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6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曹国伟:CFO到CEO的彪悍十年

[复制链接]
1965 0
在大学同学眼中,曹国伟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超级美食家。大学老师说他为人低调,善于变通;投资家说他是一个很严谨的生意人,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出牌。但曹国伟自己却说:“我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虽然并购分众未能成功,但他却完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首例MBO.去年9月,以他为首的管理层用约1.8亿美元购入新浪约9.42%的股份,实现了管理层控股。对此,曹国伟的解释是:“江南春增持分众股份的做法触动了我,MBO是一种冲动。”
  
  “新浪电影制片厂出品。”黑暗中,这样一行字跳了出来。曹国伟和其他第一次看见这一幕的新浪同事一样,愣了。
  接下来,通常是一帮新浪同事一阵大笑。因为,视频开篇的一句旁白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仅仅想帮助新浪上市就闪人的老查,从此开始了彪悍的旅程。”
  老查,就是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视频讲述了曹国伟在新浪十年的点点滴滴。
  2009年9月28日晚上八点,曹国伟来到一家会所。推开门,屋子里没有灯。屋内,他的助理刘运利正和30多个同事一起,坐在一张长条的西餐桌上,等他。桌子上是准备好的花和蛋糕。
  事前,刘运利告诉他的老板,这次活动主要是“为部分中层员工举办的”,再就是“大家好好聊聊当天新浪MBO的事儿”。但很快,曹国伟就看见了这部关于自己的“电影”。
  当晚,他还收到了“想也想不到”的礼物——一套“曹氏邮票”和北京城里唯一的一台“莱卡M9相机”;那十张“邮票”,把曹国伟来新浪的每一年,都记录了下来。
  “十年了,”后来,刘运利说:“老查来新浪整整十年了。这个party是我们给他的一个惊喜。”
  那天晚上,曹国伟“平生第一次喝了七、八两白酒”,旁边的同事都看出来他“很激动”,“眼睛好象湿润了”。他还高歌了三曲,虽然他知道,“自己是五个音只能找到三个半音的人”。
  凌晨,在新浪员工眼中看起来一向“严肃、严谨的领导”曹国伟回到家,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话:“今天真的很感动,我真的很爱你们。”
  在曹国伟心里,2009年9月28日,是过去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一天,新浪宣布,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用约1.8亿美元购入新浪约9.42%的股份,从而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实现了管理层控股,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首例MBO;那一天也是他进入新浪十周年的纪念日;那一天还是他小女儿的生日。
  “如果要写一部回忆录,我会以这一天的party作为开头。”事后,曹国伟表示。
  有评论认为,作为中国互联网界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曹国伟算得上是2009年互联网最大的赢家之一。在去年年末的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曹国伟获得了2009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奖”;而在央视2009年度经济人物中,他也是唯一一位获奖的互联网企业家。
  “我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坐在中国大饭店的咖啡厅里,曹国伟点了一支烟说:“MBO是一种冲动。”
  “MBO是一种冲动”
  在上海,曹国伟和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住同一个小区。2008年底,他们一起制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一笔交易:新浪分众合并案。一年后的2009年底,由于被监管部门否决,并购已无法实施。
  经此一役,江南春不得不改变自己原定的退休计划,重出江湖,亲自担任CEO.他告诉曹国伟:“作为创始人,如果公司还是独立运作,我想在分众增持更多的股份。”
  “这触动了我。”曹国伟后来说。于是,在江南春宣布增持分众股份的三天后,曹国伟也宣布了新浪的MBO方案。“事实上,我们几乎是同时做得决定。”后者透露。
  “其实,每个人的心态在各个时期都会不同,”曹国伟说:“有一段时间,江南春想好好歇一歇,现在他又决定去当CEO了;作为一个比较富有的人,如果还想继续打拼,他就需要更大的回报,所以江南春想到了增持。”
  而曹国伟实施MBO的冲动则在于:“我就想看看,我的人生还能再换一种角色吗?”因为他感觉“自己做职业经理人已经到了极致,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挑战了。”
  从首席财务官(CFO)到首席运营官(COO)再到首席执行官(CEO),曹国伟称自己“几乎干遍了新浪所有的工作”。这是他此前没有想到的。
  1999年,新浪谋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曹国伟是美国普华永道的注册会计师。因为做这一项目的同事生病,曹国伟不得不代替同事,从美国飞到北京。“这大概就是命运了,”多年以后,他说:“其实,我和新浪并没有直接关系,我只是代表美国总部来指导一下北京普华永道对新浪的审计。”
  那时,曹国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碰巧,他在这时接到茅道临(王志东的接班人)的一个电话。曹国伟告诉后者:“我想换工作了,你帮我看下哪一个更好?”
