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1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唐骏+陈发树=国产巴菲特?

[复制链接]
1610 0
刘鹤翔
  沉默寡言,低调,版本五花八门的发家史,外界对陈发树的印象呈现碎片化。然而,短短数年,从4800万到近200亿,陈发树成为了紫金矿业财富狂欢的最大赢家。

  现在,陈发树拥有一个查理·芒格式的搭档——
唐骏,他将帮助他构筑起一个体量庞大的“新华都资本系”,成就“中国巴菲特”的名号。

  现在,“陈唐搭档”的“伯克希尔式”投资长跑才刚刚开始。

─────────────────────────────────────────────────────────────────


唐骏+陈发树=国产巴菲特?


  俗话说“山高皇帝远”,而在信息实现无缝覆盖的全球化时代,即便偏居一隅,也不妨碍商业明星的诞生。

  事实上,在具有悠久海洋商业传统的福建南部山区的安溪县,早已是一个盛产巨贾的地方,比如中国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马来西亚“赌王”林梧桐、印尼“橡胶大王”李氏兄弟,不胜枚举,如今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都集团)董事长、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金矿业)自然人大股东陈发树又成了山里人新的骄傲,他复制了他们前辈同乡的成功,成为“矿业大王”,而且他的财富愿景还不止于此。

  从紫金矿业上市、控股武夷山旅游到收购青啤股份,经过一番资本市场上的狂飙突进,陈发树的新华都集团已经脱胎换骨,它不再是停留在福建的一家零售企业,而是成为了一个版图辐射更大的投资集团。至于陈发树本人,则被形容为“坐上了直升飞机”,成为了坐在金山上的“福建首富”。

  现在,这个“福建首富”已经成为一个保守的提法,他的搭档、素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为他这位新东家树立了成为“中国首富”甚至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的财富目标。

  陈发树和唐骏,正在开始他们在中国“伯克希尔式”的投资长跑。


  “让他人伟大”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5层。

  去年10月,在唐骏的鼓动下,新华都集团已经把行政管理总部从福州搬进了这个号称“内地第一高楼”的标志性建筑。在这个指挥部里,新主人唐骏提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目标,把东家打造成“中国的巴菲特”。

  “让他人变得伟大。”是唐骏给微软提出的企业文化,如今,他将用在新华都,尤其是用在他的东家陈发树身上。而唐骏本人的角色,则类似于巴菲特那个著名的助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

  在新华都集团,巴菲特·芒格式的投资长跑才刚刚开始。“我和陈发树先生有共同的投资理念,他是把握大的宏观方向,我做具体的操作和细节。”唐骏对本刊记者说,他们分工是早已明确过的君子协定。

  实际上,陈发树本人对巴菲特并不陌生,他一直是有关巴菲特著作的忠实读者。一如唐骏所言:“陈先生在资本运作的手法上与巴菲特有些类似,这与他研究巴菲特经营理念有关。”

  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显然并非一日之功,但陈发树资本系已经初现端倪。

  2000年,陈发树以不足4800万元的代价获得闽西山区紫金矿业33%的股份,到2003年底福建紫金矿业(2899.HK)在香港上市,作为其最大自然人股东的陈发树,身价一夜之间飙升至14亿港元。

  挖到这第一桶金,新华都集团的资本之翼迅速展开。在紫金矿业上市当年,陈发树成功收购“华城国际”地产项目,在福州CBD建设起10万平米的旗舰式酒店建筑群。

  同时,陈发树还参股了正在筹备上市的武夷山旅游。

  而到2008年,随着紫金矿业回归A股,以及唐骏的加盟,这一进程无疑又大大加速了:

  去年6月,新华都集团收购了港澳资讯,朝实现“中国彭博社”目标迈出第一步;

  去年7月,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都,SZ002264)登陆深交所,这个来自福建的地方零售企业如今也有超过30亿的市值,这使得新华都集团在其零售业老本行上也风光了一把;

