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拳的创始、演进与发展简介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流传于世已有几百年。关于太极拳是何人、何时所创,目前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从各种争论的焦点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是明末清初陈王庭所创;一种观点则认为,太极拳的起源要在此以前,甚至可以上溯到宋唐以前,只是到清代中期流传到河南温县陈家沟后才发展起来。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能证明,太极拳是何人在何时所创。但可以断定,太极拳这么优秀的拳种,绝非一人一时所创造,它是经过历代武术家根据时代需要,通过亲身实践和不断探索,才逐渐创造完善起来的。 尽管太极拳创始问题难以定论,但是自清代中叶陈长兴以后.太极拳的传承、演进和发展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也是太极拳界所公认的。自清代中叶,杨禄禅去陈家沟师从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并到北京传播后,太极拳才为社会所认识,才逐渐流传开来,并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源流及其特点如下: (一)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世传的太极拳架。目前社会上传练的陈式太极拳套路,是陈长兴(1771一1853)和同时代的陈有本,从陈王庭(1600一1680)时期流传下来的七个套路,经过整理简化所创编的,共有一路、二路两个套路(二路拳也称为炮捶)。陈家沟人称陈长兴所创编的拳架为“大架”;称陈有本所创编的拳架则为 “小架”,亦称“新架”。两套拳在套路结构、架式风格上基本相同,只是在拳式着法上有所区别。陈式拳是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各式太极拳中最古老的拳架。可以说,陈式太极拳是其他太极拳式的源头和母式。其他太极拳式,基本上是在陈式一路的两种拳架基础上,逐渐演化创新而形成的。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架式较低,动作舒展,螺旋缠绕,刚柔相济,快慢相兼,跳跃发力,动作的攻防技击功用较强。由于师承的不同和流传年代的久远,目前各地传练的陈式太极拳拳架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还是比较相近的。 (二)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由河南温县赵堡镇陈青萍(1795一1868)所创。陈青萍原是陈家沟陈氏后人,曾师从世叔陈有本学练“新架”拳,后因入赘赵堡镇故在赵堡镇定居。陈青萍根据自身练拳的体悟,并吸取了其他拳师的练法,创造出不同于原学拳架的架式,当时称之为“赵堡架”,后人亦称为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的特点是:架势紧凑,圆转自然,整正合顺,柔和饱满。此拳架流传不够广泛,解放后随着太极拳活动的发展,赵堡太极拳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得到较快的传播。 (三)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由河北永年杨禄禅(1799一1872)所创。杨禄禅师从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学有成就后,到北京传授太极拳。并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对原学拳架进行了简化和创新,去掉了原拳架中窜蹦跳跃,震脚发力等技击性较强的动作。经其子杨班侯、杨健候,直至其孙杨澄甫(1883-1936)而定型。杨式拳的特点是:舒展大方,中正圆满,缓慢柔和,劲力内涵,动作连绵不断。因易教易学,成为流传最广的太极拳式。杨式太极拳的创立和推广,表志着太极拳由攻防技击性为主向体育健身性为主的转变。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主要有两种练法:一种练法是,在转势换步时,先把承重腿转化成虚步,再根据拳式需要内扣或外摆脚掌或脚跟;重心再转换到承重腿,虚腿方可提脚换步,故称为虚腿转换;另-种练法是,承重腿不转换成虚步,就直接内扣或外摆脚掌和脚跟,虚腿即可提脚换步,故称为实腿转换。两种练法各具优点,因师承与自身体悟的不同,两种练法都有众多的练习者。 (四)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由河北永年武禹襄(1812一1880)所创。武禹襄初从杨禄禅学拳,后又去赵堡镇师从陈清萍学习。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精心研求,新创了有别于其他拳架的太极拳式。又经其传人李亦畲(1832一1892)、郝为真(1849一1920)不断修定完善,逐渐形成了自成一家的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拳式紧凑,动作舒缓,节序清晰,每势以启、承、转、合贯穿,步伐虚实清晰,出手不过脚尖。武式太极拳在解放前传授范围较小,解放后才得以推广传播。 (五)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由河北大兴满族人全佑及其子吴鉴泉(1870一1942)所创。全佑先师从杨禄禅,后又师从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4一1892)学拳。杨斑侯所传是其师从武禹襄学得的较为紧凑的拳架。全佑以善于柔化著称,后传其子鉴泉。因鉴泉从汉姓吴,故改称为吴鉴泉。