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子》4篇
(《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简释
心术①上 第三十六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②。九窍③之有职,官之分也④。心处其道,九窍循理⑤,嗜欲充盈⑥,目不见色,耳不闻声⑦,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⑧。毋⑨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⑩;毋先物动,以观其则⑾。动则失位,静乃自得⑿。
注释:
①心术,心的功能。本篇论述心的功能与修养内心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论述君主驾馭群臣的方术。本篇与《心术下》、《白心》、《内业》等四篇观点一致,文体相同,当出自一家手笔。郭沫若认为是稷下先生宋鈃、尹文的遗作。但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有争论[参见《从<管子>研究看郭沫若对新史学的贡献》载《郭沫若史学研究》成都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又载《郭沫若研究》第10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本篇为经传体,前六段为经,后六段为解释经文的传。]
②心之在体,君之位也。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主宰人体,居於躯干之中,在君主之位。
③九窍,指人体器官:眼、耳、口、鼻等七窍,加尿道、肛门,共九窍。
④职、分,指九窍各有其功能,好比官吏各有其职守。
⑤循理,指心处於正常顺道的状态,九窍就能遵循常理,执行各自的职能。
⑥嗜欲充盈,‘盈’旧作‘益’,据王念孙说改。
⑦此句意为,心为各种嗜好欲望所充满,则九窍就丧失其职能,所以眼睛看不见颜色,耳朵也听不到声音。
⑧离,偏离,失,抛弃。
⑨毋,不要。走,跑。
⑩弊,坏。翼,翅膀。
⑾则,规则,规律。此句意为,不要事先行动,以便冷静观察其运动的规律。
⑿此句意为,事先行动,就会失其君位,而冷静观察则自然能认识并掌握其运动的规律。
道不远而难极也①,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②将入舍,扫除不挈③,神乃④留处⑤。人皆欲知,而莫索⑥其所以知。⑦知乎,知乎,投之海外无自夺⑧,求之者不及虚之者⑨。夫圣⑩人无求之也,故能虚⑾。
注释:
①难极,难以达到。此句意为,“道”好象离人不远,但又很难达到。
②神,相当於“道”。
③挈,原为“潔”据戴望说:”《说文》无潔字,作挈为是。”
④乃,据杨忱本、戴望本,朱本改为“不”误。
⑤此句意为,使嗜欲空虚,“道”就能进入心中,嗜欲没有扫除乾净,“道”就不会在心中停留。
⑥莫索,不知怎样才能认知。
⑦所以知,“智”古与“知”通,此处应作“所以知”,据传文改。“知”后原有“乎”字,据郭校引王引之说删,“所以知”,指虚心以循理,就能获得智慧,智慧当指认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⑧自夺,此句意为,获得智慧,要虚心用之,就不会被夺走。
⑨不及虚之者,原文为“不得处之者”,据郭校引王念孙说改。此句意为,追求获得智慧,不如嗜欲空虚。
⑩圣,原文为“正”,据郭校引王念孙说改。
⑾故能虚,原文为“故能虚无”,据郭校引王念孙说删。此句意为,有道德的圣人因为没有嗜欲的追求,所以能够做到虚无。
虚而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②,登降揖让③,贵贱有等、亲疏有体④,谓之礼,简物小大一道⑤,杀僇⑥禁诛谓之法。
注释:
①虚而,今本作”虚无无形”误 ,据郭校引刘师培说改。
②义,尹注:”人事各有宜也。”意即空虚而没有形状叫做道,生化培育万物叫做德。君臣父子人事之间有一定的秩序叫做义。
③登降揖让:”通解”释为”尊卑间揖让之礼”,可从。
④体,郭校引丁士涵说,当作”亲疏有体”。而”体犹分也”,此”分”字犹”定 分”的”分”。
⑤原文”小未”当是”小大”之误,据郭校引丁士涵说改。”简物小大一道”,意为”不问事之繁简、物之大小,其本一也”。
⑥僇,或作戳。
大道可安①不可说,真人②之言,不义不颇③不出於口,不见於色,四海之人,孰知其则④?
注释:
①安,安处适应。”说”,说明。
②真人,旧作”直人”,据王念孙说改。
③不颇,旧作”不顾”,据郭校改。义与俄通,《诗•宾之初筵》郑笺:”俄,倾貌。”此即偏离之意。颇,偏颇。不义不颇,即不偏颇。
④旧本”孰知”前衍一”又”字。据丁士涵说改。此句意为道能安处但不能清楚说明,真人的思想不偏颇(因为与道一致)但并不从口里说出或从面部表露出来,那么天下的人谁能知道他的法则呢?
