强调,现在农村还有
一些70
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曾经看过或者参与过以前私有土地制度的运作,趁他们还健


在的时候进行土地私有改革,会让整个过程更平稳些,因为他们关于私有土地制度运作的具
体知识和经验很有价值。

问:如果要进行新土地改革,当然需要国家权力发挥作用。但国家权力如何发挥作用,或者
说权力限度和村民的自主性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最近两年,我几次到江西去考察林地改革,
感到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定,至于这块林地到底怎么分?政府并不拿出太多的意见,但是
必须是你们这个地方的人协商开会,政府是个裁判,只管一点,就是你们同意了没有,签名
了没有?如果都签名同意了,政府就发产权证给你。感到通过这些措施,江西的林地改革进
行得较顺利。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6
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1)

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

本篇来源:2006

1
月24
日《商务周刊》,记者钟加勇。

中国的转轨改革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推进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经过
调整后的GDP
高达19317
亿美元,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中国的
基尼系数达到0?45
,超过国际公认的0?
4
警戒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正一反的局面?中
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是什么?以产权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是否应该停止?

问:您怎么看待中国贫富差距和发展机会不平衡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是由市
场化改革引起的。

陈志武: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同时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恶化,到今天不同地区间以及同一地区内
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面对这一现实,大家都在找原因,找解决办法,所以
很多人说问题就出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化改革本身上,于是他们认为改变这一局面的办
法就是停止或放慢市场化改革。这个问题当然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所以我想找数据、做研
究,看到底什么才是收入差距恶化的主因。有一点是我们立即能看到的,那就是世界上绝大
多数国家多年来一直是市场经济,东欧国家现在也基本是市场经济,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国家
却没有中国这么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美国的收入差距也没这么高,日本、英国、德国都没
这么高。所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不是造成收入差距失控的根本原因,否则世界多数国家都
会因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而动荡不安了。原因肯定在于其他制度架构上。中国在没有可靠的
权力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又偏偏什么都控制在行政权力手中,还通过国有银行等让资源由政府
来配置,问题就出在这里。从根本上说,我认为,国有制、极强的政府管制以及不受制约的
行政权力,是导致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本原因。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7
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2)

首先,我们看到这些年腐败盛行,之所以如此,一是权力不受民主监督制约,二是通过国有
制与行政管制让政府控制的资源权力太多,这两者加在一起形成了最有利于腐败的温床。既
然政府权力不受监督制约,而我们同时又通过国有制让政府直接代替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这
就等于把全国老百姓的资源都交给不会被问责的当权者去支配,你说他们会把这些集中控制
起来的资源和发展机会先分配给谁呢?当然是会给那些有权力、有关系的地区和个人,哪个


地区有更多权力,哪里就得到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所以就有北京、上海这些“第一世界”

贵州、广西、安徽、湖南、江西等这些“第二世界”,而县一级掌握的资源更少,乡镇农民获
得的资源最少,所以只能是“第三世界”和“第四世界”。以2002
年为例,北京的人均固定资
产投资最高,为15905
元,各省会城市人均9223
元,地级市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5137
元,县级最低,人均才590
元。这种投资差别当然给各地居民不同的收入机会,2002
年北
京的人均GDP
是28449
元,到省会城市人均GDP
是22565
元,到地区级市是13660
元,最
后到县一级才5674
元。难道这种收入金字塔结构跟权力金字塔结构的吻合仅仅是巧合吗?
同样的道理,当老百姓的金融储蓄和资源都掌控在国有银行与政府部门手里的时候,谁有权
力,谁有关系,当然谁就能发财,权力关系也决定了谁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由于行政权力
掌握了所有的资源和审批权,这也逼着每个想发财的人只能走官商勾结的道路。

这就是说,当政府掌握所有资源的同时行政权力又不受制约的时候,政府在代替市场分配资
源时,资源的配置就会既不符合效率原则(因为不是按市场规则分配),又不符合公平原则(因
为没有代表民意的问责机制),而只会符合权力原则,这样的经济是权力经济。

一旦认清收入差距恶化的原因之后,我们发现应该做的恰恰不是放慢市场化改革,而是要加
快,同时我们也看到对其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要给各地区、各社会群体平等的收入增长和
发展机会,除了必须建立对权力的监督问责机制外,同时必须要做的是减少权力所能控制的
资源范围,这就是说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保留国有制、保留政府管制等于是保留住腐
败的温床,对转轨国家来说,市场化的一大作用实际上是削弱行政权力的空间,缩小权力对
收入机会的扭曲作用。