  今年5月,陈发树又以2.35亿美元从百威英博手中购得青啤7.01%股权,成为了第三大自然人股东。

  与此同时,唐骏开始在新的投资项目中担当陈发树的权益代表,他的新身份包括港澳资讯董事长。

  紫金矿业这只金鹅是一连串收购行动的资金后盾,仅从2009年4月27日至7月1日,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94亿股,套现了27.3亿元。在紫金矿业,陈发树和他的新华都集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0.3亿股。按目前10.82元的股价计算,陈发树及其新华都集团在紫金矿业余下的股权市值仍接近200亿,有足够的资源供他寻找新的猎物。

  不过,唐骏否认减持紫金矿业是收购资金的唯一来源,“新华都集团还在探讨最佳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套现紫金矿业,或者寻找其他方式。”

  陈发树是个做事有些“慢悠悠”风格的人,“他做投资从不贪大求全,而是选择单个目标出击。”唐骏如此描述东家的稳健风格,“我希望我们的投资是稳健、长期、多元的。我们选择的目标是与民生相关,行业中排名前三,并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

  对新华都集团来说,把行政总部搬到上海关乎企业的定位,就像唐骏所言,“只有这样,新华都集团才能从省级公司真正变成全国性的公司。”

  零售业一直被新华都集团视为重中之重,但迄今为止,作为新华都集团主业的新华都仍然是一家区域性的公司。唐骏倒并不急于让它走出福建,因为“这个区域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我们还在不断地增开新的店铺”,省内外并购是扩张的有效手段,“我们也会寻找一些收购和兼并的机会,包括区域的和全国范围的。”

  按照唐骏给新华都集团做的5年规划,购物广场要从16亿元发展到100亿元。
  
  在唐骏的集团规划中,新华都未来业务将从六大板块扩展到十大板块,即在原有矿业、零售和旅游等基础上,新增加包括互联网、软件、金融和教育等在内的领域,成为一个真正多元化集团企业,“我希望在未来5年内,新华都集团可以拥有3至5家上市公司,未来10年内,拥有5至8家上市公司,管理资产超过千亿元。”

  “战略的现实主义者,战术的浪漫主义者。”这是唐骏对自己性格的评价。就他在过去一年给新华都集团搭起的架子看来,让陈发树成为巴菲特式的投资家已经具有现实性基础。

  唐骏曾说:“我看问题通常以3年为周期,这3年中的战略目标我非常清楚。制定了目标后,就用各种浪漫的方法来实现。我反对实现方法的庸俗,在我看来那就是战术上的低级。我要让实现目标的每个过程都很享受。”新华都集团的“10年规划”对唐骏来说的确是个较长的周期——毕竟此前,唐骏也只是在微软做了10年,在盛大仅做了4年。

  “我在这里有我的使命,就是希望新华都集团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优秀的企业之一,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实现。我在加盟时说过,我在新华都集团将是长期的。”从唐骏的话语中体味,新华都集团似乎很可能是这位“打工皇帝”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其实,除了投资,还有一点可以让陈发树更像巴菲特,那就是对财富品质的重视。唐骏显然有将陈发树打造成一个“慈善家”的宏愿。“我正在帮他做一个慈善基金,这将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叫做新华都教育基金。我们已经在注册,我们想把它做成盖茨基金。”唐骏透露说,为此,陈发树将捐出自己90%的财富。


  邂逅与激情

  还在盛大总裁任上的时候,唐骏就有“做中国职业经理人标杆”的自我期许,如今他已达到了这一境界。

  “我的追求是做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职业经理人就是我的事业。”在加盟新华都之前的4年里,大约有50家公司通过不同途径邀请唐骏加盟,但都被唐骏一一回绝了;而加盟新华都集团,却是唐骏“只花了20秒”作出的决定,“我与陈发树先生的初识,是一场彻底的邂逅。照陈发树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一见钟情’。”

