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39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孔子时代的伟人

[复制链接]
4399 0
释迦牟尼 老子 孔子 穆罕默德 耶稣 苏格拉底-伟人比较  孔子
   你知道公元前550年(上下200年) 这个星球发生了什么嘛。这一时期 东、西方同时出现了 启迪人类智慧的伟人 释迦牟尼佛主(佛教)、老子(道教)、孔子 (儒教)、穆罕默德真主先知(穆斯林)、苏格拉底 帕拉图 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鼻主)。
   在他们的以后 西方出现了 耶稣基督 完成 世界四大宗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道教儒教。人类完成了思想的飞跃,从而走向文明的辉煌。
  
   释迦牟尼 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比喻)。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于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数有情众生。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法度众之坚定心念。兜率天之天众听闻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间,咸感哀伤悲泣,忧虑从今后,不能再听闻白幢天子讲经说法,白幢天子知悉天众之心念,乃告知天众:吾虽决定降生世间,但吾将一生补处菩萨之权位,以宝冠为记,授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继续于兜率天为诸位讲经说法,此事之殊胜,无可比拟,故弥勒菩萨又号「无能胜」,即源于此。
    白幢天子观种姓、氏族、时、地、母亲等五相后,决定降生于中土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王族,于是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入住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之母胎。摩耶夫人夜梦六牙白象入住母胎后,即怀有身孕。
    经十月怀胎,依印度当时的习俗,摩耶夫人返娘家天臂城待产,在许多的侍卫护送下启程,当行至蓝毗尼园时,见树林苍翠蓊郁、百花盛开,一切景物均极为清净殊胜而美好,当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之枝叶,佛陀即于此时,于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由摩耶夫人之右胁诞生。佛陀诞生之时,有各种殊胜妙相与瑞兆产生,大地有六种吉祥之震动,帝释、梵天以各种化身示现,守护四周;天女散花,天众以天乐庄严,并以殊胜美妙之甘露沐浴佛身,诸天以殊胜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缘起,即为后世浴佛法会之由来。佛陀诞生后,随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涌现宝莲承接佛足;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以此为佛陀于世间示现成佛之缘起。
  佛陀出生后便成为了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取名“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王后摩耶夫人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七天便去世了。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精心照料和养育。太子天资聪颖,幼年就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度传统思想),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
  临入涅盘之际,佛陀指示弟子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并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导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最后佛陀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关键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悟处、说法处、涅盘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陀入灭,遗体荼毗,留下舍利八斛四斗,被分成八份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耶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吠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合。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孔子问礼: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又传老子出关后音信全无。有传说道,老子去了印度,化身释迦牟尼。)
  老子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老子的姓字,历来说法不一。《庄子》称他为老聃,书中的内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都把老子视为前辈,这是战国中晚期道家学派笔下的老子。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中《曾子问》篇也把老子视为与孔子时代的知礼守礼的长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体上把老子描写为道家,其中搀入老莱子和太史儋两个名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解释说,“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可见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人。至于太史儋,司马迁说:自老子死后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云云。清代到近代学者汪中、梁启超等把老子世系同太史儋联系起来研究,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战国时人,是《老子》的作者。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为聃,故称老聃。他们提出,《庄子·天下》曾综述关于老聃的学说,《吕氏春秋·不二》也称“老聃贵柔”,名字与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但是《老子》书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传说中孔子问礼于老聃有矛盾。《老子》书里有些词句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如“万乘之主”,当时并没有万乘的大国,也不见于战国以前的著作;另有一些文字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老子》书是否为老聃所作也有疑问。当今学术界不少人认为老子其人可能生活于春秋末年,《老子》一书却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探讨老子哲学,只能以《老子》一书为依据。
  战国时期形成到汉初盛行的道家学派的黄老之学,也利用老子的“道”缔造自己的学说体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经法·道法》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将“道”和法家思想直接联系起来。导源于老子的黄老自然主义对无神论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武帝时,杨王孙学黄老之术,认为“死者,终生之化”,人死,“其尸块然独处”,反对人死有知的观点,主张裸葬。东汉唯物主义者王充著《论衡》,亦取道家自然之说,认为天道自然无为。其《薄葬篇》阐述了“死人无知,厚葬无益”的道理。
  《老子》传本颇多,较著名者有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及唐傅奕的《老子古本篇》。今通行的是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其顺序为《道篇》在前,《德篇》在后。1973年马王堆汉墓发现帛书本,则是《德篇》在前,与《韩非子》所引文句顺序一致。《史记》称道家为“道德家”,并有“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的记载,似乎司马迁所见《老子》传本仍是《道篇》在前,可能该书当时就有两种顺序不同的传本。《老子》成书于战国前期,有人以为它基本上是春秋时期老聃思想的记述,又经过后人的加工和补充。据《史记》所载,老聃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作过周柱下史,老聃比孔子大二几十岁。孔子曾先后两次向他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关于《老子》一书的作者,学术界争论较大。韩非认为是老聃,司马迁指出也可能是太史儋,但后来很少有人从后说。还有人认为李耳与老聃并非一人,老子是李耳而不是老聃。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近人高亨考证,老聃亦即《左传》中的老阳子,可备一说。从汉初崇尚黄老以来,历代对《老子》一书的研究和注释之多,仅次于儒家的《论语》。其注本有六七百种,近现代有朱谦之《老子校释》、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今译》和《老子新译》。张松如《老子校读》资料较多。《老子》一书在国际上亦影响深远,被译成多种文字。关于《老子》的性质,有人说是“兵书”,也有人说是讲“南面之术”,即政治统治理论的书。这正表明该书是一部哲学著作,能被应用于各个方面。《老子》书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本来是具体的道路,但在老子后,已成为表示客观规律和人们处事原则的哲学概念。当时思想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弄清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广泛谈论“天道”、“人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等等。《老子》的巨大功绩就是把这些具体领域中的道概括为普遍的、不带具体规定的道,并且对道的性质和内容作了多方面的阐释。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部分)老子说,道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是和具体物根本不同的东西。他认为,具体物是有对立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而道是无对立的,它“混而为一”。万物都有生有灭,“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因而是“不常”,而道是“常”,是永恒存在的。他反对人们争胜斗强,有所追求。他还认为具体的事物都要向其反面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有得道才能使人长生久视。得道的人要象无知的婴儿减少欲望的追求,“不言”、“无为”,这样不仅能保全自己,使大家免于斗争,也能把天下治理好。但是人们被具体事物所迷惑由来已久,不知“物壮则老”,这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就会很快灭亡,所以人们应象水那样,甘心处于柔弱、卑下的地位,无所追求,也不和人争执。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曾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魏晋时期政治混乱,战争频仍,玄学家们感到人生无常,也从《老子》中寻找安慰。《老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它为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和儒家对立的道家学派.
  
