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66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专访姬十三:认知盈余到了变现时刻

[复制链接]
2668 0
摘要 : 果壳之外,姬十三喜欢尝试一些新的玩法,这些不务正业往往能够收到奇效,比如MOOC学院就为果壳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增添了不少溢价。在行是又一个新项目,姬十三说,他终于找到了一条能够把知识共享和商业价值衔接得最好的路径。


文 | 阑夕

在郎园Vintage的园区里,“阅人无数,不如行家指路”的旌旗广告插了一路,因为在行这个新项目的缘故,姬十三重新调整了果壳传媒的人力配置,将下沉到泛教育领域深耕的MOOC、和在行等团队搬至新租的办公室,界限明朗。

“果壳七年以来一直都致力于知识分享,之前最头疼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商业模式较为传统,局限在品牌合作和广告服务。”姬十三近年以来的持续调整动作,就是通过内部孵化的方式推动各支项目团队独立运作,他和果壳仅仅起到品牌庇护和天使占股的作用。

在行则相对更为特殊,这个创业主张源自姬十三本人——而不是像知性和十五言那样,属于果壳员工的主意——所以,姬十三必须亲力亲为,至少在目前来看,他要自己来带这个项目。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姬十三在项目上线之前,先在内部做了一次股权众筹,有着浓重的实验成分。

姬十三给在行的定义,是“私人智库”,而产品依托的宏观背景,是互联网、城市化、产业变革等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时代浪潮。从生活规律到职场发展,大量的既有经验与技能倏然失效,这种颠覆与被颠覆的轮流交替,既造就了那些在夹缝之中不知所措的迷惘青年,亦使先人一步进化成功的上岸者显得尤为珍贵。

而姬十三和他的在行,就是试图连接和运营这两类人群,让智慧得以传承,同时产生价值回报。而所谓的“私人智库”,朴素来讲,就是充分发挥认知盈余的趋势,就像一度曾于网络流行的“时间拍卖”那样,让一部分用户掏钱购买另一部分用户的时间,在设置好的议题里完成高品质的信息交接。

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价格,恐怕并非常人能够接受,但是拿出不到一千块钱,去向搜狗输入法的创始人马占凯请教产品设计、让美团网技术总监王栋分享挑选技术合伙人的标准、甚至翻牌让姬十三本人来面授创业初期有那些弯路可以避免,在行解决的,就是这些具有高度定制化的需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前凤凰科技主编师北宸在将自己以500元的价格上架后的当天,就收到了4个邀约请求。

师北宸的议题是“如何通过写作打造个人职业品牌”,他在担任凤凰科技的主编之前,从未有过专业的媒体训练和从业经历,他认为自己的职业路线或许会对媒体行业的信任有所帮助。“没有想到的是,约我最多的,反而是创业者,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推广公司及创始人品牌的方法。”师北宸的约见者经常横穿半个北京,只为过来消费这一个小时的聊天,这种被释放出来的热情和需求令他十分意外。

这也是为什么姬十三一定要走重运营模式、坚持线下环节的原因,“仪式感和个性化,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是线上,那就很容易沦为一种纯粹的服务,电话讲解一个小时后,事情就完了,双方没有情感联系,也缺乏反馈。而且如果过于强调服务,那么‘行家’可能就会完全从商务咨询的角度出发,定价也会比较高,一个小时几千块钱,双边成交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姬十三认为,线下的场景会削弱交易属性,尤其是在咖啡馆里,基于声音、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互动,这种仪式感会为双方的约见起到增益效果。

同时,一对一的面谈,相对适合产生一些延展话题,不会如同一对多的那种培训,“一份教案卖终生”。目前,在行团队超过30人,一半左右都是运营,他们会帮助‘行家’描述个人简介甚至包括定价建议,就像是经纪人对于明星的全方位包装一样,连照片摄影都会介入。

李彦成是一名在线教育领域的创业者,他通过在行约见快书包的创始人徐智明,无论是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还是投资人的选择,再到股权架构的设定,后者的建议都让他受益匪浅。随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上瘾”的李彦成又连续约见了阿尔法公社CEO许四清、嘉富诚基金合伙人杨为民、天使投资人闫宏伟等多名“行家”,多是载兴而归。

类似的案例,从在行刚刚问世时就不鲜见,姬十三认为,这是缘于一对一的顾问服务在历史上没有大面积出现过,具有社会性的痛点,所以发展极快,三个月就做到日均百单的交易量,以300多的客单价来计算,月流水已超百万。

然而,围绕着在行这个产品,质疑的声音往往不在于需求是否旺盛,而是这种效率有限的业余供给,究竟会演变成为玩票性质的社交,还是真的成为一门实践共享经济的生意?