  2007年11月,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的一个饭局中,唐骏第一次见到了陈发树。陈发树一贯行事低调,外界对他知之甚少,但陈发树对作为公众人物的唐骏却一点也不陌生。陈发树在席间提到,他看过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一期唐骏的节目,感受最深的是唐骏在节目中强调的“沟通”二字。

  陈发树以往很少谈得那么开,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包括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辍学,接下来一步步经营木材生意、做杂货店,再到创建新华都集团的历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唐骏自然是一个非常礼貌的倾听者。
  
  晚餐结束后,俩人都意犹未尽,在彼此交换通讯方式后,陈发树提议找个地方喝茶,唐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坐上车后,陈发树突然说道:“唐总,我们集团公司一直在寻找一位总裁,找了9年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我觉得你合适。”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唐骏有些惊讶:“陈总是认真的吗?”“当然认真!”陈发树郑重说道。“好,我们合作一下。”唐骏点头应允。

  仅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唐骏与陈发树的“君子协定”就这样定下了。

  “和陈发树先生的初次见面中,我读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厚道,这是我最欣赏的男人的品质。”在唐骏看来,只要被真正地打动了,就会立即作出决定,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决定加盟新华都集团,唐骏并没有提及任何薪酬方面的条件,但陈发树却拿出了很大诚意,开出了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转会费”。

  “所谓‘转会费’,是指签约之后这笔钱(或干股)即归属职业经理人所有,区别于此前中国业界熟悉的‘期权’的时间期限。”唐骏强调是“转会费”而不是其他,实际上是指出这是一个开中国职业经理人先河的事件,“‘sign in box’(转会费)这个早已被西方职场熟悉的名词,第一次被我引进中国。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职场生涯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国职业经理人在过去十余年间所积累的品牌和价值的认可。”

  外界对这个创记录的金额一直存有疑惑,陈发树究竟何以如此慷慨?此前的1999年卡莉·奥菲利娜从朗讯跳槽至惠普的转会费是3200万美元,以股票支付;而李开复从微软跳槽到谷歌的转会费大约只得到了150万美元现金。毫无疑问,陈发树要对唐骏委以重任。

  “陈发树先生还告诉我,他现在什么都拥有了,唯一的理想是把新华都集团做成中国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之一。这与我的志趣和价值观不谋而合。”唐骏归结他转会的根本原因。

  唐骏已经是打工首富。在微软中国总裁任上,他拿的是一年几千万的高薪;而在盛大,除高薪外,他还拥有盛大250万股期权,而到他离开时,这部分期权约价值7500万美元。作为经理人的唐骏事实上已经跨入富豪的行列。

  在唐骏看来,有两种人是不用谈薪水的,“一种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对方如果真诚希望你过去,不会忽视你的价值。另一种是,在事业刚刚起步时,亟待积累经验的人,他也不应该提出薪水要求。”他当然属于前者。

  在唐骏出任盛大总裁一年后,盛大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使陈天桥一度坐上了中国首富的位子。至于新华都集团,在继紫金矿业、新华都先后在A股上市后,在一连串的资本运作项目中,唐骏在资本市场的经验和人脉都大有用武之地,而不仅仅是带来一流企业的管理经验。

  在老板往往是企业头号经理人的中国,唐骏在职业经理行业所取得的突破不言而喻。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土壤,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如何“从1发展到10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西方的大企业中,拥有公司决策地位的基本上都是职业经理人。比如熟知的微软CEO鲍尔默、谷歌CEO施密特,不但全面掌控着公司,而且身家也都进入了全球富豪榜前50名。这正是西方企业制度的核心机制。”

