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29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摊薄的马云

[复制链接]
1299 0
张刚 武文斌

    阿里巴巴式的普遍造富路径

  
阿里巴巴的7000余名员工最近被一种莫名的兴奋包围着,当然,还有一如既往的忙碌。他们甚至能想象到: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挂牌交易时将是怎样的盛景。10月23日,来自香港投行的消息称,阿里巴巴(Alibaba.com,新上市编号:1688)已获得了超50倍、总额超600亿美元的认购,也充分支持了这一预见。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之中70%的人,将一夜之间变为“小富豪”。

  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公司尤其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上市潮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人们显然更乐意给阿里巴巴多一些关注。理由是显见的:或将突破17亿美元的融资额,注定将创造中国网络公司上市融资的最高纪录,即使放眼全球,也可与
Google四年前的融资规模(Google 2003年8月上市融资16.7亿美元)相媲美。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兼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他早已凭借矮小的身材、奇特的长相、狂妄的口气被国人甚至世人所熟悉;当然,他一贯给自己制造危机、事后又很好地转危为安、并创造出奇迹的“阿里巴巴式发展路径”,更是人们持久的关注重点甚至谈资。

  回顾8年半的发展历程,马云自己也承认,阿里巴巴遇到过的危机绝不比别的公司少,“阿里巴巴有没有危机?我觉得危机很大,要不我怎么可能这五年来没有重过一斤肉,而且现在越来越瘦。”

  比如,在2005年8月掀起轩然大波的
“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当第一次面对雅虎中国500余名员工并读出或失望或沮丧或愤怒等的几十种表情时,马云甚至有些后悔。即使在他接手之后,雅虎中国摇摆不定的页面(搜索、门户),三任高层(田健、谢文、曾鸣)的交替登场,也折射出马云与杨致远之间的艰苦角力。

  如今,雅虎中国终于让马云舒了一口气,其强大的搜索功能,让阿里巴巴B2B、淘宝如虎添翼。

  实际上,即使将视野放得再宽些,这种跨国并购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仍然不多。一年前,
并购西门子让明基黯然失色;即使如今,TCL仍挣扎在国际并购的泥沼中。如果时间充裕,马云或许可以创造一个堪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比肩的经典案例。

  在过去十余年中,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收获就是,几乎与国际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而残酷。那么,怎样选择并利用好海外资本市场?怎样并购并整合国际巨头(美国雅虎)的子公司?怎样与跨国公司(eBay)在本土市场抗衡?怎样专注(B2B)并成为引领式的企业?怎样形成完整而互相支撑的产业链(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雅虎中国)?甚至,怎样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不妨看一看马云和他一手缔造的阿里巴巴,其中有很多困扰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真命题。

  马云不是神,但是面对危机,他却能提供一种匪夷所思的、充满本土草根智慧的化解路径。


─────────────────────────────────────────────────────────────────


马云


  没有鲜花,没有香槟,没有镁光灯,没有欢快的音乐,没有涌动的人群。

  在略显沉寂的卧室里,躺在床上的马云,面对着天花板,慢慢地举起了酒杯,虔诚而默默地念叨着:保佑淘宝一路顺风。

  不过,马云绝不是孤独者,因为他知道,那一刻,同样的仪式将在散落于杭州市的十余处居民住宅里同时进行。

  ——2003年5月10日晚8点,秘密筹备26天的淘宝网正式上线。马云和十余位淘宝网的创始者,以这种独特而真诚的仪式,庆贺这个生于危难之际的阿里巴巴首家子公司。

  其时,SARS肆虐大江南北,西子湖畔人人自危;阿里巴巴也没能幸免,在一位参加广交会的员工感染了SARS之后,500多名员工全部被隔离在家里。5月4日,在得知员工被确诊为SARS病例的那个晚上,马云甚至还给全体员工写过一封道歉邮件,“从上午知道确诊后到现在,我一直想向所有的人表示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共同为那位生病的同事祈祷!祝福她早日康复!”800余字的信中,居然有近百个“!”。

  即使在4年零5个月后的2007年10月9日,那段经历仍难以让马云释然。“非典!”一分钟前还洋溢着兴奋之情的他,表情肃然地对《英才》记者说,“我觉得非典期间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当时,马云面对的压力绝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创办了4年多的阿里巴巴,刚刚挣扎着在2002年实现了“盈利1块钱”的可怜目标;由于担心财大气粗的国际巨头eBay切入B2B领域,特地挤出1亿元秘密筹建淘宝。没成想,突如其来的SARS,让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要知道,阿里巴巴的起步依靠的是国际VC,但是,孙正义既然可以在6分钟里决定投资2000万美元,他同样也可以在6分钟内作出一个相反的决定。

