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42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一份很好的CMA考经

[复制链接]
2422 0
一.关于CMA的价值

说点与考试无关的题外话。CMA有没有用?如果你只追求会计证书的认知度的话,建议还是去考中国自己的CICPA或者ACCA,它可以装饰你的简历,在目前国内会计领域求职中有一定分量,CMA只在美国公司里比较认可。但是我要说的是,不论什么国际会计证书,可能仅对在大公司比如500强企业谋取初级职位更有用,通常企业并不是要用你在这些证书中学到的知识,而是认为这证书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和英语能力,入职以后可以比较快地掌握岗位技能。作为一名entry level manager,我带过的下属中有CICPA也有ACCA,他们的素质都很好,其实他们的工作都是流程化的初级会计,按说比考试简单得多,但他们刚入职时就是什么都不会做,一样需要手把手地教。所以如果你凭借CMA进入美国大公司做了个初级职位,比如初级的财务分析或管理会计,不要指望工作中能用到多少CMA学到的知识,你所做的最多不过是在信息系统里运行几个报告,或向各function收集一些数据然后用Excel归纳整理成各种格式的管理报告而已。至于你以后能不能籍CMA的知识获得升迁就要看你是否懂得应用了。

但是对于高级职位是不同的,我相信没有雇主会仅凭你的一纸证书给你个Finance Manager当,虽然所有的招聘广告里都会写“CPA preferred”,但prefer就是prefer,不是must。你的相关经验和行为个性更重要。但是如果你仅有经验没有这些国际知名的会计证书的话,企业对用你做manager职位也会有concern,因为毕竟“人靠衣裳马靠鞍”,你的经验与业绩只在原来的公司或行业被认可,但没有“公认”的一张通行证。一个中小公司的Finance Manager的职责可能在500强企业里只是个Senior Accountant而已。:)这是从“面子”功夫来讲知名会计证书对高级财会人才的价值。从“里子”功夫来讲就要多想想了,你要做什么?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你对什么类型的工作感兴趣?如果做审计,那肯定是CICPA最有用,再难也要去考。如果立足企业做财务类的工作,那么CICPA/ACCA/CMA/CIA都可以。大型跨国企业里的财务工作也分得很细,基本上包括accounting, planning analysis, tax, treasury,和internal audit几大块,如果喜欢process的工作或是基于rule去执行判断和控制的话,那么就是accounting或internal audit工作,做个Accounting Manager,CPA/ACCA就够了,做internal audit除了CPA还可以去考CIA。但如果在BU或entity做planning analysis就比较弹性,也就是基于business去执行判断,还要有一定行业知识,并且对沟通也有一定要求。等做到entity level的finance manager或BU/Region CFO,并且工作职责里涵盖支持管理层决策方面的内容的话,就更应该拓宽一下知识结构,这时CICPA的知识结构就不够了,CMA是一个好的选择。另外一个大企业里的Finance Manager与Accounting Manager不同,光懂debit、credit是不够的,还要在组织内有艺术地上下沟通与协调,部门内合理地分配资源,管理冲突和平衡利益,这些都是书本不可能带给你的。

总之,如果选择了CMA,那就不要太功利得想一步登天,enjoy它带给你的多学科知识的视角吧,但是仍要把焦点放在实际工作的运用上,多尝试在不同业务情景中运用professional judgment,这才是财务人员职业成长的关键。


二.Part2
11号考过了PART2,成绩差强人意吧,没考到600分以上。简单谈一下情况,希望对最近考PART2的朋友有帮助。

时间上还算充裕,提前30多分钟做完全部题目。题目分布还是严格符合IMA大纲,预算和MIS各21道题,成本和财务会计各35道题,绩效评估28道题。预算开始碰到好些题的题目很长,以为计算量很大,所以先pass过去,没想到返回做时发现只是很简单得运用一少部分信息就能得出结果。财务会计和绩效评估的计算量都不大,成本还是碰到不少计算题。

题目类型上还是与Gleim和Rigos的题目有一定偏差,不少题目都比较面生,但如果涉及的知识学懂了应该能做出来。财务会计部分还比较幸运,之前觉得比较难的pension, lease, 和hedging和consolidation都没出什么题目,就pension有一道概念题。但是MIS就比较倒霉,起码有十道题都是没什么idea胡乱猜的,有的题目选项中的术语甚至连单词都不认识,甚是郁闷,估计分数就是这部分拉下来的。不过估计也没什么好的学习办法,因为跟gleim和rigos书里写的都不沾边,我觉得有的题目可能都超出了大纲。还好只占15%,所以也没必要为它再找额外的参考书看了。

