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32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装饰面子——利润表

[复制链接]
3329 0
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底子,那么利润表就是企业的面子。大家都要通过利润表来查看企业赚不赚钱,赚多少钱。有利润就是能赚钱,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企业还不错;要是没利润,就是不赚钱,大家对这个企业的印象就不好。
利润表分为几个部分:一个是核心利润,第一章里已经提过了,就是营业收入减掉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后的利润,这是企业主要业务的利润,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另一个是投资收益;还有一个是营业外收支。后面两个占的比例不大,不是企业的主要业务,我们不做重点分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许没有投资收益,也没有营业外收支,核心利润就是企业的税前利润(即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
一、“面子”怎么看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某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就像拿一个照相机,“咔嚓”一下把企业某个日期里的情况都照下来,我们可以看看企业那天的财务状况是怎么样的。虽然我们不能说今年5月到6月这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如何,但是我们可以查看5月这31天的经营成果怎么样,这就是利润表要反映的东西——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表3-1就是某企业的一张利润表。
表3-1利润表
编制单位:××企业××年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略)
一、营业收入8,000,000.00
减:营业成本6,500,0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0.00
销售费用150,000.00
管理费用200,000.00
财务费用250,000.00
资产减值损失200,000.00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100,000.00
续表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略)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700,000.00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700,000.00
减:所得税费用175,000.00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525,000.00
五、每股收益:(略)
资料来源: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会计第一恒等式,也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利润表所反映的是会计第二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里都有哪些项目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利润表中有四项表示收入: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费用,有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剩余一个净利润表示所有者享有的收益。我们下面分别来看看这几大项。
1收入
收入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比如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其次,它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因为收入的增加会使净利润增加,进而增加所有者权益;最后,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这是因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一般以实收资本(股本)或资本公积的形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而不以收入的形式计入利润表中。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通常利润表中的收入与营业活动中收到的现金之间是有差别的,并不是说企业收到多少现金就有多少收入。这里涉及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相关知识。
所谓的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当期的收入满足确认条件的,即使没收到钱也要确认收入;当期的费用满足确认条件的,即使没有支付出去也要确认为费用。这个就跟收付实现制相对。收付实现制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使用,其原则是企业真正收到钱时才在账上确认现金的增加,真正支出去钱时才确认现金的减少。
配比原则说的是收入和费用要配比。那么,什么是配比呢?
举个例子来说,企业这个月销售了10件商品,收入是200元,产品成本是100元,收回150元,还有50元应收账款,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收入和费用应确认为多少呢?应该确认200元的收入和100元的营业成本,这样费用和收入才是配比的,同时也反映了权责发生制。如果确认200元的收入和75元的营业成本,或确认150元的收入和100元的营业成本,这些都不符合配比原则,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前面提到利润表中有四项表示收入,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收入。
(1)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通俗地说就是卖出去的产品应该从客户那儿收回多少钱。在利润表中,它占收入的比重最大。
以前的利润表把收入分成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出来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有多少;现在的利润表把业务收入不分主次,一律放在营业收入里了。一种解释是说现在很多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各种业务的地位差不多,所以就不分主次了。
(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后增加的一个项目,核算的是资产或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以及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比如企业用100元买了些股票,打算短期持有,第二天涨到120元,没有出售,那么这多出来的20元就要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去。在一些中小企业,可以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利润的影响。