   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原名孔丘,“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再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但不暴虎冯河的伟丈夫。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为了挤走孔子,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到了祭祀之日,忘了分祭肉(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后去了卫、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回到鲁国,鲁国国君对孔子相当礼遇,但依旧没有重用孔子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孔子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穆罕默德:(570—632年)。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公元 570~公元631 ,570年出生在阿拉伯南部的麦加
  穆罕默德非穆斯林把他看做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而穆斯林则把他看做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续努哈(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达伍德(大卫)、苏莱曼(所罗门)、穆萨(摩西)、尔萨(耶稣)之后又一个传播和平和一神论的复兴者。穆罕默德(阿拉伯语:?????&#8206;)是伊斯兰教的创复兴者,也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公认的伊斯兰教先知。中国的穆斯林普遍尊称之为“穆圣”,也被称作“马圣人”。按传统的穆斯林传记他约于570年出生于麦加,632年6月8日逝世于麦地那。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亚伯拉罕诸教的最后一位先知。此外他还统一了阿拉伯的各部落,并以此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基础。
  
  穆斯林:(英:Muslim)(阿拉伯语:????),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阿拉的人。这是伊斯兰一词的主动分词。一般提到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2009年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占全世界的23%。 伊斯兰教(Islām)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复兴者和传播者为穆罕默德。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主要传播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顺从者。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顺从真主的意志,就是遵奉曾启示于众先知,最后在麦加和麦地那降示于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系列天启。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这些启示被收集、汇编成《古兰经》。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经文强调的主旨是真主独一。他超绝万物,至尊全能,而在多神和偶像崇拜意义上以物配主,则是不可宽恕的大罪;他普仁特慈,是引导信徒走向他的“天地的光明”,"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于他”。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是圣训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圣门弟子的言行的综合记录。收集圣训的活动始于早期,至9世纪下半叶,随着圣训学的发展,出现六大圣训集,被逊尼派奉为权威的圣训实录,与《古兰经》同为教义、教法、社会伦理和学说思潮的经典依据。
  
  对经、训的理解差异,曾引起长期的教义争论,并兴起不同的学派或教派。唯理主义的穆尔太齐赖派一度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官方学派,但遭到正统派的反对。而后出现维护正统教义的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和塔哈维学派共同奠定逊尼派的教义学基础。伊斯兰教信仰的吉卜利勒天使穆罕默德十分注重实际,伊斯兰教对信徒顺从真主而规定的宗教信仰和义务,朴实而易行。基本信仰是:信仰真主是唯一真实的主宰;信仰吉卜利勒为首的众天使;信仰《古兰经》和以前的诸经典为天启;信仰众先知和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信仰死者复活和审判、后世的奖惩。有的还加上信仰一切皆由真主前定。宗教义务就是称为信仰支柱的五功:信仰作证(念清真言),谨守拜功(每日5次);完纳天课(法定施舍),封斋节欲(每年一月),朝觐天房(一生1次);为主道而奋斗,即圣战,早年曾是重要的宗教义务。这些仅是最基本的义务,而伊斯兰教法,即真主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部诫命,还有更为广泛的要求。教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使伊斯兰教成为以律法为中心的宗教。教法的内容从宗教礼仪、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到法律规范,几乎涵盖日常生活的全部行为,构成一个包罗万象应尽义务的体系。因此,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
  
  教法的实质性内容,穆斯林认为已在《古兰经》中包揽无遗,只要加以认识和阐述即可。至于具体问题的解释和适用,则求助于先知的圣训。由此而发展的四大教法学派,在教法学中坚持公议的原则,承认各学派由类比推理作出的不同裁决。但什叶派坚持只有出自先知家族的宗教领袖,即不谬的伊玛目,才有权传述圣训和诠释教法,并因此否认公议和类比。不过,十二伊玛目派的乌苏里学派,以理性为教法的补充渊源,坚持教法学家运用独立判断的权利。这些正是两大教派在教义和宪制上的分歧所在.
  
