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20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商业传奇:郭台铭与富士康

[复制链接]
2205 0
昨天(2010年5月19日),富士康(重庆)产品外销基地正式投产,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8000万台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富士康的“九连跳”也闹得沸沸扬扬,敲响了社会对产业工人生存状态和工作尊严的关注。23年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从一个普通采购员起家,将之建造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代工企业,承接的订单全部来自苹果、戴尔、惠普、诺基亚等这样的一线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利润却是来自于对处于全球产业供应链条中最底层的人力成本的控制。其实,真正让富士康在大陆成名的,还不是郭台铭从事的高科技代工,而是他旗下的工人接连发生跳楼事件,在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9条人命骇人地选择了用跳楼的方法结束。我们不能不发出追问,是谁发动骇人的“九连跳”?

富士康的员工肯定不同于当年的“包身工”,他们有自由、他们的劳动与法律的冲突肯定没有“黑砖窑”那么明显。但是,每个员工都会签一份“自愿加班切结书”,随后你的加班时间便不再受法律规定的每月上限36小时的约束。这些说明,富士康肯定钻了法律的空子,这一点当然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

富士康在大陆设加工厂,吸纳了40万余人就业,这是富士康与大陆的共赢之处。但是,富士康没有一件产品在大陆销售,所以富士康某种程度上就不在意公司在大陆的形象,也不大关心富士康在员工和大陆人民心目中的观感。这是富士康的冷漠之处。富士康的员工一旦进入工厂,就被分配在流水线上,每天从事一个简单、固定肯定是枯燥异常的工作。这时候的工人,如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富士康加工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员工们玩命地加班、直到没有休息和娱乐时间。这时的工资和机器要加油之间的关系,真是有一比。富士康造就的半军事化管理,独特的“连坐法”式的企业文化。富士康的员工就是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被“物化”。当一个人的生活变得与“物”是如此相近的时候,他必然对生命的看法发生变化,生命变得没有意义,他、她就可能因为一件小事的而纵身一跃,寻求解脱。

得到了比其它不正规的小黑厂更多一点的工资。这是富士康吸引人的地方。回想一下,在富士康,一线员工的上升渠道是如此的窄,窄到他们几乎不抱任何希望。那就意味着,员工进入富士康,就是一个从对一件简单枯燥的工作从不熟练到熟练,相当于一个零件从磨合到运转良好,直到最后还是一个零件!人想得到发展,是如此的不可能!富士康因一线员工的血汗而发展,而一线员工除了拿到工资外,并不能因富士康的发展而发展。当富士康是富士康,员工是员工。提供劳动的员工拿到了工资,不同于与奶牛吃草、机器加油就完事。富事康给钱就完事的冷漠,肯定会让人产生绝望。

郭台铭有句名言,他自己一直认为很经典:“出了实验室,没有高科技,靠的全是执行力!”这话的确有一定道理。也许,在富士康集团,除了郭台铭和一系列高管是人之外,富士康的员工,不是需要掌握高科技的人,只是会干简单活的人,只是这架机器上的零部件。我们有“做一颗永不生锈镙丝钉”的文化基础。郭台铭和富士康的逻辑,在十年前的中国是成立的。改革开放之初,短缺经济的中国,能挣点钱对农民工来说是很美好的事了,但是,就在十年时间里,中国以自己也没想到的速度发展,中国、中国人,当然包括郭台铭和富士康还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抱着梦想进入富士康的那些新一代务工人员也没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富士康没认识到自己昨天受尊重的企业,今天是“血汗工厂”。昨天的员工们对能挣到工资是实现价值。今天的员工进入富士康,已经受不了这种单调到把人当机器的工作,认为是生不如死。

富士康将向何处?“九连跳”说明富士康已经在大陆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当然,富士康完全有可能选择将生产基地转向越南、朝鲜等更不发达的地方。富士康也可以选择让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富士康完全可以像当年的福特一样,不但建立了生产线,还建起了职工的福利保障制度,以各种方式体现对人的尊重。企业除了赚钱,还可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富士康是赚了钱就跑还是负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只有请郭台铭自己选择。