天曰虚,地曰静,乃不贷①。挈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②。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③。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④。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⑤谓之圣人。故必知不言之言⑥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⑦。殊形异势⑧,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始。
注释:
①乃不贷,旧作”乃不代”,据俞越说改,”贷”与”忒”通, 意即差错。
此句意为,顺应天地之虚无安静而行,这样就不会有差错。
② 挈,原为”潔”,据戴望说改。宫、门,宫,指心;门,指耳目等器官。此句意为,保持心的洁净,神就能存留于心中。
③此句意为,虽然纷繁杂乱,但泠静而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
④遍立,”遍”,旧作”徧”,据文意改。意为:虽然力强,但是不能使所有的都立起来,虽然有智慧,但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策划好。
⑤名当,名与实相符合。
⑥ 不言之言,旧作”不言”,据王念孙说改。
⑦ 道之纪,道的要领。
⑧异势,旧作”异执”,古籍的”势”字常写成”执”,为通假字。如《管子•明法》:”夫尊君卑臣非讦亲也,以执(势)胜也”。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①。其可不利,以其好利②也。是以君子不怵乎好③,不迫乎恶④。恬愉无为⑤,去智与故⑥。其应也,非所设也⑦,其动也非所取也⑧。过在自用,罪在变化⑨。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⑩,其应物也⑾,若偶之⑿,静因之道也⒀。
注释:
①恶死,厌恶其死。
②好利,喜好其利。此句意为,人可以用杀戮来进行威胁,是因为他害怕死,可以 用剥夺利益来进行惩罚,是因为他爱好利益。
③不怵乎好,”怵”,旧作”休”,据郭校改。”怵”与訹通,受利所引诱。此句意为,不为利与爱好所引诱。
④不迫乎恶,迫,逼迫。意即不为厌恶的事所逼迫。
⑤恬愉,安乐之意,无所谓好恶。
⑥智,智,智巧。如《管子•任法》:”圣君因法而不任智”,此处智即智巧,
指奸人的花言巧语。故,巧诈。
⑦应,应付,对付。设,预先谋划。
⑧取,选择。
⑨自用,指君主自作聪明,自作主张,因而带来决策上的失误。自用与独断义同。《管子•明法解》有”兼听独断,多其门户”之语。此句意为,错误在於自以为是的去做,罪过在於主观的去改变。 ⑩君子,旧本无”子”,据郭校补。 ⑾应物,应接事物。此指心与物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应物一词在《庄子》等道家典籍中常见。 ⑿偶之,偶,此处为偶合之意,如指人的形体与影子,击鼓的节奏与鼓的声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偶之之意。传文有”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正是解释此事。
⒀静因之道,尹注:”凡此皆虚静循理之道也。”意即使其嗜欲空虚,去掉主观成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①”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於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②。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③”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毋代马走”, “毋代鸟飞④”此言⑤不能夺能能,不与下试也⑥。毋先物动者,摇者不定,趮者不静,言动之不可以观也⑦。位者,谓其所立也⑧。人主者立於阴,阴者静,故曰:”动者失位”⑨。阴者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故曰:”静乃自得”⑩。
注释:
①此句为引经文,然后解释经文,可见本篇前一部份是”经”,后一部是”传”。由此进入传文部份。
②分,本分,职分。此句意为,耳朵眼睛是主管看与听的器官,心不管看与听的事,这是各器官都得行使各自的职能。
③此句”不”字衍,杨忱本有”不”字,当是传抄者误加。
④毋代马走,毋代鸟飞。旧本”毋”为”无”,据经文改。古人书写”无”与”毋”通用。
⑤此言,前面旧有”故曰”二字,据王念孙说删。
⑥下试,旧作”下诚”,据张文虎说改。”试”,意为比试。能能,据郭校引李哲明说,意即能者之能。此句意为,这是说君主不能干涉有能力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用和臣下比试能力的大小。
⑦趮,同躁,急也,动也。此句意为,如果动摇不定,烦燥不安,就不能正确观察事物的客观规律。
⑧所立,所处的地位。
⑨此句意为,人君居於阴的地位,阴是需要安静的,所以说动就会失去阴的地位。
⑩此句意为,因为阴能控制阳,静能控制动,所以说安静才能保全自已的地位。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①。故曰:”不远而难极也②”。虚之与人也无间。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处而难得③。”世人之所职者情也④。去欲则寡,寡则静矣⑤。静则精,精则独矣⑥。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自贵也⑦。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挈则神不处”⑧。
