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1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回顾抗美援朝战争之二次战役 穿插三所里 血战长津湖

[复制链接]
1714 0


第二次战役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的基础上,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军及李伪军诱至预定战场,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我军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敌占地区,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扭转了朝鲜战局。此战役中,第38军的三所里穿插战,第20军长津湖围歼美第1陆战师的战斗是最为经典的行动。

  请君入瓮  诱敌深入

  敌军经过我第一次战役打击后,企图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查明志愿军实力和行动企图,以航空兵摧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和渡口,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兵;然后发起攻势,以美军第10军在东线经长津湖西进,美军第8集团军在西线由清川江北上,两军在江界以南武坪里会合,再向北推进,赶在鸭绿江冰封前,在朝鲜北部地区消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占领全朝鲜。

  我志愿军摸清敌意,准备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计划在西线将敌军诱至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集中6个军歼灭之;在东线将其诱至旧津里、长津湖一线,由第9兵团的3个军歼灭之。此时,入朝志愿军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在东西两线均形成优势兵力。

  11月6日,敌军以一部兵力开始实施试探性进攻。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节节抗击,主力向后转移,7日开始先后放弃黄草岭、飞虎山、博川和德川等地阵地。10日,敌军全线向北推进,但行动比较谨慎,前进速度缓慢。志愿军为诱其尽快进入预定战场,遂于16日停止反击行动,继续北撤。敌军被我军继续后退所迷惑,错误地以为我军是“怯战退走”,以为我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便加快进攻速度。至21日,敌军西线部队进至嘉山、龙山洞至德川、宁远一线,东线部队进至长津湖地区,进入了我军战役预定范围。

  此时,志愿军主力已全部转移至预定集结地域,西线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军和第42军主力已分别到达定州西北、龟城、泰川、云山、德川以北及宁远东北地区,东线第9兵团第20、26、27军已全部到达长津湖地区。

  西线战场

  38军、42军双层穿插断敌退路

  11月25日黄昏,我志愿军在西线发起战役反击。

  26日,第38、第42军占领德川、宁远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打开了战役缺口。“联合国军”为堵缺口,急调土耳其旅由价川向德川方向、美军第1骑兵师由顺川向新仓里方向机动,以阻止志愿军前进。

  第38、第42军分别向军隅里、三所里和顺川、肃川攻击前进,实行双层战役迂回,切断美军第8集团军退路。担任外层迂回任务的第42军攻占北仓里,继续向假仓里方向前进。担任内层迂回任务的第38军在戛日岭、于口站地区击破土耳其旅的阻击,占领裴德站、瓦院地区。该军第113师于27日晚从德川出发,沿小路向三所里穿插,14小时跋涉70余公里,于28日8时到达三所里,切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经三所里通往顺川的退路。

         

            图为志愿军向前线开进。

第39、第66军进到宁边以南地区,第40军进至院里地区,第50军进到埔川以西地区。至此,美军第9军第2、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第1骑兵师,李伪军第1师各一部陷入志愿军的三面包围之中。除安州至肃川公路外,敌军所有退路均被我军切断。

西线美军总退却  美集团军司令死于乱军之中

  29日,西线敌军开始全线退却。为集中主力围歼美军,我38军第113师在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阵地坚决阻击南逃与北援之敌。30日,敌调集上百架飞机和上百辆坦克反复攻击我阵地,但突围和北援之敌相隔不到1000米,却可望不可及,始终不能突破我阵地。12月1日,美军第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敌撤退中,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慌乱中翻车致死。

  东线战场

  美第1陆战师被斩成数段

  志愿军在西线发起反击后,东线美军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第1师 并指挥李伪军第1军团辖首都师、第3师 仍继续向北推进。美第1陆战师是东线主力,该师是仁川登陆作战的主力部队,下辖第1、第5、第7陆战团和第11陆战炮团。至11月27日,其主力位于柳潭里、下碣隅里地区,一部在富盛里、古土里。
            

            中国人民志愿军向敌军阵地发起进攻。

   东线我军第9兵团第20、第27军在长津湖地区完成了反击作战准备,第26军主力正开往长津东南地区。第9兵团为抓住美军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令第20、第27军于27日黄昏发起反击。战至28日晨,我军将敌陆战第1师主力及第7师1个加强团分别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和新兴里地区,并攻占富盛里、死鹰岭、新兴里阵地,切断了美军各被围部队之间及其与后续部队的联系。美军共4个团、1个坦克营、3个炮营约1万余人被我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

