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20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新中国六十年会计变迁由

[复制链接]
6203 2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在国际社会政治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六十年经济发展,我国会计在波折中前进、在摸索中创新,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曲折的历程,现已在国际会计舞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中国六十年间的会计流行语,不仅记录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呈现出不同阶段会计发展的时代特征、折射出会计实务与理论的变迁轨迹、体现出不同时期会计发展的方向和主流,更演绎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会计理论演进相互依存的规律。本文以新中国经济建设不同时期的环境变化作为基础,从会计“流行语”变迁这个特殊的视角,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为代表的会计规范体系演变过程作为主要线索,对1949~1977年、1978~1991年和1992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会计制度变迁与会计理论研究问题进行梳理,从而形成了由三个主流行语、八个次流行语和四十九个派生流行语共六十个会计流行语,以有助于加深对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一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进而指导新历史条件下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一、1949-1977年的主流行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会计
  1949年建国开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会计模式。
  (一)1949~1957年的流行语——新中国会计
  1949~195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是新中国会计模式即社会主义会计模式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会计主流行语可反映为“新中国会计”或“社会主义会计”。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我国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建立方面既不可盲目对外开放,又缺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理论支撑,因此借鉴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从而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满足社会资源计划配置需要的会计,也面临着从旧中国分散、落后、各自为政的会计向全国基本统一的现代会计转变。于是,围绕引进和介绍前苏联计划经济会计理论与模式,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体系与模式便成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与研究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会计理论体系与模式建立中,主要围绕会计记账方法、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等理论展开,这些也构成了“新中国会计”这一主流行语下的派生流行语。
  派生流行语之一:收付记账法与借贷记账法。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的部分民族工商业采用的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借贷记账法,而另外一部分则使用的是由中式簿记沿袭下来的收付记账法。新中国成立初期,会计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运用什么方法记账。1950年,章乃器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一文指出,我们应该使用自己原有的簿记原理记账,因为它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借贷两字在中文上是完全说不通的,它完全违反了我们中国人的意识和习惯,而收付则不然,从而揭开了新中国会计记账方法争论的序幕,结果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借贷记账法既科学又严密,得到了肯定。
  派生流行语之二:会计具有阶段性。1951年,邢宗江、黄寿良在《新会计》创刊号上刊登了题为“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的论文,提出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要有不同的会计理论,当时被归之为不同的阶级需要有不同的会计,进而得出会计是完全隶属于阶级需要,不同的阶级就有截然不同的会计命题,从而引发了建国初期一场关于会计属性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是会计具有阶级性还是具有技术性的问题。1952年,苏联专家发表了“会计具有阶级性”的文章,为这次争论做了结论性的总结。会计是一门有阶级性学科的论点便成了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基调。这次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为了满足全面否定西方会计、全面推行原苏联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需要,满足实行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
  派生流行语之三:社会主义财产与资金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会计对象的认识,基本上认同前苏联学者对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财产的看法,即是在各企业和各组织范围内按货币表现的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括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1953年,前苏联列昂节夫和沙洛莫维奇对1950年前苏联原高教部编写的《会计核算原理课程提纲》中会计对象的定义提出了批评性的意见,引发了前苏联会计界对会计对象的讨论,也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对象的广泛讨论,并在我国会计学界形成不少关于会计对象的新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且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资金运动论,即会计的对象是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的资金运动。1963年,由财政部组织、多所院校专家学者参加编著的《会计原理》教材,肯定了在全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关于会计对象的定义,即“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这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学界集体智慧的结晶。资金运动论在我国会计学界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主流派观点,代表着我国会计学者开始逐渐摆脱前苏联会计理论的消极影响,冲破了前苏联学者的观点束缚,对会计理论进行创新性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会计理论特色,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会计模式与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派生流行语之四: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建国之初,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前苏联学者。1952年前苏联专家曾指出,会计学继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上层建筑之后也被资产阶级动员起来,以作为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工具。1962年,李先念副总理在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指出,会计是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之一。这种把会计认为是一种工具,或管理工具,或核算工具的论点,在我国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会计工具论的认识除了受到前苏联会计理论的影响外,还受到我国自建国开始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依靠强制性的指令与计划,而会计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执行这种指令与计划的工具,不需要或没有意识到会计的预测、决策等功能。
  派生流行语之五:反映和监督。建国初期,我国会计界曾经提到过会计职能的内容,但没有明确提出“会计职能”这一概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明确提出“会计职能”概念并进行研究,形成了关于会计职能的两种主要观点,即一职能说和二职能说。所谓一职能说,是指会计不过是生产过程的物量反映,只有“反映”的职能;二职能说则是受马克思的簿记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论述的启发,认为会计有“反映”和“监督”,或“反映”和“控制”两种职能。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时期,需要充分发挥包括会计监督在内的各种经济监督手段的作用。从此开始,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项职能的观点逐步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
