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的推行过程始终是伴随着争议的,特别是2005年微软高管的离职事件,更是让人对流程的人坚信——“当制度管理不断成熟和细化时,执行流程降低了工作效率”。其实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流程。 流程天然存在于企业的运营过程之中,无论我们是否去显性化它或固化它,做事必然有先后次序,有方式方法,这便是流程。只要有业务发生。有各种运营活动进行,流程就隐含其中。 流程固化之前,不同的人往往用不同的流程做同样的事情。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处理事情,的流程有差异,成果也有高下。如果企业不把优秀员工的经验固化下来,优秀经验就不能被很好地复制,这必然导致同一个职位,同一类事情,不同的人绩效有优劣、客户满意度有差异,这些最终都会在企业绩效和利润下体现出来。 制定流程,就是要把最佳实践固化下来,让昙花一现的优秀表现变成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 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会存在几百个流程、几千个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消耗人、财、物等资源。因此,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逆向物流包含了市场退回品、库房里的呆滞物料、超储存期物料等。一些大型企业每年逆向物流涉及金额有几亿元。逆向物流浪费的金额巨大,是由于营销、研发及供应链的成熟度低下共同引发的。华为曾专门对端到端的逆向物流流程进行优化、变革。所谓端到端的优化,不仅仅关注逆向物流流程本身,而是从采购到生产,从市场到研发,所有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流程都进行优化,流程涉及的各领域管理者、业务专家、变革专家都要参与。华为的变革为什么要从流程切入呢,因为流程是企业运营的基础。 从创造财务价值的角度,可以把企业的流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创造财务价值的流程,另一类是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流程。比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市场到线索(MTL),线索到回款(LTC)、问题到解决(ITR)等流程就是为公司创造财务价值的流程,没有这些流程,公司就没有持续的财务收入,而采购、人力资源、财务、流程与信息化等流程,则为上述流程提供服务和支持。 企业流程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和收益。年度损益表上的利润构成是收入与支出的差额,所以,其运营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最终影响利润。 流程不等于审批流程。不少企业搞流程建设只关注OA里的审批流程,这一方面是因为审批效率太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涉及审批其权力分配,所以有更多人关心。 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业务流程太粗放,大多数活动靠经验驱动。表现为:以个人的力取代组织能力,缺乏对“最佳业务实践”的总结;部门之间壁垒重重,协同效率低;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比如,新产品上市不及时,因而市场份额减少;客户问题解决不及时,影响客户满意度;订单交付不及时,影响回款……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收入,让企业的业务增长受挫。 企业最大的浪费源自冗杂、低下的流程。这些流程有的是已经被固化下来的流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抱怨的、影响效率的那些流程;有的是没有固化下来的,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自然存在的流程。 流程只有通过最佳实践固化,才能变得高效:只有持续性地优化流程,才能让企业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力。 华为一直将流程作为公司的战略资产进行管理:各类流程都有责任人(ProcessOwner,简称PO。意即流程责任人和流程所有者,也可以认为是流程主导者)。负责流程的规划、建设、宣贯和运营。 可以说,华为用规则的确定性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是以流程保障公司运营,通过流程运营产生企业绩效,如果一句APQC(全球最知名的流程对表社区)的流程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华为的流程成熟度高于集成级(标准级),接近度量级。成熟的流程为华为带来稳定的收益,让业绩变得可预测,其利润率多年来都维持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