注释:
①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尹注:”所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也。《庄子.天下》记载,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与《心术上》所说当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理解为,道充满了无限大的宇宙,和可以无限分割的物质。
②不远而难极,正因为道有如上性质,所以好像很近,而又难以穷极。
③无间,没有距离,但是只有圣人才懂得虚无之道。因此说,虽然与道相并而处,但是却很难懂得。
④情,旧作精,据郭校改。职,尹注:”主也”。谓专主。此句意为,世上一般人专主於情欲。
⑤去欲则寡,寡则静:寡,旧本作”宣”,今从郭沫若说校订。句下”寡”字误同。此句意为,除去情欲就是欲望寡浅,而欲望寡浅则就能做到虚静了。如此便与《庄子•天下》所说宋鈃、尹文”以情欲寡浅为内”的思想吻合了。
⑥精,即精气。”独”後旧本有”立”字,据刘思培说改。此句意为,有虚静才产生精气。有了精气才能使思维活动”抟一”。正如《内业》说:”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这正是表述的”心”为主宰的心理活动状态。
⑦明、神,明指弄明白复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就能心明眼亮。神,指”得道”。从而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持守”虚静”,使内心明如止水,达到这样高度的内心修养,是”得道”(或说反映客观事物)的必要途径,经过”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才达到了”得道”的目的。这是说心理现象的高度概括,也是说朴素唯物论的反映论。这正是《心术》等篇的精髓之所在。
⑧挈,原为”潔”,据戴望说改。本篇以下”挈”字同。
人皆欲知而莫索①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②。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虚矣。虚者无藏也③。故曰:去知则奚求④矣。无藏则奚设矣⑤。无求无设,则无虑。无虑则反复虚矣⑥。
注释:
①莫索,旧本其后有”之”字,据郭校删。莫索,即没有去探索。 ②其所知,旧本无,据文意补。”彼”,指知,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此”,指”心”,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此句意为,人都想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但是却没有去探索怎样获得这种认识,人所要认识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所依靠的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心”。 ③无藏,无所隐藏,即虚心。此言内心修养要持虚守静,虚就是没有主观成见和欲望。 ④奚求,旧作”奚率求”,据郭校引王念之说改。此句意为,除去智巧则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⑤奚设,旧作”奚投”,据郭校改。”设”,指措施、办法。此句意为,没有主观成见和欲望就没固定的办法。 ⑥反复虚矣:”复”旧作”覆”,据张文虎说改。此句意为,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办法,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反复都是虚无的了。 天之道,虚而无形。虚者不屈,无形则无所低䫧(䫧为”赶”之”干”改为”午”)①,无所低䫧(䫧为”赶”之”干”改为”午”),故”徧流万物而不变。德者道之舍②,物得以生生③,得以职道之精④。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⑤。无为之为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⑥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无⑦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⑧。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⑨。故理者谓有理也,礼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⑩。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道者也⑾。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⑿。故杀僇禁诛以一之也⒀。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⒁。 注释: ①虚而,旧作”虚其”,古”其”与”而”常通用。低䫧(䫧为”赶”之”干”改为”午”),旧作”低赶”,形近而误,低䫧(䫧为”赶”之”干”改为”午”),即抵牾、矛盾。此句大意是说,因为物有形体,所以有矛盾,而道无形体,故无矛盾。 ②舍,据郭校,释为”施舍之舍。舍也就是施。下文”施不见其德”,”舍之之谓德”可见”施”、”舍”同义。”德者道之舍”,意思是德由道施舍,即德是道的体现,”舍”亦可释为馆舍的舍。与上文”扫除不挈,神乃留处”,”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的”舍”字同。这里”神”、”贵人”都是指的”道”。可见德是道的馆舍。