问: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都指出,由于中国实行卫生体制的
市场化改革,看病越来越贵,有70%~80%
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障,这导致成千上万的婴
幼儿和农村人口等弱势群体不必要的死亡。这样的评价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卫生、教育等问
题不满情绪的爆发。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8
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3)

陈志武: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政府开支不太注
重老百姓的福利。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基本底线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是让不幸运的穷
人能够体面生活下去的基础。在2001
年,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49%用于社会保障和各种医
疗保障上,约占其GDP
的8%。而在中国2004
年,政府开支的7?4%
用于抚恤、社会救济
和社会保障补助,18?1%
用于医疗卫生、文教和科研事业,这些项目加在一起才占政府总开
支的25?5%
。在政府预算过程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民意约束的情况下,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扶
贫角色,没能从这个角度降低收入差距。

但是,有必要强调一下,我不是说要阻止商业性的民间医疗机构的出现,而是说政府要为低
收入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障,除了政府提供的医院外,还必须鼓励商业性的和非商
业性的民间医院、诊所的出现,增加国有医院之外的医疗服务机构对全社会来说是好事,这
可提升医疗服务的供给量,鼓励竞争,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换言之,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不应该是把所有医疗服务都市场化,而是让医疗服务多元化,
既有国有的,也有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因为医疗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


问:有人说中国经济改革目前进入了负面效应的释放期,有3000
万国企下岗职工,有5000
万失地农民,社会结构已经产生深深的断裂。那么,到底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仅仅是发
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还是路径选择上出了问题?

陈志武:两方面的因素都在起作用。关于路径问题,中国选择的是在不推进政治改革的情况
下先进行经济改革,这等于是在还没有保证民营化程序公正的架构下就逐步开始了对国有资
产的民营化。也就是说,在没有建立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前,就由权力来决定对国有
资产的处置,并由权力决定各行业里谁能进入、谁不能进入等,最后只能是权力大小决定收
入的多寡,权力原则成为收入分配、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社会不满日益恶化。

相比之下,如果像捷克那样先定好规则并设立好公正的规则执行机制,然后把国有资产按人
均一份,那样至少能保证起点公平,不会引发高度的社会不满。我知道许多人会说:东欧私
有化的过程名义上是给了公民人均一份的国有资产券,但结果是很多人拿了资产券去换酒喝
了,他们还是落得一无所有。这种说法太夸张,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拿资产券去换酒了,那
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至少他们还有这样选择的机会。他们落到一无所有的地步是自己决策
的结果,而不是由不受制约的权力所造成的。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第89
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4)

我们也必须看到,除了制度因素外,个人天赋、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也会导致收入的不
等。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人正好掌握了最俏的技能,有的人没有,这当然也会导致收入差异。
所以,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会有收入的不平等,这是自然的。关键是,如果由于制度原因使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拥有极不同的收入机会和发展机会,这种机会的不平等是人为的,是应
该改变的。

问:中国人现在对改革感到空前的困惑,不仅企业家、官员、记者,就连一贯非常自信的经
济学家也感到困惑;但另一方面却是中国的崛起获得了国际上很多的赞誉,难道是国内的人
们自己理解不当吗?

陈志武: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确走到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有各种各
样的反应不奇怪。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在1978
年后实际上在进行三项大转型。第一是从计
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第二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第三是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
会的转型。这三项大转型中的任何一项都会给一个社会带来空前的震荡,更何况这三项大转
型同时在中国发生。人类历史上,在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跨国海洋贸易使西欧
经历了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转型;19
世纪和20
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使美国等西方社会经
历了从农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完全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方方面面的文化;20
世纪末
期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经历的只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
历了开放和工业化的过程,但就此一项转型就给俄罗斯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因此,我们应该
看清楚在身边发生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至少能给我们更好的心理准备。

问:世界银行有研究表明,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后,实际上绩效并没有改进。很
多前东欧国家发现,它们现在对那些已经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的补贴跟私有化以前相比是增加
了而非减少。您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转轨时会存在哪些不足和偏差?


