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41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梁湘:刚烈坚韧的汉子

[复制链接]
1416 0
特区二十五岁
  拓荒
  如果说袁庚是睿智的,那么梁湘就是刚烈的。17岁就崇尚“马革裹尸还”的他,带着一腔热血上延安,62岁时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南下深圳。这个刚烈的汉子,为了特区改革敢跟中央老领导当面叫板,为了深圳甩手向前不怕省里通报批评。顶着特区要“变天”的非议,背着“出卖主权”的骂名,他创下了“深圳速度”和“一夜城”的神话。
  “在深圳真正打开局面的,是梁湘。”原广东省领导刘田夫对媒体坦陈。梁湘这个大刀阔斧在荒芜的土地上竖起了近千幢大楼的人,一生都在“革命”。1919年,这个生于华侨家庭的孩子,到广州上学时就激进而活跃。1937年,不到18岁的他,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徒步奔赴延安,之后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出生入死。
  梁湘的弟弟著名经济学教授梁文森,这个78岁的老人,在时隔48年后的今天,忆起梁湘奔赴延安时的情形,他流泪了。他说“梁湘跟母亲说‘忠孝不能两全’”,就怀着“马革裹尸还”的壮烈上了延安。在梁文森眼里,梁湘是个心直口快,很负责任,很坚韧,很有原则性的人。
  1981年3月,已经62岁的梁湘,调到了荒芜一片的深圳任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投身到没有硝烟的“第二次革命”中。来深前,他已经在省政治舞台上有相当一段时间,也相当活跃。先后做过主管工业发展的广州市副市长,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梁湘曾说过“他是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来打深圳。这个被称作“苦官”的人,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胸怀壮志”的印象。谈起自己的父亲,梁湘之子梁明声音有些哽咽“他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刚来时住在铁皮屋里。那时候的深圳只有一条200米不到的街,上步就已是郊区。晚上开会看文件只能躲在蚊帐里,因为蚊子太多。来一年就累得住进医院”。
  《南粤之子》一书中记录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81年夏天,国画大师刘海粟来深。他对梁湘说:“你梁湘在深圳特区率先推行市场经济、引进外资,搞好了也会有人说你走的是复辟资本主义道路,假如你把深圳搞糟了,更会有人说你复辟资本主义!反正一顶大帽子正等着你去戴哩!”梁湘答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为党立功问心无愧,我什么都不怕,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吧!”
   那个仍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国家规定“买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而梁湘“斗胆”拍板,要把“死钱用活”,自己担保,向银行贷款,把当时只能用来办工业的贷款搞了基建,这种被认为“透支”的方式遭到内部通报批评。挨了批的梁湘没停住脚步,他跟相关人员说:“你们大胆办下去,如果错了,要追究责任,由我来负责!”
  1985年1月起,全国推行梁湘的做法——全国各地的基建投资由原来的国家拨款改为向建设银行贷款。
  特区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而梁湘总在无畏地一路逆风前行。1981年夏天,省建工部门把“国际商业大厦”的施工任务分配给了省内一家建筑公司,该公司漫天要价。梁湘大为恼火,拍板要借鉴香港经验面向市场公开招标基建工程,这等于把省里上级部门手中的权给弄没了。
  上级部门火速来深斥责这是“主权问题”,梁湘站起来就说:“竞争促改革,不管省内还是省外,谁能干就该谁来干。什么叫国家主权,大家都清楚,请别拿大帽子吓人!”这就是梁湘的性格,虽然60多了,却依然生猛。
  公开招标就这样在“主权问题”的压力下开展,竞标的结果换来了“深圳速度”。
  而梁文森这个经济学家,说梁湘在特区不知驶向何处时,用行动回答了特区的发展方向问题,在深圳建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对深圳经济发展提出“三个为主”。
  之后,深圳在前无古人之迹可循的情况下,劈荆斩棘迈开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步伐——取消购物票证、粮票,推行劳动合同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税率。……一系列裂变换来“变天论”。有人甚至说“姓梁的把国土主权卖给了外国人”。
  1981年11月前后,梁湘到职不到一年时间,中纪委很快派来了调查组;深圳的“告状信”也交到了调查组手中,不久北京有人发表文章《旧中国租界的由来》……
  直至1984年1月29日,视察了深圳的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之后宣布开放全国14个沿海城市。梁湘才渡过险滩,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当年《人民日报》称“深圳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筑史上的奇迹”。
  蓝图虽已绘但深圳面临的是人才“奇缺”境地。梁湘主政深圳之初,所拥有的将相兵马才仅有2000余人,宝安县仅1名工程师。梁湘让当时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常委刘波上广州弄几百人来,但没人愿意。之后深圳筑巢引凤,出台七条优惠政策。希望通过住房、工资、户口等方面的优惠笼络人才。
  以刘波开道的“招贤团”上北京,走上海历时数十天,跑遍全国12个大城市,四处出击,所到之处采取在当地媒体发布招聘公告。筑巢引凤为深圳的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卖裤子也要把深大建起来。”老深大人还记得梁湘说的这句话。在梁湘的倡议下,特区计划兴建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科学馆、体育中心等“文化八景”。梁湘主政深圳时,几年来拿出了占地方财政开支三分之一的资金,办文教卫、科学和体育事业。办起了《深圳特区报》、《深圳青年报》等八家报刊杂志。创办了深圳大学、教育学院、电视大学、各类中专和一批中小学。“勒紧裤带也要把文化科学建设起来”这是当年梁湘立下的军令状。
  1986年对梁湘来说,可谓悲喜两重天,新年伊始,梁湘成为《半月谈》杂志的封面人物,被推举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但仅仅几个月后,梁湘失去了领导职务。他在当年的离职会上说:入党已半个世纪,他“没有虚度年华”。
  虽然最初安排他来深圳时,他跟习仲勋大吵过一架,但在5年后离职的讲话里,他却立下“死后骨灰安放梧桐山”的遗嘱,他引用智利诗人那句“如果我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果我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
  1998年,梁湘在广州病逝。“深圳的历史上抹不掉梁湘的名字!”当年他花了6万元请人雕刻了孺子牛,有些老人认为梁湘是在那头倔强的牛身上看到了自己。而据《深圳人重评梁湘》的作者朱健国先生称,民间有一批人准备自己投资为梁湘立碑。
  ■同领风骚
  “京官”李灏
  李灏:以“京官”背景降临深圳,开深圳特区“长官”“空降史”。
  解放后,他一直在京城为官,先后在国家计委、经委、建委、国务院工交办担任领导职务,1983年起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国务院机关党组成员、副书记。直到1985年,被当时的国务院领导点将空降至深。
  1985年,被媒体称为特区“寒冷的冬天”的那一年,李灏受命于危难之际,虽然他不太愿意,但他还是顶着别人“你到那去找死呀”的劝导,留下“我要上前线了”的话,来到了一夜沉寂的深圳。
  这个在人们印象中“风度翩翩,举止儒雅”的新市长,他赴任时引用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开始了特区的“第二次爬坡”,开创了深圳的第二个新阶段。
  他上任后首先抓的四件事:成立外汇调剂中心,建立投资管理公司,成立监察局,成立城市规划委员会。这些都被称为是对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伤筋动骨的大突破。而拍卖土地,这个在当时多少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在李灏主政深圳期间,敲响了新中国的第一槌。但在拍板之前,他采取了非常之举,设法将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请到了拍卖会的现场。这个京官的优势,能在更大程度上抵挡来自各方、尤其是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压力。
  当年的同事,还记得李灏的办公室墙上,挂着这样的条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2 09:27 , Processed in 0.0570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