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54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管仲:改革家的治国之道

[复制链接]
4547 0
尊王攮夷,知人用人……管仲担任宰相以后,像是一匹识途的老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眼光,牵引齐国这辆大车向前行,目标明确,道路通达,高歌猛进。     高价买鹿: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一次管仲派了许多商人到楚国去买鹿,当时鹿这种动物在其它地方是比较稀少的,只有楚国才有,但是在当地人们只把鹿当作一般的肉食,二枚铜币就可以买一头了。     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我们国君喜欢鹿,不惜重金前来收购。楚国商人一看,有利可图,赶快到各处采购,纷纷进货,然后再卖给齐国的商人。     鹿的价格迅速飞涨,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已经涨到五枚铜币一头,快翻一番了,此时管仲觉得,这个价格还是有点便宜,要把鹿价再提高到四十枚铜币一头。     管仲为什么要加价购鹿呢?他又是如何通过这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呢?     这是他的一个计谋。这样一来的话,楚国的国君楚成王和大臣都很开心。     之前,卫国有个国君叫卫懿公,好鹤,结果魏国亡了,所以,他们认为齐桓公这样好鹿,是步卫懿公的后尘,玩物丧志,所以他们非常开心,想坐观其变,坐享其成。这一招对楚国的一些人来讲刺激非常大,一头鹿能赚那么多钱,于是农民不种田了,放下手中的农具换成猎具去猎鹿了,甚至一些士兵也放下武器,偷偷去猎鹿。全民皆猎。这样,地就荒了,仗也没人打了,枪头都生锈了。     这也是管仲的意图所在,一年以后,楚国土地荒芜,铜币堆积如山,但是你铜币再多也没用,买不到粮食。     这时管仲封锁楚国的粮食进出口通道,他利用齐桓公是诸侯霸主的身份,向各国发出命令,不准跟楚国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楚国粮食奇缺,部队没粮食吃,战斗力就大打折扣。这时管仲看时机成熟,组织联军,找了一个理由,讨伐楚国。楚成王一看没办法,弱势,求和,不再侵略周边的小国家,听齐桓公的号令。这样管仲不动一刀一枪,就是《孙子兵法》上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尊王攮夷     尊王攮夷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管仲为相以后,尽心竭力地辅佐齐桓公,富国强兵。不久后就使得齐国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了。     他当时采用的一些政策中有两点,一个是尊王攮夷,另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尊王攮夷的含义是什么?这要从周王朝的衰弱开始说起,就是周朝是文王立国的,但到周幽王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了。周幽王比较昏聩,他宠信一个女人叫褒姒。为了博她一笑,他点燃烽火。褒姒笑了,大臣们火了。这个典故就是“烽火戏诸侯”。     到周平王的时候,国家不行了。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周朝分成两截,一个叫西周,一个叫东周。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就是西周跟东周的分水岭,也把这一年作为是春秋的开始。     到这时周天子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实际上他已经无力管制天下。好多诸侯国都不听他号令,原来周文王立国的时候封了100多个诸侯,到这时诸侯国还有几十个,吞并掉一点,灭亡掉一点,还有几十个,比较大的有齐国、晋国、楚国、燕国、魏国、中山、陈国、蔡国,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互相兼并。     好多诸侯国凭借自己的实力不听周天子号令,所谓的尊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王”指周天子,因为周朝再衰弱,它毕竟还是中央政府。尊王就是要尊重周天子,尊重周天子的名分、权利。     这样有什么好处?实际上是管仲的一个策略,因为齐国再强大,毕竟还是诸侯之一,实际他就是一个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帜来发号施令,挟制诸侯。