  听完曹国伟的介绍,茅道临觉得每个新工作“都很不错”,但他还是建议曹国伟:“来新浪试试吧。”接着,茅道临介绍曹国伟去见了新浪当时的CEO王志东。
  “这是一个天才,”曹国伟说:“王志东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此后,因为新浪和媒体有关,曹国伟选择加入新浪,成为了主管财务的副总裁。
  此时,新浪的上市正陷入困境:由于政策壁垒,公司无法按计划登陆纳斯达克,以至于王志东和曹国伟的前任汪延不得不天天去信息产业部“上班”,与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沟通;曹国伟则在美国,负责协调律师、投资银行和美国证监会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曹国伟的严谨作风显露无疑——他并没有同意汪延将相关法律、财务文件的互译工作外包出去的建议,而是亲自出马,把那些枯燥的文件翻译成英文。
  曹国伟亲自设计了新浪的上市方案。正是他设计的方案,让新浪的纳斯达克之路柳暗花明。这一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新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与其在中国的运营主体之间并没有股份关系,而是通过很多法律的手段,把它装入上市公司。
  “没有股份关系,为什么可以合并财务报表,这是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曹国伟亲自前往美国证监会谈了3次,新浪的招股书则前后改了8遍,“很累人。”最后,新浪上市的模式开创了一个新模式,也成为搜狐等中国公司上市的范本。
  “他是一个很严谨的生意人”
  2005年的一天,曹国伟来到英国伦敦。在那里,他见到了大学时代的辅导员张力奋。“我感觉他压力很大。”张力奋说:“但我当时长年在国外,并无好的建议,所以只能听。”
  那两年,也正是曹国伟的艰难时刻。“那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曹国伟回忆说:“因为那两年正是我既当COO又当CFO之时,COO负责公司运营,CFO面对股东与董事会,这是公司中两个最具体、最累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冲突性还很强。要做好,真的很难。”
  尤其是2005年2月,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发动了对新浪的“偷袭”。“这件事情,让我花了太多时间在谈判上,”曹国伟说:“最忙的时候,我三天三夜没睡觉。”
  事实上,曹国伟与陈天桥打交道,始于2002年。“外界一直以为,新浪很抗拒盛大和陈天桥,其实并非如此;我一直觉得和盛大合作是一个选择,”曹国伟说:“从2002到2003年,我们两个人就新浪盛大的合并,前后谈了三次。”
  “即便我不是最爱新浪的人,也是最爱新浪的人之一,”陈天桥此言不假,最初,他与曹国伟洽谈的设想是“新浪合并盛大”。
  “能让中国两个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合并,我们都很激动,”曹国伟说,但是当年最大的障碍在于,“盛大有一个风险投资商,在利益的分配上,他们并不认可陈天桥的方案。”
  时光流转。2005年2月7日,就在盛大突袭新浪的前一天,曹国伟已经预感到“将有大事发生”,他甚至在董事会上建议提前制作出“毒丸”计划,以备不测。“因为我已经预料到新浪财报公布后,股价必会大跌,”曹国伟说:“我们的股权很分散,所以从公司的治理角度,我想到了‘毒丸’。”不过,董事会上并没有人对此做出反应,而他后来也“没有去落实”。
  2月8日,纳斯达克风云突变,盛大斥资2.3亿美元,收购了新浪19.5%的股权,一跃成为最大股东。
  此时,曹国伟正在澳洲和全家人一起度假。但当他看到新浪巨大的股票交易量时,他预感到“已经出事了”,也猜到“这应该是盛大的动作”。不过,“具体是怎样的动作,有多大,不太清楚?”直到他接到陈天桥的电话。
  此后,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曹国伟丢下妻子,一个人赶回国内,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毒丸”计划,并展开与陈天桥的新一轮谈判。
  不过,整个谈判的过程,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火药味”。“我们双方从来都没有达到是与非这样绝对的地步,”曹国伟说:“如果他拿出现金放在桌子上,并且开出一个好价钱,我们没有理由拒绝。”
