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30年阶层跃动:改变命运的九次机遇(续二)
92派 毛振华站在他的导师董辅礽的照片旁。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是“92派”这个名词的发明者。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南巡讲话的感召,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毛振华、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为代表的“92派”企业家。他们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企业运作上有现代观念,他们也是上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毛振华 两度转身
本刊记者 薛芳 发自北京
9月初,在复兴门泰康人寿大厦C座14层的会议室见到毛振华,他被称为中国信用评估第一人。相比于众多的92 派,他的经历更为特殊:由官而商,从商到学。
在毛振华的办公室,摆放着一张合影,里面有四个人,冯仑(万通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嘉德拍卖公司创始人、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田源(创办了第一家期货公司),照片看上去充满了历史感;而在他的会客室里,一幅董辅礽的照片悬挂在非常醒目的位置上,董是毛振华、陈东升、田源共同的老师。
年仅44岁的毛振华是湖北人,身材不高,但浑身透着精明能干的气息。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相比于他的同龄人,毛振华一直都走得比较快,15岁上大学,24岁成为海南省最年轻的处级干部,28岁创立了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并把中诚信做成了中国最大的信用评级公司,43岁选择退休。
毛振华告诉记者,“做学者,还有30年的时间”,说完,爽朗的笑声。
离开权力的金字塔
199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巡旋风,不仅在政治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经济上也形成了强烈的号召力。对于谙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毛振华来说,机会似乎来了。
那一年,是毛振华在中南海政策研究室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这个体制内一直都走得顺风顺水(从副科长到处长的每一轮提拔,都是破格的)的年轻人,在权力的金字塔面前,忽然有了退却的念头。
他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在如何为国家尽力这个事情上,他和他的同班同学、陈东升看法颇为一致,一定要做一个中国没有的东西。
“其实点子是几个同学一起讨论出来的,东升说外国现在有的,中国还没有的,以后肯定会火。所以,我就搞了信用评估。”毛振华笑着告诉记者。
毛振华要做一个中国的穆迪公司。在当时的毛振华看来,偶尔看到或者听说这个公司只是在广播或者报纸上,这样的字句在他脑海里印象很深刻,“穆迪公司调高了中国政府的发行债券信用等级”,“穆迪公司调低了中国政府的发行债券信用等级”……
在当时毛振华心目中相当神秘的穆迪公司,由约翰·穆迪于1909年创立,总部位于纽约。1913年,穆迪开始对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
尽管对于要做的事情相当懵懂,但毛振华并不孤独,那时候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越高耸的电报大楼和民航营业大厅,大约10多分钟就到了陈东升西单的家,天南海北地聊,通常聊到凌晨三四点钟才睡觉,冲动而兴奋。
“我和陈东升相互启发,我们要做公司,讨论怎么做?不是说我们天生就能做这些事情,更多的是一种年轻的冲动。 ”
1992年5月,适逢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有限责任公司暂行管理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毛振华照着报纸抄下了企业章程的每条内容,开始筹备创立中诚信。
在此过程中,他性格中的固执一面大放异彩。他认为创办公司的第一步是先有金融业务许可证。至于跟谁申请许可证,毛振华心里也很模糊。
还是从中南海骑自行车到复兴门中国人民银行总部,找主管的处长、司长,跟他们谈,“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事情该不该他们管,以及怎么管?”约人,吃饭,反复跟对方说,自己要筹备的公司在中国是多么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这样,经过四个月坚持不懈的游说,中国人民银行给中诚信发了金融许可证。因为体改委的两个文件,找钱又有制度上的保证,接下来的事情对毛振华来说,相对容易些。
毛振华给他的公司找了12个国资背景股东,第一期资本金2000万,第一部分到账时是500万,余下的三年后才全部到账。
股东们基本都隶属于金融业,有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国家机关单位等,比如,中国审计组管理的中国审计律师事务所,司法部管理的中国律师中心、中国证券协会……
“当时所做成的事情,现在看来几乎完全不可能。但当时没有概念,一心想游说他们。有机会找到他们的领导就说:这东西别的国家有,中国没有,很不错。但也不敢拿太多的钱。”毛振华如此描述他那时候的一种状态。
1992年10月8日,中诚信成立,一家从事资本市场信用评级与评价的独立中介机构宣告诞生。10月9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消息。
一个典型的92派
当然,在那个年代,弃官从商也是一种趋势。据《中华工商时报》的统计,当年度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其中最为知名者,是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的薄熙成,辞职下海,创办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财经作家、《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评论“92派”说,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的代表。这些人往往在政府部门待过,有深厚的政府关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有前瞻性的预测能力,他们能创立一个行业并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这些从体制里出来的人,对“中国”、“国际”等字样仍有相当的好感,这或许能契合他们未了的一种情怀。在他们看来,带中国字头的企业是“局级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营,而且天然地就好像是中国第一。
