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9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革命时代的纯真爱情:老元帅朱德的五次婚姻

[复制链接]
1790 0
摘要:伍若兰使尽全身力气,把朱德推出庙门外,说:“你快走吧,再迟了会出事的!”朱德突围后,伍若兰在战斗中不幸被捕了,并惨遭杀害。残忍的敌人用大刀砍下她的头,并将其头颅解送长沙,挂竿示众。 


  1953年与家人在北京合影


  (编者按:“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芬的这首小诗,曾经激起无数少男少女们对自由和爱情的咏叹,其实真正懂得自由含义的,是那些为自由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带着一脸的沧桑,一身的硝烟,一次次丧失家庭、一次次重铸爱情,用毕生的追求和奋斗,实现着那浪漫的诺言。) 
  朱德曾经有过五次婚姻,他的第一位妻子是云南姑娘萧菊芳 
  1912年秋天,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学生萧菊芳结婚了。 
  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不久,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幸去世。 
  朱德的第二位妻子是四川姑娘陈玉珍 
  第二次婚姻,让朱德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过上了一段短暂的家庭生活。 
  1922年夏天,追求进步的朱德决心赴上海寻找革命道路。临走前,朱德接到川东军阀杨森的电报,杨森邀请朱德到重庆
  作客。于是,朱德离开了陈玉珍的家乡南溪。这一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朱德的第三位妻子是四川姑娘贺治华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失败婚姻。这段不幸的婚姻,在朱德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大的创伤。所以,朱德对外从不提及,他们的亲生女儿朱敏,也不愿提及。有关历史学者讳于领袖、讳于君子也甚少涉及。 
  贺治华曾是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的教员,开朗、漂亮。其兄是朱德的手下和好友,也是他们相识的介绍人。 
  1922年9月,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朱德远赴德国,随行的除了好友孙炳文,还有女友贺治华。在柏林,朱德幸会周恩来。同年11月,36岁的朱德在周恩来、张申府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朱德和贺治华再结良缘,并一同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 
  1925年7月,朱德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当局驱逐出德国,前往苏联。在苏联,朱德进入东方大学学习军事,不久,贺治华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生下了女儿朱敏。四十岁得了一个千金,朱德格外高兴。他为女儿起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四旬,以表达他四旬得子的喜悦。而贺治华觉得有点土气,又给女儿起了一个带点洋味儿的名字——菲菲。 
  1926年5月,党决定朱德回国,去四川万县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朱敏暂居苏联。 
  为给母女俩的生活创造一定的方便,临行前的几天,朱德千方百计设法为她们准备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归国前的夜晚,朱德紧紧地把襁褓中的女儿抱在怀里,一遍遍用他那宽厚的大手轻抚着女儿娇嫩的小脸,一种别妻离子的凄楚陡上心头。 
  朱德回国后不久,俩人因政见不同而分手,这段婚姻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朱德的第四位妻子是湖南姑娘伍若兰 
  越秀公园花木林, 
  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 
  一时名贵五羊城。 
  这是1961年3月3日,朱德在广州游览越秀公园时,即兴写的一首诗,同时,它也是一首睹物思人之作。 
  朱德一生酷爱兰花,这源于朱德一段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 
  朱德和伍若兰的相识过程,很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和储琴相识的一幕。 
  1928年2月15日,42岁的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攻下湖南耒阳古城。朱德进城时,突然看到街道上一位年轻女子边跑边喊:“乡亲们,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打败了章家梅的常备队,解放了耒阳城。为了欢庆战斗的胜利,大家快到城中广场参加军民大会!” 
  朱德仔细一瞧,只见这位姑娘高个大脚,体格健壮,“头发挽在后面,黑黑的皮肤上有些麻点”,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是和他母亲很相似的一个姑娘。 
  这位奔跑宣传的女子就是年轻的共产党员伍若兰。伍若兰在衡阳女子三师读过书,是当地有名的女秀才。 
  朱德和伍若兰可谓一见钟情。 
  不久的一天,朱德把伍若兰叫到部队驻地进行了一次长谈。朱德告诉伍若兰自己以前结过婚,然后,详细讲述了他的家庭和婚姻。 
  对此,伍若兰坚决地表示说:我不在意你的过去,只要你现在诚心诚意地爱我就行了。我真心爱你,是永远不会变的! 
  一双草鞋和一双布袜子,这是伍若兰送给朱德的定情物。 
  三天之后,朱德和伍若兰在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部举行了婚礼。 
  4月28日,朱德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宁冈砻市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并后,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这期间,伍若兰从未离开过朱德。除了协助他工作以外,还精心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当时,井冈山被敌人重重包围,交通阻隔,消息十分闭塞,想了解山外的情况很不容易。为此,朱德交给妻子两项重要任务:一是调查井冈山内军民的详情,收集红军歌曲、短诗、歌谣及战役、战斗简况等;二是搜集敌占区的报纸,了解国际国内情况。 
  伍若兰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她走遍了整个山区,边调查边搜集宣传材料。为了给朱德提供情况,她派人化装成老百姓混到敌占区弄来一些报纸。夜幕降临后,她坐在油灯下,整理简报或者抄写文章,给朱德参考阅读。 
  1929年1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红军转移到井冈山以外。一天,朱德和小股部队正在小庙里休息,突然被跟踪而来的敌军包围了。 
  情况非常危急。伍若兰望着丈夫,坚定地说:“我和警卫班的同志掩护你突围!” 
  伍若兰使尽全身力气,把朱德推出庙门外,说:“你快走吧,再迟了会出事的!” 
  朱德突围后,伍若兰在战斗中不幸被捕了,并惨遭杀害。残忍的敌人用大刀砍下她的头,并将其头颅解送长沙,挂竿示众。 
  得知伍若兰英勇就义的详情,朱德泪如雨下。一朵兰花被敌人摧残了,这也成了朱德一生的痛。