    但尊王令诸侯以后,攮夷又是什么用意?“攮”本意是排除、排斥。“夷”指的是非华夏地区。过去讲中国,实际就是中原,它的区划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还有安徽、湖北这些在长江北岸的部分。

    此外其它地区泛称“夷”。还有具体说法,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总称为“夷”。    所谓“攮夷”,周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少数民族部落好多是游牧民族,利用兵强马壮,习惯打仗,经常来侵略中原。“攮夷”一方面要抵抗侵略,另一方面对非华夏文明的要排斥。     当时华夏文明是最先进的文明,所谓“夷”,它就包含了落后、蒙昧、野蛮的含义,“攮夷”还有维护正统、维护文明,作为一种口号,容易引领团结其他诸侯国。     管仲深谋远虑,且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具体说,他是以政治目的为先导,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外交活动为中枢,从而帮助齐桓公争取各个诸侯国的支持与服从,奠定齐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管仲拼命督促齐桓公要多参与整个的国际事务。在公元前661年的时候,北方的狄攻打邢国,次年,狄又消灭了卫国。     齐桓公当时想,关我什么事,又没危及到我,所以不愿意出兵救援,而且没事就吃喝玩乐,不听朝政。管仲就批评他说,齐国周边的战事不断,兵戈四起,其实已经威胁到我们了,您竟然不闻不问,这是悲哀。齐桓公一听,马上振作起精神,毁掉了他自己吃喝玩乐的那些东西以后,决定以武力对外进行干预,之后就真的收到了效果。     公元前651年,周惠王去世了,齐桓公就做主,拥立了太子郑即位。所以后来太子郑,也就是周襄王很感激他,送了祭肉给他,向他表示奖赏。     齐桓公抓住这个事情大做文章,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肆张扬其事,搞了一个盟会,一方面显示自己拥立周天子的功劳,同时又显示周天子对他的倚重,这是一箭双雕。好多诸侯国都来参加了,盟会当中定了一些条款,诛不孝,不能更易太子,不允许以妾为妻,都在维护周朝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     知人用人各尽其才     管仲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口外买过一匹好马,这匹马浑身墨黑,惟有四蹄如雪,卖马人叫它“雪里站”。有一次跑生意,马被偷了。管仲非常难过。等了三四天,这一天,管仲鲍叔牙正闷坐在店中,忽然听到远处有马的嘶鸣声音,二人忙出门一看,“雪里站”回来了。马见了管仲之后还用舌头舔管仲的手。这是“老马识途”的典故。     其实这是民间传说,真正有文献依据的来自韩非子《说林》记载,管仲跟大臣隰朋跟着齐桓公去攻打一个国家孤竹国,春天去的,冬天回来。回来的时候部队迷失道路了,找不到原来的路,管仲把一匹老马的缰绳解开,让它带路,于是部队很顺利地回来了。     而部队行军想喝水,没水喝,隰朋就找蚂蚁的窝。蚂蚁窝都是靠近水源的。很快就找到水了,所以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八个字,《韩非子》里说:“老马识途,蚁穴近水”。《韩非子》也可能是寓言故事,但那是有文献依据的。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可以象征管仲对齐桓公在政治上治理国家的引领关系。他在用人上的一些观念跟做法也很独到。在用人方面,史料记载也比较明确,管仲在齐桓公刚刚拜他为宰相之后不久就向齐桓公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就有任用贤能这一条,而且他当时比喻得非常好:建成大厦,决不能单凭一根木材,汇成大海也决不能仅靠一条涓涓细流。国君想要成就大业的话,必须任用咱们齐国的五位杰出的才俊,号称“五杰”。
管仲在推荐这五个人时,是拿什么来说服齐桓公的呢?     管仲说,“行为合乎规范”、“进退合乎礼节”、“言辞刚柔相济”,“吾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让他做外交部长,负责和各国之间的交往,负责外交。     开荒地,建城池,种粮食,管行政,他认为增加人口,我不如宁戚。所以请任命宁戚做大司田,掌管农业,做农业部长。     让军队进退有节,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所以请任命他做大司马,是国防部长。     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不罚无罪,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掌管法律、司法、刑律,是司法部长。     