  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历史上一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经过反复深入的比较研究,最后确认:历史上第一位影响最大的人物是穆罕默德,位列其后的是牛顿、耶稣、释迦牟尼、孔子……本书作者称赞穆罕默德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无独有偶,美国国际新闻杂志二十几年前曾向一批有身份的读者征询答案,“怎样才是一名伟大的领袖?纵观历史,谁能当此重任?”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尤里斯·马塞曼所作的回答里:“纵观全部历史,只有穆罕默德一人,他或许就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领袖”。六世纪左右的阿拉伯社会,酗酒、偶像崇拜和部落仇杀盛行,哈拉山、西奈山的嶙峋多怪的岩石、冷漠多沙的恐怖的荒野、高深莫测的天上的繁星,以及苍凉中不时夹杂着的喷香、美丽的翠绿地带,这一切都赋予生活于此地的贝督因人以一种深刻、敏感的心灵,他们淳朴粗野、感情热烈,同时富有正义感和天生雄辩的口才。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公元570年,穆罕默德诞生了,“穆罕默德”含义是“被赞美的人”。他另外一个名字叫“阿哈默德”(Ahmad),含义是“赞美者”。他40岁时开始受命为圣。此后的二十三年,他根据陆陆续续接受的启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把向来散漫的阿拉伯人,统一成一个坚强的民族,并且使伊斯兰的根本思想全面复兴和光大,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带给人类一个伟大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光芒穿透中世纪的漫漫长夜,成为14个世纪以来整个人类种族五分之一的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指南。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穆罕默德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被世人称作宗教追求与现实要求,天启戒律与社会改革,一神信仰与政治统一的复杂结合和集宗教复兴者与民族领袖、先知与政治家、传道者和立法者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难以评价的世界性人物,他成功的秘决是什么?他用什么方法以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如此迅速、直接地使他所继承的伊斯兰给予世界如此深远的影响? 19世纪英国的卡莱尔(Thomas Carlyle 1795-1881) 首次冲破西方历来对穆罕默德的重重误解和严重偏见,试图对他作出公正的描述和评价。在卡莱尔看来,穆罕默德之所以成功,在于他对于万物的内在真实的真诚,卡莱尔说:“我认为,真诚是一种深刻、伟大、真正的真诚,是一切有英雄业绩的人们的首要特点。这种真诚不是那种自称为真诚的真诚,不是,那是一件可怜之事,一种肤浅的故意吹牛的真诚,常常是自我欺骗,伟人的真诚是一种他不能谈论的真诚,不是故意的,而且我猜测,他毋宁故意不真诚,因为究竟有谁会靠真实的规律而准确地生活一天呢?伟人不自诩真诚,根本不会,甚至不会自问自己是否真诚。我甚至可以说,他的真诚并不取决于他自己,他是禁不住地真诚起来的!伟大的存在之事实对他来说是伟大的,他可以自由飞翔,但他不能摆脱这一可畏的现实。他的头脑就是这么造的,他首先是因这真诚而伟大。像生命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真实的可怕而奇妙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这宇宙。尽管所有人都会忘记它的真理,并且徒有其表地生存,但他不能,在任何时刻,火光照耀着他,的确,这是不可否认的!” 迈克尔·哈特对于自己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列出了两个原因:其一,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耶稣相较而言,虽然基督教的主要训诫是由耶稣制定的,但基督教神学的主要发展者和传播者,以及《新约》大部分内容的作者,却是保罗,而穆罕默默德却亲自创立了伊斯兰教神学和伦理道德的主要原则,他还在传播新的信仰和建立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二,穆罕默德与耶稣不同,他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而且也是一位世俗领袖,他所推动的伊斯兰运动。正是这种世俗和宗教影响无与伦比的结合,才使得穆罕默德当之无愧地被评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物。上述尤里斯·马塞曼视穆罕默德为“最伟大的领袖”是依据三个评价标准:“一位领袖必须起到三种重大作用:第一,为被领导者谋求福利;第二,建一个令人们在其中能有安全感的社会组织;第三,提出一套使人们真诚信仰的思想体系……” 穆罕默德之所以成功,在于他坚强地信托真主(主)。他不但信任他受启示的经文可以给予阿拉伯以生命,而且深信这经文是给予全人类的,并且最终将会成功。无论是面对数倍于自己势力的强大敌军,还是面对世俗利益的巨大引诱,他对于真主的信仰始终没有改变,他的人生使命和奋斗目标也正是在这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并且以此为基础,积极宣扬了世界大同思想,确定了人类的尊严,规定了礼拜等人的各项责任,强调并躬行了仁慈、诚实等品行的修养,建立了经济、社会、法律、家庭等各方面的基本规范。
  
  公元570年,四月二十日,穆罕默德出生麦加古莱氏的哈希姆家族,父亲阿卜杜拉,在他出生之前的四个月,在经商途中病死麦地那,年仅17岁;母亲是阿米娜。穆罕默德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阿拉伯的易卜拉辛圣人,其十四世祖肯纳乃在古莱氏人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五世祖盖萨夺得克尔白神庙的管理权并世袭,制定了议事厅制度和为朝觐者服务的制度。曾祖父哈希姆加强对外交往,使古莱氏商队货物得以免税运到外地,并和许多部落签订和约,保证哈希姆商队安全。
  
  公元576年,6岁。母亲阿米娜带其去麦地那祭拜父亲的坟墓,回麦加途中,阿米娜染病去世。穆罕默德从此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抚养,阿卜杜勒曾因挖掘被埋很久的渗渗泉而获得无上荣誉,有十个儿子,即穆罕默德有九个叔伯父。
  
   公元578年,8岁。祖父穆台列卜去世,年约82岁。伯父艾卜·塔列卜继续抚养穆罕默德。
  
  公元582年,12岁。跟伯父艾卜·塔列卜前往叙利亚经商。由于部落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穆罕默德加入祖贝尔建立的联盟,参加联盟的家族有哈希姆、祖海莱、泰米姆,联盟抵制对其它部落不义的家族,签订了帮助弱者和被压迫者及把压迫者驱除出麦加的条约。
  
  公元595年,25岁。为富孀海蒂彻担任货物代理,后与年已四十岁的海蒂彻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嘎西目和阿卜杜拉,都不幸夭折。
  
  公元605年,35岁。古莱氏人重建克尔白神庙,穆罕默德成功主持安放神圣的黑石,维持了各家族的平衡,避免了冲突。在这之前,开始喜欢独居,远离尘世,经常到麦加城外的希拉山洞里冥思苦想。
  
