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5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中国正在开展一项雄心勃勃然而异常艰难的财税体制改革,“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计划是此项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大多数在中国经营的500强企业很快会发现,他们在纳税时经常打交道的对象,将从地方国税局和地税局升格为直属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省级大企业分局。
届时,他们的经营数据、利润指标和纳税状况,将被汇总并形成一个“大数据库”,成为中国政府观察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特殊窗口,这些数据也被用来向企业提供类似投资咨询的政府服务。
这是一项被命名为“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的计划,分析人士称,这有可能改变中国以往按税种、按地域划分的散乱而庞杂的税收征管体制,实现大企业税收管理权力的统一上收。一个结果或许是:大企业集团成为中央政府税源监测的重点照顾对象,从而帮助减轻中国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中国正在开展一项雄心勃勃然而异常艰难的财税体制改革,上述计划是此项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始于去年6月30日的财税体制改革,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标志,包含三个重点内容。
其中,改进中国滞后的预算管理制度,已通过修改《预算法》得以部分实现;税制改革的进展则依赖于正在实施的合并、废立税种的各项行动,以及上述即将实施的税收管理权上收计划。
这些措施取得成效之后,中国将全面启动调整央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既定战略。
税收管理权的重新划分并不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归属将发生彻底改变。但一部分国有企业和税务专家乐于见到新格局的出现,他们认为,如果这项计划未来能引致“大企业税收收入上归中央、其他企业税源由地方所有”的局面,可以减少企业的逃税动机,同时降低企业在基层缴税时所付出的“额外”成本。
目前,按税种划分收入并由中央进行转移支付仍是中国调整地方政府财力的最主要手段。
按照现实的时间表,包括调整央地财政关系在内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在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以帮助中国政府履行在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承诺。
千户计划
“千户集团”计划于7月初正式实施,时间紧迫。6月底,一名地方税务系统人士对经济观察报抱怨称,文件下发后,他需要考虑这1000家企业的数据如何上收,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拿到数据后怎么分析,这些都令人发愁,“到最后肯定不止1000家大企业,只会更多”。
被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列入“千户集团”清单的这些企业,可能包含中国国资委管理的庞大的中央企业和众多地方政府控制的大型国企,也囊括了具有中国经济标杆意义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以及对去留中国仍犹豫不决的跨国公司。
按照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千户集团”的选择有其具体标准,该局大企业司为此设定了一个总方案和六个分方案,并且已将初步选择的名单下发到各个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按照这份名单,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入选千户,而且最终名单也不会仅仅局限于1000户企业。总体来看,千户集团是指在国际或国内企业排名靠前、税收规模大、且具有行业代表性与良好成长型的企业集团及其成员单位。
上述名单是根据最新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权威信息发布中,排名靠前的国际或国内企业,从前往后进行筛选。而税收规模大,是指2014年度集团企业纳税总额排名前3000位以内的企业集团。
另外,行业代表性则是指企业集团在同行业中位居领导者或第一方阵,其产品具有品牌号召力和较强的定价能力,主要依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良好的成长性则是指新兴业态比如电子商务、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契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比如“一带一路”的企业集团。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此次“千户集团”的遴选方式为“先上后下、上下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管理司与收入规划核算司会先期整理初选名册,并分发给企业集团总部所在省份的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由他们联合开展名册核对工作,同时还要求地方税务局向国家税务总局推荐本地符合条件的其他企业集团。
按照这个步骤,一位地方税务人士说,从长远来看,中国税收征管体制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就是从税种征管变为按照大企业、小企业等纳税人形态来征管。
计划实施之后,中国60%左右的大企业集团的税收管理,将直接划归国家税务总局管辖。据了解,其中北京国税和地税的这类企业名册加起来有300余家,不仅有中信集团、航天科技等这样的央企,还有北京二商集团等市属企业,以及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和宝马、奔驰等跨国集团的中国公司。
税收“大数据”
据熟悉情况的税务人士透露,此次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起的“千户集团”计划,首先是进行税务分析,其次是进行风险管控,最后才是税收收入的管理筹集工作。
