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41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图书快讯

[复制链接]
4414 9
《中国道路》(意)纳波利奥尼著  F120/168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3816-4

本书的副标题为:一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模式。从西方资本主义的视角来看,中国奇迹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本书的核心就是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国家实现崛起的过程。这种不同正是令西方人恐惧的原因所在。对于中国崛起的过程,或出于无知,或出于过时的意识形态,西方人现在仍不能理解。与此同时,本书要警示西方:如果西方国家仍沉浸在单一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幻想中不能自拔,那么整个体制的崩溃也就近在眼前了。作者指出,这并非不可避免,困扰西方的经济衰退和信心不足完全可以消除。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好,称其为“中国模式”也罢,西方人需要做的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地将其借鉴到西方的民主中来。



《改革攻坚(上下)》本书课题组著  F121/160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  978-7-80234-953-7

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和2012年的年度重大课题成果。本书研究准确把握中央有关改革攻坚的精神,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综合研究和专业研究相统一,广泛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内外其他机构及学者的已有成果,深入讨论改革的总体布局和改革重点领域的攻坚方略,勾勒了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着力点,设计了改革的推进机制,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彭文生著 F123/17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424-6

本书力图建构适应“后红利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相应地、分主题地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领域若干重要议题;最终,引领读者去探索中国经济新平衡的路径。

遵循制度变革和人口结构这两条主线,本书的基本结论有三点:第一,经济增长进入趋势性放缓的阶段;第二,结构不平衡有多方面,但根本的失衡是贫富差距。作者指出财富差距扩大有人口结构的原因,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压低了工资;更有政策扭曲的因素,包括行业垄断、不合理的财税机制、金融压抑、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等;第三,高储蓄、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扩张联系在一起,形成我国的货币信用周期,是未来5-10年最大的宏观风险。作者认为经济转型需要平衡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上一代与下一代、金融与实体、需求与供给。随着人们禀赋差异的扩大,公平问题凸现,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需要同时纠正“越位”与“缺位”,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深度的财税体制改革,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在放松金融管制尤其是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更要控制房地产泡沫,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研究》郭春丽著  F123/177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2621-1

扩大内需是顺利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经济内循环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战略,在我国已经提出多年,但进展状况不容乐观,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中进行研究、总结。

本书拟从理论上阐明扩大内需的内涵和目标,分析我国内外需求变化的基本特征及21世纪以来内需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并在反思我国扩大内需实践、测算投资、消费和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研究其他国家需求结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所处发展阶段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提出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经济运行的逻辑》高善文著  F123/17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17344-3

如何洞察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如何把握资本市场的脉搏?本书给我们提供了独树一帜的答案。本书兼具独特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两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也使得作者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首先,众所周知,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基于西方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在解释和预测中国经济方面不乏苍白无力之处。作者在现代经济理论的框架下,另辟蹊径,逻辑上大胆推理,数据上小心求证,令人信服地演绎出中国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并运用这一逻辑推断趋势与预测经济,取得不俗业绩。其次,从经济预测到市场预测其实又存在所谓“惊险一跳”。许多宏观经济大师都很难把握资本市场的走势与资产配置的艺术。作者有机地结合经济预测与资金流向,提出资产重估理论,大胆尝试推断金融市场变化的方向和线索,在中国资本市场取得较大反响。



《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反思“中国模式”》聂辉华著 F123/18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17332-0

为什么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大量“事故”又层出不穷?为什么政府会周期性地对企业生产进行管制?“中国模式”的成本和改革的出路在哪里?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本书第一部分提出了“政企合谋”的分析框架,并通过煤矿、房地产和环境保护等行业的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揭示了政企合谋是“中国模式”的内在驱动力。书中还对走私、造假、食品安全、土地违法等社会现象提供了统一的解释。第二部分,讨论了政企合谋对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官员腐败、政府软预算约束、居民收入分配和中国改革前景的影响,进而从制度上指出遏制政企合谋的改革路径,提出了中国走出“高增长、多事故”的“陀螺均衡”的政策建议。



《日子里的中国》袁岳等编著  F124/184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136-2082-6

本书是作者协同其零点公司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触感的珍贵记录。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研究》王文普著  F124/186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044-7

环境污染是一种“有害”的公共产品,且有很强的外部负效应。本书以外部性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环境规制的作用机制。环境规制不是消除污染,遏制经济增长,而是将污染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载的限度之内,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书以中国环境规制的现实为背景,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回答“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考虑到环境规制对经济的净影响结果衡量的复杂性,单一指标的固有缺陷,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测度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净影响。本书从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高环境规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事权和责任、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王延中主编 F124/18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265-5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国际经验表明,社会保障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其作用甚至大于税收的作用,因而成为很多国家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中国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重点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截止到2011年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这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争论。2011年和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保障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国情调研项目组在全国10余个省区进行了入户调查,本书即为入户调查报告。



《八次危机》温铁军等著  F124/188

东方出版社  ISBN  978-7-5060-5557-4

荀子在《天论》中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本书从崭新的角度传递了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中国自1950年以来经历的主要危机及其克服的办法,总结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路径,展示了中国如何成功实现软着陆,并利用危机进一步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支持本书的翻译,以扩大其读者范围。相信本书将会为中国发展经验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画面。在当今世界相互联系日益密切、许多国家在面临类似问题试图寻找更佳途径之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深入了解对我们所有人都将大有裨益。



《陷阱还是高墙》刘世锦等著  F124/191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3062-5

2010年中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即将由中低收入迈进中高收入行列。回顾历史,一些成功启动工业化进程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曾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有些国家,则相对比较顺利地跻身高收入行列。中国的前景如何,是否会落入拉美等地区曾经遇到过的“中等收入陷阱”?是否能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

本书以工业化能否顺利推进为主线,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数据,比较了30多个较大经济体的经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国际上正反方面经验与中国的情形相比较,认为,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结束之前,中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国也面临真实严峻的挑战,即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如何有效地缓解该阶段积累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和财政金融风险,并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进而顺利跨越高收入之墙。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周天勇著  F124/19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2286-2

美国以世界5%的人口消耗着世界1/3的资源、汽车等消费使美国消耗了全球1/4的原油。美国年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全球平均水准的9倍,人均生产垃圾量是全球平均水准的3倍,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准的8倍,大量的自然资源为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所消耗。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如果向着美国方式变化,无论是对于中国国内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还是对于世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将是一个灾难。

本书是对作者另一本书《中国向何处去》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包括未来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难题如何解决等。从提出中国梦,到讨论中国道路,再到转变发展模式和调整结构,协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关系,防止两极分化和缩小贫富差距,推进资源价格、财政税收、土地制度、金融体系、国有经济等改革,最后提出了中国道路路线图和时间表。周天勇教授实际做了一项考虑未来30年中国发展、改革和民生综合、宏大和长远的战略和方案。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高霖宇著F124/195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78-7-5141-3521-3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懈追求的两个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奇迹,但同时也面临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本书首先对有关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经济增长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变化以及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成本领先:成本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评论 9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数据时代:推开财政数据挖掘之门》财政部编F810/269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622-7

大数据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大”,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容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的海量数据加以挖掘、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大数据不仅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步,更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与数据密切相关的财政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应用大数据做好财政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本书紧扣大数据理论前沿和创新实践,把数据挖掘技术与财政管理实际相结合进行内容创新,既全景式地描述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和作用,又回顾国外财政数据挖掘技术情况和我国财政数据应用历史;既全面阐述财政数据挖掘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难点,又结合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案例,提出实现目标任务的具体举措,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当代中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荟萃》山东省财政厅F811/132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512-1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几经更替,以美国为代表,经历了线性预算、绩效预算、计划-目标-管理预算、零基预算、新绩效预算的发展历程。在这眼花缭乱的名目变换中,固然有行政机关之间权利争夺的因素,但其演进过程体现了从投入到产出的发展脉络。各国预算管理改革的重心普遍从以资金分配为中心转向注重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结果。

绩效目标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财政管理体制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诸如:财政收支出现深层次矛盾、财政收支缺口比较大,财政体系出现另一种困扰:收入越多,财政支出越不足。要解决财政收支矛盾,彻底走出收入越多、财政支出越不足这个怪圈的途径就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即通过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堵住财政资金低效使用的“后路”,切实改变“重分配、轻管理”的格局,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的目的,使得财政资金在一个逻辑严密、制度严格的通道中高效运行。



