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4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富士康启示录

[复制链接]
2045 0
(路琳)

引子: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富士康“连环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为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又该如何防范?
2010年初,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9年度人物,第二名是一个群体——中国工人。入选理由是中国经济能够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快速发展,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首先要归功于千千万万背井离乡、勤劳朴实的中国工人。
然而富士康工人却以惨烈的“连环跳”为这光环做了注解和讽喻,同时也折射出当下严峻的社会现实。一、社会大环境是“积聚”

富士康“连环跳”事件是时代的悲剧。当今社会,生存成本高,生活压力大,整个社会嫌贫爱富情绪在增加,人的欲望被众商家激发着,并且不断的膨胀。而满足这些欲望的代价则必然是:压力、压力!可以说当今社会的压力是空前的,而这些生长在温室里的80、90后抗压力差、耐挫力差也是空前的。当这两个空前悄无声息地积聚在一起时,注定要引发一场核聚变。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的地方政府,眼睛只盯着GDP的增长,忽视了对资本持有者的监督,从而导致了企业对劳动者尊严的漠视。同时,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正度缺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的绝望情绪也在增加,而当这种绝望情绪得不到合适的疏导时,不理智的年轻人便选择了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表达。二、 企业文化的缺失是“推手”

当这些年轻人纵身一跃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身后存在着许多无形的推手-----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企业残酷的生存法则、社会文化配套上的严重缺失。但为什么当下种种现实的矛盾,在富士康这家最典型的代工企业里,找到了理想的滋生环境?
一家企业何尝不是构成另类意义上的“小社会”?对于富士康而言,3平方公里的厂区内聚集着45万员工,堪比一座小城市,其“社会体征”更加显著,从这个角度讲,只有构建品质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确保“企业社会”长效健康运行。而富士康这个“企业社会”的文化却严重不到位。虽然富士康工业园里,银行、医院、电视台、广播站、杂志社、公园、邮局、商场、超市、美食街、免费上网、免费洗衣服务、免费游泳馆、免费足球场、免费健身房等各种基础设施应有尽有,但人多,拥挤,是这里的特色。这些资源配置对拥有45万员工的富士康来说就变得非常微小,成了杯水车薪。所以,员工只能是上班-----睡觉-----加班,于是几十万人在这座城中只有两种状态,工作和准备工作状态,他们就这样不分日夜的在这座“囚笼社会”中忙碌着。假设,资源增加,是不是员工就能够享受到这些资源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员工只有加班的时间,没有休闲的时间。所以,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只是一个表面文化,是“面子”不是“里子”。富士康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加班文化。如果员工每天只工作8小时,那么,一个月只能拿到900元的微薄工资。如果他们想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就不得不选择多加班,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休闲娱乐的时间,站在机器的面前,进行简单而又重复的劳动。加班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富士康公司这些普通工人生活的一部分。
加班所得占收入一半,为了养家糊口,打工者追逐加班。好好干给你钱,为了提高效益,企业诱导工人加班。就这样,企业把人当成了机器,工人自己把自己机器化。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西方社会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卓别林大师演绎的机器人一样,没有思维与灵魂,成为流水线上不断重复劳动的一个符号而已。钢铁做的机器连轴转会发热,会损坏。那么,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呢?头脑难道不会发热?
富士康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在深圳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员工面对着许多陌生的面孔,做着许多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没有家庭与爱人带来的愉悦,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与关切。即使同住一个寝室,彼此之间连姓名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交流、沟通了,在这里只有工作、薪水与消费。日复一日的“人际荒漠”在弥漫在升级,更让他们的心理压力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剪不断,理还乱”。当这些年轻人需要倾诉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同一宿舍的员工之间,又都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这个“封闭王国”之中,每一个富士康员工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每座孤岛又都自成一体,工作的、情感的、生活的各种压力在体内积聚。“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在封闭的环境中这些渴望人性化救赎的年轻生命孤立无援,最终只能在沉默中灭亡!
这种压抑人性的“企业文化”,正是导致员工自杀频频发生的因素之一。三、个体心理因素是“根源”

生存压力大是社会的共性,工作压力大在富士康也是共性,为什么45万员工问题偏偏出在这些人身上呢?
时下,有人总结80、90后的年轻人“怕苦怕累不怕死”。是什么造就了他们这样的性格?这恐怕要追溯到他们的成长历程。一方面,80、90后的孩子多是在父母的鲜花、掌声、赞美声中成长起来的,父母一味的溺爱,只知道智力的培养,致使家庭教育中情商的培养,性格的塑造以及挫折教育的缺失,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抗压力差、抗挫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差、排压力更差。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中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只重视书本教育出高分,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面对压力、打击的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的教育。
结果是听的进掌声,经不起打击;遇事只会钻牛角尖,不会全方位的思想撒野式的思考。不懂得能进能退,宠辱不惊的思维方式。这样一来必然要走向思想的绝境------压力的有害释放。要么对内释放,伤害自己-----精神崩溃、自杀;要么对外释放,危害社会安全-----比如今年屡屡发生的闯入幼儿园、小学杀害儿童的事件。
富士康连环跳背后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有着太多的共性,面对连环跳我们大家都应该警醒,如海明威在作品《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所引约翰·堂恩的诗歌: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洋冲去了一片土,欧洲就少了一块;不管那一块是海岬所缺的一角,或是你朋友的庄园,或者你自己的园子所流失的土地。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2 03:58 , Processed in 0.0595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