陈志武:如前面所谈到的,任何社会或经济转型都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你今天把国有
企业变成民营企业,在其他相配制度机制(包括文化、法治)还没跟上的情况下,怎么能立即
下结论说私有企业不行?一夜间改变企业所有制、土地所有权性质容易做到,但要彻底改变
培植腐败的温床不是一两天的事。你说的这些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国企改革的艰难和长期性,
但不能否定民营化的方向。简单地讲,世界上有哪个富有的国家是靠国有制富起来的?其实,
这些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研究就能知道结论是什么。

退一步讲,以往关于是否要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讨论太多局限在企业效率上,实际上民营化
的意义远非如此。比如,前面讲到,国有制使权力太多集中在政府手里,会造成发展机会的
不平等。国家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唯一可合法使用暴力执行规则的组织,这两方面已经
给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本身已蕴含巨大的道德风险或腐败空间。如果再让它取代民间,取
代个人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那么让民间就没有呼吸空间了,这种安排所蕴含的道德
风险就更加无穷大了。再比如,我们现在到处听到关于自主科技创新的论述,许多人又在指
望国家,指望国有企业来胜任这项任务。的确,如果科技创新只要有人才和资金就行了的话,
那么国家既可召到人才又可通过国有银行获得大量资金。可是,过去几十年这两项条件都具
备了,为什么没见到太多创新,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在一如既往地呼唤着呢?关键是在国有制
下缺乏创新的激励,而私有产权提供的恰恰是让人挖空心思创新的激励。

人类历史上有过各种转型、变迁,虽然那些转轨变迁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也许跟中国正在
发生的有所不同,但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的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所驱动。
我们不能以表面上的中国“特色”为借口来拒绝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和知识。不管肤色和种
族,人从本质上是一样的。

问:如果从改革和转轨的角度来总结一下,您对中国的改革接下来如何走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志武: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让市场的力量调节各地区间和群体间的收入机会,而不是由
官权力来决定哪里有更多、哪里有更少的发展机会,也不能由官权力所延伸出来的“关系

来决定谁有、谁没有好的发财致富机会。同时,我们看到,即使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政
府总会有很高的权力,包括执法权、监管权和各种审批权。为了约束权力所可能带来的收入
机会的不公,必须建立监督制约行政权力的代议制制度架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所
必须迈出的一步。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0
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1)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

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

本篇来源:2005

8
月《中国企业家》,记者岑科。

2005

7
月26
日,记者接到陈志武教授的电话。他说刚参加完一个主题为“中部崛起”的研
讨会,会议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员济济一堂,对“中部崛起”战略进行了
交流和探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对区域发展战略非常热衷,比我想像中的要热衷得多。”陈志武说,
“大家一窝蜂地谈政府要成立这个,干预那个,兴奋的劲头让我很吃惊。”在陈志武看来,经
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权利平等和交易自由。

当他把自己的疑惑向身边的一位专家表达时,这位专家说,“你们这些搞经济的,如果不搞
出点战略规划,还有什么用?”这时,陈志武才意识到,自己是“异类”。由于长期在国外工
作,陈志武较少参加类似活动。当他看到有这么多的学者和官员对区域发展战略如此热衷时,
很难再保持沉默。



问:您参加的这次会议的情况怎样?

陈志武:这是关于“中部崛起”系列研讨会的一个分会,接下来可能湖北、河南、江西、山西
各省都要开,或者已经开过了。

这次去长沙以后,我感到在北京的经济学和相关的政策圈子里,大家关心的问题和视角跟省
会城市里面的学者和决策层关心的问题和视角,差别是非常大的。在北京,有越来越多的学
者和政策层意识到过分的政府干预,只能是产生更多的扭曲和不平等,使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进一步拉大,导致更多的资源浪费,更不用说导致更多的寻租机会和腐败等一些问题。但是
到省一级或者地区一级的话,人们的观念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跟计划经济时代差不多。多数的
省会城市在思维上还是相信什么东西都要靠政府,靠政府的政策。在北京和上海这种大城市
与各省会之间的观念、视角差别都这么大,这本身也表明过去这些年不同区域的经济机会和
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以至于像长沙、太原、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都没能分到一汤勺。这说明
通过原来的财政部与计委系统、现在的国有银行与发改委系统确实把全国的资源集中起来作
发展了,只不过这些发展集中在北京、上海等这些引人注目的地方,而不是那些数目众多的
省城、区城、县城、乡镇和农村,这就是机会不平等。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1
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2)

在湖南的会议上,有一位官员讲了这样一个观点:“政策是最伟大的”。他举例说:没有政策
怎么会有深圳?没有政策怎么会有上海浦东?没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西部经济崛起怎么会
有希望?所以他主张国家要比照“西部办”、“东北办”的规格,成立“中部崛起”办公室,以落
实优惠政策,把更多的资源向中部省份倾斜,等等。开完会后我想了很多。与会的人士一窝
蜂地希望政府干预这个,干预那个,但是没有人去好好想一想,过去这么多年,在国家强大
的行政干预之下,中部这些省份到底得到了什么好处?今天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如
何造成的?说到底,等到中部这些省份都得到特别照顾的时候,全国各个省市基本上都被照
顾一遍或者同时都被照顾了。大家都要得到特殊待遇的话,就没有人特殊了,道理就是这样
的。

问:为什么会这样?

