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租车费用,公司要拉三吨的货,请个五吨的车,要拉五吨的货,请个八吨的车。
这从费用控制上来讲,可能是有些浪费。但对职场而言,我们就是那个载重大一个级别的车。好公司的财务经理,可能需要我们有CFO的能力;成本经理可能需要我们精通系统会规范业务还要是个智多星:能解决各种问题、能推动内部改善、能做成本控制的项目。想要去做应收会计,可能需要我们会应收管控体系的建立、懂国际贸易各种结算方式、懂业务的闭环管理。
职场的应付自如,都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超过了这个岗位本身的能力素质要求。我们能过做到超出预期,才会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职场,绝大多数人都是能力不够的时候,去学、等着人教,于是很多岗位就像九斤老太生娃——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有严格的任职资格要求,有严格的准入条件,有很高的门槛,大多数人是无法胜任的,然而,能力那么强的人,可能不会对号入座,而是选择愿意给自己更好待遇的公司。所以出现的结局是:绝大部分公司选择了“试试看”的态度来招人,用更低的薪水、更长的时间、承受更多的风险(负面影响)来培养人——很多老板也都默认这种方式。
有些同仁偏科严重,而且对自己不擅长的有讳疾忌医的偏向,把头埋在沙子里,选择逃避。所以出现了:我有专业技能,人家要求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强;我有某方面丰富的经验和工作技巧,可人家要求我熟悉他们那个ERP系统;我熟悉系统专业技能过硬,可人家要求会做资本运作、投资分析。我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一点,可人家又说我对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企业运营只是略懂皮毛不堪大用。
错配一定存在,认了、从了。
但是我们可以把错配的代价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首先是选择行业与平台,风口,啥都能飞起来。其次是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最好是能发挥自己其中两三项优势(如成本+报表+分析;税务+投资;销售应收+外贸;成本+预算管理+费用控制)。最后是要有合理的薪酬待遇,至少不要让自己没进公司就觉得亏得慌。是赚经验、赚工资还是赚格局,还是想要图个轻松、图个顾家、图个体面。自己掂量着来,不要太委屈自己,毕竟职业生涯很长,每个人的情况也各异。
我们遇到过能力不足胜任的时候,要尽快学习,把困难尽早解决,因为不被人嫌弃才能愉快地工作;
我们应付裕如的时候,不要松懈,要为以后做些准备,也不要太着急,按部就班、优雅地提高自己。
不要去硬撑,不要去挑战自己完不成的任务,这是对自己的善待; 不要轻言放弃,不要妄自菲薄,最响亮的蛙小时候都一样是蝌蚪。
PS: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什么事都想广而告之。成年人,要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压力。如果像祥林嫂一样总唠叨自己的不幸,却没有主动去改变的念头,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