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开网络公司,招应届毕业生。他们是小本经营,人手本就不多,面试的时候,忙不过来就会拉我过去,假装是公司的面试官、主管什么的,算是滥竽充数。我装模作样面试了几个,条件其实都不错,但工资要求并不高。本科生在我面前喊的薪酬是三千多,看得出来,他是鼓足了勇气说出来的。这份要价,和那种二三本的毕业生相比其实也差不太多。总之,工资就是一个字,低。开公司的朋友又悄悄告诉我,那些非名校毕业的,以及二三本的,还可以拿学历往下压价,这能省下一笔人工费。 帮企业小老板“为虎作伥”之余,我也深表理解,这些年,创业大不易,开公司的谁不想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我看在眼里,更有感触的,是大学文凭的不断贬值。据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实施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期望月薪均值为3680元,比2011年的最高值5537元减少了34%,中国大学生的期望月薪比三年前大幅度减少。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压力增加,年轻人对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现实。与多年前相比,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工资期待是明显降低了。 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及大专生)有727万人,比上一年多了28万人。加上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以及海归,共有超过800万人竞争就业。在6月的毕业季前,将会有大量的求职者前往求职。本科毕业生有两成选择考研,其实就是逃避现实,还有2%以下的人创业,但大部分最后都失败告终。考研无门,创业失败的众多毕业生,为了喂饱肚子,开始了自己廉价劳动力的生涯。当众多毕业生在城市里充当廉价劳工,拿着甚至比民工更微博的薪酬时,这是否说明中国大学文聘已经严重贬值,不值几个钱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数据是最直观的。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十年后的2011年,这个数字已猛增至660万人,今年毕业生数更是有七百多万,是以前的六倍以上。这就好比货币增发,实体经济的总量没有明显增加,但货币却大幅增发,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高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恰如增发的货币,被大量投入到增量并不明显的就业市场,其身价的“走低”,是很自然的事。 不过,拿着放大镜细分这群苦逼的毕业生。又会有不少新发现。去年的大学生就业统计显示,在所有的毕业生中,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只有67.4%。并且,高职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率最高,为78.1%,也远远高于普通本科生。再者,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高校的就业率分别为80.3%、58.1%,差距明显。 这数据能够说明几个问题。首先,中国的本科教育有点高不成低不就,是一种比较“鸡肋”的教育,大杂烩式的课程无法让学生有效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相比之下,博士生的学问更加专精、高职生的技术性更强,因此,二者在就业市场上比本科生具有优势。另外,东西部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也是相当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机会更多,但由于经济增速放缓,高工资已然成为奢望,扎根留下来也更困难,“大学生民工”的数量也会更多。 本科文聘在就业中的到底还有多少作用呢?我认为已经不多了,教育产业化改革试验的牺牲品就是广大的本科学生。耗费四年光阴,蹉跎青春岁月,换来 的却是比民工更低的工资、比病号更差的身板、比高职生差得多的职业技能。前后一想,本科生确实是“被大学上了”,高中、大学这条高考产业链上的两大利益团体,才是最大的受益人。前者用高考升学率为自己做足了业绩,后者靠大量本科生赚足了学费。但就是没有人关心,本科生用四年光阴换来了什么? 眼看又值高考,在此愿莘莘学子们考出高分,同时希望大家也认真思考下,自己到底准备在大学里学到一门什么“技艺”,用来养活自己。别信什么考进大学是为了学习“大学精神”,感受“人文熏陶”,那是某些专家和公知骗年轻人的鬼话。中国的大学还有“精神”可言吗?当你拿着一张名校文聘却连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找不着时,大学不再有任何“精神”,而是有“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