陈志武:因为如果由中央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调配资源的话,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在全


国的省市之间,经济最好并且最引人注目的省市和经济最差的省市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而那
些中等水平的省份什么也得不到。

道理很简单:掌握资源分配权力的官员要考虑自己的仕途。像北京、上海这些具有符号意义
的城市,既是高级官员居住的地方,又是中外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把它们建设好、经营好,
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形象,所以这些城市不会被忽
略。而把全国资源集中起来由计委调配的这种制度结构,又恰恰使超度集中发展这些标志性
城市变为现实,这的确是以前的朝代所无法做到的。

另一方面,如果掌握分配权的官员把资源投放在偏远地区的话,即使那里的经济被改进了很
多,也不会有多少人能感受到、看到,对掌握资源分配权力的官员来说这没有好处。只有当
偏远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实在太低,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的时候,才会引起资源分配部门的重
视。这就有了前些年的西部开发战略。那些穷省最后会被照顾到。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中等发展水平的地区和省份,因为两边都不靠,往往得不到优惠,反而
要作出牺牲,被忽视。



问:您讲到行政官员在资源分配上会有倾向于少数几个大城市或者标志性工程的偏好,那么
人们会问,他们手里掌握的资源是什么?

陈志武:这正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如果没有目前计划色彩浓厚的国有银行体系的存在,
行政官员们的这种偏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损害,造成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状况扭曲和不平
等也不会这么大。

道理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和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作一个对比。当时清朝政府没有国有银行体
系,到1898
年时,国家投资办的第一个户部银行刚开始做。那时候,中央政府没有任何能
力把全国老百姓的储蓄或金融资源通过任何方式调配到北京,由北京的清政府来支配和决定
怎么样花。政府即使想重点发展北京,重点发展上海或者是任何他们喜欢的地方,也很难做
到。像我的老家湖南,那个地方当年可能不一定那么富,但是不管怎样,一百年前当地农民
的积蓄,一个是在本地老百姓之间做借贷;还有一个是通过钱庄把这些钱收集过来以后,又
投放到本地的企业或者老百姓家庭中。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像,那时候全国各个地方间的经济
增长机会和发展水平,总体是比较平衡的。因为本地的资源基本上被用来发展本地的经济,
增加本地居民的收入,由自然禀赋决定各地的发展,而不是通过行政权力扭曲后的不平等方
式发展。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2
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3)

但是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农村的居民也有相当多的储蓄,他们的钱通过在全国2800
个县城里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吸收进来,相当多的是由北京或者各省会的工行、建行、农行、
中行总部和分部,来统一调配这些金融资源到底投入哪些项目,由哪些企业去使用。最近我
看到一个数据,2002
年,工行、建行、中行吸收的农村存款占所有农村存款的36%(农行
特殊一些),但是从农业贷款的比例来看,工行、中行、建行在农村的放贷占各金融机构在


农村的总借贷的比例还不到2%。这说明国有银行到各个乡、各个县吸收存款以后,把这些
存款大部分抽回到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性大城市使用,其必然的结果是:
不同地区间,尤其是那些大城市和其他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在相当程度上国
有银行的垄断加重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收入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我做这样的比较,并不是主张把各地的金融市场分割开来。我想强调的是目前的金融资源由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统一汇总以后,在分配机制上,如果不是根据市场导
向,根据市场价格体系来决定这些集中起来的金融资源如何投放、投放到哪里,而是简单地
由一些行政官员做配置的话,最后很多非市场的人情关系因素,可能会决定到底哪些地方得
到大部分资源,哪些地方得到一小部分资源,哪些地方得不到任何金融资源。

问: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政策优惠,那些自然条件不好的贫困地区怎么办?

陈志武:扶贫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不可回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扶贫。拿西部大开发
来说,我不知道到底投了多少钱,至少有几千亿吧?把这几千亿投到西部省份的效果会怎样
呢?据我的了解和观察,最后会是在西部做几个大的标志性工程。但,几个标志性工程到底
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影响到西部这些省区的真正穷人呢?对他们可能有一点点辐射效应,但
多数家庭不会感受到。

