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2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融资难逐步缓解 水生“金”不是梦

[复制链接]
2128 0
我们县上正在建设的潘口、龙背湾和小漩三级水站,其装机容量可达到76万千瓦,这也是我县水电开发史上的最大手笔!”竹山县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别看竹山近年来水电开发如火如荼,实际上我们也才刚刚走出困境。”

    竹溪县委一负责人也很有感慨的说:“钱,一直是我们水电开发绕不开、过不去的一道‘坎’!所以县境内的这些财富之水也白白流了这么多年。”

    竹山和竹溪都是水能资源大县。竹山和竹溪境内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分别达到116.5万千瓦和11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分别达到96.5万千瓦和55万千瓦。然而,几年前,竹山县的水电开发量还不足总量的20%,竹溪县的开发量还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缘何开发如此缓慢?

    “一个重要原因是缺钱。”两县的领导皆有同感。据专家介绍,兴建引水式电站,每千瓦装机投入需6000至8000元,坝后式的则是1万至15万元。不难计算,任何一个装机过1万千瓦的小水电工程,投资动辄以亿计。竹山、竹溪的县级财政又还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根本无力进行需要大投资的小水电开发,在国家不再作投资主体的今天,似乎只能让这些财富之水白白流逝。

    竹山、竹溪境内的诸多可供开发利用的小水电项目,皆因缺钱而迟迟不能上马。这种现状让人痛心,小水电开发融资难的拦路虎也成了竹溪、竹山人民攻克的重点对象。

    怎样迈过这个“门槛”?如何使身边的“金河”变成金钱?竹溪、竹山两县早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融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今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市场化运作方式。

    水能开发投资巨大,仅仅依靠地方财力显然只是杯水车薪。因此,竹山县经过长时间摸索,逐渐形成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新思路。实行“依托业主,自主开发;外引内联,合作开发”的多轮驱动机制,广泛寻求水能开发合作伙伴。竹溪县也从深化认识入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变“等、靠、要”为“主动出击”找项目,“敞开山门”引资金,全方位发展壮大农村水电产业。

    穷则思变,变者通。两县把准了水电开发迟缓的脉,也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在发展小水电问题上,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实施了制度创新。两县把发展水电开发的重点放到了招商引资上。

    随后,两县纷纷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适度开展由银行做东、为储户放贷的形式,发展当地的小水电事业。积极动员、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小水电。同时,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许可直接实施检查和收费,按“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定期集中办理的模式统筹安排办理各种证照、手续、税费,在土地征用、移民安置、交通运输、社会治安等方面提供零距离服务等等一系列的政策也相继出台。

    在竹山县,当地干部给我们考察团成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在建的邱家榜水电站因资金困难一度被迫停工。当时,竹山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让资源变资金,把存量拆成股份,引来增量资金的进驻。有了这样一种思路,也就有了打破资金“瓶颈”的办法。很快,湖北民源公司等外地公司与竹山县水电开发公司达成联合开发协议,组建“湖北洪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半年后,工程顺利竣工发电。

    实际上,据我们了解,近5年,仅水能开发一项,竹山县已促成外地企业投资4400多万元,合股建成了3座水电站。此举虽然步子较小、融资较慢,相对于堵河上百亿的待开发量,显得微不足道,但作为一个出路,深度拓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思路决定出路。2003年8月,竹山县与十堰市一道与浙江纵横控股集团签订了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招商项目,纵横集团投资58亿元梯级开发堵河流域潘口、龙背湾和小漩三级电站。预计到2008年潘口、龙背湾、小漩电站建成投产后,全县水能开发总装机可达到86万千瓦,年发电达到20亿千瓦时,年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年提供税收1.5亿元。如今,竹溪县仅民营资本就有18亿元投入水电产业,梯级开发水电站15座,总装机可达20万千瓦,发电量将超过4亿千瓦时,增加税源2000万元以上。

    我们不难预见,随着小水电开发融资难的逐步缓解,竹山、竹溪两个水能资源大县靠水吃水,叫水生“金”的想法不是神话,而是在指日可待的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47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1 13:48 , Processed in 0.0590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