  “我这个人的性格,不喜欢做小的东西。”让陈发树成为中国首富、中国的巴菲特,对唐骏来说是一件计划中的大事。这无论对陈发树还是唐骏来说,都需要很大的创业激情。


  深山出巨贾

  今年48岁的陈发树比唐骏大一岁,但是他的创富之旅早已开启,当唐骏还是北京邮电学院的一名学生的时候,陈发树的商业生涯已经开始了。

  1982年,21岁的陈发树从老家安溪祥华乡坐上一辆满载木料的货车,到了厦门。当时厦门刚刚成为中国首批4个经济特区之一,岛内的开发对木材有很大需求。这次出门,陈发树找到了商机,租货车送去的头两车木头赚了1000多元。

  业界通常认为陈发树赚得第一桶金的行当就是这一木材生意。因为在入行大约三年后,他在厦门拥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

  如今的厦门已是安溪人大量聚集的地方。“赚了钱的安溪人都会考虑到厦门买房子,在厦门,从每一个楼梯上去都会碰到安溪人。”一位厦门的安溪祥华茶商对本刊记者介绍,安溪本是泉州的下属县,但对祥华这样的安溪西部乡镇来说,去厦门比去泉州更近。从陈发树老家祥华,到厦门约为70公里;而到东部山口的安溪县城,则有八十几公里,到泉州更远。

  不过,在以往,安溪人去厦门的路也很不好走。要么徒步翻过险峻的大山,要么先走出大山,绕道泉州的另一个下属县南安。山中捷径的开通还是晚近的事。1995年,位于安溪南部龙门镇的龙门隧道开通。这是安溪举全县之力打造的历史性工程,资金来源包括海外华侨捐款和当地干部职工被扣下的工资。

  当时在厦门开商场的陈发树也是捐款人之一,他捐出了30万,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从那以后,陈发树在安溪开始有了点名气。

  安溪“县歌”《安溪是我家》里有句词叫“口袋里没钱也要挖龙门洞”。早年的安溪的确是个有名的穷地方,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都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那个地方成为“商界名人”有多容易。因为那里穷虽穷,却偏偏又是个盛产巨富的地方。

  说起安溪籍巨商,安溪人会如数家珍:中国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新加坡“船王”唐裕、马来西亚“赌王”林梧桐、印尼橡胶大王李尚大、李陆大兄弟……如今,陈发树的名声几乎可与前辈媲美,因为他也被戴上了一顶“矿业大王”的王冠。

  曾经有学者称,福建人天生具有皈依海洋的气质。就地形而论,福建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九山一水半分田,”农耕文明自古以来就不发达。于是,福建人只好到海上找生路。出洋经商是福建沿海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这在闽南话里叫“讨海”。

  上世纪80年代,大陆的改革开放改变了闽南人的生存模式。他们不仅面向大海,同时也面向大陆。比如陈发树,他已经不用去做一个“讨海客”,而是在陆上成就了自己。

  “铁观音”是安溪的特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台湾人的带动下,安溪茶的产业化很成功。有一项统计指出,在全国各地,安溪人开的茶庄超过3万家。不过,安溪巨富们的成功,并不靠茶叶生意。和那些前辈一样,陈发树也是在走出大山之后才逐渐发迹的。

  山上出的另一种东西是木材。在“铁观音”风靡全国之前,一些安溪人,特别是安溪祥华人曾靠木材生意致富。这也是陈发树早年做的营生。

  陈发树的真正崛起始于到福州开华都商场。做大卖场要用到很多人,陈氏兄弟在老家的声誉,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祥华青年子弟的提携。

  “老家那边跟陈发树兄弟出去的人,很多都发财了。”一位华都老员工介绍,讲闽南话的同乡似乎更值得信赖,在福州,陈氏兄弟两家华都商场招徕了上百个安溪祥华人,那段时间,陈发树家所在的富洋村和隔壁村的年轻人都去了华都,“在华都,不仅仓管都是老家人,各个部门的经理,能用的也都用上了。”