后经吴鉴泉改进整理,在其晚年定型而形成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拳架紧凑,细腻和顺,轻松自然,长于柔化,流传也较为广泛。目前,流传于世的吴式太极拳,南方与北方所练拳架略有不同。南方拳架较为舒展,北方拳架较为细腻,各有所长。 (六)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由河北完县孙禄堂(1860-1933)所创。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精通形意拳、八卦掌,功夫深厚,为一代武术名家,后又师从郝为真学习太极拳。他集形意、八卦、太极三种拳法为一体,创造出独具特点的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拳式小巧紧凑,架高步活,轻灵敏捷,开合自然;步法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转身换势以开合相接,故又称为“开合”太极拳。因孙式太极拳架稍高,动作柔缓,比较适合中老年太极拳爱好者练习。 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名家,在杨式太极拳套路的基础上,整理编印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1957年整理编印了《八十八式太极拳》,对太极拳的推广普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1978年又编辑出版了《四十八式太极拳》,1989年推出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这两套太极拳套路,都是在杨式太极拳架的基础上,吸收了其它流派的一些着法动作,因此,也称为太极拳综合套路,对太极拳各流派练法的融合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此后,中国武术研究院又于1998年前后,组织全国各派太极拳名家,先后整理推出了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太极拳的竞赛套路。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除以上五种主要太极拳流派外,目前,社会上还流传有其他太极拳流派。如:李景林太极拳,吴俊山太极拳,褚桂亭太极拳,吴图南太极拳,武当太极拳,关永年先生创编的《太极内功养生拳》,洪均生先生创编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现亦称《洪式太极拳》,冯志强先生创编的《心意混元太极拳》等。这些太极拳家,都为太极拳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总之,纵观太极拳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各种风格流派的太极拳,都是同宗、同理、同流的。它们是在太极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各种流派互相学习借鉴,互相吸收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了太极拳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太极拳运动与时俱进、繁花似锦,并迈出国门走向世界。那种“唯我独尊”、“唯我正宗”,甚至对别种拳式加以排斥、贬低的观念和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 二、太极拳拳理浅析 所谓太极拳拳理,就是太极拳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它是指导太极拳运动的基本道理和原则,是学练太极拳必须要掌握和贯彻的指导思想。太极拳虽属武学,但其拳理、拳法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丰富的古典哲学思想。只有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理论,才能使我们在从事于太极拳运动时,做到明其理、得其法,心有所主,动有所据,而逐步步入太极拳运动之堂,攀登太极拳运动之颠。 (一)“太极”之理是太极拳运动的理论基础 太极拳前辈之所以把这套拳命名为“太极拳”,即表明了此拳是以“太极”之理为主导,体现了“太极”的基本理论内涵。所以,我们要学习和掌握太极拳的拳理,首先就要理解“太极”之意。虽然我们不是这方面知识的专门研究者,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做为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通过对“太极”内涵之理的了解,以启迪我们从基本原理上认识与把握太极拳运动的规律,还是非常必要的。 “太极”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用词,它所表述和揭示的,是关于自然万物乃至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变化动因的基本规律。“太极”一词最早出至孔子为《周易》所作的传即《易传》一书中。孔子在《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单从字意上理解,“太”字是由一个‘大’和一个‘、’组成的;(‘、’是表示小的意思),所以“太”字就是既大又小;“极”则表示“无穷、无限”,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也就是表示“太极”既无限大,又无限小;大到“其大无外”,小到“其小无内”这就是太极”。我们的先人为了使人们便于理解“太极”的寓意和内涵,特意给“太极”画了象,这就是“太极图”(见图1)。