  公元610年,40岁。在希拉山洞内独自深思时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命令他作为人间的使者,传播伊斯兰教。第一个响应的是妻子海蒂彻,密友艾卜伯克尔是一个富有、慷慨和有影响的人,成为第一个响应他的成年男子。随后响应的有奥斯曼(穆罕默德女儿鲁根叶的丈夫)、祖贝尔、奥福、赛阿德、塔莱哈等。由于他们的皈信,伊斯兰的传播悄悄地影响到其他人。这样秘密宣教持续了三年,只有好友们知道他宣教活动。奴隶宰德和十二岁的阿里也响应他。
  
  公元612年,42岁。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唯一的真主安拉,止恶从善,宣称伊斯兰教是自古以来的正统宗教,自己是该教的最后一位使者。主张限制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吸引了一批当地人的归顺。但是古莱氏各家族信仰多神的传统宗教,对伊斯兰教进行抵制和迫害。伯父艾卜·塔列卜在对穆罕默德进行劝说后,开始支持穆罕默德的所作所为。而叔父艾卜赖海布则坚决反对。
  
  公元615年,45岁。由于对穆斯林迫害加剧,穆罕默德安排十一名男子和五名妇女迁徒到埃塞俄比亚,其中有奥斯曼夫妇。据说那里的国王南伽士比较公正。古莱氏人得知消息后派人追捕,当追到岸边时,载着穆斯林的帆船已经开航。
  
  古莱氏人派遣阿慕尔和阿卜杜拉·艾卜拉比阿抵达俄塞俄比亚,要求国王南伽士将穆斯林交还。国王南伽士询问穆斯林及其信仰后,拒绝了古莱氏人的要求。古莱氏人加剧迫害麦加城内的穆斯林,鉴于此,八十三名男子和十八名妇女第二批迁徒到埃塞俄比亚。
  
  公元616年,46岁。古莱氏人各家族联合抵制哈希姆家族,禁止和哈希姆家族的人通婚和货物交易;禁止给他们提供食物和水及和他们保持任何社会关系。迫使哈希姆家族迁入山谷,经受极度贫穷的艰苦生活。
  
  公元619年,49岁。哈希姆家族脱离迫害,返回麦加城。据传述,穆罕默德在真主指引下,穿越了七层天,从天房到达远寺,率领众使者做礼拜后升入天庭,路上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了每位圣人,最后来到极境的忘忧树和尊名宫,看到每天围绕克尔白环游的七万天仙,与真主亲密交言,在此真主为穆斯林规定了一天五次礼拜的主命。伯父艾卜·塔列卜和妻子海蒂彻相继去世,穆罕默德失去了两位重要的保护人和支持者,穆斯林所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后来穆斯林称这一年为“悲痛年”。
  
  公元620年,50岁。穆罕默德感到自己的传道在家乡暂时难以成功,于是前往塔伊夫,号召那里的权贵和富人皈信伊斯兰。麦加人由于和穆罕默德有着家族及亲戚方面的关系,对待穆斯林还是手下留情的,而塔伊夫人的反对则无所顾忌。穆罕默德此时向真主倾诉他的苦闷:“主啊!此刻,我向你倾诉,我是羸弱的,无能为力的,最仁慈的主啊,你是弱者的养主。我的养主,你是把我交付给对我笑脸相迎的人呢,还是把我交付给阻挡我的敌人呢?如果你没有恼怒我,那我就毫无忧虑,你对我的仁慈是最宽厚的。我求助于你驱散黑暗的容颜之光,今后两世因它而全美的容颜之光,使我免遭你的恼怒、你的不悦。你是执掌刑罚的主,无法无力,唯有你。”于是穆罕默德返回麦加,穆提阿木宣布支持伊斯兰,在其保护下,穆罕默德的宣教范围有所扩大,开始在各种集会场合公开宣传伊斯兰的教义和思想,包括在乌卡兹市场、达乌里麦嘉兹市场,在朝觐的代表团和国王中间,同时还远行到一些部落号召他们皈信伊斯兰。叔父艾卜赖海布一直在各种场合阻止穆罕默德的传教。
  
  公元621年,51岁。来自麦地那的海兹尔吉家族的人和奥斯家族的人来到麦加,宣称他们皈信伊斯兰。应他们的要求,穆罕默德派遣穆苏阿布带教徒两百人随他们回去,阐明伊斯兰的教义,调解两个家族间多年的争端。到达麦地那后,穆苏阿布住在麦地那一个富有的当地人艾思阿德家里,挨家挨户地宣传伊斯兰的使命和真理。由于穆苏阿布的辛勤努力,麦地那很大一部分人都入了教,奥斯的首领赛阿德也皈信了伊斯兰,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奥斯家族都皈信了伊斯兰。
  
  公元622年,52岁。在麦加,对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的迫害越来越大,各家族在议事厅决定谋杀他。穆罕默德应麦地那人的邀请,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麦地那。他本人与艾卜伯克尔躲过追捕到达麦地那,在三里外的库巴建立了第一个清真寺。清真寺非常简陋,泥墙椰枣叶屋顶,柱子是椰枣树干,每面墙之间最多不超过五十码。清真寺朝北,南面的门供大众出入。清真寺是各种活动的中心。清真寺东面的门与穆罕默德的家相通,有两间房屋,供穆罕默德的两个妻子苏阿德和阿依莎居住。另一侧有一个茅草屋,是供从麦加随同穆罕默德前来、舍弃家业的迁士居住的。麦地那的穆斯林则称为辅士。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制定了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权,并陆续确立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为了扩大这个和平和安全的区域,穆罕默德与他周围的部落签署和平条约。
  
  十七年之后,哈里发欧麦尔决定把此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称之为“伟大的迁徙之年”(希志来hijrah)。
  
  古莱氏族与麦加的其他氏族成立了一个联盟来迫害麦地那和麦加的穆斯林,威胁说每个回家乡的穆斯林都将被处死。一些从麦加逃出来的穆斯林开始袭击麦加去往叙利亚的商队,打击麦加的经济。
  