  陈发树很重视出自祥华的青年才俊。这位华都老员工还有名有姓地提到了两位清华毕业生,其中一位在硕士毕业后就成了陈发树的助手,他就是现任新华都集团董事长秘书龚严冰。

  作为唐代语文的闽南话是一种特别难懂的方言,闽南人的圈子有一定的自闭性并不奇怪。不过,随着陈发树事业的迅疾扩张,这个圈子就必须接纳越来越多的不会说闽南话的人才了。唐骏以10亿转会费加盟,似乎也是这个商业家族开放胸怀的一种体现。

  或许也正是因此,陈发树成为了安溪人的新偶像。

  陈家有兄弟八个,陈发树排行第四。大约三年前,陈氏兄弟在他们的安溪祥华镇的祖居地,盖起了一栋8套的白色连体别墅,“里面可以摆100多桌,还有个篮球场。陈家八兄弟每人一套。现在,只有最小的弟弟陈生来在看家,照顾父母,陈发树每个月给3000块工资。”前述祥华茶商对本刊记者介绍,虽在大山中,别墅的出入却很方便。因为2000年后,陈发树捐了3000万,建起了从祥华镇到村里的水泥路,“他给我们这里捐款,建公路,很受尊重,所有人都夸他。”这位茶商说。


  “紫金山奇遇”

  安溪当地人最近一次见到他们的同乡陈发树是在陈家侄儿的婚宴上。彼时,陈发树默默地坐在席间,一言不发。这符合外界对这位富豪的印象,因其一贯的低调。不过,陈发树的低调也给媒体造成了某种困难,关于他的发家史,很难有一个一致的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说,1987年,陈发树将刚买下的房子作担保,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和两个弟弟一起开始帮一家小杂货铺拉货。后来那家小店因为老板赌博输钱,不得不卖店,陈发树把这家店盘了下来。这间8平米的小店就是“新华都集团”的雏形。

  杂货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陈发树在厦门开起了一家叫“荣华”的商场,营业面积大约在100多平米。在当时,他的五弟陈晋江在厦门莲花路口经营着另一家商场。1995年,这两兄弟一起到福州发展。于是,福州出现了两家华都商场,不过,品牌虽是统一的,在经营上却是由兄弟俩各干各的。陈发树经营东街口华都,陈晋江则经营五一路华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弟陈晋江的成绩要好于他的哥哥。陈发树上下三层的东街口华都的营业面积大约是五六千平米;而陈晋江的五一路华都则有上万平米,一度是福州的商业地标。

  除了做商场,陈晋江还在福州、厦门搞起了房地产生意,弄到了不少地皮。

  商场上传言陈晋江的经商风格激进凌厉。一位祥华籍的华都老员工给记者讲起了一则轶事。五一路华都的前身是台湾人开的先施百货。当时,31岁的陈晋江开了一辆奔驰320去跟台湾人谈店面转让,台湾人一开口就要价1亿。似乎是这个台湾人小看了陈晋江,以为他拿不出那么多钱。结果,陈晋江第二天就拿出了一亿元的支票。

  陈家的八个兄弟,在陈发树、陈晋江两人的带头打拼过程中,分成了两拨。陈志程、陈志勇及侄儿陈文章属于陈发树阵营,其余则在陈晋江麾下。其中有个叫陈国富的弟弟是例外,直到现在,他还在厦门经营着自己的茶庄,没有跟哥哥们去做大生意。

  不过,陈氏兄弟的这种阵营分化,未必如外界猜测是“内讧”的结果。因为,自厦门时期起,陈发树、陈晋江兄弟就各立门户。可能出现纠葛的地方只是,当他们的大卖场需要往连锁方向发展时,就产生了品牌归属的问题。但问题似乎是通过很简单的协调就完成了,1999年底,陈发树把“华都”品牌给弟弟使用,自己另取名“新华都”。

  当然,造就这位“福建首富”的并不是“新华都”连锁卖场,而是紫金矿业。

  在坊间,安溪人几乎按照传奇故事的情节在塑造他们的新偶像陈发树。前述华都老员工这样描述陈发树的“紫金山奇遇”:

  1997年,有个湖北人找到陈发树,向他购买一批机械,并付了100万定金。陈发树随后从另一个湖北人手里用两千多万买下了这批机械。然而当他要把这批机械交付给先前向他订购的湖北人时,发现那个人不见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陈发树手中最后“落下一批废铁”。

  这个故事似乎比陈发树“对方破产”的解释更接近事实。“要知道,陈发树当时从事的零售行业,和工程机械差得很远。”这位老员工说。

  而用这批机械到闽西的紫金矿开采黄金则是物尽其用之举。当时,国营的紫金矿因为资金不到位,缺少重型机械,黄金产量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合作很快实现了,陈发树以手中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人工,作价4800万元入股,持有紫金矿业33%的股份。“后来,工程队只花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找到了高品位的矿脉。”陈发树的运气着实令人惊叹。

  公开资料显示,基于对紫金矿是贫矿的判断,在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之际,这个投资项目并不被看好。紫金矿业曾在福建省内外企业中招募股东,没有人感兴趣。最终,由福建省政府出面,给新华都集团、恒兴实业等省内知名民营企业“打招呼”,两家企业的老板陈发树、柯希平被赶鸭子上架。

  从紫金矿业公开的业绩表可以看出,在2000年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之前,紫金矿业的黄金产量很低,而自2000年后,产量则逐年猛增。

  中国黄金协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黄金矿产金产量233.42吨,紫金矿业共生产黄金57.32吨,也就是说,去年全国黄金产量约四分之一来自紫金矿业。

  另一个利好是,2002年开始,国际黄金价格进入上升通道,2002年初每盎司黄金价格为270美元,6年后的2008年3月,这一价格冲破1000美元。于是,到2008年,紫金矿业在A股上市的时候,陈发树的财富陡然飙升,一夜之间成了“福建首富”。

  的确,陈发树的暴富有偶然成分,但对安溪人来说,他们的同乡中出了一位矿业大亨并不奇怪,因为,采矿差不多是他们的“传统业务”。当陈发树荣膺“福建首富”的时候,安溪人就开始议论纷纷,并指出,“安溪最有钱的人不是陈发树,而是杨景队。”

  可以说,安溪感德镇人杨景队在外一点也不知名,是个隐身的矿业大亨。“他在安溪开过几十个矿,手上现金有几十亿。不仅在福建,在江西、湖南的矿业也做得大。此外,他还与宝钢和东北的钢铁厂有业务往来。”当地有接近杨景队的人士说,杨一年纳税七八个亿,在安溪就有2亿。

  在安溪,跑到外地开矿的人有不少。在矿业方面,安溪人的融资办法也堪称创造性的模式。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安溪有很多人承包小水电。“只要有人承包小水电,一夜之间就能集资几百上千万。比如这个小水电项目要集资1000万,安溪人就会把它划成10股,每股100万,每股一个股头,他又可以找很多人集资。到后来开矿也是采用这个办法。”前述华都老员工对本刊记者表示。

  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强烈的扩张欲望,以陈发树为代表的安溪草根富豪,显然吻合了美国商业史作者约翰·戈登所指出的那种“企业式性格”。


  成功克隆者

  紫金矿业的上市是一场财富狂欢。它造就了陈发树,同时也造就了他的合作者柯希平,此外还有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及一批高管,以及陈发树的兄弟们。有分析称,紫金矿业的上市至少造就了近30个亿万富翁、上千个百万富翁。数据显示,紫金矿业限售股解禁上市后,当时原始股东的账面收益高达惊人的460多亿元。

  新华都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前,在新华都的股东中,第一、第二大股东为新华都集团和新华都投资,分别持有该公司58.69%和11.73%股权,其余股东全是29名自然人。这些自然人股东中,陈志勇、陈志程、陈云岚与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发树系兄弟关系,陈耿生系陈云岚之子,刘国川系陈发树姐姐之女婿。

