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12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众融”,所有人的事业

[复制链接]
5126 0


1
“众融”源于美国
  2012年,在奥巴马签署“JOBS”法案(全称为《创业企业扶助法》)之后,就打开了全民金融摒弃华尔街这样的“金融看门人”的另一扇门。

  “JOBS”法案出来之后,有很多人声称他们已经了解过这个法案,并为其中所蕴含的未来WEB.2.0模式在金融领域走向应用的可能性而感到兴奋。而今天的美国“JOBS”已经创造了很多成功案例和就业机会。众融网站是美国最近很火的概念。连热门美剧都围绕最具代表性的众融网站Kickstarter专门编了一集。一大批新生的创业者正在通过小额的“JOBS”众融模式提供的资金走向追逐梦想的道路。

     目前的众融,包括公益捐赠、实物回报、债权众融、股权众融等几种形式。

2
众融产生的环境
  很显然,这几乎是一部只有在美国才有可能率先成为现实的法案,其他任何国家的法律和治理框架,都难以容忍部分人士对该部法律诸多细节的质疑。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人士所有的溢美之词,都是出于对本国商业机构后知后觉和本国监管当局无所作为的懊恼及悔恨。不过可以预料的是,用不了太久,各国模仿该法案的浪潮就会到来。你可以想象,各国监管当局一边模仿,一边故作沉思的样子。

  看看奥巴马赢得连任所倚重的一些社会政策,很难发现他身上还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特别之处。充满负面指责的反对派、凡事拆台的国会、民粹主义的左派以及他本人重复了千遍的口水纲领--这些令人厌倦的政治组合,却催生出了这样一部令人几乎意想不到的创新法案。让人不得不感叹:关键时刻,这个体系所具备的强大生命力依然在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地创新。

  整部法案分成七个部分:为新兴成长型公司重开美国资本市场;为创造就业者提供融资渠道;大众融资;小公司融资;非上市公司弹性与增长;资本扩张法案;宣传法律修订情况。它的想象力在于,在整个市场一片喊打喊杀的“加强监管”的呼声中,清晰地区分了哪些是应该加强监管的领域,哪些是需要加强市场功能的领域--要知道,这不是每个社会和每个决策机制都能够弄清楚的逻辑。

  法案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实际上是对众融方式的肯定。所谓众融,可以理解为向普通大众寻求资金供应者、并以之作为新兴项目的创业资金的过程。企业家和小企业主可以完全绕过风险资本和天使投资人,直接将自己的想法传送给网络的日常使用者,而这些网络使用者将为企业主提供资金的支持。

  现在,中国已经有第一批按捺不住的投资人或投资研究者,建立了照搬模仿的网站,通过网络和各种传播途径在进行中国式的“众融”活动。而在中国很多人给它取了一个并不恰切的名字“众筹”。

3
“众融”和“众筹”不同?
  价值中国网的CEO林永青几乎是国内最早发现“JOBS”法案的人。他在2012年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JOBS”法案的签署,立即将相关资料做了翻译,发表在价值中国网。并且邀请了国内一些著名的投资人和学者进行研究和实践。

       CrowdFunding,有人译为“众筹”。林永青强烈坚持译为“众融”更适当。他说了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理由:“筹”与“愁”[chóu]同音,"众筹"谐音“大众发愁”;“众融”(zhong rong)却与“纵容”(zong rong)近音,林永青认为“众融”更透着一股随心所欲的自由、和对创业者的信心鼓励!


  张儒先生,身为美国最大煤炭能源投资企业昆塔纳集团的中国合伙人,也对价值中国的编辑说:众筹的‘筹’字含有无偿捐助的意思,就像总统竞选筹款,有免费支持的含义,违背金融业的基本属性。而众融的‘融’字有融通、会融、金融、融资、融合、融汇……的发展意义。又有金融业的本质属性。


4
颠覆传统金融“幕后交易”
  实际上,在传媒、社交等领域,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商业模式。只是,少有人将其和金融联系在一起。我们所熟悉的微博用户、美空网的艺术家、人人网的同学们,都是这样的平台,你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艺术气息、与其他粉丝好友联系,或找到你心仪的人士,给其私信或留言。