  公元623年,53岁。向麦地那周围派遣由迁士和辅士组成的先遣队,驱除人们对穆斯林的敌意,保证穆斯林的自由和安全。先遣队人数一般十几到几十人。穆罕默德以真主的名义,宣称迫害比杀戮还残酷,打破在禁月不能动武的传统,袭击古莱氏商队。
  
  公元624年,54岁。在麦地那西南的伯德尔,三百多人的穆斯林军队与近千人的麦加古莱氏军队相遇,结果麦加军死亡45人,包括沙伊巴、艾提拜父子、艾卜杰海利父子和倭玛亚父子等古莱氏领导人,70人被俘,包括安巴斯、阿克尔、奈瓦发里、扎姆哈、艾思吾德·阿米尔、阿布顿拉·扎姆哈等领导人。穆斯林军损失14人。穆罕默德宽大对待俘虏,没有对过去在麦加受到的迫害进行报复。穆罕默德将女儿法图玛嫁给阿里。
  
  公元627年,57岁。麦地那的犹太人一直参加穆斯林的集体礼拜。穆罕默德将朝拜的方向从耶路撒冷改为麦加,宣称克尔白为穆斯林的圣地。犹太人不愿放弃耶路撒冷朝向,开始公开反对穆斯林,穆罕默德将犹太部落奈杜尔人驱逐出麦地那。
  
  犹太各部落联合古莱氏人及各反对伊斯兰的部落组成万人联军,包围麦地那。麦地那的犹太人准备从后方攻击穆斯林,还有一些穆斯林也叛变。在联军因供给困难撤走后,穆罕默德派阿里包围麦地那的犹太人,在其投降后按犹太人旧约精神进行惩罚:所有参战男人被杀,妇女和儿童沦为奴隶,财产成为穆斯林的战利品。
  
  为了打破奴隶与主人之间的界限,穆罕默德把表妹宰乃白嫁给其义子宰德,一个被解放的奴隶。但不久这段婚姻即告结束,穆罕默德接纳了宰乃白。法图玛为阿里生儿子哈桑。奥斯曼娶穆罕默德的女儿温姆。
  
   穆罕默德发布关于头巾的启示,妇女出门时应遮住身体,行走时要庄重,和陌生人交谈时应在幔帐之后。
  
  公元628年,58岁。穆罕默德率领1400名信徒,身穿戒衣去麦加朝圣,除旅行用佩剑外没有其他兵器。古莱氏人将其阻止在国境边上,经艰苦谈判,穆罕默德与古莱氏人签署协定,双方休战十年,麦加和麦地那居民可以往来,穆斯林今年返回,明年可以去克尔白朝圣三天,除佩剑外不得带武器。这个条约实际上结束了穆罕默德与其宗族古莱氏人之间的战争,同时随着双方社会和经济的交往发展,古莱氏族中有许多人信奉了伊斯兰教,其中有后来征服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哈立德,和后来征服埃及的阿慕尔。
  
  穆罕默德向周边国家派遣使者,要求国王们皈依真主,包括罗马皇帝希拉克略、波斯皇帝科斯鲁、科卜特皇帝麦穆古格斯、埃塞俄比亚国王南伽士、也门国王艾勒哈里斯、安曼国王贾尔发、巴林国王蒙齐尔、大马士革长官哈里斯、也玛买国王胡宰等。南伽士皈依伊斯兰。
  
   穆罕默德发布关于限制最多四妻的训令和对诬告贞洁妇女的惩罚。
  
  公元629年,59岁。穆罕默德率麦加朝圣的穆斯林进攻海伯尔的犹太人。阿里杀死犹太人领袖麦尔哈布,穆斯林占有了犹太人的土地,犹太人缴纳一半的收成给穆斯林。穆罕默德杀死保管部族财富的犹太人肯纳奈,娶了他的妻子索菲亚。
  
  穆罕默德率两千穆斯林进入麦加朝圣,亲吻黑石,绕天房转七圈,在天房里完成副朝仪式,古莱氏人为其空城三天,三天后穆罕默德率穆斯林离开麦加,出城时与叔叔安巴斯的妻妹麦伊木乃结婚。
  
  公元630年,60岁。穆罕默德号令各部落进军麦加城,率领一万穆斯林和平进入麦加。穆罕默德宣布大赦,更换意欲屠城的指挥官,捣毁麦加大寺克尔白的三百六十个偶像,涂抹墙上的图像。在侯奈因和塔伊夫彻底征服信仰多神的哈瓦辛部落和赛格夫部落,并释放俘虏。
  
   女儿宰乃白去世。与海蒂彻所生的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只剩下嫁给阿里的法图玛。
  
   穆罕默德的科卜特妻子麦尔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卜拉欣,不久也夭折。
  
  公元631年,61岁。艾卜伯克尔率穆斯林进入麦加朝觐,进入克尔白时其他多神教徒的朝觐也同时开始了。在这之前,根据穆罕默德和阿拉伯部落之间协议,任何人不得阻止他人前往天房朝觐。这次,穆罕默德派阿里宣布禁止多神教徒以后进入克尔白。
  
  阿拉伯半岛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抛弃了自己的多神信仰,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表示他们对于这位政治的和宗教的领袖的忠顺。仍然坚持基督教和犹太教的部落以保护民身份处在穆罕默德的保护之下。人们只要表示信仰,而且交纳天课(济贫税jizyah),就是接受伊斯兰教。
  公元632年,62岁。穆罕默德率领十万左右的穆斯林朝觐团队,在妻子们的陪同下,从麦地那出发前往麦加,这是他最后一次朝觐,史称辞别朝觐。
  
  穆罕默德在乌扎那山谷,坐在骆驼上,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讲:
  
  “......众人啊!你们仔细听我讲话,我不知道明年在这个地方还能否和你们相遇。众人啊!你们的生命、财产和名誉对你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直到你们归见真主,就像你们的这一天、这一月、你们的家园一样神圣不可侵犯。你们说我向你们传达了这些没有?主啊,你为我作证!”
  
