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民主、我们爱自由、我们也爱财富!我们尊孔子、我们尊老子、我们同尊管子!

安德管仲网管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79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西方哲学史讲稿

[复制链接]
2791 0
西方哲学史
绪论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对象和内容
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应该与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相一致。两者的差别在于哲学原理以逻辑的方法展示它的对象和内容,而西方哲学史则以历史的方法来表现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所以,两者相比较,只是阐述方法的不同,前者强调以横向进行研究,而后者则更注重纵向进行分析。但在基本的对象和内容上还是一致的。
那么,哲学原理或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正如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恩选集》第4卷第219页)。这个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哲学正是为了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也就是为了解决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对这个基本问题所做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此相同,哲学史所要研究的也是以此为内容,正是从这个基本问题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从古代到近代哲学的发展,都是在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当然,在哲学的萌芽状态,这个基本问题还显得不够清晰、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的发展,这个问题愈来愈清楚。各派哲学,各个哲学家都在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所以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也是哲学史研究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建立和不断完善关于我们能够认识到的这个世界如何发展的学说。我们经常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也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根本观点或看法。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同现实世界打交道。这种活动尽管千差万别,说到底无非是做着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不能认识世界,又怎能做到改造世界。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不能无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更应该巩固建立和不管完善关于我们能够认识到的、以人为中心的这个世界如何发展的学说。
第三,研究人的本质及其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价值、理想和目的。哲学不仅要研究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发展的这个问题,同时也要研究人的本质。实践证明,如果不注重这个方面的研究,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世界。
我认为,哲学和哲学史至少应该包含以上三个内容。而且从上面解释之。哲学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就是从纵的方面充分展示这三个内容,使得人类的认识史不断得到发展、深化。
二﹒历史上对哲学史的各种看法
作为人类的哲学思想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那里就已出现,但当时的思想都是各个哲学家对一些哲学问题的思考。真正把哲学史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出现的事。在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使哲学从神学服用一跃而成为独立的学科,并由此开始了欧洲哲学史的研究,最先研究哲学史的是德国人,他们按年代把哲学著作编纂起来,但没有反映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发展使,使得哲学史成为一部流水账式的历史。还有的哲学史家把哲学史写成是一方消灭一方的“古战场”,在那里尸骸遍野,残留着一个个躺倒了的哲学体系。这样的哲学史令人害怕,谁也不愿再去学哲学、研究哲学。
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到了黑格尔那里才实现了一部系统而完整的欧洲哲学史。黑格尔从唯心主义主观出发,对于哲学史观及有关的方法论原则作了探讨,其中有许多意见是值得重视的,能够给人以启蒙。如黑格尔第一次把哲学的发展看作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发展,哲学发展史反映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各个必然环节,后起的哲学包含了先前哲学的合理内容,所以,哲学的发展也就越来越丰富了。但黑格尔毕竟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人类思想发展是客观精神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且,他的辩证法思想在哲学史的研究中也不能贯彻到底。近百年来,欧洲出版了不少哲学史著作,其中有些著作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是,由于固于旧的哲学史观,这些著作终不能阐明哲学发展的规律。
真正科学的哲学史观是从马克思主义开始的。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西方哲学史的科学研究铺平了广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主义者,历来十分珍惜古典哲学遗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又是阶级论者,对历史遗产始终坚持革命的批判的态度,反对无批判的兼收并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认为应该把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各种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潮,当作是人类认识这样活生生的长青之树的多种花朵,当作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不同环节或阶段。当然,人类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式地发展着的。正如列宁所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前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的确如此,历史上新旧哲学的交替,毕竟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前进。一般的说,在历史上后起的哲学家总要提出某些新的原则,力图克服以往的哲学家所具有的偏颇和不足,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每一代哲学家所所提出的新原则、新观点,又都不可避免的具有缺陷。正是这样错误的出现,以及对错误的克服,才使人类认识不断发展、深化。
对于哲学史定义的表述,列宁曾有一段经典论述:“哲学史,……,简略的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以前我们常用此作为哲学史的定义。近几年来,也有同志指出了这段话的翻译中的不足。汪子嵩等主编的《希腊哲学史》一书的《前言》中就认为列宁对这句话是后一半是用笔化了框的,但在中译本中却和“哲学史”排成了一行,所以将它理解成为一句完整的话了。其实列宁是列举了哲学的历史,各门科学的历史,儿童智力发展的历史,动物智力发展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后来又增加了心理学的历史和和感觉器官生理学的历史,将这些并列写在一起,说“这就是那些应当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最后,他又加上了两句:“简单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和“全部认识领域”。这两句话因为在列宁画的大框的下面已经写不下了,所以他写在大框内的上部,但又用笔画了框。这样,“简单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就被排成了和“哲学的历史”同列为一行,也就被理解为同一句话了。
因此,汪子嵩他们得出结论,如果将哲学史书成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并且认为这就是列宁关于哲学史下的定义,当然是不妥的,需要更正。但哲学史是整个认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占有特殊位置的部分,这是完全正确的。
在列宁之后,原苏联的日丹诺夫(前苏共政治局委员)认为“哲学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种观点当然不能说其错,但不全面。我们知道,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围绕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确实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而且整个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史表明,这种斗争是一条主线,不用怀疑。然而,事实又再次证明,整个哲学史决不仅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还有许多并不能断定为唯物论唯心论的斗争,如古希腊哲学刚刚形成时期,如果也一定要套上两派斗争的帽子,就会显得牵强附会。这样的结果就不免使研究哲学史成为一种贴标签的活动,就会将哲学史研究变得简单化、庸俗化,当然是不可取的。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把日丹诺夫定义奉为经典。
我认为,教材中的定义(P5)基本可取实际上是对列宁和日丹诺夫两个定义的综合、修正而成。“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历史的重要部分,是唯物哲学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又斗争又统一的矛盾发展的历史”。
三﹒西方哲学史表现了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哲学研究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主体的研究还很肤浅,如对人脑的研究,客体也是相当复杂的,宏观之上有宇观,微观之下有渺观,这些还都有待于科学去进一步研究。这些研究都需要时间,这就使哲学史表现为一个过程。
2.人类认识的每个阶段有局限性。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受每一阶段人的实践范围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第二,每一阶段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需要不断地去纠正、发展。
第三,进入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给人带来局限性。不断的克服这些局限性需要时间,也需要时间,这也使哲学史表现为一个过程。
3.哲学史是认识的历史,是对认识的反思的历史,是对认识的再认识,具有间接性。因此,哲学史的必定要依赖于各门具体科学所揭示出来的规律,而具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这就是哲学史的发展表现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4.哲学认识使用的工具是“范畴”,这是对人类认识的概括和总结。范畴的产生、演化、反复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么,把范畴作为唯一研究工具的哲学史也就必然是一个过程。
四﹒西方哲学史的中心问题
西方哲学史的中心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以何种方式来反映存在?思维如何验证反映的正确性等等。这些问题一开始并不明确,而是混混沌沌的,到了近代才逐渐的明确起来。
第二节 学习哲学史的意义
哲学大类一般分为这十个部分:
①﹒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③﹒西方哲学史
④﹒逻辑学
⑤﹒伦理学
⑥﹒美学
⑦﹒自然辩证法
⑧﹒宗教学
⑨﹒中国哲学史
⑩﹒现代外国哲学
在这十个分类之间,西方哲学史的地位可见是很重要的,图示:
教材第一页上就说:“研究欧洲哲学史对于我们概括和总结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锻炼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分析观察现代西方哲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锻炼理论思维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67页)。但理论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65页)。这里的“天赋能力”是指人类身体,尤其是大脑长期进化所形成的这种能力。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应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我国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使得我国的理论思维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应该说,在历史上,有两个阶段我国的理论思维非常活跃:一是先秦时代,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理论呈现出繁荣局面;二是“五四”前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后的一个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党内外的仁人志士,大量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他西方先进的理论观点,使中国的思想界、文化界再度出现繁荣局面。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理论的重要性被忽视了。处于我们这个时代,我认为更需要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这样我们的改革开发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地走向发达,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
二﹒更好地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马克思注意哲学有两中错误的态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绝对真理,盲目信奉;二是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采取完全否定、不相信的态度。学习西方哲学史就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前人哲学思想发展的成果和结晶,就会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从而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圈,它也需要发展。这样就有助于克服以上两中错误倾向。
三﹒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们分析、批判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哲学史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缩影。学习西方哲学史是了解西方文明最后的途径之一。作为西方文明,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方面我认为有这两方面:第一,对大千宇宙的关心,从古到今,代代如此;第二,思想自由,这就有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加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了解。而了解西方社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西方哲学史。另外,改革开放,随着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的引进,必然会带来某些腐朽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免疫能力,这种能力除了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西方哲学史。这样才能分清良莠。
第三节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
一﹒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正法是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最有利的武器。只有掌握这一武器,才能把握住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内在联系,对各派别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分析。
二﹒学习自然科学史和其他认识史
哲学是对认识反思的历史,因此,只有通过对自然科学史和其他认识史的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哲学范畴形成、发展的真实原因,把握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习新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人体解剖是猿体解剖一把钥匙。通过对最新科学进展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上的认识现象,也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的认识和理解。
四﹒掌握西方哲学家的原著
要想真正把握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必须阅读他们自己的著作,仅仅靠第二第三资料是不行的。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一节 前苏格拉底各派哲学
一﹒古希腊哲学产生的条件
我们的西方哲学史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我们讲的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指从公元前七-六世纪公元五世纪这个时期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古代希腊人在文学等艺术上的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他们在纯粹知识的领域中所作出的贡献更是不平凡。他们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他们最先写出了历史书;他们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而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都会另人惊异,以至于直到现代,人们还是怀着惊叹和崇敬的心情谈论着希腊的天才。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得以使古代的希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一下,当时希腊哲学所产生的各种条件。
1﹒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希腊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古代希腊,并不限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端的现在希腊的这块地方。现在的希腊半岛当然是它的主体部分,但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希腊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候,希腊人就向海外移民了。首先是向东方,经过爱琴海诸岛屿,在东岸的小亚西亚沿岸地方建立了一些殖民城邦。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哲学产生时的古代希腊,主要指现在欧、亚两洲交接处的爱琴海地区。它包括后人命名的希腊半岛,小亚西亚西部沿海地方(爱琴海东岸),以及爱琴海诸岛屿和它南部的克里特岛。
作为爱琴海区主体的希腊半岛,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部分。北部希腊包括西部的埃皮鲁斯和东部的帖撒利两部分。埃皮鲁斯是贫瘠的山地,历史上没有重要地位。帖撒利盆地东部的奥林帕斯山传说是希腊神话中诸神居住的地方。从北部希腊进入中部,必须经过海边的德摩比利峡谷,就是公元前480年希腊人反抗波斯侵略的温泉关战场所在地。中部希腊包括东边以雅典为主的阿提卡地方,和西北边以底比斯(即忒拜)为主的彼俄提亚地方。彼俄提亚以西还有多利斯、福基斯等山区。著名的德尔斐神庙(delephi)神庙就在福基斯。在雅典兴起以前,彼俄提亚具有重要的地位。南部希腊即伯罗奔尼撒半岛,主要有拉科尼亚和美赛尼亚两个土地肥沃的地区。斯巴达就在拉科尼亚的幼洛托斯河畔。伯罗奔尼撒的东北部阿哥利亚地区,就是迈锡尼所在地;它的西北部有落后的阿卡狄亚和奥林匹克竞技会的所在地——埃利斯小平原。联结中部希腊和南部希腊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科林斯地峡,其中科林斯和麦加拉城邦在古代希腊起过重要作用。
爱琴海中岛屿林立,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巴尔干山脉延伸的基克拉迪群岛,由西北往东南依次有:优卑亚、安德罗斯、帕罗斯、那克索斯等岛屿;另一系统是由小亚西亚西岸延伸的斯波拉底群岛,由此往南依次有:列斯堡、开俄斯、萨摩斯、罗德斯等主要岛屿。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则是希腊的北部非洲——埃及相联系的通道,是古代希腊文明的最早发源地。
小亚西亚属于现在的土耳其,古代叫安那托利亚(Anatolia)。希腊文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腓尼基人开始把它叫做“亚西亚”,意思是“东方”,后来就沿用了。随着西方人对东方认识的日益扩大,凡是在他们东方的都叫亚西亚,成为现在的亚洲。原来安那托利亚地方就被称作“小亚西亚”。它是古代希腊的两亚地区联系的通道,古代希腊哲学的发源地米利都和爱菲索都是小亚西亚西部、爱琴海东岸边上的伊奥尼亚的希腊城邦。
伊奥尼亚是小亚西亚西岸中段从南到北的一条狭长地带,还加上萨摩斯和开俄斯两个岛屿。海岸线相当曲折,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地方。希腊人在这里建立的殖民城邦有十二个,其中米利都、爱菲索和萨摩斯到公元前七——六世纪时已最为发达,它们也就成为希腊哲学最早发生的地方。
古代希腊还向西方意大利地区移民。意大利半岛三面临海东为亚得里亚海,东南为爱奥尼亚海,西为第勒尼安海。海上交通方便,通过地中海上的航海可与北非、希腊的小亚西亚等地来往,亚平宁山脉纵贯全境,(所以又称亚平宁半岛),北部多山,南部平坦。亚平宁半岛沿海岛屿较少,海岸平直,不如爱琴海两岸曲折,故甚少良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活动地克罗顿在意大利东海岸,而爱利亚学派的根据地则在爱利亚则在西岸。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半岛南端,面积相当大。古代的西西里也是当时希腊哲学家活动的重要地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在这里广泛的传播,西西里岛上的阿克拉伽是恩培多克勒活动的地方,而西西里岛东海岸的叙拉古则是柏拉图几次来活动的地方。
从上可见,希腊半岛地处地中海北部的亚热带气候,但因它境内多山,很少有平原,各居民点多被群山环抱,彼此隔绝,所以由氏族发展起来的许多小城邦国家很难统一起来,希腊周围,无论东部的爱琴海或西部的爱奥尼亚海都有许多岛屿。希腊本土,特别是它的东部海岸线上有许多良好的天然港湾,这些都有利的促进了古代航海术的发展。希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理石,陶土,银,铜,铁: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产量丰富,酿酒,制油等手工业也很发达。但它缺少平原和耕地,粮食依靠从海外采购。这些都促使它发展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地处沿海的城邦中工商业和航海工业发展迅速。希腊在整个爱琴地区处于中心位置,东和西亚,南和北非,西和意大利、西西里接壤,交通方便,文化交流也方便。古代希腊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它能成为欧洲文明和西方哲学的起源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希腊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在公元前八——六世纪,希腊社会已是奴隶制形成的时期。先后出现了二百多个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城邦,即一个个以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村镇的小的独立国家。
由于希腊全境各地区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所以城邦国家的产生也是不平衡的。最早建立城邦国家的有:科林斯地峡的科林斯、麦加拉;小亚西亚西岸的米利都、爱菲索、士麦等;阿提卡的雅典;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阿戈斯、奥林匹亚;希腊中部彼俄提亚地区的底比斯和福基斯山区的德尔斐;希腊北部帖撒利地区的拉利撒等。其中,希腊大陆的科斯林、麦加拉和小亚西亚西岸的米利都在前期具有重要地位,斯巴达和雅典这是还未崛起。直到公元前六世纪后,雅典和斯巴达才逐渐成为最强盛的城邦。
完成阶段的城邦,在经济上都是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在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政。但是,由于各个城邦发展有先后,它们的具体条件也有不同,因此,各城邦具体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很不一样。但就整个希腊而言,公元前八——六世纪,大部分城邦以奴隶制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在政治上则还是以贵族政体为主。
古代希腊实行地域较小、各自独立的城邦制度,而不是像东方那样较早的出现统一的王国或帝国。这对希腊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对后来的欧洲文明传统是有深刻影响的。希腊各城邦在公元前五世纪以前,即未受到雅典、斯巴达控制前,都独立自主,互相竞争,容易发挥人的才能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如同中国的春秋战国就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那样。在一个城邦内哲学家可以从事哲学和科学探讨,也可以从事政治活动。他们在这个城邦呆不下去时,可以跑到另一个城邦去活动。各个城邦所能提供的条件是很不同的。一般说来,单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城邦,由于人们固守在小块土地上,排斥商品经济,所以眼界狭隘,墨守成规,不利于人们认识的发展。像斯巴达那样实行军事生活方式和军营式的教育,更堵塞了科学技术、文艺和哲学的发展。相反,像米利都、雅典这类伊奥尼亚人的城邦,注重手工业、商业和海上贸易,同时也发展当地条件许可的农业;人们的眼界就比较开阔,较少保守性。而政治上的民主制度比起贵族制、寡头制来,当然更有利于人们的创造活动。古代希腊哲学一般都产生在这类伊奥尼亚人的城邦,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公元前八——六世纪的希腊城邦制是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因而这三百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使用二百名水手的三层浆远洋船及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和冶炼坊。富有民族特点的宏大的神庙、运动场、剧场和会场等一个个建立起来。对哲学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正如马克思所说:“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改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马恩选集》第一卷第36页)。而且这种分工使得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同上书第52页)。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早就看到,“闲暇”是产生哲学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哲学不同于生产的科学,它要探求的是世界的原因和原理,因此,“只有在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得到满足,而且确保有个安逸的生活环境时,才能探求这种知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2b22-24)
公元前八——六世纪,由于生产的发展,使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可能从事脑力劳动,创立多种哲学理论。哲学产生的条件就具备了。
3﹒古希腊的宗教神话,为希腊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素材。
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它的客观背景,即社会历史多方面的条件,但同时也有它内在的原因,它是人类认识本身发展的产物。人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哲学。哲学是用抽象的概念、推理和论证来说明世界,要人类发展到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时才会产生。在达到这个阶段以前,人类对于周围发生的种种事情早就在企图解释和说明;不过那时候,他们主要是采用形象的思维方式去解释世界,那就是神话。所以,哲学是从神话中发展产生出来的。可以说,哲学产生以前有一个史前阶段,即神话阶段,它是哲学的史前史。
神话与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神话作为远古人类对自然力和社会形式的想象性的认识,本身还是健康的;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因对自然力恐惧无知而产生的奉行偶像崇拜的宗教迷信。然而,神话既然是远古人类认识低下状况中对自然力的拟人化的想象,这种人格化手段本身,就包含着向偶像崇拜和宗教迷信内容发展的可能性,以至必然性。
最早在希腊出现的,应该说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大概是将当时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集中在一起,成为互相限制,互相嫉妒,互相争斗的许多神。在荷马史诗以后,赫西奥德的《神谱》,它将诸神列成体系,企图将他们归属于同一祖先。
荷马史诗和《神谱》所论述的关于奥林帕斯诸神的神话,被古希腊最盛行的通俗宗教即埃琉西斯(Eleusis阿提卡的一个城,据说是该教的发源地)教所吸收。这是公元前七——六世纪以来,在希腊本土和小亚西亚、南意大利最流行的重要宗教。这种宗教更多的表现为将自然力量拟人化,它所吸收的神话,鲜明地将神融合于自然之中。在对诸神的描述中,更多的表现了对外在宇宙和自然现象的想象和猜测,并且用人间的社会秩序、人的品格来想象诸神的体系——自然体系的幻化。这种宗教中包含的神话,实际上包含着当时希腊人对自然力量的某种朦胧的认识和猜测;它已经以神话的想象形式,试图探索宇宙和自然万物的起源,甚至要在万物中寻求某种唯一的根源——本原。这样,它本身就蕴涵了哲学思想的萌芽。
公元前六世纪以前,希腊还流行一种宗教——奥菲斯教(Orphic)。据说是由奥菲斯(Orpheus)创立的。传说中的Orpheus是Apollo神的儿子,是个著名歌手,他的歌声能使山林、岩石移动,野兽驯服。Orphic 也崇拜奥林帕斯诸神,它所包含的神话和埃琉西斯通俗宗教的神话一样,都和荷马与赫西奥德的论述有关,但也有区别。奥菲斯教尤其崇拜狄奥尼修斯(Dionysus)。据说,Dionysus是宙斯(Zeus)和塞美勒(Semele大地女神)的儿子,是收获之神,又是酒神,他是自由的狂放的象征。在当年的隆冬肃杀之际,他就死去,而在来年春天,他就复生,意味着生对死的胜利。他最先只是色雷斯北部边缘地区崇祀的神,随着奥非斯教的广泛流传,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崇拜,而且成为人们感到可以亲近的神。每年收获季节,希腊人庆祝酒神Dionysus的活动是狂热的,人们开怀痛饮,高歌狂舞,享受一年辛勤劳作的果实。Orphic的神话中说到宙斯在和泰坦(Titans,巨人,叛恶之神)的斗争中,用灰烬创造了人,其中既有Titans的灰烬,因而人生来不完善,有原罪;同时也有在Dionysus的实体部分,因而人生来也有某些神性。Titans的因素就是人的肉体、感官、欲望部分,Dionysus的则是人的灵魂或心灵部分。所以,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囚笼或坟墓。Orphic主张,人既然带有原始的罪恶,必须通过“净化”来赎罪,使灵魂在轮回转世中变得纯洁,从而得到解脱,要与诸神同在,享受幸福。净化的方式则有:用清净的泉水洁身,戒事、禁绝杀生和血祭等等。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以前,Orphic在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区尤为盛行;中叶以后传人雅典,在希腊本土以及小亚西亚殖民城邦地区也比较流行,成为一股在全希腊世界都有影响的宗教思潮。Orphic及其神话对古希腊哲学有较大影响,它以幻想的形式猜测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等天体的形成等等,可以说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思想的渊源之一。Orphic的灵魂救世和净化说以及它的宗教伦理思想,直接影响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恩培多克勒的学说,对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的思想也有所影响。以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从Orphic吸取可灵魂不朽的观念;直到后期的新柏拉图学派仍带有Orphic的深刻痕迹。
从上所言,可以清晰地看出了,古代希腊的宗教和神话为希腊哲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影响很大。
二﹒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公元前七世纪出现在米利都城邦的哲学学派。这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
1﹒泰勒斯(Thales 约B.C.624——547)
Thales是西方哲学之父,同时又是一位自然科学家。这在当时的希腊,是经常性合二为一的。相传他本来出身于统治米利都的贵族家庭,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又很有钱。当时一般人都很羡慕他的地位和家产,认为他一定做大官或者经商发财。但出乎人们的意料,Thales既不做官又不经商,而是把金钱和时间都用来研究科学和哲学。为了求知,他到埃及去旅行和学习,自称是东方的学生。从埃及回来后,又继续钻研各门科学知识。他不仅提到了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而且研究过天文学、气象学和几何学,他曾发现和测量过小熊星的星座,预言过日食、冬至和夏至,还用所学的几何学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船只在海上的位置。他还用使河水改道的办法,使克娄苏的军队渡过哈吕斯河等等。这样研究的结果,他把继承的家产花费的所剩无几,变得贫穷了。这样的所作所为,引来城里那些饶舌的人对他议论纷纷,说他是不务正业的败家子。Thales对这些冷言冷语毫不理会,照样钻研各门学问。
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天气异常闷热,许多人都坐在广场上乘凉。这时,人们看见Thales仰面朝天慢慢的向广场走来,原来他正在专心一意的观察天上的星辰在思索着天文学上的问题。由于他仰望星辰,没有注意到前面有一个土坑,走着走着,一失足,整个身子都掉进坑里去了。周围的人见了都哈哈大笑,纷纷围了过来,其中有个饶舌的家伙奚落Thales说:“你自称能够认识天上的东西,却不知道脚下面的是什么。你研究学问得益真大啊,跌进坑里就是你的学问给你带来的好处吧!”这一挖苦又引来了周围人们的阵阵嘲笑。Thales从坑里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看了那个饶舌汉一眼,镇定的回答说:“只有站的高的人,才有从高处跌进坑里去的权利和自由。像你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是享受不到这种权利和自由的。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本来就躺在土坑里从来没有爬出来过一样,又怎么能从上面跌进坑里去呢!”机智的反驳,说的那个饶舌汉哑口无言,尴尬不堪。
为了向人们说明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Thales根据他掌握的天文学、气象学和其他科学知识,预见到下一年橄榄将要获得好收成。到了冬天没有人需要橄榄榨油机的时候,他把全城的榨油机全部低价包租近来。来年橄榄果然获得大丰收,人们争相租用榨油机。这时Thales就高价出租,发了大财。之后,他向人们表示,他做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科学知识对人的生活是大有用处的,只要有了知识,要赚钱并不难。但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致富,他们的雄心壮志在别的方面。
由于Thales的种种发明,被称为当时的“七贤”。最早见于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篇》,他们是:米利都的Thales,米提利尼的庇塔库斯(Pittacus of Mitylene )。普里耶涅的彼亚斯(Bias of Priene),雅典的梭伦(Solon of Athens),林迪人克莱俄布卢(Cleoblus the Lindian),刻尼人密松(Myson the Chenian)和拉栖代蒙人咯隆(Lacedaeonian Chilo)。后来的名单中说法各有不同,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o Lartius)说,只有Thales、Bias、Pittacus和Solon这四个人是被一致公认列在“七贤”之中心。所谓“贤”,是指“智慧”,用于“七贤”是指熟悉日常义务,能作出健全的判断,聪明,具有实践的智慧。这七贤,大多是各个城邦的改造家和立法者,只有Thales是例外。
在哲学上,Thales提出了“水是世界的始基(本原)”。在他看来,水是万物统一的基础和原因;万物从水产生的,又还原为水;世界万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惟有水是不生不灭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始基”、“本原”,含有这样的意思:它是万物的开始,万物都由它产生出来。
Thales为什么主张水是万物的本原呢?亚里士多德作了解释。(见教材第30页)
其实,Thales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就是米利都、伊奥尼亚、以至整个希腊的自然条件。它们在地中海的周围,受海洋的包围;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商业贸易,处处和水发生密切的不可分的联系。正是这样的客观条件,才会使Thales得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样的看法。
Thales使用水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来说明宇宙的形成。他认为,世界开始为一片汪洋,后来从水中产生了陆地,继而形成了世界上的一切。世界以水为本。“地是浮在水上的。”他在这里提出了最早的宇宙生成论。他还认为,水是世界一切东西的生命。由于水的原因,才使得整个世界活动起来,并呈现出有条不紊的秩序。(P31)
Thales关于水是世界的本原的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发展到了哲学的水平,把人的思维从蒙昧、神话中解脱出来。在这以前,人们也曾对世界的起源问题作过解释,但是都停留在原始神话的水平上,用神创世界万物的说法来描述世界的起源,并没有达到哲学的理论水平。而Thales的命题,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精神,即排除了那种借助于拟人化、幻想的方式去说明自然现象的传统的神话形式,力图以理论思维对宇宙万物的根源做出理论上的概括。这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知识形态——哲学的诞生,Marx将Thales列为“第一个哲学家”。
当然,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Thales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命题还是很粗糙、原始的,局限性主要有二,见教材P31-32。
尽管如此,Thales的命题在当时的认识水平下是很了不起的。我们知道,人类对是的认识正是这样从低级走向高级。哲学在刚刚产生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是朴素、原始的,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还是承认Thales的看法有一定道理。此外,直到Thales去世以后两千年,也就是到了公元15世纪时,还有学者坚持Thales的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他们还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这个实验是这样做的:在一个大缸中装上土,再种上一粒种子,然后称重量,并将这个重量记录下来。此后,天天就是往缸里浇水,于是,种子发芽了,成了小树,直至开花结果,这时将大缸连同里面的树再称一下,就会发现重量增加了很多,然后再把树挖出来,将大缸连同里面的土再称一下,却发现重量和原来相差无几,这说明了什么呢?按照当时人们的知识来解释,既然只是往缸里浇水,而缸和土的重量在前后又没有什么变化,那就说明其长出来的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果,都是由水变来的,它们的重量,其实只是水的重量。如果再推下去,一棵树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动物和人吃了枝叶或果实又能生长发育,而这一切追根求原就都是从水中产生出来的吗。甚至在一百多年前,近代化学已经诞生,化学家们由于较早发现的元素就是氧和氢,曾认为O和H是构成一切事物的主要元素,而对水进行化学分析后,水分子正是由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组成(H2O),按当时人们的知识来解释,水构成万物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类认识的发展表面,两千六百多年前,Thales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观点,虽然本身还只是一种朴素的观点,但从哲学上把世界万物概括为水,却推动了人们从物质世界本身去研究世界,对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直到现在,欧洲的哲学史和科学史都是从Thales讲起的。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约B.C.611-546)
Anaximander是米利都学派的第二位代表。他是米利都本地人,也是Thales的学生。他主要活动是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前期,应该说,他是米利都学派在哲学思想内容上最值得注意的一位人物。如果是Thales因抛弃了神话式的思维与表达方式而赢得了第一个哲学家的称号的话,那么Anaximander则是第一个企图深入细致的去解释人们经验世界的一切方面,并且是思考相当深刻的人。他第一个发明了日晷以测定冬至、夏至和昼夜平分点,第一个绘制出海陆轮廓的地图,对于宇宙和自然地作了许多解释和大胆发假说,具有明显的科学探索的性质,有些是颇有意义和价值的,例如他说人是从另一种动物变来的,而这种动物就是鱼,这样就提出可人是从鱼变来的等等。关于他的生平材料,记载下来的很少。
作为Thales的学生,作为米利都学派的一员,Anaximander也要寻找一种不变的统一的物质始基,那么摆在他面前的是直接师承Thales的观点,还是继承老师的观点的同时,发展老师的观点,他选择了后者,他提出了万物的始基是“Απειρος”,而不是水。
为什么要用Απειρος而不用水?很明显,他看到Thales“水”是万物始基的命题还是有不足。因为是“水”毕竟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物质。用这么一种具体的、有形的物质来作为万物的始基、本原,肯定有许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正因为如此,Anaximander认为万物的始基是Απειρος。Απειρος是他哲学的基本概念。
关于Απειρος这个希腊词,有“无限”和“无规定”两种含义。以前人们通常把Anaximander所使用的这一概念,按前一种含义翻译和解释为“无限者”。近年来有热病对此提出不同理解,认为那时还不能有“无限”这样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能形成“无限”这样高度抽象的范畴。因而主张译为“无定形”、“无规定者”,主要是指没有任何质的具体规定性的东西。有人干脆根据音译译成“阿派朗”,但含义还是指一种在种类上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东西。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方法,在保持其基本含义的条件下,按音译也可以。
这个“阿派朗”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按照Anaximander的解释,这个阿派朗是物质的,而非精神性的。这个阿派朗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它该不是水、火、土等具体元素,而是高于各种具体元素之上的东西,本质上没有特殊的规定性;二是它是能动的,它包含着对立和分离的作用。在阿派朗中,包含着热和冷、干和湿等对立物,通过这些对立物的对立和分离,产生了宇宙万物。(具体见《通史》P34)。
3﹒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 约B.C.585-525)
Anaximenes是米利都学派最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他是Anaximander的学生。他的主要活动在这个世纪的中后期。关于他的生活和实际活动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只知道他写过一本书,是“用简单的纯朴的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其中有些部分后来亚里士多德的门人还见到过,但现在只留下一点点残篇。我们研究他主要也依靠了前代文献的报道转述。
Anaximenes认为,万物的本原(始基)是“气”。为什么要用气来做本原呢?一方面他感到他的老师的“阿派朗”有其正确的一面,故他的“气”也是“无规定的气”,因此,可以说他是继承了他的老师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他又感到他的老师的“阿派朗”又太含糊,难以把握,太不确定,所以,还应以某种东西作为本原可取,因此可以说,他又是对他老师的一种否定。这种否定的结果,使得他提出了一个“无规定的气”,以这种气作为万物的本原。这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回到了Thales,因为“气”毕竟是比单纯的“阿派朗”更具体的多的物质东西。但“气”同“水”相比,它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又毕竟大不相同;“气”是人肉眼看不见、抓不着的东西,它的分布是最均匀的,只有借助于气的稀浓来解释各种质上不同的水、火、土、风、石头等等和万物,这就明显的表现出要用量的变化来解释质的差异的方向。这对毕达哥拉斯哲学有重要影响,对后来的原子论哲学也有启发作用。
最后,Anaximenes明确的把灵魂解释成“气”或“气息”(呼吸之气)。他说:“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由气息和气包围着。”这个观点是与Thales不同的,在Thales那里,“灵魂”是同本原“水”和磁石之类的自然物本身不同的东西,而Anaximenes认为“灵魂”就是“气”,并认为,神灵和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是由气所生成的,这是素朴的“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思想。也许正因为他顾到气既可以解释万物由何组成的治疗,又能解释万物生灭运动变化的动因和质的差别,又能解释灵魂现象,所以才认为以“气”作为本原最合适。
公元前496年,米利都城邦在希波战争中被波司军队烧毁,米利都学派也因此中断。
4﹒对米利都派发展的小结
⑴﹒米利都派是古希腊人的历史发展和城邦制度最先兴起繁荣的思想产儿,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浑然一体的氏族制度在公元前六世纪时迅速分化,新社会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对自然和自身能够采取一种比以前较为自由的新态度新方式。米利都处于这最先变化的中心,人们通过多方面活动发现和积累了许多经验知识,便开始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宇宙,以论证方式来解释世界。这样他们的世界观就开始摆脱了神话的宇宙创生说的神秘性和任意性,最先的哲学便诞生了。
⑵﹒米利都派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范畴——本原(始基)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中形形色色的万物相互联系的,又是在变化发展的整体。他们要探求万物的根源,就是要寻求“多”中之“一”,提出了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⑶﹒米利都哲学是素朴唯物主义,并包含着辩正法的萌芽。
哲学的开端是唯物主义,这个事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米利都派的思想表明,哲学的产生是人类科学思维的最先觉醒,它只面对客观的自然,凭经验观察到的事实来培育和建立自己的思想;从而与神话宗教里的唯心主义幻想正相对立。因而哲学的开端必定要趋向和表现为唯物主义。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哲学的发展在今后的过程中还会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通过唯心主义而与宗教发生相互转化,但它同宗教之间的本质差别毕竟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并从此将永不能被抹杀。这是米利派哲学的一大历史功绩。
⑷﹒米利都派的思想发展自然的形成为一个否定性的圆圈。
Thales第一次提出了万物的始基或本原问题,已经表现出人类试图在殊异的感性具体事物中寻求一般和统一的东西了。这已经是一种新思想,蕴涵着一种对抽象的肯定和寻求,但是在他那里,这种一般的抽象还无法从感性具体里挣脱升华出来,它只能借某一种感性事物“水”来表现它自己。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要从思维中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感性具体进到科学抽象,可是这一般和抽象仍然只能理解和表述为一个个别,一个感性的东西。这是哲学的思维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它推动着从Thales向Anaximander的思想前进运动。
Anaximander虽然感觉到了这个矛盾,他发现用“水”或任何个别的、本质上特定的物质作本原,总无法理解和说明万物的普遍性、统一性,因此本原必须是一种比这些特质的东西更高的东西;这本原的东西要能说明一切质上殊异的万物,它本身就不能是特定的,同时它又能包含一切殊异于自身之内,这样他就达到了一个“阿派朗”的概念。这显然在思维的普遍性和抽象性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但是这里又面临着新问题。哲学探求的统一的一般的本原,要求一种明确的规定,一种可以牢牢抓住以说明万物的原因,因此它本身不能是模糊的。而“阿派朗”这个概念或所指的东西,本义正是没有规定、无法确定。它似乎最丰富,可以包容一切,却又最含糊不定,难于捕捉。它的素朴的意识在这里遇到了不可解决的困难:力图给以规定,却恰恰只能以“无规定”来加以规定。这是矛盾,然而却是史实。这个矛盾是怎样造成的?因为最先的哲学家只能在最感性具体的范围内转圈子。Anaximander想打破这个圈子,他用质上“无规定性”代替“水”就表现了他力图突破感性的质的范围来说明各种质,但它自己还在这个范围里面。他不知道万物除了质的规定性以外,还有别的规定性,所以只能达到质的“无规定性”的概念;也就是说,他所说的“阿派朗”仍然是感性的质的东西,不是抽象的一般的东西,只不过它不应有定质或特质。这当然是矛盾。
Anaximenes看到了矛盾,也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因此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Thales,但同时他又要把定质和无定质统一起来,这样就提出了“无规定的气”作为 本原。这样,一方面似乎可以满足于Anaximander的种种考虑,另一方面似乎又解决了其老师的矛盾,似乎把两位哲学家的思想做到了统一。
从上面可以看出,米利都派三位哲学家的思想不自觉的发展成为一个否定性的圆圈。但是,这个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停留在感性的质的阶段性里的思维是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的,寻求本原的探讨还必须继续。只有突破这个范围,在思维的抽象性上更前进一步,开辟出新的天地,才能用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这个历史任务就由毕达哥拉斯派和赫拉克利特等人来完成。
⑸﹒米利都派都肯定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Thales认为是因为万物本身都具有灵魂。从表面看,这种说法和神话划不清界限;但实际上,他是将事物运动的原因归于事物内在的力量,而不是神的作用。这就是开始从神话摆脱出来的哲学的物化论思想。最先具体解释事物运动原因的是Anaximenes,他用气的稀散和凝聚来说明各种事物的产生和消灭。这样,他实际上开始提出可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问题。
⑹﹒从哲学产生时起,哲学家们接触到对立的问题。Anaximander提出了“阿派朗”,认为一切对立都可以从它分离或分解出来。Anaximenes则提出稀散和凝聚这一对对立的力量,作为事物产生运动的原因。
⑺﹒最先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主要是解释自然界从宇宙天体到地上万物是如何存在和产生的。根据他们当时所能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既作出一些科学的说明和预见,又有许多幼稚的猜测和幻想。正是在进行这种科学探讨的时候,他们提出来一些哲学问题,如万物的本原问题,及物的动因问题,以及关于对立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推动了后来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The Pythagoreans)
The Pythagoreans是以其创始人Pythagoras而得名,因此我们主要来谈谈Pythagoreans。
Pythagoras(580-550B.C.)是萨莫斯(Samos)人. Samos是位于希腊半岛东边爱琴海小亚西亚的一个岛。据说Pythagoreans的父亲是雕刻匠,他本人知识渊博,外表魁梧,人格伟大。大约在他四五十岁时时,因反对工商奴隶制的统治,逃到了南意大利的Croton(克罗顿)。在那里组织了Pythagoreans同盟。这一组织,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接受门徒非常严格。参加学习的人开始不能和他见面,只能在门外听讲,听讲期间还要保持沉默。听讲一个时期后,再进行考试,考试合格了方能和老师见面,成为正式的门徒。这个组织而且有种种清规戒律,如不吃豆子、不要拣掉在地上的东西、不吃的整个的面包、不吃内脏、不走大路等等。就是Pythagoreans自己,也是遵守这些规矩的。由于这个组织经常聚会,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也引起了原来在当地的上层人物的妒忌,就有人对他们进行袭击,烧他们的房子,学生们保护着Pythagoreans逃了出来,敌人在后面追赶,当他们跑到一块豆子地时,Pythagoreans说宁愿死也不能把豆踩在脚下结果他和门徒均被抓住杀死。
The Pythagoreans的存在时间很长,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开始,一直到公元三世纪古代罗马时期,几乎有八百年之久。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⑴﹒早期Pythagoreans。从公元前六世纪末到公元前四世纪前半叶。这个时期又可氛围前后两个阶段:前期阶段,包括Pythagoreans和他的门徒;后期阶段大体是指公元前五世纪末到公元前四世纪前半叶的Pythagoreans。⑵﹒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这个时期,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消亡,但影响继续存在,主要在亚历山大里亚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作用。⑶﹒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三世纪,在公元前一世纪,Pythagoreans重新兴起,一直到公元三世纪,新Pythagoreans融入新柏拉图学派。我们讲的主要是早期Pythagoreans的前期阶段的思想。
Pythagoreans本人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所有他的学说和思想都是由他的门徒向后人传授的,所以,哪些是Pythagoreans本人的思想,哪些是他的学生们的思想,是不容易分清的。The Pythagoreans的成员不仅有宗教热情,而且在科学上也有很大建树。Pythagoreans本人对学术异常感兴趣,尤其在数学和医学方面。我们所熟悉的勾股定理,也就是Pythagoreans创立的,又称Pythagoreans定理,c2=a2+b2,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之和。另外,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第一卷内容几乎全是他的发现。他的弟子中Alcmaeon(阿尔克迈翁)对于科学有极深的研究,在生理、心理、医学方面均有独到的贡献。他首先提出脑是思想中枢并首先提出感官与思想的区别,认为思想有记忆、观念、知识三种作用。此外,Pythagoreans本人及其他的门徒在天文、建筑、雕塑、音乐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下面就来谈谈Pythagoreans学派的哲学思想。
1﹒数是万物的本原
Pythagoreans及其弟子,都用极大的精力致力于数学的研究。在他们看来,“数”比任何一种事物都更为根本。而一切其他事物就是整个本性说都是以数目为范型的,而数目本身则先于自然中的一切其他事物,因而他们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事万物均由数产生。”“万物的始基是‘一元’。从‘一元’产生出‘二元’,‘二元’是从属于‘一元’的不定的质料,‘一元’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元’与不定的‘二元’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目中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可感觉的到的物体,可感觉的物体有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些元素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并结合,并创造出有生命的、有智力的、球形的宇宙,以地为中心,地也是球形的,上面栖息着人。”因此,Aristotle说:“数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整个有规定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通史》P48)
Pythagoreans派不仅把数绝对化使之登上世界本原的宝座,还将数神秘化。他们认为“Ⅰ”是神圣的众神之父,“Ⅱ”是意见,“Ⅳ”是正义,“Ⅴ”是结婚,“ⅹ”是完满,他强调,凡是使徒均需以“10”为崇拜对象。由于“10”才是最完满的,因而天体的数目也应是“10”,而当时人们已观测到的天体只有9个,他们便提出了一个“counter-earth”(对地)来凑满“10”。“对地”、地球、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恒星。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一团炽热的“中心火”,十个天体围绕这团“中心火”作旋转运动,这种运动是有秩序的。
2﹒对立与和谐的思想
Pythagoreans继承了Miletus关于对立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他们提出了十组对立的范畴,也作为存在物的始基。这十对范畴是:有限—无限,奇—偶,一—多,左—右,阴—阳,静—动,直—曲,善—恶,明—暗,正方—长方。在Pythagoreans派看来,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然而这些对立的因素是不能相互转化的,使相互对立的因素组合成一个事物的是“和谐”。
Pythagoreans派提出可十个对立,并把它们排成平行的两列。
(正) (反)
⑴ 有限(有规定者) 无限(无规定者)
⑵ 奇 偶
⑶ 一 多
⑷ 右 左
⑸ 雄 雌
⑹ 静 动
⑺ 直 曲
⑻ 明 暗
⑼ 善 恶
⑽ 正方 长方
他们把对立之数规定为10组,显然是为了凑足“10”这个完满之数,因为实际上他们对其中有些对立谈的很少重视和谈的多的只是一部分。不过这十对对立的内容合起来,总还是表现了他们的整个世界观。粗略的说,这里第2、3组是直接讲数的性质的规定;第4和第10组是关于数的空间性质的状态、形状的规定(第7组也与次有关);第5、6、7、8组是关于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规定;第1和第9组则具有更高的抽象性:第9组是关于事物的价值和道德方面的根本,而第1组才是最抽象最一般的哲学规定。
最根本的是第1 组对立:有规定者和无规定者。前面已经说过,提出“有规定者”作为本原是Pythagoreans的基本观点米利都派只达到了“无规定者”,而Pythagoreans认为世界及其本原必须是有规定的。不过Pythagoreans并没有完全否认“无规定者”,因为“无规定者”是世界必备的质料,它作为虚空又是使事物或数彼此分离的因素,因此,Pythagoreans仍保留着“无规定者”,但把它放在“有规定者”之下第1组里面正面的本原是“有规定者”,然后是它的对立面“无规定者”。
“有规定者”和“无规定者”有时又叫做“一”和“不定的二”。在他们看来,世界和万物之所以有规定,是因为它们是数,而数之所以有规定,是因为首先有“一”;“一”是一切数得以确立和产生的单位、尺度,它才是“有规定性”的最终根源,所以,“一”是“有规定者”的真正体现或化身,“有规定者”就是“一”。感性的东西则是不定的,是使世界、事物、和“一”区别分离的因素,所以,“无规定者”就是“不定的二”,“二”就是分离、对立,表示确定。这一族对立面的结合,是世界万物(也就是一切数)的最终本原。
“有规定者”和“无规定者”,这两个本原既是谁都不可缺少的,彼此结合的,同时又是彼此对立的。前者是正面的、肯定性的东西,后者是反面的、否定性的东西。这种对立贯穿在这十组相对立的规定中。善与恶(即好与坏)的对立,既是对于道德事情的根本规定,也被Pythagoreans当作是对于数和一切事物进行价值评判的基本规定。首先第1组对立中的两个规定就带有善恶的对立性质。Aristotle说:“Pythagoreans对于这个主题似乎有一种表面上较为讲得通的看法,他们把‘一’放在善的一边。”“为恶属于无规定者,而善属于有规定者,如Pythagoreans所猜想的那样。”把“有规定者”和这十个对立中的正面规定都看作“善”的、好的,而把“无规定者”和各个反面的规定都看作是“恶”和坏的。这种评价,同他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和宗教意识有深刻的联系,他们把善恶当作丰厚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尤其是Socrates以后的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2组奇和偶的对立,在他们的哲学中也比较重要,因为他们通过数来具体解释事物,而奇和偶是一切数的基本性质,一切数由奇数和偶数组成。他们奇数为善,偶数为恶,因为古希腊人中间流行的看法认为奇数表示幸运,比偶数好。他们还把奇数看作有规定者,偶数看作无规定者,对此作了他们那种特别的数学论证。Aristotle说:“Pythagoreans把无规定者等同于偶数。因为他们说,当偶数被置于奇数中、为它所限定时,就给事物提供了无规定的因素。在数里发生的情况便是说明。如果用角尺围着“一”或“不是一”的数,一种形状构造就永远变换,另一种却只是同样的。”


图示表面了两种情形,第一张图是用角尺围限着“一”。这样产生的图形中的数永远是奇数:3、5、7、9……;第二张图是用角尺围着“不是一”的数,这样每次都加上了一个2:4、6、8、10……。这两种图形都可以无限扩展,同时我们知道,他们的数总是用一些点来表示的,他们发现这两种图形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张图所形成的永远是正方形,其长与宽总是相等的,其比例值总是1,而第二张图则永远是彼此不同的长方形,因为它两边的比例总在改变着:2︰3;3︰4;4︰5;5︰6……其比值是不等的,所以也就是永远是不定的,无规定的。因此,第10组对立,正方和长方,同第1第2组对立相关,因为正方形是由奇数所产生的,是有规定的,长方形是由偶数产生的,永远是不定的。
Pythagoreans还继承了Miletus关于运动的思想。他们认为,运动的东西是神圣的,不朽的,运动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变化,不仅生命是运动的,天体也是运动的。虽然他们提出Counter-earth是可笑的,然而在他们的宇宙论中很好的猜测到了天体的运动,他们在哥白尼以前近2千年,就否认地球中心说,启发了后来“太阳中心说”的产生。所以,Engels说这是关于地球运行的第一个推测。
Pythagoreans不久提出了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的思想,并且认为运动都遵从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他们称之为“和谐的关系”。例如,十个天体的运动就是遵从这种和谐的关系。因此,在Pythagoreans那里,和谐不仅使事物能在对立中得到统一,而且是事物必须尊从的规律。Engels说,这个是对宇宙规律性的第一次表述。
3﹒灵魂不灭的思想
Pythagoreans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宣称灵魂不灭、灵魂转世的哲学家。在他看来,灵魂是由热元素和冷元素组成的一部分,它与生命不同,它是由不死的元素构成的,因而它是不朽的。生命有死,而灵魂不死,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存在,可以转世,它依从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中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Pythagoreans宣称,他自己的灵魂曾经五次轮回在别人身上生长了207年。根据Pythagoreans的轮回说,灵魂的转生是没有人与动植物的界限的,一度为人的灵魂,来生也许转生动植物上而为禽兽、为草木,反过来,禽兽、草木的灵魂也许可以转生为人。究竟转生为什么,全看它们生时的行为如何,善者上升,恶者下降。这种轮回说颇具有平等色彩,因此在Pythagoreans的组织中,不论男女老幼,均为兄弟姐妹,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上造成较大的影响,后来Plato的“回忆说”,其理论根源就是来自于Pythagoreans的灵魂转世、轮回说。
4﹒Pythagoreans学派的历史地位
Pythagoreans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流派,这是对第一个唯物主义流派——Miletus学派的否定。然而。应该看到,这种否定具有历史的、逻辑的必然性,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⑴﹒Miletus学派都是以具体的物质为本体,应该说这种本体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种类甚多,一物又能有这种性质而无那种性质,或者有这种性质而无那种性质。因此,质与量相比,量更为一般,更为普遍,就是说,一物可以没有这种质或那种质,而它一定有量。因此,Pythagoreans把数看作是万物本原,可以说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项进步。然而,量是人类思维对事物某个方面的一种抽象,不管它如何普遍,也不能作为宇宙的本原。还要指出的是,Pythagoreans的数还只是客观的理性物,它只是感性的东西,但也不是纯粹的思想,而是一种非感性的感性事物,所以这种唯心主义还是一种粗糙的唯心主义。
⑵﹒Miletus学派初步探讨了事物的对立,然而他们没有探究事物的统一,这个工作是由Pythagoreans派来完成的,除了直接列出十对范畴外,Pythagoreans派还正确的提出了和谐在事物产生发展中的作用。然而,他也将和谐作可不适当的夸大,把和谐看作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目标和一切事物得以生存的唯一条件,因而直接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起了作用。