《中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理论、实践及制度创新研究》

梁戈敏著  F812/1010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554-1

本书将调整政府内部的职权职能关系和权责关系作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建立权力制衡机制、激励相容机制和监督机制作为制度建设的目标,充分反映出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要义和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内核;本书自觉地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建设与中央行政体制改革政策导向有机结合,就解决当前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法律环境的“两法”并行、市场分割、职能冲突和部门冲突与权力寻租问题,提出了整合“两法”及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资源、建立公共采购的制度创新建议,既符合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趋势,也考虑了现实的情况,合理性与操作性俱强。

《破解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的财政金融对策研究》

北京财经研究基地主编  F812/1012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546-6

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消除拥堵只有在充分理解其形成过程、原由、时空分布特点、蔓延扩张过程、各种疏导措施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客观总结分析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做出准确的定义、描述与解释,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基于价格杠杆和财政金融政策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本书认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和运作模式,综合运用和搭配好财政金融手段,可在治理交通拥堵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是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书通过引入价格杠杆和财政金融手段实现对交通资源的最优配置,建立治理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系统框架和运作模式,以期为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实际解决提供系统的、有价值的见解和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黄生著  F821/53

东方出版社  ISBN  978-7-5060-6015-8

2012年下半年至今,钓鱼岛海域风云变幻,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中日钓鱼岛之争,表面上看是中日领土之争,其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经济博弈,说到底是一场事关全球经济和利益的货币战争。为什么如此定论?这场岛屿争端背后的操纵者到底是谁?美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说中日的钓鱼岛之争实质上是货币战争?

本书作者在深入地分析这场争端根源的基础上,从货币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旨在告诉大家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真相,让读者看懂一切,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切。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研究:基于泰勒规则的视角》

高丽著   F822/566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249-6

1993年泰勒提出了泰勒规则,将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具体制定带入了实践操作之后,经济学界及货币当局政策制定者开始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问题。本书将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定义为:以达成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等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强调货币政策利用何种稳定器或名义锚来达到政策最终目标。

本书从规则性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理论出发,在回顾国内外学者对泰勒规则的研究成果、中介目标选择理论及利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中供应量中介目标及利率政策的具体实践,分析比较了泰勒规则运用的国际经验,最后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将泰勒规则加以修正及扩展,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实证检验,提出泰勒规则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调整路径。



《中国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研究》汤丹著  F822/56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353-9

本书在对核心通货膨胀已有研究成果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全新定义了核心通货膨胀的含义,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用各种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度量的我国核心CPI的优劣进行比较。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核心通货膨胀及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我国货币政策有参考价值。



《中国外汇储备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王永茂著  F822/568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496-4

自2001年以后,中国外汇储备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虽然有利于保障金融体系稳定,使中国安然度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也引致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负效应,使外汇储备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书从金融稳定功能、宏观经济均衡、经济增长三个角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其他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分析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快速积累引致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效应,探索如何使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在积累、运用和调整过程中趋利避害、提升宏观经济效果,以促进外汇储备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



《市场的霸主:对冲基金世界的超额回报大师》

(美)阿胡贾著   F830/592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42544-1

作为介绍对冲基金行业幕后故事的力作,本书让各位对冲基金高手现身说法,分析了他们是如何利用独特的策略和标准来评估头寸和扩大收益的。作者是CNBC电视台对冲基金节目专员,和书中提到的投资大师有频繁的接触。在这本改变游戏规则的新作品中,作者首次向读者公开了关于对冲基金投资大师的很多秘闻。

作为一部洞察对冲基金行业本质的优秀作品,本书无疑会帮助各位读者复制这些投资高手的成功。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对当今对冲基金投资行业的一次实战分析。



《影子银行体系:自由银行业的回归?》周莉萍著 F830/59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3831-3

在追溯次贷危机成因的讨论中,影子银行这一金融市场的“新宠”被聚焦并成为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磨与思考之后,作者提出:影子银行体系是否是自由银行业的回归?

本书循此展开,从货币理论视角,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梳理,剖解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及其宏观效应机理,提出证券最后贷款人和基于信息的私人货币管理的监管方略,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创新的未来方向做出精辟判断。



《闪电崩盘:如卡西诺赌场般的股市投资内幕》

(美)麦克塔格著  F830/594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54-1148-9

证券市场现在不过是高速卡西诺:高度紧张的过山车留给个体投资者合法但可怕的证券市场。2010年5月6日闪电崩盘——17分钟内DJIA直降734点,数十个顶尖公司的股票以零价格交易,而这只是更大灾难的预兆。

本书作者揭示了闪电崩盘这个巨大变化的双重原因:采用数学魔法的高频交易者和制定适得其反新规则的笨拙监管者。作者带你渐渐穿过闪电般崩盘,逐步透露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接下来,他挖掘“火山”以展现证券市场中起作用的无法控制的巨大的力量,指出你在股票交易时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对于那些需要在比疯狂的卡西诺赌场的风险还要大的股票市场获得成功的投资者,他提出了一些理性策略。



《评级真相》邱仰林著  F830/595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136-2204-2

这是撕开国际评级机构黑幕的第一本书!

大量研究表明,信用评级业的利益导向问题非常明显,是助推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评级毁灭一个国家。长期以来,三大评级巨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总是会走向腐败,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真理。穆迪管理层一位经理承认: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来换取金钱。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由于中国没有与自身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评级话语权,三大评级巨头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恶意评级中国企业,致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评级中多次吃亏,国际金融巨头低价购进高价卖出从中渔利。信用评级对一个国家和大的金融机构非常重要。评出的信用等级对于一个国家和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会产生重要影响。本书不仅对信用评级的程序、指标体系和评级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重要的是揭露和评价了美国标准普尔、穆迪以及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打着貌似公允的旗号对各国进行主权信用评级,对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带来负面影响的事实。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应建立自己的具有公信力的评级机构。本书谈及的问题很有启发,会引起我们深度思考。



《黄金崩溃》牛刀著  F830/596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2-1640-5

从人类历史看,黄金,曾经炙手可热,具有着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权威,是一种交易工具,是人类早期的货币,但发展到现在,黄金已不再是货币,而成为资本投机的工具。黄金的用途已完全改变,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而继续强调黄金的货币价值,那么,我们将陷入迷途。

2013年4月,黄金雪崩式暴跌,全球2000亿美元蒸发!长达10年时间的黄金牛市走向终结?黄金价格上涨只是资本陷阱?2013年,伯南克将如何拉开绞杀黄金的序幕?买黄金避险只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在现代货币体系中,黄金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绞杀黄金多头的工具。对中国人来说,黄金已经不是黄金,只有透彻理解黄金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资产价格泡沫及预警》王军等著  F830/59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671-4

本书阐述了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构建和编制了股票和房地产两大主要资产价格波动预警指数,探讨了资产价格波动冲击下的货币政策选择。其中一些重要结论、观点和建议,如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价格波动,有必要建立资产价格波动预警指标体系,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泡沫破灭后,完善资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等,可为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提供一定的预警和指引,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王巍著  F831/256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  978-7-5057-3182-0

一部以皇权为中心的垄断史中,只会以从上向下的角度记录统治的权术,向人民展示为了统治者的利益服务而经过加工的历史。这样人们无法看到权力之外的影响因素,一旦将那些真正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展现在人们面前,书本中的历史立即变得苍白无力。而被极力宣传为无恶不作、流着鲜血的资本,恰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作者在筹建金融博物馆的过程中,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金融史,结合自身30多年金融从业经验,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细节线索,详细描述了一系列小的金融创新如何在历史的纵深中产生令人惊叹的蝴蝶效应,悄然改变历史的进程。例如,宋代交子预兆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结构;张居正的变法导致了300年后的鸦片战争;一张债券引发了辛亥革命等。不要认为金融只是货币,更不要认为金融只流行于市场,其实金融要面对的是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变革。未来世界的希望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创造价值,更依赖于自由创造财富。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执行力》莫勇波著 D035/62

     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 978-7-5141-3538-1

本书以政府执行力为中心内容,论证了政府执行力的构建机理及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理论思路;地方政府执行力现状评估;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加强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的路径,即加强利益整合、加强制度建构、加强素质培育。



《为民·务实·清廉》周文彰著  D261/13

          中国方正出版社ISBN 978-7-80216-884-8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和研究工作,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善于从平凡琐事里切入重大主题,自娓娓叙述中阐发深刻道理。书中汇集作者近年新作60余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针对当前领导干部面对的实际情况,围绕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做官、做事与做人,如何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展开论述。