我们仔细观察这一图象,即可非常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到“太极”所内涵的一些基本道理,从而体悟到太极拳运动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 1、“太极”是圆的。我们看到“太极图”的第一印象,就是“太极”是圆的。而且我们还要明白,这个圆并不只是个平面的圆,而是四面八方立体的圆。哪么,为什么要用圆形来描述“太极”,而不是用其他的形态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在自然界中,只有圆形的东西才是最容易圆转变化的。所以,人们根据这个原理,把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灵活转动的物品做成了圆的形态。如车辆的轮子、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球类等,都是呈圆形或球状的,如做成其他形状,就不能灵活的变化转动了。 太极拳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持强凌弱、主动攻击别人为基本原则。它的战术思想,就是当受到侵犯时,首先要立足以化解对方的劲力,使其不能伤害到自己为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再因势利导进行反击。所以太极拳特别强调“化劲”的训练,追求所谓“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后发先制”的技击效果。因为圆形运动是最省力、最活变的运动形态,因此,太极拳前辈把武术着法中的直线运动变成了圆形的运动。使太极拳的运动形态,特别是上肢的的运动形式呈现出圆形的运动特点。由于在太极拳运动中,一个完整的圆形运动,是通过若干个着法完成的,每一个着法只体现出了圆形中的一部分,因而太极拳着与着的动作规迹一般都是呈圆弧形的。这种圆弧形的运动形式,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太极拳运动最基本的形态和主要的练功方法。太极拳练习者务必认真理解、体会和掌握。 2、“太极”由“无极”而生。“太极图”非常直观地表明了“太极”的来源和出处。也就是说,“太极图”告诉了我们“太极”是从哪里来的。王宗岳先生在其所著《太极拳论》中,开宗明意第一句就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就非常清晰的讲明了“太极”是由“无极”而生的。哪么,什么是“无极”呢?我们的先人也给“无极”画了一个图象,这个图象就是一个圆圈(见图2)。我们看到,这个圆圈虽然是由一条线组成,但确没有起始的两端,即找不到这条线的两极;而这个圆的外形虽然非常圆满,内中却是混混沌沌,阴阳未分的。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极” 就是 “混混沌沌、阴阳未分”,处于一种 “空”或“无”的状态。我们把太极图和无极图作以比较就会发现,太极图和无极图的基本形态是一样的,即都是圆形的,只是太极图中比无极图多了一条“s”形曲线,使“无极”的状态呈现出了“阴阳”,而变成了“太极”的状态。所以说“太极图”以非常直观的形像,表明了“太极”是由“无极”而生的道理。我国古典哲学认为:自然中万物万象(即一切的 “有”),都是从“无”中产生的,所以“无中生有”的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根据“太极”内含的这一道理,我们前辈在创造太极拳这一运动时,就对太极拳运动的意识思维、呼吸吐纳、身形身法,以及动作的运行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它首先强调,在演练太极拳之前:心中就要屏弃各种杂念,无思无虑,无牵无挂;呼吸要深、长、细、匀,自然平稳,不急不促;身形要中正安舒,周身放松。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内外都处于“无极”的状态,此后方可开始行拳走架。也就是由“无极”的状态进入到“太极”的状态。这就要求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在思想意识上,即要排除一切与太极拳演练无关的杂念,专心一志,别无他虑,使思想意念集中于拳架着式的练习之中;又要认真体悟练拳的要领和感受,并随着练功层次的提高,意识的具体内含则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深遂。在呼吸吐纳上,即要自然平稳、不急不促;又要随着练功层次的提高,逐渐由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由顺腹式呼吸变为逆腹式呼吸,进而达到呼吸与拳式的自然结合。在身形身法上,即要中正安舒,周身放松;又要根据拳式动作的规范而进退反侧、曲伸开合,演练出各种拳式着法。这就如同“太极图”仍具有“无极图”的基本形态一样,只不过此时内中已不再是“无”,而是进入了“有”的状态。此即所谓“太极者、无极而生”是也。 3、“太极”生“阴阳”。我们看到,在“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这个圆分成了两部份,并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鱼形来表示。古时把这两个既对立又对称的黑白色的鱼形称之谓“两仪”。既孔子在《易传》中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由于“两仪”分别代表了两种互相对立的极性,因此,古人将 “两仪” 赋于了“阴和阳”两种不同性质的属性。也就是告诉我们,在“太极”中内含着“阴阳”这样两种互相矛盾着的因素。我们再观察“太极图”,可以发现:“太极”之内含着“阴阳”,也就是“阴阳”存在于“太极”之中。因此,我们说“太极”离不开“阴阳”,“阴阳”也离不开“太极”。 “太极”和“阴阳”既是一、又是二,是一体两面,它们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的关系。所以,王宗岳先生把“太极”称之为“阴阳之母”。