(3)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长期股权投资,当然也有来自于交易性金融性资产的。金融性资产是指企业进行的股票或债券投资,其投资收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强,所以我们暂且把投资收益看成是来自于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简单来说就是控股或者参股其他企业。如果你的企业没有对其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那么就不会产生该项投资收益,也就不用关心这个项目了。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非流动资产)。通过股权投资,企业可以达到控制或与他方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分散经营风险。依据对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控制,就是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以此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即对子公司进行投资。一般而言,持股在50%以上就能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控制。
第二种是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共同进行的控制,被投资企业为本企业的合营企业。一种典型的情况是合营双方各自持股50%,企业的重大决策谁也不能自行拍板,需要两方都同意才行。
第三种是重大影响,就是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作决定。被投资企业为本企业的联营企业。持股比例一般是20%以上,50%以下。实际中一般会有多方力量共同影响联营企业的决策。
第四种就是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被可靠地计量。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持股比例小于20%的企业。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这四种类型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收益的确认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第一种和第四种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采用成本法计算,第二种和第三种则采用权益法计算。
所谓成本法,就是说长期股权投资反映的是投资的历史成本,即使被投资企业产生了利润,但是这利润并未被分配,那么投资方就不做账务处理。只有被投资企业分配利润之后,假设以现金的形式分配利润,投资企业才在账上确认现金和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却仍然不变。
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反映的是投资企业在下属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百分比,当被投资方有利润的时候就要确认投资收益,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当被投资方分配利润的时候,要是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增加现金,投资收益就不需要作出改变。
(4)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而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因此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比如罚款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获得的净收益等。
营业外收入的发生具有意外性和偶然性,企业无力控制,也很难重复发生。为了了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收入和偶然性收入的比例情况、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在会计核算上,企业必须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
2费用
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比如为了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营,需要对企业进行管理,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就是费用的一种。管理费用的发生会减少利润,因此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是管理费用又不是分配给所有者的利润,所以它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目前来看,虽然西方的会计界已经很少再用成本的概念了,但是我国现在还是广泛地采用区分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方法。
费用在利润表里,成本在资产负债表里,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另外一点就是费用对应的是一个时期,而成本对应的是一个对象(比如产品)。
假如我是领导,问会计一个问题:“请告诉我这个月的成本是多少?”会计应该怎么回答我?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这个月的成本是多少?”什么成本?成本就是产品成本。什么产品成本?是完工的产品成本,还是在产品的,还是别的什么成本?成本一定是对象化的。

所以我应该问他这个月完工产品的成本是多少,A产品的产成品成本是多少,B产品的产成品成本是多少,这个月库存产品的成本是多少。你得对象化,这样他才好回答。
费用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对应,是尚未划分或不能明确地划分到某个具体对象的耗费。正确的问法是“这个月的管理费用是多少”,“今年的财务费用是多少”,“今年的销售费用是多少”。如果只问费用是多少,而不明确是哪个期间的费用,“费用是多少”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
另外一点,期间费用没办法划给具体的对象。例如一个企业生产桌子,某个月管理费用发生了1万元,包括订报纸、买办公用品等,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管理费用中有多少是因为管理一张桌子而花费的钱。
总结一下:成本要与对象配比,费用要与期间配比。因此,我们说的“营业成本”,其实是费用,是这个月卖出去的产品的成本,而上个月卖出去的产品的成本就是上个月的费用(营业成本)。而制造企业里的“制造费用”其实是一种成本,因为它最终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到各个产品上。
区分了成本和费用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利润表里的主要费用都有哪些。