⑶﹒在Miletus学派那里,主要的认识对象是自然界,人自身还没有地位,Pythagoreans虽然也以外部世界为认识对象,但它已经开始接触人自身的问题。对人生的价值、道德的需要的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Miletus学派所不及的,他比单纯的自然哲学更能吸引更多的民众。后来Socrates与Plato的社会伦理思想,多少受到Pythagoreans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只讨论科学问题、人生问题的哲学都是片面的哲学。
四﹒爱非斯学派(The School of Ephesus)
这个学派因地名而得名。公元前494年,米利都城被波斯人摧毁,Ephesus代替了Miletus而成为希腊在小亚西亚的重镇,沟通欧亚非的交通要道。当时在这个地区活动着一个哲学流派,即Ephesus学派,这个学派的代表人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以,我们重要是讲Heraclitus的思想。
Heraclitus(530-470B.C.),出世于贵族家庭,是王位的继承人,然而他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兄弟,自己则到神庙当隐士。他生性高傲,瞧不起当时的社会和政治,也瞧不起一般人所称赞的思想家,例如,他认为荷马不配列为作家之林,他的著作应一笔勾销,他对Pythagoreans和后面的Eleatia School(埃利亚学派)的Xenophanes和Parmenides等,无不进行讽刺和挖苦。对于一般民众,他也瞧不起,他把世人比作驴、比作狗。说“驴赏识草胜于黄金,狗总是对着它不认识的人狂叫。”因此他认为,对于常人来说,他们永远也无法认识永久的真理。
据说Heraclitus的著作题为“On the Nature”,包括三篇:“宇宙论”、“政治论”、“神学论”,然而他行文晦涩,体裁枯燥,所以后来的苏格拉底说:“Heraclitus的书真是好极了,然而要想探求他智海里的珍珠,非善游善潜者是办不到的。”在Heraclitus的哲学理论中,既吸收了Miletus学派关于物质本原的思想,也吸收了Pythagoreans学派关于对立的思想。但是,与Miletus学派相比,与其说他是探究事物本原,不如说他是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与Pythagoreans相比,Pythagoreans认为对立的目标是追求和谐,而Heraclitus则把对立规定为自然所追求的东西。
1﹒火是万物的始基
Heraclitus继承了Miletus学派的传统,也把某种感性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不过他认为这种东西既不是水,也不是气,而是一种更具生动的形象,更容易使人感到它的变化发展性质的东西,这就是“火”。因为火不断运动,而又不失去自身,它才配作万物始基,他说“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一切事物都能转换成火,而火也能转换成一切事物。因此火就是万物的始基,也是万物生灭变化的原因。Heraclitus又继承了Miletus学派中Anaximenes的思想,用稀散和凝聚这两种方式的作用来说明事物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火凝聚时就形成气,火→气→水→土,这是下降之路,反过来,土→水→气→火,这是上升之路,这两条路在Heraclitus看来是一回事。而宇宙万物就是在这种稀散和凝聚的过程中形成。他进一步指出:“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毁灭。”列宁说:“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说明。”
但是,Heraclitus为什么要选定火为万物的本原,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他又提出了什么新的思想,从而发展了原米利都学派的学说?先看他的原话:“这个世界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第一,Heraclitus所说的火是永恒的活火,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不断燃烧着的,所以要选择火,因为火是最活动、变化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是运动变化的,因此万物的本原也应该是运动变化的。无论水、阿派朗、气都是运动变化的,这点上,Heraclitus也和他们一样,而且他所说的火,比其他物质元素更为活跃、更具特性。
第二,这种永恒的活火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换言之,它是自我生成的。这是个很大胆的、很明确的唯物论者的宣言,它根本否定了神创造世界的传统说法。
但是,Heraclitus以火为本原的思想,与米利都学派的思想相比,究竟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
米利都学派看到的首先是运动、变化产生和和消灭的世界,他们要为变化的万物寻求一个一个最后的根源,寻求他们的统一性。他们提出来的本原是为了要解释变化着的万物,因此这个本原本身必须是能运动变化的,Thales所说的水是不断流动的,Anaximander提出阿派朗,正是为了可以让它变成任何事物才使它本身不具有任何规定性,而Anaximenes所说的气在流动性方面可以说比水更自由,也许正是因此,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没有人单独提出以土为万物的本原,因为土是最不易运动变化的。Heraclitus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我们也可以从表面上看问题,说火的活动性比水、气更明显、更活跃,因为水和气都有静止不动的时候,而火却总是运动着,但实际意义却并不仅于此。虽然古代人将火看成是和水、土、气一元,认为都是物质性元素,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火和水、土、气其实是并不一样的,水、土都是我们能看到的一种实在的东西,用后来的哲学术语来说,他们都是一种实体,气虽然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但它也还是一种实体,可是火,虽然我们直接能看到的,它本身却不是一种实体。火只是燃烧,总是有另外一种实体——无论是房屋、森林、木材等等在燃烧,才会有火。用后来的话说,水、土、气是物质,而火却是物质的运动。当然这种区别是要到后来才能明确做出的,不能说Heraclitus已认识到这种区别了,但是说Heraclitus已经认识到火是一种运动过程,这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称之为“永恒的活火”,就是说它是永远燃烧、永恒运动。
2﹒Logos“逻各斯”
Heraclitus不仅把世界万物看成是永不停息的火的变化,而且把这种变化看成是有“分寸”的,也就是有规律的。他进一步发展了Miletus学派和Pythagoreans学派的思想。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事物的变化遵从一定规律的思想。他把事物变化的规律称为Logos。Logos是λόγος的音译,也就是指规律性。他认为Logos永恒的存在着。“Logos万物都根据这个Logos而产生。” Heraclitus的Logos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普遍性,认为一切事物中都有Logos;二是必然性,一切事物都必须遵从Logos,就是火也必须遵从Logos来产生万物,因此,Logos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灭亡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Logos,认识的任务就在于把握这个逻各斯。
古希腊词λόγος理解和翻译都是困难的,中文“逻各斯”不过是音译罢了。许多哲学家(如格思里、卡恩和基尔克等人)对它作过考证研究,发现它有多种用法和含义。格思里从大量希腊文献中把它的含义归纳出十一种,基尔克和卡恩的考证大体不出这个范围,大同小异。他们指出,“逻各斯”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多义词,可以理解为:说、言辞、叙述、表达、说明、理由、原理;尊敬、声誉;采集、比例、量度或尺度等等,但在运用理解Heraclitus时,他们三位的看法也有些差别。格思里认为,Heraclitus的“λόγος”的主要含义是:⑴﹒人们所听到的(这是最一般的含义);⑵﹒规整万物的,类似于某种普遍的规律;⑶﹒它有一种独立于表述它的人的存在。这一概括强调了λόγος作为言辞尤其是作为客观规律的定义,基尔克认为,λόγος由词根λεγ的基本含义是“挑出”、“选择”转化而来,指“计数”、“尺度”、“比例”,这一方面含义的原先性质不在于“表述”、“说明”的含义,并由此而产生了“系统的公式”,以至“规律”的定义。这一汉字,着重指明了λόγος的含义为“尺度”。卡恩则认为,应该注意Heraclitus用这个词时也利用了它的语义双关性,通过表述的展开来使之获得多方面的定义,因此他强调在研究Heraclitus的思想中把握其主要含义。
Heraclitus还把Miletus和Pythagoreans的观点加以综合和发展,第一次猜测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他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这是“相反者相成”的道理。因此,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他有句名言:“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他又指出,“从火到土,从土到火这是向上和向下的道路”,“但是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
既然对立面是统一的,因此,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如果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物,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没有疾病,也就无所谓健康”,“对立面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多,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变化,又变成后者。”“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土死生水,水死生气,气死生火;反过来也是一样。”列宁很重视这种转化的思想,指出:“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的基本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
Heraclitus还认为,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斗争,他说:“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
“对立冲突产生结合,从不一致的音调里产生出完美的和谐,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战争是一切之父,一切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另一些成为人;它使一些人成为奴隶,另一些成为自由人。”为什么Heraclitus如此重视斗争?实际上,他看出了对立统一中,斗争性的意义比和谐或统一性更深刻。因为,这种斗争是外在事物的对立问题见不到的,他说:“隐藏着的和谐,比明显的和谐更好。”隐藏的和谐是什么?他举了例子:“他们不理解一个事物如何在不和中同自身一致,这个返回自身的和谐如弓和竖琴中的情形那样。”这里用弓和竖琴声一致物中有一中内在的统一、同一或和谐。一张弓看上去是安安静静的统一事物的整体,但实际上它是由内在的对立、紧张和斗争所造成的统一。这种对立是客观存在的,当有弓弦力量不足或过大时,它就会呈现出来,而弓就立刻被破坏而不成其为弓这么一个统一和谐的事物了。竖琴也是如此,它里面的琴弦绷紧着,它才是琴。宇宙万物都是这样,由于内在的不和而成为和谐的统一体。由于内在的区别对立和由对立产生的紧张与斗争才形成它们自身。这种对立是内在的、看不见的,它是一个事物自身里的对立,又由这种对立返回自身,造成该事物自身。这种对立和谐才是更本质的。
以上这些观点,体现了Heraclitus的辩证法思想,然而,他的辩证法有两个缺点:⑴﹒它是直观的笼统的猜测,缺乏科学的根据和论证,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只能做一般性的描绘,而无法具体论述。⑵﹒他的辩证法带有明显的循环论色彩,把起点和终点都放在同一点上。从火开始,火变万物,万物又回到火,如此循环不已每满10800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火,旧世界毁灭,新世界产生。
3﹒认识论
Heraclitus还初步探讨了认识论问题,区分了感性与智慧(理性)。他肯定了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说:“可以看见、听见和学习的东西,是我多喜欢的。”“爱智慧的人应当热爱狠多的事物。”但是他认为光靠感性是不行的,要认识Logos,就必须靠智慧。这个Logos虽然永恒存在,但是人们在听到它以前、以及在初次听见人说到它以前,还不能了解它的。然而,他自己片面抬高理性认识,认为规律即Logos是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因而他又认为,如果人们有着粗鄙灵魂的话,眼睛和耳朵乃是坏的见证。
4﹒Heraclitus的历史地位
⑴﹒Heraclitus在Pythagoreans之后,再次将物质性的火作为事物的本原,这是他的一大功劳。
⑵﹒Heraclitus吸收、批判改造了Miletus和Pythagoreans的思想,创立了朴素的辩证法。通过他的辩证法,Miletus学派的本体与万物的关系被沟通了,Pythagoreans的十组对立范畴与和谐的关系也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运动关系,而且他猜测到了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功劳之二。
⑶﹒Heraclitus明确提出了Logos的思想,把世界设想为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及自然奥秘的又一理论基础,这是功劳之三。
⑷﹒Heraclitus第一次接触到了认识论问题,使哲学有了认识论方面的内容,这表面人类思维的又一进步。他提出智慧与感性的区分,提出了在认识论中“一”与“多”的问题,成为以后很多哲学家讨论认识论问题的起点。
五﹒埃利亚学派(The Eleatic School)
埃利亚学派是以意大利南部的埃利亚地名而得名。它的代表人物有三位:①Xenophanes(色诺芬尼),②﹒Parmenides(巴门尼德),③﹒Zeno(芝诺),下面分别讲。
1﹒Xenophanes(570-475B.C.),原是小亚西亚附近的克洛封人,后因不满波斯人统治,离开家乡,漂游希腊各地,晚年定居在意大利的埃利亚(Elea),并在当地收徒讲学,形成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据史书记载,Xenophanes漂泊,知识很广,他以游唱诗人为生,以各地见闻编成词曲,逢宴会赛神,献技以糊口,生活岁贫苦,然而在哲学方面却颇有建树,成为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哲学家、自然哲学家和人文哲学家。他和Heraclitus一样,看不起Homer(荷马),特地写了一部《讽刺诗》,反对Homer和赫西俄德的拟人的多神的神话。他说:“假如牛马狮子有手,并且像人一样能够用手作画和创造艺术品,马就会把神的形象画的像马,牛就会把神的形象画的像牛。每一种动物都会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塑造神,使之带有同样的身体。”“所以,埃塞俄比亚人把神弄成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把神弄成红头发、蓝眼睛。”他对自然也作了研究,他观察了化石,由此推断以前大地曾和海混沌在一起,后来大地才摆脱了潮湿,得出了沧海桑田的结论。他又研究了天文,认为日月星辰只是发光的云团,它们每天熄灭,又重新燃烧。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神话传说,认为各种工具、农具都是人类智力逐渐发达的结果。
Xenophanes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泛神的一元论,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思想作用问题。他认为,只有一个神,它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它虽然不动,然而无所不在,它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它全视、全知、全听,因而它能毫不费力的以它心灵的思想力支配一切,它的这些思想为Xenophanes所发挥和改造。
Xenophanes的特点是对传统的宗教神话进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关于什么是神的新看法。他认为荷马以来流行的神话和宗教把神说成和人一样有身体、情感和各种言行,是很错误的,这是人们按自己的形象来幻想和塑造神,因而不真实,只是些“意见”,只有他自己的关于神的看法才是真理可是却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这就是:神是唯一的,无论在形体上和思想上都不像凡人,它总是不动,全视、全听、全知,凭它心中的思想就能左右一切。
2﹒Parmenides(540-470B.C.),是Xenophanes的学生。他不同于Xenophanes,是Elea的土著。他出生于名门望族,早年虽热衷于政治活动,后来受Pythagoreans的影响,放弃政治而从事学术活动,继而受Xenophanes的影响,放弃了Pythagoreans的观点,建立了他的存在论哲学。据说他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受人敬重。Plato对他也很钦佩。其专著有“论自然”,这个专著从神话开始,神载着他上天,会见了女神,女神带他参观了天上、地下,教了他许多道理,全篇分两部:一部为论真理,另一部为论意见。前一部叙说的是关于宇宙的真实性,即本体,后一部叙说了宇宙的幻影,即现象。
Parmenides的哲学是从认识论着手的,(然而认识论在他整个哲学体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认识论占主要地位是近代哲学中才有的)。他的主要思想有:
⑴﹒意见与真理的区分:Parmenides认为,人的认识有意见和真理两种。所谓意见,就是对变化的事物的认识。他认为这种认识不可靠,应当抛弃。因为感官所能接触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形形色色变化莫测的世界,没有丝毫的统一性和固定性,因而无法得到确实的、永久的知识,而只能得到虚幻之见,故应抛弃。所谓真理,是对永恒的知识的认识。
⑵﹒思维与存在的同一。Parmenides认为,永恒的东西就是存在。要想认识真实的存在,只能通过理性认识这条真理之路,只能通过思维。他认为,凡是能被思维的东西必然是存在,凡是存在必能被思维。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排除一切感觉界的干扰,从而认识那真正的存在。
⑶﹒只有存在才是真实的。Parmenides把Xenophanes的神改造为他的存在,并把存在作为他哲学的基本范畴。他的整个哲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存在”的基础上。他的“存在”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存在。实际上这个存在“being”把各种事物的形形色色的数和各方面的规定性一概抛开,剩下的只是一个赤裸裸的“有”,而Parmenides认为,这个存在才是最真实的,而世人所讲的存在,由于它们变化不定,实际上是非存在“non-being”。至于他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如果按他的原则,是无法形容的,理由有以下四点:第一,这个being除了存在以外,任何性质都没有。第二,它只是这样一个东西,如要形容它,只能以它本身来形容,这就等于没形容。第三,being既然是独一无二,那么如果用其他事物来形容它,就等于说being的存在还得靠其他的物。第四,从逻辑方面说,being的概念是最广、最先的概念,它包括一切概念,而任何概念不能包括它。它在一切概念之前,而一切概念均在它之后,因此,他的being根本无法说,但是他又想要用他的思想来影响别人,因此只好从反面来说明存在的特点:
首先,存在是不生不灭的。假如存在是产生出来的,那么或者是从存在中产生出来的,这就等于是说存在是永远存在的,并没有存在;或者是从不存在即无中产生出来的,这就等于说“存在”物可以不存在。无可以生有,而这是不可能的,存在既然没有产生,当然也就没有消灭,因为有生才有灭。
其次,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既然是不生不灭的,因此它就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永远如此,固定不变。
第三,存在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存在物是整个 充满着存在的东西”,“在存在物之外,绝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也决不会有任何别的东西 ,因为命运已经把它固定在那不可分割而且不动的实体上”,所以,存在只能是一,不能是多。
第四,存在是完整不可分的。“因为它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同样的”,“存在物是整个联系着的,因为一个存在物与另一个存在物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离。
总之,Parmenides的being是没有任何性质、状态,与任何具体事物没有联系的,不生、不灭、唯一、不动的纯存在。因此,是一个极其空洞抽象的东西。
Parmenides把抽象的共性——“存在”作为世界本原,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然而之所以他会提出这种形而上学的的唯心主义观点来取代Heraclitus的辩证法。这是因为,在当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Heraclitus的思想不可能被大家所接受,而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人们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Parmenides关于存在不动的思想正好适应了这种本能,因而Parmenides的思想比Heraclitus的思想更容易被人接受。
3﹒埃利亚的芝诺(Zeno of Eleatic 490-430B.C.)曾经参加过政治活动,后因反对工商业奴隶主的统治,被放入石臼捣死。
Zeno想进一步论证存在是唯一不动的,因而举了许多例子来证明多和动是不可能的,存在只能是“一”和“静”。
(1)反对“多”的论证:
对“一”的论证是:
如果存在是多,那么首先,从空间上讲,多必定是很多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前面又有其他部分,依次类推,存在就是无限大。反之,每个部分都能无限分割,因而,存在又是无限小,既大又小,这是矛盾,因此,存在不可能是多。其次,从数量上讲,多应是个有限数,因为多就是指与一定数量的存在物相对应的数目,它不能超过或少于这个数量,这就是有限。然而,多又是无限数,因为在存在物之间又有别的存在物,别的存在物之间又有别的存在物,以至无穷,这样就是无限的。所以,如果“存在”是多,那么它就同时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而这有时矛盾的。因此,“存在”只能是“一”,不能是“多”。
如果有多,事物就会既大又小,大到无限大,小到无限小。
如果存在者没有大小,它就根本不会存在。因为,若把它加于另一个存在物上,不是使之更大,因为全无大小的东西不能由于加起来就在大小上增大,即加上的显然是无。同样若把它拿开,另一东西也不会更小,正如加上去不会更大一样,显然,那加上和拿开的都是无。
但是,如果存在者存在,每一个必有一定的大小和厚度,并且它的一部分必定同另一部分有一定间隔,这同样的论点可以类推于另一部分;它也有一定的大小,有某个部分在它的前头。这样可以一直说下去没有尽头,因为没有一个部分是最后的,也没有一个部分不同另一个部分想联系。
所以,如果有多,事物必定既大又小,小到全无大小,大到无限大。
如果有多,事物必像它们所存在的那么多,不会更多或更少,如果像它们所存在的那么多,它们必定是有限的。
如果有多,存在的事物是无限的;因为存在的许多事物之间总会有另一事物,而在这些另外的事物之间还有另外的事物。所以,存在的事物是无限的。
这两个论证,前者主要就存在者的大小、体积来推论的,后者则主要是就数量多少来推论的。
(2)反对动的论证
对于静的论证有四个:“两分法”、“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第一,二分法(dichotomy)。“第一个论证是说,运动不存在,因为一个运动的物体在达到目的地以前,必须先达到全路程的一半。”1/2,1/4,1/8,……1/n
第二,阿基里斯(Achilles)。Aristotle说:“第二个是所谓阿基里斯的论证,这个论证的意思是说,最快的永远赶不上最慢的,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赶者起跑的出发点,因此最慢者必然永远领先。”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的短跑健儿,而Zeno认为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已向前走了一段路,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程,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走了,这样下去,以至无穷,前者只能无限接近后者,但永远也追不上。Zeno只承认时空的间断性,而不承认它们的非间断性。这实际上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如果P,则Q;非Q,所以非P。前件P是命题“如果运动是存在的”,后件Q是命题“Achilles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推论的假言前提是“如果运动是存在的,那么最快的不能追上最慢的。”因为后件是假的,所以前件“运动是存在的”也是假的。
第三,飞矢不动。“如果每件东西占据着一个与它本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移动位置的东西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着这样的一个空间,那么飞着的箭就是不动的了。” Zeno是说,一个运动着的东西在任何时刻总是占据着一个与它本身相同的一定的空间(例如飞矢A’B’在某个瞬间占据着空间AB),但是飞矢A’B’与空间AB的长度是完全等同的。AB决不Aristotle比A’B’稍多一点,这样飞矢在AB中就毫无运动的余地可言,在这一瞬间它怎么还能运动呢?它就静止了。但是,飞矢是不能在它所不在的地方运动的,现在它又不能在它所在的地方运动,因此运动是不可能的。Zeno试图证明飞着的箭是不动的。他认为,说一支箭在飞就是说它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许多点,但是在每点上,它都必然停留在那一点上,因此是静止的,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仍然是静止的,因此所有飞矢实际上并没有动。如果说它在动。那就等于说它同时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但这是矛盾,因此是不可能的。他只承认运动的非连续性,而不承认运动的连续性。
第四,运动场(Stadium)。Aristotle说:“第四个论证是关于运动场上两排物体的论证。每排有大小相等、数目相同的物体组成,各以相同速度按相反方向通过隧道,其中一排从终点开始排到中间,,另一排从中间排到起点。他(芝诺)认为,这里包含一个结论:一半时间等于一倍时间。”
A1 A2 A3 A4
B4 B3 B2 B1→
C1 C2 C3 C4


A1 A2 A3 A4
B4 B3 B2 B1
C1 C2 C3 C4
a﹒当B1到达A4和C4的位置时,C1也同时到达A1和B4的位置,形成三列并排的状况。
b﹒由于B、C系列是按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然而A系列却是静止的。这样,当C1从A3到达A1位置时,对静止的A系列而言,它仅通过了两个单位的物体,但对B系列而言,由于两者以同等速度按相反方向运动,所以C1通过了B系列四个单位的物体。这样,就是仅用一半的时间通过了B系列四个单位的物体,因此说“一半等于一倍”。
c﹒以B系列对A、C系列而言,同样如此。
Zeno主观上要反对辩证法,而在实际上却使人部分陆续的看到了辩证运动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的矛盾。所以,Hegel对Zeno赞不绝口:“Zeno主要是客观的辩证的考察了运动”,“Zeno的特点是辩证法”,“他是辩证法的始祖”。这也可以说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吧。
4﹒The School of Eleatic 的特点
⑴﹒The School of Eleatic把火、水、无限、气、数等等都去掉了,既不带量的规定,又不带质的规定,只有“存在”作为本原,这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大进步。然而,也正在这一点上,The School of Eleatic走进了死胡同。由于把存在作为本原,而存在是唯一、不动的,那么它如何转化为万物,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他们提出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质与量都没有,存在任何能产生大千世界,这个问题必定要人解决。
⑵﹒The School of Eleatic提出泛神论,泛神论是一种非宗教的哲学理论,一直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
⑶﹒The School of Eleatic比Heraclitus更明确的提出了理性与感觉的区别。他与Heraclitus相比有相同之处,就是都要相信理性,而不要相信感觉。然而,他们的理性相信不动之一,而Heraclitus的理性相信的是永动之火。由于它区分了理性与感觉,成为知识论的创始人,同时是唯理论的先导。
⑷﹒The School of Eleatic的存在既是思想抽象,又是一个圆球并占有空间,因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用它的思想材料,它促使唯心主义的进一步精致化,也促使唯物主义再进一步思考问题。
六﹒原子论的先驱——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
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希腊的城邦奴隶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工商奴隶主与贵族奴隶主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在斗争中,工商业奴隶主取得了更大的优势,由僭主制发展为民主制,经济进一步繁荣。在这个时期。希腊本土逐渐代替了殖民地区成为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中心。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和斯巴达为首希腊城邦暂时结成联盟,一致对外,打败了波斯帝国。希波战争后,雅典成为海上霸主,在更大范围内广泛使用奴隶,从而使商业、工业、海上运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希腊的城邦奴隶制发展到了顶点,希腊文化达到了高度的繁荣,造成了良好的政治局面,而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也使得这个时期的哲学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1﹒Anaxagoras(500-428B.C.),出生与小亚西亚的Clazomenae(克拉佐门尼)的富贵家庭。他长期居住在雅典。他不仅研究自然哲学,也研究自然科学问题,对于天文学作了很多猜测。认为雷电乃是云彩的撞击、摩擦。他认为太阳是一块灼热的石头,因而被控为不信神而关进监狱,后来越狱逃跑。
他少年时即好学深思,追求自然知识,醉心科学研究。他漠视金钱,将继承的遗产分赠亲属,自己专心于学业。他毕生钻研自然科学,对公共事物似乎不很关心。有人问他:“你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为了研究太阳、月亮和天体。”有人责问他:“你忘掉雅典社会了。”他说:“不是我忘了,是他们忘掉了我。”
Anaxagoras居住在雅典的三十年中,表面看来,他是一位沉着的学者,默默从事自然哲学的研究和教授,没有直接参加政治活动。然而实际上,他通过传播科学思想,促进雅典的思想启蒙,对伯里克利(Pericles)民主制黄金时代的科学昌盛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正因为如此,严重只有自然苍天的Anaxagoras仍然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没有能避免遭受政治迫害。
Anaxagoras来到雅典,这个在希波战争中崛起的城邦,奴隶主民主派和贵族寡头之间的斗争已经十分激烈;可是在思想意识领域中,还比较保守落后,日月星辰被崇为神明,全城笼罩着宗教迷信,科学思想尚未发蒙。Pericles要确立和壮大民主制,开创一代新风,就必须倡导思想启蒙,扫除为贵族寡头势力张目的旧传统。Anaxagoras带来的伊奥尼亚哲学和素朴的天文气象知识在小亚西亚多地已经相当普遍流传。对于雅典却还是一股新鲜空气。Anaxagoras自己的哲学在当时更是一种严谨的闪发理性光辉的崭新学说,自然会受到Pericles的重视。Pericles在执政前就受到Anaxagoras的思想熏陶,执政以后,Anaxagoras更成了他的良师益友。Anaxagoras教给Pericles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清明的理性,使他的学说才能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哲学家。
在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us)战争前不久,雅典的贵族寡头派势力利用宗教迷信,发动了Anaxagoras对Pericles民主派的反扑。他们选择Anaxagoras来开刀,借以打击Pericles。控告Anaxagoras的主要罪状就是他宣传的“太阳是灼热的石头。”几乎被判死刑,由于Pericles的大力营救,才逃出雅典,定居在兰萨德斯,在那里执教授徒,建立自己的学派。他在当地备受尊敬,享有很高的声望。死后,当地公众隆重为他下葬,树立祭碑,刻文:探究天体、真理的Anaxagoras,安息于此。他的故乡克拉佐门尼人也一直纪念他,在钱币上铸了Anaxagoras右手把握天体的图象。
⑴“种子”与Nous(努斯)说。他提出了著名的“种子”与心灵(Nous)的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许多物质子片构成的, 他把这种子片叫做“种子”。每一类种子就有一定的性质,包括形式、颜色、气味;有无限多的性质也就有无限多类的种子。每一类物体都是由各类“种子”混合而成,但其中有一类种子特别多,占有优势,这种物体就表现为这种性质。例如在水中,“冷”的种子占优势,所以水是冷的,但混合成水的,有冷的种子,也有热的种子,所以水可以由冷变热。他认为,“变化”就是由原来一种性质的“种子”占优势的东西,过渡到另一种质的“种子”占优势的东西。而任何一种“种子”的质是永恒不变的,那么,种子为什么会运动。Anaxagoras认为,是因为Nous的作用。在他看来,这种Nous是无限的,独立自为的,不与任何事物相混,它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Nous是一切运动源泉,由于它的推动,引起旋涡运动,这样就使得一些种子结合起来,使一些种子分离出来,所以世界万物的形成都是由于“努斯”的推动引起种子旋涡的运动的结果。Nous究竟是指精细的物质还是指精神,Anaxagoras自己并没有确认说明,因而引起了后人对这个问题的众说纷纭。
种子说:
Anaxagoras同Empedocles一样,也是面对伊奥尼亚哲学和Eleatic哲学的对立,要解决“一”和“多”的矛盾。他也用多元的物质本原来改造Parmenides的“存在”。用粒子化的物质结构来革新和发展伊奥尼亚哲学的本原论,以此来阐明自然的本原和现象的统一。他提出别具一格的物质结构说——种子说。种子说将关于物质本原的多元论推倒极点,把无限多样的自然物质分析为既是无限多样,又是无限微小的粒子——种子。用这种无限多元的本原径直说明自然界的无限多样性。
Anaxagoras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伊奥尼亚哲学的传统,但是,他建立种子说却是接受了Parmenides关于“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产生,也不能变为非存在”的原理,作为他的推论的出发点的。另一方面,他又根据对自然的观察,才提出他的种子说的。既然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产生,落实到每一件具体事物A,也不能从它的非存在(非A)产生,火不能从非火产生,动物不能从非动物产生,头发不能从非头发产生。但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食物和营养品,它们不是头发,也不是人身上的肉,而我们吃了以后,却能生长出头发和肉来。这说明,血、肉、骨等已经作为事物的部分存在于食物之中,只是它们非常微小,是感官所不能感知,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的。正是从这种营养和生物的观察出发,推广到整个自然界。Anaxagoras认为,宇宙万物,无论水、火、土、气,以至动物植物,都是由种子组合而成的。种子就是微小的物质微粒,种子无限多,不生不灭。宇宙中无限多样的、生灭变易的自然事物,其本原就是无限多的种子,它们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种子不生不灭,它们的全体,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然就是从非存在产生存在,或从存在变为非存在了,所以全体是始终相等的。具体事物的种种生灭变化,不过就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每一物体都是由各类种子混合而成的,但其中有一类种子特别多,占有优势,这个物体就表现为这种性质。例如在水中,“冷”的种子占优势,所以水是冷的,但混合成水的,有冷的种子,也有热的种子,所以水可以由冷变热。他认为,“变化”就是由原来一种性质的“种子”占优势的东西,过渡到另一种质的“种子”占优势的东西,而任何一种“种子”的性质是永恒不变的。Anaxagoras的种子说,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种子的无限多元性。种子不仅在数量上无限,在种类上也无限,在结构上则是无定性的。第二,种子和物体的可以无限分割性。第三,种子包含万物的成分。
⑵﹒“异类相知说”。Anaxagoras认为,认识是通过感官对比才能相知事物的性质,感官要产生感觉,就要通过对比相反的性质,才能感觉事物中占优势的种子,才能认识事物的性质。他又认为,感官对比要通过理性,多少看到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又坚持了素朴的反映论。
2﹒Empedocles 恩培多克勒(495-435B.C.)是意大利南西西里岛阿格里根特人,出身于名门望族,求知欲极强,钻研过各种学问,他既是哲学家、诗人和修辞学家,同时又是科学家和医学家,受到了古罗马卢克莱修的高度评价。
阿格里根特的恩培多克勒
他是那个三角形岛的土地
在他的海岸上所诞生的
环绕着它永远流着
巨湾和港口里的伊奥尼亚的海水……
尽管西西里岛在人们看来
早已是一个巨大而奇异的海岛
富于一切美的东西
拥有许多的英雄
他也从未有过任何东西比这真正的人
更有名声、更为神圣、更为珍奇可爱
他神圣的心胸唱出了崇高的音乐
诉说着那些光辉的发现
使得他几乎不像一个凡人
他的一生充满神秘气息和传奇色彩,无论他的生活或者思想,都是有声有色、光陆怪离的,正如罗素所指出的:“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的混合体。在Empedocles的身上得到了异常完备的表现。”就是关于他的死,也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说,有一次他坐车到墨而拿去参加一次庆祝会,从车上跌下来折断了腿,不治而死,他的坟墓在麦加拉。另一说是他为了证明自己是神,跳进了活火山,被活活烧死。
Empedocles处在早期希腊哲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上。在本原问题上,他面对的是伊奥尼亚哲学和Eleatic哲学的两种“一元论”的僵硬对立。伊奥尼亚哲学将某一种具体物质—水或火或气当作本原,难以说明“一”和“多”的统一;Eleatic用抽象的静止的浑然一体的“存在”否定了丰富多采、流变不息的感性现象世界,用“一”否定了“多”。Empedocles提出一种关于物质本原的“多元论”,即“四根”说就是要打开这个胶执状态。
他的主要思想有三点:
⑴﹒自然哲学思想。Empedocles科学的说明了日食的原因,认为蚀是因为月亮的位置处于太阳与地球中间引起的。对月亮的发光做出了与Anaxagoras相同的解释,而且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猜测到了生物的演变和适者生存的理论。他是意大利医学派的创始人,影响了以后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⑵﹒“四根”说与“爱”和“恨”。这是Empedocles的主要哲学思想。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土、书、气、火四种元素结合而成的,由于元素按不同的比例互相混合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事物。他认为,这四种元素是彼此独立、不能相互转化的,它们也不能自己运动,它们的运动只有依靠“爱”和“恨”的力量。他认为,“爱和恨,一种是结合的力量,另一种是分离的力量。”在这两中力量的推动下,四种元素不断结合和分离,从而产生了世界万物,形成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人也是四种元素的产物,因此也完全服从自然的物理过程。
⑶﹒“流射说”和“同类相知论”。Empedocles在认识论上主张“流射说”和“同类相知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外界事物刺激感官所引起的,认为构成物体的四种元素以看不见的微粒流射出来。人与这些微粒相知,才会感知,有多大的微粒就有多大的孔道,事物的“流射”只能与其同类的“孔道”想适应,这就是“同类相知”。这里,“流射说”和“同类相知论”。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3﹒Anaxagoras和Empedocles的特点
Anaxagoras和Empedocles都想把Heraclitus和Eleatic学派的思想结合起来,然而这种结合却是外在的结合,因而他们既是后来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原子论的先驱,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先导。
七﹒智者(Sophists)
智者(Sophists)又可译为诡辩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层,而不是学派,是专门教雄辩术、专门对人自身进行研究的一个阶层。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它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⑴﹒雅典的奴隶民主制的繁荣,多少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政治文化生活,从而加强了社会政治领域内的思想斗争。为了参加这种斗争,雅典公民需要增加社会政治方面的知识,提高演说和辩论的才能,需要有一批人来传授讲演和辩论的艺术。
⑵﹒由于阶级斗争、社会发展以及人对本身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需要有专门人研究社会理论和人的行为、道德理论。基于以上两个原因,Sophists应运而生。
1﹒Protagoras 普罗泰戈拉(481-411B.C.),是当时最著名的智者,他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论题:
⑴﹒“人是万物的尺度”。Protagoras继承了Heraclitus万物皆变的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在认识论上,他是一个感觉论者,他肯定“知识就是感觉”。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个命题的意思是说,衡量事物的真伪、好坏都应以人为标准,不应以别的东西作标准;事物的存在与否都应以人的视觉感觉而定。这个命题至今还是许多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这里强调的不是神,而是人,不是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是对传统宗教观念的批判,但这个命题却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命题。
⑵﹒“人是宇宙的中心”。Protagoras从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出发,进而认为要以人的内在标准来改造世界,第一次把人的位置提到了宇宙的中心位置。
⑶﹒法律和制度是约定俗成的。这个说法很革命,是对神创论的一个挑战,认为法律和制度并不是由神创造出来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天然合理的”,而是认人为的产物,是约定的结果。
2﹒Gorgias高尔吉亚(483-375B.C.)据说是Empedocles的学生。他只留下了《论非存在或论自然》的一些残篇。他主要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命题:
⑴﹒无物存在。
⑵﹒如果有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
⑶﹒即使这个东西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他分别对此作了论证:
⑴﹒如果有某物,那么它或者是存在,或者同时既存在又非存在,可是存在是没有的,非存在也是没有的,同时既存在又非存在也是没有的,所以无物存在。为什么说存在是没有的呢?他认为,如果有某物存在的话,那么,这个存在或者是派生的,或者说是非派生的。如果说是派生的,存在是不能由存在产生的,也不能由非存在产生,这不能成立;如果说是非派生的,就是说它没有开始,它就是无限。而无限就不在一个地方,然而不在一个地方就不存在,否则就是无限,故它不能成立。
⑵﹒我们所思维的东西并不就存在。因此,认识的并不是存在,存在是无法认识的。If the things thought are not existent, the existent is not thought.他认为,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并不存在,那么,存在的东西就不能被想到。如想到事物的某个性质是白的,就等于说白的事物的某个性质就被想到了。反之,想到事物的某个性质不存在,就等于说存在的事物的某个性质没有被想到。进而,如果想到的事物并不存在,那么,存在的东西就不能被想到。而想到的事物并不存在是很明显的。如果想到的事物都存在,那么,一切人想到的东西都应存在,如飞着的人,飞马等,这些都能被想到,就应都存在。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想到的事物并不存在。
⑶﹒我们告诉别人时使用的是语言,而语言和存在的东西是不同的,所以告诉别人的只是语言,而不是存在的东西,因此无法告诉别人。另外,感官之间得到的感觉是不能相互替换,因此也就不能用语言把自己感觉到的告诉别人。
这三个命题,既反对Parmenides的存在,又反对原子论,代表了一种“存在”不可认识的派别。
3﹒Kratylos 克拉底鲁(5 century B.C.)是Heraclitus的学生。他把Heraclitus的辩证法又向前推进了半步,发展成诡辩法。在他看来,事物是绝对变动不居的,人不可能认识任何事物,他有句名言:“人一次也能蹋进同一条河流。”他甚至认为不可能回答任何问题,只能动一动手指头,因为刚一说话,所谈的事物又变了。列宁说:“这位Kratylos把Heraclitus的辩证法弄成了诡辩……他说:什么都不是真理的,关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说出什么来。从辩证法中得出否定的(而且仅仅是否定的)结论。Heraclitus的原则恰巧相反:‘一切都是真理的’,一切地总都有(部分的)真理。Kratylos只‘动了动手指头’便回答了一切,他说:一切都在运动,关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说出什么来。”
4﹒Sophists的历史地位
Sophists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根源。首先因为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了,表面上个人可以独立存在,支配自己的一切,产生个人与社会的分离。同时,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但Sophists把人的认识的某些方面作了不适当的夸大。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Anaxagoras、Empedocles与Sophists都是Democritus原子论的先驱;Anaxagoras在唯物论方面给Democritus以启发,而Sophists则在辩证法方面给Democritus以教益。
八﹒原子论者
原子论哲学的奠基人是留基波,关于留基波我们只知道他首先提出“原子”的概念,以及原子是形成万物的始因的理论,但其他方面的材料很少。
原子论的主要代表任务是Democritus,下面我们主要来讲一下Democritus的思想。
Democritus(460-370B.C.),是色雷斯人。在政治态度上,他是奴隶主民主制的拥护者,坚决反对贵族专制。他十分关心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据说他为了追求知识而到处游历,用尽了他的全部财产,他倒过埃及、巴比伦等地方,受到古代东方先进科学知识的熏陶,熟知当时的丰富知识,成为“博学之人”,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目录有52种,涉及到哲学、逻辑、数学、天文、生物、医学、心理学、论理学、教育学、修辞学以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但是都只剩下些零星片段。他的主要思想有:
1﹒原子和虚空
Democritus和他的前人一样,继续探讨物质结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原子与虚空的思想。Democritus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这些微粒因为很小,是看不见的。”“它们的最根本属性是绝对的属性”,就是说,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而虚空则相反,它是提供原子运动的场所。因此,Democritus把“原子”叫做“存在”,把“虚空”叫做“非存在”,但是他说非存在也是一样实在的,他认为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因此,原子和虚空都是实在的东西。
Democritus认为,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但是它们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上的不同。这对于Anaxagoras的“种子说”和Empedocles的“四根说”都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他提出了一种更为深刻的物质结构理论。近代的科学原子论的产生,曾受到它的启发,而在电子学建立以前,近代原子论也认为原子是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Democritus提出的“虚空”,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出的“空问”理论,,是对唯物主义的一种发展,但是,他把虚空与原子对立起来,说明他还不能完全不能认识到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原子(άτομο,atomos,atom)是指“不可分割”的东西。Democritus说的原子是指最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它又是坚实的、充满的、内部没有空隙的东西。这种原子学说,是从以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发展出来的,即Parmenides的“存在”,Empedocles和Anaxagoras的“根”和“种子”,以及Pythagoras学派和Zeno的非连续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原子内部是坚实的、充满的;与此相反,内部空无一物、完全空虚的东西,就是他所说的“虚空”(κενός,kenos,empty)。这种虚空当然并不是指空气,但是希腊人已经知道气体也是实在的存在物;虚空乃是空无一物的空间,它只是为原子提供运动的场所,如果只有原子,整个宇宙只是充实的一团,原子就不能运动了;只有肯定虚空的存在,才为原子提供了运动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原子论者认为,虚空和原子一样,也是万物的本原。
关于原子本身的内在性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原子是非常微小,内部绝对充实而无空隙,因此,它们是坚不可入、不可分割的粒子;它们又是看不见的、不可感知的,而数目又是无限多的,构造物体的基本单元。
第二,原子都是同质的,它们没有性质的不同,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上有差异。
第三,原子内部充实,没有虚空,所以它们内部永无动变;但是每个原子作为整体,又是能动的。它们在虚空中结合和分离,造成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生产和消灭,原子则永恒运动。
虚空是运动的场所,带有容器那样的性质。
虚空不仅是原子运动的场所,而且也指原子组合的物体中,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隙”。这种空隙,使原子的结合具有不同的形式结构,从而造成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性。
综上所述,原子数量和虚空的范围都是无限的。无限众多的原子在广阔无限的虚空中运动,自由状态的原子互相结合,就是物体的产生,它们的分离就是物体的消亡。千差万别的自然事物生灭不息,而原子及其虚空中的运动永恒不灭。原子论在当时比较科学的展示了自然现象和本原构成相统一的总画面。
2﹒原子自动
Democritus认为,数量无限的原子,在无限空间中不断运动,运动是原子自身所固有的,这就克服了Anaxagoras和Empedocles的形而上学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他认为磁石和铁是相类似的原子构成的,但磁石的原子更精神,磁铁比铁组织较松,有更多的空隙,因此磁石的原子活动性较大,比较容易向铁移动。钻进铁的微粒中,使其移动起来,向外扩散而流向磁石,由于铁原子大量的流出和它们的移动,铁本身也就被拖向磁石。
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Democritus还进一步描述了世界万物的生灭变化过程。他认为,各种形状大小的原子在无限空间中凌乱而急剧的运动着,互相碰撞而形成世界及其中的事物,并且认为有无数的世界不断产生和消灭,这是对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Democritus根据万物皆由原子构成的思想,认为日月星辰也是由原子构成的,这对宗教神学观点是有力的打击。他还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这种原子比较精致圆滑而且富于运动性。当这种原子聚合在一起时,便产生灵魂,当它们分散时,灵魂也就消亡。这种思想是与Pythagoras的观点针锋相对的,他的目的是要说明事物都统一于原子。
3﹒必然与偶然
Democritus认为:“一切都是由必然性而产生。”原子运动是必然的,所以一切事物的产生和灭亡都是必然的。他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原因的、凭空产生的,一切事物都由自己的原因。原因就在于原子运动,这是自然界的严格的必然性。他把必然性等同于因果性,因此他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他把偶然性说成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无知而产生的,这样就无法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数偶然事件。因此,虽然他表面上是反对“种子目的论”的,但实质上最后却由回到了“神学目的论”的老路上,但过分强调必然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
4﹒影像说
Democritus在原子论基础上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他把原子论同Empedocles的流射说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影像说”。他认为,从构成事物的原子群中,不断流射出事物的影像,这些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因此他主张,“感觉和思想是由进入我们之中的影像产生的”,“若不是影像来接触,就没有人能有感觉和思想”。
Democritus还企图根据这种影像论来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认为二者的不同乃是由于影像不同,因而作用于人的认识器官的方式也有不同。与事物本身相类似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便产生感性认识。但是,构成事物的原子本身则很精细,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而是通过感官的空隙,直接作用于灵魂原子,这就引起了理性认识。所以,他认为,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才能认识到原子的本身,认识到原子和虚空是事物的本原。因此,Democritus把感性认识叫做“暗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叫做“真理的认识”,或者把前者叫做意见,后者叫真理。看起来,Democritus已经接触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面,然而却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必须从这儿出发,以之为根据,然而认识由不能停留在这里,必须提高到理性认识,才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此,Democritus认为,“当暗昧的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不能再看,不能再听,不能再嗅,不能再尝,不能再触摸,而知识的探求又要求精确时,于是真理性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是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然而,Democritus的影像说仍是一种朴素的反映论,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看成是两种不同的影像和两种不同的认识器官直接相接触而一次完成的事情,因而仍不能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辨证过程。由于他认为感性认识只是影像对感官的作用所引起的,因而他进一步认为“甜是从俗约定的,苦是从俗约定的,热是从俗约定的,冷是从俗约定的,颜色是从俗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基于这样的观点,他又将感性认识贬低为不可靠的人为约定的东西,这样,他就既是感觉论者,又是约定符号论者。他尤其认为,认识真理必须排除感性困扰,他自己就为了彻底摆脱感性困扰,干脆把眼睛弄瞎了。因此,Democritus虽从感觉出发,最后还是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实的。
5﹒政治伦理思想
Democritus拥护奴隶主民主制,反对贵族奴隶制的专政,提倡政治民主,他认为“在一种民主制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幸福好,正如自由总比奴役好一样”。
他第一个提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观点,并认为人民的一切都维系在国家的命运,并提出法律是人民美满生活的保障,同一切奴隶主思想家一样,Democritus鄙视奴隶,认为优秀人物统治奴隶是天经地义的。
在伦理思想上,Democritus提出了他的幸福观,就是“幸福即快乐”。快乐是伦理上的最高标准,一件事该不该做,一件事是有利还是有害,都由是否快乐来决定。Democritus对于肉体的、物质的快乐和精神的灵魂的快乐都持肯定态度,然而,两者相比,精神的灵魂的快乐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是短暂的,而后者是长久的,并可以弥补前者的不足,因而,最大的快乐就在于无所畏惧,也不为任何事而烦恼,因而灵魂总处于平静之中。他又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适度和节制,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做到,而无知识的人是做不到的,因此他认为,知识是达到幸福的手段,知识即美德,无知是罪恶。
6﹒Democritus的历史地位
⑴﹑Democritus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在世界本原和物质结构方面提出了原子论,这是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也为后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
⑵﹒Democritus提出了原子自动,把运动和物质完全结合在一起,这在哲学思维上是了不起的起点。
⑶﹒Democritus提出虚空,这是哲学史上第一个空间理论,这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⑷﹒Democritus比Heraclitus更详尽的探讨了认识论的问题,使认识论问题更趋丰富,,他既继承了感觉论,又坚持了约定符号论。
⑸﹒Democritus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关于知识是达到幸福的手段,知识即美德的思想为苏格拉底、柏拉图所继承,他关于灵魂的平静是最大幸福的思想为伊壁鸠鲁所继承。
第二节 Socrates and Plato
一﹒苏格拉底
在西方哲学史上,Socrates和Plato这一派人是与以Democritus为代表的原子论唯物主义者想对立的思想家,列宁在《唯批》中已经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现在就来谈谈这两个人,先说Socrates。Thilly在他的《西方哲学史》认为,Socrates是“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系列哲学家的最有只能的鼻祖,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Socrates(469-399B.C.)生于雅典,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据说他是自学成材,他广泛的阅读了当时哲学家们的各种著作,还专门听过Anaxagoras的讲话。他外表丑陋,矮胖粗壮,烂眼,扁鼻子,大嘴,厚唇,而且他不修边幅,然而他谈话艺术极高,他经常在街上,市坊里和运动场上同各式各样的人谈话,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战争、政治、婚姻、友谊、爱情、家政、艺术、商业、道德、诗歌、宗教、科学等等。在这些问题里,道德问题是Socrates与人谈话的主题。他熟悉人类的一切活动,人生的各方面都是他研究的问题。然而他从不研究自然哲学,因为他声称从技术和石头中学不到什么东西,同时他认为,人们学习某些学问或技术都是为了实用,然而那些研究自然哲学的人发现了那些规律之后,却不能随心所欲的制造东西,控制季节变化等等。因而他认为,研究自然哲学是毫无用处的。自然哲学家们都是些自命不凡的人。Socrates广收门徒,出身贵族的Plato就是他最有才干、最得意的学生之一。399B.C.他因被控不信神并腐蚀青年,被判处死刑。关于他的死,据说他当时可以免于死,只有两个条件:一是出钱保,二是装出一副可怜样,乞求免死。但二者他都不同意,关于前者,他自己没钱,虽然他的朋友们愿意出钱,他却不愿接受;关于后者,他根本不愿意。最后他的朋友们想方设法让他逃跑,他也不愿意,他说他一生中都饱受了法律的好处,不能在晚年不忠于法律,故他最后选择了饮鸩自果的道路。关于宣判Socrates死刑一案,后世人一般都认为是冤案,事实上,控告Socrates的人有些后来也被判了死刑。Plato在“Socrates的申辩”一篇中,极为详细的叙述了Socrates临死前从容不迫的赴死情形,虽被判死刑,但他毫无畏惧,并对将要判他死刑的人作了预言,他说:“杀我的人,我死之后,惩罚将立即及于你们,其残酷将远过于你们之处我死刑。现在你们行此事,以为借此可免暴露出生平的隐匿,可是我说,效果适得其反,将来强迫你们自供的人更多,目前被我弹压住,你们还不知道呢?他们年轻,更苛刻,更使你们难堪。你们以为杀人能禁人指摘你们生平的过失,可想错了。”然而,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从特定的意义声称,Socrates所犯的两条罪是有道理的,一是不信神,在雅典人那里,神和神谕是外在的东西,而Socrates用启发式的谈话使人们觉得神和神谕就在人们自身的意识中,人们从认识神变成了认识自己。雅典原有的对神的信仰变成对自身的观照,因此,这条罪名应该成立。二是诱惑青年,在雅典人那里,通常的伦理关系,是父母对子女的绝对权利,而Socrates则破坏了这种关系,他向青年讲学,并使青年相信他甚于相信自己的父母,从而动摇了雅典整个国家制度的根基,故这条罪名也是成立的。此外,黑格尔还认为,Socrates之死显示了他人格的伟大,但是也表现出Socrates对普通权力的不服从,在黑格尔看来,“个人必须在普通权力面前低头,这个实在的、高贵的、普通的权力就是人民。”
Socrates一生没有书面的著作,但在Plato的对话中保留了他全部的思想。他主要是反对智者(Sophists)反对诡辩,要证明只有一个善、美。人就要追求善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
1﹒“自知自己无知”
Socrates是一个神学目的论者。他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神创造的,是神有目的的安排。他说,神创造了人,神“为了某种有用的目的给了人们身体的各个部分。”给眼睛是为了看东西,耳朵是为了听,鼻子为了嗅,睫毛是为了免得风伤害眼睛,给人眉毛是为了使头上留下的汗不会妨碍眼睛等等。他还认为,神是最聪明的而人是不聪明的,而他自己之所以比别人聪明,是因为他自己能自知自己无知,而一般人却以为自己有知。在一般人看来,知道了一些事物的特殊规律就以为获得了知识,其实不然,这还不是真正的有知,只有知道了事物的一般概念,如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这样才是真正的有知。所以,他常用“认识你自己”的箴言来教诲别人。记得在Plato的《申辩》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Socrates的一位老朋友求神谕告诉他是否有人比Socrates更聪明,神谕告诉他说“没有”,而Socrates却认为自己毫无智慧,但神谕不会是谎话,那么神为什么这么说呢?Socrates为了解开这个谜,就去各地找有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谈话,结果发现他们都自以为聪明、有知,其实却是无知,而他和这些人不同,他“自知自己无知”,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比一切人都聪明。所以,他很强调“自知自己无知”。最后,他明白了神谕的意思:“人的智慧渺小、不称什么,并不是说Socrates最有智慧,不过借我的名字,以我为例,提醒世人,仿佛是说:‘世人啊,你们之中,惟有如Socrates这样的人最有智慧,因他自知其智实在不称什么’。”为此,他得罪了许多人,与他最后的死有关。
2﹒美德即知识
Socrates从神学目的论出发,认为既然自然界是神安排的,就不需要去认识、了解,需要的是认识你自己。那么怎样才能认识呢?他认为,世界上最要紧的事情是知善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做好事只是具体的善,不是理念的善。他认为,恶行都来源于无知,而美德是来自对“善”的透彻的认识,因此美德和知识是一致的,知识就是对善的概念的认识,只有这种善的理念,才是绝对的善,懂得善恶才有知识,有了知识便有了美德,知识就是美德。
3﹒精神助产术
Socrates帮助别人认识善恶,用的方法是“精神助产术”。“精神助产术”是从他目前的职业那里得到启发的,就是帮助对方把头脑中的知识启发出来,通过问答,使对方陷于矛盾之中,承认自己无知,然后帮助他修改结论,最后让他自己作出善恶的结论。例如他也一个叫做欧提德穆斯的青年讨论什么是正义这个问题。首先,欧提德穆斯同意将虚伪、欺骗、奴役、偷盗都防在“非正义”一边,把与之相反的行为放在“正义”一边。但Socrates接着就问:有个将军战胜了危害国家的敌人,出发他并奴役他,称不称正义。再比如,当对于即将分崩离析,这位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这称不称正义;再比如,孩子不肯吃药,父亲欺骗他说,药是好吃的,这称不称正义?再比方,有个朋友精神病发作,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偷走了他的剑,这称不称正义?这些问题欧提德穆斯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因而就推翻了他本人最初对非正义所下的定义,这样,被问者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正义”毫不了解,并认为特殊事物中的正义是虚妄的,但我们思想中有正义这个理念,正义必定是存在的。但这个真实存在必然是作为一般存在的正义,而不是特殊事物中的正义。从上可见Socrates采取的是从特殊求一般的方法,包含着一定的辩证法因素,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特殊和一般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而Socrates强调的是相对立的一面,因此他认为,一般先于特殊、高于特殊,只有一般是真实的,而特殊是虚妄的,从而把两者完全割裂和对立起来。
必须支持的是,Socrates的思想并不是系统完整的,他开始把注意里完全的转移到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上来,转移到人的道德上来。可以说,希腊哲学史发展到Socrates,是一个转折点。
二﹒小苏格拉底各派
Socrates死后,他的学生除Plato外,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主要有三个派别:麦加拉派,昔勒尼派和昔尼克派。
1﹒麦加拉派(Megarian School),是指Socrates的一些门徒在麦加拉城组成的一个诡辩学派,代Aristotle代表人物有:欧几里德(Euklides),欧布里德(eubulides)和斯底尔波(Stilpo)。他们继承了Socrates的思想,认为具体事物都是假的,只有一般的理念、善才是真的。
他们提出了许多诡辩,其中以“谷堆辩”、“说谎者辩”、“有角辩”、“隐藏者辩”最为著名。如“谷堆辩”,一粒谷形不成谷堆,再加一粒谷也不能形成谷堆,由此类推,每次加一粒谷都不能形成谷堆,因此谷堆永远不能形成。这种诡辩虽然是错的,但却启发了后来的辩证法思想,而这种诡辩是把思维中的一个环节加以扩张发展而导致的。
2﹒昔勒尼派(Cyrenaic School)。这个学派的创始人阿里斯底波(Aristippus)出生于非洲的昔勒尼地方,因此得名。这个学派认为善就是快乐,追求快乐和愉快的感受是人的天职,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他们的“快乐”包括精神的快乐和肉体的快乐,因此,这个学派又被称为“快乐主义”。但当他们在追求快乐时,到处碰壁,又使得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周围的环境、生活采取漠不关心、消极、悲观的态度,有的人甚至最后自杀了事。
3﹒昔尼克派(The Cynic School),又称犬儒学派,这个学派是由于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曾在一个名叫“快犬”的运动场生活和教学而得名。昔尼克是“犬儒”的音译。这个学派和昔勒尼派不同,他们认为幸福就在于节制,对于苦、乐,应无动于衷,主张节制自己的欲望,对一切无所求,过乞食生活,这就是最幸福的人,故他们主张的是禁欲主义。
其重要代表是Diogenes of Sinope(西诺卜的第欧根尼),第欧根尼像狗一样生活,他栖身于一个木桶里。传说有亚历山大有一次拜访名人见过他,亚历山大要他许个愿,这个愿望会得到兑现,他回答说:“不要遮住我的阳光。”给亚历山大很深的印象,他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三﹒Plato(427-347B.C.)