首先,从经济角度讲,本来就不应该在西部建这么多工厂和工程。因为那里的运输成本很高,
你要把原材料运过去,还要把产品运出来,陆运费用很高,运输容量也低。到今天,海运和
水运仍然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的货运方式,这是靠“愚公移山”改变不了的铁现实,沿海经
济历来很发达,是有它客观的经济道理的。此外,在投资环境等其他因素上,西部的生产成
本与地方政府效率也要比沿海差。政府如果硬要在西部投资,效益很难保证。企业不愿到西
部地区投资,一定有经济上的道理。政府与其违背市场规律硬往那边投资,不如把这些钱重
点放在交通运输条件很方便、投资环境成熟的其他地区。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3
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4)

其次,在当地建几个大工厂、大公司,修几条公路,也许可以提供几千甚至几万个新的就业
机会,为当地的GDP
增长作出贡献,会改变几个宏观经济指标。但是,与几百万、几千万
的贫困人口相比,这样的改变实在是微不足道,很难真正改善西部人民的贫困生活。

所以,与其把几百亿、几千亿的钱砸在几个大的标志性工程上,还不如选择一些更好的扶贫
救济方式。一种方式是对很贫困的家庭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不至于活不下去。其
次,应该向贫困家庭提供免费教育资助,向他们提供迁居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工作和
生活的机会,鼓励部分人口向其他地区移民,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



问:如果放弃区域发展战略,政府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来发展社会经济?

陈志武:与搞“大工程”对应的一个办法就是促进民间金融的发展。我说的民间金融更多的是
强调民间银行、钱庄、当铺,还有小范围内的个人消费借贷或者投资借贷安排。这样的民间


金融的发展,实际上对绝大多数人、对成千上万的家庭更实在,可以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去
进行自己认为最赚钱的经济活动,这也是浙江模式的核心所在。所以,我觉得真正可以改变
一个地区收入增长水平的是浙江民间金融模式,而不是西部大开发模式——几千亿的投入不
管怎么花,其辐射效应是有限的。

与其把几千亿投向几个“大工程”,还不如把这几千亿通过民间金融机构放贷,变成千千万万
个家庭的小额贷款,变成他们的创业起步基金。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为更广泛的社会
提供了更好的收入增长机会,推进民间创业,增加数量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能促进浙江
式民间金融在各地的发展,启动各地的自发增长引擎。当然,这也要求放弃国有金融垄断,
开放并鼓励民间金融——只有这样,浙江模式才可能在各地扩展。

退一步讲,要让每个省都得到几千亿的贷款,也是不现实的。从前,因为政府可以完全控制
全国的金融资源,也许少数几个省市在一年里可以得到几百亿、上千亿的贷款,但是绝大多
数的省市不可能在同一年里得到这么多资源。所以,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尤其像中部的湖
南、湖北、江西这些地方,还想靠中央政府的照顾来发展经济,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它们更
应该学习浙江,把民间金融搞活起来,使本省内部有能力把死的财富变成活的创业资本,内
生更多的经济需求和消费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收入增长机会,
最终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问:您对发展民间金融有何具体的建议?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4
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5)

陈志武:有一些基础设施,很容易做到,一做就可以马上帮助民间的金融机构和融资活动。
比如,是不是有一些人可以去提供借贷利息和融资供求数据的信息网,可以把各个不同的地
方愿意贷出的利息、愿意贷出的金额,以及那些需要资金的企业和创业者愿意支付的利息或
回报率、所需资金的数量等,把这些利息、金额、价格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都通过网站、报
纸和杂志公布出来,这样把在各个地方需要资金的和愿意提供资金的两方信息收集起来,把
两方撮合到一起,让他们更方便地做自愿的信贷和投资交易。传统上,民间融资活动是在本
地局部进行的,虽然如果有中介金融机构去撮合成交当然更能发展民间融资,但即使只能做
到把供需两方的信息都集中到一起,并将其公开,那也已经是实现了交易所的很重要的一个
功能了。

另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是目前中国最有发挥潜力的一个领域。我们知道,股市融资
目前局限性非常大,银行的贷款也不太愿意做。民间信贷机构又发展得不太多,空间比较小。
总体来看,还是风险投资及股权基金能把民间的资金调动起来,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融
资的机会,这个方面的潜力应该说是最大的。

风险投资和股权基金跟股市融资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投资方和需要
资金的企业之间可以同属一个很小的社会或社交范围之内,比如朋友和熟人之间。融资范围
小,投资对象的数量也有限,投融资双方可以花很多时间去相互了解,投资方可跟踪他们投
资对象的运作等。在经济学里,我们讲这些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要低多了,因此交易较容易
发生。相比之下,通过股市的融资,信息不对称,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的分离非常严重,对
制度机制环境的要求就高。所以在制度资本环境不是太好的情况之下,股市的融资不太容易


发展。但是,一对一的,或者是小范围之内的风险投资和股权融资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环境。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愿的契约和交易的自由权利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基本自然权利。民间
金融、草根金融才是人类最初的、最自然的业务形式,国营金融才是后来才有的、非自然的
业务形态。这个问题上不能本末倒置。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5
节:中国股市乱象(1)

中国股市乱象

本篇来源:2008

8
月23
日《南方周末》,记者郭宇宽。

中国的股市有很多让人跌破眼镜的地方,要涨一片红,要跌一片绿,像坐过山车一样,说是
疯狂也不过分。造成这种非理性疯狂的原因何在?股市的未来该如何完善?