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常用的重要用词,它把自然中众多具体事物中的对立面,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阴阳”定义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向阳的、上升的、表面的、热烈的、积极的等等,确定为“阳”;与此对应的,则把向阴的、下降的、内里的、寒冷的、消极的等等,则确定为“阴”。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刚为阳、柔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如此等等。可以说,“阴阳”是我国古典哲学描述自然万象的总符号。它们就如同: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里就有外,有手心就有手背,有领导就有下属一样是不可分开的。所以阴和阳不能单独存在,如果去掉一方,另一方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自然万物概莫能外。阴和阳既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这就是 “阴阳的对立统一”法则,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这是自然万物存在、变化、发展最基本的形态和普遍规律。因此,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这个道理。 在太极拳的理论中,也常用“阴阳”的概念给着式动作分类,如:刚为阳、柔为阴,实为阳、虚为阴,开为阳、合为阴,发为阳、蓄为阴等等。所以,武禹襄先生对太极拳的练习提出了:一身之中要有总的“虚实”,一处之内要有一处的“虚实”,全身上下、处处都要有“虚实”的要求。这里的“虚实”既可理解为“阴阳”。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从意念到动作,既要弄清每着每式的“阴阳、虚实”,又要“阴阳融合、互为其根”,混然如一“太极”。 4、“太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转化的。我们的先人在绘制“太极图”时,还给黑色的鱼画上了白色的眼睛,而给白色的鱼画上了黑色的眼睛,其寓意既为“阴中有阳、中有阴,阴阳包容、阴阳融和”之意。我们要知道,自然万物中,根本不存在绝对纯而又纯、永远不变的物质和事物。此即前人所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白昼有阴云风尘以敝日;黑夜也有月亮星辰以照耀;国家的政策只有深入人心、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也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戴,并为之积极奋斗奉献,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只有 “国富”才能“民强”,也只有“民富”了才能真正“国强”;所以才有“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的说法。我们回顾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在获得的荣耀和成功之内,包含着若干挫折或失败的积奠;而在获得了荣耀和成功之后,也可能要面临再次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半,要知道“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父”,许多高官显贵不得善终的例子不胜枚举,见证了所谓“上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可以说:万事都有变数,皆因内有其因。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振奋精神永不放弃;当获得荣耀或成功时,要更加谨慎永不自满。 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里说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既强调了“太极”中的“阴阳”是互相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同时,也强调了“太极”之中的“阴”中应含有“阳”的成份,“阳”中也应含有“阴”的成份。也就是说:“阴”并不是纯阴无阳;“阳”也并不是纯阳而无阴的。它们的“阴阳”属性,是由其内含“阴阳” 的相对比例而决定的,并可在一定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转化到其反面。所以,前人才有“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刚”之说,可谓是至理明言。此理贯彻到太极拳的运动之中,即要求处处求“中”,式式讲“合”。也就是每着每式,躯干肢体既要分清“阴阳”,又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不可走向极端。正如李亦畬先生强调的哪样:“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体现在太极拳的练习之中,则要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刚柔相济,化发合一;虚实相变,快慢相兼。如达:“黏即是走、走即是黏”,“ 至柔至刚、即化即发”,“随心所欲、无意而为”之境界,则至太极拳之大成矣。 5、“太极”是旋转的。我们观看“太极图”,还会发现,“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都是以头追尾,向着既相同、又相反的方向相互追逐,并在其中间形成了一个 “s”形曲线,明显给人一种旋转运动的感觉。