预算部分有的计算和gleim的有点不一样,比如平时经常练习根据收款或付款期计算cash receipt和cash disbursement,但考试是让计算accounts payable或accounts receivable的余额。有一道是算pro forma statement的net income,但不象gleim里那么多信息计算很多步才能完成。概念的部分无非就是考某种情况适用哪种预算。

成本部分有一定计算量但步骤都不复杂,比如计算EFU(约当产量),overhead allocation,joint cost allocation,没考service cost allocation。cost behavior的题目是熟悉的,就是根据两个output level的总成本计算variable cost and fixed cost然后计算给定output level下的目标总成本。但意外的是有一道special order’s decision的题目,我觉得应该属于Part3中Decision Analysis的范畴,不知道为什么会在PART2考试里出现。

绩效评估部分考了EVA,MVA,Residue Income,ROI的计算,以及给几个division的绩效指标结果让排序什么的。计算还有一道common cost allocation,考的是stand-alone method,我看过没记住所以估计做错了。Variance部分没有预期的出很多题,只有一道quantity variance的计算。Transfer pricing倒出了好几道概念题。但质量控制一节有些生题,比如计算检测废品率是几个sigma,Six Sigma的知识虽然工作中也学过甚至用过,但没想到会在CMA考试中遇到,瞎猜的答案,我觉得应该超了大纲,不应该算分才对:)。此外还考了质量理论中比较常用的control chart和鱼骨图(cause-effect)。平衡计分卡也考了两三道题。

MIS部分已经说过了,一塌糊涂。就算在大纲要求范围的题目也有些不会做,考了data mart,data mining,还有encryption中的public key是什么。还有好多记不清了,总而言之还是一点,没学懂,所以就不会做,CMA考试还是比较强调理解的,不是靠记忆。为了考试的资源与精力的分配当然是没有必要为这部分浪费时间,但个人觉得MIS知识还是对财务人员在现代企业的工作很有帮助的,值得在考试之余再额外做做功课,特别是ERP和Management Database部分。

财务会计部分确实如很多考生所说不难,至少没有象学习时觉得那么难理解,毕竟有很多美国会计准则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学起来也没感觉,所以考前比较心虚。我抽到的题目中special topic还是很少的,基本集中在通用业务,计算也很简单,比如cash balance的计算,bad debt allowance of AR的计算,存货部分当然主要考valuation,有LCM,LIFO/FIFO Perpetual的ending balance,收入没怎么考,只有一道long-term contract的概念题。Cash flow有考计算但考得也比较简单。比较麻烦的计算出了两道折、溢价发行的长期债券中期赎回的损益,我算出了一道,另一道太麻烦算不出来只好猜了。

总之觉得Part2是CMA的核心,虽然考试没什么可怕,但学习的过程是前三个Parts中最痛苦的,因为它的内容覆盖了旧制考试的PART2 & PART3,而考试只多了30道题,你不知道会抽到什么题目,所以都得学。特别是财务会计部分,相当于把旧制考试PART2的110道题压缩成35道,可是内容范围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学习时间很长,内容占书本的一半,但实际考试只占25%,而且不难。所以PART2通过的前提是书要看全,看懂,并且要记住,这对记忆力不强的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习中把不好记忆的部分做摘要方便review时记忆。

至此为止,已经完成了CMA PART1~PART3的学习考试,虽然PART4还没有开始,但总体感觉觉得IMA和中国CPA考试导向不同,IMA还是比较encourage多领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而且比较Business oriented,也能接触到很多目前流行的企业管理理论及战略层次的探讨。如果说rule-based的各种CPA考试适合欠缺经验但记忆力好的在校学生或只有0~3年经验的人考的话,那么CMA是在企业里的财务领域有至少6年不同岗位经验的人拓宽知识视野的一个好渠道,相当于一个“迷你MBA”。这里就我学习、备考的经验做一个总结供准备开始或正在学习CMA的朋友参考。


三、内容的总结与重组。

我的学习考试顺序是PART3-PART1-PART2。但现在觉得如果三个部分一起学然后一起考可能会比较好一些,尽管三个部分相对独立,但其实做题时会发现有的题目是属于别的部分的,有的学科的知识被分散在各个部分了,分开学不太系统而且学起来感觉很离散,没有integrated的领悟。所以现在我把CMA所涉及的内容重组总结为:

1.         Management Accounting & Reporting (30%):
Ø       Part2 Cost Management
Ø       Part2 Budgeting
Ø       Part2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Ø       Part2 Information System

2.       Decision Support & Financial Management (25%)
Ø         Part1 Quantitative Method
Ø         Part3 Decision Analysis
Ø         Part3 Investment Decision
Ø         Part3 Corporate Finance

3.       Financial Accounting & Reporting (20%)
Ø         Part1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Ø         Part1 Internal Control
Ø         Part2 External Financial Reporting