问: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不少年头了,中国股市为什么还如此缺乏理性?

陈志武:我们缺乏真正深刻的教训。要培养成熟的市场就是要让投资者分享市场的红利,同
时也接受市场的教训,按市场规律办,该赔的就赔,该倾家荡产的就要倾家荡产,这样才会
形成理性的投资氛围和负责任的投资者。在什么都以“社会稳定”为第一原则的情况下,太多
对上市公司、对证券公司、对投机者的溺爱,只会让股市脱离上市公司,让股票是一个世界,
股票发行公司是另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各自互不相干,股市就完全成赌场。

问:我有点儿不同意。中国股市其实也一样有教训吧,有些股民过去几年给搞得欲哭无泪的
也不少。不过很反讽,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往往是感慨“中国还是政策市”。这种教训好像就
是让老百姓更加不理性,更加放弃独立判断,相信要跟着政府这个大庄家跑。

陈志武:对,我说的就是特别缺乏来自市场的教训。比如大陆股市有些上市公司连年亏损,
按公司法早该退市,就搞出个ST
股。“ST”
了好久,又搞出一个SST
,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

这种羞羞答答的文化对于证券市场是最可怕的。我们的一些官员非常得意地用一些政策手
段,比如动不动发个人民日报社论,把股票指数玩弄于股掌之间,以调控能力为自豪,这只
有坏处没有好处,让人除了跟踪政策信号之外没法去对投资决策太认真。

问:这一轮股市浪潮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尽管巴菲特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但我所知道的
一些基金经理都开始费心打听内幕消息,没有人敢标榜自己像巴菲特那样依赖公开的信息来
做研究,那会被当作傻子,而在西方被当作过街老鼠的“内幕交易”,在中国要打击也是不疼
不痒。

陈志武:这就是非理性的“政策市”的恶果。大量的炒股者依赖内幕消息而发财,而且这样的
政府坐庄蕴藏着巨大的败德风险,因为绝大多数内幕消息都来自于政府部门。“政策市”把大
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政府内幕消息上,而不是放在追踪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上。


问:早些年一些地方政府把一些濒于破产的垃圾国有企业“包装上市”,这也属于扰乱市场秩
序的内幕交易吧?

陈志武:当然,这样严重透支了政府的信用。一个股市能够成长起来的核心就是信用,你说
股票就是一张纸,如果不讲信用,凭什么能这么值钱?有些人垄断了内幕信息并优先于大众
获利,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在美国证券界的从业人员,自己不能开股票账户。像格林斯潘
这样的人,不仅自己,连家属都不能碰股票,被发现是要坐牢或被处罚的。我记得美国曾有
一个送报纸的伙计,因为提前看到了报纸上的一条消息,抢先买股票套利,结果都被以“内
幕交易”起诉。这种道德要求不知道今天中国有多少人能做到。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6
节:中国股市乱象(2)



问:我琢磨这个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任何解决的出路,除非能把老百姓出于不安
全感而投机的资金引导到创业上来,让大家对未来产生坚定的投资信念。否则任何通过紧缩
信贷一类的手段来降低流动性,对经济产生的作用都是杀伤性的。

陈志武:我完全同意这个判断。而且让老百姓都来创业也是解决目前经济发展瓶颈最有效的
方法。更多人创业必然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机会。

问:但我前些日子盘算了一下,我身边这些朋友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挣的钱比不上炒股票
或者买房子增值的利润,我想这个社会心理能不失衡吗?还创什么业呀?干脆大家都不干活
了,专门炒股票吧。这对社会效率的损失会相当大呀。甚至我有一种朦胧的担心,如果大家
都把精力用到研究怎么分配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上,会形成另一股新的专制力量。