  派生流行语之六:统一会计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尽快形成全国统一会计制度的框架,财政部于1952年正式颁发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此外,还按工业、交通、铁路、邮电、贸易和农林制定了六大业别的会计制度,其中仅工业企业的会计科目就设了25大类、149个一级科目和87个二级科目,设计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成本表等22种会计报表。在1952年底到1953年底近一年时间内,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统一登记会计簿籍填制会计凭证办法》(这实际上是我国所发布的第一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国营企业材料会计处理办法》、《国营农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供销机构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施工单位会计处理办法》和《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等财务会计制度。从上述所颁发企业会计制度所覆盖的内容看,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雏型,也为建国初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派生流行语之七:行业会计制度。从1953年开始,财政部通过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研究,开始考虑改变所有企业都执行一套会计制度的做法,决定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和经济业务繁简的不同,对所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在要求上适当差别,于是,以不同生产规模为标志的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开始出台。1954年1月开始,财政部分别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工业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根据私营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财政部不仅委托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拟定了《私营企业会计制度》,还根据管理范围和权限,分别颁发了《中央主管部门所属公私合营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及会计报表格式(草案)》和《地方级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标准简易会计制度》。“一五”时期我国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不同所颁发的一系列标准会计制度和部分简易会计制度,形成了一套基本上能够根据经济建设状况,适应当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状况,适应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要求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初步框架。
  (二)1958~1965年的流行语——会计制度
  1958~1965年是我国“大跃进”与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这一时间可用“会计制度”这一会计主流行语来反映该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的演变。“大跃进”期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会计理论界的思想比较冷静,鲜有学者著文进行推波助澜或进行理论论证与宣扬,主要是在“简政”、“放权”的思想指导下,对会计制度进行“大破大立”。1961~1965年的会计整顿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全了企业会计制度。因此,在“会计制度”这一主流行语下,形成了会计制度放权、简化、整顿和恢复等派生流行语。
  派生流行语之一:会计制度放权。1953年开始实行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保证了我国经济有计划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与统一,引发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部门、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在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客观上就要求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来探索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策略。但非常遗憾的是,1958年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冒进”和“大跃进”思想占踞了上风。“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泛滥以及“人民公社大食堂”和“大炼钢铁”运动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左”倾错误思想,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秩序。随着“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以及在提倡“下放管理权限”的要求下以调整中央与地方和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彻底放权、大力简化”的工作也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58年5月,财政部在召开的财政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会计制度和会计报表要根据放权、简化、通俗的原则大力改革。随后,财政部发布了《地方国营企业基本业务简易会计制度》和《关于改进企业会计制度办法的通知》,既要求简化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也下放了相应的权力。
  派生流行语之二:简化会计制度。1958年财政部提出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的会计制度改革原则,同年6月发出《关于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办法的通知》,明确了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三条基本方针:第一,保留1项制度,即《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办法》;第二,废止6项制度,即《关于送审会计制度的几项规定(草案)》、《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国营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及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核算通则(草案)》、《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国营建筑包工企业施工单位会计处理办法》、《国营农场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及会计报表格式和说明》;第三,将12项制度由中央各主管部门和各地根据情况决定其继续使用、修改或者废止,包括《国营企业年度清查财产暂行办法》、《国营企业统一登记会计簿籍填制会计凭证办法》、《国营工业企业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国营工业企业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的标准账簿格式和使用说明(第二草案)》、《国营工业企业材料会计处理方法》、《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简易会计制度》、《国营企业建设单位及国营建筑安装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国营供销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1958年度国营企业基本业务标准定期会计报表格式和说明》、《1958年度国营企业建设单位及国营建筑安装企业基本业务标准会计报表格式的说明(基层企业适用部分)》、《1958年度国营供销企业基本业务标准会计报表格式的说明》和《地方级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简易会计制度》。此后,财政部仅对省财政厅报送的地方企业会计报表格式和编报程序做统一规定,其他各种地方企业会计制度的拟定和审定均由省财政厅与同级企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1958年8月财政部公布的《1958年度中央主管企业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汇总的3项会计报表格式和说明》,将工业、基本建设、供销会计报表,包括年度报表、季度报表、月份报表都精简为各1张,1000多个项目删减为66个,在资产负债表上原来的200余个项目也只剩下12个。由于财政部下放了权力,各级主管部门也随之将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的权力下放,这就使我国在“一五”末期本来已经基本成形的企业会计制度被人为地肢解,导致大部分企业会计制度被废止、简化或者弃用,只有少数部门规定了比较简单的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示范性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和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等。
  派生流行语之三:无账会计。在1958年“彻底放权,大力简化”的会计制度改革中,只是一味要求简化会计制度乃至废弃会计制度,而不是通过简化来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大跃进”、“浮夸风”、“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等狂热思潮的泛滥,无法依靠残缺的会计报表和高度简化的会计指标对企业财务进行控制,使我国当时的会计秩序空前混乱、监督职能极大削弱、企业资金大量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以单代账”、“以表代账”,“无人出纳”、“无人发工资”,“旬报不出旬、月报不出月”等“无账会计”现象,围绕“早出报表、快出报表”的竞赛日趋白热化,会计制度基本被废止。这一结果说明,在“大跃进”的特殊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以盲目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为基点的第一次会计制度改革,是明显违背会计发展基本规律的,对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带来的教训也是惨痛的。
