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29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伟大改革家管仲: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复制链接]
6291 0
思。一个国家的政治兴旺还是败落,首先一条取决于民心的向背。你顺应了老百姓的心思,国家就兴旺发达。你违逆了老百姓的心愿,国家就要败落衰亡。
怎么能够顺应老百姓呢,要让人民先富起来,要能够让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证。
管仲治理齐国四十多年,实行一系列改革内政外交的重大措施,使齐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势。

管仲既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即使在今天,管仲的思想遗产也仍有深远的意义。

善于运用经济杠杆

古代,国民经济非常单一。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管仲比其他思想家更高明、更睿智的地方在于,他不仅重视农业生产,也十分重视工商业。

他把富民放在首位,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是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正是这样,齐国一跃成为了最富有的国家,为称霸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有个故事跟前面说的哄抬鹿价非常相似。

齐国和鲁国积怨很深,近邻总免不了有点摩擦。

齐桓公就和管仲商讨对付鲁国的办法。管仲出了一个主意:鲁国百姓从来是以织绨为业的,“绨”是一种厚而滑的绸子。

管仲就让齐桓公带头穿绨做的衣服。齐国百姓也都纷纷效仿。一时间绨服遍及齐国。

管仲同时还下令,齐国百姓自己就不要织绨了,并宣布了一个价格优惠给鲁国。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绨,可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得三千。于是绨的价格拼命往上涨。鲁国百姓觉得有利可图了,就都放弃农活,织起绨来了。

其实这是管仲的一个计谋,是打经济仗。他让鲁国人都不种田,都去织绨。粮田荒芜,粮食就紧缺了。有道是叫做“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到时鲁国没粮食了,要问齐国买,问其他国家买。齐国封锁粮食通道,就把鲁国的国君搞得焦头烂额,管仲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让鲁国服帖了,老老实实向齐国求救,听从齐国的摆布。

管仲非常善于运用经济杠杆,刮起一阵金融风暴,给对方的经济体系造成巨大打击。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也是一个无比高明的操盘手,很懂得用经济杠杆来左右。

管仲的好多经济观念非常新潮。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是有基础的,就是齐国的经济实力。而齐国的经济实力强于其他国家,和管仲搞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分不开。

重视农业,也很重视工商业

管仲有一句话,大家很熟悉:“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是他提出来的。

《管子》一共十八篇。里边有一篇叫《牧民》。《牧民》篇里,管子就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要把天下治理好,首先就要顺合老百姓的心思。一个国家的政治兴旺还是败落,首先一条取决于民心的向背。你顺应了老百姓的心思,国家就兴旺发达。你违逆了老百姓的心愿,国家就要败落衰亡。

怎么能够顺应老百姓呢,要让人民先富起来,要能够让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证。

他是怎么做到富民呢?管仲是宰相,他可以把他的一些思想观念通过他的职权变成现实。如何让人民富裕起来,管仲认为他应该先抓农业。因为中国古代很长时间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切事情首先是个温饱问题。历代的一些政治家、政论家重视农业这一点是一致的,但有不少人同时轻视商业,叫 “重农抑商”。

管仲不仅重视农业,他对工商业也很重视。他提出一些措施,由国家铸造钱币来促进商品流通,鼓励齐国当地人到其他国家从事贸易。甚至他提出一个类似今天“招商引资”的观念来刺

经济发展,所以他对齐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当宰相不久,就向齐桓公提议,叫齐桓公下个命令,要为到齐国来的各国商人提供方便,给优惠政策。很具体。他说,带一辆马车到齐国来的商人,提供住所,免费供给食物。对带着三辆马车到齐国的商人,除了提供住所食物,还免费提供马的饲料。对带着五辆车来经商的商人,还提供其他服务,如仆人。

他有眼光,好多观念是有开创性的。

比如,他把税降到2%这么低的额度,在当时是很少的。在诸侯里面他是首先这样做的,于是“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金钱、许许多多的物质财富。

用了这样一系列政策以后,把周边很多国家的财富都聚拢到齐国来了。齐国还能不强大吗?作为一个政治家,他高明之处在于,不是通过战争手段,而是通过经济手段。《孙子兵法》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人能够这么样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制订一些很有效的经济政策,达到富民强国。真叫人佩服。

缩短贫富差距:满者洫之,虚者实之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一种社会现象,就是贫富差距过大。当时管仲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他是怎么考虑的?

他说过十六个字。一个国家要“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

最后四个字,他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话,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富人太富了,钱太多了,他不听你使唤。而一个人太穷的话,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他就不怕你处罚他。这样的话,国家的法律、条令就得不到贯彻和实施,一个国家的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管仲的思想非常先进,他认为统治者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调节,包括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税收手段,来调节社会的贫富差距。

他也有十六个字:“长者断之,短者续之”,就是长的话你要把它截掉一点,短的话你要把它接一点。“满者洫之”,腰包太满的人,你要让他出点,“虚者实之”,腰包里空空如也的人,你要稍微装一点钱给他。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调节税收,向富人征收有关税收,穷人免税。还有一些行业不准富人插足,以免与民争利。

同时,他又采取一些手段来扶贫,让国家发一些财物给贫穷的人。他有一句很自得的话,他说“富而能夺,贫而能予”,“乃可以为天下”。第一句给人的感受相当与众不同,“富而能夺”,直接把你拿走。这个“夺”是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在把握一定度的情况下的。贫的话你要给一点。他把能否均衡贫富差距,提高到能否统治天下的高度来衡量。

这个思想就是对我们今天依然有借鉴作用。

特立独行的个性

有一句名言叫“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也是管仲说的,后世引用特别多。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

从他自己本人的经历中,似乎也透着这样一种观念。据说他当年也曾经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那是非常穷的情况下。这是刘向说的,说他“鸡鸣狗盗”,即便如此,相信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管仲做齐国宰相四十年,政绩斐然,可圈可点之处很多。

但据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和刘向的《说苑·尊贤》的有关记载,管仲这个人年轻时表现却实在不怎么样。除了偷鸡摸狗,做生意欺负朋友,打仗的时候逃跑……按现在眼光看至少是一个问题青年。

司马迁和刘向都是严肃的历史学家,一般来说他们也不可能去故意贬低笔下的人物。一个历史人物年轻时有过一些不太好的行为,后来怎么就变得这么好、这么厉害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有两句老话,一个叫“三岁看到老,还有一句话“女大十八变”。“十八”不单指身材、脸蛋,还包括性格。一个人从小到大,总归有变化的。但是总的来讲,管仲变化不大。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好多方面跟人家不一样,但很有个性,特立独行。

有几件事,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倡“士节”。作为臣子,主子死了,你应该尽忠,也要为主子死。

当时和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的是公子纠。他的左膀右臂一个是管仲,另一个是召忽。公子纠死后,召忽就自杀殉主了。可是管仲没有自杀,而且还接受了主子对手的邀请,成了齐国的宰相。

他有他的理由。他说我这个人要死,要符合三个条件:宗庙不存在了,祭祀灭绝了,社稷灭亡了,我才会死。我不会为某一个国君死,我会为齐国死。他认为如果我当时为公子纠像召忽那样死了,对国家没利。我活着才对齐国有利,实际他不是“忠君”,他是“忠国”思想,把君和国分开。

实际上儒家有些思想,也继承了管仲的一些说法的,像礼义廉耻,在孔子之前,就是管仲提出来的。事实证明管仲这样做没有错,在为相三年后,齐国就突飞猛进,再次富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1-13 15:59 , Processed in 0.0591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