富士康的“九连跳”,不仅说出了富士康和员工之间的紧张,也说出了时代的面临的困境。社会财富增加速度之快,使我们没有来得及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分享和消化机制。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已经承受不了昨天的劳作方式,他们没有更多的诉求途径,他们用放弃自己的生命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九连跳”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只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如果还不能警醒那么多人“野蛮发展”的糊涂梦,那只有悲剧愈演愈烈。

“九连跳”已经发生,逝者不可追。不找到“九连跳”的深层原因,“九连跳”就不能划上一个休止符。发展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早就描绘过“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美好发展前景。康德也说过,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在太多的人看来,发展是GDP、发展是广场、马路、高尔夫,发展是钱多、大房子、好车。但是,有几个人认识到发展是人的发展呢?

商业传奇:郭台铭与富士康

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台湾被称为鸿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华人最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根据《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信息,郭台铭以55亿美元的身价,在台湾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1个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在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股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股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深圳郊外,一家工厂规模之大可跻身世界前列。在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约有员工27万人,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总人口。事实上,富士康龙华基地已经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在过去的10年里,鸿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占地约1平方英里的龙华科技园区,被视为郭台铭企业帝国的核心。龙华科技园区和鸿海精密到处弥漫着郭台铭的个人色彩。“极富个人魅力的郭台铭在下属中很有威信,他以军阀的铁腕管理着鸿海精密。”报道中称。在郭台铭的右手腕上,戴有一串念珠,这是他从一处成吉思汗庙中得来的。郭台铭称这位13世纪的蒙古征服者是位英雄人物。采访中,郭台铭称:“我总对员工们说,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在龙华科技园,郭台铭与中国政府官员的合影被放大镶嵌后悬挂在显眼处,郭台铭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到了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公司经理往往被要求阅读并背诵一本名为《郭台铭语录》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对任何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领导层,而非管理层;领导者必须具备为了大众利益而充当独裁者的决断力。会议期间,郭台铭往往站着发言,一边说一边用笔在旁边的大纸板上勾画。

流水线工人每小时4.5元。富士康产品龙华厂的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在组装线上倒班工作。该厂最基础的组装工作每小时报酬为60美分(约4.5元人民币),与法定的最低工资(深圳关外最低工资标准为730元)持平。根据苹果公司2006年8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该公司派出的一个调查组在龙华发现诸多违反供应商行为守则的做法,其中包括三处厂外宿舍过于拥挤。按照苹果公司的要求,供应商应将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控制在60小时以内。但据苹果公司的估计,龙华1/3的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了此限制。

郭台铭有句名言,他自己一直认为很经典:“出了实验室,没有高科技,靠的全是执行力!”对内管理而言,郭台铭展现领导者执行的决心,先是表现在“配合度”的要求上。郭台铭如果要讨论一件事情,相关人员必须随传随到,一件事情如果找人找不到,就会一直Call到为止。曾待过鸿海的人都叫它“索命连环Call”,只要是鸿海干部,许多人就曾经回到家后,又被Call回公司的经验。鸿海就是以这种军事气氛浓厚的做事方式,以求更有效率迎战变化快速的市场。

郭台铭最常讲给儿女的故事就是黄石公园的鸽子。“在美国的那几年,我们每年夏天全家到黄石公园玩,我女儿最喜欢的就是喂鸽子。”郭台铭回忆有一年,突然看见禁止喂鸽子的牌子,觉得很奇怪,就问管理员为什么不能喂食?管理员告诉他,前一年冬天,一场大雪之后,鸽子全都死了,因为鸽子平时习惯人类的喂食,失去了自己觅食的能力,结果冬天没人喂食,鸽子全都没有办法渡过冬天。“竞争的环境,是最重要的。”郭台铭再一次强调。也难怪鸿海一直定位自己不是能报喜的燕子,而是能飞过寒冬的孤雁。

郭台铭有句名言:“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回来拿奖章的人。”让很多每年授奖的人听了不是滋味。但鸿海内部的人都很清楚,郭台铭主要的用意是要提醒已有战功、高高在上的主管,不要以物质的收获而满足,人生还有更大的战场,而奋斗还没有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21:19 , Processed in 0.0627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