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园见证了深圳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 |
| |
2010年9月3日下午,“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正式公布,按照时间顺序第21条是:“1985年,深圳创办科技工业园、科技商品交易所,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那一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那一年,深圳市保安服务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市级保安服务公司。那一年,深圳建成了当时中国最高楼国贸大厦,此前一年,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中外。
那一年的7月30日下午3点,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梁湘在深南大道西段深圳湾畔挥铲扬土,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一院一市联合开发建设的深圳科技工业园举行奠基典礼,从此拉开了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序幕。
25年前那片灌木丛生的山坡,现在已经矗立起无数的高楼,培育出一批批知名企业。曾经负责深圳科技工业园选址与规划的领导之一陈汉欣,站在深圳科技园总公司12楼的会议室窗前,指着窗外林立的楼房告诉记者,当年深圳科技园启动资金2000万元,这片地上有3000棵荔枝树,为此的补偿就花了100多万元。科技工业园建设头3年就引进了新加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和香港等地的外商前来投资技术型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
《第三次浪潮》催生首个科技园
中国大陆第一个科技园为什么会诞生在当时科技资源匮乏的深圳?是什么原因促使中科院要远离北京与深圳合办科技工业园?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内正掀起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创立科技工业园区已被证明是推进工业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陈汉欣认为,建设大陆首个科技工业园,深圳存在科研力量弱、基础差的不足,但也有两大优势,一是毗邻香港,容易获得国际经济、市场和科技信息,容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的进程;二是深圳开放条件和政策环境比内地宽松,办事手续简化,建设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陈汉欣当时在中科院地理所工作,1984年11月接到通知跟随负责人张翼翼来深落实任务,而后作为深圳科技工业园规划组副组长兼总体规划组组长,参与了科技园的选址、规划与筹建等,后担任深圳科技工业园副总工程师,并创办了《深圳科技园报》。
根据梁湘的弟弟、曾任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经济学家梁文森发表在《深圳文史》上的《梁湘与深圳高科技的发展》一文,梁湘策划特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受到《第三次浪潮》和美国硅谷的启示。他认为除了借鉴国外科技发展的经验外,必须立足国内,借助中国科学院的力量。
《第三次浪潮》是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1980年出版的著作。书中所描绘的未来让当时的中国人感到惊讶:电脑将成为世界的主角,人类的知识信息正在以几十倍几百倍的速度增长;人类的生产方式曾经从个体劳动到大工业生产,而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将要在家办公,托夫勒对人类社会发展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判断和预言,给了中国人巨大的震撼。
梁湘和深圳的拓荒牛很快采取了行动。根据梁文森的记录,梁湘在深圳特区建设初期,曾构想发展工业、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当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进入特区,他就洞察到工业发展的后劲问题。他认为,为了深圳发展的未来,必须重视发展先进工业,并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并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深圳科技工业园的成立,就是一项为提高深圳科技基础的战略举措。
1984年初,梁湘将上述想法与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谈,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和热烈的支持。经过半年多的磋商,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决定合办科技工业园,计划各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由中科院在科技和管理方面给予人才支持,深圳市在调动、户口、住房、职称和出国考察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特事特办”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高新科技园区,虽有中科院为技术依托,但国内尚无经验可循,深圳科技工业园该怎样管理?