不过,那时候的毛振华在中诚信是没有股份的,尽管公司由他负责筹建,但他没有投票权。公司最初的办公地址位于北京三里河西苑饭店4号楼的一个普通的房间,条件比较艰苦。
把一个新生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毛振华用了三年的时间。
1992年12月26日,公司在董辅礽、厉以宁、江平等几位著名学者的组织下,制定了国内第一套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公布了第一部《信用评级业务指南》。那时候中诚信的业务涉及到信用评估和股份制改造。
1992年到1994年上半年,金融领域的改革开始了;在国有企业领域,“抓住少数,放活多数”的思路也开始萌芽,并成为趋势。
毛振华抓住了机遇,他的中诚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承接了许多业务:从为三峡工程设计融资方案开始,先后担任杏花酒厂、中国有色、武汉中百、伊利实业等众多企业改制和上市的财务顾问;山东华能项目成为中诚信第一个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项目……
1994年下半年,中国的资本市场走向低迷,中诚信的业务也随之陷入了低谷。毛振华遇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冬天,股东们的投票几乎让他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此后,他在香港呆了三年,任香港某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去香港之前,他跟对方谈了条件,就是中诚信这边的职务他必须兼着。三年间,工资加奖金加期权,毛振华拿到了一千多万。“这笔钱是我能把中诚信买回来的一个必要条件。”
1998年,朱镕基总理的施政承诺中有一项是“用三年时间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他采用的办法是“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而实施的战略就是坚决地“国退民进”。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诚信的12个股东选择了渐进的退。“一点一点买回来中诚信的股权,从最初的10%,到现在 60%的股权,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毛振华笑着说,“我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距离国家越来越远
中诚信是自己的了,在2000年的时候,毛振华将公司的资本由2000万增至8000万。增资扩股完成后,毛振华觉得很困惑,最初创办公司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因为公司的资本都是国资背景的,觉得自己还是国家的公职人员,现在看来,自己距离国家越来越远。
“我们没有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做商业,是可以流动的,因为国资背景的企业领导人和官员之间的身份转换很容易,实际上很多人也是如此,”这个不抽烟,不喝酒,喜欢清谈的湖北人总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回到体制内。
正当毛振华觉得自己与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1999年,中纪委对毛振华进行了调查。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的调查,用现在的词语,叫“双规”。调查进行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结论性的东西。但这次调查对毛振华心里造成很大冲击,“在中国做商人,太不安全,模糊的东西太多。 ”
但在之后的8年间,毛振华把中诚信锻造成中国信用评级领域的领头羊。在他看来,与穆迪成立合资公司,就说明中诚信的业绩受到了这家国际上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的肯定。
当然,毛振华没有打算将中诚信卖掉,他觉得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了。在他给记者的名片上,除了正面写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的头衔,名片的背面还有六个社会职务,但唯一跟中诚信有关的职务是——“中诚信首席经济学家” 。在去年公司15周年的晚会上,公司为他举办了一个送行仪式,祝贺他转身成为学者。
“在中国现行的环境下,商人对自己命运没有主控权,中国企业家的死亡率太高了。中国不具备把企业做大的环境,特别是金融性的企业。我现在退出来,有一种解脱感。作为第一代创业者,企业发展了,而我也不是一个负面人物。”自得完了,毛振华又感慨,“我带着十多年做企业的阅历转型,其实有点悲哀的。”
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毛振华给记者拿出来一本《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2008年中期),他告诉记者,尽管他的学者生涯才开始一年,但还是很有收获。
“我这一辈子不是最好的官员,小官;我没有把企业做大的愿望,所以也不是最好的商人;做学者,起步比较晚,从基本功和文献功底来看,也不具备作一个最优秀的超一流学者的条件。”回望过去的30年,毛振华如此概括。
十问毛振华
1 这些年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毛振华:身份得到改变。从农民到大学生,在政府工作,认为自己是精英,职位升得很快。从商很早,有些收获。最后去大学做研究,出发点还是想为国家做点事,这种情结挥之不去。
2 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毛振华:92年下海办公司,并逐步成为公司的股东,彻底成为一个商人。
3 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决定是什么?