(1)营业成本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营业成本指的是进货成本。一件商品10元进来的,卖出去15元,进货成本10元才是它的营业成本。对工业企业、制造企业来说,营业成本要稍微复杂一点。制造企业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买进来是原材料,卖出去是产成品,中间有加工过程,这个过程中要加上人工工资或者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加在一起,最后转到完工产品,然后卖出去。所以10元买进来原材料,到变成产成品时,可能总共要花13元,那么这个产品卖出去,营业成本就是13元。
总之,利润表上的营业成本就是指这个期间内卖出去的产品的成本。
(2)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税附加等。对于交纳营业税的企业来说,该项目里包含了所交纳的营业税;而对于交纳增值税的企业来说,该项目中不含所交纳的增值税。常见的应交增值税不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项,而是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单独反映。
(3)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也可以叫做营业费用,主要是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比如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广告费,展销费等。一般来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销售费用也会增加,这个比较好理解。
管理费用包含的是企业管理者的工资和福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无形资产的摊销以及用于企业管理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还有常见的业务招待费,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也包含在了这里面。这个科目就像一个大筐,里面装满了各种费用。最后每个月月末算一下管理费用发生了多少,跟预算相比差距大不大。要是差距太大,以后就要注意调整。
财务费用具体来讲,主要是利息支出,还有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办业务花费的手续费。如果企业发行债券要付利息,也要记到这里面。对于有些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没有银行借款,而银行存款又会有利息收入,所以,企业的利润表上可能会显示财务费用为负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负数说明企业银行账户中有利息收入。

(4)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造成的。
比如通讯行业里一些设备过时了,账面价值比实际价值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长虹在2004年计提了25亿元的坏账准备,它的应收账款是20亿元,如果不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应该是40多亿元,资产负债表中就会虚增一大笔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反映了会计里的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不过,由于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样的一件资产,有人认为减值20元是合理的,还有人认为减值30元也说得过去。所以这里就成了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重灾区。实践中,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进行报表分析时可以忽略这个项目。
(5)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和营业外收入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常见的营业外支出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赔偿金和违约金等。
(6)所得税费用
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在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情况下,其数额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由于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比如,对于一项100万元的固定资产,税法规定按10年的期限计提折旧,每年计提10万元;但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5年计提折旧,每年计提20万元,计提的折旧进入管理费用。那么计算利润总额时,就会比税法的规定少计算20万元-10万元=10万元。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就要对这10万元进行调整,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个项目中。由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因此造成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异。
3利润
介绍了收入和费用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利润的计算方法。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就是毛利。毛利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再减去三项期间费用就等于核心利润,再加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这些项目,得到一个利润,我们叫利润总额,就是大家说的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后得到净利润。关于这点,从第一章表1-3中一目了然。
举个例子,有一家销售铅笔的企业,本月进了两箱铅笔,100元一箱。如果不考虑税费等其他费用,这两箱铅笔的成本就是200元。如果本月卖出去这两箱铅笔,150元一箱,那么收入是300元,营业成本是200元。如果发生了60元的期间费用,那么,利润总额就是300-200-60=40元。如果没有其他的收入和支出项,按25%交所得税,那么净利润就是40×(1-25%)=30元。
稍微变化一下,还是购进两箱铅笔,100元一箱。本月只销售了一箱,另一箱没卖出去,那么营业收入就是150元,营业成本变成100元。如果期间费用还是60元,其他假设条件不变,那么,利润表上利润总额就是150-100-60=-10元。由于亏损不交所得税,因此本月的净利润就是-10元。那么没销售出去的那箱铅笔占用的100元又反映在哪里呢?其实,它以存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了。等那箱铅笔被销售之后,它就会从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转到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上去。有了收入和费用,一个利润表就出来了,非常简单。

好了,到这里为止,大家基本上了解利润表里的收入、费用都有什么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核心利润方面的内容。