陈汉欣告诉记者,考虑到科技园建在深圳特区,要特事特办,所以科技园试图突破管理的传统模式,采用企业经营的方式建设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由深圳市和中科院的主要领导担任,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负责园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1986年10至11月,深圳科技园一行5人以中科院高科技考察团的名义对法国和联邦德国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进行了为期24天的访问和考察,陈汉欣也参加了这次考察。回国后,他写出近万字的考察报告,为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陈汉欣说,深圳科技工业园当时采用企业经营的方式,原因一是初始投资仅有2000万元,需要利用国内外资金市场逐步积累,二是经营者拥有较大自主权、有较大压力,可以促使他们苦心经营,促使企业本身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1987年3月,深圳科技园就决定建立民间科技开发基金和中心,这是全中国第一个由企业投资的科技开发基金和中心,是受到法国、联邦德国“科技苗圃”、美国“新企业孵化器”的启发,在分析研究我国民间科技潜力及其特点上做出的决定。
1988年1月,深圳科技园决定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建立一个以企业的方式进行经营的“新企业孵化器”———民间科技创业中心,它的任务不仅包括吸收和扶持产品能够外销的民间科技企业,重点在于开发科技人员的优秀的非职务发明,这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
深圳科技园经过20世纪80年代打基础的初创阶段,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曼(后改名为珀金埃尔默)、康泰、长园、科兴相继崛起,长城、华为等企业加盟科技园后更使科技园如虎添翼。1999年10月,第一届高交会上,深圳科技工业园孕育的华为、长城、康泰、科兴、海曼等大批高科技企业及其产品的亮相引起了颇多关注。
199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面积在深圳科技工业园3.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的基础上,扩大为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基地、孵化器等科研机构云集,深圳虚拟大学园使50多所海内外著名院校齐聚。
同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作为深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拥有管理权限及有关职能,深圳科技园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相关职能由高新办接替,从此,深圳科技工业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3.2平方公里到185.6平方公里
深圳科技工业园是中国第一个建立新型科技体制的工业园区,全国各地后来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25年来,科技园从原来侧重于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到产学研环环相扣、体系完备的产业链聚集区,每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科技园也见证了深圳产业结构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在深圳和中科院的共同努力下,大量原本束之高阁的高科技成果在这片土地上转化,吸引了包括长园、金科、长城计算机、长城国际、珀金埃尔默、艾默生、康泰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入驻。华为、中兴通讯等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也不断在此诞生、发展,为深圳确立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插上腾飞之翼。
“深圳高新区作为深圳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域,以自主创新、内生式发展、集约式发展为特色,创新型人才高度聚集为特征,14年来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单位面积规划用地和工业用地产出连续多年居全国高新区之首,2009年在全国55个国家高新区测评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二。”
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成立于1996年9月,面积11.5平方公里,2009年高新区深圳湾园区在占全市0.6%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市16.47%的工业总产值和17.49%的工业增加值。按照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来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221.80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52.12亿元,创造税收12.03亿元;按照高新区工业用地3.28平方公里来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777.65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182.73亿元,创造税收42.19亿元。
2009年8月,深圳市政府公布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提出将深圳高新区从原来的11.5平方公里扩大至185.6平方公里。该《规划》提出“一带两极多园”协同发展,包括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福永北-沙井南、光明、石岩、观澜、龙华、坂雪岗、宝龙、碧岭、坪山(深圳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等园区以及市政府划定的其他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
“这是未雨绸缪、颇有远见的重大举措。”在陈汉欣看来,深圳之所以要建设这么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的就是要为深圳今后10年乃至3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准备好空间。
今日科技园
金融与科技良性互动
深圳科技工业园是我国第一个以具有独立经济法人地位的企业形式兴办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从发展之初就注重强化与金融界的联系,发挥特区开放环境、科学技术后盾与金融支柱三结合的优势。