“太极图”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直观的形象,揭示了自然万象都是旋转着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一原理。如:在一年之中呈现出春、夏、秋、冬的循环运转周期;一天之中则呈现出晨、午、夕、夜的循环运转周期;植物的生长过程呈现出发芽、生长、开花、结籽的循环运转周期;就是我们人类,也要经历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的循环运转周期;而子孙后代又要继续循环这一过程,如此等等。我们还要明白,这种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运转,并不是只在一个水平上进行,而是每经过一次循环周期,就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再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周期性循环。它的运行规律如同螺钉上的螺纹一样,是呈螺旋状的。如:植物的种子每经过一次循环,其数量要增加若干倍,其质量也在发生着变化。正是日月的周期性循环,则把猿变成了人,又把人类从元始状态,推进到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是我们自身,也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周期性循环,把我们由孩童时期送入到了今天;可以说,今天的“我”已不再是昨日的“我”,无论是生理还是阅历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如此等等。所以说,周期性循环、螺旋形发展是宇宙自然万物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太极拳是在“太极”之理指导下的运动,它无论在拳路的风格特点上,还是运劲的要领方法上,都严格贯彻了“太极”的这一基本规律。它体现在太极拳的练习之中,则从躯干、四肢、乃至各个骨节、肋肉都是旋转着运动的,使全身呈现出立体螺旋形的运动形态。这种立体螺旋形的运动方法,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法则,是太极拳练习者应着重掌握的“精?”。 6、“太极”的实质是生生不息、无穷发展。由于“太极”中孕含着“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倚存,由此推动了“太极”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二分,乃至无穷。因此,王宗岳先生又称“太极”为“动静之机”。此处的“动静”-词即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机”字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机理或动因。“内因”与“外因”相合,事物就会发生变化。如把“太极” 比作一粒种子,种子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生根发芽、长茎生叶、开花、结籽,经过这样一次循环运转周期,就会结出更多新的种子;这时,结出的新种子就如同更多的“太极”,又继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无穷。但无论经过多少次二分,其分子永远是“一”,也就是“太极”。 此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这里所说的“一、二、三、万”,并不是一个数学概念。其中的“一”即为“太极”;“二”则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即“阴阳”;“三”则为各个不同的系统和门类;“万”则代表了事物的无穷发展和宇宙中的万物万象。我们要理解,这个“一”也就是“太极”,既代表一事一物,又包括万物万象;既代表事物的起源、又包含着无穷的发展;既代表最微观的粒颗、又包含最宏观的宇宙;既代表具体的事物、又包含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曾仕强先生讲“太极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正因为有了这个“共同基因”,宇宙中万物万象虽变化万千,它们仍能和谐相处,有条不紊,显示出其固有的规律性。通过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可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太极”从根本原理上,体现了自然中哪种无穷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 前辈们正是遵循这一精神创造了太极拳,并经历代太极拳家的共同努力,使太极拳这一带有中国哲学思想的优秀拳种得以广泛流传,蓬勃发展。我们作为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和参与者,也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把太极拳的精?继承下来,进而不断 “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之发扬光大。但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又不可偏离“太极”之理,正向洪均生先生强调的:“-切事物总是因时、因人有意无意而变化的。不离法则的变化,是为发展;离开法则而变化,必定倒退”,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才附合“太极”之精神。 7、“太极”体现了“和合”之精神。