③物得以生生,据郭校断句。意为万物得”道”,才能生化,而这就是”德”。《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此可视为”物得以生生”的来源。 ④职道,即守道 。相当於《老子》的”守一”、”抱一”等概念。这里的”一”是”道”,”守一”即是”守道”。”知”字似衍。意为具有德才能保守道的精华。 ⑤以,据郭校改。又丁士涵说,”‘以’与‘已’同。”而”已”与”矣”亦通。此处”已”在句尾,似应释为”矣”。此句意为,所谓得道,是指认识事物为什么如此的道理。即认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或规律。 ⑥道之与德,此句意为道与德是完全一致的。或说没有矛盾的,所以说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⑦无间,据王引之说,”‘间者’上又脱‘无’字”,据补。此句意为,说道与德没有矛盾的道理在於,德是由道引申出来的。 ⑧各得其宜,此句意为,义的涵义是君臣父子人间的事,各自处理得当。 ⑨节文,指礼节、礼仪、制度等。”为之节文”,即为之制订礼节、制度等,以便人们依据实行。 ⑩明分,明确名分。此句意为,所以说礼是说要符合道理,也就是要明确各人的名分与职守,以此来区分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 ⑾理因乎道,旧作”义因乎宜”,据郭校改。此与下文”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句法相同。此句意为,礼是从义产生的,义是从理产生的,而理又是根据道产生的。 ⑿同出,谓”法”与德、义、礼、权等都出于”道”,这可从帛书《经法》首句”道生法”得到证实。这里与《五辅》所论的德、义、礼、法、权,均出於道,是相对应的。这里则把礼、法看成道的衍生物。从而倡导法治与礼义教化兼而用之。 ⒀此句意为,所以要用暴力来进行统一。 ⒁此句意为,所以无论何事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来衡量”考察”,法是根据权衡轻重来制订的,而权衡轻重的准则就是道。
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说”也。真人①,言至也。不宜②,言应也③。应也者,非吾所设,故能无宜也。不颇④,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取⑤,故无颇也。”不出於口,不见於色”,言无形也;”四海之人,孰知其则,”言深囿也⑥。 注释: ①真人,旧作”莫人”,据王念孙说改。此句解释上文”真人之言,不义不颇”。 ②宜,章太炎说”‘宜’亦借为‘俄’”。又张佩纶云:”‘无义’当作‘无俄’。”“俄。《说文》:”从人失声,一曰佚忽也,俄顷也。”段注:”寻今义之所由,以俄顷皆偏侧之意。”此处”不俄”与”不颇”相对而言,两者都有偏颇之意。 ③应,反应。”不俄,言应也。”指”心”之”应物”。心的虚静如明镜,它能如实地反映事物。 ④颇,旧本误为”顾”,据郭校改。颇,偏颇。此句意为,不偏颇, 即不偏离正道,是因为能够因依适应事物的变化。 ⑤取,旧作”顾”, 据郭校引俞樾说改。俞樾引《广雅.释诂》:”取,为也”。此句意为。 “因”即是因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愿望去进行干涉,因此就能不偏颇。这是推衍老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16章) ⑥囿,苑囿也。深囿,是说广阔的苑囿。这里转意为君主”任术”以驾御群臣要深藏不露,即使群臣摸不透君主的底细,就好比那皇家苑囿一样,深不可测。”深囿”相当於”周密”。《法法》:”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因为法是公开的,而术是人主”秘用”的。《心术》即是讲人主驾御群臣之术。正如上文所说:”人主者立(位)於阴,阴者静,故曰‘动者失位’阴者能制阳矣,静者能制动矣。”这种君主所用之术,确有其神秘性。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者不屈,静者不变,不变则无过,故曰”不忒①”,”挈其宫,开其门”②。宫者,谓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挈之者,去好过也③。门者,谓其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④。”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过实⑤,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⑥。督言正名,故曰”圣人”。”不言之言”,应也,应也者, 以其为之者人也⑦。执其名,务其所以成⑧,此应之道也⑨。”无为之事⑩”,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⑾。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⑿。人者立於强⒀,务於善⒁,举於能⒂,动於故者也⒃;圣人无之⒄。无之,则与物异矣⒅。异则虚,虚则万物之始也⒆。故曰:”可以为天下始”。 注释: ①不忒,旧作”不伐”,形近而误。此句意为,天的道为虚,地的道为静。因为虚就没有穷尽,因为静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也就没有过错,所以叫做”不忒”。 ②开,旧作”阙”, 据张文虎说改,郭校认为, 本篇主旨在言”静因”之道,”因也者舍己以为法者也”,故须使心如明镜,物来即能因应。”挈其宫”,静之事也,”开其门”,因之事也。如为”阙其门”,则何由”以物为法”耶?意为,使心保持虚静状态,使耳目等器官门户开放,没有成见。以便客观反映事物。 ③好过,据郭校引丁士涵说,意同”好恶”。此句意为,心虚静,就去掉个人的好恶了。 ④据郭校,此句之后有脱简,因为经文有”去私母言……智不能尽谋”一段,没有注解的文字。 ⑤名不得过实,旧本脱一”名”字,据王念孙说补。郭校认为,”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即名与实必须一致,此战国时正名派之基本原理。此句意为,事物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形状就应有固定的名称。这是说名应该与实际事物相符合。 ⑥姑,据郭校读为诂,即解释。务,读为侔,取也。此句意为按其形体的形状给予恰当的说明。并给予相应的名称。考察名实的情况而使之相符,就是圣人。 ⑦不言之言,应也;指君主要求臣下报告情况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后君主再表态,所说”不言之言”,而这是”应之道”;”以其为之者人也”,旧本为”人者”,二字误倒,当为”者人”,据文意改。这里的”人” 是指他人。《韩非子•二柄》说:”人主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其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正是说的这个意思。此句意为,”应”是指君主根据臣下所提的方案而表态,而不是自己独出心裁。
⑧务其所以成,旧本其字后有”应”字,据王引之说删。
⑨之,此”之”字据郭校,意即此也,不必以为是此字之误。此句意为,正确掌握运用名称等概念并尽力符合客观规律,这就是”应”的道理。
⑩无为之事。”事”, 旧本误为”道”, 据张佩纶说改,此句意为,以”无为”的态度来办事就是”因”。
⑾无益、无损,此句意为,”因”就如象镜子反映物体一样,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根据其形状而给予名称,这就是”因”的方法。
⑿此句意为,给事物以名称是圣人用来掌握万事万物的方法。
⒀强,强求。立於强,据郭校,”谓处於矜持勉强之心境”。
⒁务於善,”善”与”缮”通, 即修治、修饰。务於善,即好将事情粉饰、增色。
⒂举於能,举旧作”未”, 据郭校改。举於能,按自己的能力而动作。
⒃动於故,动是动作,故是故巧。意即按巧诈来动作。
⒄圣人无之,意思是以上所说人的四种行为,即”立於强”,”务於善”,”举於能”,”动於故”,圣人都是没有的。因为这些行为不是”因应於物”的,而是违反客观规律,凭个人主观好恶来办事。
⒅与物异,与,允许。与物,意即随着事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⒆异则虚,此句意为,因为抛弃了主观好恶,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就可以达到虚,即没有阻滞。达到虚的状态就是万物的开始了。
人迫於恶,则失其所好,怵於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①。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恶”②。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③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④。”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⑤。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⑥。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⑦。”过在自用,罪在变化”⑧。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於物矣⑨。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⑩。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⑾。”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⑿。”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⒀。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於虚也⒁。
注释:
①迫乎恶,怵乎好,《版法》说:”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怒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这是说的君主施行赏罚,与此处所说相符,”怵乎好”,相当於”喜以赏”;”迫乎恶”,相当於”怒以杀”。怵,利诱。此句意为,人君被迫於所厌恶的事物,就会失去所喜好的事物。被美好的东西所利诱,就会忘掉他所厌恶的东西;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道的要求。因此离开了法度准则就不能公正施行赏罚,其结果就不能使臣下心服口服。所以要强调”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即保持心态虚静和平正,不自作聪明,不主观偏见。
②此句旧本无”君子”二字,丁士涵误加,郭校不同意加,张舜徽赞同郭校。此句意为,不为美好的东西所利诱,不迫於自己所厌恶的事物。