  作为阿里巴巴精神领袖的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挺过了SARS,挺过了与eBay的3年艰苦游击战,挺过了并购雅虎中国带来的艰难整合时光,并把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Alibaba.com带到了香港交易所的门口。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2007年10月4日,Alibaba.com顺利通过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讯。

  10月15日,在港岛香格里拉的投资人物餐会上,当笑意盎然的马云举起酒杯时,他面对的是这样的盛景:300多位素以严格挑剔著称的投资人,对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当日,阿里巴巴获得了超过15倍的认购(计划融资13.3亿美元,认购总额超过100亿美元)。这让阿里巴巴创下近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路演首日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倍数的最高纪录。

  此前,美国雅虎、AIG、九龙仓(0004.HK)主席吴光正、“糖王”郭鹤年、新鸿基地产(0016.HK)郭氏家族以及工银亚洲(0349.HK)在内的六名基础投资者组成的“豪华阵容”,斥资共约19亿元认购阿里巴巴股份,他们还接受了“禁售期为两年”这一罕见而苛刻的条件;而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亦斥资7.8亿元通过国际配售认购。

  香港媒体认定,阿里巴巴10月22日公开发售时,香港将重现万人空巷“排队领表”的盛况——这种盛况已多年未见,上一次创造这一盛景的主角是在1999年向散户公售的盈科;那一年,阿里巴巴刚刚创办。


  IPO造就4900名“小富豪”

  “普遍造富”的结果是,创始人马云的股份被摊薄。根据招股书披露,马云持股不足5%。

  11月6日,阿里巴巴将在香港挂牌交易,其计划筹资额为13.3亿美元。

  但身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即使在子公司上市之后,或许仍然不能在胡润富豪榜及《福布斯》富豪榜中占据抢眼位置。

  在刚刚公布的《福布斯》亚洲版“2007中国40富豪榜”中,上榜者身价全部超过了10亿美元。而根据阿里巴巴的招股书显示,马云只持有阿里巴巴B2B子公司1.89亿股股份,以招股价上限(12港元)计算,上市后马云身价仅为22.7亿港元。几乎同时在纽交所挂牌的巨人网络,其掌门人史玉柱的身价将达到200亿元。

  显然,这跟马云在中国甚至全球互联网界的影响力非常不成比例。

  马云更乐意看到的是,IPO将使阿里巴巴在一夜之间诞生4900名“小富豪”,这意味着,整个集团的7000余员工中,近70%都成了“富豪员工”。

  这就难怪,10月8日,上市公司Alibaba.com首席执行官卫哲如此对《英才》记者形容说:“这可能是在任何一个科技公司上市前,拥有这个公司股权或者期权人数最多的一家公司,因为我们看了十几年好像是没有更多的。”

  身为前百安居中国区总裁的卫哲,如今加盟阿里巴巴已有11个月。谈起对马云的印象,他颇为动情地说,“我最大的感触是,媒体上的马云并不完全是马云。媒体抓到的都是狂啊之类的,再早年说骗也好,在媒体看不懂模式的时候,觉得他更疯狂一点。”

  卫哲觉得,马云除了具备“激情、坚持、感恩”的企业领袖特质以外,在工作中他还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他带我们见客户,去问客户的问题。”但马云还在自责自己比以前见客户见得少了。而面对员工时,马云也同样如此,“他关心自己员工吃饭怎么样?最近玩的开心不开心?主管跟你分享的培训经验好不好?”最让卫哲佩服的,则是阿里巴巴在管理与凝聚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独成体系的价值观。

  这些,其实也在深深影响着卫哲。在他加盟阿里巴巴100天、6个月、11个月的时点上,《英才》记者与之均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与前两次相比,除了缜密的思维、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没有改变外,他的衣着已经由以前笔挺的西装,换做如今略显休闲的白底小方格衬衫了,这似乎更“阿里”一些。

  当然,如果仅仅依靠激情与价值观,恐怕也是无法留住人心的。阿里巴巴首席人力官彭蕾对《英才》记者坦言,“其实阿里巴巴的工资在业内不算是高的。”她透露,阿里巴巴会考虑调高工资,同时加大补贴力度,“我们今年就重新把员工的商业保险全部升级了,加强多方面的保障。”