我们看到,“太极图”的形态是外部圆满,内部融合,内外和谐的一种状态。虽然其内存在着“阴阳”两种互相对立的矛盾,但它们却是相互依存、相融相合、和谐运转的。我们知道,“太极图” 所表述的这种形态,是物质或事物发展变化的理想状态,而在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中,事物总是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但这种平衡、融合、和谐的状态,却是人们所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标。人们为了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方针;每个家庭,也都期盼着融洽和睦、平安合顺;就是我们自身,也都希望福寿康宁、安度百年。所以,“太极”所揭示的“和合”之精神,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孜孜追求的最为圆满美好的景界。 太极拳运动虽属健身之小技,却内涵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展显的亦是练功人内在的精神修养。太极拳虽有“内以修身、外以御敌”之说,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乃为根本目的,至于功力,则应顺其自然而为之。就是功力有所成就,亦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不可口狂,更不可手狂。而应遵照洪均生先生之教诲:要尊重长者,讲究礼貌,注重安全,重在学习,不可过分计较输赢;赢要赢的有分寸,输要输的有道理,如同打牌下棋,只求其乐而已。遇有持强逞勇之人,也应以恭谦态度、和气语言以对之,不可与其纠缠。当然,以太极拳技击为职业者当别论,但也应遵守有关规定和规则,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这即“太极”圆融、和合之本意。 “太极”一词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详述。如能懂得和掌握了这些道理,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打开太极拳殿堂大门的钥匙,为理解和掌握太极拳锻练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规律。 以上,我们结合太极拳运动的实践,简要的介绍了“太极”内含的一些基本的规规和法则。其中“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万物之存在、变化、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也是太极拳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在太极拳运动中,这种“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体现在多个方面,贯穿于太极拳运动的全过程。现就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关于“内与外”。“内与外”属于比较大的范畴,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诸如“形与意、静与动、方与圆、劲与着”等,因下面我们还要分题论述,这里只就“内外兼修、练养合一”的问题略作探讨。所谓“内外兼修、练养合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其所强调的,就是对人们内在精神和外部器官功能的全面锻炼。筋、骨、皮、肉是由“精”组成的人体主要构件,也是“气与神”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因此,“精、气、神”和“筋、骨、皮”是互为表里、内外统一的。哪么,什么是精、气、神呢?其锻练的基本要点又是什么呢?所谓“精”,是指组成人体器官组织(也就是筋、骨、皮、肉)的精细微小的物质颗粒,用现时的说法就是组成人体的“细胞”。它是构成人体器官质量的物质基础,它既受先天遗传基因的影响,又受后天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经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持久的锻练是可以提高其内在质量的;所谓练“精”,就是指对组成人体筋、骨、皮、肉以及“五藏六腑”各种人体器官的物质细胞的锻练;其目的,就是提高组成我们人体物质的内在质量。所谓“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气机和活动能量;我们称体内的这种“气”为“真气”或“中气”;而相对于不断侵蚀我们身心的“邪气”来讲,亦称之为“正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浩然之气”。它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所组成:先天之气是从母体中传递下来作为人的生命特征的气机,它是自地球有生物以来,经过数亿年的演变进化,经过人类一代一代的传递,才传至我们的生命之中,所以说,它是人们生命的基础。后天之气则是在脱离母体后,人们自身从自然中获得的水份、气体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等,经人体特有的功能加工合成后而获得的能量。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融合,既构成了我们人体中的“中气”,并成为人们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内在动力。所以,所谓练“气”,其实质就是对身体器官自有功能进行的锻练;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和气体等进行生化合成的能力,从而高效的发挥出身体的各种功能。