③此句意为,厌恶什么东西不要违背道理,喜好什么东西也不要超过人之常情,符合以上要求,所以叫做君子。
④恬愉,安逸,快乐。”故”,故巧。”虚素”,张佩纶主张改为”虚挈”,误。张舜徽非之,当。郭校以为,”素亦洁也”。”虚素”为黄老之学的常用语。此句意为,安逸於无所作为,去掉个人的智慧与故巧,这是说人处於空虚、素朴的状态。
⑤应,应事。取,取决。此句意为,他的应事不是预先计划好的,他行动也不取决於自己。这是说因应於自然的道理。
⑥舍己,抛弃主观成见,此句意为,”因”就是说要抛弃主观成见,而按照事物本来面貌为标准如实反映事物。
⑦缘,按照。此句意为,有所感觉才相应的有所反映,就不是预先计划好的,按照事物本身的道理而行动,就不是取决於主观的成见。
⑧过在自用,过错在於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去行事。罪在变化,发生错误在於主观上妄加变化。这是就君主决策而言,正确的决策应如《明法解》:”兼听独断,多其门户”,而决策之后则”罪在变化”,即反对多变,正如《法法》所说:”令号已出而易之,礼之已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杀戮虽繁,民不畏也。”
⑨仵,逆也,抵触也。此句直译为,君主自以为是去干,就不是虚心;不虚心就会与客观事物的规律相抵触。这里是指君主刚愎自用,而进行决策,因为其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以就会”仵於物”而产生失误。
⑩为,通伪。贵因,以”因”为贵。此句意为,主观上妄加变化,就会产生虚假;产生虚假就出乱子。所以说道以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为可贵。
⑾因其能,这是指君主对臣下要”因其能”而用之,因其自身的能力而发挥作用《牧民》主张”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即对待臣下要用其所长,弃其所短。此与上文”不夺能能”的文意相符。
⑿此句意为,君子处事好象无知的样子,这是说他很虚心。
⒀此句意为,他因应於事物就好象是只起配合的作用。这是说他随时适应事物的变化,好比影子总是和产生它的形体相像,回声总是与产生它的声音相伴随一样。
⒁复於虚,旧作”复所於虚”,据文意删。此句意为,所以事物到来就去相适应, 一旦离开则也就舍弃而去了。所谓舍弃也就是回复到虚无的状态。
心术下①第三十七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②。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③。昭知天下,通於四极④。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⑤。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⑥,行者正之义⑦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服。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⑧;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者也。
注释
① 本篇和《心术》上并不联接,而与《内业》基本相同,但不如《内业》详细。一般认为它是《内业》的写作提纲或部分初稿,刘向等整理误作《心术》的下篇编入,以至历代沿袭下来。
② 此句同於《内业》:”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其大意见《内业》注释。
③ 此句含义同於《内业》:”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饰德,《内业》为”摄德”,意均为修饰内心之德。此句大意见《内业》注释。
④ ,《内业》为”昭”,二字通假。此句含义见《内业》:”照知万物,中守不忒。”其大意见《内业》注释。
⑤ 此句同於《内业》:”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此之谓中得”。”内得”即”中得”,指对精气有所领悟。见《内业》注释。
⑥ 充,指发挥精气的作用。
⑦ 义,通”仪”,仪表也。
⑧ 覆,覆盖。
⑨载,装载。
凡物载名而来①,圣人因而财之②,而天下治;实不伤,不乱於天下而天下治③。
注释:
① 载同”戴”。”凡物载名而来”,其意同於《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②财,同”裁”,既裁决。③实,相对於”名”而言。伤,伤害。不乱,指名实相符,即《心术》上:”名不得过实。”
专於意一於心,耳目端知远之近①。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②?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於人而自得之於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③。
注释:
① 专於意,一於心,即《心术》下:”一意抟心”。近,旧作”证”,据许维遹说改。端,即《心术》下:”不淫”。”知远知近”,《内业》作:”虽远若近。”其意亦同。
②卜筮,古代预测凶吉的方法。”卜”,以烧灼龟板所显的花纹来判断凶吉;”筮”,以蓍草的根数来判断凶吉。凡国家大事都要进行卜筮来决定吉凶。
③不得鬼神教之,此句意为,以思想的专一即以”精气”来代替卜筮鬼神的作用。
一物能变曰精,一事能变曰智①。募选者所以等事也②。极变者所以应物也③。慕选而不乱,极变而不烦④。执一之君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⑤。日月之与同光,天地之与同理⑥。
注释:
① 一,专一。物,旧作”气”,据《内业》”一物能变曰精”改。”物”与”事”相对。此句意为,专一於事物的变化叫做”精”或”智”。