毛振华:去人大经济学研究所做研究。从上大学算起,已经30年了,我还可以活30年,面对未来,我应该有
留学
《幼童》
王辉耀始终没有放弃对开放式人生的追求
中国最早的非官派留学生是随外国传教士走出国门的。1872至1875年,大清王朝分四批共派出120名9岁至12岁的幼童留学美国,这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1980年代以及1990年代前期,中国海归主要是在科技教育领域做出了贡献。到了1990年代后期,当代海归在创业方面开始发挥突出作用。
王辉耀 30年开放人生
“30年前这些都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为什么现在成了顶尖的一批人?”
本刊记者 卫毅 发自北京
实习记者 吴丽岚
曾经的梦想
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王辉耀50岁了,视力还挺好,他觉得这和他当年苦练乒乓球有关。
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在成都西城区上小学的王辉耀,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当时的全民偶像是容国团、庄则栋。富有想象力的乒乓外交让这个孩子觉得,运动员之于国家的作用不可小觑,小球也能玩出大动静。
每个时代改变命运的模式不尽相同,王辉耀觉得彼时的命运改变模式较少。“不外乎是工人、农民、解放军这些身份。”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乒乓球运动员看上去更有吸引力。
乒乓之路的初探全凭王辉耀个人。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来就打球去了,这仿佛是每个成功运动员的开始。为了练力量,他拿着板砖当球拍使。王辉耀原本是个菜鸟级乒乓球爱好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练,到了六年级,他拿到了全校乒乓球比赛冠军。他所在的小学,更多的孩子玩的是足球,而且玩上了专业之路,因为成都西城区有足球体校。年少的王辉耀有点郁闷,西城区没有乒乓球体校。
王辉耀的乒乓球专业运动员梦想就这么悬着。同学中踢球的那几位之后还真有到四川省队成为专业足球运动员的。“ 幸亏没去踢足球,中国足球……呵呵……”王辉耀相信,如果当时他们区有个乒乓球体校,他至少能成为省队队员。
运动员梦想的彻底破灭是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来临的时候。1976年,中国的多事之秋,高中生王辉耀带着一卷铺盖、一个军用水壶和简单衣物来到一个不通公路、没有电灯和瓦房的乡村插队。
在农村里,王辉耀读的书挺多,听电台,看《参考消息》。他从书中了解到,他的四川老乡郭沫若、巴金,还有蔡元培、胡适、鲁迅、徐志摩等等,全部都是“海归”。在还是国门紧闭的中国,王辉耀对外部世界抱有期待。他曾住在猪圈旁茅草房里,作了一首《茅屋》:“茅屋四壁荡空空,又冷又湿又透风。吾身虽居寒屋里,环球风云装胸中。”
王辉耀开始自学英语,这在同学中是难得的,许多人疏于学习这门似乎不太实用的功课。他的一个期望是:“这个国家总有恢复正常的一天。”
命运的转折
1977年10月12日晚,王辉耀干完一天农活回到住处,公社广播站的大喇叭突然传来消息,被十年动乱中止的高考制度将得以恢复。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在高考前20天,觉得理科不好的王辉耀转到了文科,并且填报了英语专业。
考完后没多久,王辉耀得到通知,考生需要到30里地以外的镇上等候体检通知。等到模棱两可的通知之后,他又需要马上赶60里地去县里的医院体检。王辉耀借了辆自行车就飞踏往城里去。在县医院临近体检时,紧张得不行的王辉耀担心测出来的血压偏高,就到水龙头前灌了一肚子凉水,觉得还是紧张,又来了半瓶醋。“听说这些能降血压。”
体检完之后是英语口试,然后就是等录取通知书了。当看到许多人得到通知书之后,王辉耀开始心凉,觉得自己今年是没戏了。最终,一封来自广州外国语学院的信函送到王辉耀手中——他被录取了。狂喜的王辉耀从家里扛出破自行车,在成都的大街上一路狂奔。他觉得一个希望的出口已经被打开。
1978年入学之后,身处广州的王辉耀看到了四川老家没有的东西,广交会令他印象深刻。他是那拨最先感受到改革开放气息的大学生。1982年,王辉耀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国家对外经贸部。这又是一个处于开放前沿的部门。这里有着许多对外接触的机会。当接触的外部世界的信息增多,王辉耀感受到全方位的差距。他认为得放下手中的铁饭碗,出国留学。