  之前,尽管很多员工拿到了期权,但由于上市遥遥无期,以至于“很多人把那张纸带回家放到哪里都不知道了”。当时,有些高管甚至会对彭蕾说,“我不要期权,你工资多加一点儿行不行?”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并购雅虎中国之后。2005年8月,包括高盛亚洲、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在内的承销团队开始阿里巴巴上市的筹备工作,并于次年9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Alibaba.com Limited,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Alibaba.com Inrestment Holding Limited。

  之后,很多人尤其是管理团队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并非一张白纸,“随着上市的临近,越来越值钱”。

  但在普遍“造富”的同时,马云也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即“富豪员工”会不会就此丧失斗志?为此,他特地跟员工强调,希望这次IPO改变的是大家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精神状态。

  彭蕾透露,正是由于担心员工有“小富即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在制定上市计划时,公司专门就此讨论过,结论是还会严格按照绩效体系去管理、去要求。“你心里怎么想,其实我们都知道,但至少你不要影响团队,而且该要交的活必须要交出来。但是,有些人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上班聊天、上网炒股,我们请他走!”

  “普遍造富”的另一个结果是,创始人马云的股份被摊薄。根据招股书披露,马云持股不足5%。这一象征性的持股比例,与盛大董事长兼CEO陈天桥持股75%、网易董事长兼CEO丁磊持股52%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据此,外界有质疑称,马云恐怕无法以股份来控制上市公司。对此,马云显得颇为坦然。当被《英才》记者问及上市有无对其造成压力时,他笑笑说,“哪里有啊?没有!”

  此前,他就曾表示,“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想过用控股的方式控制。事实上,我们也不允许任何一个股东或者任何一方投资者控制这个公司。我觉得这个公司需要把股权分散,管理和控制一家公司是靠智慧。”

  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金建杭也佐证说,“我们从创业第一天起,马云就提出东方智慧,西方运作。”

  马云的学生、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对于“马云式智慧”感触颇深,她向《英才》记者描述说,“我们马总跟新人有句话,你来阿里巴巴不承诺你有多大的收入?我可以承诺你有很多的委屈。”而她自己,则在1998年就开始跟随马云做中国黄页,“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你在他眼睛里看到的都是自信,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

  实际上,被马云感染的,并非只是他的追随者和员工。此次阿里巴巴上市,就邀请了龙永图、牛根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光正、郭鹤年、郭台铭等人,则纷纷斥巨资认购阿里巴巴股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商银行亦通过其香港子公司工银亚洲(0349.HK)认购了约1.6%的股份,涉资1.552亿港元,而且,这是工行首次涉足新股投资市场。

  但是,正如以往的遭遇一样,挑战与口水,也时刻伴随着马云。

  10月18日,在阿里巴巴IPO倒计时之际,百度宣布进军C2C市场,并欲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和腾讯旗下的拍拍网展开争夺战。

  此前两天,马云的“老对头”——奇虎网董事长周鸿祎跳出来评点说,自己从来没相信过马云说的“每日纳税100万”。他甚至说:“马云的话就当个笑话听吧。”

  而针对上市本身,也有媒体提出,马云在短短两年内,同时打造“达摩五指”——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雅虎中国,所以“资金出现了问题”,“阿里巴巴将借B2B业务上市的IPO收益,投资于淘宝网等其他业务”。

  “你看媒体给了我们多少的压力!”卫哲反驳说,“我可以很负责地说,阿里巴巴最不缺的就是钱。我们的现金储备支撑集团业务50年运转没有问题。”他特地强调,“阿里巴巴不存在用B2B的利润去孵化别的公司这一事实。”


  阿里巴巴的风霜往事

  在2000年寒冬的时候,马云说,“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赢了。”

  “走,我们再去铲两铲!”