本书观点鲜明、选材新颖、内容实在、举例生动,特别是作者语言平白如话、不用陈语,直面问题矛盾、不发空谈,紧扣时代主题、不落俗套,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实践性,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提高自我修养、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正确履行职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未来》(美)戈尔著D6/35

           上海译文出版社ISBN 978-7-5327-6158-6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内容涵盖政治政策、经济、科技、和最尖锐的伦理难题。阿尔·戈尔在书中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人类处境这一问题,语言通俗流畅,告诫我们肩上担有怎样的责任。

阿尔·戈尔在谈论网络、环境、科学和经济问题时,都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广度和深度,他在书中一一描述了我们将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使挑战在未来转化为机遇,而非威胁。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高尚全主编 D61/42

       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01-011814-7

新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对旧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替代,毫无疑问,都是依靠人们的努力而出现的。历史上找不到“天上掉下红利”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更没有“天下掉下红利”的好事。古今中外,所有的红利都来自创造。

如果不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发展将无法持续,社会稳定将会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能否实现改革再出发,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制定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只要了解如何根据本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结构转型方面的后发优势,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有机会加速经济增长,中国也有可能实现十八大所提出的宏伟目标。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胡鞍钢著D62/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17540-9

本书追溯中国集体领导制变迁之“路”,探究集体领导制运作之“道”,剖析集体领导制治理之“术”,揭示集体领导制的历史发展逻辑、制度创新内涵和国际竞争优势,旨在增强制度自觉、树立制度自信。中国集体领导制是指由多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其集体领导机制,体现为五大机制: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集体决策机制。这一制度发源于毛泽东,重建于d小平,成形于j泽民,完善于h锦涛,并不断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集体领导制比个人总统制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它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制度创新和治道变革,大大超越了西方国家的“两党分治”、“三权分立”、“总统(个人负责)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失地农民职业转换及其扶助机制》谢俊贵著 D669/15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 978-7-5097-4221-1

职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有效生存与正常发展的基本平台。失地农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失地农民不仅失地,而且失业。职业缺失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给失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症结。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失地农民城市化及其城市适应性方面找到一个合理的社会支点。这一社会支点即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城市就业和职业转换问题。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跨度极大,困难重重,政府和社会都应加强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扶助,且需构建四大扶助机制,包括就业扶助机制、创业扶助机制、修业扶助机制、适业扶助机制。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吕途著 D669/152

           法律出版社 ISBN 978-7-5118-3756-1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

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皇权祸国》史式著 D691/46

        万卷出版公司 ISBN 978-7-5470-1702-9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皇帝都乐于把自己吹成介呼人神之间的怪物,神圣无比,权力无边。皇帝之所以异于常人,就在他手中掌握了无限的皇权,如此而已。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宝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中华廉箴》赵志刚编  D691/47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  978-7-5162-0369-9

倡导廉洁,完善修养,健全人格,这样的文献在中国古代史籍里汗牛充栋。本书辑录历代廉洁箴言,始于夏商周,止于明清。满纸忠告,称得上苦口婆心。从做人、处事到为官,从目的、效果到危害,整个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倡导廉洁奉公的历史。

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因贪污腐化、横征暴敛,而民心尽失、衰落败亡。这是为什么?面对与廉洁奉公对应的贪赃枉法问题,尽管白居易在一千五百年前就曾提出过“均其禄,厚其俸”,类似于高薪养廉这样的建设性意见,但在专权制度下,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痼疾。

本书始于箴言,虽足资借鉴,却无法、也无从提出或解决廉洁奉公的制度建设、人性改造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宽广的视野,要向更有实践操作经验的现实去借鉴去总结。但忠告是必须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书,并不只有文化价值或历史意义。接受忠告,铭记忠告,并将其内化于心,见诸于行,将给自己一个坦坦荡荡的和谐人生。何况千百年流传至今的箴言,皆是烁烁精品,比起口号、大字报似的语言来,箴言以精审的内容、考究的韵律、简练的文字陶冶情操,既是警告警语,发人自省之余,更让人觉得清新可喜。如《庄子》“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钟,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声韵清朗,文字优美,明白易记,称得上是藏寓于文字中的般若智慧。



《美帝国的崩溃》(挪威)加尔通著  D771/55

        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01-011560-3

1980年约翰·加尔通曾预言,十年内柏林墙将倒塌,紧接着苏联帝国将终结。当时几乎无人相信,但事实证明加尔通是正确的。现在他提出美帝国正面临着15大矛盾,并预言美帝国将在2020年崩溃。

约翰·加尔通以敏锐的视角洞察世界政治的风云变幻,旁征博引地阐释了美帝国即将崩溃的前景和充满变数的未来。若想了解帝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书不容错过。它的话题激人思索,论述富有启迪,乃关心世界未来的有识之士必读佳作。



《大国的亚太战略》周方银主编  D81/2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619-6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与相关机构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客观、翔实地阐述了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欧盟等的亚太战略,以及中国作为亚太大国崛起的影响和所面临的复杂局势及对策。这些国家的亚太战略,特别是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和定位,是当前中国和国际学界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我国更好地应对地区环境的变化和调整,维护我们的核心利益,最大可能地降低崛起成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民主的奇迹》(美)鲍恩著  D971/23

          新星出版社  ISBN  978-7-5133-1124-3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已为世人所熟知,而宪法诞生的艰难曲折过程鲜为人知。这一过程的深远意义可能超过宪法本身。200多年前,一群特殊的人物在费城完成了一件当时看来几乎不可完成之事。本书以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那历史场景、个性各异的人物和尖锐对立的政见。最后居然“求同存异”于一部宪法中,书名“奇迹”决非夸大。本书力求回到制宪会议现场,还原会议时代背景,论人论事,无不活灵活现。专业学者和一般读者都可从轻松的阅读中获益良多。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话录》 钱理群著 C53/38

漓江出版社ISBN 978-7-5407-5023-7

“当下中国需要讲什么,我能讲什么?”面对经济的崛起、民族主义的高涨、消费主义的蔓延、各类思潮的悖谬,钱理群先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沉潜在社会深处,观察当下,思索未来,分析我们正面临的大转折。他提出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价值建设、生活建设等四大主张,正是今日中国的刚性需要,显现了一个人文思想家的深刻洞识与全局性关怀。钱先生从校园到社会,从书斋到企业,从大陆到台湾,每次登台演讲,都融合了专业发现与现实省思,主张一以贯之,震撼了无数的听众。这部讲演录,与其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毋宁说是一个当下社会人生的切实而贴心的指引。



《时空契阔:中欧学者论集》 端木美等编 C53/4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17-9804-1

本书汇聚了中国与欧洲学者在历史文化和欧洲研究等诸多学科的精彩文章,其中不乏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一流学者近年来的最新学术成果,是中欧双方在历史文化领域学术合作的结晶。透过这些,可以领略到处在不同空间的学者对历史的时间与记忆等问题的独特反思,以及对历史走向的共同关注。因此,在这一全球化的时代,中欧学者在书中的表达也将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启迪,激发起人们更深入地思考历史的时间与空间,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社会生态通论》 金建方著 C91/14

南开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10-04086-5

本书立论独特新颖,从人体生态推及社会生态,并与自然生态贯通一致,概括出所有生态体的七个运行法则。书中重点说明了“角色法则”,把中国传统学说同西方现代的优胜劣汰和自由平等学说有机地统一起来,说明了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社会组织结构是如何与充满生机活力的竞争机制相统一的。

本书考证了各种“平衡”理论,提出新的社会生态平衡规律、协调规律和变衡规律。这对认识中国社会的生态、经济和政治的协调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社会的发展,会有较大帮助。作者把对生态资源的研究拓展到人类社会关系领域,创造了生态资源正负二分法的方法论,对人生奋斗乃至国家管理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作者在生态经济学说中描绘了国民经济运行流程图,构思非常新颖。书中用图示形象地说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有机整体关系,从而导出了作者关于政府和市场的论述。



《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美)桑德尔著 C91/15

中信出版社ISBN 978-7-5086-3995-6

本书是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继《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之后,又一本从社会热点入手,引导我们通过理性思考更深刻地把握现实问题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敏锐地指出,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父母将可以在基因超市中自由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质;运动员将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提升赛场表现;学生将可以通过服用记忆药片代替寒窗苦读……这究竟会带来个体的彻底解放,还是社会的无限混乱?