通过托福考试,王辉耀获得了去往加拿大留学的机会。他将就读的专业是MBA。“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MBA,觉得能出国就不错了。”王辉耀就这么成为了中国最早出国学习MBA的留学生之一。出国在当时还是非常稀罕的事情,出国的闸门那时刚刚开启的,此后潮起潮落30年,到2008年,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超过140万。
学校在多伦多,王辉耀带着锅碗瓢盆菜刀案板搭上了去往北美的飞机。“听说那边东西贵,就把能带的东西都带去了。”
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到旧金山到纽约到多伦多。到了纽约,是晚上,像是进了灯海,让王辉耀感到非常震撼。他之前看过的美妙夜色止于重庆的琵琶山公园,他认为那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夜景了。
留学的日子
在加拿大的日子,令王辉耀难忘的是鸡肉,因为鸡肉便宜,经常吃,“都吃伤了”。他当时住在大桥附近,桥上的声音24小时都不停,“但是因为很便宜,没有办法”。还有不熟悉的文化,当然也有新的见识。
加拿大校园里的课堂氛围重构了王辉耀对于课堂的感受。加拿大的课堂需要学生讨论、作报告、讲演等等,迥异于国内的填鸭式教学,“刚开始不太适应,后来慢慢习惯。”
彼时从中国大陆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非常少。外国学生对王辉耀非常好奇。有的学生说,你的牙怎么不缺?因为他们印象中的中国人长期缺乏营养,牙肯定不好。还有同学问,中国有飞机吗?一位同学说,能不能摸你一下?王辉耀就让这位同学摸了一下。这个外国学生兴奋地大叫,天哪,我摸了一个来自红色中国的学生的头。
当加拿大的暑假来临,王辉耀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正如许多电视剧和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餐馆洗盘子。王辉耀不想这么干。他到图书馆查了很多有关企业的资料,包括世界500强,后来发现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某位负责人在中国香港工作过,对中国比较熟悉,他就给这位先生寄去一封信:我能帮你做点什么事吗?
有些出乎意料,对方的反应很快,王辉耀得以进入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工作。当时,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正好也在这家银行实习。“当时我们每天在同一个餐馆吃饭,还在一起聊天。”在当时的中国大陆,还没有多少人知道李嘉诚是谁。
留学期间,在加拿大的一个论坛上,王辉耀听到加拿大城市联合会会长作的报告里提到当年夏天有个中国代表团将访问加拿大。王辉耀向会长表示,希望能加入这个团队中。会长说这个工作没钱,王辉耀说能管饭就行。
在那个夏天,王辉耀陪着这个代表团走访了加拿大的众多城市,代表团团长是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的李岚清。
1988年,王辉耀进入加拿大最大的项目管理咨询公司SNC—兰万灵公司,在一年内升任国际市场董事经理,成为该公司第一位华人高级主管。
仅隔两年,王辉耀通过竞选,被加拿大魁北克政府派往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任其驻香港领事馆负责香港及中国地区事务的首席经济商务参赞,他成为加拿大第一位出生于中国大陆的华裔外交官员。
30年后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王辉耀又闻到了机会的味道。1993年,他回到中国创业,所涉及项目令人眼花缭乱。最为王辉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是,1994年,他陪同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访华,说服加拿大政府支持三峡工程。“三峡工程第一笔国际融资、第一笔国际贷款、第一个工程管理合同,都是我当时负责的。”王辉耀说。
2002年,王辉耀发起成立了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年,又有了2005委员会。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团和社会活动上。
30年来,从四川到广州,从北京到加拿大,从加拿大到香港,最后回到北京,王辉耀的命运之旅画了一个大圈。“ 这个圆圈是开放式的,尽管遭遇过一些耽搁,经历过一些坎坷,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开放式人生的追求。”
今年,王辉耀在他所著的《开放你的人生》里提问:“30年前这些都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为什么现在成了顶尖的一批人?”