  “那时,对于任何一个想收购新浪的人,我们都是一个开放的心态。”交锋之后,曹国伟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保护公司。他坦言当时整个管理层的心情都很平静:“这是一份工作,在做职业经理人时,我们不要把感情和股东的价值混杂在一起;我们的责任就是在资本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做出合理的判断。”
  “他是一个很严谨的生意人,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出牌,同时还能很灵活地结合中国的特点,”红杉中国合伙人沈南鹏说。
  “他终究还有一个新闻梦”
  曹国伟有一百多条领带。采访拍摄的时候,没有镜子。他就站在电梯门口,借着金属反光,仔细整理自己的领带和袖口。
  “我平时不这样,我根本不戴领带,”他说。即便如此,你还是很难把眼前这个西装革履的人,和他“率性”的大学时代叠加在一起。
  曹国伟曾有一头长发,据说一直留到去美国求学,“那时,我很随性。想到哪里去,我就开着车走了,”他说:“所以,我去过美国一半以上的图书馆。”
  在复旦大学,曹国伟读的是新闻系。毕业后,他在上海电视台做了几年记者,此后去美国求学,转入商界。“他最后走出这样一条路来,我不吃惊。”他的大学辅导员张力奋说:“他生在上海,高中就读的是名校上海中学,是住读生。所以,比同龄人更早自理生活,也更独立。”张力奋现在是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版主编。
  曹国伟所在的新闻系“8413”班,在复旦校园里颇为传奇。在中国新闻界和商界,从这个班走出来的,除了曹国伟,还有解放日报现任总编辑裘新、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品牌策划人李光斗、新华社名记者刘非小、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柯等。
  “这个班的学生,一开始就有点不一样,”张力奋说:“那时带曹国伟他们这个班,我刚留校,仅比他们年长4、5岁,亦师亦友,气氛宽松自由。”几年下来,师生情意深厚。张力奋有校园情结,近期,他向FT告假,将去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做访问教授,短期讲学。
  “那时,王长田的兴趣在书法与写诗,裘新爱写文章和影评,曹国伟则主要负责摄影。”后来,张力奋主编校园刊物《复旦风》,创刊号的摄影作品,由曹国伟一人拍摄。
  曹国伟会用“调皮”“爱冒险”来形容年轻时的自己,这和老师看到的有些不同。那时,他穿衣服不着调、上课老缺席,喜欢到处拍照。有一次,曹国伟一个人来到江西的三青山,“结果,一上去就下暴雨了,三天都没有一个人上来,真是心旷神怡。”
  而曹国伟同寝室的同学则记得:“有一年一开学,曹国伟就在海报栏上贴告示,说要帮暑假出去旅游的同学冲印照片,一下招来好多生意。”
  后来,在毕业留言册上,同学给曹国伟写了这样一句评语——“你是一个天生的商人。”
  “曹国伟自信,但为人低调,并不张扬,”张力奋这样评价:“他会跟着他的感觉走,会适应环境,善于变通,不会循规蹈矩。”
  “我的性格并没有变,”曹国伟也说:“严谨是因为工作。”平日生活里,曹国伟还象大学时代一样随性而为,“想去哪里,马上就走,”这导致他和家人在全球旅游的时候,“总是不得不买最贵的机票。”
  而在新浪,“曹国伟私下里就是一个超级美食家,”新浪总编陈彤说:“有他在,我们上餐厅都不用点菜。”
  2009年的中秋,曹国伟的假期休到一半,又不得不坐上了公干的飞机。第二天,他看见了俞敏洪在新浪微博的一段话:“有人问成功是什么?我觉得成功就是过上自己爱过的生活。”
  俞写道:“如果财富、名声带来喜悦,我们就去追求;如果闭门思考带来快乐,就让我们独处。成功不是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在心中,你是不是被自己承认?”
  对此,曹国伟在微博里写了这样一句——“严重同意”。
  20年前,如果有学生改行,张力奋会非常惋惜。“但现在我不会这样想了,”他说:“如果有新的平台与机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直到现在,张力奋还是觉得曹国伟的内心里,“终究还有一个新闻梦,”“经商?那他为什么不去选择钢铁业、制造业?而是选择互联网?”张力奋说:“只不过,他的这个梦,藏得很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1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9:11 , Processed in 0.0600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