  2007年10月9日,刚刚郑重地送走最后一位当地官员,43岁的马云立刻活跃起来,在众人的簇拥下,他兴奋得像个孩子。

  马云确实有理由兴奋,这是阿里巴巴(中国)基地奠基的日子,一场规模盛大的仪式刚刚举行完。这个基地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可容纳9000余人办公,预计于2009年底建成,届时,阿里巴巴集团及子公司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都将进驻办公。

  别具一格的是,大楼的奠基石镌刻着阿里巴巴“十八罗汉”(最初创业团队)的名字,背面则写有“阿里巴巴(中国)基业102年”的字样。

  如今,似乎已是以马云夫妇为首的“十八罗汉”最为风光的时刻了。

  不过,“十八罗汉”之一的金建杭,曾经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了阿里巴巴创业之初的照片,“你们看看照片里大家眼神是怎么样的,都是迷茫的,空洞的。”

  那是1999年2月20日,大年初五。趁春节放假大家都回杭州的机会,阿里巴巴的创业动员会在马云家里召开。“马云主讲,其中讲到三点:第一将来要做持续发展80年的公司,第二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就是说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现在,这三点目标已经成为公司的远景目标。”金建杭回忆说。

  之所以迷茫,金建杭分析,“因为我觉得对我们这10多个人来说,提出做80年的公司,这个目标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离我们那么远!说全球十大网站,打死也没有人相信,就凭10多个人,你要做全球十大网站?人家可都是几十亿美元投入,所以也觉得路比较远。只要是商人就要用阿里巴巴,这个比较舒服,这个也是永无止境的目标。”

  迷茫归迷茫,但那段日子还是给很多人留下了美好而快乐的回忆。

  彭蕾即是其一。被马云戏称为“组织部长”的她,当时更像个“打杂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分工,哪个工作缺人,你又能做一点,就去做。其实我就是管钱的,买盒饭,打印纸没了买纸,就管这个。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公司。公司是1999年9月10日正式成立的,之前我是做客户服务、出纳。”

  尽管如今她和老公——淘宝网总裁孙彤宇过着忙碌而富足的日子,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一切比现在都美好。当你没有钱,条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那种快乐就特别清晰。”

  当时的杭州还经常停电,“我们6个人在网上工作,一下子跳闸了,停电了,回过身来就开始在小板凳上打扑克。”彭蕾等人的职责是按类型发布商业信息,但是她们也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归类标准,就不停地调来调去,“那个工作现在想起来是很乏味的,但那时可以做到津津有味。”

  每到周末,他们还会跑到马云家聚餐,“我们做一堆好吃的,还一起看鬼片,看《午夜凶铃》,看着看着电话还真响了”。

  快乐归快乐,最困难的日子也悄悄来临。金建杭回忆说,大家凑的50万,本打算坚持10个月,但没过几个月,就一分钱没有了,于是,创业者们不得不熬过2个月没有钱、没有盼头的日子。“我们打车,一看是桑塔纳,本来手都举起来了,就跟人家出租车司机聊天,后来看到夏利才坐上去。”

  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马云居然还拒绝了38个投资商,“这种信心也好,这种对未来更长远的设计和考虑也好,我想很多企业家很难做到。很多企业为了活过那两个月,可能就引进一下再说了。马云不是这样,宁缺毋滥。”这让金建杭无比佩服。

  “顺风船的时候没有什么激情不激情,激情永远是在逆境中体现出来的,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卫哲也如此评价。

  但是,在2000年马云收到来自日本软银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后,已经拥有“一百单八将”的阿里巴巴,却面临着另一场关乎生死的危机。

  与所有“高烧”的互联网公司一样,阿里巴巴迅速在硅谷、伦敦、香港等地狂飙式地拓展地盘,一年之内,就成为一家“跨国公司”,员工也居然来自13个国家。同时,内部声音开始变得杂乱,要求公司转型的此起彼伏。

  意识到这种风险后,2000年10月1—3日,马云在西湖宾馆召开了“遵义会议”,同时展开了“延安整风运动”。“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你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你心浮气躁,请你离开!”

  随后,马云开始被迫进行了裁员、关闭海外事业部。“我们那时发现一些错误的问题,在美国设公司犯了战略的错误,我们在美国的机构迅速扩张得比较大,而这个机构对我们的用处不太大,一个月内就把这个机构给关闭了。”事后他回顾说。

  不过,当时马云内心的痛苦,没有人能体会。一向看重诚信的他,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中国人”。

  “在2000年寒冷冬天的时候,他就说,‘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赢了。’”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至今还对马云当时的这句话记忆犹新。随后的阿里巴巴,“重新回归B2B的主业,回到根本,回到中国。所以,用马总的话说就是,在别人最冷的时候我们把门关起来,去把我们的产品做好,等春天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收获。”

  这句话事后果然被验证。

  中华英才网创始人、紫页114总裁张杰贤对《英才》记者分析说,“2002年与阿里巴巴一同做B2B的美商网关门了,亚洲资源(现环球资源)也没做起来,但阿里巴巴却活下来了。”他认为,马云正是依靠坚持与专注,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淘宝网的庶民智慧