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所以请任命他为大谏臣,主管监察谏议这方面的事情,是监察部长或者是纪委书记这样的角色。     他用了五个“吾不如”。这就是宰相之才。谁该干什么工作,他都了然于胸。一旦要用的时候,就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推荐这五个人后,他还说了一句话,如果要管理好齐国,想富国强兵,用这五个人够了。但是如果要成就霸王之业,那则非我管仲不可。几个“吾不如”只是说他们各自的特点,但没有否定自己,非常自信。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任命了这些人,让这五个人各施其职,并且拜管仲做宰相,这就组成了强有力的内阁。     宁戚是个名人,有句成语叫“宁戚饭牛”。照《淮南子》的说法,宁戚是卫国人,到齐国来经商,有一天傍晚,他在城门旁边住宿下来,正在喂牛,这时正好齐桓公在城外迎送客人,宁戚就敲着牛角唱一首歌,很悲哀,齐桓公一听,这个人不平凡,就把他带回去了。这就是“宁戚饭牛”,有名的典故。     宁戚主管齐国的农业生产,在管仲一些政策的引导下,他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都很好。当时齐国盐碱地很多,叫“泻卤”,他们就治理盐碱地,兴修水利。还有“相地而衰征”,这是管仲提出来的,就是根据土地的肥沃还是贫瘠来相应地多收或者少收税收,这个政策很灵活,很实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东郭牙呢,有人认为就是鲍叔牙,过去对人的称呼有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叫“村东头、村西头”,东郭就是东城。     鲍叔牙还有一个特点,性情耿直,敢于说真话,敢言直谏。他对一个人的优点,极力表扬,对一个人的缺点,极力批评,包括齐桓公有一点不是他都敢犯言直谏。     历史上有这方面的记载,齐桓公在成就了一些事业以后,洋洋得意,想铸口大钟,要把自己的功业铭刻在钟上面。他认为自己可以与尧舜相媲美了。结果,他去征求鲍叔牙意见,鲍叔牙非但不说他的功德,反而数说他的过失,齐桓公感到很惭愧,     齐桓公这个人很有肚量,他对鲍叔牙讲,如果不是您及时批评的话,我可能就要犯大错误了。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以后,经常向管仲请教治国安邦、称霸图王的大计。有一次就问这么一个问题,他说,管仲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身上有很多毛病,第一,我这个人好打猎,管仲说这没大碍。齐桓公又问,我这个人好喝酒,管仲说这对齐国的霸业也没有妨碍。第三个毛病寡人好色,管仲认为不妨害国家。     管仲讲这个话有一个前提,他是以退为进。齐桓公很意外,但是管仲紧接着就讲了,有三件事不能做:一,得贤而不能任;二,用而不能终;三,让贤人干事,而和小人一起议论贤者。     如果国君做了这三件事那就会危害到国家的大业。好猎、好酒、好色,不是没有危害,危害性与这个后面所说的三件事相比,要小得多。所以这次谈话,好多书上都有记载。
这里可以反应出管仲的一些人才观念,第一,作为一个国君要重视人才,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力。第二,任用贤者要能够信任人,用到底。第三,与贤人谋事而与小人议之,管仲认为是最不好的。对待贤才要公平,要有一个公正公开的价值评判尺度。     当时,在齐桓公的身边也有小人。一个叫易牙。这个人把自己儿子杀了,让齐桓公尝尝人肉是什么滋味的。一个叫公子开方,据说是摒弃了荣华富贵,父亲去世他也不回家奔丧,要留在齐桓公身边讨好他。还有一个叫竖刁,自己把自己阉割了,做了宦官,以便更接近齐桓公。     这三个小人,齐桓公对他们很信任。管仲病重,齐桓公就问管仲接班人的问题,而且就一个个把这三个小人推出来,问问易牙可以吗?不行,这个人杀自己儿子,非人情。推荐公子开方,管仲也认为悖逆自己的亲人,非人情,不行。竖刁更不行,自宫。他自我阉割然后做太监接近齐桓公,违背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管仲看事,看人,既高屋建瓴,登高望远,还注重事之常理,人之常情。有一种说法叫“大奸若忠”,看上去这种人忠得不得了,实际上这种人最坏。所以管仲认为这三个人是坚决不可以用的。结果这三个小人在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中间拉帮结派,制造摩擦,争权夺利,相互残杀,齐国搞得大乱。齐桓公后来被他们关在一个深宫之中,连饭也没吃。一代霸主最后的结局就是害在这些小人手里,自作自受。事实证明,管仲的确有识别人的非凡眼光,他洞察细微,预测未来,人们称之为 “管仲预见”。     