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忙得不可开交,奉献了几个通宵。一同仁拽着我的衣袖不放,非让我帮他瞧瞧日记账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改善,看到爱进步成瘾的后生,不由得想倾囊相授,救其于水火。
出纳的日记账是我能看到的这家公司为数不多的较为规范的资料。都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心路有风景,随笔做记录: 1、两家公司收支的现金账记在一起 这个要分清楚可不是那么容易,给后续账务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改善:即使合并一起,也需要把公司区分开来。 2、跨年的费用放在一起 比如支付2016年12月和17年1月的工资,同时也存在问题1的毛病。 改善:类似业务拆分为12月、1月的两家公司的四条记录。 3、收货款扣手续费记净额 虽然在摘要里写清楚了手续费多少,可对会计做账来说还是要做拆分,非常的麻烦。 改善:应收款做收款,利息做付款,以两条记录列示。 4、往来款对冲只记录差额 客户把钱给了某供应商,提前回款,公司还为此支付了一笔利息费用,日记账只有利息支出,摘要不清楚无法根据日记账做相应账务处理。 改善:客户收款金额、利息支出金额、应付供应商冲销金额,以3笔列示。
有人会问:你这还是出纳的日记账么?怎么看都有点像会计的账务了。 老实说,我希望会计看到日记账不要看原始凭证就能把账务给做了,要知道,如果可以通过日记账加会计科目,批量生成凭证,岂不是很快乐的事情? 有这么个为会计着想的出纳,后面的事情是不是可以用十分之一的时间来完成。而且,批量生成凭证的方式,比逐笔收支去做凭证出错的几率小很多,前后的一贯性好了不止一点点。 特别是理账的时候,可以把一年的日记账批量生成会计凭证,比逐条去做,花费的时间恐怕百分之一都不到。
思路决定出路,这出纳做到这份份上,是不是往来的账务处理都可以代做了,省去往来会计,主管自己捉刀,月末批量转换个会计凭证不过几分钟的事情,然后再与出纳核对资金余额即可。这不违反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出纳和主管一起把往来会计的工资给分了——觉得太多,分50~80%的也行啊。说多劳多得,为何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认同一次?反正我是赞同的。 |