4.       Economics & Business Principle (13%)
Ø         Part1 Business Economics
Ø         Part1 Global Business

5.       Strategic Management (12%)
Ø         Part3 Strategic Planning
Ø         Part3 Strategic Marketing
Ø         Part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当然如果还想分部分学习考试也是可以的,反正到part4再综合也没关系。那么就严格按照IMA Learning Outcome Statement学习就可以了,精力时间多分配给那些比重大的section(20%~25%)和Level C要求的章节就好了。
四.关于复习资料与教材

如果纯粹为通过CMA考试的话,用一本Review Notes加一套题库(最好是软件式的)就可以了,至于选哪个出版商嘛,没有一家是十全十美的,我用了Gleim和Rigos的,都可以。用Gleim的比较多,但我觉得它的书编得不好,有的章节晦涩难懂,甚至超出大纲范围,读了浪费时间。不过它的题库软件不错,很接近考试界面,可以练习控制答题速度。书的话不如选Hock或Rigos的,比较浅显易懂。IMA Learning System的不知道怎么样,觉得既然是IMA自己出的应该更好吧,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当然不论哪个出版商,notes就只是notes,是为考试准备的“鸡精书”,对没有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浓缩。再者,如果通过考试之余还想开阔一下知识视野和想在不同的business scenarios下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话,适当看一些参考读物对考试、学习乃至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IMA官方网站上有suggested reading list,其中有不少国际上很经典的商科教材,大家可以选读,在各大书店MBA教材区都有售,看中文译本也可以的。我这里列出几本我看过的(不一定通读),它们大部分都在IMA suggested reading list里,特别是Horngren所著的《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必修的一门课。

1.  经济学原理 第3版 中文版 - N Gregory Mankiw (曼昆)机械工业出版社 - PART1
2.  Cost Accounting - A Managerial Emphasis - 10th edition - Horngren, Charles T., Foster, George M., and Datar, Srikant, 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
成本会计-管理的着重点 第11版 中文版- Horngren, Charles T., Foster, George M., and Datar, Srikant, 人民大学出版社 –  PART2 & PART3
3.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1th edition - Kieso, Donald E., Warfield, Terry D. and Weygandt, Jerry J. 中信出版社 英文版 – PART2
4.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11th edition - Van Horne, James C., and Wachowicz, John M., Jr., 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 – PART3
5.  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ition - Philip Kotler 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 – PART3
6.  生产运作管理 第2版 - 陈荣秋 机械工业出版社 - PART2 & PART3

以上1~4是CMA PART1~PART3的重点考试内容,5和6不是重点考试内容,但在管理会计领域,manufacturing和marketing的管理理论都是应该掌握的非财务学科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不是考试重点内容,但应该也是对管理会计工作比较重要的内容,不信去看招聘广告,很多大公司都实行ERP并要求财务人员有ERP实施经验,但我没时间去找好的参考书,以后再说吧。Part1的数学部分和内部控制部分既不是重点考试内容,也不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就省省力气,不管懂不懂都不用看什么参考书了。

此外最重要的复习资料莫过于IMA官方网站上的Learning Outcome Statement,考试一般是严格按照大纲出题的,甚至难度都是严格按照大纲的,大纲里只是要求recognize, define, basic understanding的topic考试是不会出计算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Learning Outcome是经常更新的,要时常到IMA网站上查看下载。



五.关于学习方法

现在回到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上。如果不想凭侥幸通过考试的话,就老老实实用“三遍学习法”,第一遍把gleim/rigos的notes看一遍,看完一章后马上做书里的题目,这时不用在意速度,你肯定会很慢,而且有不少题不会或做错,不要紧,做完后开始第二遍学习,也就是学习做错的或不会做的题目,看答案的解释或回去翻书,一定要理解而不是记住正确答案。如果再不懂恐怕就要去找参考书看了。这样按章节学了两遍后可以开始总复习,也就是第三遍强化学习。主要是review重点内容的notes或自己的摘要笔记,然后用gleim的软件反复做题,这时要注意控制答题速度,平均每题用时不要超过1分半钟。这样把每章节的题目做一遍后,做prometric sample test,如果正确率在80%以上那么考试应该没问题,可以去预约机位了。但注意你实际考试的分数可能不会比gleim sample test的高,因为gleim的题目你可能在书里做过已经熟悉了,考试肯定会有些面生的题。考试是70%才能通过,所以用Gleim软件练习时要留出一定buffer。

带职学习可能是枯燥和痛苦的,这一点是针对工作多年已脱离大学财经类知识太久的人,英文程度一般又没学过任何英文课程的人,及已经做到比较senior的职位需要承担较大工作压力的人,可能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比如两三年才能考过所有考试。但无论基础多么低,如果你想通过考试最终被certify,那么需要用意志去坚持,牺牲相当的娱乐、交际和休闲是不可避免的,不要想靠什么捷径或运气,务必以学懂为要旨,不要贪快。