  派生流行语之四:整顿会计制度。针对因“大跃进”和“冒进”而给国家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1958年秋,党中央开始采取果断措施予以纠正。尤其是进入1959年第二季度以后,国民经济计划中由于比例失调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因此,在盲目冒进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大跃进”指标和生产安排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整。1959年,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指示。针对当时因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受到冲击后所出现的企业随意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乱挤乱摊生产成本、随意低估生产成本等问题,开始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整顿。8月财政部在所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若干规定》中,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固定资产、各种物资、现金、存款、支票、往来款项、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交接和财务会计监督等10多个方面的内容做了重新规定,为会计整顿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在此基础之上,财政部又开始颁发示范性的企业会计制度。11月以发布《国营工业企业、供销企业、建筑安装企业和建设单位示范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草案)的通知》为标志,拉开了企业会计制度整顿工作的序幕。起于1959年初的会计工作整顿,对改变当时十分混乱的会计工作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泛滥的所谓“无账会计”思潮。但企业示范会计制度只是供下级参考的范例和依据,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放权”以后形成的格局,再加上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并未根本纠正,这次整顿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派生流行语之五:恢复会计制度。1961年冬,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标志着“大跃进”的终止。随着党中央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收回了“大跃进”中下放的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并进一步强化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和《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即“商业四十条”)等经济运行基本法规,在此基础之上,财政部开始着手企业会计制度的重新规范工作。1961年,财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国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联合通知》,接着发布了由6章40条内容所构成的《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随后又陆续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使用说明》、《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格式和编制说明》、《国营企业建设单位会计科目和使用说明》、《国营企业会计凭证、账簿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1963年,国务院还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会计人员职责和权限的会计行政法规——《会计人员职责条例》。至此,因“大跃进”而受到冲击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并逐渐复杂与完备。
  派生流行语之六:重建会计制度。1965年,针对当时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针对许多会计制度繁琐复杂、不切实际,核算方法上形式主义,只讲会计手续、不问经济效果等缺点,提出了12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在这个改革纲要中,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第一,要分行业、分企业大小规模来设计会计制度,不能干篇一律;第二,所设计的企业会计制度要简繁得当,应当设计适用于小企业的简易会计制度;第三,要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革。根据这一要求,1965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草案)》、《基本建设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草案)》,随即又发布了《工业企业简易会计制度(草案)》、《基本建设简易会计制度(草案)》,规定从1966年1月起试行,将1962年的58个会计科目合并为26个,15种会计报表减为6种。从而,再次形成了分行业、分经营规模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基本框架。
  派生流行语之七:增减记账法。1964年,在改革借贷记账法的呼声中,商业部门于1964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于是会计记账方法的争论便由“收付与借贷”转向“增减与借贷”。由于当时的学术非自由环境,导致争论的结果是批判并否定了“资本主义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从而推出“增减记账法”并不断丰富其实践,最终在商业、工业和其他部门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借贷记账法则基本上退出了中国的会计舞台。
  (三)1966~1977年的流行语——会计制度
  1966~1977年,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在给全国人民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会计工作也未能幸免。运动时期,频繁的政治运动令经济活动近乎停顿,经济建设陷入混乱甚至恶化的局面。在批判所谓修正主义路线的借口下,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受到严重冲击,造成了我国会计研究的停滞和会计工作的倒退。
  派生流行语之一:废除会计制度。由于“文化大革命”初期对于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问题的过分关注,使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一些扭曲,过分强调会计的阶级性,阶级斗争几乎取代了全部会计工作。在“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三年不算账,钱也跑不到外国去”、“核算无用”、“取消会计核算”等谬论的传播和影响下,“工业七十条”和“商业四十条”等行之有效的经济运行法规被诬蔑为复辟资本主义的黑纲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被斥为“管、卡、压”,讲求盈利被批判为“利润挂帅”。财政部的会计制度管理机构被撤销,各级主管部门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也被撤并,许多单位的财会机构和会计人员被精简和下放,大多数企业的财会工作失去管理与控制,企业会计制度形同虚设,整个企业会计制度体系陷于瘫痪的状态。此外,会计理论界的一些著名专家、教授被错误地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劳动、有的甚至遭受人身迫害。会计研究成果被视为封、资、修的毒草,大学会计教育开始停招、停办,会计期刊被停办,几乎没有公开面市的会计理论著作和论文,只是到了“文革大革命”后期,才出现了少量适应农业学大寨需要的有关农村人民公社财务会计的小册子。
  派生流行语之二:整合会计制度。1969年11月,财政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企业财务改革座谈会后,重新整合已经陷于瘫痪状态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工作即逐渐启动。从1970年10月开始,财政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试行草案(讨论稿) 的通知》、《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地质勘探会计制度》和《关于建筑安装企业会计制度和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核算试行办法》等。1973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国营企业若干费用开支办法》和《关于加强国营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则(试行草案)》和《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等。特别是在《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则(试行草案)》中,根据当时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并对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档案、会计核算、清查财产、财务监督和会计管理等工作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这些重新整合的企业会计制度的陆续出台,为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环境中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由于受“四人帮”“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批林、批孔”等一个个政治运动的干扰,这些重新整合的会计制度虽然使被“文化大革命”冲击得支离破碎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修补,但整个体系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初步确立了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会计界也陆续出版了部分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会计教材,发表了一些会计论文,但数量很少亦未形成什么影响。
  二、1978~1991年的主流行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又经过了两年左右的徘徊,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才开始顺利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建立的是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模式。