   “有抵押品未还者,请归还它的主人。蒙昧时代的高利贷被废除了,我首先废除的是我的叔叔安巴斯发放的高利贷。蒙昧时代的复仇被废除了,我首先废除的是阿慕尔·阿布杜勒穆塔里卜的血债。蒙昧时代的懿德被废除了,除为天房服务、给朝觐者供水除外。故意杀人者,以命偿命,过失杀人者,血金是一百头骆驼。索求超过此数者是蒙昧之人。”
  
   “......众人啊!穆民皆兄弟。任何人不得无理地取他人的财物,除非有良善意愿者。你们说我向你们传达了这些没有?主啊,你为我作证!在我之后,你们不要重归迷误,否认真主,你们不要互相杀戮。我的确已把真主的经典留给了你们,如果你们紧紧地抓住它,你们不会迷误,你们说我向你们传达了这些没有?主啊,你为我作证!”
  
   “......众人啊!你们的养主是一个,你们的祖先是一个,你们全部来自人祖阿丹,阿丹来自泥土。在真主看来,你们中的最尊贵者是最敬畏他的人。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优越,除非凭敬畏,你们说我向你们传达了这些没有?主啊,你为我作证!”
  
   “众人啊!真主的确已为继承遗产的人规定了份额。继承遗产者不可在超过三分之一份额之外立嘱。私生子没有继承权,妄称他的父亲、监护人之外的人有继承权的人应受真主、人类、天仙的一致诅咒,他的忏悔和罚赎也不被接受。愿真主赐你们平安、怜悯你们。”
  
  返回麦地那后三个月,穆罕默德染病,在战役殉难烈士墓旁祈祷后,对陪同的穆斯林说:“我不久就会踏上后世的旅程,我是你们的见证者,我会在仙池旁等着你们。以真主起誓,我一定会在那里看到你们的。现在,我担心你们的不是你们还会以物配主,而是你们在现世中互相攀比。”
  
  穆罕默德病重,坐在讲台上发表了最后的演讲:
  
  “众人啊!真主命令他的一个仆人在尘世和归主之间做出选择,那个仆人选择了归主。”
  
  “艾卜伯克尔是对我最忠诚的人,他用所有的爱和金钱支持我的事业,如果我能在真主之外选择密友的话,我一定会选择艾卜伯克尔做我的密友,但我和他之间只是伊斯兰的兄弟情谊和友爱。你们把清真寺的所有窗户都封上吧,只留下艾卜伯克尔之窗。”
  
  “众人啊!我听说你们害怕你们的使者会死去,难道你们见过我之前被派遣的使者有长生不老的吗?而谁又能在你们中间长生不老呢?我一定要归回我的养主,你们也一定要归回他。我以辅士嘱托你们:你们当善待他们。清高的真主说:“以时光起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
  
   “万事以真主的命令而运行,你们决不会发现应当发生却提前发生了的事,真主绝不会因任何人急迫而提前。与真主为敌者,真主击败他;欺骗真主者,真主揭穿他。难道你们希望在大地上作恶、割断近亲吗?”
  
  “我嘱托你们要善待辅士,他们是在你们之前就坚定了信仰的人,难道他们没有把一半的财产分给你们吗?难道他们没有为你们腾出房屋吗?难道他们不曾自己虽有急需也愿把自己的所有让给你们吗?谁在两辅士之间判决诉讼,当安抚其中的对者,宽恕其中的错者。”
  
   “我是先行者,你们是后继者,我们在后世的相约地是仙池,愿意在仙池与我相见的人,当看好自己的手与口,应该还击时除外。众人啊,罪恶能驱散恩惠,如果人们行善,其领袖也会行善,如果人们作恶,其领袖也会作恶。”
  
   “人们啊,我向你们赞美真主,他独一无偶,他的确已临近我,我想在归去之前完结任何方面的债务。以前我曾抽打谁的脊背,现在他可以如数抽打我。以前我辱骂过谁,现在他可以原样辱骂我。憎恨不是我的禀性,也不是我的行为,你们中我最爱的人是从我这里得到其权利者,你们都得到自己的权利之后,我就可以清净无染地归见真主。任何人不要说:‘我不敢冒犯真主的使者。’这不是我的秉性,也不是我和性格!”
  
   穆罕默德于6月8日(伊斯兰教历11年3月12日)去世,两天后安葬于麦地那。
  
  
  
  苏格拉底(∑ωκρ?τη&#962;,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主要领域: 科学哲学、伦理学
  