管仲治理齐国四十多年,实行一系列改革内政外交的重大措施,使齐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势。     管仲既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即使在今天,管仲的思想遗产也仍有深远的意义。     善于运用经济杠杆     古代,国民经济非常单一。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管仲比其他思想家更高明、更睿智的地方在于,他不仅重视农业生产,也十分重视工商业。     他把富民放在首位,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是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存。正是这样,齐国一跃成为了最富有的国家,为称霸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有个故事跟前面说的哄抬鹿价非常相似。     齐国和鲁国积怨很深,近邻总免不了有点摩擦。     齐桓公就和管仲商讨对付鲁国的办法。管仲出了一个主意:鲁国百姓从来是以织绨为业的,“绨”是一种厚而滑的绸子。     管仲就让齐桓公带头穿绨做的衣服。齐国百姓也都纷纷效仿。一时间绨服遍及齐国。     管仲同时还下令,齐国百姓自己就不要织绨了,并宣布了一个价格优惠给鲁国。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绨,可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得三千。于是绨的价格拼命往上涨。鲁国百姓觉得有利可图了,就都放弃农活,织起绨来了。     其实这是管仲的一个计谋,是打经济仗。他让鲁国人都不种田,都去织绨。粮田荒芜,粮食就紧缺了。有道是叫做“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到时鲁国没粮食了,要问齐国买,问其他国家买。齐国封锁粮食通道,就把鲁国的国君搞得焦头烂额,管仲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让鲁国服帖了,老老实实向齐国求救,听从齐国的摆布。     管仲非常善于运用经济杠杆,刮起一阵金融风暴,给对方的经济体系造成巨大打击。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也是一个无比高明的操盘手,很懂得用经济杠杆来左右。     管仲的好多经济观念非常新潮。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是有基础的,就是齐国的经济实力。而齐国的经济实力强于其他国家,和管仲搞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分不开。     重视农业,也很重视工商业     管仲有一句话,大家很熟悉:“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是他提出来的。     《管子》一共十八篇。里边有一篇叫《牧民》。《牧民》篇里,管子就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要把天下治理好,首先就要顺合老百姓的心思。一个国家的政治兴旺还是败落,首先一条取决于民心的向背。你顺应了老百姓的心思,国家就兴旺发达。你违逆了老百姓的心愿,国家就要败落衰亡。     怎么能够顺应老百姓呢,要让人民先富起来,要能够让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证。     他是怎么做到富民呢?管仲是宰相,他可以把他的一些思想观念通过他的职权变成现实。如何让人民富裕起来,管仲认为他应该先抓农业。因为中国古代很长时间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切事情首先是个温饱问题。历代的一些政治家、政论家重视农业这一点是一致的,但有不少人同时轻视商业,叫 “重农抑商”。     管仲不仅重视农业,他对工商业也很重视。他提出一些措施,由国家铸造钱币来促进商品流通,鼓励齐国当地人到其他国家从事贸易。甚至他提出一个类似今天“招商引资”的观念来刺     经济发展,所以他对齐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当宰相不久,就向齐桓公提议,叫齐桓公下个命令,要为到齐国来的各国商人提供方便,给优惠政策。很具体。他说,带一辆马车到齐国来的商人,提供住所,免费供给食物。对带着三辆马车到齐国的商人,除了提供住所食物,还免费提供马的饲料。对带着五辆车来经商的商人,还提供其他服务,如仆人。     他有眼光,好多观念是有开创性的。     比如,他把税降到2%这么低的额度,在当时是很少的。在诸侯里面他是首先这样做的,于是“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金钱、许许多多的物质财富。     