  棋如其人,“马总的棋很诡异,明明是一个排长的位置,却摆了一个司令”。

  支付宝总裁陆兆禧与马云经常在茶馆、酒店或马云的家里下四国军旗。每次出去开会,马云也必然要带上四国军旗,开完会后便开始厮杀一番。

  棋如其人,“马总的棋很诡异,明明是一个排长的位置,却摆了一个司令。一不小心,我的司令就碰到他的炸弹。他的判断力很强的,所以基本10局我才能赢两三局。”他对《英才》记者说。

  如今回顾,淘宝的筹建与崛起,和马云的棋风竟是如出一辙。

  2003年6月底,在淘宝网正式上线一个多月后,阿里巴巴的内部网上出现了一篇文章,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名叫“淘宝”的新网站,“这个员工也给我写了封信,他说马总请注意阿里巴巴有对手了,这个对手叫淘宝网,它现在很小,但是要高度关注它。”马云回忆。

  由于当时淘宝仍处于秘密运作的阶段,马云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值得说明的是,当时公司有很多人都反对筹建淘宝。彭蕾也在其列,她的忧虑颇具代表性,“2003年阿里巴巴才刚刚开始盈利,然后又马上要生一个新的东西出来。”

  但过了一周,内网上跟了许多帖子,全公司几乎都在讨论这个“淘宝网”,甚至有分析说:淘宝现在的访问量还非常小,估计也就几个人在做,但他们的思想跟阿里巴巴惊人的相似,它是做市场,也坚持客户第一,甚至好像还有使命感在这里面。这让阿里人非常惊奇。

  7月10日,真相终于大白,人们这才知道,这个被提防的淘宝,居然是“自家兄弟”。——那是包括孙彤宇(今淘宝网总裁)、王帅(今阿里巴巴集团公关副总裁)等人花200美元建立起来的小网站。

  “马云当时在观察世界上所有的网站,发现eBay在本质上跟阿里巴巴是很像的。eBay做C2C,阿里巴巴做B2B。我们判断,要不然eBay切入企业,要不然阿里巴巴杀入个人领域,于是,我们决定创建淘宝网。”王帅后来回忆说。

  在中国市场,eBay找到了邵亦波和他的易趣网。邵亦波曾被马云赞为“中国CEO里面少有的绝顶聪明的人”,他在哈佛大学读过本科和MBA,并在商学院学习时研究过eBay。而他在中国成立的个人拍卖网站易趣,2003年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90%左右。2003年7月,eBay成了易趣的东家,易趣也摇身变成“eBay易趣”。

  一开始,eBay易趣并没把阿里巴巴投入1亿元打造的淘宝当回事,并对淘宝的“免费”政策嗤之以鼻,他们甚至宣称,“战斗将在18个月以内结束”。

  为了跟财大气粗的eBay易趣斗法,2004年7月,阿里巴巴不得不继续向淘宝网投入3.5亿元,而且马云发话“继续免费”,还规定淘宝网三年之内不准盈利。

  半年后的2005年初,面对越打压越茁壮的淘宝,eBay掀起了“剿灭战”,宣布斥资1亿美元砸向中国市场。这笔投入占到eBay当年全球投入的1/2。

  在习惯于叼着大烟斗、喝着可乐的孙彤宇看来,eBay是一个非常好的“陪跑员”。

  “就像小时候我考体育,跑百米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一开始不懂,两个人两个人地考,我就找一个比我差的人,我觉得我比他跑得快,感觉很爽。后来我发现不对,我要找一个比我跑得快的人,这样两个人一块跑,我才会跑出比原来好的成绩,因为他跑在我前面,我想要超过他,这是陪跑员的责任。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这可能比较自私。但如果身边有一个跑得慢的人,你真的很爽,尤其是离的很远了,你不断地回头去看,甚至还停下来朝他望望,有可能还点根烟抽抽。所以,我们要的是比我们跑得快的人。”

  在对抗最为激烈的2005年,eBay易趣对淘宝网的大本营杭州下了大力气,想要剿灭阿里巴巴的老巢。一时间,淘宝网所在的文三路满大街都是易趣的路牌广告,大街上也满是喷着易趣彩色广告的公交车。

  捉襟见肘的淘宝,把“庶民智慧”发挥到了极至:“我们没有eBay那么有钱,不可能在上海弄得一条大街都是我们的广告,但是我们在他们公司大厦对着的那个地铁口弄了一个我们广告的小牌,他们所有员工每天上下班坐地铁一抬头就能看到。”