作者指出,人类利用科技追求完美,貌似是大众的狂欢,实则蕴藏着深深的危机——维系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很可能坍塌,人类在宇宙间的地位也会错乱。在清晰的论证和简洁的语言中,我们将逐渐体会到在“反对完美”立场的背后,作者对人在天地中位置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社会学有什么用?》 (法)迪贝著 C91-49/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 978-7-5135-2932-7

社会学到底有什么用?社会学家是一群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还是社会空想家?社会学家总是急于探究其他人有什么用处,他们对自己提出过这个问题吗?作为一名资深的社会问题研究者,作者邀请我们一起分享他的社会学家视点。当代社会学家既不是崇高的英雄,也不是夸夸其谈的吹嘘者,而是一群谦逊的田野行动者。



《城市的胜利》(美)格莱著 C912/86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ISBN 978-7-5520-0197-6

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大城市中。然而,许多大城市往往声名狼藉,成为肮脏、贫穷、疾病、犯罪、高价、混乱的代名词。事实果真如此吗?本书将打破偏见,颠覆人们对城市的既有认知与理解!

在书中,作者穿越人类历史、游历世界各地,将经济与历史完美对接,纵横捭阖地揭示了城市的兴盛与衰退、它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以及它如何为人类提供最大的福祉。他雄辩有力地向我们证明: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美好的希望;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创新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通过可靠的论据、大胆的论述与敏锐的分析,作者对城市存在的意义与优势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精彩阐述。最后,他发出了恳切的呼吁: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精心培育和维护自己的城市,否则将会自食其果。



《我们的信任:为什么有时信任,有时不信任》

(美)施奈尔著 C912/90

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42185-6

我们一般不会对上门维修的管道工刨根问底,但对方可能是假扮成管道工的窃贼;我们也不会在吃饭前对饭菜进行化学分析,但可能吃进地沟油;我们更不会担心银行没收存款,却会遭遇网络诈骗……

人类的生存本能告诉我们要相互信任,可是社会正变得庞大和复杂,道德、名声的作用正在减弱,传统的信任正在出现危机。与其信任个体,我们倒更愿意信任系统。那么,如何利用制度和安全系统获取信任?上述难题在世界级安全技术专家缜密的分析下迎刃而解。



《人际沟通分析学》杨眉等著 C912/9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0-16921-7

人际沟通分析学理论(简称TA)是西方诸多心理治疗理论之一,它与心理治疗的第一个理论——有效但却又高深莫测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作为一种更倾向于成长的治疗理论,TA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自助方式,而其治疗师更像一个促进者,他们的目标是敦促来访者邀请并激活其自身的成人自我状态,帮助人们学会打断那些妨碍他们成长的游戏和脚本。因此,TA不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具有操作性的心理治疗理论,同时也更容易被普通人用作自我调节与自我成长的自助工具。因此它更贴近公众,并且也更接近我们中医所提倡的“大医治未病”的理念。因此,对于需要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的人,对于需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人,对于渴望建立建设性人际关系的人而言,TA正是这样一种最能够满足其心理需要的心理学理论。



《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发展》 曾毅等主编 C924/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 978-7-5097-4733-9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学者、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等二十余位著名学者撰写,应用2010年人口普查等最新数据和理论分析,通俗易懂地论证尽快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将大大有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铺路架桥;相反,如继续保持现行生育政策,将导致未来劳动力资源匮乏,人口过度老化,男女结构失调,军队中独生子女比例不断升高而严重挫伤国防实力,独生子女高风险家庭与失独孤寡老人越来越多等诸多灾难性后果,使中国梦成为一句空话!



《内生出生率与养老金》 齐玲著 C924/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 978-7-5097-4698-1

出生率与人口转换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养老保障与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因素。本书用家庭内男女分工的动态模型来说明出生率与人力资本、特别是女性的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出生率却下降的问题。在分析各先进国家的年金系统和年金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人口政策、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政策提出一些建议。本书从人口增长现实情况出发,建立动态模型,用数学方法分析动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点的存在性及特征,再回到经济问题的实际,来解释经济问题,最后用模型得到的结果来分析我国的人口政策等实际问题。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张宏杰著 C955/21

湖南人民出版社ISBN 978-7-5438-9311-5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毛泽东等人,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



《日本人论:基于柳田国男民俗学的考察》孙敏著 C955/2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 978-7-5097-4405-5

日本人是一个怎样的族群?沿袭着怎样的生活习俗?置身于怎样的社会组织?有着怎样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取向?心灵深处又持有怎样的信仰?本书通过对“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日本人论进行考察和研究,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从民俗学角度有血有肉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真实形象,解析了日本人的国民性和民族特质,并通过对柳田国男思想的深度解析,揭开了隐藏于柳田民俗学深处的秘密——旨在为日本民族国家政治服务。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核与蟹》(日)长井彬著 I31.45/198

新星出版社 ISBN 978-7-5133-1290-5

和许多日本推理小说一样,案件源于一起看似偶然的事件。九十九里滨核电站内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有人在站内被困一晚,抬出来后生死不明且消息很快被封锁。受害者手中握的那张“猴蟹大战”的纸条成为调查的重要线索。在日本,“猴蟹大战”是一篇广为人知的故事,难道这又是一起模仿杀人案?



《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韩)白善烨著I31.6/3

重庆出版社 ISBN  978-7-229-05949-1

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三八线上依然硝烟弥漫,作为战争中“最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命运之痛时,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

朝鲜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对立,而且由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已悄然变换。在过去60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朝鲜战争的真相,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吗?

洛东江战役的死里逃生,多富洞大捷的欣喜若狂,进驻平壤的意气风发,兵败汉城的绝望无奈,停战谈判中的现实无助,创建韩军的踌躇满志……作为韩国第一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韩国人到底如何解读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韩国第一猛将白善烨在本书中给出最权威的答案。



《沿着陌生的道路》 (苏)卡利亚金著  I51.5/21

解放军出版社 ISBN 978-7-5065-6516-5

本书为苏军中将卡利亚撰写的回忆录,是崔可夫所著《在中国的使命》的“前部”。全书记述了作者从1938—1939年底奉命到中国国民革命军担任军事顾问的经历。全书以一位亲身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国专家独特视角进行了叙述与回顾,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国民党领导层内部的复杂关系及国共两党的矛盾和斗争。本书还详细记录了作者亲历的一些重要战役的准备和实施过程、蒋介石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活动,陈述了作者就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的观点与看法。书中记录的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对读者全面了解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特别是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官兵素质、作战能力和具体作战情况以及苏联顾问和志愿者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活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罗伯特与数字魔鬼》(德)恩岑斯伯格著  I51.8/4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 978-7-02-009095-2

罗伯特是个德国小男孩,他原本十分讨厌数学,见了数字就头疼!忽然有一天他变了,因为他遇见了一个数字魔鬼。这个数字魔鬼是个红脸膛、头上长着两个犄角的小老头儿。别看数字魔鬼长得很难看,在数学上却很有一套:他能够利用简单而有趣的数字游戏来表达复杂的数学知识。

在一连十二个奇妙的夜晚,数字魔鬼带着罗伯特游历了光怪陆离的数字世界。在“1字树林”中,茫茫草原上,浩瀚大海边,乱哄哄的教室里和虚无缥缈的“空中花园”里,以及群贤荟萃的“数字天堂”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每天夜晚,数字魔鬼都能使小罗伯特有所收获,满载而归:从神奇的0开始,到简单的质数、小数、无理数、自然界中常见的斐波那契数列,再到乘数、开方、阶乘……可爱的数字魔鬼让小罗伯特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此他和数字交上了朋友,再也不怕上数学课,就连数学老师都感到吃惊。



《最后的孩子》(德)鲍瑟王著  I51.84/1

接力出版社 ISBN  978-7-5448-2829-1

核爆炸发生后,世界一片狼籍。12岁的男孩罗兰德开始了一个人的拯救之旅:长途跋涉去找外公外婆,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去医院当护工,把活命的土豆让给更小的孩子,和爸爸在废墟上创办学校……本书为全球最早涉及核战争的科幻小说之一。它通过一个12岁男孩的眼睛,扫描幻想中残酷的世界,虽然很多语言和细节描写让人不寒而栗,但作者却借此呼唤着灾难中的人性和温暖,让读者在恐惧中磨炼意志,面对惨不忍睹的核战争场面,品味、珍惜当下甜蜜温馨的和平时光。



《世界美如斯》  (捷克)赛弗尔特著  I52.5/1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3487-5

这是一部别致的回忆录,诗人透过一则则动人故事,诉说童年、爱情、友谊、艺术、奇遇……缅怀他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在故事中,遗失在时光中的美好瞬间一一重现,逝去的人一个个回来,他们身影晃动,笑语俨然。其中有令诗人感动和怀念的平凡人,更有可敬可爱的文学艺术名家,如《好兵帅克》作者哈谢克、受昆德拉推崇的作家万楚拉、世界摄影大师苏代克等。诗人的语言朴素而深情,带一丝透明的忧伤,适合描绘艰难人世之美丽如斯。



