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5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任正非为何对对丰田方式有独特偏好?

[复制链接]
1758 0

湿件

“湿件”(wetware)一词的起源尚待考证,在1950年代中期它就被用来指称人的脑力,但直到“赛博朋克”(cyperpunk)流行之后,该词才获得广泛传播。它出现在迈克尔·斯旺维克(MichaelSwanwick)、布鲁斯·斯特林(BruceSterling)和鲁迪·卢克(RudyRucker)的小说中,特别是后者1988年出版题为《湿件》的科幻小说,为其三卷本系列科幻《软件》、《湿件》和《自由件》的第二卷。它讲述了一个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有感觉能力的肉身机器人(meatboppers)如何反过来控制和改变人类的故事,对人类脑力(湿件)与带有编码化知识(软件)的机器人(硬件)的结合最终可能摆脱人类的控制并影响人类进化的前景,做了大胆的想象。

卢克把湿件称为“所有的火花、口味和纠结,所有的刺激-反应模式——也就是头脑的生物控制软件”他没有把这个词简单地等同头脑,也没有说它意味着公司中的人力资源。他用湿件代表在任何生物系统中都可以发现的数据,也许与那种可以在ROM芯片中发现的固件(firmware)类似。以卢克的眼光来看,一粒种子,一棵嫁接用的嫩枝,一个胚胎,或是一种生物病毒,统统可以称作湿件。DNA、免疫系统以及大脑的进化神经架构也是湿件。

到1990年代,湿件成为一个时髦词。那正是新经济(行情论坛)增长理论发轫之期,湿件变成了该理论的知识分类中的一种。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分为“软件”和“湿件”两种,与非知识即非人类要素如物品、自然资源、能源和物质基础设施等“硬件”一起,同为经济增长的投入品。“软件”也称“思想”(ideas),是编码化的、储存在人脑之外(如书籍、磁盘、录音录像带等)的知识:“湿件”也称“技能”(skills)或“只可意会的知识”(tacitknowledge),是储存于人脑之中、无法与拥有它的人分离的知识,包括能力、才干、信念等等。

软件与湿件之间的差异,在于编码化程度的不同。思想可以用言语、符号来表述,而技能则无法形式化,总是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说,资本即硬件的积累固然重要,但知识(包括生产新物件和更有效率地组织物件的新思想,使思想得以落实和物件得以利用的新的更好的技能)是更重要的源泉。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知识分类对于管理学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知识的两种类型即思想和技能的生成、传播和使用的不同特征。新思想的产生是很不容易的,但新思想一旦产生,却能很方便廉价的传播,可以为任何数量的人使用。而技能则是由从人的内在素质到个人经验再到训练等种种因素组成,只有拥有它的人才能使用,它的传输是复杂、代价高昂和缓慢的。对经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知识积累和创新,是思想(软件)、技能(湿件)与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物质生产要素(硬件)之间互动的结果,体现为复杂的持续性学习。

许多好的思想和设备,如果没有利用它们所必需的技能,则没有什么用处。而无论是新思想的产生,还是利用新思想所必需的技能的“湿件”的形成和传播,都需要有利于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知识工人的劳动,可以概括成将数据转化成信息,再将信息转化成知识和智慧。在此过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与福特时代的“大机器”大相径庭的机器,充当了主要的生产工具。它不是一个被事先设计好的、产品的质量和形态在预期之中的生产线。在同一台计算机面前,不同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形态都可能决然不同。传统的机器生产过程实(博客)际上是天然资源在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规律下的形态转换,而计算机虽然也使用物质能源(如电),但它的主要生产资源是蕴藏在人脑中的脑力资源。

曾经困扰福特式装配线实现完美规则性的人类易变性,现在成了组织价值和创新的一个主要来源。新知识的产生,需要一种有利于互动和合作的环境。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在《解放型管理》一书中说,他拒绝使用“人力资源”一词,因为它听起来总像是把人当作物而不是人。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组织的活力来自于“解放”——员工的角色和功能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操纵、控制、指挥意义上的“管理”正在被引领、开发、解放意义上的“管理”所取代。

创造永远来自一线

任正非久思不决的问题,在利比亚的访问中,在跟管理人员和员工座谈时,一切便都明朗起来。

北非所配备的人力资源当然没有国内齐备,这里常常需要一人多能。从华为公司看,这里是小客户;而从每一个客户看,都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权威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需要对问题有个综合的快一点的判断和结论,需要在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和交付使用方案。客户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接触客户的就应该是个多面手。实践反复证明,由客户经理、问题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使用专家三个人组成的一个小组,可能是效率最高的。这三个人在一起,可以就任何涉及工程合同的问题,现场拍板决定,这种高效模式为客户所喜欢。利比亚的铁三角架构,正中任正非下怀。

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铁三角作战单元,有效地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公司运作的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有个铁三角的结构问题。这种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就是一种多功能的解决问题的小组。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级组织,都是在寻找目标、寻找机会,并把机会转化为结果。



北非实践的意义在于,要那些掌握机会的人来指挥战争,而不要那些掌握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授予一线团队独立思考和追求最佳的权力,后方只是起保障作用。这样,由推式改成拉式,是一次看起来平常而影响深远的革命。中央集权可以避免小单位盲目为了争夺资源而争夺资源,对于以捕捉机会为主的企业发展过程是必须的;可是一旦企业发展超越了战略制胜的阶段,中央与一线的协调与促进又成为至关重要的。

任正非提出的拉式管理,并不是新东西。丰田公司在195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了。1950年代,是丰田方式在日本起步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是今天难以想象的。当时丰田汽车已经被银行托管了,公司处在倒闭的边缘,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也因为顶不住银行的压力裁员1500人而引咎辞职。困难时,丰田汽车的高管想到美国汽车界去取经。他们去美国转了一圈,得到的却是相反的东西。他们看到美国汽车巨头有太多的资金、太多的设备、太庞大的生产线。他们可以有堆积如山的存货,可以有成千上万辆制造出来的汽车在仓库里。他们有实力养尊处优,有资金囤货,这些跟丰田都不相关。

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技术、没有订单,却依然想造汽车,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一线员工的地头力和创造力。没有资金囤货,就只能抛弃推式生产方式,只能生产有订单的汽车。丰田汽车的现场,也没有那么多仪器设备,出现问题可以科学严密排查,他们只能在出现问题的现场,靠一线员工的敏锐触觉,抓住问题点。一旦出现问题,丝毫不能拖延,发现问题的员工可以直接停止生产线的运转。把生产线的开启和停止权力交给一线员工,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也没想到,当时那些被逼出来的做法:只生产必要的东西(准时化)与一线自动停机(自化),竟成为后来闻名于世的丰田方式的两个轮子。丰田几十年如一日,终于锻造出制造业最具魅力的生产方式。

正是拉式生产使得丰田公司得到了资金,减少了库存,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拉式很奇妙。美国汽车业高管曾经在1970年代就注意到了拉式的好处,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一直到出现了金融危机和几大汽车巨头濒临倒闭,美国汽车业也没有学到丰田的拉式生产。因为,拉式生产模式骨子里是反官僚的,是不承认官僚体系的。那些熬了许多年总算锦衣美食的高管,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切身的利益。所以,一年又一年,没有任何变化。

任正非对丰田方式有着独特的偏好。他曾几次去丰田考察学习。那篇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就是在考察了丰田如何过冬之后写出来的。丰田方式授予一线员工独立思考和追求最佳的权力,他有着强烈的共鸣。他一直想保持一个创造者的冲力,一直想让华为所有的一线员工都成为最强大的创造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8:21 , Processed in 0.0583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