   著名思想: 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
  
   受影响于: 阿那克萨哥拉、巴门尼德
  
   施影响于: 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以及之后的大多数西方哲学家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四六九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恰当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四七九年);苏氏于公元前三九九年(我国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我国的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可能比孔子更丑。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式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City-States)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继续不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诚,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一 勇者的画像
    苏格拉底生时,雅典的思想界,诡辩学派(Sophists)的学说正在风行。他们对知识持彻底怀疑的观点,对任何事物的真实性都不相信,而谓世界上没有确实的知识;仅教人如何从事辩论,如何赢得辩论,但决定辩论的关键,恒不以真理为依据。诡辩学派在评断知识时,常说吾人只有主观的意见,而无客观的真理。普罗泰格拉斯(Protagoras)是此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曾说:「人为万物的权衡(Man is the measureof all things)。」该派的理论要点,可综括为三:(一 )以感官为知识的来源;(二)以个人为真理判断的标准;(三)以怀疑为知识寻求的目的。他们对知识所持的观点,可以说是非不明,真伪不分,对青年们的不良影响极大。
    苏格拉底对诡辩学派的攻击不遗余力,他曾批评说,诡辩派之领导青年,有如盲者引领盲者,焉得不同归于尽呢?我国有一句俗话:「盲人骑瞎马。」苏氏的批评,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他要挽救堕落的人心,慨然以教导青年为己任,不怕危险,不顾讥辱,他信奉一神论,和雅典的多神思想也大相径庭。在多种原因的凑合下,这位伟大的哲人终于斗不过黑暗和罪恶而倒下去了。首先米烈多士(Meletus)控告他三种罪名:(一)侮慢本国的神,(一)信奉异端的神,(三)假藉教育手段以蛊惑青年。按雅典的法律规定,对于侮蔑本国的神,而信奉异端的神,应处死刑。可是在雅典,被判死刑的人,如果有机会逃出国外,就不予追究;也可以出钱赎罪。有的弟子劝他借机逃走;有的弟子和朋友愿意代他赎罪,都被他拒绝了。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他表示不能这样做,潜逃和赎罪等于向邪恶屈服。临刑前说:「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于是这位七十高龄的大哲学家,为真理而殉难,在弟子们的呜咽声中与世长辞了。
    苏氏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终生为维护真理而奋斗,为教育青年而努力,和邪恶对抗,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我国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话苏格拉底可当之无愧了。他坚持着正确的理想,勇敢奋斗,不受威胁,不为利诱。虽不幸遭遇到悲惨的下场,而他的人格已光耀后世,他的声誉已永垂千古。
  二 思想和言论
    古代希腊的哲学研究,可以说苏格拉底是一个分水岭。在他以前,从泰利士(Thales)开始,到赫拉克利特(Haraclitus)、巴门尼第斯(Parmenides)、毕泰格拉斯(Pythagoras)和恩庇道格拉斯(Empedocles)等人,都偏重宇宙和自然的研究,探讨宇宙的根源,寻求万物的本体,对于人生问题多未注意。到了苏格拉底,才扩大了哲学的研究领域,开始注意到人类本身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他曾说,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些什么问题?是心灵问题,是人生问题,是道德问题,是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片刻也不能分离的。苏格拉底就这样开创了人生哲学的新领域。
    一)知即德说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其中与教育最有关系的,是他的伦理思想。在道德理论方面,他属于幸福主义者,也是哲学思想中最崇高的一部分。在伦理学中,他将「幸福」(Happiness)和「德」(Virtue)概念分析得很详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苏氏谓幸福即至善(The highest good)。但他所指的幸福,不专指快乐。他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生活必须有节制,因为中庸之道(Moderation)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从柏拉图的「对话录」(Dialogues)中证明,苏格拉底的中庸理论并不是禁欲主义(Asceticism)。他所谓的幸福,并不是指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特别强调祛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知识的获得。
  (二)教育目的和方法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求至善和品德的培养及心理能力的发展;并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在求得至善,人类之所以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则在致力于道德的修养,以完成理想的人格。苏氏承认客观真理之存在,同时又主张自我努力的必要;前者为知,后者为德;知德合一乃苏格拉底理想中的人格。他的用意在以道德为具体的间架,以知识为抽象的内容,而建立一表里兼赅的体系。他以「友谊」、「勇敢」、「谦逊」等为道德之概念,而人格的扩大,即系于观念知识的充实。而「知汝自己」或内省(Insight),则为达到此教育目的之不二法门。
   爱求知识和增进友谊二者,构成苏格拉底方法进行中的基本要素。……;是概念的和定义的;他在问答中,想把许多模糊的概念找出正确的定义来。他常问:「何谓正义?」「何谓名誉?」「何谓德性?」「何谓道德?」「何谓爱国?」「何谓你自己?」苏氏所最关心的,便是诸如此类的道德和心理学的问题。他这种坚持精确的定义,清晰的思想,及精细的分析态度,给雅典青年不少的帮助。他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导,无非认为知识之目的是使概念获得正确的定义。
    苏格拉底的整个方法,是启发的(Heuristic),又可叫探求法(A method of finding)。经过归纳过程而归结到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Aristatle)曾说:「归纳和定义二者,恰可归功于苏格拉底。」……(注二)罗素则称之为辩证法(Dialectic method)。不过他说,这种以问答寻求知识的方法,不是苏格拉底发明的,巴门尼第斯(Parmenides)的弟子齐诺(Zeno)似乎早已用过了。即使如此,在古代希腊运用辩证法较为成功的人,则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而后者显然是受前者的影响。
  五 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苏格拉底为古代希腊思想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如果没有苏格拉底的出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相继成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实在大成问题。他三人在哲学上的成就,造成希腊文化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很相似。在我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相继出现,也构成了我国古代哲学的黄金时代。在其中儒家的思想是主流,由于儒家孔、孟、荀的继起,奠定了儒家在中国数千年永传不坠的学术基础。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当时混乱的雅典思想界,有振聋发瞶的作用;苏格拉底的人格,对于一般趋炎附势的雅典公民,也有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启示作用。
    在哲学方面,他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影响至巨。他对后世的贡献大致有三:
    (一)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初步基础;
    (二)是有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
    (三)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
    关于归纳法的发展历史,在近代虽经培根(Francis Bacon)倡导,始成为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但不是说在培根以前就没有人用过;相反地,这种方法早在希腊古代已经有人在注意和使用它了。苏格拉底就常用这种方法。事实上苏氏的诘问法,是「综合」和「分析」相互为用的方法,本质上就是辩证法。这种方法对柏拉图的影响很大,在他的对话录中到处可以看得出来。柏氏以辩证法为建设概念知识的方法,而为思想的艺术,尝称辩证法包括两个步骤:(一)综合特殊而为一个概念;(二)分析概念而用于特殊。在思考过程中,前者即是类化(Generalization),后者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很明显,这是得自师嫡传。
    在认识论方面,苏格拉底应属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在古代,认识论之派别的划分虽不比近代明显,但从各哲学家们的主张中,可以找出其理论的渊源。例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理性主义者;伊壁鸠鲁(Epicurus)和斯多噶学派(Stoics)应属于经验主义(Empiricism);亚里士多德虽师事柏拉图,但他在认识论上的主张,是走折衷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路线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理性(Reason),真实的知识是普遍的而非特殊的,是形式的而非偶然的,是永恒的而非变动的。他在这方面的理论,近则影响柏拉图;远则对近代的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儿(Descartes)、斯宾诺莎(Spinoza)和莱勃尼兹(Leibnitz )等人均有莫大的启导作用。
    至于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思想,对柏拉图的影响更大,两人都属于伦理的幸福主义,柏氏在主观上认为至善即幸福,在客观上将善的概念看作和上帝相一致;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应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藉德性与智慧之助,变得和上帝相似,以道德和智慧为幸福的主要因素。在这一点上,他与苏格拉底的见解颇相契合。苏氏以智慧统摄诸德,柏氏则将德目列为最高的四种-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不过他特别指出智慧在德性中占最高的地位。但在实用方面,两人的主张则稍异:苏格拉底将实践道德建基于功利主义或权宜主义(Expediency)之上;柏拉图则放弃功利的观点,认为道德应有其独立的价值。
  