所谓“神”,是指人体所具有的感知、分析、反应事物的神精系统;所谓炼“神”,就是指对身体的感觉、传递、认知以及思维、判断和反应能力的锻炼;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神精系统的指挥调控和应激反应能力。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神”与“心”、“意”一体构成了人们的思想意念活动,所以,才有“心之官则思”之说,并形成了所谓“心神”、“心意”等词汇。在太极拳运动中,每着每式都应由“神”作出判断、决断;由“心”组织指挥;由“意”协调引导;由“气”作为内在动力;由身躯肢体来落实。所以,武禹襄先生说“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并要“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精、气、神为内,筋、骨、皮、肉为外,它们是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只有内在精、气、神的质量得以提高,筋、骨、皮、肉的健康才能从本源上得到保障。太极拳既主张内外兼修,又强调练养合一。在太极拳的锻练中必须贯彻对身体有利的原则,通过太极拳的练习,经常清除侵蚀我们身心的各种 “邪气”,不断培养身体中的“浩然正气”,精心养护好身心健康,以达到强身健魄、性命双修之目的。因此,太极拳采取了一种与其他运动项目完全不同的,具有其显著特点的锻练方法,即通过松柔缓慢和拧转绞拉的螺旋运动,对外部肢体和内部藏腑进行吐纳按摩,以使每一处肌肉,每一条筋脉,以至每个细胞都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体内气血的流通,达到固本强身和对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康复作用。要做到“内外兼修、练养合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适度”,即如前人要求的“无过不及”。在锻练中既要坚持足额足量,恃之以恒;又要注意演练的速度不可过快,锻练的时间不可过长,练习的强度不可过大。另外,在大雾天、大风天、雷雨天、沙尘天、空气受到污染时不可在室外练习。练功时的着装要宽松舒适,夏季要采用透气散热的面料;冬季要注意防寒防冻,尽量不要出汗,如出汗后要及时保暖;练习中,还要时刻注意安全,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总之,太极拳运动,就是要“练中有养、养中有练”,练养结合,即所谓“十年练功,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是也。 2、关于“形与意”。形与意也属于“内外”的范畴,形属外、意属内。所谓太极拳运动中的“形”,就是按照拳法着式的要求作出的各种形体动作;所谓太极拳运动中的“意”,按洪均生先生的说法,既是“合乎拳法拳理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在学拳初期的“意”,主要用于指挥身体把每着每式的动作做规范、做到位。要先动意、再动身,用意识引领动作的运行,使意识与动作高度统一。做到意领身随、形随意动、形意合一。此即“心为主宰”的练法。着法动作熟练后,则可重点体悟体内缠劲与外在着法融合运转的感觉;初练时,为使意念活动有所“着落”,可运用“定位体悟”的方法练习。即在拳架着式的练习中,集中一个时间段、或一遍拳的练习时间,把意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个具体部位,以便强化对该部位缠劲的感觉。如:有时可把意念放于腰眼处,着重体悟两肾抽换的感觉;有时可把意念放于脚、腿或手、臂上,着重体悟脚、腿或手、臂转势换劲的感觉;有时则把意念放在小腹即“丹田”部位,着重体悟“丹田内转”、“丹田带动”的感觉等。此即是内练“缠劲”、外练“缠法”,“内外兼修”的练法。随着着法的不断娴熟和内劲的不断充盈,在太极拳练习中,则要进一步领悟每个着法所设定的技击内涵,逐渐弄明每着每式的攻防意义,弄懂眼、身、步、手应怎样配合;劲路、着法应如何因势而变,从而不断深化对拳式着法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拳架着式的演练时做到有的放矢、不划空圈,有情有景,形神兼备。此即所谓“无人若有人”的练法。当然,只是为了健身而学练太极拳者,只要把拳架着式练正确,做到意领形随就可以了。 3、关于“动与静”。在太极拳运动中,“动与静”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身动而意静”。在做太极拳运动时,身躯肢体要按照太极拳拳式着法的要求,做出千变万化的动作,使全身上下都处于“动”的状态;但在心中意识上则要专心一意,排除杂念,使自己的思维活动进入到“太极状态”。所以前人有 “身虽动、心贵静”的要求。但这时的“静”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要集中意念,认真引领拳式着法的动作,体悟劲力在身躯肢体中运行的感觉,而不是追求气功锻练时所谓的“入静”状态。二是“外动而内静”。在太极拳运动中,身体的运动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哪么它的“内静”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我们知道,在不转势换式的情况下,在上盘,眼要注视一个确定的方向不得随身转动,这样头部旋转的角度就受到了限制;在下盘,两脚踏地也不可随身转动;此时,中盘的腰虽左右旋转,但从“百会穴”到两脚的“涌泉穴”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这就是前人讲的“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三是在着法中,“动与静是交替转化”的。