  实际上,eBay易趣一直忽略了淘宝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免费政策”。

  2005年12月19日,突然醒悟的eBay易趣宣布推出“免费开店”,但已经错失了良机。易观国际当时发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C2C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国内C2C市场规模总额达到惊人的87.74亿,其中,淘宝网占据57.10%市场份额,易趣以34.19%位居第二。

  2006年12月20日,eBay最终体面地“出局”——eBay与TOM在线两家公司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9%和51%。

  “你看,我们挑战的对手都是世界上的巨无霸。你觉得挑战eBay可怕不可怕?我们当时说拿出一个亿做淘宝,都觉得喘不过气来。很可能你挑战不成功,挑战不成功是不是要面临危机?”卫哲如此分析说,“但是,挑战成功了你会觉得很风光!”

  如今,淘宝正在孙彤宇的带领下向“商业零售业帝国”的目标进发。而他经常谈论的,则是3年后做到1000亿的交易额。今年上半年,他们已完成了158亿元的交易额,全年的目标至少是400亿元的交易总额。

  “当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的时候,就可以上一个台阶,那时也许就可以开始收费了。”淘宝网战略营销中心副总裁邵晓峰向《英才》记者强调,收费与不收费,还是要由市场和客户说了算。


  雅巴合并案孰赚孰亏

  有消息称,马云甚至在公开场合抱怨说,“我收购了一个什么样的公司!除了雅虎的一个品牌之外,几乎是一个空壳。”

  “在合并过程中,中国雅虎对搜索和互联网的认识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提升。”雅虎中国总裁曾鸣告诉《英才》记者,“我们越来越相信搜索必然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基础,因为海量信息唯一的处理方法就是搜索。但是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搜索不是未来的终点,我们认为互联网未来的终点最有可能是电子商务。而搜索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雅虎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坚持把搜索和社区打通,社区是产生信息、知识、智慧的另外一个重要支柱,与搜索的结合将会打造出全新的互联网平台。”

  自2005年8月11日宣布收购雅虎中国以来,马云与阿里巴巴就一直处在旋涡的中心。

  美国雅虎决定以10亿美元和其在中国的全部资产作为代价,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听起来,是一桩让人心动的交易。

  而且,对雅虎中国的整合准备,自7月初就开始秘密进行了。当时,马云成立了整合小组,成员包括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副总裁邓康明、首席技术官吴炯、阿里巴巴中文网站资深总监谢世煌等人。整合小组7月中旬就拿出了整合的初步方案。

  “其实从第一天收购雅虎,马云就有心理准备,所以马云一开始就讲给雅虎三年的时间,问题的调整需要时间,而且竞争的环境也很残酷,内部的整合又需要一个时间,所以我觉得对压力的预期是有很充分的准备。”曾鸣透露说。

  不过,整合的曲折和难度,还是大大超出了马云的设想。真正进入雅虎中国之后,马云发现他要整合的并非一家公司。雅虎中国的四五百人,既有雅虎中国的老人,又有原3721的员工。

  尤其是2006年,“2006年是我最痛苦、最艰难的一年……一年内很多人说雅虎会死,我说不会死。各个企业都有高压时刻,但不要丢失自己的眼光、胸怀、智慧和幽默,不管别人怎样还要往前走。”马云如此回顾说。

  实际上,这宗交易在最初就不乏“误读”:在中国,马云宣布的是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而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标题却是“雅虎收购阿里巴巴40%的股份”。

  回顾两年多的整合历程时,彭蕾形容说,“就像中途领养的孩子,跟你自己生的一个孩子养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当然,她觉得雅虎中国经过这两年的整合,其实是有很大的改善。“就是在跟阿里巴巴文化融合上,我能够感觉到,我每次去雅虎,最开始不要说两年前,就是一年前,我觉得那边的氛围都完全不是阿里巴巴这个系列的。”

  确实,即使一年前,雅虎中国还在经历着频繁的高层动荡。10月17日,“互联网老将”谢文出任雅虎中国总裁;时任雅虎中国执行总经理的田健,则被调任集团投资部副总裁。但40天后,谢文即闪电离职。此后,曾鸣火线接任,并于2007年5月正式成为雅虎中国总裁。