《间谍课:豺狼的日子》 (英)福赛斯著  I56.45/238

同心出版社  ISBN 978-7-5477-0728-9

1963年,因结束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法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一名杀手,接受反对派的雇佣,着手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一时间,欧洲上空阴云密布,全世界的情报机构都联合起来阻止这场谋杀,但除了“豹狼”这个代号,人们对这个杀手一无所知,连雇佣杀手的人,也对这个杀手一无所知。“豺狼”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刺杀戴高乐,都是一个绞尽脑汁猜不透的谜。在这场二十世纪最大规模的追捕行动中,英、美、法、德、意大利、比利时、南非等国的情报机构,布下天罗地网,截杀独自一人行动的“豺狼”。然而,“豺狼”总是领先一步、不断接近目标。他的计划无懈可击,即便从未露面,他依然让人感受到他的冷血、危险、高深莫测;即便遭遇突发的事故,他也像早就经过精密计算一样,鳗鱼般从警方眼皮底下轻轻滑走。令人叹为观止的严密思维、令人目瞪口呆的灵敏嗅觉、令人不可思议的应变能力,为后世的间谍小说树立了至高标杆,也成为世界情报机构和恐怖组织学习的典范,更成为人们研究项目计划与危机处理的模板。



《奥威尔:生活与艺术》(美)迈耶斯著 I71.06/2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224-3

这部出色的论文集首次收录了一位世界顶尖的乔治·奥威尔研究专家40多年来的代表性论文。作者以清晰而有力的行文例证了他对奥威尔毕生作品的不知疲倦的关注,并分析了这位20世纪最为读者广为阅读和喜爱的作家的作品以及读者对他的接受。本书涉及了小说家本人的痛苦童年,探讨了奥威尔自其写作生涯初期直至西班牙内战时期的自传体写作。作者随后分析了奥威尔包括《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在内的主要作品以及他的文体风格、独有的讽刺式幽默与写作艺术手法。作者在本书的最后细致地审视了六部奥威尔传记,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所写的奥威尔传记,涵盖了对传记写作艺术以及奥威尔的生活和文学作品的极致掌控。作者几十年专注于学术研究,他曾拜访过奥威尔的旧居和工作地,采访过奥威尔同时代尚健在的人,并从动态的角度刻画了奥威尔在文学、艺术、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托尔斯泰论战争》(美)麦克皮克等著  I71.07/2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229-8

1812年,拿破仑对俄国发起决定命运的入侵。五十年后,列夫·托尔斯泰出版《战争与和平》一书,这本书成为了世界文学范围内再现这一历史时期的最负有盛名的小说之一。《战争与和平》蕴含有条理性的(尽管备受争议的)历史哲学,并描绘了彼时的历史和军事策略,对现今的军人读者亦有所裨益。为铭记法国入侵俄国二百周年以及托尔斯泰小说之于核心事件的历史记忆的重要性,作者聚集了一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杰出学者编著了本书,书中对《战争与和平》作出了全新解读,涵盖了文学批评、历史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等领域。本书中的论文主要探讨了小说对战争与历史的描绘,而这些不同的回应也证明这一点仍是批评家争论的永不枯竭的主题。书中收录的论文为人们理解《战争与和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与新颖的解读。



《莱伯维茨的赞歌》(美)米勒著  I71.45/400

新星出版社  ISBN  978-7-5133-0899-1

从二十世纪的全球性核灾难后六百年到公元三一七四年,再由另外一场全球性核灾难到公元三七八一年。三个看似极为松散的时间段,形成一个令地球文明从毁灭到复兴到再度毁灭的悲怆轮回。而在这轮回中,莱博维茨修道院的修道士们,坚守着千年不变的职责:为人类保留文明的火种。人类的道德本性能否战胜科学发达所带来的各种诱惑?是否只有宗教才能守护并救赎人类最后的理性?

《消失的爱人》 (美)弗琳著  I71.45/412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3919-2

这本英文原名《GONE GIRL》的惊悚小说作品就是去年《纽约时报》畅销榜上出尽风头的年度话题大书。它上市不到一年,以惊人销量横扫整个美国。中译本名为《消失的爱人》正式上市。这是一部隐藏在婚姻里的罪案小说,一对外人眼中的完美夫妻,在结婚纪念日当天妻子离奇失踪,之后引发了爆炸性的真相曝光?有媒体评论此书洞察男女两性的权力关系,深刻揭示了婚姻的真相。



《囧男孩日记》(美)艾非著  I71.45/415

未来出版社  ISBN 978-7-5417-4587-4

九年级学生菲利普认识到,自己无法参加田径队,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及格。他确信娜温老师不喜欢他,于是设计了一个方案,想要从她的班级里转出去:奏国歌时,菲利普并没有“敬仰且安静”地立正站好,而是哼唱起来。伴随着接连发生的违纪事件,菲利普的父母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他这一边,无视他破坏学校规章制度的事实,只把精力集中在爱国精神的问题上。菲利普和学校之间的冲突升级了,他很快便发现情况变得难以掌控,连当地的社区领导和国家新闻媒体都被卷入进来。这时,小说高歌猛进,给出了一个让人心碎却又绝对可信的结论。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干预与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丁重著  F124/190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480-3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低水平技术创新现象长期并存已是不争的事实。本书将政府干预因素纳入内生技术创新模型,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干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本书以2000~200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规模、政治等因素对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并对技术创新投入与R2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最后,作者提出了政策建议: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和制度倾斜,更好地发挥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作用,以解决我国企业创造性破坏缺乏问题。



《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史正富著  F124/192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1385-5

本书以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超常投资力与超常购买力之上的超常增长,对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高增长与低波动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维市场体制;本书还研究预测了中国至21世纪中叶的经济高速增长趋势,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打造国家发展战略基金、建立国家理财体系等建议和构想。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邹燕临著  F126/31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483-4

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书从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理论观点和存在的争论;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特别是存在主要问题切入,结合国外运用财政金融政策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有益经验,提出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视角研究和调整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结论、观点和政策设计。

通过研究和分析,作者指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基础上,发挥市场经济自身运行的调节作用;在居民收入调节的财政政策中,目前我国的直接税在完善税制设计、更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方面,仍需不断改进;从提高居民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角度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欧美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调解中的财政金融政策运用为我国收入分配调节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者指出,在财政金融政策选择上,不能“羡慕”或“迷信”国外的有关做法,要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发,稳健、有效地选择和调整适合自己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东亚:人口少子高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王桥主编   F131/3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3981-5

少子高龄化及其带来的劳动人口过少、负担过重,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也正在或即将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过程、特征、表现、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较大差异。三国相关学者历经10年艰苦调查和深入研究,形成了这本论文集。本书对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人口少子高龄化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督促相关部门早日思考提出应对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对策,并在社会保障、养老模式、文化培育、住宅模式等方面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东亚奇迹的反思》(美)斯平安格利茨等编  F131/3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16934-7

本书由世界银行联合全球杰出的经济学领域学者、专家,共同反思了东亚各国实行的产业政策。评论了东亚各国以各种手段实施产业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重新考虑出口导向政策和进口自由化对增长的相对贡献,有助于人们澄清影响汇率政策选择的主要问题。对中国的经验及其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差别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当前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亚洲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研究》娄亚萍著  F171/31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10915-5

    对外经济援助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个复杂而十分重要的课题。战后几十年来,出于对外战略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压力以及人道主义的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回顾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事实——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只有一小部分给予了最不发达国家,这促使我们反思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动机和本质。

通过对美国对外援助的历史演进、战略目标、决策过程、运作模式等问题的研究,本书认为援助关系实际上是权力与利益关系,作为援助国的美国具有权力优势。美国的对外经济援助并非像有人认为的那样是无偿的赠与和施舍,相反,从一开始它就被用于战略和外交目的。对外经济援助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影响和控制受援国的有效的外交工具,而该工具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会继续存在。同时,本书还认为,受援国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美国之所以愿意给予某些国家更多援助是因为该国拥有美国所看重的一定形式的权力资源(如地缘位置),该受援国便有了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源。因此,援助——受援双方是互有所求的。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美)希夫著  F171/32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3929-1

