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53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亲历者忆开国阅兵:凑齐坦克用了一个多月

[复制链接]
1536 0

开国大典受阅坦克方队的领队车长董来扶驾驶着"功臣号"通过天安门广场。红枫 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这次阅兵历时2个半小时,是迄今13次阅兵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共有19248人参与此次阅兵,是解放军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集会活动和队列合成。据军事科学研究院陈宇大校研究,从拟定第一份申请阅兵的报告、到组织训练,直至开国大典,那次阅兵仅有一个半月准备时间。根据中央指示和周恩来批示,本次阅兵的司令员为朱德,总指挥是聂荣臻。 
  骑兵师有4个方队,全师的1978匹战马,均以6路纵队中速前进。各方队的军马毛色整齐划一,以全红、全白、全黑,三色相间行进在阅兵台前。 
  由于参加这次阅兵的大部分装备,都是在战争中缴获的,所以被戏称为“万国牌”。 
  ■ 揭秘 
  开着缴获坦克过天安门 
  田汉之子、当年战车方队指挥回忆,开国大典“拼凑”40辆战车,聂荣臻命令过天安门不能抛锚。 
  9月10日,阳光明媚。北四环边儿上的军属大院里出奇的安静。 
  院外有军人站岗,门口竖着“来客登记”的牌子,一切似乎说明,住在院里的人们并不一般。 
  现年85岁的田申就是这样一位不一般的人物。他是田汉的长子,年轻时曾赴印度、缅北打日本人,在解放战争中更是九死一生。不过,让老人最骄傲的,还是在开国大典上,指挥坦克开过了天安门。 
  凑齐坦克用了一个多月 
  “1949年7月,聂荣臻司令员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在开国大典上,带领坦克经过天安门受阅”。年过八旬的田申思路清楚,每说一句都用手比划。 
  田申当时是华北独立战车团的代理团长,他决定使用日式20吨的中型坦克接受检阅。按照长安街的宽度,并排三辆,一共十排,再找十辆备用,“看着最合适、最气派”。 
  可是“身经百战”的坦克们都千疮百孔。“要我凑齐这些坦克,太难喽……”田申一边摇头一边挥手。 
  他找到聂荣臻说:“聂司令,你给我的任务,要我三个月能通过天安门,很困难”。聂荣臻说,“不要别的,只要你这个坦克方队,通过天安门这一段不要抛锚就行”。 
  “三个月中,我都是昼夜不停地搞。田申说,当时先找到发动机好的,其他部分干脆就从别的坦克上拼。“这样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东拼西凑了40辆”。
  踩肩膀练暗号 
  公主坟附近的沙窝,1949年时还没有楼房。田申带着他的战车团,在这里秘密集训。让田申最着急的,是如何让坦克整齐地通过天安门。 
  开战车受阅要左右标齐,前后对正。按照正常的方式,应该是车内用电台联络,可是缴获来的战车,电台早就坏了。 
  田申想了一个办法:没电台,就用人联络。“本来开坦克要求是不能有人露出头的,但是没办法,我让每一排最靠近天安门的车长站出驾驶室。这样车长可以用脚踩到驾驶员的肩膀上,比如开快点,脚就往前使劲儿,往左开就左脚蹬一下”。 
  检阅前的三个晚上,半夜两三点,田申带着受阅团到天安门,就像检阅时一样去演练。试验很成功,没有出现问题。 
  开过天安门坦克出意外 
  1949年10月1日下午,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空时,站在坦克前的指挥车里的田申再也克制不住,眼泪不断地流。24岁的他知道,站在天安门上的有毛主席,有周总理,还有他的父亲田汉。 
  此时,田申除了激动还有些担心:千万别抛锚。但是,在真正受阅的时候,一辆坦克还是出了问题。 
  经过天安门时,坦克很有气势,但是没想到,还没到西华门,一辆坦克突然不动了,后面的坦克趁势顶着它过了西华门。 
  “真危险啊。幸好没有在天安门前抛锚。不过我也是完成了任务”,田申说。 
  田申把开国大典当成自己最骄傲的一天,“当时我还想,这是缴获的坦克,东拼西凑的,哪天我能开着国产的坦克开过天安门,那才更骄傲”。 
  ■ 讲述 
  全副武装20小时保卫开国大典 
  讲述人:郭盛 
  工作单位:原公安部北京总队 
  我所在的部队执行了开国大典的保卫任务。 
  1949年10月1日凌晨4点多,我们从安定门内的国子监出发,到鼓楼帽兜胡同团部集合,全团集合完毕的时候天还没有亮。 
  团政委先给大家作了动员讲话,我们连执勤的位置是天安门东侧的东三座门北面,连队到达执勤岗后,天才刚刚亮。 
  我们都头戴钢盔全副武装,在我执勤位置的正前方50多米,就排列着数十门大炮,这是用于庆典的礼炮。 
  早上7点左右,30万群众就陆续来到天安门广场。 
  阅兵开始后,每支方队都有一面鲜艳的八一军旗为前导。阅兵仪式结束后,天色已近黄昏。 
  夜幕降临,盛大的晚会开始了,游行队伍的人群不断高呼口号。我记得,当扩音机里传来一声洪亮的湖南口音高呼“同志们万岁”时,人们都踮起脚更使劲地欢呼。当时我热泪夺眶而出,整个保卫任务很顺利,我们完成任务返回驻地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
     (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鹏 李大明 杨华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20:59 , Processed in 0.0605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