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财经图书《人民币怎么办》摘选三 赵晓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在人民币相关的问题讨论上,中国缺乏对实体经济的足够关注。但人们似乎忘记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根本”。 金融市场的适度和正常发展,是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和提供融资支持的。但是,当其发展到过度膨胀时,其作用就会走向反面。这是因为,在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阶段,金融投资收益大大高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虚拟经济领域,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和经济泡沫的不断累积。如果流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过多,就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发展乏力,形成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另外,资金供求失衡又会引致利率大幅上升,使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因融资成本过高而萎缩甚至停滞,严重损害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以中国股市为例,按说投资功能是股市基本功能,股市没有了投资功能,吸引不了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就会失去融资功能。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其基本功能定位都是一个投资和融资并重的市场。长期以来,中国股市却颠倒了投资、融资功能的因果关系,过分强调股市的融资功能,轻视或者说忽略了股市投资功能的培育,使股市成了上市公司的提款机。一方面急功近利,加速扩容;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掩护下,降低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于是上市公司不论质地好坏,都张开了血盆大口向股市“飞禽大咬”,高价发行、高价增发、高数额发行可转债、高价配股层出不穷,中小板、创业板的“三高”发行愈演愈烈,成倍的超额募集资金不仅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也给市场埋下了巨大潜在风险。无节度的融资,改变了股市的供求关系,摧毁了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使股指一泻千里,形成了一级市场圈钱千亿,二级市场市值损失万亿的恶性循环。 同时,虚拟经济的急剧变动会通过利率、汇率或资产价格变动迅速传递到实体经济中去,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实体经济的萎缩甚至停滞。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而达到或接近其临界状态时,这种没有真实价值增值支撑的虚拟资本就可能由于实体经济中泡沫的破灭,使得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市场波动再反作用于机构,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必然使金融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 以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危机爆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交易规模,从而造成虚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实体经济。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层面来看,发展实体经济也显得尤为重要。央行的相关官员曾公开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也是当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出发点,都是便利贸易和结算,首先须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当前不论是曾经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欧美金融强国,还是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保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好汇率政策的调控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假若所有人都致力于投机的虚拟经济,经济不会有任何增长,经济体系必定崩溃无疑。然而,假若经济体系没有任何的虚拟经济或投机炒作,经济体系的流动性亦将不足,经济效率和速度必定受到损害,甚至完全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经济(极端的计划经济体系与此极端情形类似)。所谓持续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必定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庸之道”。 今日中国经济的钟摆,已经开始偏离中庸之道,开始向虚拟经济或投机的一端摆动。说“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可能夸大其词,然而整体经济的投机意味的确很浓。更具体地说,真正需要资金的地区、行业或企业,得不到发展的资金,有限的资金都跑到资产市场投机去了。资金如水,理论上看,假若资金能自由进出所有行业,每个行业或企业的平均回报率将趋于均等。然而,如果许多行业被管制,资金将无法自由进入,或者某个行业因为政策和预期的突然转变而变成暴利(或预期有暴利),那么全社会资金的大部分,将蜂拥流入此行业,形成投机热潮或价格泡沫。 当前真实经济与虚拟经济之背离,根本原因有三:第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自我实现,诱发热钱千方百计进入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是带动资产价格暴涨的导火索;第二,银行体系的资金主要流向国有垄断企业或巨型国有企业,让它们成为中国房地产最大的地主或庄家,亦成为股市和房地产投机的生力军;第三,金融体系欠发达。金融产品太少,促使普通百姓将储蓄资金投入股市和地产,资产价格狂涨的诱惑,激发普通百姓投机赚钱的美梦,从而成为股市和地产市场的最大规模的跟风者,当然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甚至是“血本无归”。 中国经济若要真正强大,中国人若要真正富裕,决不能依赖投机炒作,唯一的出路是提高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要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关键是如何引导有限的资金进入需要发展、真正需要资金的地区、行业或企业。彻底解除行业管制、全力发展和完善金融体系,是我们惟一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