不是所有人都有跻身顶尖的机会。王辉耀除了欧美同学圈,还有其他的同学圈。2006年,王辉耀和中学同学办了一次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很多人都来了,他们当年都当过知青,许多人回成都之后成了工人,现在做着普通的工作,其中一些人下岗了。
30年不会将所有人的命运改变。
回到30年前王辉耀拿到广州外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日子,全班50多人,他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惟一一个人。
十问王辉耀
1 这些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王辉耀:关注重点的改变:从个人到社会。
2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辉耀:改革开放,恢复高考。
3 你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决定是什么?
王辉耀:出国留学。
4 目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王辉耀:让更多的中国人开放自己的人生。
5 你最害怕什么?
王辉耀:家乡四川的大地震。
6 你最好的时光给了谁?
王辉耀:子女。
7 你觉得自己哪方面的欲望要加强?
王辉耀:希望加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8 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王辉耀: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9 你焦虑么?
王辉耀:焦虑环境污染。
10 你幸福么?
王辉耀:挺幸福的,人生不断突围是一种幸福。
关于留学的记录
纪录片:
《留美幼童》,总策划:钱刚;总编导:胡劲草。这部5集系列纪录片详细披露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历程。
电影: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张丽玲导演,1999年上映,是一部介绍新一代海外游子在日本求学奋斗的系列纪录片。由留日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集资,历时3年,亲手制作。在日本播出后,反响极大。
新经济 近年来,随着“网络股”的飙升,一些人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 “高科技产业”称为“新经济”。
在中国,代表新经济的企业家们与“原罪”这两个字无缘,他们的成长更多依靠国外风险资本的“输血”,盈利模式则建立在庞大的用户群上。
马化腾的腾讯、马云的阿里巴巴、丁磊的网易,其实是从里到外都完全与国际接轨的年轻企业。
马化腾的低调与凶猛
本刊记者 薛芳 发自上海
出现在上海香格里拉饭店的马化腾,身着条纹衬衫,依然是一张娃娃脸、简单秀气的发型和细边框眼镜。但早年面对媒体的那种青涩已经很难寻觅,已然一副侃侃而谈的派头。
相比于其他互联网的公司领头人,马化腾的媒体曝光率很低。公司内外对他的一致评价为“低调”。更多时候,他喜欢窝在位于深圳高新科技园南区飞亚达大厦的腾讯总部里,测试公司的产品。
这个被《时代》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的年轻人,为一个业界公认不能赚钱的IM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
在不确定中等待未来
1998年2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开发了中文ICQ。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4位以色列人发明了IM的鼻祖— —ICQ。
1999年11月,OICQ推出的第10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那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一直贴钱在做QQ,同时做一些看不上眼的小活,赚来的钱立马花到QQ上。他们如此辛劳,只是为了让大多数网民把QQ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下来,然后再免费地使用它;为此腾讯公司还要给通讯局交上一笔数目不小的服务器托管费。
随着用户数量的攀升,马化腾想把QQ卖掉。谈了几家,因为价格问题,没谈拢。软件卖不掉,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成本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
没有盈利模式,只能提供免费服务。在当时的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这个领域新到连价值规律、商业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传统的。”
《时代》周刊的主编沃尔特对亚马逊老板杰夫·贝索斯的评价,似乎可以拿来做一个诠释:“他(贝索斯)试图依靠增长速度,而不是利润来建构一个公司。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种理念无论是好是坏,无疑都已经改变了1999年的整个经济模式。”
