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识”什么意思?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在这里,“识”是认知、认识。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在这里,“识”是懂得。
新妇识马声,蹑niè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在这里,“识”是辩别。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苏轼《贾谊论》
在这里“识”是知识,是名词。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了:“识人”就有几个层级了:
1、识人:我知道他。他是谁,他家在哪里?这是“识”的起码要求,要知道“他”的基本信息。
2、识人:这回,我知道他是坏人了。上回他骗了我。经验总结产生知识。这是在进步,“吃一堑,长一智。”
3、识人:别赊给他,你看他那德性。走路,说话。“望气观人”。价值观在指导着工作,又让经验教训发挥作用。结合工作情景识别人。
赊欠什么意思
赊欠是:买卖货物时买方延期交款,或卖方延期收款。
赊欠十大前提
1、一定要识人。“同是人,类不齐。”人有好人,坏人。讲诚信的人,不诚信的人。贪嗔痴中毒很深的人。
2、一定要明白,赊欠行为发生有没有意义。一点意义都不明白,就给予赊欠,那是胡闹。
3、一定要明白,赊欠是在支持善良的人。如果对方人品把握没有七分,盲目同意赊欠,极可能在帮助贪嗔痴中毒很深的人。他们心里还会暗想:“不欠白不欠。”
4、赊欠期限一定要约定。无期限的赊欠,等于白送。
5、双方责任与义务都要明白。一定要告诉对方,赊欠不是我们的义务,是我们在帮助他们,不要以为赊欠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那样的话,赊欠反而会成为负担与累赘。
6、货物品质、功能、用途一定要在交货时当时当面确认,没有品质问题。即使有瑕疵,接受赊欠方,自我也认知。功能正常,对方也确认。注意天下没有功能齐全的商品。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体现价值。同样,商品用途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汽车严重超载,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不诚信的人,常常就在商品品质、功能、用途方面找借口赖帐。
7、商品使用方法,对方完全掌握。对于因商品使用不良而造成的不良事实,对方也明白,并且有告知证据。否则,因对方自我对商品不良使用或操作而出现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或危害事件,赊欠反而会闹出大事。如电器产品、汽车产品。
8、产品保护、保养注意事项,对方也一定要完全明白。否则,因不懂得保护商品,造成商品损坏或缺陷,而怪罪说产品质量不好,那么赊欠出去的货款,就不用想要了,甚至于还要背负市场坏名声。
9、接受赊欠方是否是强势方,也一定要明白。大公司欠小公司钱的耍赖者多如牛毛。
10、赊欠时,也要让对方知道我方对不诚信者的政策。巨额赊欠款,最好要用法定合同确定各项责任与期限。
赊欠经营的五大害处
1、
物的支配权在他人手里。实际上销售没有实现,比在库产品管理风险更大。
2、
追款增加经营成本。多次追款,可能连原定毛利都要赔上,还要倒贴。
3、
追款会破坏双方情感,给双方都增加经营心理压力。
4、
极容易造成呆账、死账,使企业组织资金流预算受阻。
5、
因产品自身不可能百分百品质保证,产品使用者也不可能百分百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因产品缺陷与产品使用者不良操作所造成的连带责任,不可能不承担。
识人赊欠问题
1、采购商品的人,不一定是商品使用者。因商品使用者不诚信,如违章操作也会给赊欠销售带来麻烦。
2、采购商品的人,不一定是采购商品单位的最高决策者。采购商品的人讲诚信,但他的老板不讲诚信。也会给追款带来麻烦。
3、采购商品的人讲诚信,但使用商品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包括老板不讲诚信,财务开支计划迟迟没有还款计划。
4、分销渠道供应链中的分销商,讲诚信,但他也采用赊欠方式销售,可最底下的商品合作者不讲诚信,资金流在分销渠道就沉淀到最底下的商品使用者身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