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将至,喝水是件大事。今天我们的金融设计栏目先不聊商机,接地气研究一下大家怎么喝水喝饮料。
喝水,难道这也需要研究么?Continuum借用语言哲学的奠基人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话告诉大家,我们常常因事物的简单和熟悉,而对事物的重要方面视而不见。喝水这件事儿也大有乾坤。
人类的出行带动了瓶装水产业的繁荣,携带式饮品随处可见。不过,瓶装饮料大多是塑料包装,虽然方便但并不符合绿色潮流,关于纸质的包装替代塑料包装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中。
作为最早为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利乐公司(Tetra Pak)的利乐包早就深入人心,利乐包是大家常见的牛奶和饮料复合纸材包装,包装有6层材料通过高温复合在一起,是利乐包阻隔空气光线、防止牛奶和饮料变质的品质保证。而所有利乐包装也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做成文具、家具和建筑材料等,完成了包装功能后,能够“废而不弃”。
不过,利乐包在途饮用体验远远不如塑料瓶。塑料瓶可以轻松地保存还未喝完的饮料,利乐包虽然环保卫生,但在开启的那瞬间,就丧失了许多优势:许多500ml以下的利乐包装有极不方便的小口径开孔,不单是喝得不起劲,而且极易造成空气回流时饮料突然溢出,边走边喝得先做好出糗的准备。
为了帮助利乐公司在与塑料瓶大军的对抗中获胜,更为了让利乐的包装更符合消费者在途饮用的习惯,Continuum携手Tetra Pak合作,开始对人们的途饮体验展开了调查,先后在中国、意大利和美国进行了40多场一对一的用户观察和访谈。
通过了测量,人们在饮水时感到舒适的液体流速为每秒25毫升,80%的人倾向于每秒30毫升以下的流速,然后Continuum进一步总结了人们四种喝水/饮料的理由:
强健身体:例如牛奶、豆奶、酸奶、新鲜果汁等,人们对这类粘度高饮品,喜欢慢慢地品尝。
补充精力:例如咖啡、茶、功能性饮料等,人们通常选择啜饮的方式。
提神醒脑:例如水、冷的茶或果汁等,习惯一次性喝好几口。
补水解渴:主要是常温水或者汽水,人们通常会大口畅饮水或运动型饮料。
通过一个光导纤维摄像头被放置在瓶子的底部,Continuum还捕捉到了人们的嘴唇与瓶口互动的规律,一般分为三种模式:
吸:嘴唇覆盖瓶口,将液体吸入口中。
倒:嘴唇不接触瓶口,液体直接倒入口中,手控制流速。
拉:下嘴唇覆盖瓶口,上嘴唇覆盖液体形成拉力。
除此之外,Continuum还用3D超声波去捕捉嘴唇的位置。无论是研究人体能接受的液体流速、喝水的理由,还是分析嘴唇与瓶口互动的规律,这些都是为了发现改进包装的机会点。
在完成这些需求挖掘之后,真正的挑战开始了,利乐包要如何改进,才能既克服喝不起劲和回流的难题,又同时兼备塑料瓶的优点?利乐包的灌装速度是每小时24000包,任何一点小改变对灌装机器都是大影响。对此,工程师团队对利乐公司的生产设备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每个设计细节改动对于生产线来说意味着有多大的变化。
Continuum开发制作了不同的形状大小的模型,让消费者进行测试,也搜集了市场上现有产品进行比较测试,消费者调研和人体工学研究得出的信息数据,则成为了Continuum为利乐打造理想途饮用体验设计参考标准之一。
从用户出发点考量,设计方案理想开孔直径能够契合嘴唇的位置,令液体流速均匀。测试发现,理想饮用体验的开孔直径约为26毫米,盖口必须有一定的高度,不然喝的时候鼻子就会碰到包装的外壁。但这个理想的瓶口却无法与利乐公司当时有的包装和生产工艺相匹配,因为开孔一般不能超越盒子的中间线。
不过,Continuum提出一个“越线”的想法,并做出了一个产品原型,将开口跨越了包装边缘,并将瓶口倾斜的粘合在跨界的开口上,这个想法震撼了远在瑞典的利乐包团队。在多年以后,利乐包的管理层对这个产品原型仍然津津乐道。正如当时领导利乐包创新团队的Ali Kaylan说:如果不是Continuum,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突破在这个产业固有的思想,更别提把瓶口斜着放包装的边缘。
最终,Continuum给利乐公司的答案是,制作一个全新的梦幻盖(DreamCap)。梦幻盖主要是为了解决在途饮用需求而诞生的,设计全面融合了人体工程学理念:梦幻盖颈部较高,开盖方式方便快捷、安全卫生,它底部的造型独特的“盖托”可以与下颌完美吻合,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都能无忧享用美味饮品。
在Continuum与利乐包的创新团队努力下,包装史上的突破性创新实现了。2012年梦幻盖凭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和便于在途饮用的性能,在斯堪的纳维亚包装博览会上荣获“斯堪的纳维亚之星”(Scanstar)殊荣。
这款梦幻盖已经正式投入量产,而且成为利乐包主力的销售冠军之一,目前梦幻盖已全面应用于330ml利乐钻包装。在食品包装这样一个发展快速、改变缓慢的行业,梦幻盖打破了固有思维,实现了以颠覆式创新为在途饮用打造了更接地气的全新体验。
为什么要放这张图片?得说明一下,这绝对不是这软植入,想体验的朋友,去买一瓶椰树牌椰汁吧,这就是真真实实的设计创新,那么远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