用了这样一系列政策以后,把周边很多国家的财富都聚拢到齐国来了。齐国还能不强大吗?作为一个政治家,他高明之处在于,不是通过战争手段,而是通过经济手段。《孙子兵法》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两千多年以前,已经有人能够这么样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制订一些很有效的经济政策,达到富民强国。真叫人佩服。     缩短贫富差距:满者洫之,虚者实之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一种社会现象,就是贫富差距过大。当时管仲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他是怎么考虑的?     他说过十六个字。一个国家要“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     最后四个字,他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话,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富人太富了,钱太多了,他不听你使唤。而一个人太穷的话,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他就不怕你处罚他。这样的话,国家的法律、条令就得不到贯彻和实施,一个国家的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管仲的思想非常先进,他认为统治者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调节,包括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税收手段,来调节社会的贫富差距。     他也有十六个字:“长者断之,短者续之”,就是长的话你要把它截掉一点,短的话你要把它接一点。“满者洫之”,腰包太满的人,你要让他出点,“虚者实之”,腰包里空空如也的人,你要稍微装一点钱给他。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调节税收,向富人征收有关税收,穷人免税。还有一些行业不准富人插足,以免与民争利。     同时,他又采取一些手段来扶贫,让国家发一些财物给贫穷的人。他有一句很自得的话,他说“富而能夺,贫而能予”,“乃可以为天下”。第一句给人的感受相当与众不同,“富而能夺”,直接把你拿走。这个“夺”是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在把握一定度的情况下的。贫的话你要给一点。他把能否均衡贫富差距,提高到能否统治天下的高度来衡量。     这个思想就是对我们今天依然有借鉴作用。     特立独行的个性     有一句名言叫“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也是管仲说的,后世引用特别多。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     从他自己本人的经历中,似乎也透着这样一种观念。据说他当年也曾经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那是非常穷的情况下。这是刘向说的,说他“鸡鸣狗盗”,即便如此,相信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管仲做齐国宰相四十年,政绩斐然,可圈可点之处很多。     但据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和刘向的《说苑·尊贤》的有关记载,管仲这个人年轻时表现却实在不怎么样。除了偷鸡摸狗,做生意欺负朋友,打仗的时候逃跑……按现在眼光看至少是一个问题青年。     司马迁和刘向都是严肃的历史学家,一般来说他们也不可能去故意贬低笔下的人物。一个历史人物年轻时有过一些不太好的行为,后来怎么就变得这么好、这么厉害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有两句老话,一个叫“三岁看到老,还有一句话“女大十八变”。“十八”不单指身材、脸蛋,还包括性格。一个人从小到大,总归有变化的。但是总的来讲,管仲变化不大。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好多方面跟人家不一样,但很有个性,特立独行。     有几件事,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倡“士节”。作为臣子,主子死了,你应该尽忠,也要为主子死。     当时和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的是公子纠。