  而众融,则是将所有这些机制引入到融资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通过自己的主页或网页发布项目有关信息,用创意和前期工作来打动和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众融让公司相对更容易地与其基础客户进行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可以自我维持的。投资者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帮助公司推广的传播者。投资者往往会自愿维持这种联系,因其感受到了存在和参与,使得众融的项目成为他们信任的一部分。

  众融一个较少被提及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彻底颠覆了传统金融的私密性,打开了储藏秘密利润的金融盒子,撕掉了银行家们用于掩盖脆弱的洋装,把融资还原到它本来的状态。想象一下:你有一个绝妙的创意,于是将其搬到网络上,尽情地进行展示,和所有人讨论它的经营前景,创意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也很快就出现了模仿者。来自模仿者的竞争,迫使你更加认真地思考你的项目如何才能彻底区分于你的竞争对手,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一个很可能让产生创意变得更有乐趣也更加痛苦的过程。当人们抛开无处不在的天使投资人,绕开西装革履的银行家,却不得不挖空心思、花费更大的力气向普通投资者展示你的“肌肉”,期待更多有内涵而不是流于俗套的投资人出现。

5
质疑者的疑问
  首先是国内‘众筹’网站让本来就持怀疑态度的人失望。打开首页时,以为是个电子商务网站,预售各种奇怪的商品,连大闸蟹都有,几乎所有商品都能在淘宝找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缺乏创意不说,连基本的诚意都欠奉。某众筹网站说,这里“可以找到你的第一批死忠用户,他们不会在意你的项目不完美,也不会在意你的项目有瑕疵……他们不会对你抱以偏见,他们热衷于你的项目,给你鼓励、批评、建议”。质疑者们就反问了:“凭什么你就可以不完美、有瑕疵,还能拿到钱呢”?

  于是质疑者们就认为,先天用户基础不足,后天缺少资金灌溉,中国互联网的土壤不适宜培育众筹网站。美国的环境更适合众筹模式。从教会到社区,从童子军到总统候选人,募资和捐款对任何普通民众来说都不陌生。而且,对艺术、创意产业有鉴赏能力并愿意付出经济代价的群体不是少数。众筹行为的基础是从喜爱和欣赏产生的认同感,可现在的中国人民为一套房子就要付出一生,还能有多少精力和金钱去喜爱手工劳作,去欣赏艺术去享受美?团购能火,因为“更省钱”是中国老百姓的刚性需求。而众筹网站先天不具备这么广阔的用户基础。

                                          
  笔者觉得这些质疑者们可能也认为中国缺乏合理创办企业的基础,很多创业者的创意源于某种非市场的“力量”,会使创意不能够公开。并且本来就源源不断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产品,使中国的创业者们几乎不可能使自己的创意拿出来给所有人讨论。而只有在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有了基本的发展要素才开始融资。这也符合质疑者的思维习惯。因为质疑者大多是传统的投资人或者已经传统投资的人士。

  其实质疑者怀着质疑的态度在观察众融,并且看到的是中国山寨版众融的表象。对于众融的生命力缺乏宽容的认同,基于对立的先决性眼光来观察是在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罢了。很多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创意并不需要所有人都能够马上理解。只要有巨大的需求,这些不足很快就可以改善。

6
众融在中国的展望
  众融显然是‘道’而非‘术’,直接关系到金融权力的再分配。中国人其实是商业战术最大的创新者。因为决策者的顽固,使中国人更加善于谋‘术’。此时的众融正是发挥中国投资人谋‘术’的能力之时。其实我们回顾中国35年来的改革成果,哪一个领域不是借一个外壳,搅拌一些中国式的‘术’取得的成绩呢?

  “革命”正在到来,对于中国的监管当局来说,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只是要不要学习众融模式那么简单。所要学习的,是如何构建决策程序,这个程序主要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和创业者的诚信经营。在欧美各国,已经有了一些众融监管的法规,可以借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用市场而不是权力的逻辑来推动众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众融的本意,就是将金融权力还给市场、还给公众,不可又将准入门槛高启、将众融变成了寡融。



  对于中国投资人来说,巨大的中国市场并且是全球最垄断的金融市场之一的市场,正在被撕开一道裂缝,并且中国新领导者也正在开展金融破冰的计划。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前景!一个多么充满想象力的事业,不要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快速的猛扑上去拥抱未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1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3:04 , Processed in 0.0590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