  图中为朱德和康克清 


  朱德的第五位妻子是江西姑娘康克清 
  康克清在一篇文章中说: 
  “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有一天,我们的队伍停在遂川附近,听到同志们兴高采烈地互相传说:“朱军长来了。”以前,我还幼稚地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呢,后来才知道是两个人。他们被传说得非常神,现在有机会亲眼见到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敬仰。我挤在队伍中,顺着别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中等个头,体格健壮,忠厚长者模样的人,正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才看清楚他身穿灰里透白的军服,脚穿着草鞋,一身风尘,面带微笑,威武中透露着慈祥。朱军长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很平凡,平凡得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这个像农民一样的军人最终成了康克清的丈夫,他们携手走过了47年的婚姻历程,坚韧而执著。 
  康克清从小生长在贫苦农民的家庭里,没有上过学。上井冈山时,康克清还不识字。参加红军以后,康克清担任了宣传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康克清经常大胆地到朱德那里登门求教。在朱德的热情辅导和影响下,康克清的文化水平提高很快。朝夕相处的革命斗争生活,使将军与战士之间萌发了爱慕之情。 
  对于自己的选择,康克清曾坦率地说:“我的婚恋观就是无产阶级的婚恋观,只要革命坚决,品德高尚,对党的贡献大,真的志同道合,我就不计年龄,不媚权势。” 
  1929年底,43岁的红四军军长朱德在井冈山与17岁的女战士康克清结为伉俪。 
  康克清在回忆自己的婚姻生活时曾说: 
  “1939年冬天,朱老总五十三岁寿辰。记得我给他写的贺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和你相处十多年了。觉得你无时不以国家和革命为重。凡事不顾自己的利害。人们不能忍受的事你都能忍受,人们所不能干的事你去开辟。还有,你见书便读,学而不厌,总是前进着,提醒同志,督促同志,爱护同志……”这是我当时的认识,也是我现在的认识。几十年过去了,后来的生活实践更加深了我的这一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2 10:02 , Processed in 0.0594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