  (一)1978~1988年的流行语:重建会计体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以改革为主题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79年1月,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方针,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主旋律,“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命题愈发突出,使得我国会计发展突破了以政治需要为导向的格局,转而为经济发展与管理服务。在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实践继续学习和研究前期苏联社会主义会计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会计体系,形成了我国会计理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会计全面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派生流行语之一:恢复会计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而停止运用的会计制度体系进行了恢复与修订。1978年9月修订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1979年财政部恢复了会计制度司的职能,1979年开始修订并颁发“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套会计制度。1980年财政部首先对涉及范围比较广、影响面比较大、会计业务相对复杂且具有普遍性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恢复和修订,发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此后,财政部于1981年制定发布了《国营供销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在财政部修订恢复有关会计制度的推动和示范下,一些具有行业特点的企业主管部门如商业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人民银行、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对外经济贸易部、农业部、林业部和水利部等,分别以与财政部联合制定后颁发和经财政部同意后颁发的方式相继修订恢复了有关行业的会计制度,对各有关行业的企业单位提出了具体会计核算要求。这些措施的实施,既有力地促进了不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的重新构建工作,也将全面恢复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85年,为了满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贯彻中央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需要,财政部还于3月正式发布了修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过渡的重要探索,此后还分别于1985年、1989年两次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了修订。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2

admin admin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4-1-15 1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派生流行语之二:借贷记账法、阶级性与技术性。1978年,葛家澍教授题为“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的文章,被誉为“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由此而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记账方法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为借贷记账法恢复了名誉,认同了记账方法是无阶级性的,在除了商业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基本上恢复了借贷记账法。而关于会计的科学属性,在讨论中也形成了三种观点,即无阶级性、两重性(理论上的阶级性和方法上的技术性)和有阶级性,最终会计具有两重性成为比较一致的观点,即会计是带有阶级色彩的一门经济管理科学。这次讨论是对建国初期否定会计技术性的否定,是对会计领域中极左思潮的一次清算。
  派生流行语之三: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所形成的会计“工具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不能确切地表述会计的本质与特征,于是会计理论界组织、推动了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从而相继出现了会计本质“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主流观点。“管理活动论”在本质上强调会计的控制和监督职能,后经学界深入讨论,逐渐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概念。“信息系统论”是从西方会计研究成果中引进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发展而形成的,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两种观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界对会计本质的主流认识,这也是与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在改革开放早期,会计信息的作用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有利于政府实施合理的计划配置和有效控制,对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则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经管责任的考核评价等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主要以向外部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促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界将会计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的进步结合起来,将宏观控制与微观效益结合起来,提出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的思想,更是把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派生流行语之四: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会计本质问题的讨论,使得对会计职能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化。在20世纪60年代对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项职能的认识基础上,“管理活动论”强调会计的主要职能应是监督和控制,而“信息系统论”则强调会计以反映职能为主。后来通过对会计到底有哪些职能的讨论,出现了二职能论、三职能论、四职能论、六职能论等多种思想认识。对会计职能的认识由反映和监督向参与经营决策、预测、分析、决策等职能的升华,实事求是地概括了现代会计客观上所能发挥的作用,这也是由当时经济环境和相关学术思想的发展所决定的。这种升华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界对会计职能认识的一个突破,标志着我国会计思想水平跃上了新高度。
  派生流行语之五:资金运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主义的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的观点广为传播,后来又出现了“各类会计有各自的对象,但没有共同的对象,财产、经费收支均可成为会计的对象”,以及“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等对会计对象的新认识。但资金运动观是主流观点,并得到学界的基本共识。
  派生流行语之六:会计六要素。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会计理论的引进,西方会计思想开始对我国会计产生影响,我国学者在吸收研究了西方会计要素理论后,认为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逐渐用“会计要素”概念替代“会计对象”概念,并开始将我国会计要素在保持原“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概括为与国际通行叫法相适应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等项目进行研究。这也显示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开始引入西方先进会计理论成果,从原来闭门式研究转向引进、吸收与再创新的开放性研究路径。
  派生流行语之七:制定会计法。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实施了给企业“松绑”、“放权让利”等一系列经济改革,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也使得利益分配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往往处于矛盾的焦点。而我国错综复杂的会计关系则长期依靠国务院和财政部颁布的行政法规性质的会计制度来维持与规范,法律效力不高、权威性不强、约束力不够,也缺乏总体的法律要求和法律责任,不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难以真正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从1979年开始,财政部即着手研究推动会计法的立法工作。经过连续多年的努力,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会计法》不但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法律地位,也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管理体制,创建了我国“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架,对加强经济管理、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派生流行语之八:中国会计特色。早在1980年1月,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提出了“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会计方法体系,是会计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随后,通过对我国会计是否应当或是否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广泛讨论,最终确立了“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会计发展战略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使中国特色成为20世纪末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1989~1991年的流行语:会计国际接轨 为了推动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改革进程,财政部会计管理司于1988年10月31日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于1989年3月8日印发了《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讨论稿)》和《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需要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讨论稿)》,从此拉开了官方领导下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研究与制定工作的序幕。因此,有关会计准则的问题成为1989~1991年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的初始性端口。这一阶段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会计学研究也开始与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相互交融,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在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上开始与国际接轨。