陈志武:这种坏的可能当然是存在的,而且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但其实这不能怪人们炒股,
炒股投机对经济也极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帮助市场分摊风险,提高股市流动性。证券市场
的繁荣本来可以产生很多很好的结果。最好的结果,就是前面说的鼓励大家都来创业,这种
逻辑完全是成立的。股市一牛,我们一看,哇,公司股票上市能赚这么多钱啊,马上热血沸
腾,我也来办企业,大家都办企业,哪怕从开小店开始。因为虽然炒股可以赚钱,但那只是
赚小钱,在股市热潮中,更赚钱的方式还是自己创建公司,然后让公司上市,这最赚钱,而
且是赚大钱。股市的这种拉动效应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创业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很多人研究美
国的证券市场历史,都把眼光只盯在证券市场本身,而忽略了美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牛市,除
了投资者和投机客获利以外,每次都伴随着全社会的创业高潮。这样,社会资源向更优化的
方向配置,每次推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相比之下,中国的这次股市热潮,鼓励了多少创业?除了带动“赌场热”以外,给中国经济带
来了什么正面的拉动效果?为什么中国的股市这么畸形?关键在于中国股市的上市机会主要
留给了国有企业,给真正的民营企业的上市机会极少,证监会把民营企业上市通道堵得很死。
这样一来,不管股市多么疯狂,没有几个人会想到自己也可创业、创造股票供应,以此从股
市热中赚大钱。于是,中国股市对正面创业的拉动效果就没有了。


问:可是有一个现象我觉得值得研究,中国真正的创业型、创新型的企业为什么大都在海外
上市呢
?

陈志武:我觉得我们中国股市在公开鼓励一种奖劣罚优的文化。股市被政府垄断,以后大量
的上市指标给了一些低效的国有企业,老百姓也没有太多选择,有限的投资渠道都集中到这
里,这个“壳”就变得很值钱。只要上市,好企业坏企业没有区别,成了一种奖励机制。政府
实际上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垃圾企业,奖励垃圾企业的方式给全社会塑造一个非常坏的榜样。
这种好坏不分,而且通过奖励垃圾企业,实际上是变相惩罚了好企业和好经理人,把这个市
场变成一个没有公道的地方。最后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逼着好的企业要么远离,要么
也跟着学坏。因为那些老老实实办企业的人心理太不平衡了,走外门邪道、赤裸裸寻租的人
都发财了,我干吗当傻子呢?结果,好的民营企业只好到境外上市,而那些能到海外上市的
行业恰恰是中国现在创业最热的行业,真正受到股市的拉动。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7
节:中国股市乱象(3)

问:我有时候很困惑。我在中国经常发现一些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企业,它们
有很棒的基因,比如做一个民间小老板,不靠后台,做豆瓣酱能做成全国名牌,搞一个火锅
店能搞成全国连锁,这样的企业应该是很有投资价值的。我假如作为投行,帮这些企业上市
应该是很好的生意,作为证监会放开让这些企业上市对于优化国家经济结构也有好处啊。

陈志武:这个问题让我们都困惑。这个问题当然应该要去问证监部门。比如,搞餐饮的俏江
南就属于你所说的那类企业,前一段时间我听说他们也要跑到境外上市了。不过,去年商务
部出台的限制外资并购、限制国内企业资产外卖的文件,现在把到境外上市的路也卡住了。
于是,出现的局面是,到境内、境外上市都难,抑制人们创业的出路,逼着更多人只有去投
机国有企业的股票了。

中国的股市文化很不健康,最好的从股市获利的方法,其实是激发更多人去创办企业,然后
有顺畅的途径到证券市场上市,让创业者有机会兑现成功的果实,让投资者分享利益,而不
是全国的人都围着就那么几只投资价值不高的股票,赌来赌去。中国的这次股市浪潮,到目
前为止我们只看到投机浪潮,没有起到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效果,可以说我们正在和一次重
要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问: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国有股回归上市,大概至少能给股民多一些选择机会,您怎么

?

陈志武:这也是我所忧虑的。大量国有企业跻身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跷跷板主要向国有企
业倾斜,造成证券市场的规则更加不公正,因为证监部门、执法和司法部门恐怕会很自然地
倾向于国有企业。有的国有企业垄断不仅损害社会效率,而且它太庞大了,太强大了,动不
动就是副部级,也使检察机关要监督查处这些企业非常困难,这样的证券市场必定是非常混
浊的。



问:金融这个行业通过这次牛市能够看出来,一方面是个明星行业,一方面规则有不透明的


地方。一个人的投资水平高低很难讲,不能像超级女生一样一比就大致比出个高低。一个中
国人假如有了巴菲特这样的名声,他简直可以闭着眼睛赚钱,因为一旦消息传出来,“巴菲
特买了某只股票”,大家都会去追捧,股市上的愿望是可以自我实现的,那他的手指就成了
金手指。这样我觉得金融行业的强大很容易形成一个新的封闭,垄断的利益集团或者说贵族
联盟,他们存在败德风险的诱惑会损害公共利益。