二、核心利润才是王道
构成利润的四个方面:
核心利润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一般来说,利润由四方面构成:核心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1核心利润——最值得信赖的利润来源
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这是我们在前面反复提到的一个公式。为什么老提它,因为它在利润表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从营业收入到财务费用这些项目,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持续发生的,体现了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和费用支出,由此计算出的核心利润就是企业最值得信赖的利润来源。相比营业收入,其他的收入项目持续性不强,收入金额不稳定,比如营业外收入就是偶然性的收入,不能成为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企业要想长期健康地发展,取得较高的核心利润,就必须要在提高营业收入上下工夫。
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它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及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而在一般的企业中,这两类资产占的比重并不大,其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也并非利润的主要来源。
3投资收益——可靠吗
前面我们也讲过投资收益,它主要来自于长期股权投资,也有部分来自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现在企业有钱了,多少会买些股票,或者进行对外投资,希望获得投资收益。如果被投资企业收益不错,那当然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但投资收益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被投资方的业绩,投资方没有主动性,不能像决定自身企业的营业收入一样来控制投资收益。因此,除非是以投资为主业的企业,否则不能将企业的发展寄托在投资收益上。
4营业外收支净额——很多吗
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等于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前面也讲过了,它和经营活动没有关系,很难重复发生。因此,我们可以不用太关注该项目。如果某个企业的利润总是主要来自于营业外收支净额,那可能是企业在粉饰自己的报表。
通过这一部分的解释,我们应该能够明确利润表中四种利润来源的地位了。简言之,核心利润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利润来源。企业要想增强自身实力、实现长远而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核心利润,而不能将希望寄托在非主业和偶然性的收入上。
三、核心利润比去年多了吗
前面我们了解了核心利润的重要地位。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核心利润,并通过实例来看看企业的核心利润是否有增长。
1营业收入与毛利率
核心利润里营业收入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也是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企业而言,营业收入是快速增长的;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营业收入应该是在平稳的基础上有所增长;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营业收入会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该设法扩大市场或者推出新的产品了。
营业收入减去与之相配比的营业成本就是毛利。毛利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就是毛利率。在毛利的基础上再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才得到核心利润。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毛利率很重要。如果毛利太少,不足以弥补期间费用,核心利润就会很少,甚至变成负数。主要的利润来源都成负数了,企业的利润情况可想而知,这当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都不愿看到的情况。所以企业一定要关注毛利率。由于期间费用是相对稳定的,波动不大,所以我们能够合理地预测在经营状况比较良好的情况下,毛利率应该是稳定的,如果能有所增长将会更可观。

我们一起来看看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某年的利润表。这两个企业都是家电行业,更有可比性,具体见表3-2:
表3-2格力、长虹利润比较表
单位:(人民币)亿元
格力电器利润表四川长虹利润表
2008年2007年2008年2007年
一、营业总收入42199380412793023249
二、营业总成本39870366652769223173
其中:营业成本33733311072304719594
营业税金及附加363317096035
续表
格力电器利润表四川长虹利润表
2008年2007年2008年2007年
销售费用4403434929862290
管理费用12718691148882
财务费用085-010174202
资产减值损失003015242170
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65124
投资收益009-001117247
三、营业利润23391375290446
加:营业外收入083064193100
减:营业外支出016012193020
四、利润总额24061426291526
减:所得税费用278139028071
五、净利润21281287263454
六、每股收益(单位:元)
(一)基本每股收益1681050016401950
(二)稀释每股收益1681050016401950
2007年到2008年,格力的收入由38041亿元变成42199亿元,增长了109%;长虹的收入由23249亿元变成27930亿元,增长了40多亿元,增长率高达20%,这在家电行业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收入有所增长,这个趋势说明企业运作还不错。我们再看看毛利率。
2007年,格力的毛利率是(38041-31107)/38041≈182%;2008年,其毛利率是(42199-33733)/42199≈201%。毛利率涨近两个百分点,挺好。看看同行业的长虹,2007年的毛利率是(23249-19594)/23249≈157%;到2008年变成了(2793-23047)/2793≈175%。其毛利率也增加了约两个百分点。通过两家公司利润表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毛利率都有所增长,发展形势都不错。相比而言,格力的毛利率稍微高一些,从这一点看,它的获利能力比长虹要好一些。
行业内比较之后,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下行业间的比较。我们计算了一下宝钢的毛利率。2008年宝钢的营业收入为1505亿元,营业成本为1340亿元,毛利是165亿元,毛利率大概是1096%;2007年的毛利率大概是1496%。就绝对值来说,宝钢的毛利更高。但是就毛利率来说,2008年家电行业的赢利比钢铁行业高。