1﹒生平与著作
Plato是理念论唯心主义的著名代表,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梭伦的后裔,父亲家族谱可以追溯到古雅典王卡维鲁斯,在这样高贵的家庭里他自小就受到当时可能有的最上等的教育和教养。
Plato年轻时曾一心一意想投身于政治。他学习过许多古代哲学家的著作,在跟克拉底鲁(Cratylus)交往时,他特别钻研过赫拉克利特的学说,有相当深入的理解。传说在他被引见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的头天晚上,苏格拉底梦见有一只天鹅来到膝上,很快羽翼长成,唱着动听的歌飞翔了。这个美丽的传说,表示了人们对他们的师生关系和Plato的深深爱慕和尊敬。此外,Plato也同智者们和其他文化与政治的名人来往,增进了见识和才能。
他最初跟随其他教师学习音乐、诗歌、绘画、写悲剧,这对他培养高尚情操和文学素养有很大意义。407B.C.才拜Socrates为师,在Socrates身边学习了八年,是Socrates最得意的学生。399B.C. Socrates被判处死刑,他和Socrates的其他弟子一样,不得不离开雅典,流落他乡,最初到麦加拉城,然后去埃及和昔勒尼旅行,后又到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地,吸取了一些爱利亚派和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思想。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之后,在他四十岁左右时,又回到了雅典。他曾三次到西西里岛,并想在那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因统治者内部的激烈斗争,Plato非但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反而差点丧命。
这时他结交了一个朋友狄昂(Dion),这人在Plato的一生中极为重要。Dion是叙拉谷(Syracuse)城邦的暴君狄奥尼修斯(Dionysius)一世的内弟。这人和Plato十分密切。Plato因他之故,得到了宫廷的邀请,但是朝见的结果很坏,因为这个君主虽有才华,却极庸俗,使Plato十分不快。他们两人争吵起来,这个暴君把Plato交给了斯巴达的使节,那时斯巴达正和雅典交战。斯巴达的使节把Plato送到了伊基那(Aegina)的奴隶市场,幸而遇到一位朋友,出钱赎回来救回到雅典。这是第一次去意大利。
第二次是在367 B.C.年,狄奥尼修斯一世死了,把王位留给了他的儿子。等到这个年轻的君主执政,他完全没有准备,不能胜任,自然就想到求救于他的舅父Dion,这时Dion实际上就成为一个摄政的人,新国王却热心学习如何治理国家。Dion是Plato的朋友,又是Plato的弟子,他本人并无政治野心,因此他建议把Plato请来做国王的教师。Plato接受了邀请,他大概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把他的学说付诸实践,来训练一个“哲学王”。
Plato到了Syracuse,起初很顺利,新王很听话。朝廷间居然盛行学习数学,但有不少人并不赞成革新。他们在国王面前说Dion和Plato的坏话,国王开始对Dion怀疑起来,并把他放逐到国外,但对Plato却依然敬爱。Plato这时已经有些厌恶,很想离开。后来适值一次战争,学习不得不中止,这时才允许Plato离开,只是有一个条件:战争一旦结束,他还必须回来。Plato答应了,但是要求Dion也能获准回来。
此后的五年,Plato是在学园度过的,但是这样的生活又被打断。在Syracuse战争已经结束后,国王又邀请Plato回去,但是不许Dion回国。Plato由于Dion不能回国,本想拒绝再到Syracuse去的,可是Dion想和国王和解,极为怂恿Plato回去。并且Plato听说国王已经变得一心向学,在战争期间还自己研究数学,说不定还有希望把国王教育成一个哲学王,所以Plato又回到了Syracuse。
但是此行惹了更多麻烦。Plato极力劝国王和Dion和好如初。这却惹怒了国王,没收了Dion的财产。Plato打算回去,国王不许,二人争吵起来,Plato被禁在御花园里达一年之久,最后才放了他回家。
三次西西里之行,说明了Plato的政治抱负,要把自己的学说、思想付诸实施,然而现实却不允许,历尽磨难。还有一件事对他打击更大:Dion得到Plato的同意在学园中招集了一些朋友,计划夺取Syracuse,推翻国王。这次征战最初十分顺利,国王逃亡意大利。Dion很受欢迎,可是他的政权仅是昙花一现,他被一个从学园同来的人用刀刺死。Dion勉强在位一年,又被别人推翻,这件事使Plato极为伤心,而且也损害了学园的名誉。
387B.C.,他在雅典的阿卡德米花园建立了一所学园,开始了他生活中的学园时期,他在这里讲学直到逝世。在他死后,这个学园继续存在了九百年左右,直到公元529年在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后,一直是传授唯心主义的中心。
Plato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完整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他的著作有《对话集》5卷,经考证确是他写的著作有30多篇,主要有:《申辩篇》、《伊安篇》、《普罗泰戈拉篇》、《高尔吉亚篇》、《美诺篇》、《斐多篇》、《泰阿泰德篇》、《会饮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蒂迈欧篇》、《理想国》、《法律篇》等,一般认为,前期的著作基本上是体现Socrates的思想,中后期的著作才是自己的思想。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Plato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有世界历史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时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Plato哲学的特点,在于把哲学的方向指向理智的、超感性的世界,并且把意识提高到精神的领域里;于是,理智的成分便获得了那属于思维的、超感性的精神的形式,并且在这样的形式中,得到了对意识的重要性,进入了自觉的阶段。”这就是说,Plato是第一个建立了系统理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2﹒Plato哲学的思想来源
Plato的理念论是到他为止最为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但他也是有其思想来源的,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吸收、批判而建立起来的。
作为Plato理念论思想正面的来源,主要是指Pythagoreans学说、Parmenides以及Socrates,这些都是他作为肯定的方面加以继承和修正的,如Pythagoreans派在许多观点上都非常吸引Plato的。首先,Pythagoreans是哲学上最早以关注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政治问题、灵魂净化与不朽著称的哲学家,这本身就是Plato最感兴趣的,也是与Socrates的学说最为契合,所以可以融合在一起。其次,Pythagoreans的“数”本原论,也是Plato以前哲学里最有抽象普遍性的本原学说之一。当然我们应该说Parmenides的“存在”或“一”更抽象、更普遍,Plato也深受影响,然而在哲学的形式上相似于Pythagoreans派,而不是Pythagoreans。这是因为Plato所主张真实存在的“理念”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多”,是一种“一”——“多”的系统。另外,Plato虽然否认现象和感性事物的最终的实在性,却仍然力图找出“理念”同它们的联系,如“分有”说等等,而不像Parmenides和爱利亚学派那样简单的现象就算了事。因此,Plato的哲学就更像Pythagoreans派而不是Parmenides,至少从形态上看是如此。最后,数学这门科学在希腊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抽象性和逻辑证明的确切性,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尊敬和兴趣,在各门科学中,似乎只有数学才是完全凭抽象思维来建立,并得到无可怀疑的证明的。Plato想在哲学中追求达到真正可靠的知识,可以作为他最好与最有力的支柱的自然是数学,而数学的研究一直是Pythagoreans派的一件主要工作,这就使Plato最倾向Pythagoreans派。而Socrates留给Plato的主要是从伦理事物中寻求一般定义的想法和方法。
作为Plato思想的另一个来源,则是他当作否定和批判的智者派,特别是Heraclitus的思想。一般说来,某种重大哲学的产生,固然需要有其正面的先导,更需要有它的对立面。Plato哲学的对立面就是智者们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的诡辩,他继承了Socrates对他们的批判并且大为加深了。为了批判智者尤其是为了建立他的“理念论”哲学,Plato对Heraclitus的学说作了研究和批评。Aristotle曾说,Plato青年时就熟悉了Heraclitus的学说,直到晚年也保持着这一观点,就说明他是多么重视Heraclitus;Plato的“理念论”同他接受Heraclitus学说紧密相关,他完全承认一切感性事物是处于流变之中的看法,不过由此得出相反的结论,即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对感性事物有真正的知识;后来Plato思想有了转变,他发现了自己的“理念论”有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又转向了辩证法。他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共性和概念中研究的辩证法,这是在更高层次上向Heraclitus辩证法回答的开端。
3﹒理念论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善、道德,Plato也讲善,但他把善与真与美、与知联系起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是从“知识”开始讲的。他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就是指现实世界,“可见世界”虽然“可见”,但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故是不真实的。而“可知世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永恒不变的,可以通过理性思维去认识的,它才是真实的,这个可知世界就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原本,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这就是柏拉图的“摹仿说”。他又提出了“分有说”,认为现实世界之所以有实在性,个别事物之所以能存在,都是“分有”了理念的就结果,是理念派生出来的,在这里他看到了精神的作用,但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理念的特征: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和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完善性和目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等级性。
4﹒神创说
⑴﹒神创世界,但不是无中生有。Plato主张世界是神创造的,但开始时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可以在它上面铭刻模式的粗糙的基质,它是构成现实世界的基础,是神以永恒不变的理念为模型和这种基质结合起来,赋予基质生命力,使之成为现实世界。(具体过程参见教材P117)
⑵﹒世界结构的合目的性。世界结构是分等级的,是合目的的,一切事物的目的是人,而人的目的是神,这里强调了人的内在价值,但柏拉图把它抽象后加在了神的身上。(参见教材P118)
⑶﹒世界既完善又不完善。柏拉图从神创世界出发,认为,世界是理念的摹本,理念是完善的,而作为原始的基质是不完善的,所以世界既完善又不完善。
5﹒认识论
Plato从理念论出发,强调理性认识。他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理念世界,人的认识是靠灵魂,灵魂和理性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而且是不朽的,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就具有对理念的认识,当灵魂投生到人体时,因受到肉体的玷污,把原有的对理念的认识忘掉了;以后灵魂借助于个别事物的刺激,通过感觉的诱导,将忘记了的对理念的认识回忆起来,因此,认识就是“回忆”。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自己“回忆”灵魂进入肉体之前在理念世界中获得的知识。
Plato把人的认识分为“意见”和“知识”两部分。“意见”是不真实的,是现实世界中得来的,由于“意见”来自于肉体的诱惑,故要抵制它,才能得到理念世界的“认识”。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是灵魂不断战胜肉体的结果,是真实的,所以Plato认为,人是既完善又不完善的,完善来自于灵魂,不完善来自肉体,所得知识就是灵魂不断克服肉体的诱惑,在和意见作斗争的过程中得到的。
Plato还论证了灵魂不死,认为凡是灵魂决定要做的事,就能做到。
6﹒伦理政治思想
⑴﹒伦理思想:Plato认为,可见世界是虚假的,所以感觉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灵魂所追求的理念具有永恒价值。可见世界所给予的物质享受都可以抛弃,惟有对善的追求不能放松。人生的永恒价值在于追求善。
⑵﹒政治思想:Plato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政治思想是从其伦理思想导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追求善,只有在国家、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与国家社会是不可分离的。他强调国家对个人的集权,所以有人把Plato看成是第一个集权主义者。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善的权力,国家应为个人追求善创造条件。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才是一个理想的国家呢?Plato提出了“理想国”的方案,认为,能帮助个人追求善的国家必须由哲学家来当国王,主张由少数哲学家来管理国家政治。在这个国家里,有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统治者,代表理性,具有智慧的品德。这就是哲学家,他们的天职就是管理国家;第二等级武士或军人,代表意志,具有勇敢的品德,他们的天职就是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手工业者、农民和商人,代表情欲,具有节制的品德,他们的天职就是从事生产活动。这里他强调了人治,他提倡财产公有,共产共妻。(西方人说Plato是第一个共产主义者)。到了晚年,Plato在《法律篇》中改变了这个思想,强调法治,要用法律来约束公民,法治优于人治,认为哲学家也不能当国王,主张要恢复家庭,保留私有财产了。
7﹒辩证法。
我们在讨论Plato以及其他古代哲学家时必须把他们所讲的“辩证法”同我们现在理解的辩证法区别清楚,决不可以混为一谈。我们今天对辩证法的看法,基本上是从黑格尔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赞成黑格尔的这种看法,加上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古人却不知这种区分和含义,如我们前面所说,古希腊人用“辩证法”一词本来是指通过提问和回答,即反复辩难来寻找真理的方法,后来在哲学发展中又不断增加了它的含义。
通过谈话的问答,反复质难来寻求知识和真理,这是真理借以得到生动发展的途径,本身就很有意义,并且蕴涵有逻辑思维及其形式和规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它是古希腊人的产物,是他们作为自由人在相当高度的社会生活的环境中才能出现和繁荣发展的东西。它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从早期哲学家来看还没有这种方法,他们的学说大多只是写天真朴素的论断,没有逻辑的证明。他们靠的是直接的观察,进行联系类比,没有逻辑的证明,然后对本原进行猜测,或用一些神化和比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加强自己结论的力量。他们很少有严格的讨论辩论,而且对这些猜测性的看法也无法进行严格的讨论。所以Parmenides对原始素朴哲学是轻蔑的,称他们的学说只是写“意见”而已。确实,Parmenides开创了概念的逻辑思维,对“存在”进行论证,Zeno则用逻辑批驳了主张多和动的观点。这里也出现了相当严格的使用逻辑方法进行讨论辩难的形式。到了Sophists,对这种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自觉应用。他们常常采用的也就是这种方法。Socrates则更是以这种方法著称以当时的希腊,因为他在全部哲学实践里广泛深入的运用和发展了这种方法,并且用这种方法来寻找真理,从而使谈话法真正变成了寻求真理的方法。
不过Socrates还只是这种方法的实践家。Eleatic School和Sophists也是如此,他们都未曾自觉的把之中方法作为对象 来专门研究。首先这样做的是Plato,在这个意义上Plato才是“辩证法”的真正创始人。“辩证法”(dialectic)这个词在古希腊哲学文献中出现,最早就是在Plato的对话里,并且在Plato那里具有最高的地位,常常作为哲学的固定语言使用。
Plato为了确立“理念”这个普遍的东西,从Socrates的方法中发展出了或开始系统的研究制定了辩难中应该遵循的逻辑方法,这对哲学是又一个重要的贡献。同时这种“辩证法”也和他的“idea”本体论一样,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看看Plato对他的dialectic的一些基本规定和阐述。
⑴﹒“dialectic”是问答法
问答法是dialectic这个词的原义,而他在《Cratylus》中曾说:“那知道如何提问和回答的人,你称他是辩证法家吗?——是的,这是他的名称。”就是说,在Plato看来,问答法是dialectic最基本的含义之一,而dialectic则是从这个词的最基本的原义中发展出来的。
⑵﹒dialectic研究的对象是“idea”,它是关于如何“获得绝对存在的真理”的科学。
在《斐多篇》和《理想国篇》中,Plato一般说dialectic要加以说明或要达到的对象,是绝对的“美”、“善”等理念,而不是变化的具体事物,如美的人和物等等,这虽是很容易理解的,但这一点却是Plato的“dialectic”最本质所在。
⑶﹒dialectic是纯理性的知识或科学。它靠“假设”逐渐上升到最高的本原或第一原理,“从理念出发借助于理念而达到理念”,无须任何感性东西的帮助。
Plato再三强调,获得知识和真理的“dialectic”过程必须摈弃和排斥一切感觉和感性事物,因为关于这些,人们只能有“意见”而决不能有“知识”,所以,Plato的归纳论证“多”中求“一”,靠的是全部的理性的力量,在Plato的“dialectic”中,“划分”和“假设”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先来困难“划分”,这是Plato下定义时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以对象有无某一属性作标准,把它分为两类,然后取其一,再如此划分下去,知道获得某个理念的定义为止。在《Sophist》中,Plato举了一个例子,如何去求得“钓鱼”的定义,首先,“钓鱼”是一种技术,所以,“技术”构成第一个类概念。又可以把“技术”分为“生产”和“获得”两种技术,钓鱼显然是属于后一种。“获得”又有不同的情形,有时获得之物是出于自愿,又有的是捉到的,钓鱼当然是属于后者,捉获的东西可以是死的或是活的,钓到的鱼当然是活的东西。活的东西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活的鱼当然是生活在水中。捉鱼可以是白天或是晚上,钓鱼是有尺杆的,他把所有的特点都集中在一起,这时就可以给“钓鱼”下一个定义:钓鱼是在白天用捕捉的方法来获得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的一种技术。这就是“划分”方法的利用。
关于“假设”的方法,较复杂。首先,Plato认为,数学的对象如各种数、几何图形等等,虽然它们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具体事物中的形和数,而只上一种普遍的抽象的东西,也就是理念。这些数学对象同可见世界的具体事物有关系,但又不是来自具体事物的,只是心灵把这些具体事物当作影子,想到要“假定”数学对象的存在。因此这些是靠假设得来的,数学对象是“假设”的真实存在,它比真实事物及其中的形与数更真实。
数学从这些假定的存在出发,就可以进行理性的逻辑推论,达到所要证明的结论。它已经无须感觉事物的帮助,只靠思想进行。但是,这些假定的数学对象,是靠大家公认来确立的,它并不超出这个假定,来问一问这些假定和对象本身如何证明有真实性,所以数学和他的对象还算不上是最真实的知识和对象。
最后Plato谈了如何认识最真实的“理念”的问题。这就全靠理性自身来运用“辩证法”的力量了。这种“dialectic”是什么呢?它用假设和假定的东西,但并不停留在它们上面,不把它们作为第一原理或本原,而仅仅把它们当作假定的东西,还要对它们加以论证说明,这样就逐步上升,直到最高的原理和本原,最真实的知识和存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的那些不断上升的“假定”,就形成为一系列的阶梯,理性一步步的踏着它们终于超出一切假定而达到最到的东西。然后,就要回过头来,逐步下降,用最高的原理和本原来说明和规定那些较低的原理和东西,这时原先的假定就由于最高的原理而得到根据,得到说明或纠正,成为可靠的真实的知识和存在。Plato说,这里无须任何感性东西的帮助。简言之,上升是凭借假定的不断前进,而下降则是用最高的理念一步步确切规定所有的理念,但都是“从理念出发凭借理念而止于理念。”
Plato在这里所说的“dialectic”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包含了后来逻辑上归纳和演绎方法的一种模糊的轮廓和萌芽。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Plato那里,,这全部的辩证法过程都没有感觉经验的东西作为它的成分,只是纯理性思维的过程,不仅下降的演绎过程是从理念经过理念达到理念(与之相应的是纯概念的推演过程),而且上升的归纳过程,从“假定”出发经过“假定”而达到最高的原理和本原,也是这样的过程,差别只在于在上升过程时我们由此出发的和作为阶梯的普遍者和关于它们的概念,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说明和证明,因而只能作为“假定”存在,待到获得最高原理之后,它们才能在下降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得到真正说明,从假定变为真正的理念。
⑷﹒“辩证法是一切科学是顶石(toping-stone of the science),在它们之上,没有别的科学能比它更高。”(Republic 534e)
Plato一再指出,“辩证法的科学”比在它之下的各门科学清晰,虽然各门科学都研究可知的存在,但他们只以假设作为原理,却不上升到更高的原理和第一本原。“辩证法,惟有dialectic,才一直达到第一本原,它是唯一的这样一门科学,要废除各个假定以便使自己获得可靠的基础。”(Republic 511c-d)
他看出各门科学和哲学都是研究普遍的东西,都是靠思想而不是靠感觉来进行的,区别在于“dialectic”的科学(这里就是“哲学”的同义词)是研究最高原理的,而其他科学只能停留在假设上,因此要由哲学才能得到说明,也必须靠哲学来指导和规定。这就是说,哲学和其他各门科学相比,不仅在研究的对象和原理上不同,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不同;它们有一致之处,但哲学比其他一切科学都更高级、更真实。Plato的这个看法,对后来亚里士多德提出“第一哲学”,明确的把哲学从其他一切科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起了重要的作用。
⑸﹒dialectic是神赐的,是灵魂回忆起原有知识的方法。他说,dialectic是“神通过一位新的普罗米修斯之手赐给人们的一个上天的礼物,在赐给人们时带着一道闪光”(同上16c)。又说它是不死的,能多次再生为人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早已得到的关于存在的一切知识的回忆过程,他在这样说时,一再引用了毕达哥拉斯派的关于神、灵魂的学说和奴斯论哲学,以及数学的纯推理思维过程。这当然是十足的唯心主义。他所说的“一道闪光”,就是理性的思想闪光,或者像诗人、艺术家们常说的“灵感”,它好象是不知从何方而来的一种领悟,却光芒四射,所以他又说这是另一位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带给人们的神的礼物,同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的“火”类似,这是思想的火花,此物质性的火更神奇。Plato发现了这种神奇的东西为之惊奇狂喜,却无法理解它的由来,因而只能归之于神赐。对于这种唯心主义,我们能说什么呢?当然不能采取简单否定的方法。我们不能用机械唯物论和单纯经验论的方法来对待在这个问题,而需要作艰苦的研究,弄清人类理性和逻辑能力的来源。Plato虽然是错的,但他提出了一个大问题,留待后人去解决;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为此努力,一步步深入和接近这个问题的解决,但迄今为止还不能说已经完全弄清楚了。这本身也是Plato的一个贡献,值得我们严肃的对待和注意。
⑹﹒dialectic是划分的方法,也就是说,是抽象知性思维的抽象分离的方法。这是前期Plato的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Plato的dialectic是为了认识和把握普遍即理念的。前期Plato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立这些“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他主要靠的是划分法,特别表现在二分法上:首先把世界划分为感觉事物的世界和普遍者的世界;然后在普遍者中划分数学对象和一切的理念;然后在一切的理念中划分特殊和一般、属和种,并且一级一级的划分,成为一个系列的安排,以便给每个理念下定义即确定它们,这样就有了最高的本原,次一级的原因,再次一级的……规定,直到最接近于感性事物但又决不是感性事物的最特殊的“理念、最低层的属为止。(它们仍是“普遍”,可以确切规定的“存在”,不像感性事物那样因包含对立面而不断运动变化)。
Plato用的这种方法,就是分离。在分离中划分明确各种事物的界限,以便思维牢牢的抓住它们。他第一次全面的考虑到如何抓住一般的规定,揭开可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篇章,标志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正式诞生。这种思维方式,照康德、黑格尔以至恩格斯所赞成的看法,属于人类思维的“知性”阶段。
8.“通种论”
“通种论”是Plato后期在哲学上提出对自己“理念论”的修正,其中有合理之处。
在前期的“理念论”中,Plato遇到了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但归结为二:⑴“理念”与感性事物相割裂;⑵“理念”与“理念”之间相割裂。为了修正这些不足,Plato自己作了努力,写了《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提出了“通种论”。所谓“通种论”,就是“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论证是:Plato首先选了三个最重要的种(理念),即“存在”、“动”、“静”。他为什么选这三个“理念”,这是他对以往哲学派别进行考察了以后,认为这三个最重要,是以往大多数哲学家的本体论所肯定的范畴。
但这三个种,每个都与其余两个相异,而与自己相同,这样就出现了“同”和“异”这两个词。实际上,“同”、“异”也成了“种”。
首先研究“动”:
⑴﹒“动”绝对异于“静”,不是静;这是对“动”的第一个规定,通常都是这样认定的。
⑵﹒“动”分有“存在”,“动”是“存在”的;这是又一个规定,“存在”包括“动”与“静”,所以“动”是“存在”中的一个,这两者有相通之处。
⑶﹒“动”异于“同”,不是“同”;然而它又是“同”,分有“同”。“动”从其自身看因为是“动”所以是同一性的东西,即是“同”;然而从它与别的理念的区别来看,它异于“静”等等,所以有不同一性、相异性,它异于异者,即是“异”。可见这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的结果。Plato用分析的方法,确切指明貌似自相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自相矛盾,从而指出矛盾是真实的,并不悖理。
由“动”既是“同”又不是“同”,Plato推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动”可以在某一观点下分有“静”,那么称“动”为“停止”也不荒谬。这听起来是荒谬的,但为什么能这样说呢?“动”异于“静”而自身相同,从自身相同而言,“动”就是“动”,它不变成别的,岂不停止了吗?因为不变,自身相同的意思就是停止、静。所以“动”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也分有了“静”,是“静”。
可见,上面⑴的规定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在特定的意义上,也与“静”相通。Plato讲这些当然只是从概念上说的,“动”这个概念只要确定下来,这确定性本身就包含着“静”的意思。
⑷﹒“动”是异于“异”的,上面已说明。
⑸﹒“动”是否异于“存在”,“动”与“存在”不是相同的种,各有各的含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是相异的,但“动”又存在,分有“存在”,因此,“明显的结论是:‘动’由于分有‘存在’而真的是‘存在’,但也不是真的‘存在’”。
Plato由此得出如下重要的看法:
“因此,‘非存在’必须在‘动’以及任何种类里存在着;因为‘异’的本性在它们里面,使它们每一个异于‘存在’,因而[它们都成为]‘非存在’;所以我们可以用同样方式对于所有这些都真实的说:它们不存在;但是,就它们都分有存在而言,它们都是‘存在’,都存在着。
因此,每一种类都有许多的‘存在’和无数的‘非存在’。
而‘存在’自身可说是异于其他的种的。由此推论,‘存在’就是‘非存在’,就它相关于其他许多别的存在者而言;因为‘存在’不是这些种类,它自身是一个种,而与之相异的种类在数目上是无限的。”
这就是说,就种与种(即理念与理念)的自身与彼此相异而言:“存在”即“存在”,是一,他不是多,不是别的任何种或理念;但同时其他的多数的种和理念又分有“存在”(也异于“存在”这个最高的种)。所以,“存在”之理念同其他一切理念,彼此既同又异,“存在”是多,是一切的理念和其中的每一个;可是同中仍保持着异,其他一切的理念又不是“存在”,那么“存在”是他们的理念这个命题,就成为“存在”是“非存在”了。反之亦然,这一切其他的理念与“存在”有别(“异”),不是“存在”,然而又都分有“存在”,它们存在着,那么“非存在”是“非存在”这个命题也就变成“非存在”是“存在”了。
这样就证明了“存在”与“非存在”也是相通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存在”就是“非存在”。而“非存在”就是“存在”。
四﹒Socrates、Plato的历史地位
1﹒Socrates、Plato改变了以往希腊在哲学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然对象的传统,使哲学主要关心社会和人的问题,提出系统的道德学说和政治学说。
2﹒Socrates、Plato比较详尽的讨论了一般与个别的问题,Plato提出理念论来解决这个问题,抬高一般,摈弃个别,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注意,推动亚里士多德来解决这个问题。
3﹒Plato比较详细的讨论了认识论问题,论证了理性认识的作用,成为唯理论和先验论在古希腊的著名代表。
第三节 Aristotle
Plato为了要说明可见世界,另外引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世界,建立起他的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把具体事物,把个别视为虚幻,而把抽象的一般概念视为真实的实体性存在,这种思想理所当然的要受到后人的批判,首先受到他的学生Aristotle的批判。
一﹒Aristotle的生平与著作
Aristotle(384-322B.C.)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处于严重危机并濒于崩溃的时代。历史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希腊,这个人物是由希腊北方的马其顿完成的。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各城都承认了马其顿的统治权。在统一与反统一的斗争中,一般说来,大奴隶主是站在反统一的一边,而中小奴隶主和平民则站在统一的一边。Aristotle是支持统一的,他的哲学既是以往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反映了当时中小奴隶主的要求。
Aristotle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阿明塔二世的御医,幼年父母双亡,由一亲戚抚养长大。367B.C. Aristotle进入雅典的Plato学园学习,在那里作为学生和教师呆了二十年。347 B.C. Plato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小亚西亚阿索斯讲学,并与该城邦的僭主赫尔米尔斯的养女结婚。343 B.C.他应马其顿王菲力普之邀,到马其顿担任菲力普之子Alexander(亚里山大)的老师。336 B.C.菲力普在远征波斯的途中遇刺,Alexander继位并开始东征。335 B.C. Aristotle回到雅典,在吕克昂神庙附近创出了自己的学校,叫做吕克昂学园,开始正规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由于Aristotle喜欢在散步时进行教学,所以他的学派又称为逍遥学派。323 B.C. Alexander去世,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运动,Aristotle由于和马其顿的关系而受到攻击,因此不得不离开雅典。于是,他把学校交给了他的学生,自己迁居到欧比亚的加尔西斯,第二年即322 B.C.在当地逝世。
马克思称Aristotle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他酷爱真理(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判断精确,不偏不倚而且尖锐,探究入微,博览群书,观察缜密。他文笔的风格有如他的思想,清晰、科学、平易、没有雕琢和空洞的幻想,乃至有点枯燥。他的著作很少有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因素,精度他的著作时,我们似乎是位于一个冷静而无个性的理性面前。但他在许多学科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包括:逻辑学、修辞学、诗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著作达一千种之多,包括:⑴总名为《工具篇》的逻辑学著作;⑵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哲学著作;⑶以《论灵魂》为代表的心理学著作;⑷以《形而上学》为代表的哲学著作;⑸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代表的伦理学著作;⑹以《诗学》为代表的文艺理论著作。流传下来的完整著作约有近30部。其余均为残篇。
二﹒形而上学
这是Aristotle哲学的主要部分。在Aristotle那里,科学分为三大类:
①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数学、物理学。
②实践科学,包括政治、经济、伦理学。
③生产(制作)科学,包括建筑、体育、音乐、图画、修辞、医学等。
第一哲学又称形而上学,它专门研究作为存在之所以存在的那个存在。前面的“存在”是指各种“存在”,如数学是关于“数的存在”,逻辑学研究和逻辑有关的存在,伦理学是研究和道德有关的存在,而后面的存在则作为最一般的存在,是关于各种存在的“存在”。这门科学与其他所有的特殊科学都不同,其他可是都只是从“存在”中抽出一部分进行研究,而第一哲学则要对存在本身进行研究,研究存在之所以存在的道理。他的形而上学理论,主要包括“实体说”、“四因说”、“形式质料说”、“潜能现实说”。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实体说
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的最高问题就是要发现终极的本原、世界的本质。Democritus认为,本原是运动着的物质粒子;Plato认为它是超验的理念;Aristotle对这两种解释都不满意,并试图调和这两种观点。他概括和总结了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吸收了前人的成果,明确提出了“实体”的概念,用“实体”代替了“始基”或“本原”的概念,断言“实体是存在物的基础”,那么实体是精神性的东西还是物质性的东西呢?Aristotle给出了两个对立的答案,一个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是唯心主义的。
Aristotle在阐述他的实体学说之前,先提出了十个范畴,即:实体(本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遭受。这十种范畴,每一个都是有所指的,是有客观事实做作对象的,因此,也都是指的一种“存在”,所以十种范畴就是把人们通常所说的“有”或“存在”分成了十类。在这十种“存在”之中,实体显然是占有主要的地位,其余几个范畴都是用来表述它的。在陈述中,主词是一个主体、实体或本体,其他的范畴只是表述它的谓项。所以实体是其他九范畴的基础,它们所表示的存在只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而不能有同主体想分离的独立存在,如“白的人”的“白”是不能离开这个人而存在的,其他如数量等等也是如此。
那么,什么是实体呢?Aristotle说:“实体,就这个词的最真实、最原始、最确定的定义来说,是指既不能表述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的东西,如个别的人或马。”这段话说明了划分实体的标准:“述说标准”和“存在标准”。所谓“述说标准”即“不能表述一个主体”是指在逻辑判断中只能作主词而不能作宾词,如:“苏格拉底是人”;“人是一种高等动物”;“动物是一种生物”,可见,“苏格拉底”、“人”、“动物”等都可以作为主词,都是实体,但是,“苏格拉底”、“人”、“动物”这三者之间虽然同是实体,都可以作主词,但这三者是不同的,因此,还有“存在标准”,即“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是指作为实体并不依赖其属和种而独立存在,它的属和种都不能与实体相分离,分离了就不能存在,它也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东西而独立存在,按此标准,在“苏格拉底”、“人”、“动物”三者中,只有“苏格拉底”是实体,因为只有他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其他的都只能依赖于具体的某个人、某个动物而存在,或者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在此基础上,Aristotle提出了“两种实体”,即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就是指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则是第一实体的种和属,这样可以看出,“人”、“动物”是第二实体。
从上可见,Aristotle的第一实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则是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两者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而这二者之间,第一实体是第二实体的基础,第二实体以及其他几个范畴都是来述说第一实体的。也就是说,世界的最根本的实体就是第一实体,即客观的独立存在的个别的具体事物,很明显这是唯物主义的回答。
在肯定了第一实体是最根本的实体后,Aristotle进一步从哲学本体论上对第一实体作进一步的规定和分析。即第一实体的特征:
第一,“所有实体看来都表示‘这一个’”。他认为对于具体的如“苏格拉底”这种主体,无可争辩是真的。对于第二实体,如“人、动物”等这些属种,人们用语中常常也使人觉得在指某一个东西,但严格说来却不是真的。
第二,“实体的另一标志是它没有相反者。”一个人,一个动物等都没有相反者。
第三,“实体也不容许有程度上的不同。” Aristotle主要是指没有一个具体的实体在自身中有程度的不同,如苏格拉底不能比以前的苏格拉底跟是人,或者说,苏格拉底比柏拉图更是人。实际上,他要说明的第一实体可以有性质程度上的不同,但不能有在实体程度上的不同。
第四,“实体最显著的标志看来是,当它保持为数量为一和同一性时,它能容许对立的性质。除了实体,别的东西不能具有这个标志。”如同一颜色不能说白又黑,但实体能容许对立的性质,如同一人有时白,另一时黑,有时热,有时冷,有时善,有时恶。
这里,第一点是指明实体的单一性、个体性。第二、第三点是指明个体事物是同一性的东西,它独立自存,没有它的相反者;只有像颜色、热度等等性质才有相反者和程度上的不同和变化,但实体是不变的,自身是同一的,它内部的性质可以变化,却不影响它作为实体的存在,仍然是同一实体、同一事物、同一存在。但第四点则强调了实体(特别是个别感性事物)在保持其同一性时,内部又有性质的对立。可见,在这里,Aristotle开始涉及到对立统一、变化等辩证法的各大问题了,主要表现为,实体、感性物是单一确定的,同时又处于内在性质的对立变化之中。
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既来源于前人,又不同于前人。他正是用这样的思想来反对Heraclitus和Parmenides等人的观点。他用同一性来反对Heraclitus和一切类似的观点,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感性事物的质的变化流逝,这样就把感性事物看作“无规定者”,是无法确定、无法加以认识的东西了,Aristotle则把感性事物规定为个体事物,其中虽有性质变化,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一个”事物仍保持其为“这一个”,而不会变成另一个事物;实体是变中的不变者,所以可以确定,可以认识和把握,而且可以肯定,它是最真实意义下的存在者,第一实体。另一方面,他用对立、变化反对Parmenides和一切类似的观点,实体不是脱离感性个体的东西,因而也决不是铁板一块的只有同一性的东西,它在自身同一和确定中、不变中包含着性质上的对立和运动变化,在这一方面,Aristotle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Aristotle批判了Plato的“理念论”,认为Plato的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实体看成不是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某种在它们之外独立存在的“理念”或“共相”,这是把事物的一般与个别加以割裂的结果。他认为,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不能说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有什么一般的房屋。在他看来,Plato的理念论疑点甚多,站不住脚,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第二,不能说明事物与理念的关系;第三,不能说明事物的运动。第一,Plato为了说明事物,在每类事物之外都设定了一个与之相对立的理念,这就“好像一个人需要计算事物,却以为事物太少就不能计算,于是把事物的数目扩大,然后再来计算一样”。这显然是多余的、无济于事的,还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第二,Plato把具体事物看成理念的“摹本”、“影子”,具体事物“分有”理念等说法,完全不能说明问题,具体事物的存在,根本无须从“理念”上摹下来。第三,Plato把“理念”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形式,而永恒不变的形式如何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呢?因为形式既不能在可感觉的东西里面引起运动,又不能引起任何变化。Aristotle对Plato理念论的批判深刻的揭露了理念论的唯心主义实质。所以列宁说:“Aristotle对Plato‘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因为把一般同个别割裂开来,不只是Plato的理念论的特征,而且是一切唯心主义的特征。但是,Aristotle对Plato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因为从根本上说,他自己也没有弄清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他一方面认为个别的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另一方面又将“类”(种、属)认为是第二实体,也是客观存在。他与Plato的区别在于:Plato认为属性也是有实体性的(如类、白、大、小等),而他则否认这一点。当他在探讨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时,这个问题暴露的更为充分。他从承认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出发,到认为种属是第二实体,最后到认为种属比个别更为根本,一步步的向Plato靠拢。
2﹒四因说
Aristotle认为,仅仅肯定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是不够的,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些事物的生灭变化,并找出事物生灭变化的原因,这是哲学的中心任务。Aristotle所说的“原因”,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因果关系,而是“根源”的意思。“本原”这个概念发展到Aristotle那里,变为“实体”和“原因”这两个概念。Aristotle认为,原因既不是一种无限的系列,在种类上也不是无限多样的,原因只有四种,这就是:⑴﹒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材料和基质,例如,砖瓦就是房子的质料因;⑵﹒动力因,即事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建筑师就是房子的动力因;⑶﹒形式因,即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如房屋的式样;⑷﹒目的因,即“所求的那个东西”,就是指事物的形成是为了什么目的,例如,砖瓦等质料是以房子形式为目的,散步是为了健康,橡籽追求长成橡树等等。Aristotle认为,除了永恒实体(上帝)和非实体性东西以外,一切生成变化的东西,不管是自然物还是人造物,都必须具备这四种原因。自然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每一生成事物从何而来(质料因),成为何样(形式因),有何动力(动力因),有何目的(目的因)。Aristotle的四因说,是对他以前希腊哲学思想的一种综合(调和、折中)。他从唯物主义者Thales、Heraclitus等人那里吸取了物质是万物本原(始基)的思想,加以改造,成了他的质料因,又从Plato那里吸取了“理念论”的思想,加以改造为他的形式因。他曲解了改造了Empedocles和Anaxagoras的“爱”与“恨”和“Nous”,提出了他的动力因。他欣赏Pythagoras和Socrates、Plato哲学中的目的论思想,提出了目的因。可见,四因说本身就是一个折中主义的东西。
Aristotle提出了他的四因说后,又进一步把四因说归结为两因。他认为形式因也就是动力因和事物所追求的目的,因此,四因说归根到底就是两因,即质料因和形式因,例如:橡籽是橡树的质料,而橡树既是橡籽生长的形式和追求的目的,又是推动橡籽成长为橡树的力量。
3﹒形式质料说
Aristotle给质料下了定义:①﹒质料是组成个体的基本材料,例如,铜是雕像的材料,肌肉、骨头是组成人的材料;②﹒它“相对的没有形式”,也没有其他性质,它本身既不是一个特殊的东西,也没有一定的量,不能归到任何存在中去;③﹒质料是潜在的、被动的,除极少数外,自身是没有运动能力的,所以是“不能从它自己的潜在状态改变的”。④﹒质料是自始至终存在的。
Aristotle又给形式下了定义:form就是事物的本质、结构或模型、范本,例如,“房子的形式就是它的本质,即一个能够安顿生物与家具的隐蔽体。”“奴隶的形成(本质)就是一个能说话的有生命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Aristotle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
本质与个体的关系,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但Aristotle正好弄不清楚这个关系。一方面,他认为“本质或者是只属于实体,或者是主要的、基本的,并且在无条件的含义下属于实体”,另一方面,他又把“形式”看承非常重要的东西,把它作为区分各类事物的基础,并认为一类事物之所以成为该类事物就是由形式决定的,因此,他说,“任何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组的基础”,“形式是每一事物的起点”。到这为止,Aristotle把一般(形式)作为个体的基础,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走了第一步。
Aristotle把质料看成是消极被动的,把形式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这样,他就把物质的一切属性都归结到形式上去。首先把物质的运动单独列为动力因,然后并入形式因中,又把物质统一性也归为形式因,认为形式是事物统一的根源。
Aristotle和Plato一样,认为善(即神)是最高形式,是所有事物所追求的目标,形式和质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一级的形式就是上一级的质料,如砖瓦对泥土而言是形式,但对房屋而言只是质料,由此规定事物是分等级的,最高的形式是“纯形式”,就是善,最低的是“纯质料”。
为了进一步阐述四因说,Aristotle又提出了著名的潜能与现实的理论。
4﹒“潜能现实说”