  派生流行语之一:会计准则。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会计属性问题讨论的深入,我国会计理论界也广泛讨论了“原则”、“准则”、“规范”、“标准”等术语。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涉及到会计准则问题,当年《会计研究》的创刊号上所载李宝震的“论社会主义会计原则”,成为第一篇有关会计原则的专题论文,此后学界对会计原则与会计准则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直到1988年,有关会计准则的研究主要限于概念的辨析和对美国、日本等国的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介绍。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基本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组。该研究组于1988年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论文,并于1989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专题讨论会,提出在我国建立会计准则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的建议。后来会计学界就会计准则的层次、各层次间的关系和具体内容做了广泛讨论与深入研究,最后一致认为基本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也是确定第二层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编报准则和第三层次具体业务会计准则的依据。这次讨论与研究,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派生流行语之二: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伴随我国的对外开放,西方会计学被大量引进和借鉴,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引进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主张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结合我国实际对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分析、甄别和吸纳,并就社会环境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及其成因、中国和西方国家会计差异及其原因、中国会计特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一大批理论性强、学术价值高、影响力大的会计理论专著,如埃尔顿·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布朗和约翰斯顿合著的《巴其阿勒会计论》,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A.C.利特尔顿的《会计理论结构》等被翻译出版。实证研究方法、行为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被介绍到我国,西方会计理论中的概念、范畴等被运用到对我国的会计研究中。
  三、1992年至今的主流行语:中国会计国际趋同
  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构建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
  (一)1992~2001年的流行语:市场经济会计模式
  1992~2001年间,是我国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形成了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核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为主干的会计规范体系,从而结束了原经济环境下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会计模式,成功实现了由统一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过渡,这其中既体现了中国国情而具有中国特色,又尽可能地借鉴、吸收了当时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的最新成果。1990年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形成,不仅给会计规范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也给会计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对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及当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企业改革的方向。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根据新经济运行机制对会计提出的要求与产生的影响,以资本市场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为背景,以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新型的会计模式,成为这一阶段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派生流行语之一:“两则”+“两制”。自新中国成立40多年的历程里,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需要,我国建立并长期采用了依前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下的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规范体系,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虽然相应地进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会计改革,然而局部的小改全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经济体制。
  1991年,财政部在系统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会计工作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改革纲要(试行)》,后来于1995年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该纲要提出至20世纪末,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称为“两则”、“两制”),取代了过去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确立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废除了“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会计等式,基本上结束了我国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会计模式,使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步入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轨道。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也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从“形式”上与国际会计标准开始趋同。
  派生流行语之二:修订会计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会计工作和会计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于1993年12月29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次修订,确立了会计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为了适应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各种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现实,而将《会计法》适用范围由原来的国有单位扩大到所有单位,对规范社会各单位会计工作,促进会计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范围、时效等的需求大大增加,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转型时期的多种矛盾对会计工作产生了种种消极影响,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会计法》,自2007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确定了《会计法》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增加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强化了内部控制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派生流行语之三:预算会计制度。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财政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管理也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事业单位向国家拨款型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型事业单位和自负盈亏型事业单位分化,其资金来源也从单纯靠财政资金转为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为适应这种新环境,1997年5月,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预算会计体系改变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合并为预算会计的做法,实行了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体系的分离,并确立了预算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预算会计体系基本框架。
  派生流行语之四:资本市场会计。1990年12月和199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后,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这不仅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赋予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生命力和全新含义,还创造了利益相关者这一新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引进了充分披露和决策有用等新的会计理念。于是,资本市场会计主要是股票市场会计的研究产生并发展起来,并以会计为基础,逐步向财务管理与审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绩效评价等领域不断地延伸,从而给会计理论拓展出了一个巨大的研究空间。