2期间费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三项期间费用。期间费用一般比较稳定,如果有明显的异常,就需要我们加以关注了。下面是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利润表的部分数据,具体见表3-3:
表3-3格力电器利润表
单位:(人民币)亿元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
2008年2007年变化值变化幅度
营业总收入42199380414158109%
销售费用44034349054123%
管理费用12718694024626%
财务费用085-010095950%
在营业总收入增长109%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增长了123%,推测企业可能提高了销售效率,或者是销售渠道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降低了销售成本。查看2008年年报附注显示“企业销售网络健康稳定,发展良好,营业费用较为稳定”,初步验证了这一推测。

管理费用增加了4626%,与营业收入的变化方向一致,但较2007年大幅增加,需要查看一下原因。2008年年报附注解释为“主要是由于2007年执行新会计政策,把2007年年底未使用完的福利费167亿元用于冲减当年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新旧准则的差异导致2007年的管理费用被大量冲减,造成2007年和2008年的管理费用差异较大。另外,格力电器2008年内合并范围扩大也导致了管理费用的增加。如此一来,管理费用的大幅度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般来说,企业会向银行贷款,有贷款就要还利息,相应的财务费用也就会增加。2007年格力电器的财务费用是负数,表明它不缺钱,不用向银行借钱,或借钱很少。2008年财务费用较2007年大幅增加,主要是因出口销售收入有所增长、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及巴西货币贬值使得汇兑损失大幅增长等综合因素所致。不过2008年,财务费用也只占营业收入的02%,比重不大,没有什么异常。
总的来说,一个企业的期间费用变化的方向和营业收入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在企业正常经营,没有重大的合并、收缩等事项的情况下,期间费用一般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应该很大。如果变化太大,费用的绝对数额又很大,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此项加以关注,可通过企业的年报及其他途径分析变化的具体原因,看看这种变化是否正常。
3核心利润率的变化
利润由核心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四部分构成。如果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或者营业外收入,那么企业的前景是堪忧的。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核心利润。
我们拿企业的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得到一个比率,叫做销售利润率。这个比率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不能告诉我们利润主要来自于哪一方面。我们需要分析的是核心利润率。什么是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率就是核心利润除以营业收入得到的那个值。我们看看下面三家企业核心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具体见表3-4:
表3-4格力、长虹、宝钢核心利润率分析表
单位:(人民币)亿元
格力电器利润表四川长虹利润表宝钢利润表
2008年2007年2008年2007年2008年2007年
营业收入42200380412793023249150529136360
减:营业成本33733311172304719594134056115964
营业税金及
附加363317096035916998
销售费用4403434929862290731785
管理费用1271869114888234273187
财务费用085-0101742021771828
核心利润23451399480246962814598
核心利润率556%368%172%106%640%1071%
核心利润率
增幅3382%3851%-6737%
倒数第二行是这三家企业2007年到2008年核心利润率的变化情况:格力电器由368%变成556%,增幅5109%,不错;四川长虹由106%变成172%,增幅6226%,很好;宝钢由1071%降为640%,降低了4024%,但其核心利润率还是比前两个高。这个不难理解,行业不同,利润率水平也会有差异,钢铁行业的核心利润率一般比家电行业高。在同行业中,格力电器和四川长虹的核心利润率差距很大,一个超过5%,一个不到2%。这两个企业资产规模差不多,一个是308亿元,一个是255亿元,但是核心利润率相差较大。从这一点能看出格力电器的实力比四川长虹强。

从长期来看,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核心利润率,即不断改进生产和管理技术,降低成本和费用,扩大销售收入,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所以,在分析企业的赢利状况时,千万不要忽视对核心利润率的分析。
四、企业赚钱,多少就算好
1净资产收益率
大家学会看利润表了,不禁会问:企业净利润多少、赚多少钱才合适?当然利润是越多越好,那多少钱就算挺好的了呢?赚1元好吗?显然不好,太少了,还不如存银行收利息呢!赚1亿元好吗?那当然好!那赚10万元、20万元、100万元、1000万元呢?这就不好回答了。那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企业赚多少钱合适呢?有的,这就是净资产收益率。看一个企业的财务情况,就要看其最核心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净利润的期间是1年,净资产的值取年初的还是年末的是有差别的。大部分时候是取年初和年末的平均值。但是简单来说就可以取年末的净资产值,当然这是在净资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净资产是股东投入的钱,那么净利润是给股东的报酬吗?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从营业收入到净利润的过程中已经减掉了给债权人的利息——财务费用,所以净利润就是给股东的报酬。
我们讲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谈到,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要提高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与净利润有关。净利润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才会提高,企业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提高净利润来使得所有者权益提高,即增加净资产。
钢铁行业的核心利润率确实高于家电行业,但是它的净资产收益率一定高于家电行业吗?回答是不一定。原因在于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股东得投入很多资产才能带来这么多利润。而家电行业的固定资产不像钢铁行业那么多,相应地,净资产也不会太多,因而净资产收益率就可能高于钢铁行业。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格力电器、四川长虹、宝钢这三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见表3-5:
表3-5格力、长虹、宝钢的净资产收益率
单位:(人民币)亿元
格力电器四川长虹宝钢
2008年2007年2008年2007年2008年2007年
净利润2128128726345450779948
所有者权益7727586012621113448830385949
净资产收益率2754%2197%208%400%575%1157%
正如上表所示,三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由大到小依次是格力电器、宝山钢铁、四川长虹。也就是说核心利润率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高。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有差异。既然如此,那么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是高还是低呢?答案是有,这就是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一定不会比银行存款利率低,要是比存款利率都低,那还不如存银行收利息呢!所以这个收益率还不能太低。财务上有一个经典的模型,叫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讲的就是怎么确定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研究发现,美国1926—2003年之间,大企业股票的年回报率为13%,而同时期上市的小企业股票的年回报率是176%。由此可以看出,小企业由于面临的风险较大,从而报酬率也就相应高一些。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根据某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来确定股东要求的报酬率的一个模型。从美国股市70多年以来股票年收益率是13%这个数字,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美国企业股东的报酬率平均是13%。而对于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来说,一方面应高于借款的利息率,另一方面又不应该超过13%。因此我们在分析时往往把9%~10%当成是股东要求报酬率的一个界限。也就是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10%,就算是达到了股东要求的必要利润。

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全面实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指标。简单来讲,EVA就是超过所有者预期收益的那部分收益。
EVA为正,说明企业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是超额完成,股东当然高兴。EVA要是个负数呢,就说明企业的利润没有达到股东要求的报酬,即使企业的利润大于零,股东无形之中还是亏损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好比股东拿手里的钱去投资,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很多项目的平均收益率为10%。但是没投那些项目,而是选择了你的企业,为什么呢?因为股东相信你给的收益率大于或者至少是等于10%。但结果呢?企业今年也赢利了,但是净资产收益率是7%,比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低,所以股东实际上亏损了3%,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说,如果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例如10%),那么,你并没有给股东创造经济增加值(EVA),EVA将是负值。相比于净资产收益率,EVA更直观地反映了股东的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但是这个考核方法具体应用起来还是有些复杂,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企业,所以直接说净资产收益率更好理解。这里讲EVA是要提醒大家今后看报表时不能只看有没有利润,也不能只看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而是要有比较,要跟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比较,看看企业到底做得好不好。
2总资产报酬率
什么是总资产报酬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EBIT÷总资产
EBIT是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的缩写,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向政府交税之前的利润。从利润表上看,就是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或者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这里我们认为企业的财务费用就是支付给债权人(银行)的利息。
这个息税前利润的最终去处有三个:以利息的形式给债权人,以税的形式给政府,以净利润的形式给所有者。有些人使用净利润除以总资产来表示总资产报酬率,这样做对吗?显然是有问题的。净利润是给股东的报酬,而总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反映两方的索取权,所以这种算法没有很好地对利润以及利润的归属方进行匹配。既然是总资产报酬率,而总资产最终来自于举债和所有者投入,所以分子用EBIT比用净利润更合理。
简单来说,净资产利润率是衡量股东投资(即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的报酬率的,而总资产报酬率是衡量全部投资(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酬率的。总资产报酬率能体现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并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因此,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总资产报酬率有许多优点,比如,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说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的使用情况。
有一家集团公司,下面有两家子公司:A和B。两家公司资产一样,都是1000万元。但是A公司没有负债,B公司有500万元负债,利息率是10%。
假设这两家子公司经营能力一样,收入是由资产带来的,跟负债没有关系,收入是一样多的。假设两家子公司总资产报酬率是20%,即两家公司的EBIT都是200万元,减去财务费用,则B公司税前利润是150万元,A公司税前利润还是200万元。如果所得税忽略不计,那么,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应该是200/1000=20%,B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50/500=30%。

现在集团公司要对这两家公司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管理层发奖金。总资产报酬率是一样的,净资产收益率一个是20%,一个是30%,究竟该用哪个指标进行考核?