如果有背景知识,比如考过其它国际会计证书或学过MBA课程的,CMA的学习就会简单得多,读notes和做一遍题就够了。对于年轻的记忆力好的人可能依靠大量模拟题训练也没问题可以考过,但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不好说了,如果做相关工作马上会露马脚,毕竟学习和实务是不一样的。但说到这也要提醒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不要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掉以轻心,你干过不一定能答对考试题目,因为除了理论与实务的gap以外还有个时间压力问题,工作中你算某个决策方案的relevant cost时,再苛刻的老板恐怕也不会要求你2、3分钟内必须完成并且正确。:)

订学习计划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不绝对有效。如果你有背景知识并充分了解考试大纲的话,这个方法行之有效,如果不是,你会发现无论你多么努力和挤时间,实际的进度总是比计划慢很多,因为你可能总因没看懂需要反复阅读琢磨甚至去找额外的参考书。还是回到我们熟悉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你想知道河水是深还是浅?那么你先要知道自己是松鼠还是大象。:)

CMA的特点是内容多,虽然说考试就那么回事。美国的考试不论CPA,CMA都是这样,它每一部分都是把若干门学科掺杂在一起,别看只有四部分,其实知识覆盖面不亚于其它如ACCA/CIMA这些考十几门的会计证书。这对记忆力是一个考验,很容易看了后面忘前面。我的体会是,在第一遍学习中做摘要笔记是一个好的方法,但缺点是费时。所以我只针对我理解薄弱的部分做摘要笔记。这样到第三遍review时只需要看笔记就可以了,这便是“书越读越薄”的道理,比总捧着几百页的厚书感觉要好多了。

最后,不要花太多时间学习,这不一定能提高考试分数。特别到了总复习阶段,你要想记住的更多,那么就得看得少一些,做题不要超过三遍,一遍有点悬要看运气,两遍最好。做多了你可能稳准快,但可能是靠记忆了,而之前对解题思路的研习可能已经生疏了,这样不利于考试遇到面生的题目时灵活思考解题方法。


六.关于考试技巧

再说考试技巧。最重要的是时间管理,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放弃,越难的题越要先放弃,因为每道题的分值是一样的。这种客观题考试的计分系统不会识别你学会了多少知识,它只会计算你答对多少题。所以考试时也有一个很通用的好方法就是“扫三遍法”。第一遍做概念题和那些简单短小的计算题,大计算题先pass过去,不用mark.。中间碰到不会的也要猜个答案,凡是猜的和模棱两可没把握的都mark起来。第一遍应该完成了75%~80%的题目,用时一半就可以,不用太快,否则可能会因审题做题不仔细而使正确率降低。第二遍是点击reivew中incomplete的题目,就是之前pass的那些大计算题,同样,不会的也要猜上答案。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在一道题上耽误超过3分钟,如果需要进一步推敲的先mark上。这样两遍过后你应该做完了所有的题,此时最好还有半小时时间。然后就是第三遍review,检查那些mark的题。如果确认无误有把握的可以unmark,仍没把握的不必unmark,对计分没有关系。三遍过后再有时间可以review all questions,如果觉得没必要的话可以数数仍在mark的题目有多少大致可以知道自己的分数了,因为此时仍mark的题目错误几率应该很大了。:)

第二个考试技巧是对题干长的题先看问题,然后从题目中筛选需要的信息,避免运用不必要的信息和进行不必要的演算。有的题目长但其实不是什么计算题。

第三是猜的技巧,首先用排除法,排除肯定错的选项,然后是选剩下答案中最优的。没有什么idea的概念题或是那些问except的题目,注意答案中如果有特别绝对或主观的字眼如all, always, none, never, 那么据经验统计这种选项通常不正确。如果选项中出现一些nonsense theory,也就是说书本上和大纲中都没提过的术语也很可能是不正确的,还有含与题目不相关的术语的选项也通常不正确。还有如果两个选项是逻辑上完全相反的,那么有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它们中其中一个就是正确答案,二选一的猜中率总要高一些吧。

最后是控制情绪,特别在时间没控制好又快交卷的情况下很容易紧张,这时可能会越想快看题目越是看不懂,然后心跳加快越发着急,这时千万忍住,先停下不要看屏幕,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等情绪平稳了再开始,你会发现牺牲这半分钟是很值得的。

不论从哪部分开始,第一个part的成绩通常是最低的,因为你没有经验,但以后你会发现你对各种考试技巧的驾驭越来越纯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1:33 , Processed in 0.0618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