共享经济的虚拟方向

《认知盈余》一书作者克莱·舍基的核心观点是:分享和创造的价值远胜消费。

就像托马斯·杰佛逊所言——“亮蜡烛照亮他人者,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同样,传播思想,无损于思想的传播者”——互联网使每个用户都成为“节点”,无论是共同分担某个文件资源的下载管道,还是连人带车成为手机地图上的一枚闪烁载客标识的图标,共享正是盈余的天然解决方案。

目前,在行平台定价最贵的“行家”,是《社交红利》的作者、前腾讯资深员工徐志斌,3000元/次。多数“行家”的定价,会被在行的运营人员善意建议设档在1000元以下。显然,对于这里面的很多人而言,其经济回报与时间成本可能并不对等。

什么因素,能够支撑这些“行家”保持长久而体贴的热情?

姬十三给出了三个层面的答案。其一,是人性,“所有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在行搭台,‘行家’唱戏,满足的首先就是心理虚荣。”这个逻辑,其实与慈善捐赠行为有着共通之处,过程即回报。第二个层面,是社交的性质,“‘行家’与用户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之外,其实还有机会形成更深层次的人脉。”无心插柳,在行已经促成不少良师益友的结成,当然,难以避免的是最后还是向微信义务输送关系。最后,售价本身虽然微薄,但也聊胜于无,它使劳动脱离了免费范畴,姑且可以为“行家”提供保底心态,姬十三自己也是“行家”里的一员,每周抽两个下班前的一个小时见人,一个月增收万余,他笑称“感觉也不错”。

让姬十三倍感宽慰的是,在运营团队主动邀请的“行家”名单里,几乎很少有对象会拒绝,像魏武挥、伍嘉贤(阿禅)、许维等媒体领域的意见领袖,更是“玩得很High”,客观上也促进了在行的口碑传播。

“现在,过来提交申请自荐成为‘行家’的,每天也有两百多人,我们这边严进宽出,通过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我们也不希望过于依赖一时的新鲜感。”姬十三感叹,果壳的品牌背书帮助在行等商业产品十分顺利的度过了早期拓荒阶段,至少不会存在一些可信度上的疑虑,“这点非常宝贵”。

认知盈余的行业或将变得热闹起来

目前,在行的开通城市只有5个,北上广深杭,均为商业发达的一线或准一线城市,其中七成话题都在互联网及职场的伞下,剩下的三成则与兴趣或是技能有关。

姬十三认为,教育市场的时期过后,后面类型的需求和服务的占比会逐渐上来,品类亦会更加丰富。姬十三甚至从果壳那边找到考古专业的科学家,说服他开通帐号,提供陪看恐龙化石的服务。“在行上面,其实已经有一些垂直的话题很受欢迎,比如用户可以约见眼科医生请教怎样合理的保护孩子视力、寻求4A公司的广告人教导如何做出好看的PPT等。”

超过六成的访客是从移动端的独立App访问在行,且多以iPhone6等中高端手机用户为主,在这其中蕴藏的经济潜力让姬十三看好行业未来。他接下来打算让在行深入二三线城市,比如宁波,看看会不会磨合出一些新的玩法。

“虽然我们现在依赖线下的场景,当时长远来看,远程模式不可或缺,它会使私人智库成为一种规模化的应用。”姬十三坚信,在行可能会带动一种可能不入主流、却人皆认可的消费习惯。

很多地方电台至今仍然存在相似的互动节目,听众挤进热线电话,向主持人和嘉宾提出需求与预算,请求推荐应该购买什么车型。在不少数码垂直社区,如何选择合适的相机、镜头或是智能手机,也是十分热门且频繁出现的话题。姬十三希望在行能够下探到这些领域,让中立导向的第三方专业意见能够体面变现。

财经行业或许已有前沿探索。摩尔金融隶属于上海报业旗下财经媒体界面,以专业投资观点为主题,由于事关投资决策,不少文章都需付费才能阅览,在今年5月曾经产生单篇文章累计卖了20万人民币的惊人价格。摩尔金融的负责人王超表示,大部分投资者需要一定的意见指导,只是传统渠道门槛太高,不太容易获得,只要稍微拉低专业门槛,很快吸引到了大量普通阶层的投资者。

姬十三希望今年年底能够将在行的月流水拉到2000万,这是对于体量的一次测试,也是在行团队必须验证的前景。

以及……

“行家”师北宸在自己的博客上,向在行隔空提出了质询:一次1-2小时的约见,其实很难深入解决实际问题,重于点拨,却与效果脱节,就像健身教练的职责还有陪伴、激励、施压、监督的角色在内,在行的产品模式,是否需要由粗到细的更进一步?

姬十三的回答颇有机锋,他将在行的约见模式比喻成“只是打开了一扇门,待到门后的房间装修完成,一定会有超乎想像的丰富。”

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85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0:54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