潜能和现实这一对范畴,在Aristotle哲学思想中,同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一样,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了解Aristotle的本体学说,当然必须了解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因为任何具体的本体都是由质料和形式组合而成的;质料和形式可以说是构成本体的内容的两个因素。质料和形式又是同潜能与现实密切联系的: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那么,为什么又要将它们分为两对不同的范畴呢?这是从不同的角度说的。前者说的是事物的构成方面,一个作为质料,一个作为形式;后者说的是它们的存在方式一个是以潜能的样式存在的,一个是以现实的样式存在的。因为它们所指的东西不同,就成为两对不同的范畴了。
这两对范畴的区别,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将事物分析为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这是将事物作静止的分析,没有从运动的方面来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因而质料就是质料,形式就是形式好像是两个可以截然分开的东西。可是实际上,事物不是静止不动。质料和形式的划分也不是静止不动,质料是一种能力,一种潜在的能力,一种可能性;形式是质料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得潜在的东西变成为现实的东西,所以,从运动方面看,质料和形式就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就是同一个东西。
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是Aristotle用以说明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果说四因
说是Aristotle从事物的静止结构方面来看问题的话,那么,他的潜能现实说便是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方面来看问题。Aristotle认为,从运动变化方面来看,形式和质料的关系便是一种现实性和潜在性的关系。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也就是说,某种还没有体现出某种形式的质料逐步体现这种形式的过程。比如,砖瓦木石等,在没有造成房屋以前只具有成为房屋的潜在性或可能性,当它们造成房屋以后,它们的这种潜在性便成为现实性,所以Aristotle说:“现实对于潜能,犹如①正在进行建筑的东西对于能够建筑的东西,②醒对于睡,③正在观看的东西对于闭住眼睛但没有视觉能力的东西,④已由质料形式的东西对于质料,⑤已经制成的东西对于尚未制成的东西。”
Aristotle用潜能与现实的观点,来说明事物的生成和变化。
①说明人造物,如铜雕,就像铜—铜雕。
②说明自然物,如种子—树,小孩—大人。
③说明认识:人之都有获取知识的潜能,已获取知识的人可以应用知识,也可以不应用知识,正在运用知识才是知识的现实。
④说明伦理思想:人的天性潜在的具有美德,但教育和习惯才使之成为现实。
Aristotle认为,既然运动变化是从质料到形式,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因此不能简单的把它归结为形式或质料,也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就是潜能或现实,它是从一个方面向另一个方面的过度,是一个过程。Aristotle实际上在这里提出了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范畴,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因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得到了统一。
但是,正如他在四因说中把形式与质料割裂开来一样,Aristotle在潜能现实说中也割裂了潜能与现实,他把绝对现实等同于绝对形式,把绝对潜能等同于绝对质料。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在他看来,既然形式就是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积极能动的原则,因此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一种追求目的的活动,不仅人的行为如此,就是一切自然现象莫不如此。对于每一特殊事物来说,它的运动变化是以追求实现一定的形式为目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它的运动变化便是以追求最高的形式为目的,这就是“纯粹的形式”,也就是神。神既然是纯粹的形式,因此也是绝对的现实性,既然是绝对的现实性,因此是永恒不动的。神是“不动的推动者”,他是以世界最终目的的身份来推动世界的。这样,整个世界便被描绘成一个以“神”为其终极目的的等级系统。由最低级的纯粹质料,通过体现愈来愈多的形式来逐渐升级,最后达到至高无上的“纯粹形式”,这是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从潜能到现实、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它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级上升的阶梯结构。其中较低一级的质料对于较高一级的形式来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纯粹形式”——“神”,便是属于最高的为一切所追求的终极目的。
5﹒形式本体说
在Aristotle那里,形式就是指本质,本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本体,二是指原因。他认为,形式才是最根本的本体。人、树、马得便感之所以成为具体的现实的人、树、马,是由于它们具有“人”、“树”、“马”等这样的一些形式,形式是最高的本体,而最高的形式就是神,神就是最高的现实,也就是纯粹的形式。这里Aristotle看到了结构对事物性质所起的重要作用,但他把形式过分强调了,把形式看成是决定事物的唯一决定力量,这就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上去了。所以,汪子嵩同志认为,虽然Aristotle反对Plato,但同时又是Plato的真正继承者,这不无道理。
三﹒认识论
Aristotle的认识论是在其灵魂学说中提出的。他首先对灵魂下了一个定义:灵魂是“自然有机体的最初的现实”,“灵魂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在这种意义上,它不能不是一种实体”。可见,他是从灵魂、肉体和生命个体三者的关系中来给灵魂下定义的,具体见《通史》P148
Aristotle认为,人的灵魂中执行认识功能的是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而他的认识论主要是关于人的感性功能和理性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
Aristotle的认识论与他的自然观一样,在唯物与唯心,可知与不可知之间来回摇摆。
当他把具体事物看作实体时,他肯定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此时,他不仅反对Plato的理念论,也反对Protagoras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他认为,感觉的对象先于感觉,这就肯定了在我们主体之外,有某种东西的存在。而我们的感官就像蜡块,外物在蜡块上印上痕迹,便是感觉。这些思想显然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Aristotle在肯定了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认识来源于感觉的同时,还试图找出认识的过程。他认为,认识从经验开始,,因为经验是关于个别事物的,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个别事物,而且有经验的人比有技术(理性经验)的人更易成功,因为医生不为“一般人”治病,只为像Socrates或加里亚这样个别的人治病。只有技术无经验的医生常常治不好病。然而,Aristotle同时认为,经验虽然有此好处,认识毕竟不能停留在这上面,必须提高到技术(理性)阶段,因为理论和科学知识总是关于事物的一般性和必然性,或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他还认为,感觉与思想(理性)是密切联系的,“离开感觉,没有人能够理解任何思想。”思想虽不是感觉,但我们不能离开感觉来思想。以上这些,都是Aristotle认识论中的合理内容。
但是当他割裂了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的关系之后,他就又走到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上去了。首先,他认为,纯粹质料和纯粹形式都是感觉所无法认识的,感觉只能认识到已与质料结合在一起(具体事物)的形式,感觉只感受形式,而不感受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它接受的只是金属的图纹,而不是金属本身。”其次,他认为,一切科学认识的第一原理都是不能证明的,都是通过直观得到的。再次,在他看来,人的理性灵魂中有所谓主动的理性,这是积极能动的,是可以独立于身体而存在的,它是不死的和永恒的,它推动另一部分被动的理性来认识,同时它又以理性本身为认识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离开质料的纯粹形式。这种纯粹形式不存在于事物之中,只存在于理性灵魂之中。因此,他说“在不牵涉到质料的东西方面,思维和被思维者是同一的”,“心灵思维的东西必定在心灵之中”。这就滑到了唯心主义上去了。
四﹒逻辑学
Aristotle是形式逻辑的奠基者。他第一次把形式逻辑变成系统的科学,给我们今天的形式逻辑打下了基础。他特别强调逻辑的作用,他认为,只有经过逻辑论证的知识才是真正可靠的知识,逻辑乃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工具。
在逻辑学中,Aristotle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他给概念分类,概括出十种范畴:实体(如人或马),数量(一尺长或一尺半长),性质(如白的),关系(如二倍、一半、大、小),地点(在市场上),时间(昨天、今天、去年),姿态(躺着、坐着),状况(武装的),活动(施手术、针灸),遭受(受手术、被针灸)。十个范畴的排列顺序反映了人的认识的先后顺序。他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大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他初步进行了命题的分类,并制定了三段论推理的主要规律和形式。
五﹒政治伦理思想
1﹒政治思想
Aristotle是一个十分重视政治的哲学家。他第一个把政治学从伦理学中分离了出来,认为“政治学术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他对政治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写下了《政治学》一书。在欧洲哲学史上和政治学说史上。他是第一个创立政治学体系的人。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人是政治动物。Aristotle认为,人是政治动物,人是社会动物。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政治。他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政体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变革是有益的”,而人类一般都是向着善的方面发展的,都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实现。
⑵﹒国家是最高社团。Plato把国家与社会完全等同,而Aristotle则把两者分开,认为国家是最高的社团,认为国家是超乎于社会成员之上的独立的实体,国家的目的是实现最高的善,从而说明建立国家是必须的。Aristotle的国家学说,显示了国家的中立性,强调国家是为全体人谋福利的,这种观点为后来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所继承。
⑶﹒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Plato强调的是从人治到法治,Aristotle同意Plato后期的思想,主张法治,认为“人治”很可能发生偏差,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人治”是不公正的。而法治对任何人都是同一的。他具有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⑷﹒必须由中产阶级治理国家。Aristotle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与当时希腊的政治形势有关。当时希腊贫富分化很厉害,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有些人家财万贯,另一些人则贫无立锥之地,结果就会各趋极端,不是成为绝对的贫民政体,就是成为单纯的寡头政体。他认为,这两种政体都是危险的,为了巩固奴隶制,他认为应该由拥有适度财产的中等奴隶主阶层来统治,因为这个阶层最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阶级。这个阶层人数最多,而且能成为贫富两个敌对阶级之间的“仲裁者”,因此,他主张,最好的政治团体,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因为惟有中间形式的政体,才可以免除党派之争。他认为,大贫大富都不好,而中等财产最好。Aristotle的政治主张就是中庸之道。
2﹒伦理思想
Aristotle是第一个有专门伦理学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主要著作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主要思想有:
⑴﹒人的理性在于理性。Aristotle认为,理性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主张用理性来调节、规范人的行动。他说:“对于人,符合于理性的生活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其他任何的东西更加是人,因此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可见他具有了“人是理性动物”的思想。
⑵﹒道德、德性以中庸为核心。Aristotle的政治主张是中庸之道,他的道德标准也是中庸之道,认为德性就是道德中的美德,美德要以中庸为核心。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中状态,过度和不及乃是恶行的特征,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征,比如,勇敢是美德,而过度就成为卤莽,不足就成为懦弱;节制是美德,过度就成为放纵,不足就成为麻漠;健康是可贵的,但暴饮暴食就成为过度,而缺食缺饮就成为不足。
⑶﹒道德生活取决于政治生活。Aristotle认为,每个人的道德行为都受政治影响,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政治条件,所以人的道德行为都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社会条件。
⑷﹒德性可教,意志自由。对于人的道德行为如何形成这个问题,Aristotle认为,美德有两种:心智方面的美德和道德方面(行为方面)的美德。“心智方面的美德其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公于教育(因此它需要经验和时间),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这就是说人的美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靠天赋的。他强调德性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而养成习惯。他又认为,社会生活中美好的行为和丑恶的行为同时并存的,每个人都有意志自由,对善恶进行选择,各人都可以自己决定自己。他强调做任何事都要从内心出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⑸﹒绝对善与相对善。Aristotle认为,各个具体的道德行为是相对的善,而最高的纯粹形式是绝对的善。这个观点又相似于Plato的观点。
六﹒Aristotle的历史地位
1﹒Aristotle的哲学以实体说、四因说、质料形式说、现实潜能说为核心,在新的高度上将古希腊哲学各派哲学进行综合,并发展古希腊的各派哲学。他试图调和各派哲学的矛盾,但没有成功。因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在他的学说中处处可见。由于他弄不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他的哲学的一般情况是: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结论是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辩证法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这种特点决定了以后各派哲学都可以在他那里寻找思想材料。
2﹒Aristotle作为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总结了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及分类,制定了三段论式的推理方式,从而规定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
3﹒Aristotle第一个把政治学与伦理学明确分开,提出政治学术是最重要的学术,并对国家的起源、性质、类型作了研究,成为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创始人。
第四节 后亚里士多德各派哲学
一﹒后亚里士多德产生的时代背景
以上我们讲了Aristotle的哲学。哲学史家一般认为,希腊哲学从Thales开始,一直到Aristotle,是一条上升的曲线。Aristotle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和顶峰,在Aristotle之后,希腊哲学就开始衰落了,这种哲学的衰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历史学家的划分,从马其顿王Philip被刺,Alexander即位的336B.C.到希腊本土完全被罗马征服的146B.C.被成为晚期希腊时期,又称希腊化时期。Alexander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一帝国的建立,表明希腊城邦奴隶制已开始瓦解,它将被更大范围的奴隶制度所代替。由于城邦奴隶制的衰落,自由民与城邦的密切关系已被自由民与帝国的关系所代替。323B.C. Alexander死后,他的帝国分裂为几个王国,希腊本土在马其顿统治之后,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乱,直到276B.C.才建立起安提柯王朝。长期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频繁的战争状态,使自由民以及奴隶主阶级中的个人与城邦、国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解体,很多人都处于彷徨、忧虑之中,面对变幻的人生和社会,他们力求自身的安宁和幸福。因而,伦理学问题成为这个时期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而本体论和认识论则成为伦理学的手段。“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晚期希腊的哲学家们在伦理学上都提出了一种个人自足的思想,主张人生目的就在于个人取得一种所谓不受干扰和“不动心”的精神状态。这是城邦奴隶制衰退时期所有奴隶主阶级(阶层)所共有的一种思想情绪,反映在社会动乱时期,奴隶主阶级企图找到的一条出路。在Aristotle那里,“人是政治动物,人是社会动物”,个人不能离开国家,人的本性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得到实现和完成。然而,在晚期希腊哲学中,则开始宣传一种个人自足的思想。Stoic甚至宣称“人是世界公民”,这与Aristotle的主张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晚期希腊,由于Alexander的东侵、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以及后来意大利的侵入,沟通了东西方的往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刺激了生产技术的迅速提高,各种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开始有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小的独立部门。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使初等几何学初具规模。阿基米德总结出杠杆和比重的规律,以及使物体平衡的条件,成为静力学的奠基人。亚里斯太克初步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只是由于时代条件尚未成熟,故未能广泛流传。在地理学方面,爱拉克托斯尼第一个计算了地球的圆周,与实际长度相差不远了。已有了一部分医学家和生理学家进行了人体解剖,对人的生理构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科学技术的成就,对当时的哲学思想也起了很大的影响。
二﹒Epicurus 伊壁鸠鲁 (341-270B.C.)
在晚期希腊哲学中,Epicurus哲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流派。它是源于Socrates之后的Cyrenes派(昔勒尼),或者按马克思是说法,它是Democritus的物理学和Cyrenes派的道德思想的混合物。Epicurus本人生于雅典,家庭比较贫穷,他父亲是一个乡村教师,母亲是一个女巫(画符念咒,谋取钱财),因迫于生活他父亲率全家人离开雅典,到了Samos。
Epicurus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他们后来在他的推动下,都成了哲学爱好者。小Epicurus是一个早熟的儿童,十四岁时已开始接触哲学。他在学校听老师讲解赫西俄德的《神谱》时,问老师赫西俄德所讲的“混沌”是什么意思?那个老师张口结舌,无法回答。这使赫西俄德对当时学校的教育感到不满,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他的自学能力很强,阅读了早期哲学家,特别是德莫克利特的著作以后,在心中确立起了献身哲学事业的崇高志向。Epicurus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据说是自学成材。十八岁时,他重返雅典,继续学习哲学,直到他的身边跟随了一大批门徒,他自信能够在雅典这个希腊哲学的中心站稳脚跟,正式打出Epicurus学派的旗号。后来,又在小亚西亚的许多城邦讲授哲学。三十六岁时,又回到了雅典,并买了一座花园作为讲学的地方。
Epicurus花园的大门上标有这样的题词:“客人,你在这里将生活的很好,这里将给予你幸福、最高的善。”他的学园是这样一个团体,它的成员力图通过学习哲学获得安宁幸福的生活。Epicurus亲自掌管这所学园,他的三个兄弟和一些亲信弟子协助他工作。学园的教育对象是全民性的,平民百姓、女子女童,乃至奴隶、妓女都可在这里得到教育,学园的日常生活是非常简朴的,面包和水是主要的饮食,只有在举行庆典时才能喝到一点薄酒。学园的经费很大程度上依靠信徒的捐助。
他的身体很差,但生活很有规律,而且很节俭;由于他的学说,树了很多敌人,但没有人否认他是一个善良、友爱、仁慈、温和的善者。他七十一岁时,死于结石病。
与其他学派相比,团结一致、忠贞不二是Epicurus学派的一个长处,然而,忠实有余,创新不足又是该派的一个弱点。他的学生把老师的形式奉为信条,学派内部也缺乏自由争论的气氛,这是Epicurus创立以来一直没有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Epicurus的一生是在同有着很大影响的思想对手的紧张斗争中度过的。一方面要继续反对Plato主义者和Aristotle主义者,另一方面要反对新创立的晚期各家学派,而且还要抵御对手的人身攻击,如有人说他常常跟着他母亲挨家挨户的去串门,口里念着消灾的精文,并且帮着他的父亲蒙骗学生来混一口饭吃,还有的抓住一些妓女在Epicurus花园中听课这一事实大肆渲染。但花园并未因此而衰落下去。尽管如此,没有人能否认,他是一个善良、友爱、仁厚、温和的人。
Epicurus的一生不愧为言行一致的榜样。他的个人行为举止是与他的哲学和伦理学说相吻合的。他勇敢的接受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教育人们不畏死亡。他身体很差,有好多年不能离开圈椅站起来,但他不谈病痛,也不向探望他的人倾诉痛苦,而总是谈论他喜爱的对象——自然、事物的本性。公元前271年,Epicurus身患肾脏结石,病痛发作持续了二个星期。他在弥留之际写下了遗嘱和致友人的信,在信中请求友人继续照顾先于自己去世的学生的子女,体现了他对学生和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交给他们,尽管当时有不准解放奴隶的禁令,但他在遗嘱中却给予自己的四个奴隶以自由。他在临死前洗了一个热水澡,喝了一盅酒,嘱咐他的学生谨记他的学说,然后瞑目而逝。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Democritus的自然哲学和Epicurus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把Epicurus的哲学分成三部分,即准则学(认识论)、物理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Epicurus的思想。
1﹒物理学(自然哲学)
这是Epicurus的本体论思想。在这方面,他继承和发展了Democritus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先看他的继承方面:他赞成Democritus的命题,即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他说,“原子与虚空是永恒的”,物体均由不可分的看不见的物质粒子——原子构成的。“灵魂是由精细的原子组成,虚空则为原子存在与运动提供场所。”并认为宇宙无限,有无限多的世界,并在不断的产生和消灭。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了Democritus的原子论,共有三个方面:
第一,Democritus认为原子的形状与大小均是无限的。然而Epicurus认为,虽然原子的数量无限,但形状的种类是有限的,因此原子构成的事物既千差万别,有相对稳定。
第二,Democritus认为,原子有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而Epicurus认为除此之外,重量上也有差别。这是对原子论的一个重要发展。(Engels说,Epicurus以自己的方法知道了原子量和原子的体积。)Democritus虽然认为原子自动,但自动的原因并没有说出。Epicurus认为,原子自动的原因正在于原子的重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Epicurus同Democritus关于原子运动必然性的思想。由于原子有重量,它们在虚空中就必然向下降落,同时虚空本身又是空的,不存在对原子的任何阻力,因此,原子就在虚空中沿着垂直平行的轨道作等速下降运动。这里可以看出,Epicurus对Democritus的原子自动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强调原子自动的原因在原子自身。
第三,Democritus认为原子运动的主要形式是直线下降和相互排斥,Epicurus则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原子的偏斜运动。正因为有了这种偏斜运动,才能使原子在虚空的运动中互相碰撞、结合。这样,Epicurus在承认原子运动必然性的基础上,承认了原子的具体结合形式有偶然性,因而克服了Democritus的片面性。这不仅能够比较满意的解释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偶然因素,而且为Epicurus自己的伦理学思想直接作了论证。所以,这是Epicurus对Democritus原子论的最大贡献。
2﹒准则学(认识论)
⑴﹒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 在认识论上,Epicurus赞成Democritus的“影像说”,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然而与Democritus相比,他更强调了感性的作用,他坚持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极道者”,“没有什么东西能驳倒感性知觉”。他不仅认为事物的状态、大小是客观的性质,就是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等也是客观的性质。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他强调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他认为“概念依赖于感性的知觉”,概念是感觉多次重复的结果。经过多次反复,感觉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就形成了概念。因此,在Epicurus那里,实质上感觉就等于概念,只不过加了一个条件,即多次反复。
⑵﹒感觉是真理的标准。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他认为,感觉并不会发生错误,错误是来自对感觉的错误解释和判断之中。因此,感觉就是真理的标准,这就相同于智者的观点。
⑶﹒Epicurus还提出了认识的类比归纳法。他认为认识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从已知的现象推测未知的现象。这一推导方法就是类比归纳法。根据这一方法,人们把已知的结论应用到另一些类似的现象中去,从而得出相同的结论。
3﹒伦理学
Epicurus有一句在西方被看作是声名狼藉的名言:“肚子的快乐是一切善的开端和根源,连智慧和修养也必须归囿于它。”古今批判者大多将这句话解释成沉溺于吃喝,精神快乐依赖于肉体快乐。“肚皮哲学”的雅号也就成了Epicurus伦理学的别名。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不受饥渴是一切善行的开端和基础,一切精神的快乐均于肉体有关。不能把这句话理解为肉体不解除痛苦,精神就不能得到快乐,而应理解为精神快乐依赖于对肉体快乐的正确态度。
Epicurus的伦理学是他学说最受非难的一部分,也是他学说中最好的一部分。Epicurus的伦理学之所以受到攻击,正是因为他主张快乐主义。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向快乐,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快乐或幸福。认为,快乐本身是好的,而每一种痛苦都是坏的。但是我们要慎重的选取快乐。如果一种快乐和另一种快乐同样持久和强烈,则彼此不相上下;如果有些事情使人能获得快乐,还能让他平安无事,对此则不必加以谴责,但是事情并非都是如此,不是所有的快乐都值得选取,也不是所有的痛苦都应该避免。有些快乐后面跟随着痛苦或快乐的消逝,有些痛苦后面快乐接踵而至,因而胜过某些快乐。那么,Epicurus的快乐指的是什么呢?他说:“当我们说快乐是一种主要的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为什么呢?“因为人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才竭力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惧。我们一旦达到了这种境地,灵魂的骚动就消散了。”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也是指肉体快乐和精神快乐两种。他认为,精神快乐大于肉体快乐,精神痛苦比肉体痛苦更厉害,因为肉体只能感受当前的痛苦,而灵魂却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感受。精神上的享受不仅大于肉体上的享受,而且没有精神上的享受,就不可能有肉体上的享受。因此,Epicurus宣称,选择明智生活的快乐,是聪明智慧的职责。为了确保灵魂的快乐,就要研究哲学。
他又认为,满足欲望或没有欲望,可以使人快乐。当一种欲望满足以后归于消失,不再有那种欲望,即是纯粹的快乐。正是这种纯粹的快乐,使人们放弃了很多追求和享受。可见,Epicurus的快乐主义反映了社会强烈动荡时一部分中小奴隶主力求生活安宁的心理。
在Epicurus看来,当时对人的幸福生活威胁最大的是对神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他认为这两种恐惧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神不过是原子构成的,他们居住在世界之间的空隙中,过着美满的生活,根本不过问人世间的事情。同样,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随着人的身体死亡而消散,因此我们不应当恐惧死亡。他说:“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他认为在生死的问题上有贤愚的不同,“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在生死的关键时刻何贤何愚是明显不同的,贤者往往取其最光辉的一点,而愚者则选了最卑微的一点。Epicurus对于神和灵魂的看法,具有无神论的性质。马克思说:“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的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Epicurus奠定的。”
在快乐主义和无神论的基础上,Epicurus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萌芽。他强调个人的幸福和自由,主张在这一基础上相互约定来结成国家。因此,国家制度、秩序、法律都是人们为了保证自己的自由、幸福,防范彼此伤害而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制定的。这一思想,后来被卢梭等人多继承。
三﹒斯多葛派(The Stoicism)
The Stoicism源于Cynikes派,它的创始人是Zeno(336-264B.C.),生于塞浦洛斯的富商家庭,曾向柏拉图和麦加拉派的斯底尔波学习过,约300B.C.他在雅典的一座彩饰的厅室里开始讲授哲学。这个厅室是通过一个彩饰的柱廊进去的,希腊人称之为Stoic(斯多亚),即画廊的意思。所以Stoic也称为画廊学派。Zeno平时生活极为节俭,仅靠面包、清水、无花果来生活。他极受雅典人的关注,雅典人曾赠送给他城堡的金钥匙,又送他一顶金冠。他活到了72岁时,因对生命厌倦而自杀。
1﹒本体论
以Zeno为代表的Stoicism继承了Heraclitus的思想,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万物源于火,又复归于火。但这个火不是一般的火,而是“普纽玛”,是一种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神秘的圣火。同时又把这种“普纽玛”看作是世界灵魂,把Heraclitus的Logos看成是世界理性,整个世界都是由世界理性安排好的,总是有着某一特定的目标。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的被决定的,甚至人的意志也是如此,全宇宙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因果链条,没有任何东西是偶然发生的,一切都必然的来自一个最初原因或第一推动者。人在主观上能够决定自己是否同意天命的安排,在这个意义上讲,人是自由的,但无论人在主观上同意与否,在实际上都必须服从天明的安排。
2﹒认识论
在认识论上,Stoicism基本同意Aristotle的观点。他们反对Plato的理念论,认为一般概念是主观的抽象,只有个别的对象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一切知识都必须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开始,人的灵魂犹如一块白板,只有外界事物作用于它而且在它上面印下痕迹才能引起感觉,感觉通过记忆而保存,形成理念,这就是知识的来源。至于真理的标准,他们认为是感觉。当我们感觉到观念与实际事物相符时,这个观念就是真的,反之就上假的。但有的Stoic认为健全的理性也是真理的一个标准,这就可以看出,Stoicism既有唯物的倾向,也有唯心的因素。
3﹒伦理学
Stoicism的自然观与认识论都是为他们的伦理学服务的,如把整个哲学比作田地的话,那么认识论是围墙,自然哲学是土地,而伦理学是果实,或整个哲学是一个动物的话,认识论是骨骼和肌腱,自然哲学是血肉,而伦理学则是灵魂。
Stoicism的伦理观主要有两条:
第一,道德就是顺应自然而生活。Stoicism认为,既然世界是一个无尽的因果必然锁链,那么作为这个锁链上一环的个人都必须服从这个因果必然性,为宇宙理性的目的服务。这一条统治者很喜欢。
第二,幸福就在于克制自己。Stoicism认为,既然人应顺应自然、服从命运,那么,有道德的人就应该在精神上是自满自足的,就应该克制自己,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幸福的获得不需要任何的物质条件,不能被物质享受所干扰。如果去追求物质享受,反而要受苦受难。
从上面两条可以看出,他们的伦理思想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而如果做到了上面两条,那么人不论走到了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提出了“人是世界公民”的口号。(《通史》P177)
四﹒怀疑论(Scepticism)
Scepticism的创始人是皮浪(Pyrrho 360—270B.C.)。他生于南意大利的Elis(伊利斯),年轻时学过Democritus、Elea and Megara学派的学说。他自己没有写过书面著作,以他为代表的怀疑论实质上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学派,因为按照怀疑论的精神贯彻到底的话,是不可能形成任何一个学派的。然而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看法,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学派。Scepticism不同于不可知论,因为不可知论虽然认为事物不可认识,但该肯定事物的存在,而怀疑论则认为连事物是否存在也值得怀疑。
怀疑论认为,人们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性,感官只能揭示事物表现出来的形象,不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我们又永远不能超出感觉之外,怎么能知道对象与感觉相符与否呢?而且,思想和感觉相互冲突,我们又没有分辨真假的标准。他们认为Epicurus学派肯定每一种感觉都是衡量真假的标准,但这种标准本身就不可靠,因为感觉往往欺骗我们,而且,我们不能指出感觉是不是对实在对称的真实模写,因为我们没有同它相比的对象,比如,我们对张三一点也不认识,怎么知道画面上的张三是否像张三?怀疑论者也不同意Plato的理念论,因为观念(理念)是否存在需要证明。Plato的理念是从假定出发的,这也是不可靠的。
从以上的论证,Scepticism认为,事物能否被认识是值得怀疑的,我们不能说出任何肯定的东西,甚至不能说出事物是否存在。因此,必须放弃认识,放弃判断,我们只能说,我们具有如此这般的意识状态,一个对象显现为白或黑的,不能说它是白或黑的。
既然对任何事物都不需认识,不需作判断,那么,我们根据什么采取行动呢?怀疑论认为,虽然没有认识事物本质的标准,但知觉是明晰而鲜明的,这种感觉可以引导我们采取实际的行为,这对于实用来说,也就够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是按感觉办事,因此即使有知识,也只是或然性的,永远不可能保证它的绝对真理性。
从他们的认识论思想出发,Scepticism认为,在道德问题上也没有确定的知识和确定的标准。在这里,不应该也不可能作出“善”、“恶”的判断,因此,他们认为,最高的善就是不作判断,就是无知,这样就不必追求理想,也不为世俗事物所动,可以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过着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使精神处于十分安宁的情境之中。他们又认为,,哲学家的智慧正在于明白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而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漠不关心,这样就可以引导人们超越一切环境,也就是适应一切环境,就能达到永远的幸福,因此,怀疑论就是唯一能指导人们生活的哲学。据说Pyrrho就是这方面的实践者,有一次Pyrrho与别人一起乘船渡海,正好遇到风暴,其他人都吓坏了,而Pyrrho却无动于衷,他指着船上一头仍在安静的吃东西的猪说,聪明人就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
怀疑论从反面提出了许多问题,还使各派哲学家们对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完善。
五﹒卢克莱修(Lucretius 99¬—55B.C.)
前面我们讲了古希腊哲学,现在我们来看看古罗马哲学。公元前二世纪中叶,通过马其顿战争,希腊并入了罗马的版图,从此以后,古代希腊独立的历史便告结束,它只是作为罗马史的一部分而继续流传了。罗马本来是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古代意大利人在亚平宁半岛北部拉丁平原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城邦国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终于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到二世纪中叶,逐步征服了Carthage(迦太基)和Macedon(马其顿)帝国,代替希腊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建立了比Alexander所建立的Macedon帝国还要大,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古罗马史通常分为两个时期,即510B.C.—31B.C.的共和时期与31B.C.—A.D.476(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帝国时期。在共和时期,掌权的是贵族元老院,在帝国时期,掌权的是军队首领出身的皇帝。
共和时期的罗马,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斗争的规模之大、时间之持久是古代西方世界所罕见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坚持了三年之久(74—71B.C.)的斯巴达克所领导的奴隶起义。除了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以外,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很激烈,这种斗争主要是在贵族奴隶主阶级与骑士奴隶主阶级之间进行的,贵族奴隶主依靠世袭的特权,而骑士奴隶主是从平民中依靠经商、战功等逐渐致富并登上政治舞台的,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权,为了争夺政权,他们与贵族奴隶主展开了斗争,导致了在公元前27年Augustus(奥斯古都)称帝。
这种政治上的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哲学上。现在我们来讲讲Lucretius。Lucretius的生平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是他的《物性论》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罗马教廷宣称Lucretius是疯子,他的书在1473年才正式出版,现在我们就只能讲讲他的《物性论》,这是一部诗体著作,全书分六卷,按其所表达的思想,可分三个部分:
1﹒本体论
Lucretius是Epicurus的崇拜者,他歌颂Epicurus是“最先打倒众神的和脚踏宗教的英雄”。他认为,Epicurus是第一个敢于抬起凡人的眼睛去抗拒宗教迷信恐怖的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神灵的威名或雷电的轰击或天空的吓人的雷霆能使他(Epicurus)畏惧;相反的它更激起他勇敢的心,以愤怒的热情第一个去劈开那古老的自然之门的横木。”他十分欣赏Epicurus的原子论思想,并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
Lucretius认为,“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要注意,ducietius并没有“原子”这个词,而是用了原初物体、物体、原素、种子、始基、物质物体等词,但这些都上指原子,可把它们看作原子的同义词)。“万物都以它们为起点获得存在。”原子永恒存在,任何东西都不能毁灭原子,然而原子太小,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但无法看见不等于原子不存在。他用了许多事例如风、气味、热、冷、声音、湿气和损耗等等来证明原子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然而是确实存在着的物质微粒,而自然正是由这些原子构成的。与Democritus和Epicurus一样,Lucretius同样认为,虚空是原子运动的条件,认为没有虚空“物体就决不能运动”。在运动观上,他认为,原子是最先自己运动的,但在互相碰撞而形成事物的过程中,它们能使自己所构成的整个物体的运动逐渐减缓,终于使某些物体表现的好像是静止不动的。这种情况,他举例说,正好像“举行着一场战争演习的队伍”“刀光剑影,缭乱四射”,“到处疾驰着骑兵”,然而从高的山顶上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静止不动”。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原子全部都在运动,然而很多物体从整个看来都像是静止的。应该说,Lucretius的这种思想已经包含了对于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原理的猜测。在对运动的看法中,Lucretius还发展了Epicurus的偏离说。他认为,偏离运动不仅使万物生成,而且使万物转化。“那些引起死亡的运动也不能永远胜利,或者把世界的生命永远埋葬,而那些使万物产生和张大的运动也不能把创造了的东西永远保住。”因而偏离运动既是事物产生的条件,又是事物消亡的条件,世界就是在这种产生和消亡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2﹒认识论
在认识论上,Lucretius继承了原子论者的思想,他完全同意影像说。认为感觉是由于从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它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它是不会发生错误的。他说是感觉最先创造了真正的概念,任何时候任何东西对这些感官显出的怎样,它就是那样。感觉是不会错的,那么,认识上的错误又是从何而来呢?他认为,一切错误都是由推理造成的。关于理性认识的问题,他同Democritus一样,认为存在着“比感觉的影像精细的多的影像,企图穿过身体的小孔,在内部搅动心灵的精细的本性。”这就产生了理性认识。Lucretius对理性认识的看法,虽然也是一种反映论,但他把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截然分开,就不可能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性质及其关系作出真正科学的说明。他与Democritus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并不抬高理性,而贬低感性。处于他的反映论,他特别反对怀疑论。他提出,如果怀疑论者认为,“任何东西都不能被认识,那么他也就不知道这一点是否能被认识。”他宣布,“我拒绝和这个人的讨论—这个人把他自己的手放在他的脚应该在的地方!”
3﹒无神论思想
应该说,Lucretius并没有否认神的存在,然而与Epicurus一样,他认为神也是由精细的原子构成的,因此万物并不是神创造的,相反是原子构成了神。他甚至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神居住的地方,因而不必对神畏惧。在Lucretius那里,既没有神,也没有不死的灵魂,他区分了灵魂和精神,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质,分布于全身,而精神则是理智和意识,只存在于身体的一部分中(即胸部)。然而,不论是灵魂还是精神,都是由精细原子构成的,都是由肉体决定的,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心灵的本性不能没有肉体单独生出来,也不能远远离开肉体而存在。”因此他反对Pythagoras、Plato等人宣扬的灵魂不死、灵魂转世说。他赞成Epicurus对死亡的看法,并且认为,“人到老年该死的时候,就应该大大方方的让给你的儿孙们”,“因为旧的东西总得被新的东西排挤掉,总得让位”。Lucretius的无神论思想直接导致了他的反宗教思想,在物性论的第一卷,他就提出要达到宗教,认为正是宗教常常孕育着人们的罪恶行为,在宗教根源问题上,他认为产生宗教迷信的原因仅在于对自然的无知,因此只要人们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消灭宗教偏见。
4﹒社会历史观
Lucretius在社会历史观上主张“契约论”。他比较早的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进化发展的过程”,天才的猜测到了人类的发展史,认为地球上最初是植物,然后是动物,最后才有人。认为国家和法律的产生是人们之间为保持安定而相互制定的契约;国家的起源不是神意,而是社会的发疯,那么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他认为,“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理性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所以人类任何的进步是理性的发展。”但是Lucretius在社会历史观上有悲观的方面。认为世界昌盛时期已经过去,已进入动乱时期,甚至接近灭亡。但是,恐惧是无用的,不如潜心的研究哲学,以求得精神上的安宁。
六﹒西塞罗(Cicero 106—43B.C.)