  派生流行语之五:实证会计研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实证会计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但限于当时不具备实证会计研究的条件,所以仅限于少量介绍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传统会计研究范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会计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信息的含量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始有了理论与实务上的需求,也开始了实证会计研究从初步运用到广泛推广、从简单到复杂、从简略到精细,以及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会计政策及选择、会计准则、现金流量、盈余管理、财务、审计等成为实证研究的热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为完成会计研究方法“从规范到实证”的转变、“从本土到国际”的国际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派生流行语之六:会计信息质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有了一定规模,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关注远胜于对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关注,会计理论界也开始注重对会计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等一时成为热门话题。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会计差错与舞弊等内容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契约有用性,会计信息在公司绩效评价、财务困境预测、盈利预测、财务分析师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探讨对会计信息的评价与使用。
  派生流行语之七: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计量的技术因素也会导致信息失真,但在市场经济环境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工具化倾向使得它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牟利的手段,“盈余管理”、“财务包装”等问题导致的“会计信息危机”十分突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渐严重,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995年10月,在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后又分别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我国会计理论界也本着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宗旨,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及寻求相应的治理政策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世纪之交时,由于国内先后发生了郑百文、银广夏、黎明股份和蓝田案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国际上先后出现了美国能源巨擘安然公司崩塌、电讯巨头世通公司面临破产等一系列震惊全球的会计造假事件,使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由此引起全社会对“会计造假”问题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和实务界围绕着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派生流行语之八:独立审计准则。资本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对第三方审计鉴证提出了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从1991年到1993年,先后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检查验证会计报表规则(试行)》等7个执业规则,这些执业规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和专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1993年10月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就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注册、业务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法律规定,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和市场经济有序运转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经财政部批准同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自1994年5月开始起草独立审计准则。从1995年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制定颁布了6批独立审计准则项目,包括1个独立审计准则序言,1个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及3个相关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和后续教育基本准则),28个具体准则,10个实务公告和5个执业规范指南,共计48个项目,初步建立了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并富有成效地指导着我国审计实务的运行,标志着我国独立审计基本走向了由准则主导的道路。
admin admin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4-1-15 19: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派生流行语之九: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注意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1991年,财政部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审查企业内部控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也先后发布了部门或系统内的有关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1991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内部控制做出规定;2000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后又陆续发布了“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和“担保”等内部会计控制试行规范,这些规范作为《会计法》的配套规章,为解决当时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派生流行语之十:《企业财务报告条例》。20世纪末期,随着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逐步推出,由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界定的相关概念内涵及其外延,已经难以满足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需要。为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国务院于2000年6月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以作为企业(包括公司)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同时,也要求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的规定进行,并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该条例的发布,既是为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口径、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与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会计工作的基础秩序,也是为推出《企业会计制度》奠定行政基础与业务基础。该条例重新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内涵,全面规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表、附注与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三层次结构,明确了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对外提供要求,界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明确了财务信息的公开披露要求。
  派生流行语之十一:《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可以说,它是这一时期会计规范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国在推行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过程中,可以称之为体现中国特色的事物之一。有了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还需要企业会计制度,这是自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提出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时就一直在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企业会计制度》的推出,既是对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也是体现中国特色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二)2002-2005年的流行语:会计国际化
