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企业,人家说只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深耕的行业,专有的技术,成熟的产品,长期的渠道,稳定的客户群,健壮的供应链,还要有体系支撑和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些是我们经营的根本,简言之:用什么技术做出什么样的产品给客户提供哪些方面的价值。
然而,真的是认知范围内的钱,就能赚到自己的口袋里?事实上并不然。一个行业里,竞争对手有赚得盆满钵满的,也有亏得一塌糊涂的。中不溜的半死不活,盈亏混杂。其实最糟糕的事情是,我们大多不知道怎么赚了钱又如何亏的钱。或者说事先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能赚多少、会亏多少。很多时候我们赚的是机会带来的红利,而不是凭实力赚到利润。
有人说“报价即经营”。就是说在报价的时候就对未来的经营环境有了准确的判断: 1、客户给的预测订单我们能有多少把握:如果客户对自己的预测都没有把握,对未来的发展也没有信心,给到供应商的订单自然不靠谱。那我们是不是需要找靠谱的客户,或者说找客户靠谱的订单?回答是:如此最好。所以如何提高订单的准确度,对经营有莫大的干系。
2、各项成本要素的控制能力: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制造环节的各项耗费,物流、资金成本、税费等,我们是否能准确做出预测。对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们是否提前做好了预案?比如美元汇率升到7.3,对我们内销产品中的外购材料部分成本影响非常大。如果产品有80%材料是外购的,对利润影响可能比上年同期少了5%的净利润。
3、可控费用的控制能力:当前面说的销量和材料成本都符合预期的时候,我们很多企业往往在费用控制方面出了问题。经营结果要符合预期,需要我们对可控费用进行动态跟踪。超出预期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重要客户,谈的运输方式是客户自提。但因为物料短缺,我们不得不采用航空快递、专车的方式紧急交付,仔细一算,一票航空快递出货可能把我们产品的利润全部吃掉甚至出现亏损。
有人说“计划能力=经营能力”。对当前业务的管理,往往是“事后补救”型,做了很多看似有效管理的“假动作”。管理上的“成效”往往掩盖了经营能力的不足。而经营能力体现在超强的计划能力。如果能做好一年的经营计划,分解到每个月自然没有太大问题。如果能做好一个月计划,分解到每一周肯定没有太大问题,如果可以做好一周的计划,每天的计划同样不会有问题。事实上,经营能力超强的企业,他们能做好每月、每周、每一天的计划,而且每天都会符合预期,并且努力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什么例外、不可控,都在掌握之中。 有人说,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人心。人心齐了,目标一致了,内耗自然就消除了。发现问题都能及时解决。当一个组织上下贯通,内外对齐,企业和员工各得其所(利润、待遇),这才是最和谐的状态。
请问,您的企业现在是什么状态?正在赚机会带来的红利,扣1;赚了钱,但管理不善浪的差不多了,扣2;以前赚了不少钱,现在正在凭实力一点点亏掉,扣3;内外交困,快活不下去了,扣4;一切符合预期,稳步发展中,幸福得很,扣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