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7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个人价值的思考

[复制链接]
1376 0
有一位朋友和我聊天,他经常会接到一些猎头提供的Offer,年薪150W以上。可能你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别人花“重金”挖你,而目前所在公司觉得你的贡献配不上你的薪酬。

公司是团队作战,公司给员工提供了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如果个体在平台中没有创造应有的价值,一定是某些方面出了问题:1、公司给的岗位并没有发挥个人的专长;2、个人在所在岗位上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在企业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把所有的技能都施展出来,比如我在Ofiice方面有专长,但不可能让我去做内部讲师,因为做课程会耽误很多时间,有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需要去做。作为管理者,为同事争取更多的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把价值最大化。

知识结构化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实现了知识结构化或者正在不断往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我们已有的知识长时间沉淀,可能成为经验主义者。另一方面,经营环境变化需要我们学习更多新的知识,我们又疲于奔命,学得慢、用得不够好。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今年公司在哪些方面要做改变?我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补强?服务于组织,服务于经营,今年我需要加强阿米巴经营理念的学习、需要加强税务筹划方面的思考、需要往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精力、需要从薪酬激励上拿出适配的方案......

当我们认真去反思,我们发现根本没有任何资本躺平,已有的知识技能只能够让自己成为“维持会长”,工作绩效方面一定不会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每个人都喜欢呆在舒适区,做做过的事情,解决解决过的问题,而价值却往往不在这些“维持性工作”里。而企业并不允许我们“异想天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快速行动。而创新性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往往是我们当下存在不足甚至匮乏的。而现实并不会让我们慢慢学、慢慢推进。

于是,一个管理者价值的体现,很多时候在于快速学习和果断执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学的快、行动快,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在时间上能给我们更多回旋的空间,而实践的同时,我们会有更多的灵感,可以不断对方案进行微调。当然,借助外力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当今社会,自己埋头苦干,很难出成绩的,借助顾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是经过检验的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绝大多数人都在思考如何弥补自己的短板,让自己成为全才、通才,殊不知,对普通职员,真正能让我们价值最大化的是发挥我们的长处,而不是弥补短板。企业用人其实也是如此,与其让员工掌握很多技能,不如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管理规范的企业是不会因人设岗的,而是具体岗位的招技能匹配的人。虽然领导给人定工资和加薪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这个人又学了什么技能、考了什么证书、做了什么特殊贡献,如果是作为企业的经营层来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固然是好事,但普通岗位如果都以人的知识技能来给工资,那企业必然会付出额外的成本。所以,与其相信“木桶原理”,还不如相信“长板效应”,而是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专长,把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到极致,把这个岗位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了。

给一个年薪很高的Offer,或许他们是真的有这样的平台可以让个体发挥出这个价值,或许是这种能力是稀缺的。真正让一个人发挥巨大价值的Offer,不是我们值那个钱,而是他们对这个岗位的作用的预期值或者市场价值。高薪的坑可能真的是个坑,不要以为那是自己的价值。真正高价值的Offer,是你能带领团队,完成别人无法完成的任务、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如果你有幸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还有氛围不错的团队,有志同道合的同仁,你应该好好珍惜,把工作当成终身事业,成为长期主义者,自然就能抵制外界的诱惑,不会轻信自己又值多少钱、身价又涨了多少了。真正能给人带来财富自由的,绝对不是靠“打短工”就那么轻松实现,而是短期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资本的力量来实现的。


有人说,我就是打工的,你这说的跟我八竿子打不着。是的,职员的这种想法也被老板一眼就看出来了。但是老板会知道哪些员工是有金子般的心、哪些员工是能“吃亏”的老黄牛、哪些人是斤斤计较的人。工作有价,忠诚无价。风来了,有些人在风口上,有些人却站在背风处。这可能是人与人价值最大的差别所在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

粉丝

3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1 23:35 , Processed in 0.0555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