  美第1陆战师像一条长蛇被我第20军各部切成首尾彼此不能相顾的数段,柳潭里是其第7陆战团、第5陆战团欠一个营、第11陆战炮团2个营,下碣隅里是该师师部、第1陆战团2个营、第5陆战团1个营和1个坦克营,该师其他兵力被我割于富盛里以南地区,分割围歼之势已达成。

  美陆战1师疯狂反扑  企图突围

  美军被围部队为打通彼此之间联系,连续不断地猛攻志愿军死鹰岭、富盛里、新兴里阵地。第9兵团一面组织抗击,一面调整部署,准备攻歼被围之敌。
28日晚,第27军和第20军分别对新兴里和下碣隅里展开攻击,但因兵力不足,冻伤较多,仅在外围毙伤美军1000余人。29日,美军第1陆战师被围部队分别向第20军扼守的死鹰岭和富盛里阵地猛攻。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1个排扼守1071.1高地,连续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全排仅剩两名伤员,且弹药已尽的情况下,负伤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保住了阵地。第60师在富盛里、小民泰里一线阵地击退美军多次进攻,并乘胜向古土里方向实施反击,毙伤俘敌近千人。

  美第1陆战师疯狂南逃   志愿军层层阻击

  30日晚,第27军集中第80师和第81师主力对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第32团1个营及师属炮兵营发起进攻,战至12月1日将其全歼。1至2日,第27军主力和第20军第59师与从柳潭里撤退的陆战第1师主力展开激战,歼其一部。3日,陆战第1师主力丢弃重装备撤往下碣隅里,6日晨,在大量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经古土里继续向南突围。当日,志愿军第26军也投入作战,尾敌追击。12日,美军陆战第1师在第3师的接应下撤回五老里。其间,志愿军层层阻截,步步紧追,先后毙伤俘美军1400余人。陆战第1师凭借装备优势,才逃脱被全歼的命运。

  志愿军打到“三八线”  美第10军被赶下海

  在东西两线遭到沉重打击后,敌军于12月3日命令部队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4日,志愿军乘胜追击。6日,志愿军第39、第40军各一部和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平壤。人民军第1军团越过“三八线”解放延安半岛和瓮津半岛。东线,美军第7师一部和李伪军第3师、首都师于14日撤至朝鲜东海岸的兴南地区,美军陆战第1师余部亦撤向咸兴、兴南一代。人民军于9日收复元山,将美军、南朝鲜军陆上退路切断。
         
  
  美军被迫调集300余艘舰船到兴南港,准备全部从海上撤退。志愿军第26、第27军不顾连日作战疲劳,同人民军第3军团一起展开追击,17日占领咸兴,19日占领涟浦机场并歼敌一部。敌军在兴南港以陆海空火力构成严密火网,掩护其部队登船从海上撤逃。24日,中朝人民军队收复兴南地区。至此,除襄阳外,敌军全部被打退到“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遂告结束。

  尾声

  此役,志愿军取得了超出预定计划的胜利。志愿军歼灭李伪军第7、第8师大部及土耳其旅一部,给美军第2、第7师和陆战第1师沉重打击,重创美军第25师、第1骑兵师,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火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并将战线推至“三八线”南北地区,粉碎了敌军迅速占领朝鲜北半部的企图,迫使其由进攻转入防御。本战役作战中,志愿军共伤亡3万余人。

  链接

  美军军史是这样记载的

  关于第10军被包围
  长津水库附近的第10军前线,形势极为严重。第1海军陆战队师的多数部队和第7师属下的一些部队被困在长津水库旁海拔4000英尺的高地上,由于安全通道没有被打开,这些部队面临被歼灭的危险。

  关于美军溃退
  几天来没有人睡过一个囫囵觉。此刻,一种想法在驱使着人们往前走,要不停地走下去,否则就会丢命。因为一旦一个人停下来,埋伏的中国人就会向他瞄准,一枪结束他的生命。

  关于美第7师一个团的伤亡情况
  3个营原有2500人,估计有1050名幸存者被营救回来,只有385名幸存者肢体健全,还有更多的人在战斗中失踪,大概都已死亡。
  
以上资料摘自美国陆军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所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Korea the first war we los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3 18:44 , Processed in 0.0620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