② 募,旧作”慕”,据郭校改。募选,广泛征求并进行选择。等事,分等级种
③ 极变,很善於变化。应物,适应事物。
④ 烦,烦扰。
⑤ 执一句,《内业》为”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此句意为,专一於保养精气而不失去,就能统帅万物。
⑥ 理,道理。
圣人裁物,不为物使①。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②。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③。所以操者非刑也,所以危者非怒也④。民人操,百姓治,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⑤,非人所而乱⑥。
注释:
① 栽物,制栽事物。物使,被物所驱使。
② 心安,指国君内心安静。心治,指国君内心有条不紊。
③ 功作,事业振作。从,服从。
④ 操,掌握。刑,刑罚。危,忧惧。怒,发怒。
⑤ 至不,”至”,最。下一”至”字同。”不”通”丕”,即巨大。无,虚无。至不至无,指道最大最虚无,即《心术》上所说”虚无无形之谓道”。道是”其大无外”的。⑥人所,旧作”所人”,据文意改。而,通”能”。
凡在有司执制者之制①,非道也。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殁世不亡②。与时变而不化,应物而不移③,日用之而不伤④。
注释:
①制,旧作”利”,据郭校改。制法律制度。有司执事者,指国家执政者。
② 援,援引。殁世,永世。
③ 与,同”予”。时变,时世变化。化,变化。不化,指本身不变化。应物,适应於事物的变化。移变动。
④ 伤,旧作”化”,据安井衡说改,意即损伤。
人能正静者筋月刃而骨强①,能载者大圆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乎大明②。正静不失,日新其德③;昭知天下,通於四极④。全心在中,不可匿⑤;外见於形容,可知於颜色。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於戈兵⑥。不言之言⑦,闻於雷鼓。全心之形⑧,明於日月,察於父母。昔者明王之爱天下,故天下可附。暴王之恶天下,故天下可离⑨。故赏之不足以为爱⑩,刑之不足以为恶,赏者爱之末也,刑者恶之末也⑾。
注释:
① 正静,指人的身正心静。详《内业》注。筋月刃骨强,《内业》作”筋信而骨强”可见”月刃”与”信”通意,即舒展。
② 此句《内业》作”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圜,即圆。大圆,指天。大方,指地。大清、大明,指太阳和月亮。详见《内业》注。
③ 正静不失,《内业》作”敬慎无忒”意义大体相同。
④ 昭,《内业》作”遍”。通,《内业》作”穷”,意思大体相同。四极,东南西北四方极远的地方。
⑤ 全心,旧作”金心”,据《内业》”全心在中”、”全心之形”改。”全心”,健全的心。此句《内业》作”全心在中,不可蔽匿,知於形容,见於肤色。”蔽匿,隐藏。知,旧作”和”,据《心术》下文改。知,见也。
⑥ 戈兵,《内业》作”戎兵”,即凶器。
⑦ 不言之言,《内业》作”不言之声”。
⑧ 全心之形,《内业》作”心气之形”,详参《内业》注。
⑨ 附,依附。离,判离。
⑩ 赏,旧作”货”,形近而误。”赏”、”刑”相对而言。
⑪ 此句《内业》作”赏不足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注详《内业》注。
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①。所以失之者②,必喜乐哀怒。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③。外敬而内静者,必反其性④。
注释:
① 平,旧作”乎”。据《内业》”必以正平”、”天主正,地主平”改。正平,要象天一样正 ,地一样平,虚静无为,自然而然。
② 失,损失。之,指正平。
③ 节,节制。守,遵守。莫若,没有比得上。喜乐哀怒,《内业》作”喜怒忧患”。”节怒莫若乐”,《内业》作”止怒莫若诗”而多”去忧莫若乐”,”守敬莫若静”。
④ 此句《内业》作”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比本篇更详,参见《内业》注。
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①。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②。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③。凡心之形,过知失生④。
注释:
① 利事,好事。利心,好心。
② 安处,安静的住所。安心,安静的心。
③ 此二句《内业》作”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不治必乱,乱乃死。”比本篇说得透彻,参见《内业》注。
④ 心之形,指心的形体。过知,过分知,即知得过多。失生,失去生机。
是故内聚以为泉原①。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坚固。能令用之,被及四圄②。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於天,下察於地③。
注释:
① 泉,旧本无,据《内业》“内藏以为泉原”补。可见“聚”即“藏”。
② 及,旧作“服”。圄,旧作”固”,据王念孙说改。
③ 一言之解,指对“道”的理解。《内业》说:“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於天,下极於地,蟠满九州。”注释也参见该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