Cicero出生于骑士家庭,然而后来成为贵族奴隶主的著名代表。63B.C.人执政官,51B.C.任Cilicia(西里西亚,一个省)的总督,前三头(恺撒、庞培、克拉苏)执政时,追随庞培,反对恺撒,恺撒死后,热衷于恢复共和政体,发表反安东尼演说十四篇,人元老院首席元老;后三头(奥古斯都、安东尼、雷必达)执政时被杀。Cicero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论善与恶之定义》、《论神之本性》、《论国家》、《论法律》等等。他的著作资料丰富,文体通络流畅,被誉为拉丁语的典范,文艺复兴时期成为学校中的必读课本,影响很大。在哲学上,Cicero既是唯心论者,又是折衷主义者,主要思想有:
1﹒灵魂不死说
Cicero十分欣赏Pythagoras—Plato的灵魂转世说,对于Democritus—Epicurus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则大肆加以歪曲和攻击。他自认为很聪明,并且认为,“我之所以聪明,是因为我服从‘自然’,‘自然’是最好的向导,我奉‘自然’为神明”。表面上看,他似乎很尊重自然,而实际上他的“自然”不是别的,而是“天命”,就是说,一切要由天命决定,人在天命面前,只有服从。他原子论唯物主义的学说是诡辩,并明确宣布“有人说灵魂与身体同时死的,一切的东西都能被死所消灭,这话我不赞成,我相信旧时的主张,或是我们祖先的主张。”他宣称他相信Pythagoras、Socrates和Plato的主张,即灵魂是神圣的,灵魂离开了躯壳便可以归到天府,如果这个是有美德而是很公正的话,便可以一直顺利的升天。“我不相信灵魂在躯壳里是活的,离开躯壳便是死的;我也不相信灵魂离开那本不能思想尸身便不能思想,我以为灵魂脱离肉体之后,便更纯粹光明,这才能说是有智慧。”
为什么说灵魂是不死的呢?他认为,这不能靠理智来证明,而要相信古代的“权威”。因为Pythagoras和Socrates已经说了:“灵魂既是如此迅疾活泼的东西,能记忆过去,能推测未来,能通解艺术科学,能有许多发明,既如此广大无边,其本质一定是 不死的了灵魂既是永远活动,并且是自动,所以灵魂也永远没有终止,因为灵魂不会抛弃其自身,灵魂既是纯粹而无杂质或异质掺于其间,所以灵魂也永远不会分散,当然不会消灭。”在Cicero的这套理论中,并没有什么新东西,然而在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上,他还是有些创造性发展的。他认为灵魂本来是天上的东西,或者说,我的灵魂是“普通神心”所分出来的。为什么它要降到地上来?为什么要从“普通神心”中分出来呢?在他看来:上天之所以要使灵魂入于肉体,正是要有人料理这个尘世,同时再以天上的风光贯彻到人生里来。这些观点,直接为基督教神学所吸收。
2﹒“回忆说”
Cicero在认识论上赞成Socrates、Plato的回忆说。他认为,小孩子学习很难的事物,很快就学会了,好像不是初次学习,而是唤起过去的回忆一样,这就是绝好的理由,证明人的许多知识是在出生以前就具有的。
3﹒伦理思想
Cicero从他的“灵魂不死”论中,直接导出了他的伦理思想。他认为,既然心灵不朽,而肉体无足轻重,因此尘世的物质利益都是微不足道而且是有害的。一个人如果充分享受了肉体的快乐,那就不可能有心理活动,凡是需要理智和思想的事,他便决不可能办到。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幸福不在于利益,而在于爱人,如果不能爱人,那么所谓无忧无虑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其实,Cicero的这些话全是假话,对人而不对己。他让别人不要追求物质利益,而自己则拼命追求物质利益,他要别人爱人,而自己却要杀人,他对骑士和贫农恨之入骨,宣称:对于扰乱国家的人,必须统统加以严罚,凡是叛乱之罪附和者,要与首要者受同样的惩处。他要通过软硬两手来制止当时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的状况,而这一点却是无法办到的。
七﹒新斯多葛主义(New-Stoicism)
新斯多葛主义是罗马时期流行的哲学流派,其思想大多数来源于Stoicism,在伦理学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自然观上是与老派相反的。New-Stoicism完全抛弃了唯物主义观点,只在伦理学上打转。他们宣传一种虚伪的禁欲主义的伦理说教,其主要代表人有三位:Seneca、Epictetus、Aurelius。
1﹒Seneca 塞涅卡(4 B.C.—A.D.65)是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但最后却被尼禄赐死。他自己鼓吹禁欲主义,但自己却通过各种手段积累了大量的钱财,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他说:“有人向我说,我的生活不符合我的学说……,要知道,如果我的生活完全符合我的学说,谁还会比我更幸福呢?”(《通史》P191)。他有一句名言:“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因此,人的美德是听从命运,而不是对抗命运,不要试图去改变外部世界,不要改变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任何东西。Seneca鼓吹一种虚伪的仁爱,主张奴隶主要爱奴隶,因为奴隶的身体虽然属于主人,但灵魂与奴隶主一样,也是自由的,另一方面,奴隶也应该爱护奴隶主。
2﹒Epictetus 爱比克泰德(A.D.60—A.D.100)出身奴隶,后来被解放,成为自由民,在罗马学习和讲授哲学。A.D.90罗马皇帝下令驱逐哲学家,他就隐居到尼柯波里继续讲学,最后死于此。他是个述而不作的人,只限于口头讲授。他认为,人的幸福取决于自身,不可能由于外界的善恶而有所增减。人只有在美德中才有幸福,而美德正是人所追求的至善。他宣传宿命论的思想,认为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囚徒,被囚禁在肉体的牢笼里,服从命运的安排。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例外,因而在世上我们应当互爱,包括爱自己的敌人。
3﹒Aurelius 奥勒留(A.D.121—180)是罗马皇帝。他在位期间,地震、瘟疫、叛乱、战争接踵而至,他感到人生的负担太重,写下了《沉思集》一书,最后因征战的劳苦而死于军旅之中。Aurelius认为,现实世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世界,然而这又是命运所安排好的,是无法改变的,每个人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此,要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社会环境是不明智的。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摆脱沉重的负担,人应该背向外部世界,面向个人内在体验的主观世界,在内在世界中,可以体验到个人的幸福和直观的神的伟大。
罗素说:“斯多葛主义里有着一种酸葡萄的成分,我们不能够有福,但是我们却可以有善。……这种学说是英勇的,并且在一个恶劣的世界里是有用的,但是它却既不是真实的,而且从一种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也不是真诚的。”
八﹒罗马怀疑论 Roman-Scepticism
Roman-Scepticism是对希腊怀疑论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克斯都•恩比里克(Sextus•Empiricus 公元二世纪中叶)他是一名医生,经验论者,主要著作有:《皮浪哲学概论》、《反数学家》。
主要观点有:
1﹒没有真理
Empiricus认为,无论是知觉还是思维,都不可能提供可靠的知识,因此,就不可能有任何真理。既没有自明的真理,也没有推理的真理。因无自明的真理,因此从公理推出的一切知识都是无意义的;因无推理的真理,决定了人们作出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都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2﹒取消道德
Empiricus认为,如果有了善恶的区分,就会扰乱人的心灵的平静,故道德概念是追求幸福的障碍,所以一切道德原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简而言之,Roman-Scepticism不仅否认知识的可能性,同时也否认道德的必要性。
九﹒新柏拉图派 New-Platonism
这一派的创始人是Plotinus(普罗提诺A.D.204—270),他生于埃及,后到罗马,并在当地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的学生波而菲立把他的54篇论文收集在一起,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6篇论文,书名定为《九章集》。他主要继承了Plato的思想,并加以神秘主义的改造,基本思想是“太一流射说”。
Plotinus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太一”,所谓“太一”,就是超越一切存在物,超越一切对立和差别的“一”,也就是神。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中派生出来的,具体过程是:“太一”向外流射,到宇宙心智,再到宇宙灵魂,经过人再到万事玩物。人的灵魂是向着“太一”的,而肉体是向着万事万物的,灵魂升华可归“太一”,但若追求享受就要沉沦,说明了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Plotinus既是一个终结,又是一个开端。对于古希腊罗马哲学来讲,是一个终结,但对基督教来说,是一个开端。虽然从时间上讲,Augustinus仍属于古代罗马哲学,但从思想上讲,Augustinus已属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因此,可以把Plotinus看成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位。
十﹒古希腊罗马哲学总结
作为西方哲学的开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产生有其特点的条件,即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古希腊的宗教神话,为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古希腊罗马哲学经过了长达一千余年的发展,主要经过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等思想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本体论上,首先表现为一个不断开放的源泉,从具体的“多”中寻求一种具体事物作为世界万物的始基。(米利都学派的水、阿派朗、气及Heraclitus的“火”),经过了抽象的“理念”达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明了从强调物质作为本原到强调抽象一般作为本原,再到强调带有一般特征的个别具体事物,说明了人类认识自觉的遵守着从朴素的唯物主义,到朴素的唯心主义,以及到较高级的唯物主义。这在认识上是一个较大的圆圈,其中又有一系列的小圆,如米利都学派Thales的质只有规定的水,到Anaximander的阿派朗,再到Anaximenes的无规定的气。从米利都学派的质的规定性到Pythagoras的数的规定性,再到按照一定规律即Logos运行的火,实际上又是一个圆圈。而这个圆圈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它的原始素朴性,在这个圆圈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是如此,包括Heraclitus的Logos,正如它的局限性所言,由于以直观为基础,因而是素朴的、自发的、原始的,这种原始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必然被一种脱离感性具体事物的“存在”所取代。因而,如果把这个圆圈作为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必然被它的反面所否定。担任这个否定任务的就是The School of Eleatic。作为Parmenides的“存在”,既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也没有任何量的规定性,因而是一个完全抽象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可以泛指一切,因为它没有任何内涵。但是这样的“存在”与非存在、本质与现象、静止与运动都处于一种绝对的对立之中,就不可能说明存在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因而必然为既能反映本质又能说明现象的新的哲学所取代发展,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原子论哲学之上。
原子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的最完备体系。它一方面吸取了前人关于世界本原的合理思想,为素朴唯物论中从物质中去找世界本原,又批判地吸取了爱利亚学派中不能被感官直接把握的抽象的存在,形成了新的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原子。在Democritus的原子论中,对原子的规定,就可充分看出。原子是物质主体,是绝对充实没有空隙的,具有时间上的永恒和数量上的无限,既有形体,肉眼又看不见,感官不能直接把握。通过原子的冲撞,产生了万物。到这里,Parmenides不变的“存在”“非存在”被打破了,原子与具体事物取得了密切联系。可见,原子论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这个高度是不是终点呢?当然不是。它只能作为发展史上又一个圆圈上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又被古希腊最系统的唯心论哲学所取代,这个哲学派别则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论的出现,表明了唯心主义哲学达到了系统化、理论化,是古希腊唯心主义的最高级形态。作为脱离具体特殊的一般的理念的出现,这是人类思维抽象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以前的哲学而言,那么它也是一种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以牺牲反对唯物论为目的,而这种脱离了个别的一般能否正确说明它与万物的关系?这个问题Plato自己已经看到,更何况他的学生,于是出现了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它是对理念论的直接否定,他提出了对哲学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体”学说,这是相当了不起的。特别是他把第一实体牢牢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并以此反对他的老师的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但由于他未能正确理解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因而导致了他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既反对他的老师,最终却又回到他的老师去的那种动摇,这是第一。
第二,在本体论的对象上,古希腊哲学经历了以自然为对象的自然哲学和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哲学,表现在古希腊哲学的前、中期,即前苏格拉底时期为主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已经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转到了人的身上。到了后亚里士多德时期,则主要表现在伦理哲学,说明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在本体论上,还表现为从一元到多元再到一元的否定之否定。我们看看,在米利都、Pythagoras、Heraclitus以及Eleatic等等,不管他们以什么作为本原,但都是从“多”中求“一”,以“一”作为本原。但到了原子论,即使是Anaxagoras和Empedocles及Democritus,或是以“种子”,或是以“四根”,或是以“原子”,都是一种从“多”中求“多”,或者说,更注重事物内部的结果。
2﹒认识论上。
首先,由于古希腊罗马哲学一般都是以本体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对认识的反思在整个哲学史中不占重要地位(和本体论相比)。虽然各个哲学家也都谈一点,但是他们注意的重点仍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万物的始基是什么等这些本体论问题。
其次,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认识论中主要讨论的是感觉与思想(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认识的真理性,以及初步观察了认识的发生过程。
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上,从Heraclitus到Aristotle,都看到了两者的区别,但有的较为重视感性,有的较为重视理性。但从总体而言,出现了片面抬高理性的倾向,如Heraclitus,虽然区分了感性与智慧,并肯定了感性的作用,但他还是抬高理性认识,认为要认识Logos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达到。Parmenides强调意见(感性认识)是对变化的事物的认识,是不可靠的,应抛弃,而真理(理性认识)才是对永恒的东西的认识,是关于存在的认识,才是人类的真正知识。作为原子论代表的Democritus,吸取了Empedocles的流射说,而提出了“影像说”,具有很多的合理因素,但他最终也把感性认识叫做“暗昧的认识”,而把理性认识叫做“真理的认识”,或者前者叫“意见”,后者叫“真理”。到Plato那里,从他的理念论出发,更是强调理性认识。在Aristotle那里,当他肯定具体事物是实体时,他的认识论也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了著名的“蜡块说”,但当他割裂了形式与质料、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之后,他强调的是理性灵魂中的积极的理性,最后又落入了唯心主义的窗口之中。
至于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实际上在智者中就出现,如Protagoras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一切都要以人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人主要是指人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的感觉作为衡量衡量事物的标准。后来的伊壁鸠鲁也强调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而怀疑论则认为没有标准。
关于认识的过程,Aristotle认为,从感觉经验出发,最后要提高到理性认识。Epicurus则认为,认识起源与感性认识,而且,感觉的多次重复,就形成记忆,留在心里形成概念。
















第二章 中世纪哲学
第一节 基督教与教父学
一﹒基督教与教父学的一般概况
1﹒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
如果说从Thales到Plotinas的古希腊罗马哲学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哲学的话,那么,从教父学及其代表人物Augustine开始,就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哲学。从Augustine 开始直至文艺复兴的兴起这几年间,哲学成为宗教的附庸与婢女。所以,我们先来谈谈基督教。
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对当地的犹太人采取了高压政策,使得当地的犹太人对对自己肉体上的解放完全失望了,就转而把希望寄托在精神上的解放,并以此消极反抗罗马统治者。这样基督教就应运而生。
基督教产生于犹太教,信奉上帝耶和华,犹太教认为,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一切,后来人类变坏了,由于原罪,上帝就派了弥赛亚(救世主)来救赎。当时弥赛亚回到天堂去了,但很快就回降临于人间,带来一个新的“神的统治”,摧毁旧的社会秩序,解救老百姓的痛苦。早期基督教吸取了犹太教的许多教条,并加以改造,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后,由于人类祖先的原罪,就派耶稣基督(救世主),借圣女玛利亚之体,降入人世。他在人间行了许多神迹,也宣讲了许多“教训”,传播了许多“福音”,招收了一些门徒,后被罗马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升天,将来还要重新降临,审判所有的活人和死人。
早期基督教是一个秘密团体,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太阳教相对立。早期基督教斥责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主张人人平等,实行财产公有;鄙视和记恨富人,赞扬劳动和劳动人民,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预言神和奴隶主统治者之间将进行一次伟大的决战,世界末日为期不远,救世主即将来临,相信上帝一定会派他的儿子基督第二次降临,战胜罗马统治者,拯救人类,建立永久幸福的“千年王国”,并相信上帝最后要进行审判,惩罚恶人,奖赏善人。因此,早期基督教在奴隶、手工业者、市民等下层民众中广为流传。由于这种反抗罗马统治者的性质,遭到了罗马帝国的残酷迫害和镇压,许多教徒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宁可抛弃自己的生命。
但是,早期基督教的信条是消极的。它要人们把希望寄托于空幻的救世主的降临,而且只是等待而不主张任何实际行动,甚至反对暴力抵抗,宣扬空洞的博爱。正是由于这点,罗马统治者发现,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统治并没有实际的害处,相反,经过修正以后,还可以帮助压迫者解除被压迫者的思想武装,使被压迫者成为更驯服的工具。因此,从一世纪末开始,就有一部分奴隶主和富商加入了基督教,形成了所谓保罗派,并在基督教教会的内部斗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到二世纪末,基督教的领导权基本上为奴隶主和有钱人所掌握,并将基督教教义篡改成为奴隶主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把原始基督教所说的拯救教徒脱离苦难的救世主耶稣变成了一个教导信徒忍受苦难的榜样。他们在圣经总宣称,每一个教徒要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统治者祈福,因为掌权的都是由神任命的,为了主,要服从一切制度、一切君王。要吧异国看成祖国,把祖国看穿异国。要爱仇敌,别人打你右脸时,你应把左脸也凑上去。这样,基督教就成了罗马统治者手中的武器,于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变过去镇压基督徒的做法,于313年公布了“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颁谕禁止基督教以外的其他一切宗教的合法存在,确立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此后,基督教就发展成为西欧的主要宗教。
2﹒教父学
在基督教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批职业宗教家。他们为了使基督教的信条理论化、系统化,专门编撰了一整套基督教的教义,也就是基督教哲学。在历史上,这批制定教义的职业宗教家被教会尊为“教父”(教会之父),他们的教义被称为教父学。
教父们的政治立场一般的说都是站在罗马统治者一边的,他们表示基督教徒心甘情愿的服从皇帝,并帮助帝国稳定社会秩序。他们的教父学,就其思想来源有两个:一是犹太神学,还有一个是新斯多葛主义。按照恩格斯的说法,这种基督教之父学是从“普遍化了的东方神学,特别是犹太神学和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特别是斯多葛哲学的混合中悄悄的产生的。”
教父学的基本信条有以下七条:
⑴﹒“一神”说。
⑵﹒“三位一体”说。上帝具有圣父、圣子、圣灵三重神格,三者又同属一个本体。
⑶﹒“创世”说。一﹒光,光为昼,暗为夜;二﹒天,空气将水分开,空气为天;三﹒地、海、青草、各种有种子的蔬菜、结果子的树;四﹒日月星辰,“两个大光”;五﹒飞禽、水中动物;六﹒走兽、昆虫、人。
可见,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且是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它是一个有形体、有意志、有感情、有智慧的人格化的神。
⑷﹒“原罪”说。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天堂的花园里(伊甸园)偷吃了禁果(智慧之果)犯了罪,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下凡到尘世。因此,他们的后代,子子孙孙,一生下来就有罪。这是命中注定的,要受苦受难,为他们的原罪而“赎罪”。
⑸﹒“救赎”说。世人受苦受难,但无法自救,只能指望上帝派遣一位救世主下凡,但这位救世主不是拯救世人脱离现实苦难,而是教导人们忍受现实苦难,信奉这个救世主,就可以使灵魂得救。
⑹﹒“天国报应”说。认为信徒今生受苦,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得享幸福,因此,人们应当鄙视现世生活,去情绝欲,甘心吃苦,过禁欲的生活。
⑺﹒“天启”说。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故知识也是上帝给的,是上帝通过种种神秘的手法传授给人的。因此,人们要服从信仰,信仰完全来自上帝的启示,一切真理都是“天启”的产物。
马克思说,“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把国教顾问答应对一切已使人受害的弊端的补偿搬到天上,从而为这些弊端的继续存在进行辩护。”
教父学比起以往的哲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就是公开宣传蒙昧主义。这可以从二世纪的一个教父德尔图良的一句名言中看出,他说:“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我才不相信。”真可谓是荒谬绝伦之至。
二﹒Augustine 奥古斯丁(354—430)
1﹒生平与著作
Augustine是教父学中最著名的代表,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他父亲信奉摩尼教,母亲是基督徒,他本人早年信奉摩尼教,后改信基督教。他早年致力于研究修辞学、神学和哲学问题,这使他对摹尼教产生怀疑。386年起,他开始阅读Plato和 Plutinus的著作,并受了米兰主教安布罗斯的极大影响,从此以后,他决心放弃摹尼教以及种种罪恶的念头,皈依基督教。387年,受洗入教以后,回到塔加斯特,在修道院住了三年,后被授予教士职位,389年被提升为希波城的主教,直到病死。死后被教会尊为恩典博士。其主要著作有:《自由意志》、《真正的宗教》、《宿命论和恩赐》、《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忏悔录》、《书信集》。
在Augustine的思想中,神学是一条主线,然而又套上了种种哲学的花环,尤其是Plato哲学和Stoic哲学的痕迹处处可见。下面 就从“创始说”、“认识论”、“伦理学”三个方面谈谈Augustine的思想。
2﹒创世说
Augustine坚决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上帝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神圣实体,即在天上有至高无上的上帝—圣父,在地上有人类的救世主—圣子,而把圣父、圣子与人联系起来的就是圣灵。他认为,上帝在位格上是三位,但三位在本体上是一,三位是一体而不是三体,所以他反对三位三体说。他以光为例,说父是光,子是光,圣灵是光,,就父光、子光、灵光而言是三位光,但就光的本体而言,却“不是三光而是一光”,因此这三位一体的实体就是上帝本身。上帝是一个永恒和超验的存在,是全能、全善、全智的,它有绝对的统一性,绝对的智慧和绝对的意志,是绝对的精神。它是绝对自由的,因而在上帝那里,他的意愿和作为是一回事。就是说,想到和做到是一回事,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存在物和逻各斯的帮助。任何事物都因上帝的创造而具有形式并具有实在性。他不同意Plato的观点,Plato认为,上帝按照理念的形式运用已经存在的质料去创造世界的。而Augustine认为,上帝是从虚无中创造了世界。上帝创造世界是连续的创造,否则世界将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世界绝对依赖于上帝,我们不能说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创造的,在上帝创造世界以前,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上帝在创造世界时,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但上帝本身是在时间和空间之外。创造时间的上帝,是超时间的,所以是永恒的。上帝创造了时间,但对于什么是时间的问题,人们却是一无所知的。他说,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向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他把时间解释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过去只是回忆,未来只是期望,因此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又非将来,而只是现在,但是,现在又只是一瞬间,它立即就变成了过去,所以现在其实也不存在。由于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故世界是有开端的,创造物是有限的、变化的、易逝的。
在Augustine看来,上帝是全知全善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应该也是全善的,然而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邪恶的事物呢?Augustine解释说,这种善恶观是从人类功利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从上帝的角度考虑,那么任何事物都是善的,哪怕人们所讲的邪恶也有某种好处。邪恶有如图画中阴影属于整体美的范畴,因而邪恶的存在是有益的。或者邪恶是一种匮乏,它意味着自然应具有某种善的东西而没有具有,再者,邪恶是由于人的意志的堕落,它背离上帝和全善,趋向短暂的尘世生活。然而所有这些,上帝都看到了,上帝之所以不去掉这些邪恶的东西,是因为邪恶可以成为达到善的手段。很明显,Augustine为了保持上帝的善和无所部能的性质,否定了有真正的邪恶,或使邪恶成为相对的,把邪恶定义为善的匮乏,把犯罪的责任转到了凡人的身上。
3﹒认识论
Augustine认为,只有关于上帝和自我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知识,其他所有的科学诸如逻辑、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只有在某些方面也就是能给予我们关于上帝的知识方面才有价值。那么,关于上帝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Augustine认为,是通过神启而得到的。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信仰,以相信这种知识,其次才需要理性,对这种知识进行理解。因而信仰高于理性,信仰是理性的前提。我们不可能理解我们所信仰的一切事物,但是,我们必须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教会的权威为准,来接受信仰的真理。
既然真理的源泉是上帝,那么真理就是永恒不变的。洞见真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我们的直觉本能的认识到真理,另一种是上帝用神启的方式将真理放在我们的心中。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面真理是客观的,不是人类精神主观的产物,它独立于人而存在,无论被不被人掌握,它总是存在的。在认识论上,Augustine基本上接受了Pythagoras和Plato的思想。
4﹒伦理学
Augustine认为,灵魂是不死的,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同上帝融为一体,然而这种融合在不完善的尘世间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寄希望于来生,也就是说,在灵魂升入天堂后才能与上帝融合。尘世间的生活与天堂的永恒的幸福相比,不能称作生活,只能称作死亡。Augustine的理论是典型的基督教理论,即对于尘世的悲观主义和对于天堂的乐观主义。
那么,为了达到在天堂中的幸福是生活,人们在尘世间应该做些什么呢?Augustine认为,最重要的是“爱”。首先要爱上帝,为此,至少要用祈祷斋戒和施舍来解除轻微的罪恶。然而,这是很不够的,作为一种更高的要求,必须弃绝尘世,摆脱社会生活,禁欲并模仿上帝。因此,基督教的理想生活应该是修道院的生活。人们应该弃绝人世间的一切,全心全意的去爱,爱是最高的美德,是所有其他美德的源泉。依靠爱,人们节制自己;依靠爱,人们克服痛苦,爱使人们正直,爱使人们获得智慧,所以,爱上帝是爱己和爱人的基础。
人们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爱呢?Augustine认为,这是在上帝权力的影响下,产生于教会圣礼中的一种神秘的过程。通过圣礼,上帝神圣的思想逐步在内心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信仰、希望、仁慈,最后达到完全的真正的爱,爱是最高的。“只要爱的正确,信仰和希望无疑的也是正确的”,“没有爱,信仰就无所作为,没有希望,就没有爱,没有爱,有就没有希望,没有信仰,爱和信仰都不会有”。在爱的过程中,上帝使人的灵魂发生变化,恢复在亚当堕落以前的那种做善事的能力与愿望,舍弃感性生活而趋向上帝。一个人如果一心向善,上帝就会拯救他;一个人如果继续作恶,上帝就要毁灭他。上帝所选择的得救的人组成上帝之城,上帝所确定要毁灭的人则形成尘世之城,即罪恶的王国。人类的历史就表现为两种王国的斗争,它的最后阶段就是基督创始的时期。上帝通过基督而施恩于尘世,上帝的王国街基督教教会而达到完善的境地。基督教教会是尘世间的上帝之城。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教会内得救,但没有人能在教会以外得救,没有人知道谁能得救,善恶力量之间的斗争将以正义取得胜利而告终。接着就是安息日这时上帝之城的成员将享有永恒的幸福,而罪恶的子孙将要在永恒的火中同魔鬼一道遭受永恒的惩罚。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Augustine的思想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神学的,在时间上,他是古希腊罗马的最后一位哲学家,但在形式上,他是中世纪的第一位宗教哲学家。是世纪前期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Augustine,一直到托马斯•阿奎那开始,Augustine的影响才逐渐减弱。
第二节 经院哲学
一﹒经院哲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古罗马灭亡以后,基督教非但没有灭亡,相反却得到盛行,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关。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在连续不断的奴隶起义和北方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这样的联合打击下,终于彻底崩溃。欧洲的封建社会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三是,日耳曼蛮族虽然击败了罗马帝国,而生产关系却还不如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民族进入西罗马帝国时,在西罗马帝国内部奴隶制已形成并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后来又逐步过度为农奴制,而日耳曼民族当时仅处于原始公社晚期,这样,势必就会被罗马帝国所同化。因此,日耳曼民族很快就超过了奴隶社会,直接将他们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军队组织)同农奴制想结合,过度到封建社会。日耳曼民族建立了统治权,但总得有一种统一的思想意识来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开始并不是采用基督教,而基督教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由于罗马帝国晚期的几个皇帝都曾赐予教会以大量的土地和特权而拥有相当大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随着日耳曼统治者的需要,发现基督教完全可以加以利用。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最有力的意识形态工具。于是,他们步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后尘,继续赐予教会以土地和特权,作为酬赏,教会则在意识形态方面为封建统治者作理论上的论证,用各种方式要人民俯首帖耳的听任封建主的压迫和剥削。这样,由于教会的跨国性(尤其到后来,封建国的国王加冕仪式都须由教皇主持),教会就成了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并且在各国的封建机构中占有强大的势力。而在意识形态方面,教会又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统治的最大堡垒和精神支柱。到了十一世纪,罗马教皇在同世俗教权的斗争中屡次取得胜利,经过十字军数次的东征,教皇不仅控制到巨额的财富,并取得了对整个西欧的政治领导权。教皇格里高里七世在位(1073—1085)时,教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终于形成了以罗马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的超国家组织系统,成为国上之国,皇中之皇。
为了适应教会在欧洲的政治统治,加强同一切异端思想的斗争,罗马教廷认为,仅仅利用圣经和粗鄙的教父学已远远不够了。需要建立一种与基督教教义完全符合并且与教皇的神权统治以及领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相适应的特殊哲学。这就是经院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阿拉伯哲学家的影响
经院哲学的产生还有其思想、文化的影响。在这方面,阿拉伯哲学的影响最大。故我们来简单的剖析一下阿拉伯哲学。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一方面是历史的必然,另一方面也给保留在罗马文化中的希腊文明带来了灾难。大批的学者逃到英伦三岛和阿拉伯世界,并带去了古代思想家们的著作。这些古代思想家们的著作,经过阿拉伯人的翻译、研究,又被重新介绍到西方。阿拉伯思想家的理论构成了西方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在众多的阿拉伯哲学家中,我们选讲两位比较重要的人物。
⑴﹒伊本•西那(Ibn•Sina 980-1037)拉丁名阿维森那(Avicenna)。他是中亚西亚和波斯著名的哲学家、意识、科学家和政治家。他在王室里担任过御医,也当过宰相,在阿拉伯世界和欧洲都享有盛名,被称为“哲学家之王”和“医师之王”。据说他写有一百多部著作,主要有《医疗论》、《知识论》、《训导论》、《医典》。在医学方面,他是中世纪最有权威的眼科和妇产科专家,他的医典在17世纪以前一直是东西方医学家的指南。在哲学方面,罗吉尔•培根称他是“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哲学家的主要权威”。
主要思想有:
①﹒本体论。Ibn•Sina反对圣经和可兰经的说法,否认造物主从“无”中创造了世界。他赞成Aristotle的观点,认为物质与造物主一样,都是永恒的。所谓真主的创造,只是用他的智慧,把形式加给了物质,使物质获得具体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即本质,具体事物是存在,存在是形式(本质)加给物质之后才有的。因此,形式具有必然的、永恒的意义。
②﹒宇宙论。在解释真主的创造活动时,他接受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但他说这种流溢是一种永恒的、连续的过程。作为流溢原因的真主和作为流溢结果的事物是同时发生的,因而真主是永恒的,世界从整体上说也是永恒的。世界虽然是由真主流出的形式加以物质而后形成的事物所构成,然而就世界本身来说,它是物质的,物质是事物的可能性,事物是物质的现实性,从可能变为现实具有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来自真主。真主使物质变成事物,就是通过把形式加到物质之上,形式是积极的东西,然而与物质结合后,就在事物之中,就是事物的本质。
③﹒认识论。Ibn•Sina的认识论接近Aristotle的观点。他认为,认识的对象是主体以外的事物的形式,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基础,然而,感性知觉只能认识已经与物质结合的形式,即事物的形式,不能认识纯粹形式。要认识纯粹形式,需要开能动理性。能动理性是从外部通过某种神秘的方式进入人心的,它与感性知觉结合就能认识纯粹形式(也就是概念)。
④﹒对于共相与个别事物的关系,Ibn•Sina认为,共相有三种存在形式:a﹒在物之先,即真主造物的智慧;b﹒在物之中,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普遍本质;c﹒在物之后,即能动理性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
这种共相论,后来被Thomas Aquina改造和发挥。
⑵﹒伊本•路西德(Ibn•Rochd 1126-1198拉丁名为阿维路伊Averroes),出生于西班牙,是阿拉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法学家和医学家,担任过宫廷御医和高级官吏。在哲学方面,他毕生致力于注释Aristotle的著作,推崇Aristotle为完人,甚至认为Aristotle的学说是最高的真理,因为Aristotle的理解力是人类理解力的极限。他的主要著作有《毁灭的毁灭》、《医学概论》等,他的主要思想有:
①﹒世界是永恒的,世界的运动和时间都是永恒的,世界不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上帝只是在“顺序”上先于世界,而不是时间上先于世界。
②﹒形式与物质不能割裂,在物质之外没有东西存在。(这是对Ibn•Sina的修正)
③﹒上帝的神意不直接干预物质世界,自然界按照自己的必然性而存在和运动。
④﹒有一个统一的理性存在于一切人的灵魂之中,只有它是不朽的,而一切个人的灵魂都是有生有灭的,因此天国报应、轮回转世都是无稽之谈。
⑤﹒存在有两重真理。伊本•路西德的两重真理是说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他认为同一个真理可以用两种形式,即哲学的理性思辨形式和神学的隐喻象征的形式来表述,另一方面,他说,可以有两种对立的真理,即哲学的真理和神学的真理,被神学认为是谬误的东西,在哲学上可以被认为真理,反之,被哲学认为是谬误的东西,在神学上也可以被认为是真理,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不失为真理,这就公开为哲学争夺地盘。
总之,教会实行神权统治的需要,基督教教父学中日益暴露的矛盾,阿拉伯哲学的传入,中世纪早期异端思想的挑战,这是经院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四大原因。
二﹒经院哲学的特征及争论的主要问题
1﹒经院哲学的特征
经院哲学是在基督教的学院中产生的哲学,它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都是教会的博士和大主教。经院哲学是欧洲封建时代的正统哲学,主要任务就是为基督教的信条、教义作烦琐细致的论证,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因此,与教父学相比,是有区别的,从阶级关系讲,经院哲学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而教父学是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教父学比较露骨,强调蒙昧强调信仰,而经院哲学强调哲学论证,强调推理,带有较强的哲学气味,但它与教父学一样,仍是神学的婢女,它迫使理性匍匐于宗教信仰和教会权威的脚下,把圣经教条奉为至高无上、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而加以盲目崇拜。它的特征有三点:
⑴把上帝和圣经作为研究和论证的唯一对象。
经院哲学家们探讨的对象不是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是神和其他超自然的东西。因此,他们对实际的社会问题采取极端轻蔑和完全排斥的态度,他们宁愿耗费无穷的精力和时间去争论一些无聊荒谬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一根针尖上能钻多少天使?”“圣母玛利亚到底怀的是凡胎还是神胎?通过何种方式受孕?”“天使要不要睡觉?”“亚当被创造出来时几岁?身长多少?”等等。但经院哲学家也提出并探讨一些原则问题,例如有人提出“万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也举不起的石头?”无论是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要导致否定上帝的“万能”。他们不愿根据经验材料去研究和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
⑵把圣经和Plato、Aristotle的著作作为研究和论证的唯一根据。
经院哲学家把圣经、Plato、Aristotle的著作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真理。他们无视客观事实的存在,排斥实际经验和科学知识。十二世纪前,他们主要依据圣经和Plato的学说,十三世纪后,主要已经圣经和Aristotle的学说。伽利略曾讲过两则讽刺故事:①一位学生发现太阳中有黑点,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的老师,这位经院哲学家的老师回答说:“我曾多次读过Aristotle的著作,我可以告诉你,他从未论及你所发现的东西,所以我敢肯定说,你所看见的黑点只存在于你的眼内,并不存在于太阳之中。”②某一位经院哲学家在解剖室看到神经在大脑里会合,他感叹的说:“若不是Aristotle说一切神经在心脏里会合,我就回承认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理了。”
⑶把三段论和论辩术作为研究和论证的唯一方法
经院哲学家研究和论证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Aristotle的三段论。在论述问题时,他们先罗列一大堆空洞的定义,大量引证圣经和Plato、Aristotle的各种观点,把问题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都罗列出来,然后用一连串的三段论进行推论和概念分析,反驳对方的意见,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外,古希腊的论辩术经常为经院哲学家们用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回击对方的驳难,这也是经院哲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会学校中,整个学年始终贯穿着各种各样的辩论,每年在圣诞节和复活节前夕,还要进行非常隆重的辩论会,训练学生辩论问题的能力,他们自称这种辩论为“辩证法”。
2﹒辩证法与反辩证法之争
辩证法能否用于神学?这是早期中世纪神学家面临的新问题。在教父时期,虽然神学家对于是否利用希腊哲学存在异议,但都一致排斥辩证法。早期护教士认为辩证法非但无助于信仰,而且会掩盖直指人心的真理。11世纪后期,随着“辩证法”在“七艺”教育中地位的提高,它与神学的关系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在神学家中间引起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争论。争论之焦点并不在于是否需要学习和传播辩证法,而在于辩证法能否被运用于神学。这场争论涉及到信仰与理性、神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可以看作是教父时期围绕如何对待希腊哲学问题而展开的争论的继续和发展。
图尔的贝伦伽尔(1010-1088)首先将辩证法用于神学讨论。他宣称,辩证法是艺术的艺术,理性的杰作;辩证法适用于一切事物,包括神圣的事物与神秘启示的信仰。他说:“理性应被用于一切地方,正因为人被赋予理性,他才是唯一按上帝形象被造物。”在探讨真理的时候,“理性不知比权威高多少,它才是真正的主人与裁判。”在他的《论圣餐》一书中,将辩证法运用于关于圣餐性质的神学讨论,否认圣餐的酒和面包是由基督的血和肉体转变而来的“实质转化论”。
达米安(1007-1072)是反辩证法最得力者。他有一句名言:“哲学应当像婢女服侍主人那样为神圣的经典服务。”这句话后来被演绎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而在中世纪广泛的流传。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规定了哲学必须服从的规范。辩证法因为不符合这一规范而不能服务于神学,它连“婢女”的资格都没有。反过来说,如果辩证法被运用于神学,那么就会有把哲学变成神学的主人的危险。达米安认为辩证法是按照逻辑规则独立运用理性的方法,它不依赖天启和信仰,运用辩证法的能力不是上帝赋予的。他甚至说,第一个辩证法宣传教师是引诱夏娃的犯罪之蛇。蛇说:“你们会如神一样知道善恶。”蛇第一次使用了“神”的复数形式,暗示上帝不是唯一的神,人依靠自己也可以成为神。他认为,人类语言中包含着误导信仰因素,逻辑规则不能用来表述上帝的行为。辩证法相信逻辑,神学信仰上帝的启示与奇迹,两者是不相容的。他说,逻辑不可能也不适用于上帝,上帝是任意的、全能的主人,他可以使逻辑上看来是不可能的东西成为可能,甚至成为事实。
3﹒波尔菲立问题
Porphyry约公元234年出生于叙利亚,约301-306年间逝世于罗马,曾在叙利亚和雅典学习,深受郎吉努斯影响并与之交往甚密。Porphyry是一个新柏拉图主义者,他编订了普罗提诺斯著作并撰写其传记,他还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因此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Porphyry在西西里期间,罗马元老院议员克里塞欧西乌斯(Chrysaorius)因学习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遇到困难而写信向他求救,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导论》。后来《导论》和《范畴篇》一起被译成拉丁文,传入中世纪,成为文学院逻辑课的必读书,被认为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概念和学说以至整个哲学的导论,成为一份哲学的导论,成为一份哲学的经典。传统逻辑讲的谓词理论就是(种、属、种差、固有属性、偶性)就是基于Porphyry《导论》中思想,足见《导论》在逻辑史上的重要性。
克里塞欧西乌斯为了理解Aristotle的范畴学说,必须认识属、种差、种、固有属性和偶性的实质。这一认识也有助于提出定义,并且一般来说有助于划分和证明。我将像导论那样向你扼要回顾一下这一传统学说,并试图描述前人的说法。我将回避那些深奥的问题,而只简单的解释简单的问题。
例如,我在这里不打算研究有关属和种的这样一些问题:⑴﹒属和种是自身存在还是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概念之中;⑵﹒如果它们存在,那么它们是物体的,还是非物体的;⑶﹒它们是自身独立存在,还是存在并且依赖于感觉客体。因为,这样的研究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更详细的检验。相反,我将试图向你说明,古人们,特别是逍遥学派是如何从逻辑角度论述属和种,以及上述其他范畴。
1属;2种;3种差;4固有属性;5偶性;6五个谓词的共同特征;7属和种差的共同特征;8属和种差的区别;9属和种的共同特征;10属和种的区别;11属和固有属性的共同特征;12属和固有属性的区别;13属和偶性的共同特征;14属和偶像的区别;15种差和固有属性的共同特征;16固有属性和种差的区别;17种差和偶性的共同特征;18种差和偶像的区别;19种和固有属性的共同特征;20种和固有属性的区别;21种和偶性的共同特征;22种和偶性的区别;23固有偶性和不可分偶性的共同特征;24固有偶性和不可分偶性的区别。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在政治上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使经院哲学成为独占各种讲坛的霸主。然而,经院哲学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出现两种对立的倾向和派别,它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就是波尔菲立问题。
公元三世纪,腓尼基学者波尔菲立(Porphyry 234-304)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中曾就一般(种、属)和个别事物的关系提出过三个问题:
⑴﹒种和属是独立存在的呢,还是纯粹理智的产物?
⑵﹒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的,那么它们是有形体的呢,还是无形体的?
⑶﹒它们是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寓于感性事物之中,与感性事物一致?
这里所说的种和属与感性事物的关系,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Porphyry认为这类问题乃是极其高超的问题,需要非常刻苦的研究,但他本人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到了公元十世纪以后,经院哲学家们围绕这个问题进一步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唯名论和实在论两派。
4﹒实在论和唯名论之争
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存在”;个别事物是由一般所派生的。实在论中又分为“极端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极端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存在于上帝的理念中,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这些原型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点显然继承的是Plato的“理念论”。“温和实在论”者认为,“一般”作为上帝创造事物的原型存在于上帝的理念中,作为抽象概念存在于人的理性中,作为实体的“形式”又存在于个别事物中。这种观点虽然坚持一般先于个别,比个别更实在,但又承认一般与个别的某种联系,它是继承了Aristotle的关于形式的说法。
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上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概念等符号,它存在于人的思维或语言中,不是一般先于个别,而是个别先于一般。唯名论中也分为“极端唯名论”和“温和唯名论”。极端唯名论认为,“一般”不仅客观上没有,而且在思维中也没有,所谓一般仅仅是我们称呼一类事物的名词、概念、符号、声音,他们把“一般”和“个别”完全割裂开来。温和唯名论则认为,“一般”不仅名词,而且是人们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的概念。这种观点这种“一般”是心中的概念,承认了个别与一般的某种联系,故温和唯名论又被“概念论”。
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大体上分两个阶段。早期阶段(十一到十二世纪)实在论的主要代表是安瑟伦,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是罗瑟林和比埃尔•阿伯拉尔;后期阶段(十三到十四世纪)实在论的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是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特,威廉•奥康等。
5﹒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的实质
唯名论与实在论都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在论是一种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而唯名论则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所以,列宁说:“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唯名论和实在论的斗争,实质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斗争在中世纪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实在论者把一般说成是独立实在的精神实体,是第一性的,而个别事物是第二性的,这是露骨的客观唯心主义。唯名论者肯定个别事物的实在性,认为个别事物是先于个人的思想、概念而存在的。特别是后期唯名论者强调个别事物是唯一的实体,强调研究自然界的具体事物,重视感觉经验和科学实验在认识上的作用,这实际上是把个别事物看作第一性,把思想认识看作第二性,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基本倾向。但是,唯名论者还是经院哲学家,他们并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他们否定一般概念的客观内容,不了解一般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仍然表现出唯心主义的倾向。所以列宁指出:“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唯名论包含唯物主义,但不等于唯物主义。此外,无论是唯名论还是实在论,都在不同喜欢度上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都是形而上学。
6﹒唯名论反对实在论斗争的意义
唯名论反对实在论的斗争,并不是纯粹概念的争论,而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在理论上,它促进了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证明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是不会中断的;在实践上,它对当时反宗教反封建的斗争有着直接的影响。
实在论比较适合于为天主教基本教义作辩护,唯名论则会引导出对天主教基本教义的怀疑和否定,因而成为正统神学的“异端”。例如,所谓“三位一体”说,实在论关于一般比个别更实在的观点,可以为圣父、圣子、圣灵这三重神格的普遍的神圣实体提供根据;而唯名论关于个别事物比一般实在的观点,可以得出否定普遍的神圣实体的存在的结论,而肯定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个实体或三神。又如,关于原罪说,实在论主张普遍实体,主张道德的主体是“人类”,可以为人类“原罪”提供前提;而唯名论主张存在的只是个别事物,主张道德的主体是个人,只有个人的过失和罪恶,根本谈不上什么人类的“原罪”。更值得注意的是,唯名论者认为,既然只有个别事物是真实的,那么应该重视的就不是虚幻的天国,而是现实世界中的个人幸福、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以及对具体事物的知识。这些观点是与正统封建意识相抵触的,是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反映。
实在论是罗马天主教最高权力和整个封建等级统治的理论基础,唯名论则会引导出对罗马教会的最高权力和封建等级统治的动摇和否定。实在论者主张愈普遍的东西愈实在,罗马天主教会比各个世俗王国更具有普遍性,因此罗马天主教会高于一切,教皇高于国王,封建等级统治是合理的。唯名论从只有个别事物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出发,可以得出个别教会、个别世俗王国是最真实的存在,王权高于教权,所谓罗马教会统治世界的论调是不能成立的,封建等级统治也是不合理的。唯名论反对实在论的斗争,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反宗教的革命斗争是有利的,所以,唯名论反对实在论的斗争,同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或要求,起着相反的历史作用。实在论反映了以罗马教皇为代表的教会大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在历史上起着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唯名论反映了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和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它冲击着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想樊笼,动摇着教会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并从内部导致经院哲学的解体和衰落,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
三﹒实在论代表
下面我们来选讲几位哲学家的观点:
1﹒安瑟伦 Anselm(1033-1109)是意大利人,1060入诺曼底的贝克修道院做僧侣,1075年任该修道院的主持,1093年任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是教皇格利高里七世最狂热的拥护者,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从他开始,教父学被经院哲学所取代,他的思想属于由教父学向经院哲学的过渡。
在哲学上,Anselm直接继承了Augustine的学说,竭力鼓吹信仰主义。在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他明确提出,信仰在理性之上,理性必须服从信仰。在他看来,上帝把理解交给信仰支配,因而他宣称,“我不是因理解而信仰,而是应信仰才理解,因此我相信,除非我信仰,我决不会理解。”因此他认为,经院哲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坚信宗教主义的前提下为教义提供可以理解的证明。他的主要观点有:
⑴﹒实在论
Anselm是“极端实在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一般高于个别,一般比个别更实在,越是一般的东西,等级就越高、越实在,依次类推,就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存在物的等级阶梯。就整个宇宙而言,上帝是最普遍的,所以上帝是最高的实在,是万物的创造者。
⑵﹒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这个证明是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上帝存在的三大证明之一(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目的论证明)。他的论证是:
每个人心中都具有上帝的观念,这个观念是绝对完善的不能设想有比它更伟大的实体;(小前提)
最完善的观念不仅存在于心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大前提)
因此,“上帝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结论)
这个证明用演绎推理的三段论,从所谓人们具有上帝的观念本身推出上帝的存在。这个推论的大前提、小前提都四不真实的、错误的,因此其结论也就当然是很荒谬的。很明显,Anselm的这个证明直接导源于Plato的理念论,就是把抽象的一般的观念看作不仅是一个主观上的存在,而且更是一个在一切个别事物之先,独立于一切个别事物的客观存在物。那么,根据Anselm的实在论思想,越一般的东西越完善,而上帝观念最为一般,故上帝最实在,最完美。
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 1225-1274)
经院哲学自十一世纪产生后,到十三世纪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当时Aristotle的学说已经代替了Plato的学说而成为当时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尤其是他思想中的神学目的论思想,尤为教会所欣赏。在教会的经院哲学中,Thomas•Aquina把正统经院哲学彻底系统化了,成为经院哲学的最高权威。