超过1000户大型企业集团的数据汇总,将给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带来困扰,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税务部门希望尽快搭上“互联网+”快车。2015年7月7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请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是来自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公司大数据部的管理人员,一位是百度公司移动云计算事业部主任,两人向国家税务总局描述了大数据如何应用于政府治理的一些案例。
此外,为了这次“千户集团”计划,国家税务总局从各地税务局大企业处抽调了不少人员,成立了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工作专题办公室。在计划启动前,这个中央部门的大企业管理司先后拜访了中国财政部会计司、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以及中国国资委、保监会等部门,了解税收软件的推广应用,这些软件是出于“千户集团”计划中税收风险分析工作的需要。
中国传统的税收数据分析主要用于预测税收收入,为决策部门提供税收调控措施的建议。“通过税收数据、收入情况的掌握来分析税源的变化情况,分析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宏观经济的情况,这是可行的。”这位业内人士说,因为税务局掌握的数据是最全最准的,不仅仅是税收收入的数据,还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运营的数据。
但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企业对税务部门越来越挑剔的服务要求。
税务相关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宏观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但大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却大而不强,特别是核心技术上突破不多,利用税收大数据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不过,他也承认,中国刚刚开始起步,与欧美国家相比很有差距。“企业经营数据经过申报到国家税务总局,后者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大数据防范税收风险,减少境外税务挑战和不公平税务待遇,‘千户集团’就会把中国的这一块短板补足,通过有效数据抓取和分析,反过来还能用于宏观税收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参考。”上述人士称。
比如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到底有多少企业去了美国,多少企业在中国纳税,在美国投资了多大数额、投资于哪些行业,哪些方面存在风险等等,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来,在做对外投资政策制定时可以参考。
事实上,此前中国某地方税务局就曾经根据对美国投资企业的税务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对于美国投资的行业过于分散,没有在某些行业形成优势。
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可能会初步考虑让北京国税第五直属分局来管理“千户集团”计划中的企业,并进行税源分析。
北京国税第五直属分局于2013年初获得批复,这是一个主要在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下成立的分局,负责大企业税收征管风险管理。如果“千户集团”计划如约实施,这个此前隶属于地方国税系统的大企业分局,未来可能直接归国家税务总局管辖。
可能的新格局
中国政府正在试图将所有的政府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这是实施中的财税体制改革关键一环,而国家税务总局代为征收的税收是政府收入中的大头。因此,这个垂直管到中国基层的庞大系统的任何举动,都被视作观察中国财税变革的窗口。
中国税务系统分为国税和地税,分别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筹集税收收入。1994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主导第一轮分税制改革后,大多数税源良好的税种比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按比例计算的大部分都归于中央,地方财力的不足主要通过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来补充。
但税收的征管是按照属地原则来进行的,直接接触企业的是市县级基层税务局,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也许是最难打交道的政府部门之一。一家国有企业的税务总监直白地说,现在企业不欢迎基层税务局,因为要多干很多活,“企业有些要求在基层不好传达,如果到了国税总局层面情况会有所改观,税收征管工作会更合规了”。
相对于基层税务部门在征管当中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造成的各种“额外”负担,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更乐于透明化的操作,他们认为,国税总局进来了解到企业的很多内幕信息,企业的透明化会更多,尽管这可能是以多交税为代价的。
一家银行税务部门人士表示,银行企业的分支机构众多,但现在几乎每个市县的分支机构都要按属地缴纳相关税种,“其实只要到各个省缴纳以及国税总局缴纳就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各个市县都缴纳?”对此,他很不解。
这也是中国国税总局希望改变的局面。接近国税总局的人士表示,“总局希望把属地管辖的权力上收,可以让省局和总局更有精力来负责大企业的税收工作,大企业也可以直接和总局的大企业司,以及各个省局大企业打交道。”
至于缴纳的税收,按照他的说法,直接在省内集中、省内分配即可,也就是缴税是固定的钱,直接在省局“批发”;其中总部在北京的企业直接缴纳大企业管理部门,“这样基层税务局才有时间、有精力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好的纳税服务”。
中国这种征管体制的改革,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制定央地财政收入划分政策的考虑因素。不过,虽然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乐见新格局的出现,但现在谈论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杜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