  2001年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肯尼思·穆尔(Michael Kenneth Moore)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我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并将于12月11日生效,标志着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意味着我国承认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现实性,也意味着我国在经济体制和机制上同世界的接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外部经济全球化和内部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并与世界接轨的经济环境之下,我国会计发展进入适应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新阶段。会计国际化,从“形式”上的国际趋同向“实质”上的国际趋同迈进,是这一阶段我国会计发展与理论研究的主流。在我国会计“实质”上国际趋同的进程中,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是核心,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补充,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是参考,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特色。
  派生流行语之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本市场迅猛发展,形成了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WTO的加入,使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步伐日渐加快。国际资本市场、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发展,促使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便捷地自由流通,我国开始逐步由资本输入型向资本输出型国家转型,有效利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在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是,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自1992年开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并没有得到主要国际经济体和资本市场的认同,还不能满足国际化企业与投资者的要求,不能按照国际惯例提供最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为适应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会计理论界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的进程、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价值相关性、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差异及国际趋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财政部以人世为契机,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事务并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并在总结过去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开始启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2005年11月,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订了中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联合声明。2005年底,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趋同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基本确立。
  派生流行语之二:审计准则国际趋同。随着21世纪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和国际组织在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强调了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并提出了各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变化的审计环境、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审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加快了我国审计准则建设、缩小与国际审计准则差距的步伐。2005年12月,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就中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北京举行了会谈,签署了“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主席——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主席联合声明”,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性以及双方的共同主张。双方一致认为,建立一套全球公认的高质量的审计准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于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投资者的决策风险,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和修订、完善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4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由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构成,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体系由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所构成,48个项目中与国际审计准则相对应的项目达到46个。这意味着我国建立起了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需要,顺应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派生流行语之三:内部控制体系。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应地对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国内的“郑百文”、“银广厦”、“中航油”,国外的“安然”、“世通公司舞弊案”、“巴林银行倒闭案”等重大内部控制失败事件的发生,以及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简称COSO)2004年10月发布的在1992年《内部控制一综合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的相关要求扩展研究得到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总体框架》,促使我国理论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就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效果、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逐渐由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向全面风险控制研究转化,为我国制定内部控制准则做了较好的理论铺垫。2006年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更是在组织机制上为内部控制准则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派生流行语之四:小企业等新会计制度体系。在应对会计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而大力建设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P2001年7月、2004年5月、2004年8月和2004年12月制定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形成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
  派生流行语之五: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虽然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由葛家澍教授提出,然而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却是本世纪初的事情。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方面却较滞后。“安然”事件后,随着我国学者对会计本质的深入研究,关于会计目标等西方财务会计框架已有的先进理论也开始了与中国特有国情相结合的研究,并初步提出了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构想。新世纪之初,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起点的会计目标,其理论基础即决策有用观开始主导此后的会计理论研究。
  派生流行语之六:新领域会计。我国长期的依靠高投入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的经济发展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稀缺资源巨大浪费,也导致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保护法》和《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1994年还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自2000年开始,我国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做了重大修订,最终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该体系由5套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组成。2张附属表即为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其中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存量及其变动情况,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反映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状况及其变动情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也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经济发展要求。为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日益被关注的环境问题,我国于P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推动了我国“环境会计”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在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企业,无非是各种人力资本与其他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个市场合约”。承认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并将之以会计的形式反映出来,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所必要的研究工作。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对于“人力资源会计”还只是介绍阶段的话,这一时期对其的研究则更为深入。可以说,对“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网络会计”、“社会责任会计”、“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反倾销会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等新领域会计的深入研究则是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特色与主要内容之一。