Thomas•Aquina意大利一位伯爵的儿子,14岁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19岁时加入多米尼各教团,随后被送往法国的巴黎大学和德国的科隆大学学习研究。学习期满后德、法、意的一些城市教授神学和哲学。他决心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天主教的思想体系,死后被教会尊称为“天使博士”,1323年被追认为圣徒,1567年又被封为是“圣师”。当前,天主教会内讨论哲学,一般都把托马斯主义作为正统基督教哲学的典范。最近在第八届国际托马斯主义大会上,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援引历届教皇的话说,Thomas是“教会的支柱,基督教思想由此而确保顺利的发展”。可见,Thomas不仅是个历史人物,而且至今还起着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是《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等,主要观点有:
⑴﹒实在论
Thomas•Aquina是“温和实在论”的代表,为什么Thomas主张“温和实在论”,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Anselm的“极端实在论”自提出后,不断受到攻击,其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二,Aristotle哲学对Thomas的影响;第三,阿拉伯哲学家Ibn•Sina的“温和实在论”思想对他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使得Thomas不得不放弃“极端实在论”而转向“温和实在论”。
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Thomas提出了“一般”的三种存在方式:
第一,“一般”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原型,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之中;
第二,“一般”作为从个别事物中经过抽象而形成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
第三,“一般”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则不能独立于事物,它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
从这三种存在方式的表达来看,第二、第三种关系的表述有其合理之处,但他强调的是第一种,而且,即使是第三种方式存在的“一般”,也不是真正与个别结合在一起的“一般”,它是一种隐藏的质,它作为一种固定不变形式决定着个别物体的各种属性,而作为它的来源,仍是上帝。从这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实在论的思想。
⑵﹒关于上帝存在的五大证明
Thomas•Aquina精通Aristotle的哲学,因此在他的思想体系和著作中处处可以看到Aristotle使用的一些范畴和概念,例如,形式与质料、四因说、现实与潜能等等。然而,对于Aristotle学说中活生生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东西,他加以扼杀,而对那些僵死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东西,他则加以大肆发挥。他认为哲学是事实到上帝,神学则由上帝到事实。神学的问题,诸如“三位一体”、“创世”、“原罪”等等,不能用理性加以证明,因而不是哲学问题,而是神学信仰的问题。然而,真理的最后来源是上帝,通过信仰从上帝直接得来的“启示真理”高于理性真理。因此,理性不可能也不允许提出与信仰相抵触的真理。他完全同意Augustine和Anselm的观点,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他不同意Anselm的观点,认为不能从上帝的观念直接推出上帝存在,那么,究竟怎样来论证上帝的存在呢?Thomas提出了著名的五大证明,前三个被成为宇宙论证明,后两个被成为目的论证明。
①﹒关于不动的推动者的证明,即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证明上帝的存在。Thomas说,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总是由另一事物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如此类推,以至无穷,这就必然要碰到一个问题:在这运动变化的事物之后,总有一个自己不动而能推动别的事物运动的不动的推动者,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在Thomas看来,就是上帝。
②﹒关于最初原因的证明,即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来证明上帝的存在。Thomas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列一个因果系列,每一事物都由其他事物引起,而这一事物本身又引起另一事物,因此,这是一个无穷的因果系列,这也必然会使我们陷入困境,因此,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最初原因就是上帝。
③﹒关于自身必然性的证明,即从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上来证明上帝的存在。Thomas说,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可能的事物,是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事物,它们不断的产生和消灭着。这种产生和消灭是必然的,然而这种必然性的根据在哪里呢?从可能的事物中找不到这种必然性,而这种作为一切可能性的最后依据的必然性,就是上帝。
④﹒关于最高真实性的证明,即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Thomas说,在现实事物中,真、善、美的程度不一样,它们排成了一个渐次升高的阶梯,这个真、善、美的顶点,这个一切事物真、善、美的原因,就是上帝。
⑤﹒关于目的因的证明,即从世界的秩序和目的来证明上帝的存在。Thomas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显出某种目的性,都向着一个目标活动,这种情况表明,一定有一个最高的智慧来指点事物向着某种目的活动,这个万物的目的活动指导者,就是上帝。
Thomas•Aquina自认为自己的五大证明比Anselm的本体论证明高明,已经就解决了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实际上,他的宇宙论证明也好,目的论证明也好,也都是形而上学的东西,连同Anselm的本体论证明,在Kant那里一起被全部否定了。
四﹒唯名论代表
1﹒Roger•Bacon罗吉尔•培根(1214-1294)出身于贵族家庭,在牛津和巴黎大学学习和教书。他不仅从事神学和哲学的研究,并且还进行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实验和研究,他对光学和化学尤感兴趣,热衷于炼金术以及光子镜片的磨制。由于他的哲学唯物主义倾向和科学进取精神,受到教会的多次折磨,两次被教会监禁,晚年时被教会囚禁十五年。他的不部分著作已经失传,现只有《大著作》一部。
⑴﹒唯名论
Roger•Bacon对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持唯名论观点,他否认有独立存在的一般,认为客观存在的只是个别的事物。他说,自然界并不产生一般的动物,而是产生马,也不是产生一般的马,而是产生许许多多个别的马。同样,自然界也不是产生人这个类,而是产生许许多多的个人。整个宇宙是由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构成的,不是由一般构成的。“一个个体,比所以的一般结合在一起更实在。”
⑵﹒经验论
与他的唯名论思想相联系,Bacon强调科学必须以具体的事物为对象,知识必须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经验中得来。他认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从感官知识到理性,如果缺乏感官知觉,也就缺乏与那种感官知觉相关联的知识。“没有经验就不可能充分认识任何事物。”值得注意的是,Bacon所说的经验,不仅指感官知觉,而且指科学的实验。他认为,一切根据理性推论而得到的知识都需要通过经验或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确实可信的知识。当然,对于数学知识,Bacon与他之前及之后的大多数哲学家一样,认为是天赋的。
2﹒Johannes•Duns•Scotus(约翰•邓斯•司各特1270-1308)是苏格兰人,早年在牛津学习,精通哲学和数学,后来在牛津、巴黎、科隆大学任教。1308年死于科隆,被教会称为“精明博士”,主要著作有《牛津论著》、《巴黎论著》。
⑴﹒两重真理
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上,Scotus主张两重真理说,认为,神学有其本身的原则和最高的对象(上帝),因而高于一切科学,然而,哲学也有它自己的原则,它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决不从属于神学。哲学与神学有着各自的真理,这样就把哲学和神学作了严格的区分,如果把这种观点坚持到底,就会导致哲学从神学奴婢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因此,Duns•Scotus的这种区分,与其说仍旧是为辩护神学的最高地位,不如说他为哲学的解放开辟了道路。
⑵﹒唯名论
在一般与个别的问题上,Duns•Scotus持一种“温和唯名论”或者说是“概念论”观点。他否认有独立于人的思想之外的一般,认为一般在理智之外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他承认同类的个别事物之间有一种共同性或同一性,这就是“一般”。但是这种共同性和事物的个性并没有实在的区别,不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他认为,一般与个别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区别,而不是实质上的区别,承认这种区别是必要的,否则我们对事物就不能作出一般的判断(普遍命题),实际上Duns•Scotus还开始着手于从认识论角度研究一般与个别,而不是着重从本体论角度进行研究。
⑶﹒本体论
Duns Scotus赞成Aristotle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形式与质料构成的。但是,他反对把质料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可能性、纯粹消极的东西。他认为质料或物质是独立的实在,是万物统一的基础,不仅是有形事物的基础,也是精神事物的基础。他甚至提出“也许可以说,在灵魂中有物质。”在这里,Scotus提出可灵魂的物质性,亦即物质可以具有思维能动原则,正如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是大不列颠的天生的产儿,大不列颠的经院哲学家Duns•Scotus就曾经问过自己:‘物质能不能思维?’为了使这种奇迹能够实现,他求助于上帝的万能,即迫使神学本身来宣扬唯物主义。”
⑷﹒白板说
从肯定个别事物的实在性出发,Scotus基础和发展了早期Stoic的白板论,他说明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产生的,人的理智好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天赋的观念,一切观念,无论简单观念还是复杂观念,都是从感觉经验得来的。” Duns•Scotus的观点,大部分都为以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所接收。
3﹒William of Occam威廉•奥康(1300-1349)是Duns•Scotus的学生,曾在巴黎大学任教。在教皇与世俗政权的斗争中,他坚决站在王权一边,写了一系列捍卫王权的文章,因此得罪了教会,然而巴伐利亚的路易四世庇护他,据说他向路易四世说过这样的话:“请你用剑保护我,而我将用笔保护你。”被称为“无敌博士”。
⑴﹒唯名论
William of Occam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名论特点。在他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存在,人类的一切知识都从个别的东西开始,因此,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来源,通过感觉我们觉察到外界事物的存在,并在作出判断时加以表达。当我们的心灵从很多个个别对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就形成概念或“一般”,这是心灵的抽象作用,然而这种一般只是存在于头脑中的观念或思想,可以用语言文字、惯用符号来表示,它们标志着很多个同样的个别事物。虽然我们的判断是在观念之间进行的,然而并不是说判断只涉及观点,因为观念是事物的属性的反映,因此判断归根到底是涉及事物的。
Occam认为一般不存在于心灵之外,也不存在于事物之中。他猛烈的抨击实在论,他说,如果把抽象的一般作为是实体,就会使我们陷入无穷无尽的荒谬之中,据说,他说过一句名言:“如非必要,不要增加实体或基质的数目。”这被称之为“Occam剃刀”,它把经院哲学中种种捏造出来的“实体”、“基质”等都一扫而光。
⑵﹒经验论
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Occam认为,只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超越经验的一切知识只能是信仰的问题,而信仰的知识,是无法证明的。因此,如果在理性的立场上看,上帝的存在就是一个或然性的问题。可以说,Occam已经达到了唯名论的最高峰,因此把他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经院哲学家是公正的,因为他的哲学已表明经院哲学已达到了尽头。
五﹒经院哲学的衰落
经院哲学内部正统派和非正统派即实在论和唯名论的斗争,促使经院哲学不断发展,到了Thomas•Aquina就达到了它的顶峰,以后就开始下落。经院哲学衰落的原因,除了政治、经济和内部斗争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各种异端思想所形成的一股强大的思潮,猛烈的冲击着经院哲学,加速了经院哲学的衰落。所谓异端思想,就是指一切与正统基督教教义相异的思想,主要有Latin-Averroes主义(拉丁阿维洛伊主义)、泛神论-神秘主义思潮,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Latin-Averroes主义
所谓拉丁-阿维洛伊主义,就是指在拉丁民族中的一批阿维洛伊的信徒所信奉的学说。Averroes即Ibn•Rochd,是十一世纪著名的阿拉伯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前面已介绍过,他的学说传入欧洲后,有很多的信奉者,并且还发展了Ibn•Rochd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Siger of Brabant布拉邦的西格尔(1235-1282)
Siger of Brabant是巴黎大学文学系教授,他进一步发挥了Averroes的唯物主义倾向,因宣传异端而于1270、1277年两次受审,并被传讯到教会法庭受审,最后死于罗马教廷的监狱中。他的主要著作是《论理智的灵魂》,在这部著作中,他猛烈的攻击Thomas•Aquina的学说,宣传一种经他发展了的Averroes主义。他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时间、运动等也是永恒的,神意并不支配世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受事物之间的因果必然性的制约,无形式的物质和无物质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们只能在理性概念中加以区别。他对Averroes的两重真理说加以发展,明确提出理性的真理与信仰的真理虽然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在它们各自的领域中(神学和哲学),都不失为真理。如果从现在看,这种两重真理论是一种调和理性与信仰、科学与神学的理论,然而在神学独尊的中世纪,这种理论却成了许多进步思想家为科学争取地盘,争取独立进行研究的权利的有力思想武器。
在伦理学方面,以Siger为代表的Latin-Averroes主义者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他们认为,“禁欲根本不是一种美德”,人们不应该放弃现实的利益去追求什么死后的幸福,因为“幸福就在今生而不在来世”,“人死后就失去了一切幸福”,因为人死了,就代表一切都结束了,这也当然包括灵魂在内,因此,决不要害怕什么“天国报应”,“死是一切恐怖的结束”,这些激进的观点,揭穿了基督教虚伪的教义,打击了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星期,准备了思想材料。
2﹒泛神论-神秘主义思潮
我们知道,在罗马哲学中,新柏拉图主义主张的是一种泛神论-神秘主义思潮,它的一些思想为基督教教义所吸收,然而,在中世纪的特殊条件下,泛神论-神秘主义思潮却成为一种异端,最正统的经院哲学发起了冲击。
泛神论-神秘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有阿拉伯人阿维森而隆,法国人阿摩利和大卫•迪南,德国的艾克哈特,这些人分别生活在公元十一-十四世纪,这里主要讲一下艾克哈特的思想。
Johannes•Eckhart约尼斯•艾克哈特(1260-1327),是德国人,做过神学教授,他属于多米尼克僧团,因被控违反教义而死于宗教裁判所的狱中,在死后还受到教皇的谴责(1329)。他的泛神论-神秘主义比较明显的来源于新柏拉图主义。
在Eckhart看来,上帝是不可思议和不可规定的精神实体,它是万物的创造者,然而上帝并不在自身之外创造个,它所创造的万物就在它自身之中。反过来说,它就在万物之中,因此,可以说没有事物,上帝是不可想象的,创造物不能离开上帝,上帝也不能离开万物,万物都充满了上帝,并且复归到上帝。
Eckhart还认为,认识是灵魂的最高职能,认识是一种超时空、超自然的沉思,认识的最高阶段是超理性的,它超越世俗和外在的东西,越过所有的差别和对立,进入一种出神的忘我状态。在这种神秘状态中,我们灵魂就超凡入圣,与上帝合而为一了。因此,上帝与人的联系并不需要教会以及烦琐的宗教仪式。他的这种思想,对惟我独尊的教会以及虚伪烦琐的宗教仪式无疑是一种否定。因此,恩格斯认为,Eckhart的泛神论-神秘主义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中世纪经院哲学,经过其内部唯名论的斗争和外部异端思想的冲击,已显得力不从心,开始走向衰落。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经院哲学的逻辑的必然,但走向衰落并不等于死亡,直到十五世纪,它才最终的变成一具死尸,就是作为一具死尸,还会有一定的影响,直到了经过了新兴贸易阶段,好几代人的战斗才基本上把它肃清。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潮与宗教改革运动
欧洲的封建制度,从公元五世纪开始确立,到十二、十三世纪达到了顶峰,随后就走向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中逐渐孕育壮大。从十四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社会的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高,技术上有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改良,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生产工具和设备日益多样化。中国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产生了巨大影响。指南针的运用,使航海冒险事业进一步兴盛起来,而火药的运用使得占领大片殖民地成为可能。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8年瓦斯哥•达伽马发现了绕过非洲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线,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些给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国内和国际市场空前扩大,商业交往空前兴盛。
生产力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大,使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生产者之间竞争加剧,发生分化,产生了最初的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和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在十四世纪末在它的沿海城市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后,在尼德兰、西班牙、英、法、德都相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使欧洲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新兴市民资产阶级为首领,包括城市贫民、农民阶级在内的反封建势力与罗马教皇(早期)和各国封建领主阶级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由于初期的斗争矛盾主要集中于罗马教会,因此,作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上的先导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难的目标就是罗马教会。
一﹒人文主义思潮
我们知道,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果在中世纪的欧洲曾受到严重的摧残,但是,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地区,却保留了相当多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欧洲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这些文化典籍陆续从阿拉伯地区重新传入欧洲,而欧洲的许多学者也到各地的僧院去搜集古代作品的手稿和抄本,或者从罗马的废墟中发掘古代文化的遗物,这就使得他们可以广泛的利用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果,从事新文化的研究和创作,他们的口号是“让死去的东西复活”。因此,西方历史学家都称这个时期为文艺复兴时期。当然,这种新文化决不是古代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利用,是新文化的崛起。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的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这种新文化运动,它的最根本的来源在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关系的各方面都在起着巨大的变化。资产阶级需要一种与他自己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的世俗的文化,以便与封建的中世纪教会文化相抗衡,因此,这种被称之为人文主义思潮的新文化运动就应运而生,而且在各国流传甚广,影响了欧洲整整三百年。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民族的辉煌时期,历史上把这些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活动家称为“人文主义者”或“人道主义者”。其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这些新文化活动家是受过世俗文化教育(主要是指希腊文和拉丁文教育),研究世俗文化的人,所谓世俗文化就是与神学相对立的人文学科,这种人文科学被称之为“人文主义”;第二,这些新文化活动家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一切为了人”。这批人文主义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把古代的各家学说作为自己的思维武器,凡是不同于中世纪神学的东西都被搬了出来,加以改造利用,广为宣传。在经过漫长的黑暗时期之后,突然在欧洲的文化舞台上出现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新图画。人文主义运动历时三百多年,范围很广,成员和流派繁多,然而它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统一的思潮,是因为在人文主义运动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即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这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的。
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人文主义者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憎恶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抗议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他们把目光从神转向人,从天堂转向尘世,他们宣言人生而平等,个性自由不可侵犯,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他们把这些要求宣布为人所具有的自然本性。他们说,人性的这种自然要求在黑暗的中世纪被长期的压抑和埋没了,现在人文主义者们才重新“发现”和“肯定”了人。从那时起,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成了哲学史以及其他思想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为什么直到这个时候才可能讨论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这是因为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各个历史阶段,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有着不同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内容。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不称人,因此奴隶主不可能与奴隶讲平等、讲人性、讲人道主义;在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压迫和统治是它的一个典型特征,基督教为这种等级制作了理论的论证,因此,封建阶级主不可能与市民阶级、农民阶级讲平等。资本主义是由商品经济、等价交换作为其基础的,它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看作在商品市场上能够以平等身份互相交往的独立自由的实体,因此,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就要以最抽象的形式来发挥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并把它与自由、平等、博爱联系起来,它把脱离一切具体条件的自由、平等看作是人的一种亘古不变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质所在,而社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这种本质。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新的思想武器,以前是从自然界的本质来观察社会,到后来是以神的本质规律来代替人的本质,以此来观察社会,到文艺复兴时,终于从人的本质规律来观察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围绕着“人道主义”、“人性”这个中心问题,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以下主要的观点:
⑴﹒反对神权至上,歌颂人的伟大。中世纪的人是没有地位的,是匍匐在上帝脚下,由上帝任意摆弄的可怜虫,而人文主义者却大力歌颂人的伟大,赞扬人的价值,提倡尊重人的尊严,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把人与神并列并把人加以神化。Dante(但丁1265-1321)就曾说过:“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彼得拉克(Petrarch 人文主义之父1304-1374)在一部假托他自己和Augustine的对话的拉丁文著作《秘密》中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我是人,凡是人所具有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一批艺术家们摆脱了中世纪的精神枷锁,大胆运用解剖学的成就,来着力表现人的自然机体,表现人体美,使绘画和雕塑艺术获得了新生命,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1488-1520)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1475-1564)的“创世记”,拉斐尔(1488-1520)的“西斯廷的圣母”,科雷乔(1489-1576)的“圣母升天”。这些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都表现了人的力量,表现人自身,突出人的重要地位。
⑵﹒反对等级桎梏,要求个性自由。薄伽丘(1313-1375)的《十日谈》是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书中提出“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把人分成高低贵贱等各种等级是“世俗的偏见”。彼得拉克认为,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不能从属于任何等级,就应对自己的个性有充分的意识,也就是说没有个性的绝对自由。法国作家拉伯雷(1495-1553)在他的《巨人传》中设想的修道院的规则只有一条:“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这个修道院的秩序不是按照钟声,而是按照人们的理性与智慧安排他们的行动,这个修道院来去自由,“只须本人愿意,随时可以出院,不受拘束”,在这种充分自由的环境里,才能培养出在学术理论上和处世为人的道德上修养纯熟、全知全能的人。
⑶﹒反对禁欲主义,要求现世幸福。人文主义者无情揭露了禁欲主义和天主教的教义的虚伪性,认为禁欲主义违反认得本性,追求和享受现世的幸福是合乎人性的自然要求。皮埃特洛•彭波那齐(1462-1525)在《论灵魂不朽》一书中,坚决的批判了作为禁欲主义理论基础的灵魂不朽说,他认为:“如果灵魂是不朽的,那么,就要蔑视世俗的事物,而去追求永恒的幸福,但是,如果灵魂有死的,那么,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去寻求幸福了。”在他看来,灵魂是肉体的机能,离开了肉体,灵魂就不能发生作用,而且根本不能存在。人是有生有死的生物,人的幸福就在今生今世,用不着去追求什么死后的“不朽的幸福”。法国的米歇尔•德•蒙台涅(1523-1592)也反对灵魂不朽说,他认为灵魂是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的,它不能独立存在,完全依赖于肉体,并将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灭,因此,他激烈的攻击中世纪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在伦理学上提出了享乐主义的道德原则。他认为,在人的一切过错中,“最野蛮的是轻蔑自己”。人们应当按照人性的自然要求去生活,去追求正常的享乐。这种享乐是理智和肉体感受性的结合,是身心两方面的正常的充分的满足,这种享乐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作为这种享乐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薄伽丘的《十日谈》和爱拉斯谟的《愚神颂》就是例子。在这类作品中,作者一方面揭露了僧侣们的虚伪和荒淫,另一方面猛烈的抨击禁欲主义,露骨的提倡享乐主义。
⑷﹒反对盲目信仰,推崇人的理性。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教会以神性取代理性,理性服从信仰的说教,坚信认得力量的伟大,坚信人具有感觉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能够认识自然,造福人类,因而反对盲目崇拜,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怀疑和推翻“权威”言论,要求恢复理性的权威。
总之,针对中世纪天主教以神为中心,以天堂和来世为精神寄托,以禁欲主义为道德戒条的观点,把人、人的意志自由,把人的尘世生活要求提到第一位,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移到现实生活和人本身的活动上来,这是人文主义思潮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
二﹒宗教改革运动
如果说,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是一种文化思潮的话,那么,与人文主义思潮大致同时的宗教改革运动则是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它是市民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劳动群众打着宗教旗帜的第一次向罗马教皇开展的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等级制的较大规模的政治斗争。
我们知道,在欧洲的中世纪,天主教会遍布欧洲各国。罗马是天主教会的中心,也是各国反动势力的国际中心,它本身就是一个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即教阶制)建立起来的教会国家。它有自己的领地、自己的绝对、自己的法律、法庭、监狱、行政和财政组织,它向各天主教国家征收贡赋和教徒什一税,并插手各国的政治,要包揽一切。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对各国人民的掠夺和压迫到处引起不满和反抗,在新思潮影响日益增大的条件下,各国都陆续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比较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两次:
1﹒Martin•Luther马丁•路德(1483-1546),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首领。他本人是维登堡大学教授,1517年,他公开发表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认为这是骗取民财的勾当。在路德看来,,任何基督徒只要能真诚忏悔,就可以得到赦免,不需购买赎罪券。每个基督徒只要真心信仰上帝,便可以与上帝直接交往,不必通过教会、教主等之间环节。当然,Luther并不否定基督教的基本教条,只是他认为这些教条不能靠表面的仪式而要靠内心的信仰来灌输给人们,所以马克思说:“Luther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宗教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教会要对他进行制裁,但由于他基础较好,这样就在德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教派—新教(清教)。
2﹒Jean•Calvin让•加尔文(1509-1564)是法国人。早年在巴黎大学学习,研究神学和法学,受到Martin•Luther很大影响。1540年,他为巴黎大学的校长起草了一篇演说稿,被认为异端,被迫逃往瑞士的日内瓦。在日内瓦创立加尔文派新教。他的著作是《基督教原理》,在这部著作中,他表现出一种大胆的批判精神。他认为只有圣经是“上帝的话”,所有的宗教真理都在圣经中,而罗马教会的一套制度是对圣经的歪曲,因而应该打破它。他提出“先定说”,认为上帝早已决定了谁是“选民”并得救,谁是“弃民”并遭永世诅咒,任何基督徒之得到拯救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是看上帝是否早已决定了他是“选民”。加尔文的这种先定说最合资产阶级的胃口,因为既然最后的结局不是人的意志和行为所能决定的,不管你作恶还是行善都不能改变上帝早已决定了的命运,那么,在尘世间为现实的利益而为所欲为又有什么坏处呢?每个人都可以在人世的激烈竞争中打败对手,然而使自己过的更舒服,为夺取更多的财产,满足更大的欲望而加以奔走,这丝毫不影响到人的最后结局。这和罗马教会的意见大相径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
宗教改革在当时反对罗马教皇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不是真正的反对天主教,而且后来的新教也走向了反动,不少新教的领导公开阻止科学研究。
基督教历史及所流行区域表:
路德教
新教(清教)
天主教(罗马) 加尔文教
旧教
犹太教→基督教

斯拉夫民族(东欧)
希腊东正教
希腊(南欧)

第二节 自然哲学中唯物主义
人文主义思潮的开展,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眼界,鼓舞了人们的自信心,研究自然、研究人本身重新又成了最热门的课题,终于在十五世纪下半叶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自然哲学。
十五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不断的扩大着欧洲人的眼界,在气象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都展示了无数前所未闻的新现象。航海事业推动了天文学的研究,而工业的发展使力学、化学、物理学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在对人本身的研究方面,解剖学、生理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为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和唯物论者的代表有以下的几位人物:
1﹒Leonardo•Da•Vinci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
达芬奇是一位奇才,前面我们已把他作为一位画家简略的提到过,虽然他现在的知名可能是因为他的艺术作品,但实际上他在科技史上的地位更是重要,他是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医生、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现和贡献。
他与1452年生于芬奇城的一个公证人家庭,曾在佛罗伦萨学过画,1481年到米兰,从事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主要思想有:
⑴﹒唯物论
达芬奇认为,人们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对自然的研究,做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翻译。他坚信自然是可以认识的,他说,太阳底下无秘密,真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真理只是时间的女儿。
为了要认识自然,人们必须“拜大自然为师”,必须探求自然界本身的因果必然性。他对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毫不怀疑,他说:“在自然界,没有什么结果是没有原因的。”整个自然界都受着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必然性是自然的主题和创作者,是自然的永恒的束缚和规律。”
⑵﹒认识论
从以上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出发,达芬奇肯定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知觉”,因而,凡是不由经验而来,未受经验检验的知识都是错误和无益的。然而,达芬奇并不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他认为,惟有理性能根据多次实验的结果,排除偶然的东西,提出事物的因果必然联系—规律。因此,他把理性与实践比作指挥官与兵士的关系,指挥官无兵不能打仗,兵士无指挥官无法打胜仗。
⑶﹒方法论
达芬奇通过实验对自然事物进行分析,找出构成事物的基本东西或根本起点,从而建立起“精确确定的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的出发点”。这种重视经验、重视分析的做法,表明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已经不满足于古代自然哲学那种笼统的直观,而要求深入到自然界的各个部分,对事物做具体的研究,以探明自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正如他自己所说:“要想确定的认识一个事物,就要对结合起来组成那个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全都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他十分重视数学的作用,他认为:“所谓分析,首先就是从量的方面对自然现象加以精确的规定。”人类的任何探讨,如果不是通过数学的证明进行,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科学。
达芬奇强调对事物作量的分析,直接与“神秘的质”唱反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对近代自然科学影响很大。
2﹒Nicolaus•Copernicus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
他1473年生于波兰的托伦城,曾在克拉科天大学学习艺术和数学,后来又带意大利的几个大学学习天文、医学、法律和神学。1543年临终前他发表了《天体运行》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创始人。
从Aristotle开始,经过托勒密系统化再到哥白尼异议之前,地球中心说一直本奉为不可动摇的绝对真理,而且中世纪教会又利用了这种学说,使之成为教会教义的支柱。然而,哥白尼不为权威所吓倒,也不为表面现象所束缚,通过观察和计算,大胆的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远远超过了它在天文学上的意义,它对战斗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有极大影响,他证明地球不过是环绕太阳转动的一个行星,在宇宙间并无特殊地位,更不能说在这地球生存的人类了,使教会教义陷于破产,他证明了一切天体都按同一力学规律运动,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神学目的论,证明了宇宙的物质统一性。
哥白尼的“日心说”(太阳中心说)的主要内容有:
⑴﹒地球是运动的。哥白尼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大地有限,为球形。地球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它不在宇宙的中心位置上。它仅仅是行星家族中的一员,是颗普通行星。地球一方面绕轴自西向东自转运动,这样才有昼夜的变化;另一方面地球又围绕中心天体太阳公转运动,这样才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⑵﹒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哥白尼认为月亮离地球最近,两者关系最亲,我们不能把月亮和地球分开,地球带着它的“侍从”(卫星)—月亮,沿着一定轨道绕太阳运行。
⑶﹒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是日心说的本质与灵魂。哥白尼认为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太阳是宇宙之灯,宇宙之心,宇宙之主宰,它普照着整个宇宙。太阳的任何视运动都可以由地球运动而得到科学说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
⑷﹒天体的排列和运动是有规律的。哥白尼认为宇宙天体的排列不是杂论无章的,更不是人为的主观设计。哥白尼在长期观测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科学的揭示了天体的排列顺序和它们运动的规律。当时,除地球外,已经发现了五颗行星,按照它们距离太阳远近顺序和运动的规律是这样的:土星离太阳最远,三十年绕太阳转一周;第二个是木星,十二年转一周;第三个是火星,二年转一周;第四个是地球和它的卫星月亮,一年一周;第五个是金星,九个月转一周;第六个是水星,八十天转一周。离太阳最远的是恒星天体,它在所有行星的最外边天层,包罗一切,本身是静止不动的。
中央是太阳,周围是行星,太阳统率着所有行星,从而构成了整个宇宙天体结构体系。
哥白尼学说的哲学意义在于:他强调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大量观察和实验作为理论的基础,同时,他也告诉我们,感性直观不一定符合事物的真相,科学应当把假象和本质区别开来,这就要求利用理性思维。
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哲学思维的发展,这时出现了三位比较著名的自然哲学家:
3﹒Nicolas of Cusa库萨的尼古拉(1401-1464)生于的德国的库萨(现属法国),年轻时曾学习数学、哲学和神学,后来曾任过红衣主教。
⑴﹒泛神论。在哲学上,Nicolas of Cusa赞成新柏拉图主义,并发展了它中间的泛神论思想。在他看来,说上帝创造世界就是说上帝即万物,“它包含万物,万物都在它之中,它展现为万物,它就在万物之中。”但有时他又认为,具有无限性的上帝和有限的万物是有区别的,上帝是某种超出一切有限物的对立和差异的绝对同一,绝对完满不动不变的东西。可见Plato-Pythagoras的影响。
⑵﹒辩证法。在Nicolas of Cusa的哲学思想中,还体现出一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例如,他认为,自然物虽然作为个体有限,然而作为万物总和的自然界或宇宙是无限的,这种无限与上帝的那种超越一切差异和对立的绝对的无限性不同,宇宙的无限性包含着差异和对立的具体的无限性,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运动变化着的无限性,或者可称作是相对的无限性。并且在近代哲学上,他是第一个提出“对立而一致”的人,比如:大与小的独立统一,每一事物,不论所大多小,其外总有更大或更小的事物存在,但整个宇宙既是极大又是极小的。他还举了直线和弧线的例子,无限大的圆的直径和圆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长度最大的直线和曲度最小的弧线是一致的。
⑶﹒在一般与个别的问题上,Nicolas of Cusa持一种唯名论的观点。他说:“在事物之外,一般没有实际的存在,只有个别的东西具有实际的存在”,“感性事物毁灭了,种和属决不能保持存在”,“种和属是知性确立的”。与他对一般和个别问题的看法相联系,他提出了认识的四阶段说:第一,感觉提供混乱的映像;第二,知性经过分析,根据矛盾律把对立物区别开来;第三,理性发现对立面的一致;第四,神秘的直觉使灵魂与上帝联系起来,一切对立物在无限的统一中调解,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也归于消灭。他关于知性与理性区分的观点对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影响很大。
4﹒Bernardino Telesio(倍尔纳狄诺•特莱肖1509-1588) 意大利人,生于那不勒斯附近科森扎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米兰学习,后在那不勒斯任教,在家乡创立科森扎学园,主要著作有《物性论》,此书被教会列为禁书。
⑴﹒自然观
Telesio反对正统经院哲学奉为神明的Aristotle的学说。他反对“形式质料说”,反对把物质看作是一种没有形式的消极的质料。他认为物质是有内在能动性的东西,这种能动性表现在物质所包含的热和冷两种对立力量或者说扩张和收缩两种对立原则的斗争。物质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但是,按热和冷两种对立力量不同程度的结合而产生各种不同形态的物体。天上、地上属于同一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怎么来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Telesio持有一种自然神论的观点,一方面,他承认神的存在,神创造世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神并不直接干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活动。在他看来,神不仅创造了事物,还创造了规律,当万物一经开始,就按规律运动,这时神再也不去干预了。同时,这些按规律运动的事物,其中每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和谐的有机联系中,处于普遍联系中。
⑵﹒“两种灵魂说”
Telesio认为,人有两种灵魂,一种灵魂不仅是人所持有,而且是万物都有。他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如果物质本身中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基础,就很难理解在动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意识特性,而且在有些动物身上这种特性很明显,如动物的记忆、识别能力。在他看来,各种物体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能在不同的联系中作出不同反应,就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特殊的感受能力,都具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他把这种意识也称作灵魂,这种灵魂随着物质的消失而消失,在人身上,随着人的肉体的死亡而死亡。另外,还有一种灵魂是人所特有的,是上帝所赋予的,是非物质的,是高级的、不朽的。
由于他的两种灵魂说,在认识论上,必然得出“两重真理”的结论。从上帝赋予的灵魂那里得来的是关于神的知识,而植物灵魂则接受外界事物对它的作用,获得的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他进一步认为,获得这种知识的途径是经验,强调感觉经验的作用,甚至认为逻辑和数学也不例外,这样他把理性认识最后也归结为感觉,并认为感觉是最可靠的,踏入了感觉主义。
5﹒Giordano Bruno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城,青年是入修道院,钻研过Plato 、Aristotle以及其他古代哲学家的著作,并受到中世纪异端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因而与天主教教会发生冲突,被控为异端而开除教籍。此后,流浪于瑞士、法国、英国、德国等地达15年之久,1592年返回意大利,被宗教裁判所逮捕并判处死刑,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00年2月8日,早红衣主教的宫殿里,宗教裁判官当着天主教会高级主教和贵宾们的面,宣读了对Bruno的判决,主要是“不流血的任意处理”。Bruno衣衫破烂,瘦骨嶙嶙,被强制跪在一小撮趾高气扬的敌人面前;但他目光炯炯,大义凛然,他鼓足全身力气,冲着这群显赫的权贵们厉声叫骂道:“你们宣读判决比我听到判决是更加胆颤心惊!”2月17日凌晨两点,罗马塔楼上的悲壮钟声划破夜空,传进了千家万户,这是施行火刑的信号。通往鲜花广场的街道上站满了悲愤的人群,一束束火把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刽子手把Bruno带上火刑场,上前刮去他的囚衣,把一块沾满硫磺,满是火舌的布片披在他的身上,Bruno高喊:“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刽子手畏惧他的言论,竭力拉出他的舌头,用特殊的木夹夹住,然后用铁链把他捆在火刑柱上,最后还用绳子将他的全身紧缠,火烧绳索,深陷肉中,使死者更加疼痛难熬。
干树枝点燃了,这时一个刻有耶稣受难象的十字架仍了过来,这是对死者例行的最后一次考验,吻它,这就意味着和解,意味着屈膝投降,但是正气浩然、铁骨铮铮的Bruno轻蔑而又愤慨的将脸唰的扭了开去。
火越烧越旺,人们含着泪水,在胸前不停的画着十字。四百多年过去了,敌人的尸骨早已化作一堆粪土,而Bruno的名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Bruno的主要著作有《论原因、本原和统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驱逐趾高气扬的野兽》、《论英雄热情》、《论单子、数和形状》。
(1)﹒太一说
“太一”是Bruno哲学的中心范畴,他是从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中借用过来,给予了自然主义泛神论的解释。
在Bruno看来,这个“太一”是哲学家的崇高认识对象,谁找到了这个太一,谁就找到了真理。他写道:“在此太一之外,一切都是无,那些找到了这个太一的哲学家,便找到了智慧为其挚友。”他批评亚里士多德既没有找到太一,也没有找到存在,也没有找到真理,因为他不明白三者是一回事。
Bruno的太一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之物。他明确指出,太一就是宇宙本身,它既是存在的原因,同时也是万物的存在本身。在太一中万物的本质和存在是同一的。
Bruno给这个太一作了许多规定和描述,如他说太一不是被创造的,因为“这个一是唯一的,常住不变的,它永远常住,这个一是永恒的”。
它不动,因为在它自身之外,没有什么可供它移动的地方,它占有全部空间和全部存在,自身充满了自身,尽管在它自身之中进行着不停顿的运动和变化。
它不生不灭,因为它占有全部存在,它是一任何事物。
它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既不能给它增添什么,也不能从它拿去什么。
它是唯一的实体。宇宙和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就实体说,都是统一的,而无限繁多的特征与性质、形式与状态、颜色与组合都是同一实体的外貌,“是不动的、稳定的、永恒的存在所表现出的一时的、运动着的、变化无常的外观。”
它是最高的存在,就其本身来说,它是一,是不可度量,是无限的,包罗全部存在;就其展开的状态说,它存在于我们周围可感知的事物中,存在于我们觉察到的可以区别的现实和可能性中。
它“不可能具有任何相反的或迥异的东西作为自身变化的原因”,原因就在它本身之内。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Bruno的“太一”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贯穿着坚定的一元论原则,这不仅驳斥了上帝创世说,而且也根本排除了经院哲学的第一推动者。太一就是无限的物质宇宙,运动、变化的源泉是它本身所固有的,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同样无限。这样,在他的宇宙中,基督教的以及其他宗教的上帝,不但无事可做,而且连容身之地也没有了。
(2)﹒单子学说。
Bruno提出单子学说,他认为,单子是无限的宇宙或神的个体化的表现,单子在质上是无限多样的。每个单子都有自己的形式,也就是它的灵魂,因此它具有内在的能动力。Democritus的原子只能作为物理学上的最小单位,哲学上的最小单位应该是单子。单子不可分解,但极为复杂,每个单子就是一个小宇宙,反映着整个宇宙的复杂性,这里反映了普遍联系的思想,这个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Leibnitz的学说。
Bruno对相互转化的思想也作了发挥,某物作为现实存在而言,是一个特定的个别物,但就其可能说,可以变成另外的东西,这种转化说明了对立面的一致性。
(3)﹒宇宙论
Bruno吸取古希腊唯物主义者的思想精华,利用中世纪以来具有自然主义泛神论倾向的思想家的积极成果,依据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哥白尼学说,形成了自己的崭新的宇宙论。
为了充分认识Bruno宇宙论的伟大意义和人了本人的英勇无畏气概,我们将三种宇宙论加以对比说明。
第一,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
宇宙有限,封闭的圆箱,地球中心,静止不动,围绕地球旋转的是七层天域,七层天域上分别镶嵌着日月和五大行星,第八层天域上则是一些不动的恒星,这层天域构成整个宇宙的外壳,每一层天域都有自己的非物质的推动者,在这个世界之外则是一位永恒不动的推动者,是他使整个宇宙在用不停歇的运动中。地界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天界(天穹与众星)则由第五种元素即神圣以太构成,第五种本质永恒不变。
神学家将物质永恒性换成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之后,就大体上全盘接受了这一学说,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各天域的推动者相当于天使。地心说也就等于宗教世界观里的人类中心论。这一学说得到了教会和神学的认可、推崇,于是就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和传统观念。千百年来,不要说出言反对,就是稍加怀疑,都被视为莫大罪过。
第二,哥白尼的日心说
按照哥白尼的学说,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月球轨道和重力的中心;天上的运动现象,实际上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粗看起来哥白尼的宇宙图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宇宙图区别不大,都有一个不动的恒星域作为宇宙的周边,都有一些行星围绕中心旋转。但是对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来说,地球一旦失去其中心地位,什么上帝创造天地,什么人类中心说,什么天堂地狱等神话也就连根动摇了,这不啻于在伸雪的中心城堡上炸开了一个突破口。
哥白尼著作所以能显示出如此巨大的力量,主要应归功于布鲁诺。Bruno不仅热情宣传和捍卫了他的学说,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结论,从哲学上加以阐述和论证,从而使哥白尼学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
第三,布鲁诺的宇宙论
为了宣扬哥白尼的学说,Bruno冒着杀身之危,多次参加或亲自召开了辩论会和演讲会,与神学权威、经院哲学泰斗展开面对面的交锋。他的《灰堆上的华宴》一书,就是一次辩论会的生动记录。
对方的驳难之一点:如果地球是旋转的,空中的云就应向相反的方向运动。Bruno反驳说:“云和有风流动于其中的大气,是地球的一部分,因为地球这个概念,依他看……应理解为由众多部分构成的整个机器、整个机体的全部。”
第二个驳难:如果地球是运动的,抛上去的石头就不会垂直落回原地。Bruno以航海为例,说“谁要是呆在船的桅杆上,不管此船以何等速度前进,他就丝毫不会弄错石头的运动,不论抛上去的石头或其他沉重物体,都不会离开从桅顶……到桅根这条直线。”
Bruno对哥白尼学说赞扬备至,却并没有匍匐拜倒,达到迷信和盲从的地步。对于哥白尼学说中保留的、作为宇宙外壳的那个不动的恒星域,Bruno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写道:“我还寄望于哥白尼的已经不是把他作为数学家,而是把他作为哲学家,是他不要臆想出一个臭名远扬的第八层天来作为距离中心相等的所有恒星的统一驻所。”
布鲁诺与哥白尼的不同之处:
第一,与哥白尼宇宙有限说相反,他提出并论证了宇宙无限和世界众多的思想。这是他宇宙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他说:宇宙是无限的实体,是无限空间中的无限物体,也就是说是空虚的,同时又是被充满了无限性,所以,宇宙是一个,而世界则是无数的,虽说单个的物体具有有限的大小,它们的数目却是无限的,无限宇宙是无限天球形,所以说它像球,是因为从任何一个中心点外,其距离都是无限,因而是相等的。在此天球中,宽和长,左和右,上和下都相同。布鲁诺认为,要是在那个分布着恒星的天壳之外看不到宇宙,那是见树而不见林。
布鲁诺没有恪守哥白尼日心说的局限性方面,指出,宇宙的中心既不能是地球,也不可能是太阳,宇宙的中心无处不在,因为从宇宙任何一点外延二线都是无限,所以任何一点都是宇宙的中心。这样布鲁诺就不仅抛弃了地球中心说,而且也跨过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大大前进了。
第二,布鲁诺还提出天地同质说,从而作出哥白尼学说虽没有谈到,却必然导出的结论:地球之所以能够有自己的、与其他天体相类似的运动,主要是由于整个宇宙具有物理上的同质性。
第三,布鲁诺把对太阳等的新兴科学理解推广于整个宇宙,他说:所以熠熠发光的恒星都是火团或太阳,围绕着它们必然有许许多多恒星在旋转,而且太阳本身也绕轴旋转,相对于其他太阳来说,也在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世界都围绕着另一个世界在运动着。
第四,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普遍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经历着发展、变化和死亡,永恒的只有宇宙本身,组成宇宙的每一个世界,包括我们的地球、太阳和太阳系、以及无数的其他世界,都逃脱不开这条普遍规律。
除上述各点之外,布鲁诺还作了一系列天才猜测,从而丰富和补充哥白尼学说,如他猜测太阳系有当时尚不清楚的行星存在,这一假说后来果然得到证实。
当然,他也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如他认为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相等,月亮上有海,太阳上有生物等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布鲁诺的宇宙论乃是哥白尼学说的进一步论证、丰富和发展。他依据当代科学成就指定的宇宙动态图,不仅构成对封建神学静态世界图的致命威胁,而且为近代自然科学创造了重要前提。
(4)﹒物质与形式
物质(质料)与形式问题,是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基本问题,在布鲁诺毕业进行的哲学论战中占有重要地位。
依亚里士多德看,物质是纯粹的可能性,它不具有任何属性,没有运动源泉和独立存在,只有形式才是唯一积极力量,才赋予物质真实存在。托马斯发展了亚里士多德这一消极方面,指出在有形事物自然界,物质不是由于自身,而是通过形式才参与存在,从而引出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的结论。
布鲁诺很早就反对这个物质定义。他指出:“物质并不是某种等于无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没有现实性、没有力量和完美性的、赤裸裸的纯粹可能性”,“再也想不出比亚里士多德的第一物质更微不足道的东西来了”。它的主要毛病是它的纯逻辑性质,亚里士多德的没有生命、没有色调的物质是一种虚构。
布鲁诺也不满意古代唯物主义者所制定的物质学说。按照这种学说,事物之产生是原子碰撞的结果,而“形式则无非是物质的某种偶然的排列次序”。
依他看,物质是充满内在生命力的、积极的创造性本原。它在自身中包含着所有形式,它是现实的源泉,是“所有自然种属从出的东西”,它“从自己的怀抱中产生形式”,所以,“将自己包含着的蜷缩东西舒展开来的物质,应该叫做神物和最优秀的生产者,应该叫做自然万物和全部实体自然界的生育者和父亲。”他强调“形式处在物质之中,并以物质为自身存在的基础”。物质不仅具有实际存在,它也是自然万物的常住不变的永恒本原;在物质中一切得到解决,当形式或种消亡之后,在按着出现的事物中,以前的形式便什么也不剩了,但物质常住不变。
布鲁诺把物质形成形式的能力叫做世界灵魂,它是世界的普遍形式,是万物的造型本原,它不仅处在物质中,而且操纵着物质。世界灵魂的主要能力是普遍智慧,它也就是普遍的物理的作用因,对于单个事物来说,它是外因,对于物质来说,它是内在的艺术家,以为它从内部编织物质和形式。
布鲁诺在自然运动原因问题上同经院哲学进行斗争中,力求在物质本身中找出一切发展和运动的原因,排除一切外来的、非物质的干预,结果走到了自然普遍有灭的思想。
他认为,宇宙及其任一部分都是有灭的,这并不是说,所有自然物都同样具有意识,他指的只是生命本原。生命和意识的可能性乃是整个物质内部固有的东西,只有一定结构的物质才具有真正定义上的生命。依他看,不仅运动源泉,就是生命或意识的根源都必须到自然内部去寻找。这是布鲁诺物质学说的主要之点和独到之处,这样,上帝对物质世界发展的干预便否定了。
布鲁诺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并未能将“上帝”概念完全弃绝不用。他曾说过,上帝推动一切,它把运动给予一切在运动的东西。还说过:我推想这个宇宙中有一个普遍的神,由于它,一切存在物生活着、发展着并趋向自身的完善化。上帝究竟是指什么?