陈汉欣介绍,深圳科技工业园与金融界相结合,不仅是为了筹措资金,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结合、渠道的结合。“科技人员往往在财务和金融方面的知识不足,两种知识的结合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兴建和发展,另外,科技和财经人员的结合也会提高项目的评估和财务管理的水平。此外,科技界的渠道与银行金融界的渠道结合起来,十分有利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经济信息及融资渠道的畅通。”
2007年11月,深圳市政府决定在科技园建设“深圳市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截至2010年8月,科技园金融基地建设运营初见成效,已经集聚了印度塔塔、神州数码、国民技术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家;财富500强1家;国内外上市公司7家,入驻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形成了以金融服务企业为主体、国内外知名企业为核心的深圳市金融服务外包业重要的发展基地。”
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副总经理康勇告诉记者,深圳市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符合深圳建设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需要。康勇说,目前科技园金融基地(一期)初步实现了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其中股权投资产业园建设快速,“南山区股权投资基金(PE/VC)集聚园”在金融基地挂牌仅4个月时间,5000平方米面积内就已经有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入驻,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超40亿元,并开展了系列有影响力的科技项目路演活动,成为深圳市科技项目和资本有效嫁接的新平台。
■口述历史
科技园曾计划选址梅林水库与车公庙
讲述人:陈汉欣
广东兴宁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曾任深圳科技工业园规划组副组长、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深圳市杰出专家。
深圳科技工业园是中国内地拟办的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选址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能否成功兴办,影响到它今后的发展。
1984年,时任深圳副市长的周溪舞兼任主任的深圳市工业发展委员会提出方案,计划在今天的上下梅林水库(当年称为马潟水库)建设科技园。不过规划部门不同意,准备让科技园建在西丽新围村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那年12月,当时我在中科院地理所工作,接到院里的通知,就跟两个同事从北京来到深圳,还有广州地理所的两个人,共同组成深圳科技园选址考察组,一呆就是20多天。在调研中我得知,深圳市当年9月就成立了特区工业园开发公司,准备建科技园。
我们选址专家小组考察后认为,西丽离深圳市区20公里,距离太远,若修路要花费三四亿元人民币,香港人和科研人员都不愿意去,而且村里的采石场搞爆破、粉尘大,不适合搞高科技,最终,选址专家小组认为在车公庙、红树林一带2平方公里的地方建科技园比较合适,离市区又近,配套建设耗资也少。不过,由于规划部门认为红树林片区应该保留,最终科技园也没有建在车公庙。
由于各方面在选址上有争议,我们陪同梁湘等市领导于12月17日下午现场考察时,梁湘就问我们:能不能在大沙河西岸、粤海门、深大一带选址?我说那当然可以,不过那片土地听说要搞什么亚洲大学。梁湘最后说,那还不算数,就定大沙河西岸、粤海门一带吧。这就决定了科技园今天的位置。
1985年1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科技工业园的选址,即深圳大学以东、大沙河以西、北环路以南到深圳湾3.2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年3月,中科院就从近20个研究所抽调了30多位各学科的专家组成规划组开赴深圳,1个多月内完成了科技园可行性、产业大纲、总体布局、开发步骤等内容共10万字规划文本,分别呈送深圳市政府和中科院领导。
那年4月29日,中科院与深圳市政府在深圳迎宾馆签订了共同创办深圳科技园的协议。根据协议,中科院与深圳市各派3个人组成深圳科技工业园筹备组进行筹建工作,我是中科院派来的筹备组成员。离开北京前,中科院周光召副院长嘱咐我:中科院派到深圳搞开发的同志,不应该把个人成为“万元户”当作人生的目标,而应该树立起为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
1985年6月,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领到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2000万元,深圳市和中科院各占50%。规划部门确定园区范围为深南大道以北、北环大道以南、东至大冲村、西至麻雀岭,一期面积1.12平方公里。
1985年7月30日,上午在深圳迎宾馆召开了科技工业园首届管委会会议,下午举行了科技园奠基典礼,那天晚上举办了一个酒会,宣告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成立。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在酒会上说,中科院准备动员4万科技队伍力量,促进特区经济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时任深圳副市长周溪舞还在酒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方毅同志的贺词:“依靠科技,发展经济;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另外也宣读了主管全国特区工作的国务委员谷牧的贺信,指出这是我国把现代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个新的尝试,是深圳特区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后来,科技园征地拆迁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既要着手园区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以及工厂、办公楼、住宅的建设,又要谋划园区高新技术项目的发展,还要筹措资金,经常加班加点,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可以说是司空见惯。1987年,深圳科技园总公司的办公楼交付使用,使深圳科技园在深圳湾畔的地平线上从纸上的规划蓝图变成看得见的现实。这些创业的艰辛和内心的喜悦,是局外人难以体味的。
1999年9月国庆50周年大典前夕,由国家科技部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第三篇第一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确写着: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这就无可争辩地说明中国高科技园区是从深圳科技工业园起步的,深圳科技园是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史上第一个吃螃蟹者,它的历史功勋是永不磨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