  (三)2006年后的流行语: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并确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会计规范体系建设上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是改革开放28年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探索发展所取得成果的综合体现。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相应应用指南构建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又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凸现了我国会计系统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功能,并对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与完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派生流行语之一: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与持续全面趋同。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趋同会议,双方围绕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共同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联合声明”。随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承认了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从此,关于会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便成为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响应二十国集团(G20)关于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2009年9月,财政部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这必会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会计流行语和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派生流行语之二:公允价值。随着2007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的执行,其有条件地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相关性、保证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内在机制、会计准则体系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以及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透明度、盈余动机、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盈余管理方法等,便为会计理论界所关注。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8月全面爆发,引发了美国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从而波及全球导致了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也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危机中会计问题的思考,而其中主要是对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质疑,公允价值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更是与我国会计准则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研究相融合。
  派生流行语之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来自监管部门、大型企业、行业组织、中介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为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2007年3月2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修改完善,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以财会[2008]7号文件的形式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继会计准则后又一项与国际趋同的成果,是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该体系跳出会计框架以全面风险控制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架构设置、人力资源政策、健康安全环保等诸多内容,汲取和总结了不同企业的管理经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及2009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征求意见稿)》和相关应用指引与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推动了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等问题的研究。
  派生流行语之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分别于1997年5月和7月、1998年2月以财预字[1997]286号、财预字[1997]288号、财预字[1998]49号文件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并沿用至今,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并在会计分类、会计语言、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内容、会计记账基础和会计报表等方面积极向国际惯例靠拢。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后,相应地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做了一定的修改与调整。为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财政部于2009年8月颁发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1998年开始施行并沿用至今的《医院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这些都预示着我国新一轮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面改革开始实施,也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将趋于完善。
  派生流行语之五:会计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21世纪已成为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大力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贯彻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需要,也是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1998年美国华盛顿州的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Charles Hoffman)等人提出将可扩展标记语言(简称XML)应用到财务报告中后,XBRL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成立了XBRL工作小组,上交所也于当年开始进行XBRL报告试点,2005年将试点公司范围和试点内容进一步扩展。2005年3月,深交所正式发布了《XBRL应用示范》,同时中国证监会也公布了中国定期报告部分XBRL标准征求意见稿,经过修改和完善并上报XBRL国际组织获得批准后,于2005年10月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正式标准。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与应用,2008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和XBRL中国地区组织,其对实现会计信息语言的标准化、规范化,会计信息运用的自动化、集成化,会计信息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会计行业的智能化、现代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协调机制和智力支持,也必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全社会兴起研究、学习、践行会计信息化的热潮。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会计流行语所映射出的会计规范体系建设和会计理论发展史,充分显现了会计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而走过的从计划经济会计到商品经济会计直至市场经济会计的发展印记,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发展的催生作用和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会计理论所折射出的经济发展历程,更体现了会计理论界在我国会计发展中的推动力。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世界经济地位的逐渐提高和国际社会影响力的逐渐增大,我国会计也经历了与国际会计接轨、协调、趋同与等效的发展之路。这正如会计史学家A.H.沃尔夫所言,有什么样的会计,便有什么样的经济;而有什么样的经济,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会计。因此,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1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2 04:23 , Processed in 0.0642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