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研发样品和库存商品混在一起重新做成新产品入库,这个成本怎么去算哦
答:圈里有马(库存成品),野外有驴(研发样品,没成本数据),然后生出了骡子(新产品)。如果把马牵出去,回来是骡子,这个是改制,用改制工单就可以。可现在还关系到驴,可咋整? 翻研发加计扣除的条文,如果研发样品实现销售,要按照样品里的原料成本冲减研发支出。现在不是销售,可能是拆下一些零部件,换掉马的一些部件,组装成个骡。所以,也不能说是实现了销售,但毕竟对销售做了贡献。权衡一下,思忖片刻,方案马上就好: 是谁,那么有才,知道从研发样品上打主意,他一定是瞧上了里头一些可用的部件,拿了螺丝刀就开拆【脑补画面】。 这一拆,财务觉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干的。 一细想,也罢,你拆了多少零部件,我研发部做这些零部件的研发退料单——退在线仓就好,价格取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拆剩下的,还是还给研发部。这样冲费用的问题解决了。 改制工单,领个马,然后领用在线仓退的零部件,退仓一些不需要用的零部件——能用的退材料仓,不能用的退损坏仓,月末计提到制费分摊给产品。这样改制工单就顺利结案——骡的成本也有谱了。
老师,周五总监跟我和IE工程师说减少手工录入工时,目前每个车间每个月都有上千个小时,浪费了不少钱(但工人干活了要给工时的),他说理论上是没有的(后面我了解公司一直都有手工录入工时,不通过系统报工)因之前都是由IE工程师出手工工时审核权限制度及表格。
答:这个问题,我们从根源上去分析。其实就是人工成本管控的问题。
首先,出勤工时是员工打卡我们要计发工资的小时数。到底有多少小时是正常工单生产,多少是改修改制,多少是用于培训和其他。
其实经营管理不难,就是要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多赚钱。员工这块,关键是如何激活他们的创造力。从工时的浪费,可以看出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的。 如果多个月的数据拉出来,你要分析每月员工的工时构成——加班多,工时成本就会高。先不管是否做了增值的活动,这个成本是公司要支付的。 然后看有效工时——做出良品耗费的时间。这个才是有增值的。可以从每个产品单台人工去比较,可以从每投入工时的人工成本。虽然有效工时可能只有70%,但100%是要给产品承担的。如何把这30%再拆分,分析原因就非常关键了。 比如,因为设备维修、调试耽误的时间,如何减少?可以推行快速换模?可以通过TPM做好设备养护减少故障?通过员工技能培训,减少操作不当带来的停机?等等。 再如,因为来料不良、产品在线维修、产品改修改制,有些损失是外部导致的,是否有索赔和改善措施,改修改制在线维修虽然不增值,但是为了减少损失,也是一种必要的投入。但这部分对公司来说是不增值的,也是越少越好。 从分析到控制,拿数据说话,不要猜。把结果反应出来(但是我们要知道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让业务部门去分析原因并找对策。这就是工作的价值所在。 我们的思路很清晰: 1、拿钱的人是不是干活了(投入工时/出勤工时) 2、干活是不是有实现增值(完成工时/投入工时) 3、效率是不是不断提升(完成工时/标准工时) 4、最终目的:激活员工,减少不增值的工时,提升作业效率
制度一大堆,结果不好。那制度可能就是起的反作用,所以说制度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先把问题想清楚了。把这个事情管起来而且管好了,这个做法就是个好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