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所有经营互联网的公司,包括鼎鼎大名的Yahoo、亚马逊等等都好像比赛似地比着亏钱了。
那一年,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和马化腾一样,在一种不确定中,他们坚信着未来的美好。
那时候,互联网的飓风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强劲地刮了过来,纳斯达克指数从1991年的500点,一路飙升,到1 999年12月的时候,已经逼近5000点,市场的繁荣点燃了风险投资商的热情。
2000年,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凭着“用户数量”,从IDG和盈科数码那里,拿到了220万美元,他们分别占腾讯20%的股份。
找到盈利模式
腾讯是第一家有胆量提出要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COM公司。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当时,腾讯拥有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但马化腾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 运营商分二成、SP分八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马化腾醍醐灌顶。到2001年7月,腾讯就实现了正现金流,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人民币的纯利润。而在这一年,三大门户也因为与移动的分成业务从互联网的冬天中缓过神来。
之后,马化腾开始推出QQ秀、QQ行等一些新业务。比如,偶然一次,他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觉得很有意思,就把这套东西搬到QQ上尝试。
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学习,比如学新浪推短信和铃声服务、学网易推出交友业务——QQ男女、学盛大发展网络游戏等。2002年,腾讯净利润是1.44亿,比上一年增长10倍之多;2003年,腾讯净利润为3.38亿,比2002 年又翻了近一倍。
“马化腾其实就是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他经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腾讯的产品总设计师,他会试用腾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提出问题,他这方面的感觉很好,是个天才。”腾讯内部人士如此说。
2004年,腾讯奔赴香港上市。当时马化腾的账面财富是9亿多。
互联网资深人士王峻涛说:“毫无争辩的压倒性市场份额,拥有活跃用户最多的中文网上社区,做到这一切,只用了 6年。这是腾讯的光荣,也是中国网络用户的光荣。”
企鹅凶猛
至少看上去,马化腾是个非常沉稳,甚至有些沉闷的人,但他掌控的公司却表现得非常具有攻击性。腾讯的多元化历史,就是马化腾不断地给自己宣布对手的历史。
2003年,腾讯开始做门户,与新浪搜狐为敌;后来做休闲游戏和大型网游,跟陈天桥和丁磊狭路相逢;2005 年年中,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出手,追赶马云;此后,腾讯更冲入搜索市场,为自己宣布了一个新的敌人:李彦宏。
马化腾成为行业“战争”的发起者。结果是:马化腾创立了中国三家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其社区服务QQ空间的活跃用户数甚至超过了Facebook。
其实在中国互联网业中,横跨多个业务线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在两条以上的业务线同时做到领先,腾讯是唯一的一家。
马化腾喜欢打游戏,据说还相当有天赋,是个策略玩家,即便对手拼命想阻击他,都很难奏效。酷爱武侠小说、怪招不断的马云如此形容马化腾所向披靡的攻击性,“QQ的攻击永远是悄悄的。”
当然,不管马化腾愿不愿意,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曾向他宣战。
第一个动手的是网易。2003年,网易大力推广研发多时的IM工具网易泡泡。此后不久,新浪与搜狐也进入IM 领域。接下来,网络游戏盟主陈天桥、阿里巴巴的马云也推出了自己的IM工具。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彼此入侵对方领地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因此,马化腾和他的帝企鹅,还要在硝烟中寻找将来关于新经济的记录
小说:《逃往中关村》,反映计算机业内人士(IT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选秀
《莱卡青蛙王子》
海选是源于北方农村的一种选举方式:由选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选举村民委员会。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借用了海选这种选拔方式,极大地将这个词推广起来。另外,PK、复活等一些新词也被应用于选秀比赛中。选秀节目凭借极高人气使少数人一夜成名,引起其他媒体的仿效或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