如果这两家公司能够自己决定资金来源,就应该考核净资产收益率。但是很多公司管理和筹资决策权在集团公司手中,这种情况下,公司对资金的来源没有自主控制的能力,这时考核就应该用总资产报酬率。
五、企业够有“面子”吗
——从利润表的视角
在第二章资产负债表的最后,我们从市净率这个角度评估了企业的价值。但是对于成长性好、对资产数量要求不是很高(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企业来说,用市净率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就会有失偏颇。另外,少数企业在出现资不抵债,净资产是负值的情况下,使用市净率也会失去意义,因此需要寻找其他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估值。在本小节里,我们将从利润表出发,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1.市盈率
我们常说的市盈率指的是静态市盈率,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市盈率的概念。
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收益
市盈率表示人们愿意花多少钱来买1元钱的利润。假设每股收益是(即每股净利润)1元,股价是30元,那么,市盈率就是30倍。市盈率常被用做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一般来说,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很可能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了。但如果其市盈率太低,则说明该企业的业绩不被看好,投资时需要特别注意。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企业每股股票的收益比较接近,这时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在每股股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盈率越高,购买该股票的价格就越高;股价不变时,越高的市盈率又代表着越低的每股收益。因此,市盈率的高低反映了按照过去的每股收益率来判断获取同等收益的成本的高低程度。在实际运用市盈率作为投资参与指标时,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过去的赢利状况,还应关心该企业未来的收益发展状况,也就是股票的成长性。比如市盈率都是20倍的企业,平均年利润增长7%的企业就远比利润增长3%的企业值得投资。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市盈率在20~40倍之间还算正常,平均市盈率超过40倍就显得偏高了。但是对于有些成长性好的行业来说,市盈率会更高一些。例如创业板,企业平均的市盈率甚至可能达到三位数。但是本书的观点是,不管成长性多好的企业,三位数的市盈率肯定还是偏高了。从股票市场上看,如果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40倍,那么平均的股价可能有些偏高了,如果平均市盈率在20倍以下,那么应该是进入股市的好时机(仅代表作者观点)。
市盈率是一个粗糙的指标,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企业往往可视需要对作为分母的每股收益(或净利润)进行调整。而且企业的每股收益(或者净利润)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大起大落,由此算出的市盈率也会大起大落。
2.企业价值到底多少
利用市盈率对企业价值进行估算的公式为:
目标企业价值=目标企业的年净利润×合适的市盈率
在这里,你可以把上述目标企业价值的估值方法与第二章中利用市净率估值的方法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种估值方法的区别:一个是根据资产负债表估算企业价值,另一个是根据利润表来估算企业价值。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企业总资产为1000万元,其中负债400万元,所有者权益600万元。每年平均能创造净利润80万元,那这个企业价值是多少?或者说如果该企业要转让,可以卖多少钱?如果基于资产负债表进行估值,同行业平均市净率是5倍,那么该企业的价值就是3000万元;如果基于利润表进行估值,同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是30倍,那么,该企业的价值就是2400万元。事实上,企业的价值可以根据这两种方法综合考虑得出,例如此处我们可以认为,该企业价值在2400~3000万元之间。
公式里合适的市盈率,往往可以用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来替代。
学完利润表之后,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利润表的编制原理,明确企业的利润来源,并记住四个指标:第一是营业利润率,特别是毛利率和核心利润率;第二是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除以净资产,看它是否高于所有者要求的回报率;第三是总资产报酬率,透过它来评价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地运营所有的资产;第四是市盈率,它对于股票投资和企业价值的评估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09:13 , Processed in 0.0612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