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90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家庭用电分析及节电方案

[复制链接]
903 0
电网给家庭的用电定价方案如下:

000~200度,≈0.63元/度;

200~400度,≈0.68元/度;

400度以上,≈0.93元/度。



我家最近13个月用电情况统计如下:



用电分析:

1、仅仅正常照明、热水器用电、厨房、洗衣机用电,400度一般是够的。

2、天气寒冷,如12月至次年2月期间,可能会用到空调、电暖器、热风、浴霸、烘干机等,用电会是全年最高;

3、夏季从6月到9月,用电高峰是7~8月,主要是空调、风扇用电。



家庭节电的建议:

一、寒冷天气

1、科学使用取暖设备

不可避免使用变频空调、电热风、电暖器、电热毯、烘干机。使用空调、电热风、电暖器前先做好通风,然后关窗再启用取暖设备。很多人家客厅启用空调取暖,很多房间门都没有关上,这样耗电非常大。

2、多使用燃气代替

因为燃气的价格是固定的,建议用管道煤气烧开水。用电热水壶烧水,经常烧开后忘记及时灌保温瓶,重复烧水不只是浪费电,重复烧开的水会形成重水,对身体健康有害(牢记)。如果只是热菜,不建议用蒸锅(功率大),可以用锅烧水热菜或者微波炉快速加热。

3、热水器使用

空气能热水器、电热水器耗电都比较高,水达到一定温度后即可断开电源,家人集中时间段洗浴,不要等全部洗浴完之后再断电,更不要24小时不断电。

二、炎热天气

1、空调+风扇

空调温度控制在26℃及以上,如果刚开空调觉得不够凉快,可以用风扇辅助,风扇定时30分钟,正好房间温度也下来了。晚间睡眠时空调最好用静眠模式,这样相对省电一些。早上起床后,可以在离开房间前提前关闭空调打开门窗通风。

2、洗衣机使用

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衣物最好是不要分多次洗。有些家庭是每个人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这样洗衣机能耗就会成倍增长。一般小孩子的衣服如果比较脏可以先搓一下再用洗衣机洗——或者全手洗。

3、冰箱的放置

尽量放在阴凉通风处,冰箱后离墙超过10公分,不要在冰箱旁边使用电蒸锅、电饭煲、电热水器(我家三样都挨着冰箱,很不科学)。

4、特殊要求

老人家夏天可能需要开空调,也需要打开门窗通风。可以适当开一点窗,同时用风扇摇头,这样不会觉得太闷。

三、日常节电技巧

1、空调养护

空调注意每年清洗(请专业师傅),过滤网建议最长半个月清洗,如果觉得不够制冷,建议请师傅来加雪种,否则——一个夏天都不凉快快,而电却没少用。

2、随手关灯、断电

不留长明灯,随手关灯是个好习惯;一些充电器的电源,建议不充电时候关掉电源(充电器在接电状态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可以上网查一下),而且也会产生热量;WIFI电源建议晚上睡觉前关掉(我真希望有个上锁的木盒子控制电源,每晚10点准时关闭),这样不只是第二天信号更强,而且家里人都能”准点熄灯睡觉“。照明和电子产品用电自然少了😄。

3、晾衣物

气温低、阳光不强、通风不好,可能衣物干得慢,到晚上就不得不用烘干机烘干衣物。建议把一些难干的衣物去“顶楼”阳光好、通风地方晾晒。

4、电饭煲与冰箱

电饭煲用大功率的比小功率的反而省电(功率*时间去比较),米最好是先浸泡,然后用快速饭/热水饭方式。米饭做好后最好是及时食用,不要用保温模式。冰箱里不要堆满塞满,一是东西多了吃的时间长对健康无益处,二是东西多了真的费电(找个东西要翻很久),三是尽量不要剩饭剩菜。



欢迎大家吐槽:

呃,晚上别人家开着灯,去串个门聊个天看个电视——省电还能促进交流加深感情O(∩_∩)O

为了省电,把阳台的绿化都丢了,把衣物晾在不挡室内采光的地方.......

听说有一种产品可以把室外阳光用导管导进家里照明.....

要不买个太阳能蓄电池,白天在外边晒太阳,晚上管一家人照明......

不了不了,生日蛋糕的蜡烛攒起来,每天晚上不开灯光点蜡烛了.......

得了,直接在外头吃,回家直接洗洗睡,真省电......

晚上起床上洗手间,悄悄拿出手电筒.....

在单位把手机充满了再回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53

粉丝

2233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2:05 , Processed in 0.0551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