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4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身价百万甚至千万 辽宁小山沟里的百万富翁村

[复制链接]
1641 0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曦尧)在桓龙湖上游,三山一道,满眼碧翠。近山远沟,梨花桃花点缀其中。鸡鸣犬吠、白毛绿水,俨然世外桃源。这里叫刀尖岭,隶属于桓仁县二棚甸子镇。
  这里的人们世代生活于此,守着无尽绿色和“金饭碗”,却过着艰苦的日子。“林改前,咱就是看林子的人,一年到头也看不到几个钱。现在不一样了,林子分给个人,俺们就是林子的主人了!”刀尖岭村三组的隋玉东兴奋地说。2005年林改初,他家6口人,分到了300亩天然林和80亩人工林。
  像隋玉东这样分到这么多林子的人,全村还有很多。如果说“包田到户”解决的是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分林到户”解决的是地区群众致富问题。据刀尖岭村村主任张广厚介绍,全村林地面积2.4万亩,林改后,人均分到50亩山林。
  隋玉东的兴奋不仅来自分给他的380亩的树林,肥沃富庶的林地更是他兴奋的那根神经。走进他的“领地”,隋玉东不时提醒记者注意脚下,“掌状椭圆形的叶就是人参的茎,小心别踩到,你那一脚我就损失1000多元啊!”。
  “按照标准,优质的每棵价格为1600-1700元。”桓仁县林改办主任王立忠肯定的说。 
  王立忠提到的“标准”就是指20克以上15年生优质野山参的每棵定价,由于刀尖岭村的野山参几乎被杭州的几大中草药贩子收购,因此价格也就是杭州市场价,大家管这个价格叫“统货”。
  “以前批地种林下参的时候,因为是集体的林和地,批多少就种多少,没有大规模发展的想法,现在林子给我就不一样了,我会在3年以内,将分到手的200亩山林全部种上林下参”。隋玉东的380亩地不都是人参,林改后分给他的50亩林子下的人参已经12年,“一亩地保守也有500棵参,每棵800元,那一亩地就能出40万元,50亩地就是2000万元钱。”隋玉东给记者算着帐,“再加上我现在的100亩大叶芹,养蜂酿蜜一年100多斤和林蛙养殖,每年还能出5万多元钱。”
  记者从桓仁县林业局产业办的一份产业发展报告中看到,2006年和2007年,林下参市场出现购销两旺的态势,13年生以上的鲜参商品“统货”达到每公斤3-4万元,按每亩平均保留1000株,平均单株重2.5钱计算,亩产值可达37.5-50万元,亩均年效益达到2.9-3.8万元。如果单株出售,一般的每支参能卖300-500元,好的能卖到600-1200元,优质的能卖到1500-2000元,10年生左右林下参转让每亩价格在10万元以上,亩均年效益达到1万元。
  同组的村民郭利给记者拿出了一本自己的林下产业发展计划,上面详细的记录了他种人参的发展方式。他一边指着数据一边介绍说,12年-14年生的人参我有20多亩,7年-10年生的我有40多亩,三年以上的有7亩,这7亩是“滚”出来的,是用这些老参的种子采下来后种出来的。并且每年郭利都以三到五亩的速度向前“滚”动种植着。
  就在这大山深处的小山沟里,“我们村有120户人家,其中大约60%左右的村民与隋玉东、郭利一样,都是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的身价。”郭广厚自豪地说。
  有人说,林业不仅可以富民,还也可以造就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确,随着林改的深入,种植野山参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加上林业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技术服务,在当地成立很多人参协会和中药材协会,使人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刀尖岭村的村民们也不断的跃入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行列。
  有人也提出疑问,种参等林地经济能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吗?我们从桓仁县林业局了解到,现在发展林地经济都是坚持生态优先这条原则,老百姓也明白这个理。
  “这个沟里的林蛙、林木、林下细辛,林下参都是我家的”,连任原刀尖岭书记10年,现已退任在家的王文帝指着1000多亩的山林乐呵呵地说。
  刀尖岭村林蛙养殖、林下种参、栽植山野菜、见缝插绿荒山造林,成为别具一格的小小避暑山庄,吸引城里人到此休闲度假。
  “林改真好哇,我将来还要在沟口建一个帝王山庄,让更多的人来观赏我家的山,呼吸一下带有林下参味的新鲜空气”。王文帝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85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21:28 , Processed in 0.0581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