首先,布鲁诺的上帝不在自然之外,他认为上帝处在无限的以太空间中、大自然的那种创造一切和成为一切的无限能力中、在自然规律中,因此我们应到这些地方去寻找上帝。
第二,宗教中的上帝是按自己的一直办事,布鲁诺的上帝,作为宇宙的能动本原,则是服从于必然规律。
第三,他的上帝不是与自然对立的本原,而是通过事物的作用和能力被发现出来的东西。
可见,自然与上帝在布鲁诺那里是吻合一致的,它们是万物的同一本原。“离开物体而存在的无限之光,纯属子虚。”
自然是“从内部作用于物质的神圣力量和在一切之中有着深刻印迹的永恒秩序”,“自然不是别的,而是体现于万物之中的力量,是万物完成自身行程时所依据的规律”,“自然……之外就是事物中的上帝”。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布鲁诺的上帝就是自然的同义词,自然就是世界内部运动与发展规律的总和。
(5)﹒对立面一致说
库萨的尼古拉是近代第一个提出对立面一致思想的人。Bruno继承了这一学说,并对它作了基本上是本体论的解释。
库萨的尼古拉的哲学虽说有许多泛神论倾向,但上帝在他的体系中依然是自然之外的、超自然的本原。而Bruno则从对立面一致的辩证法中看到理解宇宙统一本原的途径。在他的的统一本原――太一中,“包含着处于统一和一致的全部对立面。”
Bruno认为,世界的不断变易和自然规律的守恒在太一中是一致的。他写道:“时间取去一切并给予一切;一切皆变,无物不死;只有一个东西是永恒的,并且永远处于统一、自我相象、自我等同的状态。”
Bruno是个坚决的一元论者,他在驳斥二元论时指出:两个本原吻合于“上中,一既是深渊与黑暗,同时也是明朗与光明。”他批判了亚里士多德“断言什么对立面实际上不能契合于同一个对象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并引证赫拉克利特的意见驳斥道:“赫拉克利特的意见并无不当,他说万物皆一,由于变易,这个一包罗一切。而且既然一切形式都处于它之中,因此,相互矛盾的判断都是真实的。”
Bruno认为,在太一中物质与形式融合为一,现实与可能性无异。在太一中,一与多吻合了。因为在太一中犹如在统一的实体中,事物的众多性的基础是一致的,种的众多性和多样性归于“同一个根”。
最大和最小也吻合了。因为物质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包含着宇宙的全部属性。
在本原中和最小中,直线和曲线吻合了。因为在最小的弧与最小的弦之间你能找出什么差别呢?同样,无限的直线也就成了无限的圆周。
冷与热吻合了,因为这两个对立面一个是另一个的开端,向着冷的运动开始于最大的热的界限。
万物的生与灭吻合了,因为二者中一方是另一方的开端,一些事物的产生同时也就是另一些事物的消灭。
Bruno指出,就是同一个东西中也确实契合着对立的本原。“在所有事物中都进行着不停息的涨潮与退潮,因此,任何事物都不能两次称为等同于自身的,要想两次用同一个名称表示同一个事物是办不到的。”
Bruno在解释各种对立面的契合于一时指出:“所有的对立面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物质因而都是同类的。”
Bruno把对立面一致的原则看作认识自然、发现真理的诀窍,从而将这一学说提到方法论的高度。他的结论是:“谁要想认识自然的最大秘密,那就请他去研究和观察矛盾和对立面的最大和最小吧。深奥的法术就在于能够找出结合点,再引出对立面。”
Bruno的难能可贵之处,是他把这种辩证法思想推广应用于社会和日常生活。他说:“不可能有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城市、这样的世代。这样的家庭,其成员竟会具有相同的脾胃,而没有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性格。”他指出意大利既是“一切罪恶”的“渊薮”,又是“地球的头脑和右手”,又是一切美德的“教导者、培育者和母亲”。Bruno认为这是真理,也是他的哲学原则。
他断定生活中情形也是如此。医生在最好的情况下总担心有坏的结局;有远见的人居安思危;爱就是恨,恨就是爱;对反面的恨就是对正面爱,反之亦然。
Bruno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辩证法,在库萨的尼古拉的对立面一致思想基础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辩证法家。他提出若干重要辩证原理并作了详细论证,为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观点作出了重要贡献。
(6)认识论
在中世纪,神学家们把怀疑视为一桩最可怕的罪恶。而Bruno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怀疑原则,并把它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他写道:“谁要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得首先怀疑一切。”
他不是提倡空洞的否定可怀疑主义。相反,他激烈反对皮浪主义者,因为“他们怀疑对每个事物作出定义的可能性”,他们认为真理是某种“模糊不清的、不可认识的”东西。
Bruno的怀疑指的是有关世界的判断和这些论断的可靠性。他认为,对那些被长期传统神圣化了的教条和偏见进行怀疑,乃是思想家的首要权利和义务。他主张,哲学家必须抛掉“信仰的习惯,当局和祖先的规章”,以及尽人皆知的符合常识的平庸真理。他说,在科学事业中,“任何一个大师,不管多么出类拔萃,多么名震遐迩,他的威望也不能用作论据了。”
依Bruno看,认识的目的不限于直接观察物理现象。他认为理性的主要任务是透过生生息息不断变易的形式流,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大自然的规律。他写道:“在所有的哲学中,那最好的哲学是:它以最方便、最高尚的方式表现人类理智的完善,并最符合自然的真理,它尽可能地与自然合作,推测……或判明规律。”
根据这一目的,Bruno确定了认识的四个阶段:
第一,感觉(sensus)。(他在一些著作中又把感觉分为简单感觉、想象和记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如果没有外部感官,从感性客体摄取来的某些形式和形象”,认识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并没有把认识局限于感觉领域。他看到:一、感官也可能骗人或发生错误,如,我们的感官觉得地球不动,太阳动,众星离地球好象相等,等等。二、感性认识所以不够,还由于:不对感觉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人类理性就不能认识现象的本质,就不能上升到及其规律。他写道:“断言我们感官停止作用的地方便是宇宙的尽头,这与任何理性都是矛盾的,因为感性知觉只是我们断定有物体在的原因;但是物体没显出其存在――这可能是我们感官软弱无力的结果,而不是客体不存在的结果――并不足以使人有理由怀疑(哪怕是些微怀疑)它不存在。”
第二,理性(ratio)。感觉阶段之后是理性阶段。它的任务是理解感觉所感知、所保留下来的东西,并“借助于推论从局部中”引出“一般”。
第三,理智(intellectus)。从理性阶段上升,便到了理智阶段。它所认识的已经不是感觉材料,而是逻辑推论的结果了,并且是用某种内在的直观来考察这些结果的。理智活动象是“内在的阅读”;Bruno将它比做一面“观照的镜子”,它既能反映、又能积极理解外部世界。“当理智想理解某物的本质时,它便使用简化的办法……离开复杂性和繁多性,把暂时的偶性、大小、标志和形态简化为构成这些事物的基础的东西……理智以此表明:事物的实体在于统一,理智是到真理中和类似中去寻找这种统一的。”
第四,智慧(mens,按:此字也可译为心灵、心智)。人类理性的最高能力是智慧。由于这种能力,人的理性能上升到直观普遍的实体。智慧高于理性和任何认识。它可以比做“一面活的被充满了的镜子,在它之中镜子、光和所有形象都等同了。”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直观上帝。这里的上帝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而是Bruno所理解的上帝,即自然;而自然也就是物质及其内在力量的统一体。在《论英雄热情》中,自然化身为女神迪安纳的形象,她体现着“世界、宇宙、事物中所有的自然”。
达到了这一最高认识的思想家“视一切如同太一,并且不再借助于差别和数看事物……一切数、一切种、一切推论的根源,……是单子、一切存在的真正本质。”
“在同一个阶梯上,自然下降而生育万物,理智上升而认识万物,而且二者都是通过繁多的中介从单一走向单一的。”“下降是从统一的存在者到无限多的个体,上升则是从后者到前者。”
Bruno把认识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统一过程。感觉上升到想象,想象上升到理性,理性上升到理智,理智上升到智慧,形成一个向着最高直观不断上升的过程。感性认识和逻辑认识是直觉的先决条件,它们导致直觉,而直觉则是它们的最后完成。他没有把逻辑认识与直觉知识神秘地对立起来。
Bruno认为认识过程是无限的。人的智慧虽说在自身中是有限的,在客体中却是无限的。因为,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宇宙。人类永远不能取得绝对的知识。“知识永远不会完备到那样的程度,以至连最高客体都被认识了;它只能完备到我们的理智所能认识的程度:对于这一点说,只要神明之美能够以这种那种状态,按照理智视野扩展的程度,出现在理智面前,也就够了。”
Bruno既把对自然的认识看作一个过程,从而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的历史主义思想;他从古代诗人那里欣然接受了“真理是时代的女儿”这一箴言。这意味着,每一代人在利用祖先积累的知识宝库时,都比前辈看得远、见得多;新一代人既比前代人年轻,又比他们高出一筹。所以,思想家不应该崇拜古代权威,而应该走得更远,不断扩大科学领域。对人类理性深信不疑的Bruno,预言式地写道:“智慧的力量永远不会感到满足,永远不会停留于已被认识的真理,而总是向着未被认识的真理前进再前进。”
在伦理学上,他提出一种“英雄热情”,就是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这个思想不仅是他的主张,而且是他生活的准则,他的一生正是这种“英雄热情”的实践。









第四章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一节 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首创者—培根
一﹒近代西方哲学的产生
近代西方哲学主要是指十六—十八世纪西欧流行的哲学思想,开始于十六—十七世纪。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称为经验论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另一派是指流行于西欧大陆的哲学,称为大陆唯理论哲学,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和的德国的莱布尼茨。
近代西方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作为相同之处,它与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一样,继续讨论“世界是什么”(即本体论问题)和“人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伦理学问题,即“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问题。作为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⑴﹒哲学已经不是一切科学的综合,各种具体科学,首先是天文学和力学,接着是数学和物理学、化学等相继脱离哲学而独立。
⑵﹒就哲学本身讨论的问题来看,大部分哲学家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认识论问题上。在认识的方法上,已经不是先假定某物为世界本原,然后讨论如何去认识,而是首先从人的认识能力着手,讨论这样的问题,即“通过人的认识活动,人是否可以认识周围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什么?”也就是多,认识论问题已成为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
作为与以往哲学有很大不同的近代哲学,其产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1﹒社会历史原因。文艺复兴后,资产阶级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为了要征服自然,就要建立有助于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新哲学,就要达到经院哲学,这是近代哲学产生的间接原因。
2﹒自然科学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哥白尼,他的《天体运行》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整个人类中掀起了科学的浪潮,迫使神学推出舞台。科学的发展,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看到了除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外,还有更有用的科学。科学的发展,对近代哲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另一方面,又使得自然科学脱离哲学而独立。
3﹒思想史自身的发展。这是近代哲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思想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是单用外在因素就能说服它的发展过程的。外在因素只能是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却是内在规律。因此,近代哲学一方面是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争论的结果,另一方面,曾经有着光辉灿烂内容发古代文化包括哲学,虽然在中世纪已经被湮灭了几百年,但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这些宝贵的思想材料又重新为人们所重视,并结合新情况重新加以探究。这种对古代文化的再认识,也就使得哲学研究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而强调认识论是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认识论问题,集中的说,无非是以下三个问题:
⑴﹒人能否认识世界(即人的认识能力问题)
⑵﹒人通过何种方法去认识世界(即认识手段和方式的问题)
⑶﹒人如何确定自己认识的真实性(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二﹒培根的生平与著作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其父在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任过掌玺大臣。他本人于1573年(12岁)时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在读书期间,就对中世纪经院哲学表示厌恶,1576(15岁)随英国驻法国大使到法国。1579(18岁),其父突然死去,他写信给他教父,说要找一个职位,不是为了掌权,而是为了有充裕的时间来从事科学研究。他接着写道:我的功名心在于使科学家摆脱毫无内容的争论,摆脱毫无意义的结论、谬误的观察和消除在人民中流传的毫无根据的见解;我想用正确的观察,有论据的真理和卓有成就的发现来取代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培根全集》第一卷第九页)培根回国,1582年经考试被准为律师,1584年(23岁)被选为国会议员。在此君的几届国会选举中,Bacon一直连任。Bacon在国会和法庭上的辩才是非常著名的,他的同时代人,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本•琼生(Ben Jonson 1573-1637)对Bacon的辩才曾有过很生动的描述:“没有第二个人比他说的更清楚、持重而有感动力了。他的材料比什么人都平庸,他的内容比什么人都充实,他的演说词的每一部分紧相贯彻,无懈可击,所以听他演说的人,不能偶然之间头向外看,否则就要遗漏相当部分的意思了。凡他演说的地方都用演讲词控制了听众,此时没他种势力可以吸引听众了,听他讲演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恐怕他的演说即要宣告结束。”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他的侄子苏格兰王继位称詹姆士一世,Bacon因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大受詹姆士的赞赏,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任副检察长,1613年任检察长,1617年任掌玺大臣,1618年任英格兰的大法官,同时被授封为维鲁兰男爵(Baron Verulam),1620年又授封为圣阿尔班子爵(Viscount St.Alban)。正在他红极一时,官运亨通的时候,1621年被指控贪污受贿,最后被高级法庭判决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期限由国王旨意决定,终身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任何官职。后来,由于受到詹姆士的欣赏,只关了四天,罚金也分文未交,但只是再也做不得官了。1626年三月底,Bacon坐车经过伦敦北郊时,他突然想到应做一项实验,于是他买了鸡,把鸡宰了,把雪填到鸡肚里,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因身体暴露在风雪中时间过久,得了风寒病,由于年老体衰竟一病不起,于四月九日去世,终年65岁。
Bacon遗体葬于圣阿尔班的圣迈凯尔教堂他母亲的墓旁。现在教堂中的弗兰西斯•培根纪念碑是他的一个秘书托马斯•米奥苇斯(Sir Thomas Meautys)建立的,碑上是培根坐着的雕像。罗莱称赞这雕像表现了Bacon凝神沉思时的逼真样子。碑文是亨利•沃登爵士(Sir Henry Wotton)用拉丁问撰写的,碑文写道:
弗兰西斯•培根,维鲁兰男爵,
圣阿尔班子爵,
如用更显赫的头衔,
应称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常常这样坐着。
他,当他谙熟了自然哲学
和人类历史的一切神秘之后,
他本人已完成了大自然的旨意,
让化合物都溶解。
时在我主1626年,
享年66岁。
托马斯•米奥苇斯
是他生前爱他
死后敬他的人,
特立此纪念碑,
以纪念这位伟人。
Bacon的著作集有十五卷,主要有:《思想和展望》、《论古人的智慧》、《学术的进步》、《新工具》等。
三﹒批判经院哲学,提倡科学知识
Bacon处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即将确立之际,所以,他首先极力提倡改革,提倡科学知识,而经院哲学正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障碍。因此,Bacon首先举起了批判经院哲学的大旗,扫除阻碍科学发展的阴霾。培根对经院哲学的批判集中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Bacon揭露了经院哲学脱离实际,脱离自然,根本隔绝人和自然的关系。
Bacon认为,经院哲学“力图从哲学家的原理中把基督教的真理推演出来”。指出经院哲学既然以维护神学为职司,当然就把研究自然看作是亵渎神明,它“深怕在对于自然的研究中会找到某种东西来推翻或者至少动摇宗教的权威”;这样,经院哲学不仅使人远离自然,而且完全堵死了认识自然的道路。他把经院哲学比作希腊神话中的女神斯居拉,指出,虽然“斯居拉具有一个处女的头脸,但是她的子宫却四面挂着她不能摆脱的狂吠的妖怪”,就是说,在Bacon看来,经院哲学虚有其表,除引起喧嚣不休的怪诞的争论外,对人生毫无效益。
其次,Bacon揭露了经院哲学方法的烦琐主义、形式主义。
Bacon认为,经院哲学在探究任何一种事理时,总是先要虚拟一些反对的理由,然后又来解答这个反对的理由,但在解答时,多半又不着重论证的真凭实据的反驳,而“只是把许多差异之处指出来”,“只是零零碎碎的把微细的疑点诡辩的反证驳斥了,解决了就算了事”,而这些实际上所涉及的都只是一些“微情末节”,无关大体,根本问题一个都解决不了。
再次,Bacon揭露了经院哲学的权威主义、教条主义。
Bacon认为,经院哲学家把自己身体关闭在寺院中,而且把自己的智慧也完全锁闭在几个作家的洞*,而以Aristotle为他们的太上执政。他不无讽刺的说:“他们只是一些伟大葬仪的经纪人,固守早几个作家的阴洞中,令人望而生畏。” Bacon认为,实际上他们崇拜的只是一些虚伪残缺的影像,结果却是以一人的才智把许多人的才智给毁灭了。
Bacon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的,真正抓住了经院哲学的脱离实际、空谈玄理、死啃教条、烦琐思辨的根本问题。因此,他的批判是富有成效的。
作为对旧的地基的清扫,Bacon认为不能止于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还必须进一步指出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为此,他提出了“四假相说”。
第一种:“种族假相”。Bacon认为这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天性中,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因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他说:“人的理智就好像一面不平的镜子,由于不规则的接受光线,因而把事物性质和自己的性质搅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质受到了歪曲,改变了颜色。”例如,由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便以为世界万物也是有目的安排的,于是便产生了拟人观、目的论等错误。这主要揭露了人类认识中主观性。
第二种:“洞穴假相”。这是指个人所特有而非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偏见。这也是来自理智的本性。由于个人在环境、教育、性格、爱好方面不同,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把自己的个性、偏好渗入到事物中而歪曲事物的真相。这类假相如同每个人困于自己的洞穴,坐井观天,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一样,所以称为“洞穴假相”,这主要揭示了人的认识中的片面性。
第三种:“市场假相”。指的是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混乱和偏见。这种偏见使人陷入无休止的、空洞的文字争论中。经院学者玩弄名词概念,进行无聊的争论就属于此类。这类假相,由于是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就像市场上劣货的叫卖者一样,以假冒真,所以称作“市场假相”。这主要揭示了人的认识中的表面性。
第四种:“剧场假相”。这是指未经批判就盲目顺从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各种科学和哲学的原理、体系和权威而形成的错误。在他看来,流行的哲学体系都不过是舞台的戏剧,以一种不真实的幻景来表现哲学家自己创造的世界,这无疑比真实世界更精致更令人满足,然而却远离客观真理。这主要揭示了认识中的盲目性。
Bacon对“四种假相”的批判,在当时经院哲学禁锢人们头脑的条件下,起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人犯错误根源进行探索的一种尝试。
在批判的基础上,Bacon极力提倡科学知识,要建立更为科学的新哲学。他说:“我不是一个真正的战士,而是一个我们时代哲学的参与者,一个号手,我号召人们行动,用联合的力量,改造自然,进攻并占领别的城堡和要塞,在万能的上帝所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扩大人类王国的地盘。”
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Bacon首先把神学与科学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有两重真理,继承了Telesio的两重真理说:一是神学真理,是信仰的对象,还有一种是科学的真理,它是理性的对象,这是人类知识可以达到的。为此,Bacon热情讴歌自然科学的成就,他指出,科学技术的一切发明是任何政权、任何教派、任何杰出人物对人类事业的影响都不能比拟的,因为“发明的利益可以扩及于全人类,而政治的利益只限于特殊的地域,后者经不了几代,前者则永垂无穷。”他强调这是的价值和功用,其核心就是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他认为知识是掌握自然奥秘的巨大手段,是通过认识自然而驾驭自然的巨大力量。他说:“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联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因此,他响亮的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建立人对万物统治的帝国”的口号,要去驾驭自然,就得服从自然,首先就得认识自然。
四﹒Bacon的经验主义认识论
1﹒经验的认识原则
Bacon认为,改革哲学的对象和内容,哲学的对象是自然,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哲学的目的是认识自然进而控制自然。那么,人们如何才能认识自然,服从自然,进而驾驭自然呢?Bacon认为,“这只能在事物本身中来研究事物。”强调人类要在公共的大宇宙中,而不是在个人的小宇宙中把握世界,强调要按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自然。
Bacon首先确认我们认识的客体就是感性的自然。Bacon认为自然的发展进程就是人们的认识对象,一切自然的现象都是人们直接认识的对象,一切自然的现象都是人们直接观察、直接研究的对象。最低下最卑贱的事物与最庄严最华贵的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权利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人决不会因为认识和研究自然的一切现象而玷污自己。“正像太阳照耀着宫,也同样照耀着阴沟,而并不损其灿烂的光辉”,“凡值得存在的,就值得知道”,这是Bacon的信条。Bacon对自然的这种强烈追求,坚定的以自然为人们的认识对象、自己哲学的对象,这既是反映、代表了近代科学精神的开端,同时在理论上更是Bacon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在确认感性自然为人们认识的客体以后,Bacon又在近代头一个最明确的提出了自然的本原性只能通过自然界自身才能解释和说明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接受自然界的影像,依据自然界自身对它作出积极的规定,而不要以想象的幻梦当作时间的模型。在Bacon看来,认识的本质就是对客观实在、感性自然的描摹,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一种反映活动,“知识就是存在的映像”,反映主体与被反映客体是一致的,Bacon明确指出:“存在的真实同知识的真实是一致的,两者的差异亦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同反射的光线的差异罢了。”当然,Bacon是把感性的自然、客观的物质存在,作为认识的客观源泉,作为经验的源泉。
既然要以自然为对象,那么,就必须尊重感性现象,承认感性事实,睁开眼睛观看存在的东西,而这正是Bacon认识论的立足点,这个思想贯穿于Bacon整个认识过程与教条的始终,感性经验既是认识的起源、认识的依据、又是认识整个阶梯一刻不可须臾路开的东西,最后还是认识真理性的准绳。
Bacon认为,一切知识都开始于感官知觉,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他不止一次强调,“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知于感官”,知识的全部路程应当从感官原始知觉开始,在《新工具》中他明确写道;“全部对自然的解释,由感官开始,由感官的知觉沿着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谨慎的道路达到理智的知觉,即达到真正的概念和公理。”也就是说,概念和公理的认识来自感觉经验,他反对人们认为概念和公理的认识是“人类头脑的土著”,是生而有之的,认为认识依靠感觉表象,感觉表象愈丰富、愈精确,人们的认识就愈容易愈顺利。马克思对此评价说:“按照他的学说,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
在以感官知觉开始后的认识过程中,即在寻求公理性的认识过程中,Bacon强调要对经验事实的尊重,一刻也不离开事实。“从感官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上升,最后才能达到最普遍的真理。”他反复强调要循序渐进,要经过一切中间步骤,不越等级,由最低的公理进到中间公理,再从中间公理进到最高的公理。
最后,作为认识的终结,检验认识成果的真伪时,Bacon仍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他赞同古人提出的,事理之能否知道,这不是争辩所可解决的问题,而是“只有诉之于经验才能有理”,即他认为:一个观念,一个思想是不是真理,不在于空谈和巧辩,而在于它的效果和实践。他说:“一切标记中,最确定的最高贵的是由事实得来的,因为事实和工作正好像是哲学真理的保证”,“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Bacon关于果实和实践是真理的保证这一思想主要讲的是真理的价值标准问题,即一切真理都必须能够产生实际的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在此基础上,Bacon认为对科学“最好的论证就是经验”。他认为,当科学以经验为依据时,科学则繁荣增长,充满生命的气息,当科学脱离经验时,则衰落干枯。他认为长久以来对经验的排斥与蔑视,正是两千年来科学所以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Bacon看来,感觉经验正是主体与客体联系的桥梁,抛弃了经验,正是把自身封闭住、堵塞住了。
概括起来说,要认识事物,必须与事物密切接触,要通过经验,依据经验,以经验为准绳,从经验中寻求普遍必然的规律知识,这就是Bacon在近代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
2﹒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Bacon倡导经验,可是并不止于经验。Bacon从来就不是一个唯感觉论者,他对感觉的局限性具有明确的意识,他曾指出:“感觉的失败有两条途径,有时它完全不能给人以报告,有时它只能给人以虚妄的报告。”关于前者,他指出,过于庞大或过于纤小,或距离太远,或运动过速过缓的物体,感觉都不能作出反映;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因为感官的报告往往参照于人而不是参照于宇宙之故。显然,Bacon对感觉的主观性、相对性是有一定的认识,为此,Bacon说过这样的话:“人类理解力的最大障碍和差错还是起源于感官的迟钝、无力和欺骗。”但是,Bacon与贬低理性经验的理性派不同,他并不因为感官的局限性而怀疑感官的作用,否定感觉的权威。在他看来,感官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感觉的欺骗也是可以改正的。而补救感官缺陷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依靠科学实验,可见,把科学实验纳入认识论是Bacon认识论的一个特点,因为实验可以使观察对象在技术的干扰下,从复杂的联系中抽取出来,去掉不相干的因素,使事物的性质更加显露、更为清楚,还会使感官捕捉不到的物象通过实验器械进入人的眼界。因此,Bacon十分重视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说:“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发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只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Bacon认为,认识从感性出发,并不只靠感官的直接观察得来,也是靠实验这个“中心”得来的。以上说明,Bacon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这不能不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二是把感觉经验和理性能力相结合。他说,只有把两者结成“合法的婚姻”,才能获得科学知识,因此,他既反对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主义,也反对轻视经验的理性主义。他曾做作过一个有名的比喻:狭隘的经验主义者好比蚂蚁,只回收集材料,不会加工消化;而理性主义者则好比蜘蛛,只回吐丝织网,编造人为的体系。这两者都不正确,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那样,既采集而又加工制造。在Bacon看来,科学认识不仅要以感觉经验为依据,还要把内在经验得来的材料用合理的方法加以整理、分析,上升到普遍原理,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合理的方法,就是Bacon所倡导的归纳法。
3﹒科学归纳法
Bacon的归纳法是同经院哲学的方法相对立而提出的,它的目的正如Bacon所说,不在于“在争辩中来克服对敌,而在于在引动中来支配自然”。他的归纳法大致分如下三步:
第一步:广泛收集事实,作为归纳的基础。Bacon把这步看作归纳工作开始的先决条件。收集事实凭借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归于观察,Bacon反对粗疏、不规则、听凭于机会,这是科学观察与一般观察的不同之处。与观察相比,Bacon强调实验方法,通过人工控制自然现象,把不易出现的现象再现出来,或者把复杂的自然现象加以分析分解,这的确远较单纯观察方法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充实的认识材料,应该说,是Bacon首先把归纳法建立在实验方法之上。
第二步:三表法—通过例证列表,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
Bacon认为,经验事实是数目众多而又分散错杂的,必须把它们归类在适当秩序之内,这样理智才易于处理和使用它们。为此,Bacon提出著名的“三表法”。所谓“三表”,就是存在表、差异表和程度表。存在表就是把那些质料虽极差异,但却具有某一种同一性质的例证列入表中;其次,把不具有该性质而又与上表中列举的例证相类似的那些例证,放在“差异表中;最后,把同一性质在不同事物中存在程度不同的例证,放在程度表中。这三表所列举的不同事例,是给归纳提供准备,借助这些例证可以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
第三步,就是归纳。归纳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运用“排斥法”和“否定法”,把一切否定的、非本质的东西剔除,留下肯定的、本质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发现“形式”(即事物的本质)。Bacon说,在拒绝和排斥的工作适当完成之后,一切轻浮的意见便烟消云散,而最后余留下来的便是一个肯定的、坚固的、真实的和定义明确的形式。例如,经过对一系列事例分析、比较、排斥之后,Bacon对热的形式便作出肯定的结论:热是一种膨胀的、被约束的而在其斗争中作用于物体的较之分子之上的运动。”至此,归纳法的整个程序就大体上完成了,但是,Bacon认为经过归纳所确定的一般原理,还不是完美无缺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和实验,故他称之为“第一项收获”。
Bacon的归纳法是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广泛应用的实验分析法的哲学总结。它在反对经院哲学的烦琐推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起了积极作用,并为穆勒“归纳五法”(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剩余法和共变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反对经院哲学时却没有分清演绎法的滥用和科学演绎法之间的界限,因过于厌恶烦琐推理而忽视了演绎法的认识功能,因此在总体上说,Bacon是重视归纳,轻视演绎。虽然如此,Bacon的历史地位是值得肯定的,马克思对Bacon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五﹒Bacon的自然观
通过对认识论的阐述,可以肯定,人是可以认识自然的,那么,我们所认识的自然究竟是什么呢?Bacon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物质。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的本原的思想。他认为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所构成,他也要寻找这种物质的最小单位,在他看来,这种最小单位就是简单性质(Primary element分子)。真正的分子是指光、重、热、冷、色、密度、体积等这些简单性质。他认为,这些简单性质是客观存在的、不变的,某种类是有限的真正的分子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它们是构成千差万别事物的基本元素,他把这些简单性质比作构成文字的字义,字义的数目虽然有限,但可以排列组合成无限多的文字。这些“简单物质”具有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各种性质,如密度、温度、重量、体积、运动等等。在这其中,运动这一性质是最先的和最重要的,而且在他看来,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他明白的写道:“物质没有静止,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这是确实的。”值得注意的是,Bacon这里的“运动”,不光是指机械运动,而是指“趋向、生命力、紧张”等等。他列举了十几种运动形式,如激情、欲望、摇摆等等。虽然划分不甚科学,但却“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马克思)
Bacon认为,寻求物质的基本分子,仅是认识自然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以及“简单的作用或运动的规律”。在他看来,宇宙的千差万别,正是由于各种事物的内在结构不同而造成的,这种结构,Bacon借用前人(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哲学)的术话,称为“形式”。他说,有了一定的形式、一定的性质,就必然会出现“形式”,正是支配和构成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规定性。
Bacon不仅认为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而且强调指出物质运动的自因性质。在《原则与起源》一书中,Bacon指出:物质是自因的,物质包含原因的动因,但却不能在哲学上看作有任何自身之外的原因,这正如上帝是原因的原因,惟独它自己是没有原因的一样。
总之,Bacon关于物质是实在的、运动的、自因的思想,无疑是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辉的,并且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但关于运动的划分是不科学的,而且他把当时的自然科学中静止的、孤立的分析方法引进哲学领域,变成了世界观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方法论。他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事物,便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简单的分子,归结为分子的不同结合。还应看到,Bacon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公开承认上帝存在,认为上帝是宇宙的最后原因,是事物“形式”的给予者和创造者。
第二节 机械唯物主义者—霍布斯
一﹒生平与著作
Thomas Hobbes(1588-1679)是英国十七实际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论、无神论和社会政治学说,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新社会思潮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封建的进步要求,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对后来英国和西方的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Hobbes于1588年4月5日生于英国南部威尔特的维斯堡镇,他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家庭的女儿,父亲是当地的乡村教师,生活放荡,性格暴躁而又愚蠢无知。Hobbes出生不久,他的父亲便在一次和同事的争斗后弃家出走了,Hobbes早年的抚养和教育都是他的教父(手套商)资助的。4岁时被送到当地的教会学校读书,1603年15岁时,Hobbes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牛津大学麦克多伦学院学文科。当时的学校给学生灌输的是经院哲学,学生们只能死记硬背三段论公式。Hobbes对学校讲授的课程不感兴趣,经常跑到附近书店去浏览地图和游记,他对于经院哲学和Aristotle哲学十分厌恶,他断言,他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东西。尽管如此,他还是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这些课程,并取得了文学士学位。
1608年,Hobbes大学毕业后,留校讲授了一年逻辑学,随后,他受聘为德芬郡伯爵威廉•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的家庭教师。此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侧身于这个贵族家庭。此外,据说Hobbes还当过Bacon的秘书,他们两人经常在花园里一同散步,Hobbes总是拿着纸和笔,随时记下Bacon不时迸发出来的新的思想火花,Bacon常说,他特别喜欢Hobbes记录他的思想,因为比起其他人来说,Hobbes更善于领会他的思想,他也更能明白Hobbes所记录的东西。Hobbes还将Bacon的某些论文译成Latin,通过亲密的交往,Hobbes受到了Bacon思想的熏陶。
1610年,Hobbes奉命陪同他的学生游历欧洲大陆,先后访问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次旅游,使Hobbes的眼界大为开阔,他第一次知道,在大陆上还存在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门科学和他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毫无共同之处。一年前,刻卜勒发表的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学说,打破了自从Pythagoras以来一直支配着天文学的审美偏见,证明了行星运行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Hobbes还得知伽利略刚刚通过望远镜观察了月亮的面貌,发现了木星的卫星。Hobbes惊异的注意到,由于刻卜勒和伽利略的最新发现,Aristotle哲学在大陆上已经是声明扫地了。这次旅游,大陆文化使他深受激励。
1629年,在德芬郡伯爵死后,Hobbes暂时离开卡文迪什家庭,受聘于克林顿(Clinton)家庭当家庭教师。同年陪同他的新学生前往欧洲大陆访问,他们遍游了法国,还到过威尼斯,第二次大陆之行成了Hobbes走向哲学家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把自己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科学和哲学。
这个转变的发生很有传奇色彩。据说有一次他到一位法国绅士家作客,他在浏览主人书房时,欧几里德《几何学原理》,书页翻到第一卷,命题47,在此之前,Hobbes从未注意过几何学,好奇心使他读了书中对该命题的全部论证,结果使他不得不为几何学逻辑证明的严密和精确性大加赞叹,此后,Hobbes开始钻研几何学,热中于几何学方法。
几何学的发现,使Hobbes大为振奋,这时他的头脑中已经在构造哲学方法论的设想了。他设想,要是把自己关于人的本质性的见解当作几何学上的公理那样作为推论的出发点,那么,关于国家状态以及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原理就都可以按照几何学的方法准确无误的令人信服的推演出来。
1631年,Hobbes又回到了卡文迪什家庭。大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哲学觉醒很有影响的事情,从而决定了他的整个哲学思路。有一次,Hobbes和一些学者聚会,当有人提出“究竟什么是感觉”这个问题时,Hobbes惊奇的发现,在座的学者们没有一个知道该如何回答,此后Hobbes的头脑中萦绕着这一问题,感觉的原因和性质到底是什么?他坚信,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使他找到打开哲学大门的钥匙。此时的Hobbes已经年过四十了,却开始对哲学发生强烈的兴趣,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假如物体总是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的话,任何事物也不会有差别了,我们对任何物体也就不会产生任何感觉。因此,感觉的原因和本质必定是由于物体的运动所决定的。
1634-1637年年,Hobbes又陪同他的学生周游了欧洲大陆,这第三次的大陆访问给了他刚刚开始的哲学生涯以深刻影响。他结识了伽利略、笛卡尔、伽桑狄等科学家和哲学家,进一步了解了大陆科学和哲学的最新发展。Hobbes很推崇伽利略,1636年专程前往了意大利拜访了伽利略,两人讨论了有关运动的各种问题,Hobbes认为伽利略打开了“宇宙哲学的大门”。
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给Hobbes以方法,伽利略的机械运动原理又给他以知道思想,Hobbes踌躇满志,构造一座未来哲学宏伟大厦的蓝图在他的心中逐渐形成。这座大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论物体,概括机械运动法则解释各种自然物体和现象;二是论人,从自然物体的运动原则出发,推演出对人的精神现象的解释以及人性的基本原则;三是论国家,从前两部分得出的结论出发,进一步推演出人们的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则。
1637年底,Hobbes怀着构筑体系的雄心返回英国,然而,英国国内动乱的政治形式,使得他不得把注意力放在社会政治问题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了反对国王的联盟,而国王却下令解散了短期国会,使国内形式达到了白热化,王党派和国会派之间的内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正在这个时期,Hobbes写了一本表明他的政治理论概略的小册子《法律要旨》,这本书写成后,并没有出版,但却以手抄本的形式广为流传。Hobbes写的这本书却两面不讨好,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革命,捍卫现政权,因此激怒了国会派,但他的论据是社会契约论,因此激怒了王党派中君权神授论的信徒,故他的学说遭到了当时两个敌对派别的反对。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由于Hobbes的《法律要旨》,他恐怕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于是在内战爆发前夕,Hobbes随卡文迪什家族逃到法国避难。1646年,Hobbes受到推荐,为流亡在巴黎的查里二世王子当数学教师。在克伦威尔执政时期,又回到英国,受政府保护。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又遭到封建贵族迫害,主要是攻击他的无神论思想和君权人授的观点,虽有国王查里二世的保护,但也不能幸免。Hobbes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但政治生涯一直坎坷不平,在实际行动时他十分谨慎,但在思想领域中他却勇敢异常。他宣称他几乎没读过什么书,并自我吹嘘说,他如果和其他人读一样多的书,那么他懂的事就会和别人一样少。他一生没有结婚,据说有一个私生女。他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而且是一个古典文献学家和语言学家,他84岁时,用拉丁文写成一部自传,笔调活泼幽默,87岁时,将《荷马史诗》译成英文。由于他说明了悖论的来源而赢得了“近代逻辑分析的先驱”这一桂冠,他又是近代功利主义的先驱。
Hobbes晚年的威望主要早国外,凡是访问英国的外国杰出学者总要去拜访这位老人,对他表示敬意。在当时还没有哪一个英国人能享有Hobbes这样高的国际威望。1679年12月4日,Hobbes离开了人世,死后葬在附近教堂的简朴的墓地。
Hobbes一生著作很多,主要哲学著作有:《略论第一原理》、《论公民》、《论物体》、《论人》、《利维坦;或物质形式、国家的权利、教会和公民》(利维坦源自《圣经》里提到的一种威力巨大的海兽,类似于鲸鱼,Hobbes以此象征国家)。在这些著作中,《利维坦》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二﹒唯物论的经验论
Hobbes是Bacon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直接继承者,他“消灭了Bacon唯物主义中的有神论的偏见”,“把Bacon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的论证Bacon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
Hobbes首先对哲学的对象和内容加以规定。他认为,哲学是关于结果或现象的认识,我们获得这种知识,是根据我们首先具有的对于结果或现象的原因或产生的知识加以真实的推理。还有哲学也是关于可能有的原因或产生的知识,这是由首先认识到它们的结果而得到的,“哲学的任务乃是从物体的产生求知物体的特性,或从物体的特性求知物体的产生,所以只要没有产生或特性,就没有哲学”,因此,“哲学排除神学”,“哲学排除天使以及一切被认为既非物体,又非物体的特性的东西的学说。”“哲学也排除历史(不管是政治的还是自然的历史),因为这只是经验或权威,而不是推理。”哲学排除一切凭神的灵感或启示得来的知识,排除一切并非由理性引导给我们的,而是在一刹那间凭神的恩惠也可以说凭某种超自然的感觉获得的知识。哲学不只排除一切错误的学说,并且排除无确实根据的学说(如占星术),哲学还排除敬神的学说,因为这是信仰的对象而不是知识的对象。
哲学分为公民哲学和自然哲学。公民哲学研究社会、国家,而社会国家是由人建立起来的,所以首先要研究人,而人又是自然物体,为研究人,首先要研究自然哲学,为了研究自然哲学,首先要依靠感觉的认识。
Hobbes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感觉是物体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产物,所以,凡是在理智中东西,无一不在感觉中。
Hobbes在肯定了感觉的客观对象以后,进一步论述了感觉与感觉对象的关系,也就是通过对感觉影像的产生的描述而揭示了这种关系。外界物体(感觉对象)与我们感官之间的关系犹如机械运动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外界物体由于自身的运动施压力我们感官,引起感官内部的运动,之后神经或薄膜将这一运动传至大脑和心脏,在那里引起一种抵抗或反压,由于反压本来是为解除外来的压力,其作用是向外的,于是就仿佛外物的影像显现出来,这种显现出来的影像就是感觉。他认为,同一的压力由于作用于不同的感官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它在眼中显现为光和颜色,在耳中显现为声音,在鼻中显现为气味,在舌中显现为滋味,在身体的其他各部分则显现为冷热硬软和其他的可感性质等等。从上可见,在Hobbes看来,感觉乃是物体的一连串机械运动所引起的结果。另一方面,在Hobbes看来,像颜色、声音、气味等性质都不在对象中,它只是运动、激动或变动对于我们显现,这种运动、激动或变动是对象在头脑或心灵或其他某种内部实体中造成的,例如:“铃锤没有声音,只有运动,它在铃的内部产生运动。铃有运动而无声音,它使空气振动,空气有运动而无声音,它的运动通过耳和神经传至大脑,大脑有运动而无声音,这运动从大脑折回,沿着神经向外走,成为外部显现,我们称这显现为声音。”正因为如此,要产生感觉就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必须要有外界客体,另一方面要有主体的参与。现代科学表明,反映实质上是信息的传递和转化,这是合理因素。但Hobbes由于受机械论思想的限制,只了解机械运动这一运动形式,使他对形成丰富多彩感觉影像的客体原因不能作出正确说明,因而夸大了感觉对于主体的依赖性。后来Locke继承了Hobbes这一思想,系统的论述了“两种性质”学说,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也没有成功。
根据上述理由,Hobbes反对Descartes的“天赋观念论”,强调人的知识必须来源于感觉经验,同时他还认为光凭感觉经验还不够。“知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中的影像,我们凭本能便知道的很清楚,但是认识它们为什么存在或者根据什么原因而存在,却是推理的工作。”在这一点上,他比Bacon前进了一步。
但是Hobbes对推理的理解是很机械的。他认为“推理”是指“计算”,计算或者是把要加在一起的许多东西聚成总数,或者是求知从一件事物中取走另一件事物后还剩下什么,所以推理是与加和减相同的。因为乘不过是把一些相等的量相加起来,而除不过是把一些相等的量一一减去,所以如果有人添上乘和除,我将并不反对,因此,一切推理都包含在心灵的这两种活动—加与减里面。例如:几何学家可以从点、线、面、角和各种比例中合成各种图形;逻辑学家可以合两名词为一前提,合两前提为一个三段论式,进行推理与论证;政治学家可以将各种规约加以综合,求得人民的义务;法律学家可以将案例归结法律,以定行为的施是非,如此等等。再如,一个人模糊的看到远处有某个东西,心中就形成一个“物体”观念,等到走近一些,看到那个东西会活动,于是就形成一个“活的物体”的观念,当走的更近时,听到这个东西能说话,那就形成了“理性的东西”的观念。在Hobbes看来,所谓“人”的观念就是由“物体”、“活的”、“有理性的”三个观念相加、组合而成的。
Hobbes对人类理性思维活动所作的这种机械论的解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破除经院哲学关于人的理性活动的神秘主义观点,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Hobbes提出的这种观点也表明,他看到了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机械性的活动。现代电子计算机学的发展表明,占据人类思维活动的相当数量的机械性的推理活动,完全可以为计算机所代替。但是,Hobbes把人类的理性活动单纯归结为机械性的计算,这就抹杀了人类理性活动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本质。
Hobbes看到了认识事物必须从感觉到推理,这无疑是对的,但推理阶段(即我们现在所通常说的“理性”阶段)所出现的概念和观念又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Hobbes持一种极端唯名论观点,他认为“世界上并没有共性,只有名称,因为名称所指的事物,每一个都是单个的”。观念是事物的符号,语言是观念的符号,文字又是语言的符号,所谓符号之符号之符号。此外,由于他深受几何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在认识方法和途径上,更强调演绎推理而表现出更多的唯理论色彩。总之,在认识论上,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两个原则是机械的混杂在一起的。
三﹒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
Hobbes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比Bacon更彻底,但他对物质的理解却比Bacon片面。在Bacon那里,物质世界是五光十色的,具有质的多样性;运动除了机械运动外还有其他运动形式。而Hobbes认为物体的固有性质只有广延或形状,物体是不可设想的,但如果没有运动,物体仍然是物体。不仅运动如此,其他一切除广延以外的性质都是如此,不为一切事物所具有,而只是为某些事物所特有,它们是可有可无的。不仅如此,Hobbes还企图用机械运动对世界上一切现象进行说明。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体就是一只精妙的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感情欲望等心理活动也都是由机械原因引起的。
Hobbes还否认了事物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他认为,一切物体的活动不外乎是组合与分解,增加与减少,数量的变化,位置的移动,这些观点是与当时自然科学上力学取得重要成就的状况相符合的。
1﹒物体
通过Hobbes的认识论,可以认识物体的存在,那么,物体是什么?Hobbes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方面把Bacon的唯物主义系统化,另一方面又把它片面化了。物体的定义:“就是这个东西,由于它的广袤,我们一般称它为物体;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所以,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他还说:“哲学的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的材料,乃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的思考,指导它同别的物体加以比较,或者说,它的产生或特性,我们是能够认识的。”我们看到,Hobbes对物体范畴所作的规定大致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物体是不依赖于人的思想而“自己存在的东西”;其次,物体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因而是可以加以组合和分解的;第三,物体“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理解”。
在他看来,凡是物体都是有形体的,无形体的东西都不是物体,世界的统一性即在于世界及其各个部分都是有形体的物体。空间和时间是物体运动的影像。他说:“世界(我说的不止是地球……而是说宇宙,即一切存在的东西的整体)是有形体的,也即物体具有不同的量度,即长、宽、高。物体的每一部分,与物体一样,也具有同样多的量度,因此,宇宙的每一部分都是物体,不是物体的就不是宇宙的一部分,那就是无,就是什么地方都不存在。”Hobbes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已得出了无神论的结论,他认为:“上帝仅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而产生的幻想。”因而消除了Bacon哲学中的神学不彻底性。不仅如此,他还批判了Descartes关于“心灵”实体独立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不能想象没有思想者的思想。因此,看来从事于思想的东西是具体的,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只能从具体的或物质的形态去了解……我们不能把思想同思想的物质分开。

2﹒偶性
Hobbes考察物体的特性的方式是独特的,这就是他所谓的偶性学说。他认为,偶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比如他说:“物体的偶性是存在于心灵中外的”,“一个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这就是说,偶性是独立于认识主体的,为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在Hobbes看来,说偶性物体所具有,或者说偶性在物体里面,这不应理解为偶性是作为一个东西,即作为物体的一个部分包含在物体里面,否则偶性本身也就是一个物体了。换句话说,物体和偶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主体和属性特性的关系。这就和经院哲学家把物体的性质看作是某种特殊实体的观点划清了界限。Hobbes把物体的偶性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一切物体所共有的;一类是只为某些物体所特有的。前者是指广延、形状,他说,“有些偶性除非物体也消灭了,它们才消灭;因为没有广袤或形状,物体是不能设想的。其他一切不为一切物体所共有,只为某些物体所特有的偶性,如静、动、颜色、硬之类,则逐渐消灭,为别的偶性所代替,可是物体却永不消灭。”不过,在Hobbes这里,所谓物体的偶性似乎主要是指像静、动、颜色、硬之类的现象,比如他说:“除了大小或广袤以外,其他一切偶性都是可以产生和消灭的,一个白的东西弄成黑的,其中的白就消灭了,而过去不在其中的黑现在产生了。所以物体与物体借以有各样表现的那些偶性,有这样的区别:物体是东西,不是产生的;偶性是产生的,可是不是东西。”虽然,这里所说的能够产生和消灭的偶性不包括广延性在内的,不过,Hobbes有时从另一角度理解偶性,他说:“我给偶性下的定义是:我们认识物体的方式。”按照这种理解,偶性又是和认识主体相关的。他举例说,“一个观看太阳的人有一个约一尺多大的照耀着的观念,他称之为太阳,虽然他知道实际上太阳要大好多。同样情形,同一件事物的影像有时由于远看显得是圆的,有时由于近点看显得是方的,因此就令人怀疑,那个影像究竟是物质或某种自然物体,还是仅仅是物体的某种偶性。”接着,Hobbes作出结论说:“鉴于物质不能因我们的任何企图而被制造或消失,被增加或减少,或者被推动的离开它的地位,而那个观念则随意出现、消失、被增加、被减少并且被推的来来去去的运动,我们就可以确定的断言它不是一个物体,只是一种偶性。”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偶性就不单纯是存在于心灵之外的,而是和认识主体、观察者本身密切相关的。因此,在Hobbes看来,除了存在于心灵之外的物体的偶性之外,还有所谓“心灵的”偶性,如想象空间等。另外,Hobbes一方面肯定颜色是物体的偶性(如前所述),而在另一些地方他又说:“光和颜色是感觉者的影像,所以不能是对象的偶性。”由此看来,Hobbes关于偶性的观点并非是一贯的。
Hobbes区分物体和偶性,目的在于克服经院哲学把事物的属性说成是脱离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即所谓“隐藏的质”的唯心主义观点,但是,在Hobbes这里,物体和偶性的关系仍然是外在的、机械的,物体似乎成了和偶性的变化毫不相关的,自身永恒不变的空洞的躯壳。
3﹒运动
Hobbes在研究偶性时讨论了运动和静止的问题。在他看来,和广延性不同,运动和静止是不为一切物体所共有的,只为某些物体所特有的偶性。按照这种观点,物体在本质上既非静止的,亦非运动的。Hobbes把力学中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定律直接引入哲学,说“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东西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事物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如此说来,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由外力造成的,物体本身没有运动的能力。
不过,尽管Hobbes否认运动是物体的根本属性,但他仍然把运动看作是一切事物的最一般的原因,认为“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Hobbes只知道运动的一种形式—机械位移。他说:“‘运动’是不断的放弃一个位置,又取得一个位置。”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受机械原理的支配,都可以用机械运动的原理来加以解释,整个世界就像一部巨大的机器,而人体就是一只精妙的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感情、欲望等心理活动也是由机械 原因引起。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几何学研究物体本身的简单的运动,力学研究从一物体加于另一物体的外部作用所获取的运动,物理学研究物体内部的不可见的运动,伦理学研究人体内的物质运动,政治学研究人们之间的相向和相背运动。总而言之,一切运动皆可归结为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动。不过,在Hobbes看来,机械运动也有简单的和组合的分别,认识事物的运动就必须首先从认识简单的运动开始,因此,“研究自然哲学的人如果不从几何学开始,是白费力气的。”
恩格斯指出:“研究运动的性质,当然应当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先理解这些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更高级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所以我们看到: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恩格斯还说:“一切运动都是和某种位置移动相联系的,……所以必须首先研究位置移动。”由此可见,在十七世纪,Hobbes突出机械运动形式有其历史理由的,他的机械运动观正是人类科学的认识运动形式的最初阶段在哲学上的表现。同时,Hobbes把一切运动归结为简单明了的机械运动,这对于破除经院哲学的神秘主义运动观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Hobbes看不到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把一切运动形式仅仅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这势必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导致机械唯物主义。
4﹒因果性
Hobbes在研究物体的偶性时还探讨了因果性问题。在他看来,哲学就是研究物体的偶性之间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科学。他把原因和结果理解为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比如,把手烤暖的火是主动者,烤暖了的手是被动者,火是原因,暖是结果。在Hobbes心目中,结果单纯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并且只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东西,这表明,Hobbes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机械论的,诸如“交互作用”、“内因”等范畴在他的头脑中还没有出现。
在Hobbes看来,因果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整个世界就是原因和结果必然联系的锁链,原因有其结果,结果有其原因,任何一个事物都处于因果必然的链条之中。由于原因的推动产生结果,这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Hobbes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把客观规律统统归结为因果律是片面的。另外,由于Hobbes不懂得因果性和必然性的区别,把因果性等同于必然性,因而不能正确理解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在他看来,既然世界之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偶然性的东西。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某些事物叫做偶然的呢?这是因为还不知道原因。他说:“人们通常把那些他们还不知道其必然的原因的东西叫做偶然”,事实上,“一切偶然的东西都有其必然的原因。”这就是说,因果性就是必然性,因果性排斥偶然性,偶然性在客观世界中没有地位,从而否定了偶然性。毫无疑问,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对于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导致它的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原因是必然的,另一些原因则是偶然的。这就是说,因果性并不排斥偶然性。Hobbes否认偶然性的客观性和作用,表明了他的因果论是机械的决定论,而这正是整个机械唯物论的共同缺陷。所以,恩格斯说:“Hobbes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 Hobbes生于十六世纪,死于十七世纪,为何说他是十八实际意义上的呢?这就是说,他是法国唯物论者的先驱,而法国唯物论者一般都带有机械论的色彩,同时也是说,Hobbes唯物主义符合于到18世纪为止的自然科学成果。
四﹒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
Hobbes的这一学说是以“自然物体”的学说为理论前提的。在他那里,社会和自然遵从同样的机械因果规律,只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成了善和恶的矛盾、变成了利与害的矛盾。Hobbes的国家学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很有地位的。他主张“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他把人看作一部机器,今年而又把国家看作个人早的机器人,一国的主权如灵魂,官吏如骨骼,财产如体力,赏罚如神经,民和如健康,民怨如疾病,内乱如死亡等等。
在Hobbes的国家学说中,主要的是“自然状态说”。他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中,“人与人是狼”,生命和财产都没有保障。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们出于自我保存的需要,便基于自然法相互订立契约,把他们的自然权力转让,交给一个人,即君主,而君主的权力一经契约建立,便不可转让,这是因为人们既已立约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君主,那就不应该采取任何违约的举动。这就是说,人们一旦交出权力,便永远不得收回,所以在君主国中,人民未得君主的同意就不得废止君主制,也不得将统治权转让给他人,如果图谋废除君主,那就是破坏契约,必受惩罚。而且,在Hobbes看来,为了保证社会的秩序,君主必须有无限的权力,因为君主不是订约的一方,契约是群众之间订立的,因此君主根本不存在什么违约的问题,故有无限的权力。君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正义的,他的臣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来避免对他的服从。从上可见,在Hobbes的国家学说中,通过社会契约论,君主的统治权是人授而非神授的,这对批判“君权神授”具有积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他受到保王党的攻击,但他的社会契约论又论证了君主专制,因此又受到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家的抨击。
在伦理学上,Hobbes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远祖。他认为,建立在纯粹世俗上的以满足感官需要为目的的、对道德规范的服从是获得“和平的社会的稳定的生活”的手段。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天经地义追求个人利益,追求权力。因此,凡对人有利,使人喜欢的事物就是善,而对人有害,使人憎恶的事物就是恶。由于人的禀性不同,故关于善恶的一般区分也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善,善是相对的,即使是上帝之善,也只是对人类是善。幸福或持续的快乐不在于它的被取得,而在于被取得的过程中。在他的伦理学中,,自我保存是认得社会规则,而利己主义是唯一的准绳。然而,他又承认某些自然法是“上帝之法”,是上帝的旨意。他和以后的Kant一样,认为在认识活动中没有上帝的地盘,但在实际生活(道德领域)中,则应有上帝的位置。