  柏拉图(Plato,∏λ?των,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2]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1]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柏拉图出生是在公元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哥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柏拉图的理论,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主要著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
  
    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
  
    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
  
    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伪作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下著作被认为是后世伪托的作品:
  
    《米诺斯》(Minos)《欧律克西亚斯》(Eryxias)《泰戈斯》(Theages)《克里托芬》(Cleitophon)《爱人》(Lovers)
  
    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使用广泛的是《柏拉图全集》(四卷本)。
  
  【思想概述】: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政治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在《律法》(The Laws)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他在该书中同样指出,妇女和男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训练。
  
  《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前361),这是他在叙拉古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
  
  【教育观】:略
  
  【帕拉图爱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失去一切的一切,无力面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主义(Platonism)是数学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数学哲学观点,西方数学界一直有着或明或暗的柏拉图主义观念,19世纪,它在数学界几乎占了统治地。20世纪初,数学基础三大学派的争议刚趋平息,柏拉图主义观点又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柏拉图主义的基本观点:数学的对象就是数、量、函数等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作为抽象一般或“共相”是客观存在着的。柏拉图认为它们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理念世界里,后世的柏拉图主义者并不接受“理念论”,但也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们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的思维的永恒的存在。数学家得到新的概念不是创造,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描述;数学新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与之相应的,柏拉图主义认为数学理论的真理性就是客观的由那种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存在决定的,而这种真理性是要靠“心智”经验来理解,靠某种“数学直觉”来认识的,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才能达到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数学世界”。
  
    由于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所以现代柏拉图主义也被称为“实在主义”。柏拉图主义在西方近现代数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些数学巨匠如G.康托尔、罗素、哥德尔、布尔巴基学派基本上都持这种观点。一般认为,所以如此不是偶然的,这是数学反映客观世界,数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一素朴信念在哲学上的反映。而正因为如此,柏拉图主义对数学的历史发展就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促使数学家们在自己的研究中采取客观的科学的立场,而且,当某些高度抽象的数学理论因找不到现实原型而为人们所怀疑时,它也有可能给人们以一定的信念。尽管这种信念是盲目的,从而就有可能导致错误。
  
    柏拉图主义的错误是显然的:把反映形式当作了认识对象;把抽象当作具体的客观存在;认为一种思维形式本身是客观的当然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离开人的实践来考察真理性必将导致谬误。柏拉图主义在哲学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宣称信仰柏拉图主义并非意味着接受柏拉图的所有见解,而往往只是对如下特定思想的认同,即理念形式是存在的、永恒的,并比世界中的现象更实在、更完美,甚至是唯一真正实在和完美的实体。这个体系还包括认为理念形式只能由灵魂所认识等。
  
    对柏拉图主义的辩护有:语言对象的抽象描述的一般性和其所描述对象的特殊性的对比;数学对象的抽象和毫无疑问的精确性等。
  
    柏拉图主义中的理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形下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如:一类事物的名称;数学对象;自然定律等。
  
    它以理念论为中心,包括宇宙论方面的宇宙生成说,认识论方面的回忆说,伦理观与社会政治观方面的四主德与理想国的学说,美学方面的“摹本”说,探求理念体系的概念辩证法以及教育学说等。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西方哲学的影响极大。
  
  【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个人影响
  
    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他被称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代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由于他对哲学、政治学、逻辑学,、伦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都有精心的研究,所以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则认为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从政治社会观来看,他是拥护奴隶制的。他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在教育理论方面,他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并详细地论述了对儿童进行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等问题。本文不全面地阐释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只对他的德育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亚里斯多德是以“中庸之道”的思想为中心来论述他的德育理论的。其中包括四个主要问题:(1)什么是幸福;(2)对勇敢、节制、友爱等道德范围的分析;(3)关于榜样、“躬行实践”的教育方法;(4)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的理论特征。
      亚里士多德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赝品。他是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奠基人,哲学到他的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他的著作中,希腊哲学的爱智与深思精神被发展到顶峰。他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其中的批判要多于继承。他有句科学认识史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映他的真理高于一切信念。他的哲学认识论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在批判柏拉图理念的同时,亚里斯多德确立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原因论。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系由4种原因所致: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这不仅表现于人工的制造物中,而且表现在自然万物的产生之中。他根据无穷后退不可能的推理原理得出第一原因或第一推动者只能是没有质料的形式,或者称之为神。但这个神在亚里斯多德眼里实际是一种以精神为实体的东西,现实的思想活动是神的生命。在这里,神不过是一种探索不已、往复追询的代名词。亚里斯多德还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把逻辑学看作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他的研究便是先从收集大量材料开始,通过严密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而得出结论。这就与柏拉图的令人捉摸不定的神密方法明显有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4 09:40 , Processed in 0.0665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