在太极拳的着式中,躯干和肢体都处于左右旋转、顺逆螺旋的运动状态,但因受到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人不可能象机械那样一直向一个方向旋转,而是左右、顺逆往复交替进行转动的。这样,在由向右转变为向左回转时,筋骨、肌肉就要有一个由紧到松的转换过程,直至转“正”归“零”,而进入“静”的状态;如再继续向左或向右转,则又要进入由松变紧,由静到动的过程。所以说,太极拳运动,就是一个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不断循环往复,交替变换的过程。它们是既互相转化,又互为其根的。此即前人所讲的:“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四是“动静的方向即为开合”。这即是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所讲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为什么动的方向是开、静的方向是合呢?这是由于身体左右、顺逆的来回旋转,而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作用的结果,是自然形成的运动形态。所以,前人讲“腰如轴、气如轮”,就是说,太极拳运动要以腰为主轴,四肢的各种动作,都是在腰的旋转带动下进行运动的,而不可自行屈伸圆转。 4、关于“方与圆”。由于太极拳的运动形式是呈立体螺旋形的,因此,在其动作形态上,即表现出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形状的圆形运动。我们知道,一个圆即是360度,如把每一度看作是一个“点”,单看这个“点”它即是“方”的,如果把每一个“点”连接起来则成“圆”的。可以说,“圆”是由“方”组成的。“圆”是形、“方”是质,“外圆而内方”。太极拳是由多个拳式着法组成的,每着每式,就如同太极拳中的一个“点”,单看这个着式即是“方”的;由于太极拳着法与着法之间,是由弧形的运行路线连接的,所以,整个太极拳运动的规迹即呈出各种“圆”形的运动状态。我们在学练太极拳时,既要把拳法中一着一式的这个“点”弄清楚,把每着每式的动作做正确;又要弄明白着与着、式与式之间的运行“路线”,这样,才能使全身内外相合、上下协调的运动。在初学阶段,要特别注意把每一个着法的这个“点”做到位,并可略有停顿,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这时演练出的拳架可略有棱角、略显“方”形。在拳式着法熟练后,则可逐渐减小棱角而趋于圆形。这就如同练习写字,初学时要练好楷书,以便打好基础,以后方可练习行书和行草,万不可刚练写字就写草书。练拳与练字同于一理,练拳者定要切记,否则悔之晚矣。在与人推手或交手时,当我的“点”碰到对方的“点”,则呈现出“方”形,而感到是刚的;当我的“点”碰到对方的“线”,则呈现出“圆”形,而感到是柔的。在与对方接触时,无论是“点”、还是“线”,都要运用“公转”与“自转”相结合的“螺旋劲”。不然发劲即“顶”、化劲则“丢”而受制于人。 5、关于“化与发”。太极拳的劲力是随着拳式和着法随势而变的,有的太极拳前辈将其归纳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之多。其中“化劲”和“发劲”是太极拳中最基本的两种劲力,它就如同“太极”中的“阴阳”,是太极拳应敌用着中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其它劲力都是“化劲”和“发劲”在方向、角度和拳势上的不同变化。所谓“化劲”和“发劲”,就是当受到攻击时,要先将对方来力引开化解,再转而进行反击发放的用劲方法。这种用劲方法是符合“有理、有利、有节”原则的。不挑衅滋事,不主动出击,是为有理;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后法制人,是为有利;当化即化,应发则发,因势而动,是为有节。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一种应敌用着、贴身近战、后法制人的拳法。所以才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战术原则,和“粘连黏随不丢顶”的技术要求。也就是当对方用力打来时,我出手与来力相接后就不要轻易让对方脱离,而是如胶似漆似的黏在一起,再随势应敌用着。这时最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力与对方相顶相抗,这时,如自己没有对方的力量大,就会被对方推出去;如自己比对方的力量大,也可能把对方推出去。但无论能不能推动对方,这都是较劲比力,也就是“拳论”中所讲的是利用“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与太极拳的战术原则和用力方法毫无共同之处,也就是犯了“顶劲”的毛病。二是不用力与对方相顶相抗了,但自身又随对方来力直线向后收缩,又会让对方给压扁逼实,而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这又犯了“丢劲”的毛病。如何才能做到不丢不顶,既能顺利化解开来力,又能“引进落空”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要有经过太极拳运动的锻练而产生的弹性劲,亦称之为“掤劲”;而在技术上则要运用自转的顺逆缠法,配合公转的正反旋法,顺着对方的来劲,并适当加力改变其角度,顺其势、借其力引而化之,以使来劲落空,并使其走向背势。如:来劲偏向我的左侧,便向左引化;来劲偏向我的右侧,则向右引化。来劲偏高,便向高处引化;来劲偏低,则向低处引化。此即所谓“直来横拨、横来捧压”,“四两拨千斤”。在拳式着法上,一般运用采、捋、挒的着法。对方来劲偏高则用采法,来力偏低则用捋法或挒法。引化虽属防御之法,但在引化时要顺势调整好自己的身形、步法,乘机占势、蓄势待发,为发放对方打下基础、创造条件。这就是前人讲的“以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何谓“转关”呢?就是由“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