本书作者阐述了美国是如何陷入泥潭的,以及怎样才能逃出这个泥潭。希夫告诉我们,美国正在变成一个由政府吹起来的大泡沫,一个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行将破裂的泡沫,美国经济乃至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灾难性结局。希夫指出,当数十亿美元刺激性资金注入已没有造血功能的经济体时,只会造就一个更深不可测的陷阱:美国政府只会更无所顾忌地开支,但却找不到偿还债务的财富之源。最终,美国人将举步维艰,国家也将面临破产边缘。希夫认为,整个美国正在崩溃的边缘,前方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美国脚下的这条道路将通往一场万劫不复的货币与主权债务危机,这场危机将彻底摧毁美国,让绝大多数美国人陷入贫困。他以犀利的眼光告诫世人,美国应该面对现实,宣告破产,重组其债务,从根本上改革整个社会体系。希夫以其特有的真知灼见分析,认为处于崩溃险境的美国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参考意义。尽管中国正在实施很多正确的决策,但她的经济改革尚未完成。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将面对艰难抉择——她要选择到底是限制政府的膨胀,还是追求被西方民主社会奉为巨大成功的福利国家政策。



《国家现代能源供应保障时空协调》张雷等著  F206/2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6574-3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发达水平越来越明显地取决于能源供应的有效保障。实际上,由于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空差异,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全球实践表明,进入以石油为主的现代能源时代以来,国家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发展变得越发复杂和困难,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这种风险不仅来自难以把握的能源地缘政治以及日趋复杂的能源生产运行与管理方式等人文环境变化,而且同样来自于变化莫测的气候和频发的地震等自然环境变化。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国能源供应发展的实践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徐国泉著  F206/3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444-5

能源问题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书应用系统思想,分别从经济、环境、生态的多个角度,运用多种定量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价,为制定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提供基本依据。

作者认为,在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对于能源效率的评估要基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的考虑,同时还应考虑到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区域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中国养老年金市场》孙祁祥等著  F249/45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088-1

综观世界各国社会养老金体系,凡是年金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都比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养老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显示出活力。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没有一个有效的年金制度是不可思议的。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而在社会保障领域,企业年金市场恰恰应该是这两种手段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一个结点。

未来十年,中国年金体系将如何构建?年金市场又将形成怎样的格局?中国年金市场要保证持续健康发展应具备哪些条件、需要突破哪些障碍?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我国年金市场发展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出发点和参照。本书对年金市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借鉴年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未来取向,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傅端香著  F249/47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2607-5

最低工资对于低收入人群和失业人群的福利和就业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和一致的实证结果,对最低工资的作用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近年来,中国对最低工资就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实证研究也逐步规范。但是关于最低工资是否应该提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就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仍有待回答。本书在宏观分析最低工资的基础上,以北京和焦作地区为例,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尝试分析上述几个问题,从而为更好地研究中国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财产权保障与土地权利限制》董彪著  F311/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361-4

一般而言,对财产权的限制属于法律规范对于财产权内涵的确定,不侵犯财产权的本质内涵,是财产权人应当承担的财产权社会义务。此时的财产权人应当予以容忍。而土地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因而土地权利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主要体现为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受到立法权或行政权的约束。基于土地权利的社会义务性,国家有权对土地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进行合理限制,土地权利人应当做出必要的牺牲。只有当该限制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构成过度限制,从而形成特别牺牲,事实上逾越了财产权社会义务性的界限时,土地权利人才能获得补偿。

深入研究土地权力限制及补偿的问题,探寻其理论基础及制度框架,是走向以权利为本、理性、自由的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作者指出,在我国应当采取狭义征收的概念,将土地权利过度限制作为一种独立的损失补偿类型;将特别牺牲作为区分土地权利社会义务与过度限制的标准,即在个别情形,土地权利人所受限制的损失程度逾越土地权利人应当忍受的社会义务的限度,构成特别牺牲,需要给予相应的补偿。唯有如此,才符合宪法保障财产权的意旨。



《饥饿的地球村:新食物短缺地缘政治学》(美)布朗著F316/6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28-5574-9

世界食物形势正趋恶化。谷物库存已下降到危险的低水平,世界食物价格指数在10年里翻了一番;饥饿的队伍不断扩大,政治动荡正在蔓延。在食物方程式的需求一方,每晚餐桌上都将新增加21.9万人,其中许多人要托着空盘子;还有约30亿日渐富裕的人正向食物链高端攀升,消耗着更多谷物密集型的畜禽产品。与此同时,水资源缺乏和热浪使农民难以赶上食物需求增长的步伐。谷物出口国为避免本国食物价格上涨而限制出口,造成谷物进口国的恐慌。因此,他们转而到其他国家购买大片土地为自己生产食物,土地抢购热出现了。

食物曾是许多已消逝文明的薄弱环节,它也会成为我们文明的薄弱环节吗?在本书中,著名的环境运动领袖莱斯特·R·布朗向我们说明了世界食物供应严重短缺的状况,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日趋严峻的新形势。



《“土地财政”问题及其治理研究》陈志勇等著  F321/39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2693-8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公共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卖地收入,而地方税和地方收费又高度依赖房地产业的财政模式,其形成与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财政体制、税收制度、预算管理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它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现行经济体制、制度内在矛盾的综合反映。

经过理论及经验分析本书认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是在一定财政制度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财政制度约束的转变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变化;不同的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社会影响。假设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是相对稳定的,那么治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关键就是改变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尤其是财政制度的约束。为此,针对现有制度的弊端,作者提出了七大方面的政策建议。



《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张林江著   F321/4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3821-4

农地转为工商用地存在巨大的增值收益,为谋取这一利益,各级政府、农村集体、用地人、农民之间出现了种种的斗争与合谋、反抗与妥协。制度规定时而成为大家争夺的合法武器,时而又成为被遗忘的弃物。在这种种行为与策略中,利益在不断地被变现,法律在不断地被利用,只有权力一直在现场……

农村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论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汗牛充栋一词来形容绝不为过。本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农村土地改变农业用途时所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作者希望能回答这样一些提问:在当前农村土地收益趋降的现状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改变农用性质的冲动有多强?在农地转为工商用地的过程中,谁是决策者,谁从中受益?收益的分配格局是由什么决定的?



《马恩“丹麦模式”中国化之路》徐汉明等著   F321/4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3869-6

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合理配置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民土地持有权理论以马恩“丹麦模式”土地股份理论为指导,根植于中国国情,较好地回答了维护土地公有制与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之间协调平衡的历史难题。作者博采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深入探索农民土地持有权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同时对产权制度体系、农地征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制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探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探索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骆祖春著  F321/45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2750-8

对土地需求的增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政权主体,逐渐从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附属和分支机构的角色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与中央政府利益有别的自身利益。土地财政现象,发生在中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的巨大需求是催生土地财政的主要动力,而转型期的独特制度安排是其根源所在。

转型期的独特制度环境孕育了中国的土地财政。那么,中国土地财政究竟是如何扩张到当今这种情况的,其规模有多大?中国的土地财政是怎样运行的,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破解中国土地财政困境,或者实现经济发展的“去土地财政化”?本书作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农地政策与农民权益》樊平等著  F321/4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000-2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调整社会结构,协调阶层关系,与社会的基本资源配置密切相关。农村土地的重要性,成为当今社会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土地权益问题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核心问题。

本书研究了中国农村土地关系在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与城市的关系、与农民的关系,并借鉴国内和国际已有的成熟经验,探索协调处理中国农村土地和农民关系的新答案。



《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关系及分配政策研究》
王文等著   F321/47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2780-5
本书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研究对象,从收益分配入手,在文献分析、法规政策分析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土地经济学和土地产权理论,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诸多矛盾进行系统梳理,找出了流转收益分配中所要协调的各方利益关系,提炼出流转收益分配政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框架,明确了流转收益分配主体和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不确定与不可逆条件下农地城市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理性》
宋敏著   F321/48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282-3
农地城市流转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不仅影响着城市进步,也事关农村发展。因此,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制定得科学与否,将直接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动。
本书希望通过对农地城市流转社会理性决策的系统化、定量化分析研究,为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者和土地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即引导现实中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从更深层次认识土地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及对经济、社会、生态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尝试为其制定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提供依据;提醒其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农地过度流失将可能给社会福利造成的巨大损失,从而更为理性和审慎地制定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尽可能降低因盲目决策和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给社会和生态带来的危害,最终通过农地适度、适时向市地流转而使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赵慧娥等著F323/99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5645-1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亟需我们转变农业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本书以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为背景,以农业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全面概述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态势、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以及农业利用外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深入剖析了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总结国内外农业利用外资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研究》
刘耀森著  F323/106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295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还是不高,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时快时慢,增长幅度忽大忽小,波动高度时高时低,增长极不稳定,增长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和波动性。这表明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因素并未消除,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某些深层次矛盾还远未解决,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仍未形成。
本书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判断与测定、基本情况、总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导致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试图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选准切入点,期望通过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为政府提供富有弹性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措施给予某种参考性依据,进而降低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幅度甚至熨平农民收入波动,从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研究》徐丽杰著  F323/107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141-3158-1