  在高层震荡的同时,雅虎中国的页面也被改来改去。时而是搜索框,时而回归最初的门户风格。据说,谢文短暂主政期间,还有将其改造为WEB2.0的想法。

  那段时间,马云可以说是焦头烂额,2006年,他甚至在公开场合抱怨说,“我收购了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但是如今,雅虎中国似乎找到了位置。

  “我欢迎大家去用一下阿里巴巴中文站和英文站的搜索,肯定你会感觉不一样。不一样在哪儿?我们很好地引进和消化了雅虎的搜索技术,所以这两个搜索实际上现在已经实现了全网搜索。”卫哲不无欣喜地表示,他强调,“这个技术平台完全是站在雅虎的平台上做到的。”

  在卫哲看来,雅虎中国的价值正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反过来,阿里巴巴对于雅虎中国也有很多价值正在逐步体现出来。

  曾鸣表示,业务整合确实会让阿里巴巴集团的实力更加强大,比如,早先推出的本地搜索,就是整合了集团内口碑网的资源;最新发布的无限量终生邮箱也和淘宝网进行了整合,所有邮箱用户均可以直接登录淘宝网。“对于整个集团来说,中国雅虎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互联网基础技术平台的提供者,雅虎搜索也为整个集团提供着最重要的技术支持。像淘宝网,至少有5000万件商品,如果没有搜索,根本无法找到所需的信息。”

  融合当然也包括文化与价值观。

  2006年,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曾被派到雅虎中国做人事工作。“去雅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其实你会发现,并购一家公司最难的是文化的整合,所以去了以后你会看到跟杭州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可能都是一个公司的,但是电梯里不会相互打招呼,就会有一些冷漠在。第二个阿里巴巴是一个结果为导向的公司,但是过去发现大家的目标并不是特别强。”

  另外,她还发现,雅虎中国没有绩效文化。而这恰恰是阿里巴巴非常重视的,其中,价值观和业绩会各占50%。“我们这边业绩好了不一定是老大,如果你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做不好,我们称为野狗。即使你给阿里巴巴代理一个亿的销售额,但是你欺骗了客户,我们也请你离开。”

  如今,在彭蕾看来,“雅虎那边人员的变化非常大,走到现在已经很好了。”

  “我们都是按照长期的计划,怎么样一步一步把雅虎做得健康,慢慢地让它茁壮成长,其实这也是阿里巴巴务实心态的一种表现,我们没觉得我们有什么神奇的秘方,进来以后雅虎怎么一折腾就变成中国的No.1、No.2,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虽然觉得有压力,但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机会,一个很大的挑战。”曾鸣如是说。

  尽管易凯资本CEO王冉对《英才》记者分析认为,“雅巴合并案”中,马云短期内看是吃亏的。“道理很简单,如果阿里巴巴不与雅虎中国合并,仍然能够上市,仍然能够通过并购获得世界顶尖的搜索技术,而不用把40%的重要股份出让。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国雅虎整合效果仍然不明显。”他觉得,美国雅虎把一个“烂摊子”扔给了阿里巴巴,而杨致远却大赚了一笔。

  已经看到希望的马云,更愿意用“马云式幽默”来结束那些话题,“高尔夫球我打得很臭,多少杆实在不好意思说。”一转身,他继续说,“但是我打球的姿势比吴鹰漂亮。”


  阿里巴巴的特色文化

  淘宝网——倒立文化:换一种思维看世界。淘宝网最终打败世界电子商务C2C巨头eBay,就与倒立文化不无关系。

  支付宝——手印文化:在支付宝总裁陆兆禧看来,与钱打交道就要讲诚信。那么,满一年的员工都要把自己的手印留下。

  阿里软件——红军文化:搞技术就如同爬雪山、过草地,提倡大家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做事的奋斗精神。

  (资料整理 武文斌)


  “十八罗汉”

  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大多是马云原来的学生和下属。自创业至今,他们为阿里巴巴成为一家顶级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中国加盟网CEO吴天华所评价的那样,“十八罗汉除马云外大部分不为人知晓,正是这样的团队执行才会很强,因为他们会埋头做事。”