他的左膀右臂一个是管仲,另一个是召忽。公子纠死后,召忽就自杀殉主了。可是管仲没有自杀,而且还接受了主子对手的邀请,成了齐国的宰相。     他有他的理由。他说我这个人要死,要符合三个条件:宗庙不存在了,祭祀灭绝了,社稷灭亡了,我才会死。我不会为某一个国君死,我会为齐国死。他认为如果我当时为公子纠像召忽那样死了,对国家没利。我活着才对齐国有利,实际他不是“忠君”,他是“忠国”思想,把君和国分开。     实际上儒家有些思想,也继承了管仲的一些说法的,像礼义廉耻,在孔子之前,就是管仲提出来的。事实证明管仲这样做没有错,在为相三年后,齐国就突飞猛进,再次富强。     齐桓公与管仲,两个人之间关系挺有意思。齐桓公尽管是国君,但是好像挺怕管仲的。齐桓公叫管仲“仲父”,既有尊敬的成分,也有畏惧的成分。     齐桓公说过一句话:“仲父命寡人东,寡人东。”“仲父命寡人西,寡人西。”     这件事有这么个起因。一次,齐桓公主持诸侯会盟,被鲁国的一个勇士叫做曹沫的(有人说就是曹刿)威胁着,说你一定要归还你们齐国霸占的我们鲁国的土地。但那是在车里用暴力胁迫的情况下,齐桓公答应了。     事后想想不对,齐桓公想反悔。可是管仲不答应。一定要让他信守诺言,把土地还给鲁国。     齐桓公心里窝囊归窝囊。但这个时候他就不敢违逆仲父,履行诺言。事后就讲了这段话。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记录两个人,一个管仲,一个晏子。     晏子也是齐国的宰相,大概比管仲晚了一百多年。     晏子做宰相就跟管仲不一样,非常谦和。司马迁在后来的“太史公曰”(《太史公自序》)里,对晏子就表明了一种非常恭敬的态度,想为他牵缰绳、执马鞭。对管仲他有批评的话:管仲这个人霸气太重。司马迁不明说,他用了很巧妙的一种办法,把管仲和晏子写在一块儿,让明眼人自己去比较,看这两个人哪个更值得尊敬。这就是历史学家的“春秋”笔法。     不光是在礼节上管仲有点逾越君臣关系,在生活上好像也有一点逾越。     《史记》上说了管仲有三处建筑华丽的府邸,都安置只有国君的级别才能使用的供祭祀、宴会所用的土台子,而且生活特别奢侈。这在古代是一种罪,叫“僭越”。用孔子的话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齐国老百姓对管仲倒没什么大意见。《史记》上有句话“管仲有三归”(三处祭台),“齐人不以为侈”。管仲这个人做事一直就是这样。     他不守陈法,经常出格。他能做上宰相,完全得益于鲍叔牙的推荐。但是等到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做宰相,做他管仲的继承人———因为管仲后来身体不行了,将不久于人世了。     他却不同意。照理说“投桃报李”,这“特立独行”到让后世很多重朋友情义的人感到不理解。     他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鲍叔牙这个人非常正直,“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就是说你没道理的话,你给他再高的职位、再多的俸禄他也不会要。但是这个人太过刚直。人有一点好,他记得很清楚。人有一点恶,他也记得牢得不得了,而且疾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     做一个谏议大夫,监督人家可以不徇私情。但是要做宰相,总理政事,管仲认为不妥当。官场鱼龙混杂,良莠并存。必须跟这些人共处共事,要能够和君子打交道,也能够跟小人打交道,有时还要和魔鬼打交道。要能够包容、能够协调、能够平和,所以管仲认为鲍叔牙在这一方面有欠缺。所以他不推荐鲍叔牙,推荐隰朋。     到底是“管鲍之交”,还是管仲为鲍叔牙考虑得更多。     过去一直讲是鲍叔牙对管仲好,从管仲不推荐鲍叔牙,或者说不同意鲍叔牙做宰相这件事可以看出,管鲍之交是双向互动的。     他们对对方都非常理解。管仲还要为国家利益考虑。     所以管仲这个人,看他做事情出格、超常,但这个人是有深度的。历史上有个性的人下场都不太好,但是管仲不一样。     他平安无事,善始善终,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尽管他是严厉如此,齐桓公对他还是有包容的,包括他的僭越。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历史上有两种人,一种才智超群、品格高尚,但是中道而逝,英年夭折,如诸葛亮、文天祥……令人钦佩、敬重,也惋惜。还有一类像管仲、张良这类人,既能兼济天下,又能独善其身。他们演示的这种人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管仲的个性、智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2:08 , Processed in 0.05753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