正如托达罗在其《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的:“正是人力资源,不是资本,也不是物质资源,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性质与步伐。”

本书根据我国的有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问题进行研究,从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医疗保障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形成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整体偏低,人力资本投入的收益率不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且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都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确实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最后,作者给出了政策建议:在短期内,应着重围绕能够直接、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且具有相对较高收益率的劳动力转移和在职培训做文章;在长期中,要采取措施提高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尤其是目前收益率不高但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教育和医疗,改变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观念,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

吕世辰等著   F323/1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4070-5

本书主要研究了农村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问题。

首先,本书深入研究了农地流转问题,认为农地作为中国的稀缺生产要素应通过流转从社会保障的功能中解脱出来,实现规模经营和社会化生产,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其次,本书全面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包括农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还对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和农业社会保险进行了探析。最后,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如就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中国应走社会主义的“普鲁士式”的道路思想;针对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合应向社会医疗保险发展的思想;针对新农保具有超前性的特征提出了在农村实施“大社保”的思想。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撒切尔夫人》高新涛著  K811/467

            华文出版社  ISBN 978-7-5075-3981-3

“如果时光倒回,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之路对家庭生活影响太大。”与众所周知的“铁娘子”形象不同,晚年的撒切尔夫人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

与戴安娜一样,撒切尔夫人出身并不高贵,但迷人、坚定、执著。走上政坛的撒切尔夫人,身处由男人塑造的工会、党派、国内与国际政治的大格局中。她认为,在男人的领地中,制胜的武器不是别的,而是女性熔炼才华、意志和女性魅力等而成的坚强。“撒切尔的革命”,由此在20世纪上演:成为保守党党魁,入主唐宁街10号,以自由主义为改革大旗,恢复英国的荣光,处心积虑瓦解苏联,与里根、邓小平、戈尔巴乔夫等展开交锋……这是一部揭开撒切尔夫人“铁娘子”面纱,全方位呈现“女人撒切尔”内心矛盾与坚强的传记,又是一份以撒切尔夫人为视角重新呈现大国博弈的历史档案。   



《此生名为李香兰》(日)李香兰著 K811/469

          上海文化出版社ISBN 978-7-80740-955-7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中国奉天(今沈阳)近郊的北烟台,祖籍日本佐贺县,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代表作《夜来香》曾被传唱大江南北。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

日本战败后,李香兰被控“汉奸罪”判死刑,因户口簿证明其日本人身份,被无罪释放,于次年四月回到日本。

在日本继续其演艺事业,并于1950年应邀前往好莱坞和纽约学习舞台演技,与卓别林成为朋友。1974年参加参议院竞选,此后一直活跃于政界,并多次访华,为改善中日关系而奔走。

《此生名为李香兰》一书,是李香兰在《日本经济新闻(早刊)》上连载的专栏文章结集,也是这位传奇女性的自传(非合著)首次在中国出版。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美)贝尔著 K811/470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428-5456-8

贝尔是美国重要的数学家。他的这部《数学大师》是介绍数学史和数学艺术的经典著作。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到牛顿的微积分,再到概率论、符号逻辑等等,都有详略适宜的叙述。同时,本书又告诉我们,数学家并不是一群躲在象牙塔内冥思苦想、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他们除了智力过人以外,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世俗的欲望和追求,经历着常人的喜悦和苦恼。全书以历史上30多位数学大师的生平为主线,分章讲述了他们的杰出贡献、性情喜好和生活轶事。

《数学大师》也是一部思想史,追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数学思想的伟大发展。它以清晰的笔触、幽默的手法,对复杂的数学思想作了巧妙的分析和论述。无论是数学专业人士,还是一般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许多有关数学和数学发展史的知识,对那些久闻其名的大数学家,也会有更真切的了解。



《危险方法》(美) 克尔著  K811/472

               译林出版社ISBN 978-7-5447-3376-2

1907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开始了一段极为重要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友谊。而在六年后,两人却反目成仇,纠缠在激烈的明争暗斗之中,个人的、情感的、理论的以及专业上的争斗纠结在一起,不可开交。在两人之间,有一个名叫萨宾娜·施皮尔赖因的女子,她是荣格的病人兼情人,而后来,她也成长为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精神分析师。

约翰·克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还参考了一些深藏已久、最近才得见天日的资料,完成了这部极具魅力的作品,重构了弗洛伊德、荣格和施皮尔赖因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三角关系。围绕着临床方法与政治手段、神经症与反犹主义、婚外情与尔虞我诈,本书显得渊博而充满人道主义色彩,以强有力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描绘了一段伟大悲剧的惊人历史。



《心事》(加)伍冰枝著  K811/473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ISBN 978-7-5162-0274-6

伍冰枝是加拿大首位华裔女总督,她年幼时作为交换战犯随家人迁往加拿大,并在那里成长、工作,直至1999年成为加拿大第26任总督。有人评价,伍冰枝能够雀屏中选,是因为她有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不过,她标新立异的处事风格也常被推上舆论浪尖。本书是她卸任之后的得失自省,也是一名妻子、母亲的心事。



《一根萝卜的革命》(日)藤田和芳著 K811/47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 978-7-108-04514-0

本书是讲一个顽皮的农村小孩如何成长为企业家的故事。这是一本励志书,也是一本专讲企业家如何成长的书。它告诉我们如何向周围的环境学习,如何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如何寻找市场,创建市场,独辟蹊径,取得成功。本书篇幅不长而内容极为丰富,令人感动也发人深思。有机农业——既是迫在眉睫与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之事,又关系到地球和全人类的前途。同时,谁都知道这又是极为艰难的事业。本书作者和他的同道几十年筚路蓝缕,终于取得成功,成立了“守护大地协会”。他们的故事不但传授了实际经验,更传达了多方面的真知,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



《相性》(日)三浦友和著 K811/476

              人民文学出版社ISBN 978-7-02-009777-7

三浦友和,是日本著名演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出演过众多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并获得过蓝丝带奖、报知映画奖、每日电影奖、电影旬报奖等日本电影界重要奖项。他与山口百惠共演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于一九八○年与她结婚,育有二子。《相性》是三浦友和于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他与山口百惠结婚三十周年纪念日)出版的自传。全书围绕“结婚三十年、演员四十年、人生六十年”这个主题,将三浦友和的人生、家庭、事业,以及与妻子山口百惠相知、相契、相随的感情历程娓娓道来。



《历史的复盘》范泓著  K825/94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495-3352-7

本书是一部晚近中国历史问题探研集,以客观、冷静的思考,平实、从容的叙述,对百年来若干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盘点,故谓:历史的复盘。如革命党人与洪门会党(天地会、三合会)的渊源,同盟会“革命的本钱”——武装起事经费来源,王云五与金圆券风潮,蒋介石日记中的高陶事件,“中研院”近史所的曲折创建,家人眼中的胡适,以及黄远庸、汤化龙、冯自由、陈炯明、罗家伦、易君左、阎锡山、张季鸾、陈布雷、翁文灏、浦薛风、顾颉刚、左舜生、任中敏、卢冀野、林海音等人的纷繁史事或公案。

书中长文《台湾“宪政”不寻常路》,追述战后台湾社会始终存在两股力量,相互对抗与角逐,一为代表统治者(国民党执政当局)的公权力,一为代表台湾民众与赴台自由派知识分子共生的反抗力量,这两股力量长期较量,经历了从戒严到解严、从组党到民主化的漫长时光,可谓备极艰辛,彼此付出极大的代价,终于谱写出威权时代“台湾民主宪政”的动人篇章,在中国百年“宪政”运动史上写下惊心动魄的一页。



《蒋介石在台湾.第二部》陈冠任著  K825/945

          东方出版社ISBN 978-7-5060-6147-6

本书主要记述1953年至1954年之间台湾发生的、较为重大的事件,在内政、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对蒋介石在台湾的这一段历史进行详细记录。