五﹒论宗教
宗教问题并不构成Hobbes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批判传统神学却是贯穿于Hobbes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基本精神。
如前所述,Hobbes用哲学排除神学,把神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彻底排挤出去,从机械唯物主义出发,根本否定了神的存在。但是,宗教怎么会产生并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保留的呢?Hobbes从多方面揭示了宗教产生和保留的原因。
第一,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人对自然界事物的终极原因的追求。他说:“好奇心或对认识原因的探索,使人从考察结果到寻求原因,又使他寻求那个原因的原因,一直到最后必然达到这种思想,认为有某种原因是没有在先的原因的,是永恒的,人们称之为上帝。因此人们如果要对自然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进不能不从而倾向于相信有一个唯一的、永恒的上帝;虽然他们的心里并不能有任何与上帝本性相合的上帝观念。”可见,宗教不是别的,就是对可见事物之外的可不能的原因的信仰、崇拜。
第二,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在于人们对不可见的力量的恐惧。有一些人很少甚至根本不研究事物的原因,但他们总觉得存在着一个主宰祸福的客观力量,因而对他发生恐惧,这样,他们就倾向于假想并虚构出各种不可件的力量,并且对自己想象的东西发生敬畏,遇到苦难就向它祈求,在一件期望的事情成功的时候就向它表示感谢,把他们的幻想所创造的东西当作神灵加以崇拜。这种对不可见的力量的畏惧,乃是人心中产生宗教的自然种子。
第三,宗教教育上信仰的原因。人的信仰不是由父母,就是由教会中的牧师从小启迪而生的。为什么在基督教国家中人们信仰上帝,而别的国家则不信呢?关键在于人们幼时所受的教育不同。
此外,宗教之所以能够广泛的传播,更在于统治者利用人们心中宗教的自然种子,制成法律,作为统治群众的工具。统治者为了是人民服从自己,自命为超人,并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说成是实现神的使命。他们把人民的苦难归咎于人民的渎神,使人民安于统治,不犯上作乱。Hobbes写道:“这个宗教的种子许多人已经觉察到了,在觉察到这一点的人中间,有一些人倾向于对它加以培育,加以装饰,并把它制成法律,再加上他们的捏造的关于未来事件的原因的种种意见,他们认为这样他们就足以统治别人,并且为了自己使用别人的力量到最大的程度。”(《利维坦》P94)
Hobbes对宗教产生和传播的根源的分析,大大促进了欧洲无神论思想的发展。
Hobbes还尖锐的揭露了教会的种种骗人伎俩。教会说,圣经是上帝的教喻,可实际是不同时期不同人所写的作品的汇集而成;教会说上帝是通过先知传命于人,但圣经上明明记载着先知有真有假,先知之间好相互欺骗;教会说上帝可以直接启示于人,Hobbes反驳说,若说上帝在人们做梦时给人以启示,这不足信,因为梦境不过是事前的思念的反映,若说上帝以异象或异声启示于人,也不可信,因为异象或异声往往是处于半睡半醒之间产生的感觉,有些人自称受了上帝的直接启示,这就更不可信,因为人难免于错觉,而且有些人口出狂言。
Hobbes坚决反对教权至上主义,认为政权和教权都应该集中在国王手中,只有国王才是上帝和信徒之间的唯一合法的中间人,教会本身只有得到国家权力的批准才能成立,各国的基督教徒都必须服从本国的元首,信仰本国法律所允许的教义。
不过,Hobbes的无神论思想不是很彻底的。尽管他否认宗教的真理性,但又认为宗教根源于人性的,“永远不能从人性中消除”,因此,他认为一种宗教衰落了,新的宗教又会随之兴起。
六﹒Hobbes哲学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1﹒Hobbes把当时力学、数学的最新成果引入哲学,把培根的哲学系统化,并且消除了培根哲学中的神学不彻底性,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把欧洲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阶段。
2﹒Hobbes的认识论虽然带有明显的唯名论倾向,但却是英国经验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继承和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同时也注意吸取大陆唯理论的某些成分,为后来洛克对唯物主义经验论作系统论证奠定了基础。
3﹒Hobbes以机械唯物主义为基础,创立了欧洲近代的第一个无神论体系,并在这基础上,批判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为他所系统化了的社会契约论,成了十七、十八世纪人们观察社会政治、历史现象的基本出发点。他还提出了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成为近代功利主义论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三节 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
一﹒生平与著作
John Locke(约翰•洛克1632-1704)。1632年8月29日生于英国西南部萨莫塞特郡的林格通城。这个城的附近有煤矿和森林,交通也很便利,因此成为木材和煤矿的集结地。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很久以来,商人、小市民与封建主有矛盾。Locke是家中长子,他的祖父是裁缝,父亲是乡村的公证人兼小地主,并曾参加过国会军反对查里一世的斗争。1646年,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上学,学习拉丁文,1652年,Locke20岁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of Oxford),学习修辞学、语法学、道德哲学、几何学和希腊文。在读书期间,他也对经院哲学和Aristotle哲学感到厌恶,声称大学的学习使他浪费了很多时间。1656年,Locke该校初级部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在该学院的高级部一面继续学习,一面讲授道德哲学。除了学院所授课程以外,Locke对当时的经验自然科学很感兴趣,这对Locke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这方面,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Robert Boyle(罗伯特•波义尔),波义尔近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周围聚集了一批从事科学的学者。这个学者团体就是其后不久建立的英国皇家学会的前身。从1654年到1668年,波义尔住在牛津,洛克与他结为深交,并利用他的实验室从事化学和气象学的实验。洛克曾把自己的实验报告交给波义尔处理。波义尔在空气力学方面发现的“波义尔定律”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名声。据有些传记记载,正是洛克的提议促使他去从事此项研究。这种说法看来不无所据,因为波义尔的《空气通史》一书,就是波氏逝世前留下遗嘱委托洛克整理出版的。
他还结交了著名物理学家Newton(牛顿),1667年,他结交当时最有名的医学家西登汉(Thomas Sydenham),并与他合作从事医学研究。西氏是一位反对盲目迷信传统的医学理论革新家,他坚持在研究中要以经验和观察为依据;在方法论上,主张真正的老师是经验的指示。这种理论和方法,得到洛克的完全赞同。西氏在其《医学的考察》一书中以崇敬的心情写道:“你们同样知道,我的方法已经为一个对此问题进行过透彻研究的人作出了大量的证明,我指的是洛克先生,他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如果我们考虑到他的天才、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或他在道德上的严肃,我敢肯定说,在当代,他几乎是超乎任何人之上的,很少有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洛克与牛顿也有长期而深厚的友谊。他研究和熟悉后者的科学成就,他们彼此通信讨论科学、哲学和宗教神学问题。
他还仔细研究了Descantes的哲学著作和科学著作,把Descantes看作他哲学上和科学上的启蒙者。这时他一面讲授,一面进行科学实验和医疗临床实践。1668年,36岁的Locke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并任“实验考察指导委员会”十一位委员之一。这说明Locke在实验科学领域的地位得到了学者的承认。1675年(43岁)经考试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667年是Locke生活道路上一个新阶段的起点。这一年,他医好了当时最有名的政治活动家阿希莱勋爵(Ashley)久治无效的怪病,挽救了他的生命。Ashley勋爵非常器重Locke,把他留在身边作为自己的秘书、家庭医生和私人代表,Locke则把这位勋爵视作自己的理想化身,称颂他是英国最完美无缺的国务活动家,他们二人政治见解的惊人一致使这一友谊进一步增强了。Ashley于1672年受封为舍夫茨伯利伯爵,先后担任大法官、贸易委员会主席、贵族院议长等重要职务,成为英国政界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他的孙子舍夫茨伯利三世直接受教于Locke,关系也很密切,虽然Locke不同意Cambridge Platonists的大部分观点。但同他们也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Locke和舍夫茨伯利伯爵一样,在政治上属于自由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因此受到保王党的迫害,于1683年9月逃到荷兰。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以后,Locke回到英国,并陆续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宗教、教育、经济等方面。
Locke一生中虽数次担任公职,但都不是很重要的职务。1704年10月28日,Locke与世长辞,遗体葬在奥提斯(Oates)教堂,墓前立了一块庄重的墓碑,上面铭刻着Locke死前自己用拉丁文撰写的碑文,全文如下:“约翰•洛克长眠与此。他们如问他是何人,回答是:他是一位满足于小康命运的人,他是一位受过训练的学者,专心追求过真理的人。对此,你们可以从著作得知。他的著作,比之于碑文上的令人生疑的颂扬之词,将更为真实可信地告诉你们有关他的其他一切评说。他的德行,即使有一些,既不足以说明他的声望,也不配作为你们的典范。让他的罪恶随他一起埋葬吧!德行的范例,福音书中已经有了;罪恶的范例,仍以没有为好;必死的范例,所在皆是。他生于1632年8月29日,死于1704年10月28日。这块即将蚀灭的石碑就是一个证明。”碑文谦和而又文雅,确是文如其人。他自称“满足于小康的命运”,但命运带给他的却是巨大的荣誉;他在政治舞台上虽没有立下像克伦威尔那样显赫的功业,但在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上却是一位不朽的伟人;他的墓碑虽可蚀灭,但他的思想却在历史上发挥了持久的影响。Locke以“专心追求真理的人”自诩,这也符合于他作为哲学家的身份,至于他的哲学是否符合于真理的要求,这却需要接受历史和客观实践的检验。
Locke的主要著作有:《人类理解论》、《政府论》、《宽容异教的三封通讯》、《教育漫谈》、《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的效果》、《从圣经看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二﹒认识论
1﹒认识的起源和知识的分类
Locke最重要的著作是《人类理解论》,这本书虽然最后完成于17世纪九十年代下半叶,但实际上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据Locke自己说,写这本书的起因是:他和他的朋友讨论人的道德认识的来源,但争论了很久,谁都不能令人信服的讲出道德认识的来源是什么,这就促使Locke去研究人的认识能力问题。在研究中,他力图从人的最简单的认识形式开始,步步深入。在《人类理解论》中,Locke论述人类意识的原理是从经验论原则出发的,他探讨了简单观念及其起源的问题,简单观念的组合及其复杂观念问题,观念的表达及其语言文字问题和知识问题,并以此论证了认识的各种能力、范围和真理性。为了达到他的目的,Locke采用的是所谓“历史的、明白的方法”,这就是说,对他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直率的描述,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对所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像是一部精神的自然史。
Locke对当时哲学的各种流派都很熟悉,但他认为,对于人类知识之所以可能并有其确实性问题,各派哲学都讲的不够好。他说,他的哲学不是直接构造宏伟的知识大厦,而是为它的建设准备地基;他本人不是这个大厦的设计师或建筑师,而是自甘充当一名清道夫,清楚知识道路上的垃圾,这种垃圾有三类:
第一是在学术上使用“暧昧含糊的说法和牵强附会的言辞”。
第二是认为人类的真正知识源于天赋观念。
第三是由于理解能力本身的无知而用之不当,超出了他所固有的范围。在Locke看来,人类的理解能力本身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我们的思想超出这个限度而驰骋于无边的大洋和无限的宇宙之中,必然导致对那些本不可知的东西妄发议论,而我们却找不到判断其确定程度的标准,故不同意见的争辩尽管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却不能给我们带来真理。
Locke深受Descartes哲学的影响。Descartes反对经院哲学,提倡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并认为人类知识的对象即是观念,这些思想都为Locke所吸收。但是,Locke反对Descartes和Cambridge Platonists所持的“天赋观念”的观点,重申了哲学史上著名的“白板论”。“白板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早期Stoics提出来的,13世纪的Duns Scotus重申了这个观点,但为此作了详细论证的却是Locke。Locke对“天赋观念”论的批驳主要是针对“天赋观念论”的两条论据,即“自明的公理”(如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二点之间直线最短等等)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如敬畏上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Locke认为这种看法与事实不符,首先,“自明的公理”对于训练有素的是自明的,是普遍同意的,但对婴儿、白痴、野蛮人或未受过教育的人就不是自明的了,这就证明并没有得到全体人类普遍同意和一致支持,因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论者或许会辩解说,这些不为人所知的公理本来仍在一切人的心中存在,只是有些人的心灵不理解、不知觉它们。对此,Locke反驳说,说心灵具有某些观念而又不理解和知觉它们,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心灵的全部功能就在于知觉和理解观念;一个观念被知觉、被理解了,才能呈现于心中,一旦观念呈现于心中,就是已经被知觉与理解了,观念出现于心中与观念被知觉、被理解是一回事。如果说一个观念存在于心中而又不被知觉和理解,那无异等于说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天赋观念论者狡辩说,虽然这些天赋观念和公理不为某些人所知觉,但并不意味着它不为人们普遍同意。因为人们开始运用理性时就可以知道这些命题,同意这些命题,这就证明了它们是天赋的。Locke同样揭露了这种说法的自相矛盾,他指出,观念天赋性的真正含义是指它们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这些观念只是在人运用理性后才得知,那就证明它们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了。
关于第二个论据,即普遍的道德原则,Locke认为,任何道德原则都不可能具有思辨原则的自明性和普遍同意性。世界上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者的社会风尚和道德原则,不仅大不相同,而且常常互相反对,更没有共同的“良心”,如爱斯基摩人杀父母与我们的敬老院,中国过去的三纲五常与现在的妇女平等,古希腊的弃弱婴与我们现在的弃婴罪,今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冲突等,这些说明没有普遍的道德原则。Locke认为,这些所谓的道德原则并没有高贵的来源,往往产生于乳母的迷信与老妇的权威,她们在儿童的天真无邪的理智中,灌注一套自己信以为真的意见,年深日久,这些意见就逐渐活动了原则的善名,奉为无可怀疑的天赋真理。传统的教育,习俗的熏陶和舆论的压力,可以使任何谬见变成天赋的原则,使道德得以流传,成为原则。
最后,Locke指出,天赋观念论之所以流行,是由于懒汉、怀疑者、不学无术的“教师和宗匠”的灌输,因为既然一切原则都是天赋的,那么“懒散者便有了探求之劳,怀疑者便行了搜索之苦”,而“教师与宗匠”以“原则是不可追问的”使门徒放弃自己的理性与判断,盲目信仰,更易于受他们的支配,更易于受他们利用。这样,一旦有人出来发布原则,老教授不可反驳的真理,他在别人身上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Locke在否认了“天赋观念”的学说以后,论证了人的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唯物论的原则。Locke进一步认为,通过人的感觉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外部世界,因而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是不容置疑的,通过经验,人类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Locke从“白板”说出发,认为人的心灵只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源于经验。他说“我们假定人心如白纸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那么它如何又有了那些观念呢?……我可以一句话答复说:它们都是从经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并且最后是来源于经验的。” 这里的经验主要是指感觉经验,但在进一步分析经验时,他把经验分为两个,一是指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另一是指人心对本身的心理活动的觉察。他把前者称为感觉,把后者称内省。Locke与Bacon一样,对神学和科学作了区分,认为前者属于信仰的范围,后者属于知识的范围。他把人类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理学(Physics),研究自然和它的性质、事物的运动方式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这些我们现在称之为自然科学;第二类是实践科学(Practices),研究人类行为的目的以及采用何种手段才能达到这些目的,这门学问中最主要的就是伦理学或道德科学;第三类是符号学(Semiotic),又称标记学,它研究通过何种方法可以获得前两类学问并加以传递。在这个问题上,Locke所持的是“概念论”立场,但这是不同于以往的,而是牢牢的建立在唯物论的经验论立场上的概念论。因而Locke的思想高于他以前的任何一个概念论者,经验论的概念论在Locke那里达到了它的顶峰。Locke对于认识论的主要贡献也正在于他的概念论。
2﹒简单观念
Locke把符号认为两大类。第一类,从符号的最初意义上讲,符号就是观念,它代表着一些我们进行思索和能够表象的事物。既然在人的头脑里不可能是客观事物本身,那么,对于理智来说,必然要有一种能代表客观事物的符号才能进行思维活动。这种“符号”,Locke称之为“观念”。第二类是“语词”(Words)。这是观念的符号,即符号之符号。这类符号能把各个个人的观念世界变成了公共的东西。Locke认为,为了互相传递思想,同时也为了把它们记录下来为我们所利用,这种符号之符号是必需的。
在Locke的认识论中,“观念”是他的基石。Locke在以下五种意义上使用Idea这个词:⑴idea是指我们感官的直接对象,如疼痛、噪音、五颜六色、美味等等(这些我们现在称之为感觉Sensation);⑵idea指物体的感觉形象,例如我们看到一个苹果,便可有一个苹果的idea(这些我们现在部分的称之为感觉,部分的称之为知觉perception);⑶idea是指在记忆里或梦中的思维对象(这些一般我们现在称之为image表象);⑷idea是指概念或抽象观念(这些我们一般称之为概念conception);⑸idea是指反省观念。在Locke看来,这是人们经过精神活动的内省过程所得的概念。虽然观念的种类是如此之多,但Locke认为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它们作为外部世界和内省世界的符号向我们表现出来。Locke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观念还可用来代表超验的上帝和神灵世界,当然,由于这些事物不是经验的直接对象,因此这些代表性是间接的。
Locke认为,在人们的心灵中,最初没有任何观念,通过感觉经验,人们得到了很多“不能再分”的简单观念,它们是知识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有了这些材料,理智就可以展开它的积极的活动了。理智的能力或作用就在于它能把简单观念加以比较、组合、联系或分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形成抽象观念和复杂观念。除此之外,心灵还可以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省,即反省经验,形成反省观念。
从经验得来的简单观念是全部知识的基础。一切崇高的思想虽然高于天际,直达云霄,却是导源于此,不管心灵如何构思玄妙、想入非非,可是,尽管有驰骋天外的能力,也不能稍微超出经验所与的思想材料(简单观念)之外。Locke用这种经验主义的分析法分析了许多复杂观念,其中包括数学、物理学、伦理学、法学、哲学、神学等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力图给它们找出经验的源泉。可见,Locke在认识论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和反映论,坚决的否认了客观唯心论者(如Plato和中世纪的某些实在论者)坚持的“一般观念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是世界的本原”的荒谬观点,也否认了天赋观念论,这是他对培根、霍布斯经验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他企图用唯物主义经验论解决认识问题的可贵尝试,这在近代哲学史上也是很有地位的。
3﹒复杂观念
Locke在论述了一切复杂观念在来自简单观念后,进一步详细的分析了一般观念的形成、分类、作用,以及它们能否反映客观实际,是否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的问题。
Locke认为,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是特殊的,人们对这些特殊事物最初形成的观念也是特殊观念。那么,人们又为什么要制造出抽象的一般观念呢?这是因为特殊观念是转瞬即逝的,人们如果没有一般观念和标志一般观念的语词,就不能把观念保留于心中,而且即使能保留于心中,这对于相互交流思想也毫无用处,因为每一特殊观念都是感觉者自身的观念,因每一感觉者而互异,若没有一般观念和标志一般观念的语词,人们之间就没有共同语言达到互相了解,所以,仅有特殊观念还不行,还要通过理性思维的抽象作用,将特殊观念存同去异,形成一般观念,才能便于人们保留观念和记忆事物,交流和传递思想,扩大和传播知识。可见,Locke是看到了一般观念和理性思维的作用,但他对理性思维的了解上形而上学的。前面我们讲过,培根曾经把事物看成是简单事物的分合,霍布斯进而主张思维的推理活动无非是加、减,Locke完全沿袭了这种形而上学的方法。他企图把复杂的人的认识内容分解为一些简单观念,认为理性思维的作用不外是对这些简单观念的加减分合,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在谈到形而上学统治近代哲学的状况时才点名批评Locke。
那么,一般观念能否反映客观实际呢?Locke将一般观念加以分类。他认为简单的一般观念,例如颜色、气味,以及形相、体积、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性质观念都能真实的反映客观实际。
而复杂的一般观念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Locke认为这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情状(样式)观念,如“一打”、“二十”、“美”(形象、颜色所配合成的,并能引起观者的乐意来)、“偷盗”(不经物主的同意,暗中变换了事物的所有权)等等;一类是关系观念,如:热使蜡块熔化并产生了流动性,这是因果观念,这里“热”、“流动性”是简单观念,“蜡块”是由简单观念构成的实体观念;三是实体观念,而前面两种都可以反映客观实际,因为情状观念所反映的主客观的复合事物,而关系观念则必须参照客观实际的事物。
对于实体观念,实体观念如:由于某种黄色、重量、硬度、韧性等简单观念经常结合在一起出现,人们就设想它们属于同一个东西,并假定一个基质作为它们的依据,这样就形成了“黄金”这一实体观念。Locke认为,实体观念只能反映事物的名义本质而不能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名义本质就是事物的各种属性,就是一个名称所表示的复杂观念,如“黄金”就是个记号,这是因为人们所能经验到的只是事物的各种性质,而事物本身人们无法经验。实在本质就是一物体内部不可觉察的各个微细部分的组织和运动,如黄金内部的分子结构,它的实在本质我们无法知晓。所以,Locke认为,物质实体观念不是实在事物的反映,只是人心的造作和虚构。人们所以造出这样的物质实体观念,乃是按照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进行归类,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的方便。他的这种看法,区分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的做法,割裂了现象和本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其结果不是导致极端唯名论就是导向不可知论。所以,Berkeley和Hume哲学都是Locke哲学的合乎逻辑的必然发展。
4﹒知识的性质、等级和范围
在知识的性质问题上,一方面Locke认为认识既然是由外物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因此知识就是观念与外物相契合。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观念既然不反映外物,它就只是思想和推理的直接对象,因此,知识仅与观念有联系,知识本质上只是有关观念之间彼此相契和相违的一种知觉。这种相契相违有四种情况:
第一,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性是对一个观念自身同一的认识,如甲是甲;差异性是对此观念不是彼观念的认知,如甲不是乙。
第二,关系:对任何两个观念间的关系所发生的一种知觉,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即是对主谓两观念之关系的一种认知。
第三,共存:对包含于一个实体观念之中的各种观念的共存或不共存的认知,如在黄金观念中,固定性、黄色、重量、可熔性、可展性等观念是常常联合、共同存在的。
第四,实在的存在:“指现实的实在的存在和观念之间的契合”,“如说‘上帝是存在的’就是说实在存在的”。
基于对知识的性质的理解,Locke把知识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直觉的知识。对于两个观念之是否一致的认知,如不借助于第三个观念作为中介,而是直接看出,一目了然,这就叫做直觉的知识,例如白不是黑,圆不是方。直觉知识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最大的明白性,它有不可拒绝的力量,人们只要看到它,它就会迫使你认知它,不使人心有任何犹豫和怀疑。直觉知识是人类一切知识的基础,一切知识的确定性和明白性,都依赖于它。
第二等,解证的知识(证明或推论的知识)。有些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直接认知,必须通过一系列中介观念予以证明和确立,这就是解证的知识。比如,人心不能直觉到“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同“两直角”这两个观念相关的另一观念(如画家-几何图形)为媒介来解证出“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和“两直角”两观念间的契合。他认为,这类知识也是确定无疑的,但其明白性不如直觉知识,而且随着终结观念的加多,论证过程的加长,明白性会随之减弱。解证知识在其推理的每一步都必须以直觉知识为基础,如果推理过程的每一步都达到了直觉知识的确定性,那么推理的最后结论也是和直觉知识一样确定可靠的。数学、几何学就是最典型的解证知识。
第三等,感觉知识。感觉知识是关于外界特殊事物的感性知识,这种知识不能超越感官直接所感觉到的事物存在,不能完全达到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程度,只具有或然性。客观事物的存在,虽然不是心灵的直接对象,我们对它们的认知,不如直觉的确定性和解证的确定性,但关于客观事物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而外物的存在是通过感觉得知的,故又有感觉知识,感觉知识具有或然性。
但是问题在于,既然Locke认为心灵认识的直接对象是自己心中的观念,那么观念之外十分有相应的外物存在便不是一个可以直接确定的事实,你如何能透过观念而认知外界有一个相应的存在呢?凭什么说观念与外物相符合,从而可以使你在哲学上确定外物的存在呢?Locke对这个问题深知其中困难,“显而易见心灵并不直接的认识各种事物,而仅仅是借助于心灵所有的关于事物的观念为中介来认知它们。因此,我们的知识只有在我们的观念符合于事物的实在的范围内才是真理,但是我们的心灵所知觉到的不过只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它又如何知觉这些观念与事物本身是一致的呢?”Locke承认这里有一定困难。坚持观念是知识的直接对象,就是在哲学上画地为牢,把人类知识限定在主观感受的范围,如想跳出主观主义的限制,就得改变关于知识对象的规定,如不作这种改变而又想从主观概念出发去建立和证实客观世界存在,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的。因此,我们说Locke以后的Berkeley和Hume都是经验论认识论的逻辑必然。Berkeley干脆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而Hume认为我们所能确知的仅是当下的印象或知觉,除此之外,其余不可知。但值得说明的是,Locke与他们不同,他从感觉出发,沿着客观主义道路,进一步肯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在信念上坚定而且正确的,但在理论上并未克服由主观观念去证明客观世界所固有的困难。
5﹒“两种性质”学说
既然Locke肯定客观世界的存在,那么这个客观世界是怎样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Locke系统的论述了“两种性质”的学说。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由物体组成,而物体具有两种性质,第一性质是指物体的凝固性、广延、形相、运动和静止等,这些性质“是和物体完全不能分离的,物体不论经过了什么变化,外面加于它的力量不论多大,它仍然永远保有这些性质”。所以,这些是物质的“更单纯、更原始的性质”。而第二性质是物体借第一性质的变状(不同形相、不同体积、不同运动的物质微粒)在人的感官上引起色、声、味等感觉的一种能力;这种性质依附于物体的第一性质,因而也是外物的客观性质。如白糖:产生白、甜的观念。两种性质的相同点:都是客观的,都是感觉产生的客观基础。二者的不同点:第一性质是外物的原始性质,为物体所固有,而第二性质是第一性质的依附。与两种性质相对应,有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一性质的观念是体积、形相、大小、运动等,第二性质的观念是色、声、味等。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与外物的关系,Locke认为,人们对于第一性质的感觉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有与之相似的原型存在,是对第一性质的映像。而人们对于第二性质的感觉观念(色、声、味、冷、热、软、硬等)则不与外物性质在原型上相似,它和外物性质存在有一种相对应、相契合的因果关系。这个思想既有合理的方面,又有错误的方面。
作为合理方面,因为他明确承认第一性质观念不仅有客观来源,而且是对外物性质的映像;而他对第二性质观念的解释,则涉及到反映过程的复杂性和主客体的作用问题。他认为,色声味等这类感觉观念,在形态上并不与外物的性质相似,就是说,离开认识主体这一条件,世界上并不存在色声味等感觉这类东西,但是这类观念又不是主观自生的,也是有客观基础的,基础就在于物体的第一性质的各种变状,只有当第一性质的变状实际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在感官中才显现出色声味等感觉观念来,而且显现出何种感觉观念又总是和第一性质的某种变状有着相契合的因果关系。这里就具有这样的思想,感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但Locke对这一问题解释同时也表现出机械论观点,首先在两种性质上,认为物体的原始基本性质就是广延、形状、大小、运动、静止等力学和数学的性质,把事物质上的差别归结为量上的差别,忽视了事物质的多样性差别。他把产生感觉的客观基础仅仅说成是第一性质和第一性质的变状,而所谓第一性质的变状,实质上指物质微粒的机械运动,这样就难以说明产生五彩缤纷的感觉映像的真正的客观原因。
总之,Locke囿于自己的经验论和认识水平,使他的认识论、自然观都还存在着很多毛病。他的哲学术语用得不够准确,他把所有的认识对象、认识活动及其过程都称之为观念,使得反对他的人也有机可乘。他对于两种性质所作的分析,虽然含有合理的部分,但同样由于这个问题,往往被唯心主义所利用,当作唯心主义的命题。这说明了Locke的许多唯物主义命题都是有懈可击的。
三﹒政治和伦理思想
1﹒政治思想
在政治立场上,Locke是一个开明的自由主义者,因而他反对霍布斯所主张的君主专制,积极倡导君主立宪。他是“三权分立”首创者,即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三全分立。这种学说,经过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的发展(孟德斯鸠分三权为行政、立法、司法),至今仍为资产阶级的国家组织所沿用,作为这种君主立宪主张的理论基础。
Locke在他的《政府论》中,也提出了他的自然状态说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国家学说。
Locke首先对当时流行的“君权神授”论进行了批驳。所谓君权神授,主要是指上帝最初把统治权授予人类的始祖亚当,亚当把这一统治权传给儿子,如此时代相传,传到近代君主,由于君主是亚当的直接后代,因此是理所当然的统治者。Locke认为这种说法既不符合事实又不符合情理,亚当既没有得到上帝的允许,也没有得到自然权力的承认,使他对于他的子女具有统治权,即使他有统治权,他的后代也没有。
在驳斥了“君权神授”论后,Locke进一步认为,在国家以前有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但这种“自然状态”与霍布斯所讲的“人与人是狼”的自然状态不同。Locke认为,“这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极为明显,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然毫无差别的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虽然这是自由的状态,却不是放任的状态,在这状态中,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除非有一种比单纯的保存它来的更高贵的用处要求将它毁灭,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循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自然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Locke认为,虽然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充分的自由,但由于人的本性是利己,是“自爱”或“自保”,因此不能保证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会始终不渝的遵守自然法而不损害别人,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混乱、不公平和暴利,为了保障人的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人们就通过协议结成契约,建立了社会,也就是国家。
Locke以上的解释,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在十七世纪,人们还不知道有原始社会,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未创立,就连穆勒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也还未建立,因此,Locke作出这种关于国家起源的解释也不足为怪,而且,这种对于君权神授的批判,有力的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Locke还认为,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授以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标准,以保卫社会一切成员的财产,限制社会各部分和各成员的权力并调节他们之间的统辖权。所以,当立法者们图谋夺权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立法机关一旦侵犯了社会的基本准则,他们就等于背弃人们的委托,丧失了人民曾给予他们的权力,此时这一权力又复归了人民,并通过重新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与保障。这种落地有声的慷慨陈词,直接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作论证,并影响了以后整整二百年的欧洲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2﹒伦理思想
Locke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经验论基础上的,道德行为和观念都来源于经验。他认为,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因为意志属于一种支配人的行动的能力,而人的行动都是受限制的,自由也是一种能力(如想飞翔),不存在一种能力支配另一种能力的可能。意志受外界事物的支配,在外界提供的条件中选择一个去执行,不快或欲望能够决定意志,因为如果一个人完全满足于现状,没有丝毫不快或欲望,他就不会去干任何事情,正是不快或欲望决定人们的意志,驱使人们保持生命延续种族,从事工作。最大的、积极的善并不能决定意志,只有现实的、对于幸福的欲求能决定人们的意志,因而人们虽然对天堂的不可言喻的欢娱,形成许多活跃的表象,并承认那种生活是可能的、可靠的,但人们仍旧贪恋现世的快乐,并不追求那种来世的幸福。在欲望的支配下,按照趋力避害的原则,准确的选择自己的行动,正是人类的一大优点。至于人们有时暂停自己的欲望,不是不再追求幸福,而是经过考虑和判断,觉得暂停欲望改做别的事能够追求更大的幸福。追求真正的最大的幸福是人性中的一种必然性,但是各种人所追求的幸福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Locke从经验论出发,认为决定人们行动的还是现世的幸福,而且这是无可非议的。他反对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也反对绝对自由和自由意志的观点,他只承认自由是一种思想自由,而行动则受意志支配,意志又受欲望的支配,欲望来自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这是一种必然性,这种认识和考虑越深入,人在行动上就越自由。Locke这种结论接近于与他同时代的Spinoza的观点,他的经验论伦理学对后世的孟德威尔、爱尔维修影响很大。
四﹒Locke哲学的特点
1﹒系统的阐述了建立在唯物主义经验论基础上的概念论思想,详细的论证了人的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同时又高于感觉经验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经验主义认识论体系,对认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在经验论立场上,详尽的批判了“天赋观念”学说,使“天赋观念”学说在他之后基本上趋于消亡。
3﹒力图找出一般观念普遍性必然性的根据,启迪了后世的哲学家。
4﹒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重申了两种性质的学说,力图用量来说明质,反对中世纪用“质说明质”的观点,直接影响了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和以后的自然科学。
5﹒提出了平等的自然状态说和三权分立的思想,为资产阶级的国体和政体思想作了理论论证。
6﹒发展了感觉论伦理学,指出了人们的世俗利益是决定人们道德的基础。
7﹒对于各种哲学思想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因此在他的体系中,逻辑不一致的地方很多,使得他后世的哲学家可以在各个方面找到前后矛盾的思想材料,对他的哲学进行批判和继承。
美国著名哲学史家Thilly说:“Locke的学说形成许多思想路线的出发点,他的影响像Descartes一样,远远的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界。席勒关于一个伟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他骨子里有精华,可以延续几个世纪。这对Locke也适用。他的《人类理解论》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力图创立一个博大的认识论,开创了那个产生Berkeley和Hume而在Kant那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运动……他代表近代的精神,即独立和批判的精神,个人主义的精神,民主的精神,表现在十六、十七世纪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中,并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达到顶点的那种精神。没有一个哲学家比Locke的思想更加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和制度。”应该说,Thilly的赞誉并不过分。
第四节 唯感觉论者—贝克莱
一﹒生平与著作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 1685-1753),于1685年3月12日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郡(Kilkenny)托马斯城(Thomas town)附近的乡村中。他的父亲威廉•贝克莱(William Berkeley)据说出生在英格兰,后来移居到爱尔兰,是一个兼任有薪公职的乡村绅士,他的母亲是爱尔兰人。George Berkeley是长子,他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696年(11岁),Berkeley进入了Kilkenny的奥蒙德公爵(Duke Ormond)学校,这是爱尔兰最著名的一所中学,号称爱尔兰的“伊顿中学”。1700年(15岁)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该院号称爱尔兰的“牛津大学”。Berkeley在大学学习期间,成绩极为突出,尤以古典学(古希腊、罗马的著作)、数学及哲学见长。他聪慧好学,富于幻想,其思想行为不同平常,被同学称为奇人。1704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由于家境不富裕,他希望毕业后能继续留在院内工作,但他首先必须争取当上研究员,这样就能既有薪水,又有良好的社会地位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条件。
Berkeley好不容易等了三年之久,1706年,学院有一名研究员辞职,补缺选拔按例于翌年6月进行。由于当时他对“非物质主义”的思考尚未成熟,只好将它暂时抛弃,而只从旧作中选了若干篇关于数学的零碎文章,仓促加以整理,汇编成一本带有两个题名的小册子,即《算术》与《数学杂论》于1707年初在都柏林出版。这本用拉丁语写成的小书充其量只是向选拔委员们表明作者能写一手漂亮的拉丁文,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
经过了一系列公开的严格考试之后,1707年Berkeley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并于当年6月9日当选为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初级研究员。这时他又回到他原来研究的“非物质主义”问题上来,代表这一时期思想的是《哲学论稿》(是1944年才被定名)。《哲学论稿》是一部极其重要的手稿,它对于人们弄清Berkeley的思想发展及其“非物质主义”的形成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它,我们能更准确的把握Berkeley在他后来公开发表的哲学著作中所阐述的那些观点。全书由888条简短扼要的论题或论断所组成,其中心思想,他自己称之为“非物质假设”,换言之就是否定物质的存在。Berkeley从数学、光学、运动学、形而上学、科学和常识等各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论述,检查了这一观点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及其解决办法,并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唯心主义命题。我们可以说在《哲学论稿》中,Berkeley的哲学大纲已经完整的形成。
从1707年开始,Berkeley在学院内担任了辅导教员的工作,之后又陆续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希腊语讲师,副学监等职务。1709年春,二十四岁的Berkeley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名作《视觉新论》。从《哲学论稿》我们可以知道当时Berkeley关于“非物质主义”的思想已经成熟,但他却没有急于把这一套新的哲学见解公之于众。在《视觉新论》中,他并没有涉及“存在”、“实体”等哲学概念,更没有暗示出他那否定物质存在的哲学论断。为什么呢?因为当时Berkeley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默默无闻的学者,他的著作如想吸引公众的注意,就一定要谨慎的选择自己所论述的题目。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器具纷纷出现,1704年,Newton又出版了他的名著《光学》,这样,对光学和视觉问题的研究在十八世纪初的英国就形成了一股热潮。因此,Berkeley出版的《视觉新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赶潮流的,但是,从《哲学论稿》我们可以看出,Berkeley对视觉问题的研究是他创立的“非物质主义”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洛克的感觉论出发,人们正是认为通过视觉和触觉而认识到物质的存在。Berkeley接受了感觉论的立场,却要得出物质并不存在的结论,这就必须对视觉和触觉的机制和本质作出新的说明,而这就是《视觉新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严格说来,《视觉新论》并不是一部自然科学的著作,它应当说是一部心理学和哲学的著作。Berkeley认为,视觉现象既不能从生理上来解释,也不能从数学或几何学的角度来解释,视觉只是一种感觉。因而,唯一正确的途径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它加以研究。《视觉新论》的主要哲学结论是:视觉的对象并不是在观察者之外,而是在观察者心中的。这种视觉是由上帝放到人心中的。
除了上述那种露骨的神学教义外,《视觉新论》一书中还有不少对视觉现象(如距离、体积、位置等观念与视觉的关系,以及视觉与触觉的关系)的细微分析,其中也不乏精彩之处,对当时及后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曾发生过一些影响,该书在出版时得到了相当热烈的欢迎,同年内就出了第二版,很快,在欧洲大陆上也出现了对该书的评论。从此,Berkeley这个名字开始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和承认。
1710年5月,Berkeley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人类知识原理》在都柏林出版。在这本书中,Berkeley阐述了他的“非物质主义”,提出了在哲学史上十分著名的唯心主义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由于该书所阐述的哲学从出发点到结论都与传统哲学迥然不同,特别是作为中心内容的否定物质存在的论断,看来离奇荒谬,未能获得当时宗教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尽管Berkeley的文笔优美流畅,论述清晰简洁,但很少有人认真读完全书,书中的结论都成为一时的笑谈。
1710年,Berkeley被授以爱尔兰国教会牧师的圣职,他偶尔在三一学院教堂中讲道。1713年10月,由斯威夫特的推荐,Berkeley以随从牧师的身份陪同彼得巴勒爵士(Lord Peterborough)出使西西里,游历了法国巴黎和意大利里窝那(leghorn)等地。1714年8月回到伦敦,1716年又作为旅游导师伴同克洛克尔(Clogher)主教圣乔治•阿希(St•George Ashe)的儿子再次去欧洲游历,到了罗马、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地,于1720年秋回到伦敦。1720年,法国皇家科学院悬赏征文,题目是关于运动的原因,Berkeley在返英旅途中用拉丁文写成应征论文《论运动》,但未中选。回到伦敦后,1721年初在伦敦发表。
1721年9月,在离开8年之后,Berkeley重新回到了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被授予神学博士学位,并就任高级研究员。
1723年,Berkeley有了一个计划,即称之为“百慕大计划”。他设想在美洲的白慕大岛创办一所学校,吸引殖民者及美洲土人的子女入学,传授基督教教义、数学、艺术、科学,并教育他们成为符合Berkeley的道德标准的人,成为英国国教会在殖民地的传教士。
1724年5月,Berkeley去伦敦,为他的白慕大计划进行活动,其目的是获得当局的正式批准并筹集资金,他终于获得私人捐款5000磅。1725年6月,英王颁发了设立学院的特许状,任命Berkeley为校长。1726年5月,英王议院批准捐款四万磅作为建校经费。可这笔款项迟迟未能兑现,而Berkeley在捐款者的压力下只得1728年9月携带新婚的妻子启程去美国,时年43岁。他的妻子安妮是爱尔兰一位高等法官的女儿,他们一生中共声了七个儿女。Berkeley一行于1729年1月到达北美罗得岛新港,在那里等待那笔议院捐款约三年之久,最终还是落空,无奈他只得放弃了这一追求,于1731年9月离美返英,把原来为建校筹集的捐款及他在罗得岛的房屋、土地和藏书分赠非新大陆的几所大学,其中主要有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至今耶鲁大学还有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神学院,纽约的王家学院(即今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及费城学院(即今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早期的组织工作中都采纳了Berkeley的设想和建议。今天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总部及最大分校的所在地也是以Berkeley的名字命名的。
1734年5月,Berkeley被任命为爱尔兰克罗因(Cloyne)教区主教。从这一年开始,他的经济学著作《提问者》开始陆续分卷出版。《提问者》一书由一系列简短尖锐的问题和格言所组成,主要处理了基础经济学—信用、需求、工业等问题,也涉及了一些特定的问题如银行、流通等等。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反对重商主义,并提出个人节俭和勤奋是社会和经济繁荣的灵魂。最后,Berkeley探求了造成爱尔兰贫困落后的各种社会政治及经济上的原因。
1744年春,Berkeley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著作,名为《关于焦油水的哲学反省及研究之链,并探讨相互关联相互发生的其他题目》,简称《西里斯》(siris,即《链》)。该书不胫而走,半年之内出版了六次。Berkeley的健康每况愈下,1751年在亡友的打击下,他决定辞去主教的职务,但未获准,英王乔治二世声称:Berkeley可以到他要去的任何地方去生活,但他到死还得是一个主教。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隐退并离开克罗因。1752年与妻子移居牛津,同年10月,Berkeley在牛津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论文集》。几个月之后,1753年1月14日,68岁的Berkeley坐在牛津居室的躺椅上突然平静的去世。
主要哲学著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三篇对话》,1948-1957新编《贝克莱全集》9卷。
二﹒唯感觉论—“存在就是被感知”
Berkeley发展了Locke的经验论,但是,他是从右面去发展的。他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认识的源泉,但是,人的认识对象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人们自己的观念(在Locke中也有)。而后,他分析了观念的来源及种类。他认为,观念有三大来源:一是由感觉直接得到的,如“山”、“金”等;二是由内心的自我反省得到的,如“善”、“恶”、“美”、“丑”等;三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对感觉和反省得来的观念加以复合、分解而成,如“金山”。因此,他说:“我们可以在自己心中刺激起各种观念来”,“即使没有外物的协助,观念也会产生出来。”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观念可分为两类,一类他称为“感觉观念”,第二类称为“记忆或想象观念”。不论是感觉观念还是记忆或想象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以外的任何事物,进而认为,观念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事物。那么平常所说的事物是什么呢?他认为,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只不过是观念或感觉的各种不同结合而已,由于人们看到有一些观念总是互相伴随在一起,于是就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它们,并以为它们是一个事物,比如一个苹果是什么?他认为,所谓苹果,不过是我们所看到的圆的形状、红的颜色,我们所闻到的香的气味,尝到的甜的滋味等等这些感觉。由于这些感觉观念经常结合在一起,于是人们就用“苹果”这个名词表示它,这就有了苹果,其他事物无一不是这样或那样一些观念或感觉的集合。
观念的存在虽然不以外部事物的存在为前提,但是它们也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就需要有一个能感知这些观念的主体。这个主体是什么呢?他认为,这个主体就是“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就在于这个能感知的心灵之中,所以说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心灵所感知。如前所述,事物的存在只是观念的集合,因此,说事物的存在就等于说观念被心灵所感知,就是说,事物只能存在于感知它们的心灵之中,从而得出了他的著名的原则:存在就是被感知。
⑴知识的对象就是感觉观念;
⑵感觉观念的集合就是事物;
⑶感觉观念离不开感知它们的心灵;
⑷所谓“事物的存在”,就是感觉观念被心灵的感知,存在就是感知。
于是,他宣布他发现了一个“真理”,这就是:“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很明显,从Berkeley的著名公式出发,极易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如果存在就是被感知,那么,除了我自己的心灵和感觉以外,就不能有任何别的存在,不能承认有客观世界的存在,也不能承认有其他人的存在,我的心灵是唯一的存在,就是一切,这是荒谬绝顶的唯我论。因此,当《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于1710年出版时,没有引起哲学界的重视,相反,却因其观点荒谬、离奇而受到嘲笑。有的说,作者一定发疯了,有的说,作者标新立异,是虚荣心发作……据说有一天Berkeley去拜访史威特副主教,史威特没有去开门,而且还讽刺说,锁着的门只是观念的复合,穿过它和穿过开着的门一样容易,用不着我开门。还有人说,让这个年轻人去练习练习他的智力吧,他毕竟还没有否定我们这些活人的存在。对于这样的非难,Berkeley是早有准备的。为此他作了种种辩解,在《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共有十二种,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根据“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原则,会不会导致荒唐的唯我论呢?是不是说,我感知的就存在,我未感知的就不存在呢?我周围的一切是不是会随我的眼睛一睁一闭而忽生忽灭呢?回答是不会的,如果那样理解就是对他的误会,他说:“当我说物体离开了心灵就不能存在时,我希望不要误会,以为我是指这个或那个特殊的心灵,我所指的乃是一切心灵。”在这里,Berkeley已经承认了有其他心灵的存在,但所有的心灵都有限,不可能感知一切事物,也不可能永远感知事物,为解决这个问题,他请出了上帝,他说:“我所以要直接必然的断定上帝的存在,就是因为一切感性事物必须被它所感知。这样,事物如果不被我所感知,它可能被别人所感知,如果不被一切人所感知,那一定会被“永恒精神”所感知的。这样,事物或观念可以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可以不存在于我的心灵中;事物并不是随我的感知与否而忽生忽灭,也不会因我的感知间断而不存在。但由于它毕竟还必须存在于别人或上帝的心灵中,所以它仍然只能是观念,只能是“被感知”而存在。这里,Berkeley已经离开了主观唯心主义而“接近了客观唯心主义”。
第二,如果事物都是观念,那么我们岂不是吃观念、喝观念、穿观念了吗?Berkeley承认把事物说成观念是违背常识和习惯的,并承认“说我们吃观念、喝观念、穿观念,那是很难听的。”但是,他辩解说,这并不影响他的基本原则的“真理性”。因为组成衣服、食物的各种性质(硬、软、色、味、暖、形等等)都在我的心中存在,所以我们的命题换一个说法,就是我们所吃所穿的,只是我们感官直接感到的那些东西罢了。我们感官所感到的东西不能在心外存在,这些东西把它称之为事物,或称之为观念,那只上名词,用语上的不同而已,并不影响问题的实质。
第三,如果“存在就是被感知”,则自然界中所有真实的东西岂不都成了“虚幻的观念系统”了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林木花草、鸟兽虫鱼,甚至我们自己的身体,岂不都变成心中幻觉了吗?Berkeley认为不会的,真实的事物和想象中的观念是有区别的。感官所感知“感觉观念”就是“真实事物”,而心中随意引起的观念,才是虚幻的东西,是模拟并表象“事物”的。前者不依存于我们自己的意志,我们在白天一睁开眼睛,就没有能力来选择是看还是不看,也没有能力来决定究竟哪些对象会出现在自己眼前,所以这样得到的观念是真实的;而后者则不同,我们的意志可以任意把它们产生出来,也可以随意把它们消灭,所以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比如,白天看见的太阳实在真实的,夜里梦见的太阳则是虚幻的。另外,“感觉观念”是集体的感知,所以是真实的,如果大家都同时看到了酒,闻到了酒香,尝到了酒味,那么就是真实的酒的观念了,而想象和幻觉是个人的意志所引起的,当然就是不真实的。
第四,如果一切有形体的事物都存在于心中,则心中岂不是“装满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物体,而心也具有不同的体积和形状了吗?” Berkeley认为广延、形状等性质存在于心中,“只是因为它们被心所感知”,作为观念存在于心中,并不是说它们成为心的形态和属性,“因此,我们虽然说,广延只在心中存在,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灵魂或心是有广延的,也正如我们虽承认红色和蓝色只能在心中存在,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心是红的或蓝的。”
第五,如果不存在心外之物,岂不是和全人类普遍同意的观点相违背吗?因为人人都认为有外物的存在,难道全世界都错了吗?Berkeley说:“人类的普遍而一致的同意”并不是“外物存在不可抗拒的论证。”他认为,且不说在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心外有物,即使全人类都坚持心外有物的观点,也不能证明这个观点就是正确的。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常常极其顽固的接受许多偏见和错误,比如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地球是不动的,而且是一个圆球,可是,自从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后,这个“普遍同意”的看法却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三﹒唯感觉论的认识论根源物体是什么?Hobbes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方面把Bacon的唯物主义系统化,另一方面又把它片面化了。物体的定义:“就是这个东西,由于它的广袤,我们一般称它为物体;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所以,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他还说:“哲学的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的材料,乃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的思考,指导它同别的物体加以比较,或者说,它的产生或特性,我们是能够认识的。”我们看到,Hobbes对物体范畴所作的规定大致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物体是不依赖于人的思想而“自己存在的东西”;其次,物体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因而是可以加以组合和分解的;第三,物体“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理解”。
在他看来,凡是物体都是有形体的,无形体的东西都不是物体,世界的统一性即在于世界及其各个部分都是有形体的物体。空间和时间是物体运动的影像。他说:“世界(我说的不止是地球……而是说宇宙,即一切存在的东西的整体)是有形体的,也即物体具有不同的量度,即长、宽、高。物体的每一部分,与物体一样,也具有同样多的量度,因此,宇宙的每一部分都是物体,不是物体的就不是宇宙的一部分,那就是无,就是什么地方都不存在。”Hobbes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已得出了无神论的结论,他认为:“上帝仅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而产生的幻想。”因而消除了Bacon哲学中的神学不彻底性。不仅如此,他还批判了Descartes关于“心灵”实体独立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不能想象没有思想者的思想。因此,看来从事于思想的东西是具体的,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只能从具体的或物质的形态去了解……我们不能把思想同思想的物质分开。

Bacon认为,改革哲学的对象和内容,哲学的对象是自然,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哲学的目的是认识自然进而控制自然。那么,人们如何才能认识自然,服从自然,进而驾驭自然呢?Bacon认为,“这只能在事物本身中来研究事物。”强调人类要在公共的大宇宙中,而不是在个人的小宇宙中把握世界,强调要按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自然。
Bacon首先确认我们认识的客体就是感性的自然。Bacon认为自然的发展进程就是人们的认识对象,一切自然的现象都是人们直接认识的对象,一切自然的现象都是人们直接观察、直接研究的对象。最低下最卑贱的事物与最庄严最华贵的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权利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人决不会因为认识和研究自然的一切现象而玷污自己。“正像太阳照耀着宫,也同样照耀着阴沟,而并不损其灿烂的光辉”,“凡值得存在的,就值得知道”,这是Bacon的信条。Bacon对自然的这种强烈追求,坚定的以自然为人们的认识对象、自己哲学的对象,这既是反映、代表了近代科学精神的开端,同时在理论上更是Bacon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在确认感性自然为人们认识的客体以后,Bacon又在近代头一个最明确的提出了自然的本原性只能通过自然界自身才能解释和说明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接受自然界的影像,依据自然界自身对它作出积极的规定,而不要以想象的幻梦当作时间的模型。在Bacon看来,认识的本质就是对客观实在、感性自然的描摹,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一种反映活动,“知识就是存在的映像”,反映主体与被反映客体是一致的,Bacon明确指出:“存在的真实同知识的真实是一致的,两者的差异亦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同反射的光线的差异罢了。”当然,Bacon是把感性的自然、客观的物质存在,作为认识的客观源泉,作为经验的源泉。
既然要以自然为对象,那么,就必须尊重感性现象,承认感性事实,睁开眼睛观看存在的东西,而这正是Bacon认识论的立足点,这个思想贯穿于Bacon整个认识过程与教条的始终,感性经验既是认识的起源、认识的依据、又是认识整个阶梯一刻不可须臾路开的东西,最后还是认识真理性的准绳。
Bacon认为,一切知识都开始于感官知觉,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他不止一次强调,“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知于感官”,知识的全部路程应当从感官原始知觉开始,在《新工具》中他明确写道;“全部对自然的解释,由感官开始,由感官的知觉沿着一条径直的、有规则的、谨慎的道路达到理智的知觉,即达到真正的概念和公理。”也就是说,概念和公理的认识来自感觉经验,他反对人们认为概念和公理的认识是“人类头脑的土著”,是生而有之的,认为认识依靠感觉表象,感觉表象愈丰富、愈精确,人们的认识就愈容易愈顺利。马克思对此评价说:“按照他的学说,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
在以感官知觉开始后的认识过程中,即在寻求公理性的认识过程中,Bacon强调要对经验事实的尊重,一刻也不离开事实。“从感官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上升,最后才能达到最普遍的真理。”他反复强调要循序渐进,要经过一切中间步骤,不越等级,由最低的公理进到中间公理,再从中间公理进到最高的公理。
最后,作为认识的终结,检验认识成果的真伪时,Bacon仍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他赞同古人提出的,事理之能否知道,这不是争辩所可解决的问题,而是“只有诉之于经验才能有理”,即他认为:一个观念,一个思想是不是真理,不在于空谈和巧辩,而在于它的效果和实践。他说:“一切标记中,最确定的最高贵的是由事实得来的,因为事实和工作正好像是哲学真理的保证”,“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Bacon关于果实和实践是真理的保证这一思想主要讲的是真理的价值标准问题,即一切真理都必须能够产生实际的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在此基础上,Bacon认为对科学“最好的论证就是经验”。他认为,当科学以经验为依据时,科学则繁荣增长,充满生命的气息,当科学脱离经验时,则衰落干枯。他认为长久以来对经验的排斥与蔑视,正是两千年来科学所以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Bacon看来,感觉经验正是主体与客体联系的桥梁,抛弃了经验,正是把自身封闭住、堵塞住了。
概括起来说,要认识事物,必须与事物密切接触,要通过经验,依据经验,以经验为准绳,从经验中寻求普遍必然的规律知识,这就是Bacon在近代开创的经验认识原则。

Berkeley提出以上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在他的认识论根源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一方面,Berkeley抓住了人的认识过程中感觉这个环节,拼命加以夸大、吹胀,并切断它和外物的联系,否定他的客观来源,不是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的桥梁,而是看作隔离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屏障、墙壁;不是把感觉看作是外部现象的映像,而是看作唯一的存在。在这一方面,Berkeley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首先,他利用Locke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加以歪曲改造,以适合自己的需要。洛克认为物体有两种性质,第一性质是指物体的广延、形状、数目、运动、静止等,第二性质是物体借第一性质的变状在人的感官引起声色味等感觉的一种能力。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14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小黑屋|Archiver|安德管仲网 ( 粤ICP备20002412号 )

GMT+8, 2024-12-22 13:14 , Processed in 0.1018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