陈志武:金融业道德风险当然是存在的,因为金融票据或证券是脱离实物财产之外的产权证,
所以容易作假,也容易被人炒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向强调要有一个独立高效的司法体制和
开放自由的媒体。比如,前几年纽约州检察官Spitzer
,就把一些大券商整得够呛;而独立
的传媒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在“安然事件”里,六亲不认的传媒就发挥着主导作用。只
有这几支取向不同的独立力量,在一个宪政框架下相互博弈,产生制衡作用,才可能有一个
健康的金融市场架构。任何一支力量如果不受制衡地独大,也许短期可以,长远而言对社会
都是危害巨大的。

第Ⅲ篇金融市场变革第98
节:中国股市乱象(4)

另外金融行业自身要足够开放,对民营企业和外资开放,尽可能鼓励竞争和人才流动,才会
健康,才可能减免这些负面影响。

问:说到金融行业的开放,我在中国金融服务方面有些很怪的体会。比如我们银行利息很低,
存钱是亏本,我前几年就想过,如果说孙大午鸡养得好,我又信任他的人品,他需要融资,
而且愿意付给我比银行更高的利息,或者让我入股,我觉得这对国家、社会、企业家和我自
己都是一件好事呀。

陈志武:这当然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常识了。但是中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实际是被政府
和裙带机构垄断的,银行付这么低的利息,同时印钞票造成通货膨胀都要比利息高,这实际
是悄悄地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转移到政府的钱袋子里,是一种变相的收税手段。更可怕的是
金融业被政府垄断了以后,国有银行不仅付的利息低,而且我还不允许其他人付高利息来抢
我的生意,这是非常糟糕的,保障的是垄断利益,牺牲的是社会福利和效率。金融市场在官
方垄断下,往往会出台一些非常奇怪的政策,倾向于把行业进入的门槛设得很高,让其他人
进不来。还有就是对本该由市场定价的东西给它限定死,比如,监管部门居然给开放式基金
的管理费和手续费设置下限,让基金投资者无法享受竞争的好处;给券商的投行收费也如此,
比如前两年的股改咨询费也设下限,这简直太奇怪了。一般说,因为怕服务提供商的垄断地
位使它们随意涨价,监管部门倾向于设置价格上限。在中国的金融业,监管部门却往往设置
下限,直接剥削老百姓,不可思议。

问:可我们政府的考虑也有它理直气壮的一面。政府统办金融,门槛高,成本高,至少可靠
性高些吧,政府不垮台,账总还在吧。而民间风险会大一些,一些集资让老百姓血本无归的
也有。当然,很多民间集资也有被妖魔化的成分。

陈志武:那是政府挤压市场的结果。政府管制越多、越严,市场规律就越难有机会发生效果。
在一个高度管制的社会里,即使民营企业也会把精力放在搞通政府关系上,而不会去全力以
赴建立、维护自己独立的信用。因为搞通政府关系后,即使自己的企业没有信誉也没关系,
反正有行政部门帮忙就行。所以,政府管制越多,反而人们更会依赖国有企业,依赖政府了。


如果永远是政府全能操盘,就会南辕北辙,民间就没有发展空间,越走越偏了。

开放集资途径的好处很大。拿我所在的康涅狄格州的地方法律来说,对私募基金,只要集资
在2000
万美元以下,人数不超过99
人,政府根本不会干涉,完全由合同法来约束投资方和
管理方之间的关系。就算是超过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备案登记而已。总的来说,政府没有
在执照这些方面可以卡老百姓创业的地方。这就给这个社会的创业带来很多便利,社会资源
的游动也更加有效。

问:中国估计很多人会不同意,觉得不符合中国国情,搞乱了怎么办
?

陈志武:只要这个社会媒体足够自由,信息充分流通,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而且这样的
社会会更加有自我责任,有契约意识,大家干什么事,一开头就要想好把合同签订好,合同
就是要把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一旦交易出现纠纷,比如原来预想的投资失败了,那咱们就
按合同办。这样,社会才能培养起一种契约精神。而且,这样的社会才能培养起一种信用意
识。因为金融领域里信用是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大家要是都觉得你人品不好,或者你过去
有坑朋友的劣迹,现在是信息社会,一下就传开了,谁还敢投资给你?每个人和公司都要对
自己的信用负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3 18:36 , Processed in 0.0827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