在稳定台湾危局后,蒋介石开始在政治上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开始拟定发展规划,建设台湾;在教育上“复校”,以培养人才……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两岸军事继续对峙,美国介入台湾事务,干涉内政,同时政坛风波不断,使得岛内建设一开始就与各种政治矛盾纠结在一起,各项工作一波三折,风暴迭起,前途难料。全书精彩地记述了台湾土地改革、富国岛撤兵、东山岛之战、“总统府”秘书长撤职、国共首次海战、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台北市长选举风波、“总统”选举落选、“铜山港大捷”、孙立人事件、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电费涨价案等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对台湾政坛复杂的人事和矛盾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剖析,对蒋介石在这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

全书注重史料研究,内容力求真实可靠,写人叙事立场较为中立,是一本研究和了解蒋介石和台湾历史的优秀作品。



《乾隆与玉》李宏为著  K825/960

                    华文出版社ISBN 978-7-5075-3925-7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完整、详细、全面记录乾隆皇帝与玉相伴一生的图书;是一部以清宫原始档案为依据、以发生在清宫和朝廷与玉有关的一系列真实事件和故事为背景,客观阐述乾隆皇帝治国理政、清廉吏治、体恤民情、和谐边疆等思想的图书;也是一部讲述乾隆皇帝玩玉、赏玉、藏玉、治国不忘养性,尽享宝贵人生的图书。



《我的前一百年(上下卷)》曾思玉著 K825/965

                 大连出版社ISBN 978-7-5505-0421-9

本书以传记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叙了百年间老一辈革命家曾思玉从一个农村孩子,到加入共青团,投身革命,经历了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成为开国将军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以革命家的胸怀和朴实语言,展示了中国革命战争辉煌壮烈的篇章,热情讴歌了我党我军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宏伟历史画卷,细腻描述了将军个人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曾思玉将军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和平建设五个时期。本书不仅将为研究党史军史提供弥足珍贵的资料,更是一部厚重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abc abc  财务技术顾问  发表于 2013-10-22 22: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德)所罗门著 B0/6

重庆出版社 ISBN 978-7-229-05883-8

哲学既不必无聊也不必复杂——恰恰相反:哲学问题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就如本书作者所言,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都曾被天性的追问深深驱动,而思考比重复更理智。像古代的哲人对话一样,作者和他的女儿将他们有趣而又严谨的哲学对话记录下来,展示“普通人”是如何轻松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来独立理解世界,以及一个孩子是如何“问死”哲学家的。



《辜鸿铭讲论语》辜鸿铭著 B222/54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40-6949-0

本书是一本关于辜鸿铭讲解《论语》的书籍。全书不但语言精练,词意精达,而且在讲解的过程当中纵贯中西,援引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将注释中、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帮助那些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



《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讲述B222/55

东方出版社ISBN978-7-5060-6001-1

《孟子》今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孟子和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从《离娄》开始,属于《孟子》的下半部分。南怀瑾先生从孟子的哲学精神以及维持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入手进行解读,认为《离娄》继承了孔子著《春秋》的精神,具体而微、深入又广阔地阐释了中华悠久的文化传统。

作者指出,《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品、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作者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作者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再如“不得罪于巨室”,并非向土豪劣绅恶霸低头,而应理解为民主政治的运作要注重沟通意见、不可得罪政党和大众民意,等等。



《何谓普世?谁之价值?》曾亦等编著 B222/5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75-0104-1

儒家的基本价值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儒家的基本价值应该不同于西方那套主流价值,即自由、民主为代表的所谓普世价值。否则,儒家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必要性何在?

我们讨论普世价值的问题,已到最迫切的时候了,因为它关系到中国目前道路的合法性,以及未来如何走的问题。现在儒家要复兴,必须和百年来中国的一切思想区别开来,不论是左派、右派,还是新儒家,都视西方的价值为普世价值,当代儒家则不仅要反省西方的价值,还应当从自身的传统中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普世价值来,通过对传统价值的重新阐释,使古老的价值再次展示其普遍性来。



《会赚钱的人原来这样想》(日)竹内谦礼著 B804-49/1

印刷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5142-0570-1

同样是每天朝九晚五辛勤地工作,同样是在职场中小心翼翼,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在职场中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而有的人却一辈子碌碌无为呢?这与一个人的“吸金能力”密切相关。在本书中,日本著名的市场营销顾问结合自身的经历,设定了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情景,以“二选一”的问答方式来为读者分析讲解,一个具备“吸金能力”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是如何思考、行动的。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著 B821-49/5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 978-7-5112-3374-5

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教了二十年通识教育,修课的学生来自各种不同的科系。作者在通识课里常常用这一段话开始第一堂课:“我无法教你们如何多赚一亿元,但是我可以教你们如何少赚一亿元却活得更快乐。”作者讲人生哲学,讲俄国和法国的存在主义小说,通过小说引导学生去看见爱情、婚姻与人生较深刻的一面,也引导他们去思索爱情、婚姻与人生中的陷阱与抉择。作者也带过许多社区妈妈读书会,其中一个延续至今十几年,而参与的人慢慢包括一对又一对的夫妻。同样地,作者带着他们走过婚姻的冲突与绝望,陪着他们去寻找人生中值得追求的各种心灵上的满足。作者带着他们读小说,看电影,看画,希望有一天会带着他们到伊斯坦堡、希腊、意大利进行深度的文化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被询及各种有关学业、职业、志业、婚姻与人生的问题。这本书把其中较常被问及,也较值得深谈的问题汇整成四大部。第一部“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算是一个综合的序论,扼要地将“困境与抉择”的观念伸展到爱情、财富、人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后面三部分探讨“学业、志业与职业”、“爱情与婚姻”(婚礼的祝福),以及“人生的智慧与陷阱”。



《屹见》潘石屹著 B821/66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54-6571-9

作者首度变身主持人,亲自坐镇优酷网节目《老友记》,以老朋友会客方式进行一对一的聊天对话,作者和各界精英畅谈时事、经济、人文、环保等方方面面,一起聊聊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潘石屹。



《这个医生不干了:一个名医硕士的十年江湖路》

马宝琳著 B825-49/4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 978-7-5158-0488-0

医患关系冲突不断升级,医生该怎么办?医学毕业生毕业后该何去何从?如何逃离白色巨塔,从最穷的医学毕业生转变成中国资深的专业化学术推广专家?本书是一部由医生撰写的、揭露医生职业现状的作品。书中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通过一个名医硕士的十年江湖路,展现了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医患关系、医疗秘密等。



《美女入门》(日)林真理子著 B825/53

漓江出版社ISBN 978-7-5407-5376-4

“作为女人,我非常善待自己。购物是我最大的爱好。”

   “钞票就是为了把喜欢的东西买到手,然后再去拼命地赚”“灰头土脸的记住自己曾被抛弃,就等于亲手玷污了自己的人生!总之要这样想:我天生就是受男人欢迎的!萎缩的过去绝对造就不了光明的未来。”……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减肥、购物、恋爱、泡温泉、明星是非等女性琐事告诉女人,想获得幸福并被人爱与称赞,必须决不气馁,勇往直前!

这是一本让女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会心一笑,在流畅阅读中获得温暖安慰的时尚生活随笔。读这本书,你也许并不会一夜之间成为美女,但在貌似寻常而琐碎的女性生活故事中,却能获得更积极的美丽态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美)布朗等著 B842/20

轻工业出版社 ISBN 7-5019-5158-6

本书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类的各项发明是熟悉的,也是这些发明和创造的受益者,但是这些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却不甚明了。对于许多人来说,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这些名字是耳熟能详的,但对他们何以取得这些举世闻名的成就,却仅仅止于“苹果落地”这样的故事。事实上,可以说,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批判——创造者的批判性思维。

当今社会,批判性思维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像。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批判,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儿童情商教育》(比)米杉著  B842/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 978-7-5097-4528-1

当前有很多关于情商教育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情商教育很重要。但是,什么是情商教育?怎样去实践它?这些问题一直都很模糊,没有清晰的答案,人们感兴趣的这部分内容都留给了自己去发挥。哪里可以找到清晰的指导原则?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讲授策略呢?这些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走近藏传佛教》王尧著 B946/10

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9232-5

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寺院、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藏传佛教的外部标志,实际上,藏传佛教的丰富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它的独树一帜的活佛转世制度,显、密兼修的修行次第,浩如烟海的经典文书以及壁画、塑像、唐卡等佛教艺术,都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含量,吸引着海内外人们的目光。

作者亲自为你讲解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状,讲解藏传佛教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内核,带你走近藏传佛教,走近西藏文化,走近西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85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9-21 15:53 , Processed in 0.06174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