  从上述股权分配也可以看出,新华都集团是一家家族色彩很浓厚的公司。不过,陈发树属于那种敢于放权的老板,在福建省会福州,一批精英先后加盟了新华都集团,包括原福建省体改委股份制与证券管理处处长刘晓初、福建省证管办主任叶芦生及从沃尔玛挖过来的周文贵等人。“职业经理人的介入,有利于消除家族企业管理弊端,陈老板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此。”唐骏如是说。

  而其实,让东家“等了9年”的唐骏更属于陈发树曾经思之若渴的人物。盛名之下无虚士,唐骏带给陈发树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人脉和运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个日语讲得和中文一样好,英语又讲得和日语一样好的人,有着来自多元文化的管理经验和国际化视野。

  “对我自己而言,我也不得不说日本文化在很大意义上帮助了我,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因为我有在中日美三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很多人问我做事的风格究竟受中日美哪国文化影响较多,其实,我一直希望能把中日美三种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且应用在我的管理实践中,这是我的一个鲜明特点。”唐骏说。

  唐骏可以把顶尖企业的管理文化“复制”到新华都集团。在唐骏看来,不仅他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而且,“复制”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作方式。

  唐骏回顾说,这最初是从日本人那里学到的。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东京新干线列车员的服务规范让他感到震惊,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新干线上所有列车服务员说的话都是一模一样,都经过了事先严格的训练,甚至她们戴帽子的角度、胸前的胸花和小丝巾的位置,都是公司规定好的,不能随意改变,“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日本人都特别讲究规范化。所谓规范就是复制,制定一个最佳标准,然后将其不断重复。”

  后来,在领导上海微软的时候,唐骏也在日常管理中广泛采用了这种方法,“因为技术支持也是服务性质的工作。”

  在新华都集团,唐骏领导的不仅仅是新华都购物广场,因为它已经变身为一个投资集团,把陈发树打造成中国的巴菲特,唐骏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到底能不能在陈发树身上复制巴菲特的成功呢?

  应该说,新华都集团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先天禀赋上是完全不同的。陈发树不是那种11岁就懂得买股票的资本神童,也不是某个商学院投资理论家的门生。陈发树是个20多岁才开始倒腾山中土货(木材)发迹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他的企业式性格来自一种草根精神。陈发树一直是一个零售领域的实业家,资本运作对他来说还是晚近的事情。

  当然,背靠闽西紫金山,陈发树的起点已经够高。短短几年间,从4800万到近200亿,巴菲特没法指望这样的好运气。

  另外,如果认真类比的话,陈发树的巴菲特之路还是从最近收购青岛啤酒股权开始的。接下来到底采用何种手法还是未知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两条腿走路,在海内外华商中本是常见模式,一如那些安溪籍巨商,无不是在一个主业上苦心经营,在产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而开始做一系列的财务投资,最终形成一个商业王国。

  陈发树是一个异数,他的迅速崛起并非来自主业(零售业)的巨大成功,而是来自一个投资“奇遇”。在获得紫金矿业的收益后,陈发树迅速进军旅游、房地产、信息等高回报的行业。

  接下来,陈发树真的会像巴菲特一样建立一个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吗?外界已经在揣测:陈发树会不会在收购之后,去改进管理,进一步控股,还是仅仅在二级市场上套现。另外,中国股市确实需要巴菲特那样伟大的价值发现者,否则纯粹的投机造就的只是资本玩家。

  唐骏加盟和陈发树的未来抉择有关。唐骏也承认,在新华都集团的职业生涯必然会面临新的挑战,“我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从单一公司到集团层面的改变,还有一个挑战是学习中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唐骏说。

  可以想见,陈发树的巴菲特之路会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伯克希尔王国是巴菲特和芒格共同造就的,作为“中国巴菲特”推手的唐骏,到底会不会像芒格那样,和陈发树一起来完成伯克希尔式的投资长跑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8:32 , Processed in 0.0606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