    姓名     职位               部门                                 上市公司职务

  1 马云     董事局主席                                               非执行董事

  2 张英     顾问               顾问

  3 孙彤宇   总裁、执行副总裁    淘宝

  4 吴泳铭   资深总监            集团

  5 盛一飞   总监               支付宝-产品技术及用户体验部-产品部

  6 楼文胜   产品规划师          B2B-CCBU-中国市场运营部-核心产品部

  7 彭蕾     CHO                集团-人力资源部

  8 麻长炜   经理               淘宝-产品研发中心-PMUE-用户体验设计

  9 韩敏     总监               支付宝-市场运营部

  10 谢世煌  资深总监            B2B-ICBU-网站产品发展                 执行董事

  11 戴珊    副总裁              B2B-ICBU                             执行董事

  12 金媛影  资深经理            B2B-ICBU

  13 蒋芳    总经理助理          B2B-ICBU

  14 金建杭  资深副总裁          集团

  15 周悦虹                     技术部B2B-ICBU

  16 蔡崇信  CFO                集团                                  非执行董事

  17 师昱峰  资深总监

  18 饶彤彤                     国际事业部

  (资料整理 武文斌)

 

王冉评点马云:演绎传奇比控制公司更重要

                    武文斌

  王冉:马云很聪明,我想他已经想好。而对于马云来讲,传奇比控制更重要。


王冉


  上市阵容在于造势

  《英才》:阿里巴巴IPO引进六大基础投资者,牛根生和龙永图成为独立董事。你觉得这一豪华团队,对其国际化和业务有什么影响?

  王冉:其实上市引进基础投资者很普遍。台湾首富郭台铭认购更像是造“台湾概念”。牛根生挺不错,但也有其他人选可以代替。独独中国工商银行和龙永图我认为比较有实质性帮助。

  《英才》:工行和龙永图能为阿里巴巴带来什么?

  王冉:阿里巴巴主要的用户是中小企业,其与工行合作后可以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尤其是在支付交易方面,支付宝将会获得很大提升。因为在以前,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不够,这次其实也表明了工行的一种态度。而龙永图作为半官方人士或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象征,成为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无疑可以提升整个董事会的形象。

  《英才》:此次阿里巴巴上市是否有VC压力和创业团队的期望在内?上市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冉:对。一方面要给投资人和员工交代。另一方面,按牛根生的说法,“你有几斤几两只有上市后才知道。”尤其是这种新经济,上市确实在品牌的传播、影响用户和国际化方面会有些效果。


  马云是有大梦的人

  《英才》:作为马云的朋友,你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王冉:第一是非常聪明和敏锐,嗅觉非常好。第二,他做生态链和产业链来推动全球贸易,为中国提供就业机会,其实已经超越追求企业本身利润的目标,他是有大梦的人。

  《英才》:你怎么看待马云布局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王冉:其实他已经布局好了。五块业务中有一两块成功,马云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如果都成功了,那就成为传奇了。

  《英才》:那挑战呢?

  王冉:相对来说,马云现在铺得太开而精力有限。上市后,上市股东会有要求他集中精力在上市公司上。那他就需要平衡各个平台之间的关系。

  《英才》:有人评价说阿里巴巴有太浓的“马云色彩”,上市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王冉:当个人色彩越明显时,个人需要介入也越多。在一个平台下就没问题,但是现在是五个平台。而股东已经把马云联在一起,所以就会出现挑战。


  传奇比控制更重要

  《英才》:你怎么评价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的得失?

  王冉:当时我并不是特别看好,至今仍然这样。因为中国雅虎整合比较困难,局势仍然不明朗。对于雅虎来讲,短期内得到更多,他把一个本来不太赚钱的东西变成了赚钱的东西,把40%股份折合成上市公司的价值,雅虎已经赚了一笔。

  《英才》:你觉得失误在哪里?

  王冉:一是并购的商业逻辑上当时看不清。第二,短期内雅虎得到更多。就是说,如果当时与雅虎的交易不做,也不会影响阿里巴巴。做了之后,上市有很大一块市值是分给雅虎的。但话说回来,马云保留雅虎中国资产,将来好好做,没准也能做起来。

  《英才》:由于股份占得太少,会不会影响到马云?

  王冉:我觉得是一个抗衡吧。阿里巴巴有马云太深的烙印。而上市后,更多是董事会的制度。现在马云对公司的控制,更多靠一种人文的东西,靠一种精神领袖的影响。马云的梦想其实也已经超越了对一个公司的控制。

  《英才》:马云的个人色彩是否与公司治理和成为国际化大公司相矛盾?

  王冉:将来可能会让马云色彩淡化一些。阿里巴巴的文化也会不断演变。马云很聪明,我想他已经想好。而对于马云来讲,传奇比控制更重要。国内很多公司老板希望控制公司把其当成玩具。但马云希望做出来后留给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7:02 , Processed in 0.0619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